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 第十六章 讨债难
- 17 第十七章 杂货店被抢了
- 18 第十八章 报复回去
- 19 第十九章 建银库
- 20 第二十章 入狱
- 21 第二十一章 皇帝传召
- 22 第二十二章 电动宝马
- 23 第二十三章 献土豆
- 24 第二十四章 锦衣卫千户
- 25 第二十五章 收了个小弟
- 26 第二十六章 银库完工
- 27 第二十七章 买地盖学堂
- 28 第二十八章 彪悍的赵铁柱
- 29 第二十九章 暗流涌动
- 30 第三十章 拉货
- 31 第三十一章 豪商云集
- 32 第三十二章 打国公的脸
- 33 第三十三章 愤青
- 34 第三十四章 富可敌国
- 35 第三十五章 刘三毛和杏花
- 36 第三十六章 成人之美
- 37 第三十七章 夜袭
- 38 第三十八章 捅刀子
- 39 第三十九章 皇帝的杀机
- 40 第四十章 咱俩凑合着过吧
- 41 第四十一章 寻花问柳
- 42 第四十二章 卞玉京
- 43 第四十三章 四公子
- 44 第四十四章 训斥佳人
- 45 第四十五章 人间地狱
- 46 第四十六章 金山卫指挥使
- 47 第四十七章 表态
- 48 第四十八章 皇帝的土豆
- 49 第四十九章 大炮造好了
- 50 第五十章 夜战
- 51 第五十一章 索命枪
- 52 第五十二章 打退贼人
- 53 第五三十章 给家丁买装备
- 54 第五十四章 苏家的亲戚?
- 55 第五十五章 徐家的小公子
- 56 第五十六章 动杀机
- 57 第五十七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
- 58 第五十八章 禽兽不如
- 59 第五十九章 晴天霹雳
- 60 第六十章 苏小妹的抉择
- 61 第六十一章 以势压人
- 62 第六十二章 全副武装
- 63 第六十三章 海盗来袭
- 64 第六十四章 M14发威
- 65 第六十五章 枪械要严格管理
- 66 第六十六章 超级大别墅
- 67 第六十七章 当官和应酬
- 68 第六十八章 军官都是地主
- 69 第六十九章 富家穷国
- 70 第七十章 威逼利诱
- 71 第七十一章 怪现象
- 72 第七十二章 打炮
- 73 第七十三章 人品太差
- 74 第七十四章 迫击炮的威力
- 75 第七十五章 追击
- 76 第七十六章 收获巨大
- 77 第七十七章 尊卑有序
- 78 第七十八章 交易达成
- 79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 80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 81 第八十一章 三千人
- 82 第八十二章 训练开始
- 83 第八十三章 谋事
- 84 第八十四章 大敌来临
- 85 第八十五章 试探
- 86 第八十六章 开炮
- 87 第八十七章 打的太爽了
- 88 第八十八章 大胜
- 89 第八十九章 又是七条船
- 90 第九十章 准备结婚
- 91 第九十一章 成亲
- 92 第九十二章 建大棚
- 93 第九十三章 郑芝豹哭了
- 94 第九十四章 夫君何以如此悲观?
- 95 第九十五章 纪律
- 96 第九十六章 货到了
- 97 第九十七章 照相
- 98 第九十八章 利益绑架
- 99 第九十九章 对西洋的向望
- 100 第一百章 年关到了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道禁令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特殊嗜好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个新年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安排探路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富贵险中求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北边的消息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处理贪腐的方式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来自宫里的试探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三进京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试炮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见识了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江南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有谁的生活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要价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造战船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的消息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北的情况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订船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枪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英国佬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去欧洲看看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开厂卫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船到了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船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谋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酝酿暴风雨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六章 银库完工
第二十六章 银库完工
李川喝了口丫鬟端上的茶,说道:“这次进京我见了皇上。”
李常越一惊,忙道:“不知皇上为何要召见少爷?”
李川纳闷道:“这是我也不知道,兴许就是皇上心血才朝才想见我。”
李常越问道:“少爷现在平安归来,应该没事了吧?”
李川点头道:“没事了,我给皇上献上了一些东西,皇上封了我个锦衣卫千户,以后应该没有人再敢找我的麻烦,不过宫里用度紧张,以后宫里花销的钱银就落在了我头上。”
李常越喜道:“恭喜少爷。”
李川愕然道:“有什么好恭喜的?”
李常越笑道:“皇上封了少爷锦衣卫千户,那少爷就有官身了。”
李川揉着额头道:“一个锦衣卫千户有什么好高兴的,为了这个锦衣卫千户,少爷我每年得给宫里送上一百万两银子,皇帝也太小气,一年一百万就给一个锦衣卫千户。”
李常越吓了一跳,失声道:“一年一百万两银子?”
李川挥了挥手道:“别大惊小怪,一百万两银子是小事,我现在是锦衣卫千户,那些权贵不会再勾结官府明目张胆的来找麻烦,暗中使伴子咱接着就是,那些西洋货物一年赚个几百万银子一点问题没有,以后你把眼界放宽点,不要再盯着那些蝇头小利。”
李常越忙恭敬应是,心下颇为感慨。
李川又道:“我在路上招揽了十几个跑船的水手,那些人都是杀过人的狠角色,来了就能用,你安排人把老庄子收拾一下,那些人要是带家小过来,就安排到老庄子。”
李常越就下,这些事情他早就驾轻就熟。
李川又问道:“银库怎么样了?”
李常越答道:“基本上完工了,就剩下少爷说的装修和防盗门不知道怎么弄。”
李川点点头,这些活他得亲自去干,那些工匠干不了。
到建好的银库看了看,那些工匠干的活不错,严格按照图纸和他的要求施工,留下了走线的槽子。他给银库设计了一套电力系统,只要几组电瓶和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维持银库的电力供应,现在就等把电缆线布好,就可以装修了。
歇息了一天,李川亲自带着几十号人扯线。
忙活了三天,才把线全部拉好,然后让施工过来装修。
装修材料全是淘宝上的,地面是瓷砖,墙上则贴墙纸,顶上是铝塑板。好多材料和工具装修的匠人压根没见过,李川不得一边自学一边教那些匠人使用。
不得不说,这些匠人的手艺没得说。
即使是贴墙纸这种技术活,这些匠人虽然没干过,可依然能够凭借精湛的手艺将墙纸贴的挑不出半点瑕疵,一点都不比后世那些专业贴墙纸的工人差。
等到电力系统全部装好,已经到了月末。
按下开关后,李川竟然有些激动。
来到大明快半年了,他早已经习惯了昏暗的油灯。
第一次把电力带到这个年代,他竟然有种开创时代的激动。
虽然这个电力系统全都是现成的,可那种成就感却依旧满满的。
整个银库上下两层,每一次都被分成了十个大库房,每一间库房的四角和中间都装了盏个大号的LED灯,将库房里照的通亮,让人有一种置身梦幻世界的错觉。
李常越和众家丁则惊呆了,差点就俯首叩拜。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民来说,电灯这种东西压根就是传说中的神迹。
走在库房,李常越和家丁们都轻手轻脚,不敢用力踏地板。
在他们的眼里,虽然这座银库十分单调,但只怕比皇宫还奢华许多倍。
光是那些西洋瓷砖,就用掉了一千多块,至少两万两银子。
至于墙上贴的那种看似单调,却十分柔软的纸,想必也是西洋人的高档货,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再加上那些钢筋水泥,这座银库至少花掉了十万两银子。
而在见识过银库大门的神奇之后,李常越已经被震惊的麻木了。
银库有两盗门,都是金属防盗门。
第一扇金属大门装的是指纹识别系统,第二盗大门是人脸识别系统。
这样的防盗门在几百年后再稀松平常不过,可在这个年代,估计只有埋上几吨黑火药才能炸开,其他一切手段都不管用,暴力也无法破开。
忙完银库的事,李川又去了田间,了解庄户们的生活。
……
六月的江南,梅子飘香,稻谷芬芳。
今年的庄稼不错,能有个好收成,农夫们脸上全都洋溢着笑容。
李川在田间漫步,带着两个家丁巡视自家田地。
今年江南雨下的不多,洪涝灾害也少,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好年景。
而对李家的庄户来说,今天则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之年。
新换的东家十分仁善,对庄户们很好,只象征性的收取一成租税,庄户们总算觉得日子有了奔头,就算今年的庄稼产量不如去年,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李川隔三差五发福利,在庄户们心里,少爷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
如果说皇帝是天,李川在庄户们心里就是衣食父母。
凡是不利于衣食父母的人和事,庄户们都觉自发的抵制。
这就是农民,朴实而勤劳的华夏子民。
到几个村子转了转,李川发现庄户们多了些精气神。
虽然依旧并不富裕,但至少对生活有了向往和期盼。
庄户们看到李大少爷过来,都热情的招呼。
眼看日头到了中天,有庄户大着胆子问道:“少爷,中午在我家吃饭吧?”
李川点头笑道:“那好,今天就在你家蹭一顿。”
说话的汉子大喜,连忙招呼婆娘:“快,把那只老母鸡杀了,少爷要在我家吃饭,多弄几个菜,把庄子送的那个白面拿出来,给少爷做面条。”
婆娘答应一声,立刻招呼几个儿子去捉鸡。
李川也不谦让,就坐在院子里跟汉子说话。
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子撵着一只老母鸡满院子飞跑,老母鸡跑到李川身边时,大点的小子一个恶虎扑食,将老母鸡扑在身下,溅起了一片尘土。
“不长眼的东西,皮痒痒了你。”
汉子大怒,起身就要收拾儿子。
“无妨!”
李川笑着摆手,农民的娃就是皮实,扑鸡的小子胳膊上擦掉一块皮,却跟个没事人似的把鸡拎起,憨笑了几声,捉着嘎嘎叫的老母鸡一溜烟去了火房。
院子里有棵梅子树,树上有不少熟透的梅子。
小点的小子三两下爬上树,灵活的像只猴子,摘了颗梅子,直接从树上跳下,摔了个屁墩也不在意,拍拍屁股爬起来,跑到李川跟前伸着手,咧着嘴傻笑。
汉子刚想训斥,李川已经接过梅子,在腿上擦了擦,咬了一口道:“味道不错!”
小屁孩原地蹦了起来,高兴的怪叫几声。
“怎么不多养点鸡鸭?”
李川只见到三两只鸡,心里有点奇怪。
汉子搓着手尴尬地道:“少爷,鸡鸭吃的也不少,三两只的话喂点谷糠,大多数时候都赶到外面去找食吃,多了就不行了,吃的太少也长不大。”
李川点点头,心里就琢磨怎么让庄户们创收。
只有日子过好了,老百姓才能有精力和心思去干别的。
若是一直扎挣在温饱线上,哪还有精力创造价值。
不过这年头老百姓的主业还是种地,能挣钱的副业并不多。
思来想去,能干的,有时间干的也只有养殖业。
回到庄子,李川就找李常越来商量这事。
李常越一惊,忙道:“不知皇上为何要召见少爷?”
李川纳闷道:“这是我也不知道,兴许就是皇上心血才朝才想见我。”
李常越问道:“少爷现在平安归来,应该没事了吧?”
李川点头道:“没事了,我给皇上献上了一些东西,皇上封了我个锦衣卫千户,以后应该没有人再敢找我的麻烦,不过宫里用度紧张,以后宫里花销的钱银就落在了我头上。”
李常越喜道:“恭喜少爷。”
李川愕然道:“有什么好恭喜的?”
李常越笑道:“皇上封了少爷锦衣卫千户,那少爷就有官身了。”
李川揉着额头道:“一个锦衣卫千户有什么好高兴的,为了这个锦衣卫千户,少爷我每年得给宫里送上一百万两银子,皇帝也太小气,一年一百万就给一个锦衣卫千户。”
李常越吓了一跳,失声道:“一年一百万两银子?”
李川挥了挥手道:“别大惊小怪,一百万两银子是小事,我现在是锦衣卫千户,那些权贵不会再勾结官府明目张胆的来找麻烦,暗中使伴子咱接着就是,那些西洋货物一年赚个几百万银子一点问题没有,以后你把眼界放宽点,不要再盯着那些蝇头小利。”
李常越忙恭敬应是,心下颇为感慨。
李川又道:“我在路上招揽了十几个跑船的水手,那些人都是杀过人的狠角色,来了就能用,你安排人把老庄子收拾一下,那些人要是带家小过来,就安排到老庄子。”
李常越就下,这些事情他早就驾轻就熟。
李川又问道:“银库怎么样了?”
李常越答道:“基本上完工了,就剩下少爷说的装修和防盗门不知道怎么弄。”
李川点点头,这些活他得亲自去干,那些工匠干不了。
到建好的银库看了看,那些工匠干的活不错,严格按照图纸和他的要求施工,留下了走线的槽子。他给银库设计了一套电力系统,只要几组电瓶和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维持银库的电力供应,现在就等把电缆线布好,就可以装修了。
歇息了一天,李川亲自带着几十号人扯线。
忙活了三天,才把线全部拉好,然后让施工过来装修。
装修材料全是淘宝上的,地面是瓷砖,墙上则贴墙纸,顶上是铝塑板。好多材料和工具装修的匠人压根没见过,李川不得一边自学一边教那些匠人使用。
不得不说,这些匠人的手艺没得说。
即使是贴墙纸这种技术活,这些匠人虽然没干过,可依然能够凭借精湛的手艺将墙纸贴的挑不出半点瑕疵,一点都不比后世那些专业贴墙纸的工人差。
等到电力系统全部装好,已经到了月末。
按下开关后,李川竟然有些激动。
来到大明快半年了,他早已经习惯了昏暗的油灯。
第一次把电力带到这个年代,他竟然有种开创时代的激动。
虽然这个电力系统全都是现成的,可那种成就感却依旧满满的。
整个银库上下两层,每一次都被分成了十个大库房,每一间库房的四角和中间都装了盏个大号的LED灯,将库房里照的通亮,让人有一种置身梦幻世界的错觉。
李常越和众家丁则惊呆了,差点就俯首叩拜。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民来说,电灯这种东西压根就是传说中的神迹。
走在库房,李常越和家丁们都轻手轻脚,不敢用力踏地板。
在他们的眼里,虽然这座银库十分单调,但只怕比皇宫还奢华许多倍。
光是那些西洋瓷砖,就用掉了一千多块,至少两万两银子。
至于墙上贴的那种看似单调,却十分柔软的纸,想必也是西洋人的高档货,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再加上那些钢筋水泥,这座银库至少花掉了十万两银子。
而在见识过银库大门的神奇之后,李常越已经被震惊的麻木了。
银库有两盗门,都是金属防盗门。
第一扇金属大门装的是指纹识别系统,第二盗大门是人脸识别系统。
这样的防盗门在几百年后再稀松平常不过,可在这个年代,估计只有埋上几吨黑火药才能炸开,其他一切手段都不管用,暴力也无法破开。
忙完银库的事,李川又去了田间,了解庄户们的生活。
……
六月的江南,梅子飘香,稻谷芬芳。
今年的庄稼不错,能有个好收成,农夫们脸上全都洋溢着笑容。
李川在田间漫步,带着两个家丁巡视自家田地。
今年江南雨下的不多,洪涝灾害也少,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好年景。
而对李家的庄户来说,今天则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之年。
新换的东家十分仁善,对庄户们很好,只象征性的收取一成租税,庄户们总算觉得日子有了奔头,就算今年的庄稼产量不如去年,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李川隔三差五发福利,在庄户们心里,少爷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
如果说皇帝是天,李川在庄户们心里就是衣食父母。
凡是不利于衣食父母的人和事,庄户们都觉自发的抵制。
这就是农民,朴实而勤劳的华夏子民。
到几个村子转了转,李川发现庄户们多了些精气神。
虽然依旧并不富裕,但至少对生活有了向往和期盼。
庄户们看到李大少爷过来,都热情的招呼。
眼看日头到了中天,有庄户大着胆子问道:“少爷,中午在我家吃饭吧?”
李川点头笑道:“那好,今天就在你家蹭一顿。”
说话的汉子大喜,连忙招呼婆娘:“快,把那只老母鸡杀了,少爷要在我家吃饭,多弄几个菜,把庄子送的那个白面拿出来,给少爷做面条。”
婆娘答应一声,立刻招呼几个儿子去捉鸡。
李川也不谦让,就坐在院子里跟汉子说话。
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子撵着一只老母鸡满院子飞跑,老母鸡跑到李川身边时,大点的小子一个恶虎扑食,将老母鸡扑在身下,溅起了一片尘土。
“不长眼的东西,皮痒痒了你。”
汉子大怒,起身就要收拾儿子。
“无妨!”
李川笑着摆手,农民的娃就是皮实,扑鸡的小子胳膊上擦掉一块皮,却跟个没事人似的把鸡拎起,憨笑了几声,捉着嘎嘎叫的老母鸡一溜烟去了火房。
院子里有棵梅子树,树上有不少熟透的梅子。
小点的小子三两下爬上树,灵活的像只猴子,摘了颗梅子,直接从树上跳下,摔了个屁墩也不在意,拍拍屁股爬起来,跑到李川跟前伸着手,咧着嘴傻笑。
汉子刚想训斥,李川已经接过梅子,在腿上擦了擦,咬了一口道:“味道不错!”
小屁孩原地蹦了起来,高兴的怪叫几声。
“怎么不多养点鸡鸭?”
李川只见到三两只鸡,心里有点奇怪。
汉子搓着手尴尬地道:“少爷,鸡鸭吃的也不少,三两只的话喂点谷糠,大多数时候都赶到外面去找食吃,多了就不行了,吃的太少也长不大。”
李川点点头,心里就琢磨怎么让庄户们创收。
只有日子过好了,老百姓才能有精力和心思去干别的。
若是一直扎挣在温饱线上,哪还有精力创造价值。
不过这年头老百姓的主业还是种地,能挣钱的副业并不多。
思来想去,能干的,有时间干的也只有养殖业。
回到庄子,李川就找李常越来商量这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