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17 第五百一十七章 红妆
- 518 第五百一十八章 艳蛊
- 519 第五百一十九章 洞房
- 520 第五百二十章 闯府
- 521 第五百二十一章 闯府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密谋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美人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花间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局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增兵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首战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崔宴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命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遗诏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莲子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旧约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义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南郊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画君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午后
- 537 第五百三十七章 许心
- 538 第五百三十八章 回京
- 539 第五百三十九章 陨笛
- 540 第五百四十章 相见
- 541 第五百四十一章 傻子
- 542 第五百四十二章 输赢
- 543 第五百四十三章 月夜
- 544 第五百四十四章 海浪
- 545 第五百四十五章 选择
- 546 第五百四十六章 身孕
- 547 第五百四十七章 真情
- 548 第五百四十八章 压轴
- 549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六星
- 550 第五百五十章 南斗
- 551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变数
- 552 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移
- 553 第五百五十三章 稷官
- 55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越王
- 555 第五百五十五章 起兵
- 556 第五百五十六章 出征
- 557 第五百五十七章 定局
- 558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议
- 559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 560 第五百六十章 分忧
- 561 第五百六十一章 知灯
- 56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密令
- 56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孩子
- 56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忆儿
- 56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复荣
- 566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雁钗
- 567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盘发
- 568 第五百六十八章 闯入
- 569 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师
- 570 第五百七十章 交换
- 571 第五百七十一章 酝酿
- 572 第五百七十二章 祠堂
- 573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制毒
- 574 第五百七十四章 琴书
- 575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凤凰
- 57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捉鳖
- 577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造日
- 578 第五百七十八章 殿下
- 579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二圣
- 580 第五百八十章 送离
- 581 第五百八十一章 啜泣
- 58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异变
- 583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兰陵
- 584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战
- 585 第五百八十五章 逃命
- 586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数字
- 58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开
- 58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及笄
- 589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解脱
- 590 第五百九十章 历史
- 591 第五百九十一章 被救
- 592 第五百九十二章 蓦光
- 59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嚎哭
- 594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名字
- 595 第五百九十五章 习练
- 596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空幽
- 597 第五百九十七章 采药
- 598 第五百九十八章 刀客
- 599 第五百九十九章 才学
- 600 第六百章 回家
- 601 第六百零一章 买卖
- 602 第六百零二章 驻留
- 603 第六百零三章 布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二十七章 首战
第五百二十七章 首战
影卫们面面相觑,还是糊涂:“可这和放出北郊禁军,襄助王俭不是背道而驰么?若要逼王俭动用南郊禁军,难道不是该帮着郑家?公子到底是帮着哪头?”
“王俭不是傻子。南郊禁军的重要性,我们知,王俭肯定也知。若不会逼到绝路,王俭不会冒这个险。得先把王俭捧上去,再重重摔下来,狗才会急得跳墙。”
江离淡淡解答,眼眸微眯,谷中两军厮杀的惨景,却只激起了他浑身一股战意,脚踩白骨命为刀,问我儿郎建功业,舍我其谁。
男子身上的气势逐渐攀升,不是棋公子,而是另外一种更高贵的上位者,光风霁月,威严天成,让影卫们都腿脚发软,扑通声跪倒。
“属下们多嘴!这就按公子说的办!请公子恕罪!”
江离看向石案上棋局,眸底有火焰炽盛,宛如修罗,深处却又藏着一抹深情:“卿卿……我会夺得一切……然后守护你我的余生,等我……”
江离眸底的火焰炽烂到极致,将他整个人都沐浴在了华彩中,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令牌,砰一声扔给影卫。
“属下遵命!”影卫们只过眼半个,就愈发敬畏地下拜,脊背都伏到了地上。
那令牌玄铁赤金,蛟龙腾云,上面一个煌煌大字:越。
令出,战起,棋局痛快。
随着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一群精兵襄助,北郊禁军扭转战局,势如破竹,顷刻突破了郑家防线,郑家人头纷纷落地,鲜血成河,毫无还手之力。
“支援王大人!清君侧王长安!”北郊禁军将军刷一刀,斩落一个郑家亲兵的脑袋,胜利在望,得意地大喝道。
“破明德,王长安!”北郊禁军们也欢呼起来,气势如虹,刀戟高举,纷纷策马狂奔,朝明德门而去,郑家残兵败将试图阻拦,却根本挡不住半步。
看着北郊禁军呼啸而去,郑家领兵的一位嫡公子恨恨地啐出口鲜血:“该死!明明我们不落下风!从哪儿冒出来的喽啰,各个战力惊人!难道北郊禁军事先就藏了人,反倒是我们中了计?”
郑家家主郑诲从一旁驱马上来,齿关咬得咯咯响:“不是北郊禁军,而是第四方。只是老夫不明白他的意图,棋局中最猜不透的他,果真动手了么……”
“他?这场变乱除了王家,皇帝,晋王,还有第四方?谁?”那个郑家公子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煞白。
“我儿无需担忧。晋王那边有陇西李为首的兵力,还有观望的清河崔氏。就算王俭多了北郊禁军襄助,也不一定就赢得了。”郑诲看向年轻公子,那张脸颇肖郑斯瓒,他最得意的却去得最冤的儿子,郑诲微微红了眼,“斯珲,虽然你是庶出,但老夫看重你的能耐。你嫡兄去得早,你斯璎姐姐又被蒙了眼,老夫如今只能仰仗你了。”
郑斯珲握紧了手中染血的剑,年轻的眉眼间,英气荡涤:“爹爹放心!珲儿定不负爹爹信任!不负斯瓒哥哥遗愿!攘除逆贼,效忠皇室,珲儿定率领郑家,建功立业!”
郑诲欣慰地点点头,目光触及遍地郑家子弟的尸身,鲜血浸透了他的盔甲,苍白地一声长叹:“撤!”
残阳如血,白骨鬼啸,长安城中每一处都上演着刀光剑影,权力的棋局已经进入白热化,胜出为王,落败为鬼。
随着北郊禁军击败郑家,五千精英兵力迅速抵达明德门,支援王俭,僵持的战局顿时扭了个弯。
“是北郊禁军!是老夫的人!天助我也!天助我王家!”王俭手搭凉棚,远远看到写着“北”字的旌旗,得意地大笑起来。
“恭喜大人!天助王家!”本来血战三日的王家亲兵也顿时精神一震,疲惫的眸底腾起了火焰。
“好好好!打了明德门三日,老夫也没耐心了!给我攻入长安!杀!”王俭嚣张地举起刀戟,指向长安城门,一声威喝,与北郊禁军汇合的兵力气势焕然一新,向城门杀将而来。
而城门之上的晋王李景霆,则有些脸色不好,啐了一口:“该死!郑诲居然没有拦住!给本王上!死守城门,天子脚下,岂是逆贼可入!杀!”
李景霆紧了紧刀剑,因为守城三日而苍白的脸,也挣扎着挤榨出战意,毫不畏惧地策马迎了出去。
然而,毕竟是兵力发生了实质性的颠倒,得北郊禁军襄助的王家气势汹汹,就算精兵如晋王和陇西李,也被杀得节节败退。
尸骨堆成山,鲜血洗我战甲,日光证我英灵无惧,刀剑杀他世间不平!天子脚下,京城长安,岂可容逆贼放肆!违者,斩!
“战!浴我血,燃我骨,持我忠诚!死守长安,匹夫休得猖狂!诛逆贼,护王业,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晋王李景霆吐出一口血,仗剑大喝,他已经完全成了个血人,唯独一双眸子雪亮,迸射出骇人的战意,就算身上中了几个血窟窿,三日死守已经疲惫不堪,然而他依然冲在最前线,剑刃锋利不改。
这一幕映入将士眼中,驱散了恐惧和倦怠,点燃了烈火和不屈,凭着一口气一身胆,也气势如虹地毫无退意,连北郊禁军将军脑袋也被一刀斩下。
“怪哉!这晋王真是硬骨头!难啃!”王俭抽搐着唇角,阴笑道,“不过,也就是多抵抗片刻,实质上的兵力差距,再硬的骨头也赢不了!王家将士听令,给老夫杀!惧者,斩!违者,斩!输者,斩!”
最后三个斩字,唬得全军一抖,本来因为晋王战意生惧的脚步,被逼得重新上前,发了癫般冲杀过去:“杀!”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
战鼓擂,城门血,英气荡,战意燃。
终于,在七月三日黄昏,血战四个时辰后,王俭率领北郊禁军攻破长安大门明德门,突破晋王第一道防线,正式杀入长安。
据说,晋王府亲兵并陇西李伤亡惨重,然而此战艰险,以三千对抗八千,在碾压性的兵力对比下,仍死守四个时辰,全军仅仅生还三百人,不可不谓之英雄之战。
后世史书载:“七月一日至七月三日,晋王率兵,与逆王战于明德门。逆王得北郊襄助,晋王死守城门,血战半日,其艰辛无畏,令天下敬服。记曰明德守城之战。”
七月三日,晚。随着王俭攻入长安,晋王退守皇城,首战结束,战局告一段落。
“王俭不是傻子。南郊禁军的重要性,我们知,王俭肯定也知。若不会逼到绝路,王俭不会冒这个险。得先把王俭捧上去,再重重摔下来,狗才会急得跳墙。”
江离淡淡解答,眼眸微眯,谷中两军厮杀的惨景,却只激起了他浑身一股战意,脚踩白骨命为刀,问我儿郎建功业,舍我其谁。
男子身上的气势逐渐攀升,不是棋公子,而是另外一种更高贵的上位者,光风霁月,威严天成,让影卫们都腿脚发软,扑通声跪倒。
“属下们多嘴!这就按公子说的办!请公子恕罪!”
江离看向石案上棋局,眸底有火焰炽盛,宛如修罗,深处却又藏着一抹深情:“卿卿……我会夺得一切……然后守护你我的余生,等我……”
江离眸底的火焰炽烂到极致,将他整个人都沐浴在了华彩中,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令牌,砰一声扔给影卫。
“属下遵命!”影卫们只过眼半个,就愈发敬畏地下拜,脊背都伏到了地上。
那令牌玄铁赤金,蛟龙腾云,上面一个煌煌大字:越。
令出,战起,棋局痛快。
随着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一群精兵襄助,北郊禁军扭转战局,势如破竹,顷刻突破了郑家防线,郑家人头纷纷落地,鲜血成河,毫无还手之力。
“支援王大人!清君侧王长安!”北郊禁军将军刷一刀,斩落一个郑家亲兵的脑袋,胜利在望,得意地大喝道。
“破明德,王长安!”北郊禁军们也欢呼起来,气势如虹,刀戟高举,纷纷策马狂奔,朝明德门而去,郑家残兵败将试图阻拦,却根本挡不住半步。
看着北郊禁军呼啸而去,郑家领兵的一位嫡公子恨恨地啐出口鲜血:“该死!明明我们不落下风!从哪儿冒出来的喽啰,各个战力惊人!难道北郊禁军事先就藏了人,反倒是我们中了计?”
郑家家主郑诲从一旁驱马上来,齿关咬得咯咯响:“不是北郊禁军,而是第四方。只是老夫不明白他的意图,棋局中最猜不透的他,果真动手了么……”
“他?这场变乱除了王家,皇帝,晋王,还有第四方?谁?”那个郑家公子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煞白。
“我儿无需担忧。晋王那边有陇西李为首的兵力,还有观望的清河崔氏。就算王俭多了北郊禁军襄助,也不一定就赢得了。”郑诲看向年轻公子,那张脸颇肖郑斯瓒,他最得意的却去得最冤的儿子,郑诲微微红了眼,“斯珲,虽然你是庶出,但老夫看重你的能耐。你嫡兄去得早,你斯璎姐姐又被蒙了眼,老夫如今只能仰仗你了。”
郑斯珲握紧了手中染血的剑,年轻的眉眼间,英气荡涤:“爹爹放心!珲儿定不负爹爹信任!不负斯瓒哥哥遗愿!攘除逆贼,效忠皇室,珲儿定率领郑家,建功立业!”
郑诲欣慰地点点头,目光触及遍地郑家子弟的尸身,鲜血浸透了他的盔甲,苍白地一声长叹:“撤!”
残阳如血,白骨鬼啸,长安城中每一处都上演着刀光剑影,权力的棋局已经进入白热化,胜出为王,落败为鬼。
随着北郊禁军击败郑家,五千精英兵力迅速抵达明德门,支援王俭,僵持的战局顿时扭了个弯。
“是北郊禁军!是老夫的人!天助我也!天助我王家!”王俭手搭凉棚,远远看到写着“北”字的旌旗,得意地大笑起来。
“恭喜大人!天助王家!”本来血战三日的王家亲兵也顿时精神一震,疲惫的眸底腾起了火焰。
“好好好!打了明德门三日,老夫也没耐心了!给我攻入长安!杀!”王俭嚣张地举起刀戟,指向长安城门,一声威喝,与北郊禁军汇合的兵力气势焕然一新,向城门杀将而来。
而城门之上的晋王李景霆,则有些脸色不好,啐了一口:“该死!郑诲居然没有拦住!给本王上!死守城门,天子脚下,岂是逆贼可入!杀!”
李景霆紧了紧刀剑,因为守城三日而苍白的脸,也挣扎着挤榨出战意,毫不畏惧地策马迎了出去。
然而,毕竟是兵力发生了实质性的颠倒,得北郊禁军襄助的王家气势汹汹,就算精兵如晋王和陇西李,也被杀得节节败退。
尸骨堆成山,鲜血洗我战甲,日光证我英灵无惧,刀剑杀他世间不平!天子脚下,京城长安,岂可容逆贼放肆!违者,斩!
“战!浴我血,燃我骨,持我忠诚!死守长安,匹夫休得猖狂!诛逆贼,护王业,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晋王李景霆吐出一口血,仗剑大喝,他已经完全成了个血人,唯独一双眸子雪亮,迸射出骇人的战意,就算身上中了几个血窟窿,三日死守已经疲惫不堪,然而他依然冲在最前线,剑刃锋利不改。
这一幕映入将士眼中,驱散了恐惧和倦怠,点燃了烈火和不屈,凭着一口气一身胆,也气势如虹地毫无退意,连北郊禁军将军脑袋也被一刀斩下。
“怪哉!这晋王真是硬骨头!难啃!”王俭抽搐着唇角,阴笑道,“不过,也就是多抵抗片刻,实质上的兵力差距,再硬的骨头也赢不了!王家将士听令,给老夫杀!惧者,斩!违者,斩!输者,斩!”
最后三个斩字,唬得全军一抖,本来因为晋王战意生惧的脚步,被逼得重新上前,发了癫般冲杀过去:“杀!”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
战鼓擂,城门血,英气荡,战意燃。
终于,在七月三日黄昏,血战四个时辰后,王俭率领北郊禁军攻破长安大门明德门,突破晋王第一道防线,正式杀入长安。
据说,晋王府亲兵并陇西李伤亡惨重,然而此战艰险,以三千对抗八千,在碾压性的兵力对比下,仍死守四个时辰,全军仅仅生还三百人,不可不谓之英雄之战。
后世史书载:“七月一日至七月三日,晋王率兵,与逆王战于明德门。逆王得北郊襄助,晋王死守城门,血战半日,其艰辛无畏,令天下敬服。记曰明德守城之战。”
七月三日,晚。随着王俭攻入长安,晋王退守皇城,首战结束,战局告一段落。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