目录
- 235 234事后小结
- 236 235紧急任务
- 237 236千里救援
- 238 237棘手问题
- 239 238雷雨狂风
- 240 239黑夜的光
- 241 240轻松降落(感谢首位盟主 黑哥1973)
- 242 241我们回家
- 243 242项目汇报
- 244 243电推技术
- 245 244出乎意料
- 246 245太空旅行
- 247 246引擎试车
- 248 247又憋大招
- 249 248赚不赚钱?
- 250 249日常、异常
- 251 250坏人来啦
- 252 251大战前夕
- 253 252杀招出手
- 254 253来势汹汹
- 255 254战况激烈
- 256 255图穷匕见
- 257 256各存心思
- 258 257股东更替(一)
- 259 258股东更替(二)
- 260 259一波刚平
- 261 260一波又起
- 262 261必须强硬
- 263 262事态升级
- 264 263好戏开始(一)
- 265 264好戏开始(二)
- 266 265好戏开始(三)
- 267 266好戏开始(四)
- 268 267按兵不动
- 269 268组团来访
- 270 269机库初探
- 271 270有了准信
- 272 271节前造势
- 273 272在家过年
- 274 273进京路上
- 275 274会谈升级
- 276 275这下稳了
- 277 276亲身上阵
- 278 277完美入轨
- 279 278成功返航
- 280 279统一思想
- 281 280全球热议
- 282 281新里程碑
- 283 282新开阵地
- 284 283必然趋势
- 285 284效果超出想象
- 286 285新品发售准备
- 287 286终于揭开帷幕
- 288 287得道者必多助
- 289 288一切只是开始
- 290 289商业之大变局(一)
- 291 290商业之大变局(二)
- 292 291商业之大变局(三)
- 293 292商业之大变局(完)
- 294 293公司需要认可
- 295 294改变人生轨迹(一)
- 296 295改变人生轨迹(二)
- 297 296改变人生轨迹(三)
- 298 297改变人生轨迹(四)
- 299 298改变人生轨迹(完)
- 300 299独乐不如众嗨
- 301 300创新中心启动
- 302 301堪称一手王炸
- 303 302格局一定要大
- 304 303赚钱不是战略
- 305 304这是我的野望
- 306 305真的壕无人性
- 307 306买块地不缺钱
- 308 307随手反转舆论
- 309 308有人喜有人愁
- 310 309对手也在进步
- 311 310战略藐视他们
- 312 311战术目标宏大
- 313 312小卡的新身份
- 314 313宏图帷幕拉开
- 315 314牵一发动全身
- 316 315圆心飞船开建
- 317 316飞船“秘密武器”
- 318 317鲲鹏号2.0要来了
- 319 318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 320 319万事俱备不欠东风
- 321 320停下来是不可能的
- 322 321惊心动魄三十小时(1)
- 323 322惊心动魄三十小时(2)
- 324 323惊心动魄三十小时(3)
- 325 324惊心动魄三十小时(4)
- 326 325惊心动魄三十小时(5)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44出乎意料
244出乎意料
陈文浩环视着会场的管理人员,人数并不多,大多都是所负责的工作将会和计划的新产品有所交集。这些人中,有的从创业初期就跟随他,有的则是公司壮大之后再吸纳的英才。
相比同等规模的老牌公司,公司现有的管理队伍无疑要精简得多。主要原因就是在起步阶段,外星黑科技的金手指太强大,最让初创科技公司消耗精力的两个环节——研发和生产,对无限未来公司根本就是一笔带过。
这也和陈文浩选择的发展路线有关,第一个产品是智能翻译软件,有小卡直接提供成品,推广凭口碑,销售靠网络,对人力的需求达到最低。有了第一桶金后,公司才开始涉足制造环节,并进军了更多行业,成为众人眼中的行业颠覆者。
随着业务范围的开拓,陈文浩很快就认识到,虽然被外星科技开拓过脑域,强化过身体,但能力再强,一天也就只有24小时,体力再好,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只靠自己,已经无法兼顾这个雏形初成的科技帝国的所有细节。
他有两个选择:
一是完全依靠人工智能,这或许也是效率最高的选择。有小卡和小西两个现成的高等级人工智能,加上已经修复完毕的科考船上的各种设备,只要提供足够的原料,分分钟可以上演“爆产品”的场景,如果不考虑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很快就可以淘汰现用的许多产品,颠覆现存的许多行业,就好像当年蒸汽机代替畜力,机器化生产替换手工作坊一样,甚至冲击力会更猛烈一些。但是,这样有何意义呢?他既不打算做全球公敌,也没兴趣当地球之王。
当初,陈文浩遭遇小卡之后,见证了地外高等文明的存在,他的第一想法就是:哇靠,我可以开家公司随便卖点黑科技产品就能赚翻了。
想法有点俗气,但是很接地气。
等到财富快速积累,对他而言钱已经只是一串数字后,想法又变了,他想做的是提升地球科技水准,让世界因为他变得更好。没办法,当生存和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内心中的理想主义情结就挡不住了。
他选择的是另外一条道路:组建强大的团队,对适用的外星科技进行吸收和发扬,用温和的姿态改变世界。这次,他让其他部门与一直保持神秘的研发项目组接触,就存了这样的想法。
适当的时候,他并不介意通过合适的形式,将这些先进技术普及出去,就像当初的新型电池产业联盟:如今,普通用户也开始能用上配备新型电池的产品,六家获得授权的企业已经垄断了全球高端锂电池市场,而作为技术授权的部分费用,公司所拥有的这六家企业的股权也水涨船高。至于因此而衰落的日韩电池企业,关我啥事!
陈文浩收敛散发出去的思绪,将注意力转回眼前的会议上。他手指轻敲了下桌面,“大家前面已经听了王研究员的介绍,对电推进技术应该有所了解。对企业来说,技术研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于产品,实现产业化,大家对这项技术的商业化运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看。”
接下来的讨论气氛热烈,在座的没有愚钝之人,就算没有这方面技术背景的,前面听了那么多介绍,也能看得出这项取得重大新突破的技术的巨大商业潜力。
而且反应快的人想得更多,听老板的意思,有可能围绕这项技术专门成立个大部门,这里面可是充满了各种机会。这种时候,可不是用来藏拙的,能走上高级管理岗位的,这种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是不会少的。
有人提出可以和国内的几个航天所合作,为他们做技术服务或提供配件,无论是卫星还是火箭产品,电喷推进都是趋势。
也有人建议还可以和军方加强合作,远程导弹、隐形潜水艇都有很大的需求。
……
陈文浩听完所有发言,微皱了下眉头,基本都在考虑如何和体制内合作,并不合他的心意。“大家的建议不错,不过好像都忽视了民用市场,对此有什么想法吗?”他直接问道。
台下沉默了一会,一名市场负责人小心翼翼地提醒,“陈总,电推进技术现在基本都用在航天和军事领域,国内在这一块相比欧美差距比较大,相关部门对此的合作需求会比较迫切。至于民用市场,好像全世界都还没有先例。”
这名负责人是航天专业科班出身,做了十几年技术研发后选择了转行,之前是公司无人机业务的大区经理,后被调来总部负责飞船项目的市场工作。
陈文浩点点头,说道,“的确是没有民用产品的先例,不过我们公司不是老被媒体称为行业颠覆者嘛,这名头不是白来的。”
“在介绍新的项目计划前,我先问一个问题:大家对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和蓝色起源(Blue Origin)以及XCOR等公司的前景有何看法?”
在场的不少人都知道这几家国外著名的私人宇航公司,但是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是在讨论电推进技术的商业化吗?怎么扯到这个上面去了?
忽然间,有人灵机一动,“陈总,你是说,公司的新项目和太空旅游有关?”
陈文浩打了个响指,在手边的控制平板上按了几下,放在他面前的一个金属小盒子突然亮起,在垂直上方60厘米的高度投影出一架流线型飞机的模型,飞机模型长度大约半米的样子,并且还在慢速原地旋转。
“咦?这是?……”众人首次看到这个金属小盒子的使用,各种好奇。
“这是另一个研发项目组的最新成果,互动型虚拟投影仪,还在测试阶段。”陈文浩随口解释了一句,伸手在飞机投影上拨了一下,投影的旋转速度立刻加快了。
众人各种惊叹,妥妥的又是黑科技,一旦推出,相关行业必然迎来海啸般的变革。前面有些人还对“行业颠覆者”的叫法不大以为然,现在连忙端正了态度。很可能不用过多久,公司又要多出一个爆款产品,能在这样注定前景光明的公司做事,与荣有焉。
好奇和惊叹过后,众人真正将注意力投注到了飞机的模型上,才发现:咦,为什么看上去有点眼熟。
“这不就是我们江海旗舰店里的飞机模型吗?”有人终于想到了眼熟的原因。
相比同等规模的老牌公司,公司现有的管理队伍无疑要精简得多。主要原因就是在起步阶段,外星黑科技的金手指太强大,最让初创科技公司消耗精力的两个环节——研发和生产,对无限未来公司根本就是一笔带过。
这也和陈文浩选择的发展路线有关,第一个产品是智能翻译软件,有小卡直接提供成品,推广凭口碑,销售靠网络,对人力的需求达到最低。有了第一桶金后,公司才开始涉足制造环节,并进军了更多行业,成为众人眼中的行业颠覆者。
随着业务范围的开拓,陈文浩很快就认识到,虽然被外星科技开拓过脑域,强化过身体,但能力再强,一天也就只有24小时,体力再好,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只靠自己,已经无法兼顾这个雏形初成的科技帝国的所有细节。
他有两个选择:
一是完全依靠人工智能,这或许也是效率最高的选择。有小卡和小西两个现成的高等级人工智能,加上已经修复完毕的科考船上的各种设备,只要提供足够的原料,分分钟可以上演“爆产品”的场景,如果不考虑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很快就可以淘汰现用的许多产品,颠覆现存的许多行业,就好像当年蒸汽机代替畜力,机器化生产替换手工作坊一样,甚至冲击力会更猛烈一些。但是,这样有何意义呢?他既不打算做全球公敌,也没兴趣当地球之王。
当初,陈文浩遭遇小卡之后,见证了地外高等文明的存在,他的第一想法就是:哇靠,我可以开家公司随便卖点黑科技产品就能赚翻了。
想法有点俗气,但是很接地气。
等到财富快速积累,对他而言钱已经只是一串数字后,想法又变了,他想做的是提升地球科技水准,让世界因为他变得更好。没办法,当生存和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内心中的理想主义情结就挡不住了。
他选择的是另外一条道路:组建强大的团队,对适用的外星科技进行吸收和发扬,用温和的姿态改变世界。这次,他让其他部门与一直保持神秘的研发项目组接触,就存了这样的想法。
适当的时候,他并不介意通过合适的形式,将这些先进技术普及出去,就像当初的新型电池产业联盟:如今,普通用户也开始能用上配备新型电池的产品,六家获得授权的企业已经垄断了全球高端锂电池市场,而作为技术授权的部分费用,公司所拥有的这六家企业的股权也水涨船高。至于因此而衰落的日韩电池企业,关我啥事!
陈文浩收敛散发出去的思绪,将注意力转回眼前的会议上。他手指轻敲了下桌面,“大家前面已经听了王研究员的介绍,对电推进技术应该有所了解。对企业来说,技术研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于产品,实现产业化,大家对这项技术的商业化运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看。”
接下来的讨论气氛热烈,在座的没有愚钝之人,就算没有这方面技术背景的,前面听了那么多介绍,也能看得出这项取得重大新突破的技术的巨大商业潜力。
而且反应快的人想得更多,听老板的意思,有可能围绕这项技术专门成立个大部门,这里面可是充满了各种机会。这种时候,可不是用来藏拙的,能走上高级管理岗位的,这种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是不会少的。
有人提出可以和国内的几个航天所合作,为他们做技术服务或提供配件,无论是卫星还是火箭产品,电喷推进都是趋势。
也有人建议还可以和军方加强合作,远程导弹、隐形潜水艇都有很大的需求。
……
陈文浩听完所有发言,微皱了下眉头,基本都在考虑如何和体制内合作,并不合他的心意。“大家的建议不错,不过好像都忽视了民用市场,对此有什么想法吗?”他直接问道。
台下沉默了一会,一名市场负责人小心翼翼地提醒,“陈总,电推进技术现在基本都用在航天和军事领域,国内在这一块相比欧美差距比较大,相关部门对此的合作需求会比较迫切。至于民用市场,好像全世界都还没有先例。”
这名负责人是航天专业科班出身,做了十几年技术研发后选择了转行,之前是公司无人机业务的大区经理,后被调来总部负责飞船项目的市场工作。
陈文浩点点头,说道,“的确是没有民用产品的先例,不过我们公司不是老被媒体称为行业颠覆者嘛,这名头不是白来的。”
“在介绍新的项目计划前,我先问一个问题:大家对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和蓝色起源(Blue Origin)以及XCOR等公司的前景有何看法?”
在场的不少人都知道这几家国外著名的私人宇航公司,但是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是在讨论电推进技术的商业化吗?怎么扯到这个上面去了?
忽然间,有人灵机一动,“陈总,你是说,公司的新项目和太空旅游有关?”
陈文浩打了个响指,在手边的控制平板上按了几下,放在他面前的一个金属小盒子突然亮起,在垂直上方60厘米的高度投影出一架流线型飞机的模型,飞机模型长度大约半米的样子,并且还在慢速原地旋转。
“咦?这是?……”众人首次看到这个金属小盒子的使用,各种好奇。
“这是另一个研发项目组的最新成果,互动型虚拟投影仪,还在测试阶段。”陈文浩随口解释了一句,伸手在飞机投影上拨了一下,投影的旋转速度立刻加快了。
众人各种惊叹,妥妥的又是黑科技,一旦推出,相关行业必然迎来海啸般的变革。前面有些人还对“行业颠覆者”的叫法不大以为然,现在连忙端正了态度。很可能不用过多久,公司又要多出一个爆款产品,能在这样注定前景光明的公司做事,与荣有焉。
好奇和惊叹过后,众人真正将注意力投注到了飞机的模型上,才发现:咦,为什么看上去有点眼熟。
“这不就是我们江海旗舰店里的飞机模型吗?”有人终于想到了眼熟的原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