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32 第十九章:危机四伏的日子还真不习惯
- 333 第二十章:回家了
- 334 第二十一章:惨烈的过去
- 335 第二十二章:我想知道更多
- 336 第二十三章:我什么都想起来了!
- 337 第二十四章:新生
- 338 第二十五章:是谁指使的
- 339 第二十六章:世子之争
- 340 第二十七章:又遇上了和敬公主!
- 341 第二十八章:送你去和亲
- 342 第二十九章:捅破了窗户纸
- 343 第三十章:终于分家了
- 344 第三十一章:圣上的心思
- 345 第三十二章:不争气的徐荣
- 346 第三十三章:圣上容不下大司马了
- 347 第三十四章:即将过门的柳家女
- 348 第三十五章: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 349 第三十六章:激烈的辩论
- 350 第三十七章:暗流涌动
- 351 第三十八章:冤家路窄
- 352 第三十九章:认清你的身份
- 353 第四十章:咱们两家还真有缘分呀!
- 354 第四十一章:设个套给你们钻!
- 355 第四十二章:谈买卖就掏钱吧
- 356 第四十三章:钱财乃身外之物
- 357 第四十四章:贵不可言
- 358 第四十五章:晋国公府犯事了
- 359 第四十六章:从轻发落吧!
- 360 第四十七章:那就革职查办吧
- 361 第四十八章:你的力量,我收下了
- 362 第四十九章:不大对劲的刘氏
- 363 第五十章:受尽折磨
- 364 第五十一章:你该死了
- 365 第五十二章:美貌娇妻
- 366 第五十三章:耍的就是你
- 367 第五十四章:合谋
- 368 第五十五章:晕厥
- 369 第五十六章:中毒
- 370 第五十七章:到底是谁
- 371 第五十八章:步步紧逼的死神
- 372 第五十九章:翻出了旧案子
- 373 第六十章:再进宫
- 374 第六十一章:无事不登三宝殿
- 375 第六十二章:灵符
- 376 第六十三章:不成也得成
- 377 第六十四章:哀家要看的是灵符!
- 378 第六十五章:不顾情面的太后
- 379 第六十六章:母女情分,到此为止
- 380 第六十七章:造孽啊!
- 381 第六十八章:解药
- 382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 383 第七十章:谈判(下)
- 384 第七十一章:你不仁我不义
- 385 第七十二章:天花
- 386 第七十三章:不遵守承诺
- 387 第七十四章:太后病得不轻!
- 388 第七十五章:大司马将军回来了
- 389 第七十六章:朕早就想弄死你们一家子!
- 390 第七十七章:我还活着吗
- 391 第七十八章:都活着,挺好
- 392 第七十九章:再打一架如何?
- 393 第八十章:帝王的末路
- 394 第八十一章:请太后下旨赐死他们吧!
- 395 第八十二章:你们李氏皇族的人真能耐
- 396 第八十三章:携天子以令诸侯
- 397 第八十四章:你们能获救都要感谢安王殿下!
- 398 第八十五章:另外半张夜宴图
- 399 第八十六章:晋国公府想翻身?
- 400 第八十七章:自投罗网?
- 401 第八十八章:请向安王妃殿下行礼!
- 402 第八十九章:晋国公发狂了
- 403 第九十章:我宁愿声名狼藉
- 404 第九十一章:和事佬
- 405 第九十二章:大伯父是个奇葩
- 406 第九十三章:我是来救你们的
- 407 第九十四章:打地鼠好玩吗
- 408 第九十五章:请徐太后主持公道吧
- 409 第九十六章:还是那个普济庵
- 410 第九十七章:一查到底
- 411 第九十七章:你们本就该死
- 412 第九十八章:我知道一切
- 413 第九十九章:原来如此
- 414 第一百章:往事难追
- 415 第一百零一章:为了名声,你就答应吧
- 416 第一百零二章:驾崩
- 417 第一百零三章:传位
- 418 第一百零四章:太皇太后娘娘出事了
- 419 第一百零五章:逼宫
- 420 第一百零六章:救驾
- 421 第一百零七章:新君继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九章:捅破了窗户纸
第二十九章:捅破了窗户纸
徐策就这么把徐玥给毁了!可笑的是,她作为徐家身份最高的长辈,竟然没有半点为徐玥抗争的能力。她能豁出去脸面去求圣上吗?不,不可能的,圣上是天下之主啊,圣上决定的事情,不会因为她而改变;她或许能向徐太后求情?但徐太后是个什么人她最清楚不过,后宅的腌臜她都可以帮忙,但若是牵扯朝堂社稷,徐家人不过是她手里的棋子、她麾下的臣子和奴才,她怎么可能徇私!
李氏觉着自己撑不住了。
多少年的憋屈,在这一刻如潮水一般,无可抵挡地袭来。徐策,徐策这个野种,他欺人太甚!
哼,徐策用这么狠毒的手段对付徐玥,也是打了算盘想要争夺世子之位的吧?就像她此前指使徐玥谋杀傅锦仪一样,先找一个最容易攻破的人,除掉她之后,就打开了对方阵营里的缺口,然后他们就能顺着这个缺口长驱直入,一步一步地砍掉一切该死的人……
先是徐玥,很快就会轮到薛氏和二少爷、三少爷!再这么下去,就轮到她自己了!
不行,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徐策一点一点地砍掉她的臂膀!
“太后娘娘容禀!”李氏的眼睛里射出前所未有的阴狠目光,她死死地咬着牙,朝徐太后跪下磕了三个头。
徐太后都被她惊得坐不住了。
“母亲这是做什么!”徐太后慌忙道:“来人,还不赶紧拉起来!”
宫里虽然有君臣之礼,但李氏身为太后的嫡母,给太后福身请安就顶了天了,太后是不能受嫡母三拜大礼的。
立即有伶俐的女官上前,一左一右将李氏搀起来。李氏抿着嘴,缓缓地朝外吐气,道:“请太后娘娘听臣妇一言。”
徐太后面色微沉,道:“母亲,徐玥和亲一事关于国本,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改变。母亲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您不能为了一个孙女忤逆圣上。”
李氏轻轻摇头,道:“臣妇并不想为玥儿求情。臣妇想要禀报的,是另一件要紧事。”
徐太后面上一怔。
李氏抿着干瘪的嘴唇,神色坚定。她想要向圣上、太后、皇后禀报的事情,其实也并不是她愿意说出来的——那件事情披露了,固然能够重创徐策,对她自个儿却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根本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招……
但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还是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怪就怪,徐策已经把大家都逼到悬崖边上了!
“太夫人如此郑重其事,那朕和太后就先听你一言。”皇帝目光冷凝:“你说吧。”
李氏按下心思,喉咙滚了半晌,终于道:“臣妇参奏,徐策并非徐家血脉。二十七年前,徐策的生母林氏红杏出墙,与外男苟合生下了徐策这个野种。臣妇和国公爷碍于林家在先帝面前得势,不敢声张,隐忍多年,如今臣妇忍无可忍!求圣上、太后、皇后给徐家做主,将这个野种逐出宗族,将晋国公世子的位子传承给真正拥有徐家血统的子孙!”
***
傅锦仪的脑子从来没这么乱过。
她一个人怔怔地站着。透过眼前忽明忽暗的烛火,她看到李氏涨红着脸、咬牙切齿地指着徐策谩骂;看到身体羸弱、一贯沉默的国公爷激愤地跳着脚,吐沫横飞地朝被逼在角落里的林氏怒吼着什么;看到徐太后站起来,亲手抓着李氏的手指似乎想要劝和;看到皇帝脸色铁青,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神色冷冷旁观着这场闹剧;还看到皇后陈氏上前挡在徐策和李氏之间,呼喊着:“别闹了,别闹了……”
场面已经没法收拾了。
终于,皇帝看不下去了。他重重地一巴掌拍在案几上,大怒:“都给朕住口!一个大司马,一个李姓郡主,一个国丈爷,你们如此胡闹,成何体统!便是太后和朕的脸面,也要被你们丢光了!”
皇帝气得胸口起伏。不怪他为了一个臣子的家事动怒,徐家可是徐太后的母族,他也是徐家的外孙。徐家丢了颜面,他的脸上能好看?
殿内骤然寂静无声。李氏和国公爷浑身颤抖,半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两人泣不成声,徐策紧随其后跟着跪下了,冷声道:“臣治家不严,致使家人在宫内扰乱圣听。臣有罪,还请圣上降罪。”
李氏原本摄于皇帝的威严,不敢再闹,一听徐策这话差点又要跳起来。
“圣上,太后!”国公爷老泪纵横道:“老臣明白,这种腌臜事儿不应该说出来脏了圣上的耳朵。只是……唉,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若是没有争夺世子之位的事情,老臣宁愿一辈子缄口不言。可如今眼看着徐策这个野种要登堂入室,要继承我们徐家的爵位和祖产……老臣不能再沉默了。老臣就豁出去这张脸,求圣上,给我们徐家做个主吧。”
皇帝冷哼一声。
“这件事情,朕不是不知道。”他站起来,俯视着年迈的李氏和国公爷:“朕本以为,都是忠于社稷忠于朝堂的臣子,有什么私人恩怨非要闹得大家都难看?只是如今看来,你们终究是咽不下这口气。”
李氏早憋了一肚子的话,刚要进言,皇帝摆手打断道:“也罢,既然你们把这事儿摆到明面上了,朕也不能不管。太夫人,国公爷,你们一口咬定林氏偷情,证据又在哪里呢?”
李氏早有准备。她从袖口里掏出一卷泛黄的案卷,并一只紫檀木小匣子,呈上道:“这东西,是当年林氏偷情、奸夫被当场捉拿后,经徐家族老审问,那奸夫招供了罪行并写下罪状、按下手印。至于这只匣子,里头是奸夫和林氏的定情信物。”
这时候,殿内连伺候的心腹都退下去了,没有人敢见证这样一场国丈府的闹剧。皇帝亲手将这两样东西接过来了,打开扫了两眼。那案卷上倒写的清清楚楚,什么日久生情、两人约定趁国公爷外出征战的机会在紫竹林里头会面,甚至还写着林氏一旦有孕,就用种种手段蒙混过关、谎称孩子是徐家的血脉之类。而那只匣子里,装的是一块“珠联璧合”羊脂白玉珮。
皇帝扫视众人,对李氏道:“既然抓住了人,就把那人一并传来吧。”
“圣上恕罪,此事时隔久远,那歹人在审问之后就病死狱中了。”李氏沉声道:“只是就算人死了,凭着眼前这几样东西,想必圣上也能明察秋毫……”
她话未说完,陈皇后竟上前一步,很突兀地打断了她。
“太夫人未免太草率了。”陈皇后面目微冷:“就凭着一张纸、一块玉,就一口咬定大司马并非徐家的血脉?这种事情若是冤了人,你们徐家可就伤了天理了!”
李氏并不奇怪陈皇后会偏帮徐策。
陈皇后和徐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有心人都看得出来。李氏镇定心神,再次朝皇后磕了头,道:“既然娘娘这样问,臣妇就把最后一点隐秘也一并托出来吧。”
李氏说着,亲手挽起国公爷的袖子,并将后头跪着的二少爷、三少爷两人招到身前,命令他们也把袖子挽起来。她指着三人道:“圣上请看。我们徐家的子孙,手臂上多半会有一块月牙状的紫色胎记。若是臣妇记得不错,太后娘娘的月牙形胎记,颜色浅淡,而且是长在手腕三寸之上的。”
徐太后闻言,不由地一手抚上自己的小臂。
皇帝皱起眉头看着国公爷三人手臂上的胎记。半晌,他眯眸道:“太夫人的意思是,徐策手臂上没有这样的胎记?”
殿内一时死寂。
帝王问话不可不答。李氏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国公爷涨红着脸咳嗽着,外人瞧着都有些可怜。半晌,二少爷膝行至前,回答道:“徐策的确没有这样的胎记,这足以证明,他根本就不是徐家血脉。”
皇帝面色紧绷,突地看向徐策:“大司马!你来说!”
徐策一动不动,也完全没有挽起自己袖子的意思。
“皇上,皇上!”傅锦仪踉踉跄跄地扑倒在了帝王身前。她再也坐不住了,呼喊道:“不,这不是真的!皇上万万不能被他们蒙蔽了,他们为了争夺世子的位子,设下了圈套而已!皇上,臣妇的婆母林氏绝不是那样的人,您要相信臣妇啊!”
傅锦仪费了很大的努力,才从巨大的震惊中缓过神儿来。
她没有办法相信李氏说出的每一个字,但面对李氏拿出来的证据,她又浑身无力、哑口无言。
相比李氏有备而来,她几乎是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但是,她很清楚的一点是,他们绝不能背上这样的黑锅!
就算扛到底,就算铁证如山,就算百口莫辩……他们也不能承认!
因为一旦定了罪,徐策身为当朝大司马,皇帝不可能真的对他问罪,自己这个徐夫人更是无辜牵连,不会有罪;可是,她的婆母林氏……
大秦律令,女子偷情,宗族应当沉塘处死。
林氏不能有事!
李氏觉着自己撑不住了。
多少年的憋屈,在这一刻如潮水一般,无可抵挡地袭来。徐策,徐策这个野种,他欺人太甚!
哼,徐策用这么狠毒的手段对付徐玥,也是打了算盘想要争夺世子之位的吧?就像她此前指使徐玥谋杀傅锦仪一样,先找一个最容易攻破的人,除掉她之后,就打开了对方阵营里的缺口,然后他们就能顺着这个缺口长驱直入,一步一步地砍掉一切该死的人……
先是徐玥,很快就会轮到薛氏和二少爷、三少爷!再这么下去,就轮到她自己了!
不行,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徐策一点一点地砍掉她的臂膀!
“太后娘娘容禀!”李氏的眼睛里射出前所未有的阴狠目光,她死死地咬着牙,朝徐太后跪下磕了三个头。
徐太后都被她惊得坐不住了。
“母亲这是做什么!”徐太后慌忙道:“来人,还不赶紧拉起来!”
宫里虽然有君臣之礼,但李氏身为太后的嫡母,给太后福身请安就顶了天了,太后是不能受嫡母三拜大礼的。
立即有伶俐的女官上前,一左一右将李氏搀起来。李氏抿着嘴,缓缓地朝外吐气,道:“请太后娘娘听臣妇一言。”
徐太后面色微沉,道:“母亲,徐玥和亲一事关于国本,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改变。母亲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您不能为了一个孙女忤逆圣上。”
李氏轻轻摇头,道:“臣妇并不想为玥儿求情。臣妇想要禀报的,是另一件要紧事。”
徐太后面上一怔。
李氏抿着干瘪的嘴唇,神色坚定。她想要向圣上、太后、皇后禀报的事情,其实也并不是她愿意说出来的——那件事情披露了,固然能够重创徐策,对她自个儿却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根本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招……
但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还是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怪就怪,徐策已经把大家都逼到悬崖边上了!
“太夫人如此郑重其事,那朕和太后就先听你一言。”皇帝目光冷凝:“你说吧。”
李氏按下心思,喉咙滚了半晌,终于道:“臣妇参奏,徐策并非徐家血脉。二十七年前,徐策的生母林氏红杏出墙,与外男苟合生下了徐策这个野种。臣妇和国公爷碍于林家在先帝面前得势,不敢声张,隐忍多年,如今臣妇忍无可忍!求圣上、太后、皇后给徐家做主,将这个野种逐出宗族,将晋国公世子的位子传承给真正拥有徐家血统的子孙!”
***
傅锦仪的脑子从来没这么乱过。
她一个人怔怔地站着。透过眼前忽明忽暗的烛火,她看到李氏涨红着脸、咬牙切齿地指着徐策谩骂;看到身体羸弱、一贯沉默的国公爷激愤地跳着脚,吐沫横飞地朝被逼在角落里的林氏怒吼着什么;看到徐太后站起来,亲手抓着李氏的手指似乎想要劝和;看到皇帝脸色铁青,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神色冷冷旁观着这场闹剧;还看到皇后陈氏上前挡在徐策和李氏之间,呼喊着:“别闹了,别闹了……”
场面已经没法收拾了。
终于,皇帝看不下去了。他重重地一巴掌拍在案几上,大怒:“都给朕住口!一个大司马,一个李姓郡主,一个国丈爷,你们如此胡闹,成何体统!便是太后和朕的脸面,也要被你们丢光了!”
皇帝气得胸口起伏。不怪他为了一个臣子的家事动怒,徐家可是徐太后的母族,他也是徐家的外孙。徐家丢了颜面,他的脸上能好看?
殿内骤然寂静无声。李氏和国公爷浑身颤抖,半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两人泣不成声,徐策紧随其后跟着跪下了,冷声道:“臣治家不严,致使家人在宫内扰乱圣听。臣有罪,还请圣上降罪。”
李氏原本摄于皇帝的威严,不敢再闹,一听徐策这话差点又要跳起来。
“圣上,太后!”国公爷老泪纵横道:“老臣明白,这种腌臜事儿不应该说出来脏了圣上的耳朵。只是……唉,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若是没有争夺世子之位的事情,老臣宁愿一辈子缄口不言。可如今眼看着徐策这个野种要登堂入室,要继承我们徐家的爵位和祖产……老臣不能再沉默了。老臣就豁出去这张脸,求圣上,给我们徐家做个主吧。”
皇帝冷哼一声。
“这件事情,朕不是不知道。”他站起来,俯视着年迈的李氏和国公爷:“朕本以为,都是忠于社稷忠于朝堂的臣子,有什么私人恩怨非要闹得大家都难看?只是如今看来,你们终究是咽不下这口气。”
李氏早憋了一肚子的话,刚要进言,皇帝摆手打断道:“也罢,既然你们把这事儿摆到明面上了,朕也不能不管。太夫人,国公爷,你们一口咬定林氏偷情,证据又在哪里呢?”
李氏早有准备。她从袖口里掏出一卷泛黄的案卷,并一只紫檀木小匣子,呈上道:“这东西,是当年林氏偷情、奸夫被当场捉拿后,经徐家族老审问,那奸夫招供了罪行并写下罪状、按下手印。至于这只匣子,里头是奸夫和林氏的定情信物。”
这时候,殿内连伺候的心腹都退下去了,没有人敢见证这样一场国丈府的闹剧。皇帝亲手将这两样东西接过来了,打开扫了两眼。那案卷上倒写的清清楚楚,什么日久生情、两人约定趁国公爷外出征战的机会在紫竹林里头会面,甚至还写着林氏一旦有孕,就用种种手段蒙混过关、谎称孩子是徐家的血脉之类。而那只匣子里,装的是一块“珠联璧合”羊脂白玉珮。
皇帝扫视众人,对李氏道:“既然抓住了人,就把那人一并传来吧。”
“圣上恕罪,此事时隔久远,那歹人在审问之后就病死狱中了。”李氏沉声道:“只是就算人死了,凭着眼前这几样东西,想必圣上也能明察秋毫……”
她话未说完,陈皇后竟上前一步,很突兀地打断了她。
“太夫人未免太草率了。”陈皇后面目微冷:“就凭着一张纸、一块玉,就一口咬定大司马并非徐家的血脉?这种事情若是冤了人,你们徐家可就伤了天理了!”
李氏并不奇怪陈皇后会偏帮徐策。
陈皇后和徐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有心人都看得出来。李氏镇定心神,再次朝皇后磕了头,道:“既然娘娘这样问,臣妇就把最后一点隐秘也一并托出来吧。”
李氏说着,亲手挽起国公爷的袖子,并将后头跪着的二少爷、三少爷两人招到身前,命令他们也把袖子挽起来。她指着三人道:“圣上请看。我们徐家的子孙,手臂上多半会有一块月牙状的紫色胎记。若是臣妇记得不错,太后娘娘的月牙形胎记,颜色浅淡,而且是长在手腕三寸之上的。”
徐太后闻言,不由地一手抚上自己的小臂。
皇帝皱起眉头看着国公爷三人手臂上的胎记。半晌,他眯眸道:“太夫人的意思是,徐策手臂上没有这样的胎记?”
殿内一时死寂。
帝王问话不可不答。李氏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国公爷涨红着脸咳嗽着,外人瞧着都有些可怜。半晌,二少爷膝行至前,回答道:“徐策的确没有这样的胎记,这足以证明,他根本就不是徐家血脉。”
皇帝面色紧绷,突地看向徐策:“大司马!你来说!”
徐策一动不动,也完全没有挽起自己袖子的意思。
“皇上,皇上!”傅锦仪踉踉跄跄地扑倒在了帝王身前。她再也坐不住了,呼喊道:“不,这不是真的!皇上万万不能被他们蒙蔽了,他们为了争夺世子的位子,设下了圈套而已!皇上,臣妇的婆母林氏绝不是那样的人,您要相信臣妇啊!”
傅锦仪费了很大的努力,才从巨大的震惊中缓过神儿来。
她没有办法相信李氏说出的每一个字,但面对李氏拿出来的证据,她又浑身无力、哑口无言。
相比李氏有备而来,她几乎是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但是,她很清楚的一点是,他们绝不能背上这样的黑锅!
就算扛到底,就算铁证如山,就算百口莫辩……他们也不能承认!
因为一旦定了罪,徐策身为当朝大司马,皇帝不可能真的对他问罪,自己这个徐夫人更是无辜牵连,不会有罪;可是,她的婆母林氏……
大秦律令,女子偷情,宗族应当沉塘处死。
林氏不能有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