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20 第五百二十章 闯府
- 521 第五百二十一章 闯府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密谋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美人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花间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局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增兵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首战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崔宴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命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遗诏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莲子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旧约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义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南郊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画君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午后
- 537 第五百三十七章 许心
- 538 第五百三十八章 回京
- 539 第五百三十九章 陨笛
- 540 第五百四十章 相见
- 541 第五百四十一章 傻子
- 542 第五百四十二章 输赢
- 543 第五百四十三章 月夜
- 544 第五百四十四章 海浪
- 545 第五百四十五章 选择
- 546 第五百四十六章 身孕
- 547 第五百四十七章 真情
- 548 第五百四十八章 压轴
- 549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六星
- 550 第五百五十章 南斗
- 551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变数
- 552 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移
- 553 第五百五十三章 稷官
- 55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越王
- 555 第五百五十五章 起兵
- 556 第五百五十六章 出征
- 557 第五百五十七章 定局
- 558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议
- 559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 560 第五百六十章 分忧
- 561 第五百六十一章 知灯
- 56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密令
- 56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孩子
- 56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忆儿
- 56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复荣
- 566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雁钗
- 567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盘发
- 568 第五百六十八章 闯入
- 569 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师
- 570 第五百七十章 交换
- 571 第五百七十一章 酝酿
- 572 第五百七十二章 祠堂
- 573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制毒
- 574 第五百七十四章 琴书
- 575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凤凰
- 57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捉鳖
- 577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造日
- 578 第五百七十八章 殿下
- 579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二圣
- 580 第五百八十章 送离
- 581 第五百八十一章 啜泣
- 58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异变
- 583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兰陵
- 584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战
- 585 第五百八十五章 逃命
- 586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数字
- 58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开
- 58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及笄
- 589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解脱
- 590 第五百九十章 历史
- 591 第五百九十一章 被救
- 592 第五百九十二章 蓦光
- 59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嚎哭
- 594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名字
- 595 第五百九十五章 习练
- 596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空幽
- 597 第五百九十七章 采药
- 598 第五百九十八章 刀客
- 599 第五百九十九章 才学
- 600 第六百章 回家
- 601 第六百零一章 买卖
- 602 第六百零二章 驻留
- 603 第六百零三章 布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三十章 遗诏
第五百三十章 遗诏
辛夷下意识地看向圣旨上的内容,可只觉脑海嗡一声,彻底懵了。
“朕蒙皇考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大统,绍登大宝,夙夜忧勤,深恐不克负荷。晋王皇三子景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乂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
“朕蒙皇考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大统,绍登大宝,夙夜忧勤,深恐不克负荷。越王皇四子景霄,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乂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注1)
遗诏,这是传位遗诏。
两道遗诏措辞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名字,两处继承帝位的名字——
晋王皇三子景霆,即皇帝位。
越王皇四子景霄,即皇帝位。
两道遗诏,两种可能性,两位都有权继承天下的皇嗣,李景霆,李景霄。
辛夷整个人都呆住了。盯紧了皇绫上每一个字,尤其是唯一不同的两个名字,如同一团火,烧得她手脚滚烫。
她当然知道,这两道圣旨的分量。
也当然知道,李赫拟这两道几乎一样的圣旨的用意。
她唯一不敢知道的,是李赫所说的,“交给朕的选王”。
交给……她?
似乎看出了辛夷的惊疑不定,李赫俯下身来,凝视着辛夷的眸,一字一顿:“朕的选王。这,便是选王之意。选王,选,王。”
辛夷几乎刹那就懂了。然而因为太过惊愕,她还是本能的不愿相信,怔怔地低喃:“我?两道遗诏……我交给谁,谁就为帝……选,王?”
“不错,选王。”李赫重复了遍这两字,字字千钧。
辛夷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事到如今,李赫肯定不会给她拒绝的机会,她唯有前行,从她被裹挟入棋局的那天起,她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向前。
因为后退者,只有死路一条。
辛夷整理思绪的时间,李赫的脸色也有些异样,常年隐居棋局之后的龙,不醒则以,一醒,便是天下变风云起王者乘风来。
“辛夷,不必担心,朕会给你同样的力量,来守护这两道遗诏,朕会拼上一切,站到你身后。只为了把你推到台前,作为最后之局的选王。”
辛夷一愣,些微缓过神来,一惊未平一惊又起,几乎让她心跳加剧,整个儿要跳出来:“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力量。对弈的力量,面对全天下,做出选择的力量。”李赫眸深如海,似乎有些激动,浑身有些颤抖,“这是朕的时代结束前,最后落的一子。朕会赌上一切,而你,只需往前。
辛夷根本无法想象,要李赫“赌上一切”的力量,到底能是什么,不过,想到这力量是用来守护两道遗诏,也就一切可以理解了。
然而,辛夷还是太过震彻,触碰遗诏的指尖,冰凉到可怕:“皇上可知,这两道遗诏,将把臣女的命运,推到何种境地?
“朕当然清楚。朕也知道,你无所谓棋榜,谁做皇帝也不在乎。然而,你应当清楚,这两道遗诏若流传出去,将会给天下带来何种变动?你也更知道,当今乱世,门阀当权,百姓们是多么期望一位真正的明君?主变革,开太平?”
李赫正色,脸色认真而坦诚,却又噙着股不容抗拒的威压。
他一直都是君临天下的龙,棋局背后的审判者,推动这个时代往前行的王。
辛夷冷静下来。抛开棋局,抛开帝业,只是作为一个百姓,她当然明白,这两道遗诏就像雷炮,若流传出去,被人利用,则战火连天不过是一夕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后遭殃的,一定是老百姓。
而能终结这一切的,是一位真正的君王,由她的手来选出,承载未来。
她忽的想起,辛周氏教给她的棋道,第一道,便是家国二字。棋局终点是家国,不知是不是她那个时候,就已经预知了,她今日的天命。
冥冥之中,棋局和家国重叠,终点合为百姓二字,背负起选王之命。
她心甘情愿,负此重。
辛夷倒吸一口凉气,终于理清所有波澜,正色拜倒:“臣女明白。”
“所以,为了百姓,为了太平,为了苍生黎民,辛夷,朕请你,恳请你,守护好遗诏。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朕,信你。”李赫郑重了颜色,渐渐红了眼眶,鬓边一缕白发溜出来,再无半分帝王的威严。
而是另一种更不容亵渎的存在。
为了这片土地,献出一切的男人,无愧于,帝王。
那一刹那,辛夷好像懂了李赫,也懂了当年爹爹辛歧说过的一句话,“他,是个真正的帝王”。
百姓社稷,国泰民安,帝王立于山河之巅,也承载起山河之重。
扑通一声,李赫兀地跪下了,面对辛夷,跪下了膝盖。
男儿膝下有黄金。何况是一代帝王,竟然向一介民女跪下了。
暗中的锦衣卫顿时骚动起来,辛夷也傻住了,唯独李赫坦坦荡荡,跪在了辛夷面前,然后额头叩地,向辛夷拜倒——
“朕这一生,活着,只为了未来。百姓的太平,大魏的国运,拜托了。”
一拜,夜色惊喧。
帝王一拜,山河震动。
背负苍生家国的一拜,九州风云呼啸起。
不负我选王之命,不负家国之托,不负我此生热泪落棋无悔!
我名选王,誓我河山!
辛夷忽的红了眼眶,她颤抖着肩膀,也跪下来,对着李赫,第一次诚心诚意地叩首至地——
“我辛夷,赌上信仰和命,答应吾王!”
深夜的大殿之中,一君一臣,相对跪倒,一诺重于泰山,君子信义天下。
赌上信仰和命,誓我热血和心,无愧于我人间走一遭,无悔于家国证我丹心在,无惧于风雨如晦我乱世乘风起!
为棋局,成我棋道!
为家国,献我热血!
为百姓,付我丹心!
为此生,快意无悔!
选王者,帝王出,成王道,开太平!
谁也不知道九成宫中的这一幕,正如谁也不知道,这二人此刻的约定,将掀起往后九州多大的风云。
要变天了。
注释
1.遗诏:节选自雍正传位遗诏。清朝雍正时清世宗留下的遗言,曾在《闲谈家》上被刊出,而且,其中有他对后代新制的考虑,不仅对传位人有说明,也有他对死后人事的布局安排,最后特别论及庄亲王、果亲王,张廷玉、鄂尔泰。原文请百度。
“朕蒙皇考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大统,绍登大宝,夙夜忧勤,深恐不克负荷。晋王皇三子景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乂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
“朕蒙皇考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大统,绍登大宝,夙夜忧勤,深恐不克负荷。越王皇四子景霄,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乂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注1)
遗诏,这是传位遗诏。
两道遗诏措辞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名字,两处继承帝位的名字——
晋王皇三子景霆,即皇帝位。
越王皇四子景霄,即皇帝位。
两道遗诏,两种可能性,两位都有权继承天下的皇嗣,李景霆,李景霄。
辛夷整个人都呆住了。盯紧了皇绫上每一个字,尤其是唯一不同的两个名字,如同一团火,烧得她手脚滚烫。
她当然知道,这两道圣旨的分量。
也当然知道,李赫拟这两道几乎一样的圣旨的用意。
她唯一不敢知道的,是李赫所说的,“交给朕的选王”。
交给……她?
似乎看出了辛夷的惊疑不定,李赫俯下身来,凝视着辛夷的眸,一字一顿:“朕的选王。这,便是选王之意。选王,选,王。”
辛夷几乎刹那就懂了。然而因为太过惊愕,她还是本能的不愿相信,怔怔地低喃:“我?两道遗诏……我交给谁,谁就为帝……选,王?”
“不错,选王。”李赫重复了遍这两字,字字千钧。
辛夷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事到如今,李赫肯定不会给她拒绝的机会,她唯有前行,从她被裹挟入棋局的那天起,她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向前。
因为后退者,只有死路一条。
辛夷整理思绪的时间,李赫的脸色也有些异样,常年隐居棋局之后的龙,不醒则以,一醒,便是天下变风云起王者乘风来。
“辛夷,不必担心,朕会给你同样的力量,来守护这两道遗诏,朕会拼上一切,站到你身后。只为了把你推到台前,作为最后之局的选王。”
辛夷一愣,些微缓过神来,一惊未平一惊又起,几乎让她心跳加剧,整个儿要跳出来:“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力量。对弈的力量,面对全天下,做出选择的力量。”李赫眸深如海,似乎有些激动,浑身有些颤抖,“这是朕的时代结束前,最后落的一子。朕会赌上一切,而你,只需往前。
辛夷根本无法想象,要李赫“赌上一切”的力量,到底能是什么,不过,想到这力量是用来守护两道遗诏,也就一切可以理解了。
然而,辛夷还是太过震彻,触碰遗诏的指尖,冰凉到可怕:“皇上可知,这两道遗诏,将把臣女的命运,推到何种境地?
“朕当然清楚。朕也知道,你无所谓棋榜,谁做皇帝也不在乎。然而,你应当清楚,这两道遗诏若流传出去,将会给天下带来何种变动?你也更知道,当今乱世,门阀当权,百姓们是多么期望一位真正的明君?主变革,开太平?”
李赫正色,脸色认真而坦诚,却又噙着股不容抗拒的威压。
他一直都是君临天下的龙,棋局背后的审判者,推动这个时代往前行的王。
辛夷冷静下来。抛开棋局,抛开帝业,只是作为一个百姓,她当然明白,这两道遗诏就像雷炮,若流传出去,被人利用,则战火连天不过是一夕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后遭殃的,一定是老百姓。
而能终结这一切的,是一位真正的君王,由她的手来选出,承载未来。
她忽的想起,辛周氏教给她的棋道,第一道,便是家国二字。棋局终点是家国,不知是不是她那个时候,就已经预知了,她今日的天命。
冥冥之中,棋局和家国重叠,终点合为百姓二字,背负起选王之命。
她心甘情愿,负此重。
辛夷倒吸一口凉气,终于理清所有波澜,正色拜倒:“臣女明白。”
“所以,为了百姓,为了太平,为了苍生黎民,辛夷,朕请你,恳请你,守护好遗诏。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朕,信你。”李赫郑重了颜色,渐渐红了眼眶,鬓边一缕白发溜出来,再无半分帝王的威严。
而是另一种更不容亵渎的存在。
为了这片土地,献出一切的男人,无愧于,帝王。
那一刹那,辛夷好像懂了李赫,也懂了当年爹爹辛歧说过的一句话,“他,是个真正的帝王”。
百姓社稷,国泰民安,帝王立于山河之巅,也承载起山河之重。
扑通一声,李赫兀地跪下了,面对辛夷,跪下了膝盖。
男儿膝下有黄金。何况是一代帝王,竟然向一介民女跪下了。
暗中的锦衣卫顿时骚动起来,辛夷也傻住了,唯独李赫坦坦荡荡,跪在了辛夷面前,然后额头叩地,向辛夷拜倒——
“朕这一生,活着,只为了未来。百姓的太平,大魏的国运,拜托了。”
一拜,夜色惊喧。
帝王一拜,山河震动。
背负苍生家国的一拜,九州风云呼啸起。
不负我选王之命,不负家国之托,不负我此生热泪落棋无悔!
我名选王,誓我河山!
辛夷忽的红了眼眶,她颤抖着肩膀,也跪下来,对着李赫,第一次诚心诚意地叩首至地——
“我辛夷,赌上信仰和命,答应吾王!”
深夜的大殿之中,一君一臣,相对跪倒,一诺重于泰山,君子信义天下。
赌上信仰和命,誓我热血和心,无愧于我人间走一遭,无悔于家国证我丹心在,无惧于风雨如晦我乱世乘风起!
为棋局,成我棋道!
为家国,献我热血!
为百姓,付我丹心!
为此生,快意无悔!
选王者,帝王出,成王道,开太平!
谁也不知道九成宫中的这一幕,正如谁也不知道,这二人此刻的约定,将掀起往后九州多大的风云。
要变天了。
注释
1.遗诏:节选自雍正传位遗诏。清朝雍正时清世宗留下的遗言,曾在《闲谈家》上被刊出,而且,其中有他对后代新制的考虑,不仅对传位人有说明,也有他对死后人事的布局安排,最后特别论及庄亲王、果亲王,张廷玉、鄂尔泰。原文请百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