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21 第五百二十一章 闯府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密谋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美人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花间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局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增兵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首战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崔宴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命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遗诏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莲子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旧约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义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南郊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画君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午后
- 537 第五百三十七章 许心
- 538 第五百三十八章 回京
- 539 第五百三十九章 陨笛
- 540 第五百四十章 相见
- 541 第五百四十一章 傻子
- 542 第五百四十二章 输赢
- 543 第五百四十三章 月夜
- 544 第五百四十四章 海浪
- 545 第五百四十五章 选择
- 546 第五百四十六章 身孕
- 547 第五百四十七章 真情
- 548 第五百四十八章 压轴
- 549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六星
- 550 第五百五十章 南斗
- 551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变数
- 552 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移
- 553 第五百五十三章 稷官
- 55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越王
- 555 第五百五十五章 起兵
- 556 第五百五十六章 出征
- 557 第五百五十七章 定局
- 558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议
- 559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 560 第五百六十章 分忧
- 561 第五百六十一章 知灯
- 56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密令
- 56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孩子
- 56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忆儿
- 56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复荣
- 566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雁钗
- 567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盘发
- 568 第五百六十八章 闯入
- 569 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师
- 570 第五百七十章 交换
- 571 第五百七十一章 酝酿
- 572 第五百七十二章 祠堂
- 573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制毒
- 574 第五百七十四章 琴书
- 575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凤凰
- 57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捉鳖
- 577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造日
- 578 第五百七十八章 殿下
- 579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二圣
- 580 第五百八十章 送离
- 581 第五百八十一章 啜泣
- 58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异变
- 583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兰陵
- 584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战
- 585 第五百八十五章 逃命
- 586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数字
- 58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开
- 58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及笄
- 589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解脱
- 590 第五百九十章 历史
- 591 第五百九十一章 被救
- 592 第五百九十二章 蓦光
- 59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嚎哭
- 594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名字
- 595 第五百九十五章 习练
- 596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空幽
- 597 第五百九十七章 采药
- 598 第五百九十八章 刀客
- 599 第五百九十九章 才学
- 600 第六百章 回家
- 601 第六百零一章 买卖
- 602 第六百零二章 驻留
- 603 第六百零三章 布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三十一章 莲子
第五百三十一章 莲子
七月五日。长安事变第五日。
王俭率兵攻破明德门,占据长安。晋王退守皇城朱雀门,据城门而守,历经五日鏖战,双方皆死伤无数,暂时休兵,各做调整。
黑暗来临前最后的宁静。国都长安,逆贼为王。
晋王紧急调兵,意图扭转颓势,死守天子脚下,而王家也是屡战屡胜,士气高昂,叫嚣着攻入麟德殿,赵王即皇帝位。
同时,皇帝李赫的御驾依然被困在关外,如条黄金笼中的病龙,被王家钳得死死的。
一城风雨,空气含腥。百姓们吓得闭门不出,城中压抑得像座坟茔。
而曲江池上,一叶画舫,却是丝竹笙箫热闹了五日,仿佛和城中动乱在两个世界。
赵王李景霈临风窗下,湖面刮起的爽风拂过他墨发,湖蓝色宝镶麒麟衫子尊贵天然,却是书生般文静的脸,嵌了双辰星般精光隐现的眸,无端就让翠蜻看呆了。
“怎的不进来?”李景霈察觉到动静,转过身,对迟疑在门口的女子笑,“不过几日,认生了?”
被那双眸子锁定,翠蜻心里一动,不自觉红了脸:“奴婢……怕扰了公子商议国事……方才听得有官老爷……”
“他们已经走了。如今画舫中,只你我二人。不必拘礼。”李景霈轻笑,眸底一划而过的温软,“过来坐,提了那么个陶罐,也不嫌累。”
原来女子怀里还抱了个陶罐,民间普通的煨汤罐子,被她像珍宝般抱了一路。
“奴婢不累。这本就是给公子带的。”翠蜻红着脸走过去,把陶罐放到二人间的榻桌上,坐在李景霈身边,却只敢低头搅着衣袂。
李景霈的唇角弯成好看的弧度,扯闲话道:“你可知刚才来的官老爷是谁?是晋王的使臣……”
“奴婢不敢!公子贵为王爷,奴婢不敢窃听国政!公子还是和官老爷商议,奴婢不敢干政!”翠蜻慌忙捂住耳朵,些些无错地回避着。
李景霈眸色一深,缓缓伸出手,握住女子遮耳朵的小手,将它拉了下来,肌肤相碰间,一阵暖意漫烂。
翠蜻浑身一抖,小脸更红了。却是意外的不反感,也没有反抗。
“我只是想给你说。你尽管听着就好。”李景霈一声轻笑,很自然地开口,“晋王输了明德门,但最近得了崔家效忠,只怕下一仗,输的是本王舅舅了。你不知崔宴脑子多灵光,崔家放弃中立,战局铁定要转弯。但舅舅最大的后盾是本王,大魏唯一的嫡皇子,如今的晋王,不怕舅舅,怕的反而是本王。毕竟离胜利只剩一步,任何意外,都让人失望的。”
“所以方才的晋王使臣,是来警告王爷,不许相助王俭?”翠蜻晶亮的眸子一转,下意识问道。
李景霈微怔。他不过是随口叨叨,眼前的女子却如此聪慧,平民家不可能接触的政事,她却能立马抓到关键。
李景霈笑意愈深,不自觉间,方才握女子的手,迟迟没有松开,女子也娟柔地垂着头,红着脸任他握着。
“差不多。但不是警告,不如说是提点,或者约定?因为舅舅给本王的安排,以及本王自己的打算,也没想过亲自参战。”李景霈捏了捏女子玉手,眉间纷纭安宁,“毕竟,做儿子的,哪能反了老子。就算继承大统,也为天下人诟病。所以舅舅打头阵,本王无需插手。”
“约定么。”翠蜻呢喃着这两字。
李景霈点点头:“不错。约定。我不插手,晋王不对我动手。所以外面管他怎么闹,本王这儿却是欢宴如常。”
“这就好。刀剑都是不长眼的,公子呆在这儿,多少安全。”翠蜻松了口气,却立马意识到自己太过明显的“关心”,小脸兀地烧红成一片。
李景霈只觉心情大好。他又伸出一只手,搭在女子的手上,于是双手拢住那只莹白玉荑,愈显春风暧昧生,一室柔情转。
翠蜻脖子都烧红了。却是低着头,没有反抗,眸底秋水涟漪。
李景霈凑过身去,靠近女子耳畔,唇齿开阖间,男子独有的热气拂:“本王不插手,还有一个理由……是因为不想错过,和翠蜻你的相遇呢……”
耳坠一阵痒。细细的,热热的。
“呀!”翠蜻再也忍不住,整个人一下子跳起来,捂住耳朵,满脸羞红地盯着李景霈,然而后者却是神色如昔,反而因为看到女子如此反应,笑意多了两分戏谑。
翠蜻恨不得地上有条缝,好把自己塞进去。
李景霈清咳两声,压下心底的波澜,暗道不能再逗了,便把目光投向陶罐,换了话题:“这是什么?你说是给本王的?”
翠蜻深吸一口气,也连忙掩饰自己的失态,抖着手揭开陶罐,是一盅鸡汤,还细心地放了一副碗筷。
“奴婢给公子炖了鸡汤……西市口儿顶好的老母鸡,最养人了……”
李景霈噗嗤一声笑出来:“养人?这话怎么听着不对劲儿?”
翠蜻又红了脸,慌忙递过汤匙:“公子……先尝尝……奴婢的手艺比不上御厨,公子莫嫌弃……”
李景霈也不再玩笑。认真地尝了一口,老实说确实只是普通,从小锦衣玉食的他,着实没尝出味儿,然而看了眼对坐的女子,期待的眸晶亮得还带着羞。
他笑了:“好喝。”
“真的?公子莫诓骗我才是。”翠蜻嘴上说着,心底却是欢喜,带了两分异样地莞尔,“还有呢?”
“还有?”李景霈一愣,又砸吧两下,迟疑道,“咸淡合适?”
翠蜻唇角动了动,想笑,又有两分羞恼,嗫嚅道:“不是……是奴婢……加了好多莲子……”
李景霈瞳孔微缩。
他送她一颗莲子,如今她将它送还。
莲子清如水,问君知不知。
原来鸡汤里炖了好多莲子,各个雪白如玉,香气四溢,这份心意也早就埋下,同样毫无杂质,只是问君,知也不知道。
水晶帘动,一室风起,欲语还休间,情不知何起。
李景霈喉结动了动。若有所思地用玉著夹了颗莲子,停在唇齿间,然后看了眼对坐的女子,忽的探头,径直吻了上去。
翠蜻下意识一声惊呼,却没想张口间,那颗莲子被温热的舌尖送过来,咕噜,滑下了她的喉肠。
莲子入唇,入胃,入心,入骨,我知,君也知。
剩下的,就是咫尺间男子的面容,沉迷的呼吸,还有炽热的唇瓣包裹着她,让她呼吸不得,只在陷阱里越陷越深,浑身都似没了骨头。
莲子为媒,天晕地转,无数烟花和花朵尽相绽放。
疏忽间,李景霈又离开女子的唇,微微喘息的语调,噙了分沙哑:“翠蜻……这,就是我的答案……”
投我以莲子,报之以莲子。你的心意,我的答案,串联起一份情衷。
莲子清如水,我与君同心。
果然,这乱世风雨如晦,却是他李景霈最好的日子。
王俭率兵攻破明德门,占据长安。晋王退守皇城朱雀门,据城门而守,历经五日鏖战,双方皆死伤无数,暂时休兵,各做调整。
黑暗来临前最后的宁静。国都长安,逆贼为王。
晋王紧急调兵,意图扭转颓势,死守天子脚下,而王家也是屡战屡胜,士气高昂,叫嚣着攻入麟德殿,赵王即皇帝位。
同时,皇帝李赫的御驾依然被困在关外,如条黄金笼中的病龙,被王家钳得死死的。
一城风雨,空气含腥。百姓们吓得闭门不出,城中压抑得像座坟茔。
而曲江池上,一叶画舫,却是丝竹笙箫热闹了五日,仿佛和城中动乱在两个世界。
赵王李景霈临风窗下,湖面刮起的爽风拂过他墨发,湖蓝色宝镶麒麟衫子尊贵天然,却是书生般文静的脸,嵌了双辰星般精光隐现的眸,无端就让翠蜻看呆了。
“怎的不进来?”李景霈察觉到动静,转过身,对迟疑在门口的女子笑,“不过几日,认生了?”
被那双眸子锁定,翠蜻心里一动,不自觉红了脸:“奴婢……怕扰了公子商议国事……方才听得有官老爷……”
“他们已经走了。如今画舫中,只你我二人。不必拘礼。”李景霈轻笑,眸底一划而过的温软,“过来坐,提了那么个陶罐,也不嫌累。”
原来女子怀里还抱了个陶罐,民间普通的煨汤罐子,被她像珍宝般抱了一路。
“奴婢不累。这本就是给公子带的。”翠蜻红着脸走过去,把陶罐放到二人间的榻桌上,坐在李景霈身边,却只敢低头搅着衣袂。
李景霈的唇角弯成好看的弧度,扯闲话道:“你可知刚才来的官老爷是谁?是晋王的使臣……”
“奴婢不敢!公子贵为王爷,奴婢不敢窃听国政!公子还是和官老爷商议,奴婢不敢干政!”翠蜻慌忙捂住耳朵,些些无错地回避着。
李景霈眸色一深,缓缓伸出手,握住女子遮耳朵的小手,将它拉了下来,肌肤相碰间,一阵暖意漫烂。
翠蜻浑身一抖,小脸更红了。却是意外的不反感,也没有反抗。
“我只是想给你说。你尽管听着就好。”李景霈一声轻笑,很自然地开口,“晋王输了明德门,但最近得了崔家效忠,只怕下一仗,输的是本王舅舅了。你不知崔宴脑子多灵光,崔家放弃中立,战局铁定要转弯。但舅舅最大的后盾是本王,大魏唯一的嫡皇子,如今的晋王,不怕舅舅,怕的反而是本王。毕竟离胜利只剩一步,任何意外,都让人失望的。”
“所以方才的晋王使臣,是来警告王爷,不许相助王俭?”翠蜻晶亮的眸子一转,下意识问道。
李景霈微怔。他不过是随口叨叨,眼前的女子却如此聪慧,平民家不可能接触的政事,她却能立马抓到关键。
李景霈笑意愈深,不自觉间,方才握女子的手,迟迟没有松开,女子也娟柔地垂着头,红着脸任他握着。
“差不多。但不是警告,不如说是提点,或者约定?因为舅舅给本王的安排,以及本王自己的打算,也没想过亲自参战。”李景霈捏了捏女子玉手,眉间纷纭安宁,“毕竟,做儿子的,哪能反了老子。就算继承大统,也为天下人诟病。所以舅舅打头阵,本王无需插手。”
“约定么。”翠蜻呢喃着这两字。
李景霈点点头:“不错。约定。我不插手,晋王不对我动手。所以外面管他怎么闹,本王这儿却是欢宴如常。”
“这就好。刀剑都是不长眼的,公子呆在这儿,多少安全。”翠蜻松了口气,却立马意识到自己太过明显的“关心”,小脸兀地烧红成一片。
李景霈只觉心情大好。他又伸出一只手,搭在女子的手上,于是双手拢住那只莹白玉荑,愈显春风暧昧生,一室柔情转。
翠蜻脖子都烧红了。却是低着头,没有反抗,眸底秋水涟漪。
李景霈凑过身去,靠近女子耳畔,唇齿开阖间,男子独有的热气拂:“本王不插手,还有一个理由……是因为不想错过,和翠蜻你的相遇呢……”
耳坠一阵痒。细细的,热热的。
“呀!”翠蜻再也忍不住,整个人一下子跳起来,捂住耳朵,满脸羞红地盯着李景霈,然而后者却是神色如昔,反而因为看到女子如此反应,笑意多了两分戏谑。
翠蜻恨不得地上有条缝,好把自己塞进去。
李景霈清咳两声,压下心底的波澜,暗道不能再逗了,便把目光投向陶罐,换了话题:“这是什么?你说是给本王的?”
翠蜻深吸一口气,也连忙掩饰自己的失态,抖着手揭开陶罐,是一盅鸡汤,还细心地放了一副碗筷。
“奴婢给公子炖了鸡汤……西市口儿顶好的老母鸡,最养人了……”
李景霈噗嗤一声笑出来:“养人?这话怎么听着不对劲儿?”
翠蜻又红了脸,慌忙递过汤匙:“公子……先尝尝……奴婢的手艺比不上御厨,公子莫嫌弃……”
李景霈也不再玩笑。认真地尝了一口,老实说确实只是普通,从小锦衣玉食的他,着实没尝出味儿,然而看了眼对坐的女子,期待的眸晶亮得还带着羞。
他笑了:“好喝。”
“真的?公子莫诓骗我才是。”翠蜻嘴上说着,心底却是欢喜,带了两分异样地莞尔,“还有呢?”
“还有?”李景霈一愣,又砸吧两下,迟疑道,“咸淡合适?”
翠蜻唇角动了动,想笑,又有两分羞恼,嗫嚅道:“不是……是奴婢……加了好多莲子……”
李景霈瞳孔微缩。
他送她一颗莲子,如今她将它送还。
莲子清如水,问君知不知。
原来鸡汤里炖了好多莲子,各个雪白如玉,香气四溢,这份心意也早就埋下,同样毫无杂质,只是问君,知也不知道。
水晶帘动,一室风起,欲语还休间,情不知何起。
李景霈喉结动了动。若有所思地用玉著夹了颗莲子,停在唇齿间,然后看了眼对坐的女子,忽的探头,径直吻了上去。
翠蜻下意识一声惊呼,却没想张口间,那颗莲子被温热的舌尖送过来,咕噜,滑下了她的喉肠。
莲子入唇,入胃,入心,入骨,我知,君也知。
剩下的,就是咫尺间男子的面容,沉迷的呼吸,还有炽热的唇瓣包裹着她,让她呼吸不得,只在陷阱里越陷越深,浑身都似没了骨头。
莲子为媒,天晕地转,无数烟花和花朵尽相绽放。
疏忽间,李景霈又离开女子的唇,微微喘息的语调,噙了分沙哑:“翠蜻……这,就是我的答案……”
投我以莲子,报之以莲子。你的心意,我的答案,串联起一份情衷。
莲子清如水,我与君同心。
果然,这乱世风雨如晦,却是他李景霈最好的日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