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8 第148章 都不容易
- 149 第149章 原来如此
- 150 第150章 私议终生
- 151 第151章 解释
- 152 第152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
- 153 第153章 表错情的父爱
- 154 第154章 “女儿”回归
- 155 第155章 认还是不认(Sunflower889和氏璧加更)
- 156 第156章 侯府的门不好进
- 157 第157章 嫡母起疑
- 158 第158章 三公子回府
- 159 第159章 沈姨娘的“曲线回归”
- 160 第160章 诱
- 161 第161章 迫
- 162 第162章 悔
- 163 第163章 仇人相见
- 164 第164章 设计相识
- 165 第165章 狭路相逢
- 166 第166章 借乘马车套近乎
- 167 第167章 疑神疑鬼
- 168 第168章 做客太妃府
- 169 第169章 顺口说出的往事
- 170 第170章 珠钗遗祸(一)
- 171 第171章 珠钗遗祸(二)
- 172 第172章 祸变成福
- 173 第173章 得意
- 174 第174章 询问往事
- 175 第175章 郡王爱慕
- 176 第176章 相见不如不见
- 177 第177章 嚣张计子清
- 178 第178章 老太太亲自教规矩
- 179 第179章 规矩后遗症
- 180 第180章 闹
- 181 第181章 开门见山
- 182 第182章 试探
- 183 第183章 试探(二)
- 184 第184章 与二皇子交锋
- 185 第185章 皇后的烦心事
- 186 第186章 计子清心思不小
- 187 第187章 平妻
- 188 第188章 太妃插手
- 189 第189章 二皇子的愤怒
- 190 第190章 两人被困
- 191 第191章 复杂心情
- 192 第192章 慧妃试探
- 193 第193章 误解
- 194 第194章 小宁子的死
- 195 第195章 秀女
- 196 第196章 被发现了
- 197 第197章 顶撞
- 198 第198章 僵硬的讲和
- 199 第199章 拒赐
- 200 第200章 皇后起疑
- 201 第201章 进香意外之事(和氏璧加更)
- 202 第202章 太子妃设宴
- 203 第203章 福清公主的刺激
- 204 第204章 事端
- 205 第205章 翻脸(升长老加更)
- 206 第206章 成人之美
- 207 第207章 心思
- 208 第208章 曝光
- 209 第209章 挣扎(Sunflower889升护法加更)
- 210 第210章 结束了吗?
- 211 第211章 疑心扩大
- 212 第212章 意外的变故
- 213 第213章 纳妾(Sunflower889和氏璧兼升长老加更)
- 214 第214章 转折
- 215 第215章 父女相见
- 216 第216章 萱娘的缘分
- 217 第217章 惊觉
- 218 第218章 邵有德意外之死
- 219 第219章 秋闱
- 220 第220章 兄弟的良苦用心(和氏璧加更)
- 221 第221章 皇后发威
- 222 第222章 大堂兄要上京
- 223 第223章 皇帝之病
- 224 第224章 担忧
- 225 第225章 金顶銮轿
- 226 第226章 公主的苦衷(Sunflower889和氏璧加更)
- 227 第227章 倾诉
- 228 第228章 约见
- 229 第229章 大堂兄
- 230 第230章 二皇子的分析
- 231 第231章 答应
- 232 第232章 萱娘的嫁妆
- 233 第233章 嫡母的“好心”
- 234 第234章 待嫁
- 235 第235章 征战之伤
- 236 第236章 计世澜的算计
- 237 第237章 父子争执
- 238 第238章 该不该恨
- 239 第239章 他来了?
- 240 第240章 诗会
- 241 第241章 采桑子
- 242 第242章 试探
- 243 第243章 邵琬清、丁睿
- 244 第244章 旧情
- 245 第245章 面对
- 246 第246章 说错话 (Sunflower889和氏璧兼升宗师加更)
- 247 第247章 西北战事
- 248 第248章 偶遇前生父
- 249 第249章 疑心再起
- 250 第250章 夫妻交锋(和氏璧加更)
- 251 第251章 丁睿的心思
- 252 第252章 慧妃用心良苦
- 253 第253章 赴宴
- 254 第254章 不见了
- 255 第255章 邵琬清的挑拨
- 256 第256章 冲动的代价
- 257 第257章 乌龙
- 258 第258章 不可思议的女人(Sunflower889和氏璧加更)
- 259 第259章 后续
- 260 第260章 拦路
- 261 第261章 挑拨
- 262 第262章 刁难
- 263 第263章 二夫人上京
- 264 第264章 方家
- 265 第265章 方家(二)
- 266 第266章 购物
- 267 第267章 计夫人的恼怒
- 268 第268章 拒绝
- 269 第269章
- 270 第270章
- 271 第271章
- 272 第272章
- 273 第273章
- 274 第274章
- 275 第275章
- 276 第276章
- 277 第277章
- 278 第278章
- 279 第279章
- 280 第280章
- 281 第281章
- 282 第282章
- 283 第283章
- 284 第284章
- 285 第285章
- 286 第286章
- 287 第287章
- 288 第288章
- 289 第289章
- 290 第290章
- 291 第291章 Sunflower889盟主加更
- 292 第292章
- 293 第293章
- 294 第294章
- 295 第295章
- 296 第296章
- 297 第297章
- 298 第298章
- 299 第299章
- 300 第300章
- 301 第301章
- 302 第302章
- 303 第303章
- 304 第304章
- 305 第305章
- 306 第306章
- 307 第307章
- 308 第308章
- 309 第309章 (和氏璧加更)
- 310 第310章
- 311 第311章
- 312 第312章
- 313 第313章
- 314 第314章
- 315 第315章
- 316 第316章
- 317 第317章
- 318 第318章
- 319 第319章
- 320 第320章
- 321 第321章
- 322 第322章
- 323 第323章
- 324 第324章
- 325 第325章
- 326 第326章
- 327 第327章
- 328 第328章
- 329 第329章
- 330 第330章
- 331 第331章
- 332 第332章
- 333 第333章
- 334 第334章
- 335 第335章
- 336 第336章
- 337 第337章
- 338 第338章
- 339 第339章
- 340 第340章
- 341 第341章
- 342 第342章
- 343 第343章
- 344 第344章
- 345 第345章
- 346 第346章
- 347 第347章
- 348 第348章
- 349 第349章
- 350 第350章
- 351 第351章
- 352 第352章
- 353 第353章
- 354 第354章
- 355 第355章
- 356 第356章
- 357 第357章
- 358 第358章
- 359 第359章
- 360 第360章
- 361 第361章
- 362 第362章
- 363 第363章
- 364 第364章
- 365 第365章
- 366 第366章
- 367 第367章
- 368 第368章
- 369 第369章
- 370 第370章
- 371 第371章
- 372 第372章
- 373 第373章
- 374 第374章
- 375 第375章
- 376 第376章
- 377 第377章
- 378 第378章
- 379 第379章
- 380 第380章
- 381 第381章
- 382 第382章
- 383 第383章
- 384 第384章
- 385 第385章
- 386 第386章
- 387 第387章
- 388 第388章
- 389 第389章
- 390 第390章
- 391 第391章
- 392 第392章
- 393 第393章
- 394 第394章
- 395 第395章
- 396 第396章
- 397 第397章
- 398 第398章
- 399 第399章
- 400 第400章
- 401 第401章
- 402 第402章
- 403 第403章
- 404 第404章
- 405 第405章
- 406 第406章
- 407 第407章
- 408 第408章
- 409 第409章
- 410 第410章
- 411 第411章
- 412 第412章
- 413 第413章
- 414 第414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58章 三公子回府
第158章 三公子回府
计侯爷冷眼旁观,见夫人事事想得周全,心里反倒不知道该是个什么滋味。但是他也不能不承认,夫人如此行事确实当得起“贤惠”二字,先前提紧的心也渐渐的放松了下去。
上京里八卦之风十分盛行,不到两天工夫,上流社会各家各府几乎都知道了忠勇侯府计侯爷寻回了流落在外的亲生女儿。
众人你传我、我传你,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尤其是,这女儿据说还是计侯爷与当年最心爱的女子所生,众人的好奇心不免更强了些,连计侯爷当年为了这个新找回来的大女儿的娘拒婚逃婚、对抗母亲的往事都被翻出来好好回味细说了一通,传得沸沸扬扬,侯府一时成为上京上流社会的谈资,谁家不八卦他们府上几句简直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弄得计侯爷和计夫人一时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连太子身边的计世澜也不能幸免,被人问了好几次,终于忍不住回家冲父母大发了一通脾气,恨不得把计子清这个便宜姐姐揍一顿赶出去。
这些闲话,计夫人当然不敢让老太太知道,给府里上下人等下了死命令:谁敢在老太太面前乱嚼舌头根立刻打死没商量!
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太太终究是知道了此事,脸色顿时黑沉如锅底,好几天都没给儿子好脸色看,对计子清也越发的反感起来。
当年之事是她的污点。她甚至比计夫人还要介意。
外头的风言风语,嘲弄的,取笑的,不屑的,幸灾乐祸的,八卦好奇的,同情的。计侯爷都可以置之不理、置若罔闻,但是母亲的态度他却不能忽视,夹在女儿与母亲中间两头为难,焦心不已。
计老太太不是那等粗俗的,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不会指桑骂槐跳起来撒泼,但只摆出那淡漠疏离、冷若寒冰的脸色也够计侯爷喝一壶了。
下人们都会看碟下菜,又有计子茜兄妹在其中挑拨搅合,明里不怎么样,暗里计子清的日子却也不好过。而她又不是个肯委屈自己的,见了便宜爹便做出一副楚楚可怜、忍辱负重、欲言又止的模样。计侯爷见了想不起疑都不行!虽然怎么问她都不肯说,问急了眼眶就红了。可是侯府就那么大点地方,计侯爷有什么查不到的?一时查出不由大怒,要狠罚众人及计子茜兄妹。计夫人好言劝解,反而连带受了几句埋怨便也不敢再劝,打算隐忍替他料理,训斥了儿女,好言安抚计子清。不料老太太又横插一脚进来,命贴身嬷嬷丫头打点行李,扬言欲往五台山礼佛三年躲清静。
礼佛三年。等于半只脚踏进了佛门。拜佛是一回事,入佛门是另一回事,传出去计侯爷和计夫人的名声就要毁了。计侯爷计夫人大惊,苦求不已,不得不退让一步。可是转眼,各方周旋焦头烂额的计夫人却又病倒了,歇了好几天才好,整个侯府愈发乱成一团......
众人无不叹息计夫人贤惠,多有替她不平。家事不平,亦多有人同情计侯爷。一时间,忠勇侯府成了上京最大的谈资,甚至比当年还要热闹,连甄老爷这种从不说人八卦的也忍不住在上房与夫人笑谈了几句。
这些都是后话,忠勇侯府闹的风风火火的时候,甄府也添了热闹。回老家避祸的白姨娘带着三公子甄克守也回到了上京。
原本白姨娘带信,是要在端午节后方才到达的,但她在老家实在是无趣,且明年儿子就要下场参加科考了,白姨娘恨不得带着儿子立刻就飞到上京,早到一日自然有早到一日的好处。于是一路急急赶路,她们母子两个的马车已经进了上京城门了,甄府上才得到打头阵小厮的报信。
甄夫人吃了一惊,随即眉头微蹙,向王妈妈等抱怨道:“这白姨娘怎么仍是这么个急脚鬼的性子,说风就是雨,一点儿也没变!这倒好了,到了家门口才知道她们母子俩回来!”
王妈妈笑道:“白姨娘想必是心里惦记着给老爷夫人请安,故而心急了些吧?好在绿萼轩前几日已经收拾妥当了,老奴这就叫人将铺盖现铺上也就好了。南熏馆那边一切也都是现成的,倒也不费事。”
甄夫人轻轻嗤笑一声,显然对王妈妈所言“惦记请安”的说辞不屑一顾,瞧了王妈妈一眼说道:“她们既然回来了,也就这么着吧!”白姨娘那点心思甄夫人岂能不知?不过,她自己也是有儿子的人,明白这一份心,自也不会同她计较,且甄克守又是个懂事的,自己素来也看重他,因此便又把那嫌恶之心去了一大半,吩咐王妈妈下去命下人们准备。
一个时辰之后,白姨娘带着甄克守并主仆几个又回到了甄府,因是姨娘回府,走的是东南角门,只有几个二三等的仆妇老奴在等候着帮忙搬运行李,甄老爷在衙门办公还未回府,甄夫人当然也不可能屈尊下降的来迎接白姨娘。
马车进了二门,白姨娘和甄克守踩着脚櫈下了车,便有几个妈妈粗使仆妇上前笑着见礼,母子两个不约而同抬头四顾,打量着府中熟悉而又恍然有点儿陌生的风景,心里一阵感慨。
白姨娘最想知道的是关于沈姨娘如今的事,心口便有点儿火烧火燎的等不及了,含笑同几个妈妈婆子寒暄了几句,低头瞧了瞧自己一身墨绿色暗纹团huā的裙袄,摸了摸盘的油光水滑的富贵圆鬓,自觉妥当无碍,便向甄克守笑道:“三公子,咱们先去正院见过夫人吧?”
“姨娘!”甄克守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母子两人才刚刚进门,一身风尘仆仆的也不收拾收拾就这么过去正院请安,万一被人扣上一个仪容不整、不尊正室嫡母的名声都没处诉冤去。
甄克守缓缓道:“横竖母亲已经知道咱们回来了,也不急在这一时,还是换了衣裳再过去吧。”甄克守说着又扭头吩咐白姨娘身边的春雨道:“你到母亲院子外边磕个头去,请人通报母亲一声,就说我和白姨娘已经回来了,等换了衣裳就去给母亲请安。”
“是,三公子!”春雨屈膝答应,恭敬退下。白姨娘嘴唇动了动,终也没说什么。
领头的老妈子便忙笑道:“既这么着老奴便领春雨过去吧!嫂子姑娘们好生把三公子和白姨娘的行李送回院子去。”
“有劳妈妈了!”甄克守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老妈子赶紧笑道:“三公子您折煞老奴了,这是老奴份内事!”说毕领着春雨去了。临了这老妈子忍不住悄悄打量了甄克守一眼,又见春雨虽然是白姨娘的丫头,但对甄克守的吩咐应答起来压根儿连眼角也不曾斜白姨娘一下,可见甄克守是能够做白姨娘的主的,心道三公子倒是个有主意见识的,怪道夫人和二公子、二姑娘都待他不错。白姨娘这三不着调没个成见的,不想却是这般有福,生了个好儿子!
这里甄克守母子俩各自回屋收拾不提,约好了时间在正院拐角处一带青砖墙下碰面,一起进去给甄夫人请安,献上从老家带过来的土仪特产并白姨娘亲自为甄夫人做的两双鞋子。
甄克守又恭恭敬敬呈上一幅自己亲手描绘的百寿图,说是母亲去年生日自己未能亲自拜寿,特表心意云云,甄夫人听罢更是十分高兴,连连笑着夸赞三公子懂事,又加上许久没见他们,这一来倒真有几分真心,含笑问甄克守在那边可住的习惯?功课如何?等语。又和颜悦色的同白姨娘说了好些话,问了些老家的情况,颇有相谈甚欢的意味。
白姨娘受宠若惊,当下愈加精神百倍的同甄夫人攀谈起来,心里不由暗自得意与庆幸:亏得自个听了儿子的话,亲自做了两双鞋,又买了那么些土仪特产……
甄克守一一恭敬回答,进退有度,举止大方,略显长成的身形隐约可见人才翩翩了,甄夫人见了心中愈发喜欢,遂嗔笑道:“你这孩子,怎的这么多礼?坐下回话吧,不要动不动就起来了!赶了这么些天的路,还不累吗!”
甄克守这才微笑着谢过母亲,落落大方的坐下回话。不多会寻了个空隙向甄夫人笑道:“儿子方才回去南熏馆并未见着二哥,不知二哥今儿是不是出去了?”
甄夫人猛然想起儿女来,遂笑道:“可是我糊涂了,你二哥今日不曾出去,这会子八成是在你二妹妹的玉兰苑里头呢!你也过去吧,顺便瞧瞧你二妹妹去,你们兄妹素来亲厚,这些天她还问起你呢!怕是有好多话要说呢!”
甄克守正有此意,于是笑着起身道:“那么儿子便先过去了,正好带了些玩意儿要送给二妹妹玩呢!”
“好,好,去吧!”甄夫人笑着点点头,笑吟吟的瞧了甄克守一眼。(未完待续
上京里八卦之风十分盛行,不到两天工夫,上流社会各家各府几乎都知道了忠勇侯府计侯爷寻回了流落在外的亲生女儿。
众人你传我、我传你,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尤其是,这女儿据说还是计侯爷与当年最心爱的女子所生,众人的好奇心不免更强了些,连计侯爷当年为了这个新找回来的大女儿的娘拒婚逃婚、对抗母亲的往事都被翻出来好好回味细说了一通,传得沸沸扬扬,侯府一时成为上京上流社会的谈资,谁家不八卦他们府上几句简直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弄得计侯爷和计夫人一时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连太子身边的计世澜也不能幸免,被人问了好几次,终于忍不住回家冲父母大发了一通脾气,恨不得把计子清这个便宜姐姐揍一顿赶出去。
这些闲话,计夫人当然不敢让老太太知道,给府里上下人等下了死命令:谁敢在老太太面前乱嚼舌头根立刻打死没商量!
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太太终究是知道了此事,脸色顿时黑沉如锅底,好几天都没给儿子好脸色看,对计子清也越发的反感起来。
当年之事是她的污点。她甚至比计夫人还要介意。
外头的风言风语,嘲弄的,取笑的,不屑的,幸灾乐祸的,八卦好奇的,同情的。计侯爷都可以置之不理、置若罔闻,但是母亲的态度他却不能忽视,夹在女儿与母亲中间两头为难,焦心不已。
计老太太不是那等粗俗的,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不会指桑骂槐跳起来撒泼,但只摆出那淡漠疏离、冷若寒冰的脸色也够计侯爷喝一壶了。
下人们都会看碟下菜,又有计子茜兄妹在其中挑拨搅合,明里不怎么样,暗里计子清的日子却也不好过。而她又不是个肯委屈自己的,见了便宜爹便做出一副楚楚可怜、忍辱负重、欲言又止的模样。计侯爷见了想不起疑都不行!虽然怎么问她都不肯说,问急了眼眶就红了。可是侯府就那么大点地方,计侯爷有什么查不到的?一时查出不由大怒,要狠罚众人及计子茜兄妹。计夫人好言劝解,反而连带受了几句埋怨便也不敢再劝,打算隐忍替他料理,训斥了儿女,好言安抚计子清。不料老太太又横插一脚进来,命贴身嬷嬷丫头打点行李,扬言欲往五台山礼佛三年躲清静。
礼佛三年。等于半只脚踏进了佛门。拜佛是一回事,入佛门是另一回事,传出去计侯爷和计夫人的名声就要毁了。计侯爷计夫人大惊,苦求不已,不得不退让一步。可是转眼,各方周旋焦头烂额的计夫人却又病倒了,歇了好几天才好,整个侯府愈发乱成一团......
众人无不叹息计夫人贤惠,多有替她不平。家事不平,亦多有人同情计侯爷。一时间,忠勇侯府成了上京最大的谈资,甚至比当年还要热闹,连甄老爷这种从不说人八卦的也忍不住在上房与夫人笑谈了几句。
这些都是后话,忠勇侯府闹的风风火火的时候,甄府也添了热闹。回老家避祸的白姨娘带着三公子甄克守也回到了上京。
原本白姨娘带信,是要在端午节后方才到达的,但她在老家实在是无趣,且明年儿子就要下场参加科考了,白姨娘恨不得带着儿子立刻就飞到上京,早到一日自然有早到一日的好处。于是一路急急赶路,她们母子两个的马车已经进了上京城门了,甄府上才得到打头阵小厮的报信。
甄夫人吃了一惊,随即眉头微蹙,向王妈妈等抱怨道:“这白姨娘怎么仍是这么个急脚鬼的性子,说风就是雨,一点儿也没变!这倒好了,到了家门口才知道她们母子俩回来!”
王妈妈笑道:“白姨娘想必是心里惦记着给老爷夫人请安,故而心急了些吧?好在绿萼轩前几日已经收拾妥当了,老奴这就叫人将铺盖现铺上也就好了。南熏馆那边一切也都是现成的,倒也不费事。”
甄夫人轻轻嗤笑一声,显然对王妈妈所言“惦记请安”的说辞不屑一顾,瞧了王妈妈一眼说道:“她们既然回来了,也就这么着吧!”白姨娘那点心思甄夫人岂能不知?不过,她自己也是有儿子的人,明白这一份心,自也不会同她计较,且甄克守又是个懂事的,自己素来也看重他,因此便又把那嫌恶之心去了一大半,吩咐王妈妈下去命下人们准备。
一个时辰之后,白姨娘带着甄克守并主仆几个又回到了甄府,因是姨娘回府,走的是东南角门,只有几个二三等的仆妇老奴在等候着帮忙搬运行李,甄老爷在衙门办公还未回府,甄夫人当然也不可能屈尊下降的来迎接白姨娘。
马车进了二门,白姨娘和甄克守踩着脚櫈下了车,便有几个妈妈粗使仆妇上前笑着见礼,母子两个不约而同抬头四顾,打量着府中熟悉而又恍然有点儿陌生的风景,心里一阵感慨。
白姨娘最想知道的是关于沈姨娘如今的事,心口便有点儿火烧火燎的等不及了,含笑同几个妈妈婆子寒暄了几句,低头瞧了瞧自己一身墨绿色暗纹团huā的裙袄,摸了摸盘的油光水滑的富贵圆鬓,自觉妥当无碍,便向甄克守笑道:“三公子,咱们先去正院见过夫人吧?”
“姨娘!”甄克守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母子两人才刚刚进门,一身风尘仆仆的也不收拾收拾就这么过去正院请安,万一被人扣上一个仪容不整、不尊正室嫡母的名声都没处诉冤去。
甄克守缓缓道:“横竖母亲已经知道咱们回来了,也不急在这一时,还是换了衣裳再过去吧。”甄克守说着又扭头吩咐白姨娘身边的春雨道:“你到母亲院子外边磕个头去,请人通报母亲一声,就说我和白姨娘已经回来了,等换了衣裳就去给母亲请安。”
“是,三公子!”春雨屈膝答应,恭敬退下。白姨娘嘴唇动了动,终也没说什么。
领头的老妈子便忙笑道:“既这么着老奴便领春雨过去吧!嫂子姑娘们好生把三公子和白姨娘的行李送回院子去。”
“有劳妈妈了!”甄克守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老妈子赶紧笑道:“三公子您折煞老奴了,这是老奴份内事!”说毕领着春雨去了。临了这老妈子忍不住悄悄打量了甄克守一眼,又见春雨虽然是白姨娘的丫头,但对甄克守的吩咐应答起来压根儿连眼角也不曾斜白姨娘一下,可见甄克守是能够做白姨娘的主的,心道三公子倒是个有主意见识的,怪道夫人和二公子、二姑娘都待他不错。白姨娘这三不着调没个成见的,不想却是这般有福,生了个好儿子!
这里甄克守母子俩各自回屋收拾不提,约好了时间在正院拐角处一带青砖墙下碰面,一起进去给甄夫人请安,献上从老家带过来的土仪特产并白姨娘亲自为甄夫人做的两双鞋子。
甄克守又恭恭敬敬呈上一幅自己亲手描绘的百寿图,说是母亲去年生日自己未能亲自拜寿,特表心意云云,甄夫人听罢更是十分高兴,连连笑着夸赞三公子懂事,又加上许久没见他们,这一来倒真有几分真心,含笑问甄克守在那边可住的习惯?功课如何?等语。又和颜悦色的同白姨娘说了好些话,问了些老家的情况,颇有相谈甚欢的意味。
白姨娘受宠若惊,当下愈加精神百倍的同甄夫人攀谈起来,心里不由暗自得意与庆幸:亏得自个听了儿子的话,亲自做了两双鞋,又买了那么些土仪特产……
甄克守一一恭敬回答,进退有度,举止大方,略显长成的身形隐约可见人才翩翩了,甄夫人见了心中愈发喜欢,遂嗔笑道:“你这孩子,怎的这么多礼?坐下回话吧,不要动不动就起来了!赶了这么些天的路,还不累吗!”
甄克守这才微笑着谢过母亲,落落大方的坐下回话。不多会寻了个空隙向甄夫人笑道:“儿子方才回去南熏馆并未见着二哥,不知二哥今儿是不是出去了?”
甄夫人猛然想起儿女来,遂笑道:“可是我糊涂了,你二哥今日不曾出去,这会子八成是在你二妹妹的玉兰苑里头呢!你也过去吧,顺便瞧瞧你二妹妹去,你们兄妹素来亲厚,这些天她还问起你呢!怕是有好多话要说呢!”
甄克守正有此意,于是笑着起身道:“那么儿子便先过去了,正好带了些玩意儿要送给二妹妹玩呢!”
“好,好,去吧!”甄夫人笑着点点头,笑吟吟的瞧了甄克守一眼。(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