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 第002章 倒霉的劫匪
- 6 第003章 石家三郎
- 7 第004章 意有所图
- 8 第005章 宁氏的秘密
- 9 第006章 将计就计
- 10 第007章 月下之惑
- 11 第008章 王将军来了
- 12 第009章 又遇见他
- 13 第010章 怀璧其罪
- 14 第011节 占星之术
- 15 第012章 她的预言
- 16 第013章 想娶她为妻
- 17 第014章 送了个绿头龟
- 18 第015章 流言蜚语
- 19 第016章 临别赠言
- 20 第017章 他的出现
- 21 第018章 玉面郎君
- 22 第019章 又见故人
- 23 第020章 预测风雨
- 24 第021章 风定花犹落
- 25 第022章 这是个下马威
- 26 第023章 入府风波
- 27 第024章 所谓一技之长
- 28 第025章 她这是故意气我
- 29 第026章 王郎来了
- 30 第027章 为我留她一年
- 31 第028章 王济归来 荣晦伏法
- 32 第029章 鲁国公与皇后
- 33 第030章 王济的邀请
- 34 第031章 父亲要见她
- 35 第032章 誓不为妾
- 36 第033章 她是一个谜
- 37 第034章 王澄的讽刺
- 38 第035章 惊鸿一现
- 39 第036章 谢容且
- 40 第037章 嵇叔夜之广陵散
- 41 第038章 赵王与孙秀
- 42 第039章 玉人卫玠
- 43 第040章 王澄的心动
- 44 第041章 谢郎,你流鼻血了
- 45 第042章 卿卿,你太用力了
- 46 第043章 就想抱抱你
- 47 第044章 你得偿所愿了吗
- 48 第045章 我们很快又会再见面了
- 49 第046章 那不还是妾吗
- 50 第047章 乐三娘的挑衅
- 51 第048章 一碗鸡汤引发的血案
- 52 第049章 差点没忍住
- 53 第050章 金谷宴会
- 54 第051章 石三郎的报复
- 55 第052章 再见他
- 56 第053章 天下第一妙人
- 57 第054章 君为卿一舞
- 58 第055章 石崇杀女婢
- 59 第056章 她自此扬名
- 60 第057章 他竟当众抱她了
- 61 第058章 他说,要娶她为妻
- 62 第059章 太子被废
- 63 第060章 阿薇告知的真相
- 64 第061章 王济,你想造反吗
- 65 第062章 逼贾谧道出实情
- 66 第063章 他来了
- 67 第064章 情动了
- 68 第065章 前世一梦
- 69 第066章 她说,愿以此为报
- 70 第067章 王澄的表白
- 71 第068章 她布局营救太子
- 72 第069章 他的谋划
- 73 第070章 潘安的隐情
- 74 第071章 皇后三请入殿
- 75 第072章 与贾后的正面交锋(上)
- 76 第073章 与贾后的正面交锋(下)
- 77 第074章 离间之计
- 78 第075章 齐王初见乐宁朦
- 79 第076章 太子之死?
- 80 第077章 突然兵变
- 81 第078章 贾谧之死
- 82 第079章 贾后死前告知的密秘
- 83 第080章 天时是什么
- 84 第081章 想要你的人
- 85 第082章 他揭开面具了
- 86 第083章 CD王归来
- 87 第084章 孙秀的威胁与强夺
- 88 第085章 王澄的求娶
- 89 第086章 写在他手心的字
- 90 第087章 他的定亲信物
- 91 第088章 淮南王兵变
- 92 第089章 贾后曾许过你什么
- 93 第090章 孙秀讨要绿珠
- 94 第091章 石家灭族
- 95 第092章 我就是天命
- 96 第093章 石氏的忏悔绝望
- 97 第094章 王济之死?
- 98 第095章 她孤身独闯孙府
- 99 第096章 孙秀的占有之心
- 100 第097章 让他如愿以偿
- 101 第098章 他得到她了
- 102 第099章 再见城都王
- 103 第100章 赵王篡位
- 104 第101章 她要这掌家之权
- 105 第102章 这三月你都去了哪里
- 106 第103章 三王起兵
- 107 第104章 他与她军营相见
- 108 第105章 王济出现 孙秀被斩
- 109 第106章 城都王请旨赐婚
- 110 第107章 她是不是怀孕了
- 111 第108章 城都王的算计
- 112 第109章 谢郎的密秘
- 113 第110章 谢君的威胁与挑衅
- 114 第111章 大婚
- 115 第112章 我们的花烛夜
- 116 第113章 拥她入眠
- 117 第114章 二王相争 齐王被杀
- 118 第115章 城都王举兵进洛阳
- 119 第116章 她回来了
- 120 第117章 她来与城都王和谈
- 121 第118章 我的儿子只能由你所出
- 122 第119章 他们重逢了
- 123 第120章 他的情深令她感动
- 124 第121章 这一夜的温情
- 125 第122章 长沙王之死
- 126 第123章 儿子在他手中
- 127 第124章 她来求见城都王
- 128 第125章 完成三拜之礼
- 129 第126章 谢君兵临城下
- 130 第127章 两军阵前,她将孩子给他
- 131 第128章 他说,我想让你当皇后
- 132 第129章 城都王之死
- 133 第130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12章 她的预言
第012章 她的预言
一句话落音,城都王那双清亮纯澈的眸子倏然变得凛冽而凄悲,夜风拂面,他竟似打了一个寒战,手不自禁的就紧握了起来。
楚王玮为何会矫诏杀了卫太保满门,那当中的细枝末节,他也算是心知肚明,不过也是贾后所玩的一石二鸟的权力游戏罢了,玮年轻气盛,不通世故人情,贾后便是利用了他这一点,骗他以密诏之意诛杀了卫府一门,后又以矫诏之罪名将其腰斩于市,年仅二十一岁的生命就这样在菜市场上结束了。
玮被杀的那一天,他也到菜市场去看了的,当时玮极力辩解诏书乃贾后所下,他不过是为晋室效命,听闻者莫不为其垂泪,然又能怎么样呢?
在贾后的淫威之下,他根本没有反抗的权力,只能含冤就戮,玮最后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莫要重踏我的覆辙,离开京洛吧!”
离开京洛!
是的,只有离开京洛,离开贾后的耳目,他才有可能保全性命的活下去。
所以,他才会在鲁国公与太子因一盘棋局争吵之时,说了那样一句话:“太子为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
他也知道鲁国公心胸狭窄,很快就将这句话告知贾后,果不其然,未及二日,他便等来了那一道令他去往封地的诏令。
虽然这一招铤而走险,但贾后只当他是无知小儿,不足为虑,对他的忌惮之心也会稍减一些。
他的确是这样想的,却不想他的这份心思亦被这小姑子窥视了去,蓦地想到她送给他的那张字条,城都王又问:“卿言我此去邺城必有凶险,亦是你观星占卜出来的吗?”
乐宁朦微微一笑,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的星空,素手拂过窗帘,言道:“我阿娘临终之前有占卜过三则预言,第一便是我刚才所说的那句话,东宫太子之星晦暗,在群星环视之下恐怕已无光芒大盛之日,南风起兮吹长沙,贾后屡斥太子不孝,纵侍卫日夕靡乐,便已是不祥之兆,怕是不久的将来,太子会折于贾后之手。”
闻言,王济与城都王再次脸色大变。
乐宁朦又对城都王道:“至于郎君,远离京洛是非之地,也不啻为明智之举,不过,就算贾后放过了郎君,恐怕以鲁国公的心胸狭隘也不会放松对郎君的警惕,毕竟……”
她顿了顿,眸光含诮而嗔亮,续道:“也有先齐王为前车之鉴!”
王济听罢,不由得也叹息一声,沉默了下来,先齐王攸虽是病死于途中,可谁又知道这其中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帝王之家,兄弟相残,自古而然,并不少见,而现在朝中局势也确实不容乐观,贾后屡次以不孝之名责罚太子,连同着太子身边那些招为东宫伴读的世族子弟也不知死了多少,贾后这一招是明显的杀鸡儆候以打击太子一党,折损其羽翼。
太子如今的处境可谓是如履溥冰,早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
王济不由得问道:“依女郎所言,太子之星晦暗,可还有挽救之法?”
这个时候,王济竟然也称呼她为女郎,便已是对她极大的尊重了。
乐宁朦摇了摇头:“世间命运自有定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更改,太子能不能救,朦也不敢保证,不过,我阿娘亦有一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贾氏锋芒太盛,必不会太长久!”
听到贾氏不会太长久时,王济的面色一缓,禁不住就勾唇笑了起来,同时,一缕厉芒在他眼底闪过:贾氏那些外戚,对他来说简直如猪狗一般的存在,若不是这些奸佞当道,怎会造成现在文恬武嬉、国运衰微的局面!
“你刚才说,欲助我一臂之力,又是指什么?”王济又问。
乐宁朦笑了一笑,走到一塌几旁,拿起一支狼毫在一白绢上极为潇洒的一挥,那白绢上便落下了两个朱红的大字——
诛贾!
王济神色骇然一变,就见乐宁朦那双灵动好看的眸子又闪烁出森森熠亮的光芒,显得十分的诡异莫测,却又自信满满。
“我知王将军心系晋室,忧国忧民,对贾氏一党祸乱朝政,毒杀皇室子弟以及社稷重臣已是深恶痛绝,朦是女子,虽胸无大志,但也希望能生活在一片安定的土地上,为此,朦希望能成为将军的一名助手,于此事上献出一点微溥之力!”
说罢,她广袖扬起,撩起衣裙,徐徐的跪了下来,红润的唇瓣轻启,俏笑的问道:“不知朦这一席话是否能得到将军的信任,获得将军今后对朦的庇佑?”
王济见状,沉默一刻,目光在乐宁朦姣若明月却又傲若寒霜的脸上停顿了良久,忽地又朗声大笑了起来,他的笑声爽朗又清阔,听到耳中有一种极为光风霁月的舒阔之感。
“你这小姑子,我说让你跟随于我,伴我左右,你却不肯,倒是学起那些卧龙凤雉的谋士,想做我帐下之幕僚了?”
“朦自是不敢与卧龙之称的诸葛孔明相比,不过,朦自认为还有一点小聪明,在某些事情上帮着将军出出气,也是可以的!”说这句话时,乐宁朦脸上才显现出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子所应有的活泼诮皮。
王济一怔,不免又是一笑,问道:“比如说呢?如何帮我出气?”
乐宁朦抬头答道:“荣晦乃匹夫小人也,又是贾氏的爪牙,将军欲刺老虎的咽喉,不如借力打力,先拔其爪牙,像荣晦这样贪利忘义的小人,将军完全可以给他安上一个罪名!”
谈及荣晦,王济又是倏然色变,卫家九口人被杀,也全因了这个曾经做过卫府侍卫的小人一连道出了卫家所有人的名字,此人心思歹毒实令人发指,竟连九岁的孩子也不肯放过。
王济早就想诛荣晦一族久矣。
“将军,朦还有一计,可供将军作为参考!”见王济沉默隐隐压抑着愤怒,乐宁朦又起身提笔在白绢上写下了一行绢秀的字体。
王济见罢面色紧绷,目露骇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容色稍霁,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对乐宁朦道:“起来说话吧!在我面前,不必太多虚礼,以后若有什么事情,你自可以来寻我!”
此话一落,乐宁朦嗖地一下抬起头来,那双黑亮的眸子中又闪过一抹宛若新柳抽绿,娇花吐蕊一般的绚烂笑意。
他这是答应了!
他答应了!
王济一诺千金,能得到他的一句承诺,便是得到了今后的倚仗。
乐宁朦此刻的欣喜便不由自主的从一双墨瞳中溢了出来。
“多谢王将军!”她说罢,便站起了身,此时才发现城都王已静静的注视她很久了。
王济这时也才霍然想起,乐宁朦之前给城都王的字条,转而又问:“女郎既已算出这位郎君此去邺城必有凶险,是否也有解其凶险之法?”
城都王亦眸子一亮,带着一丝询问与质疑的看着乐宁朦。
他的目光还是那般清澈而幽亮,含着一丝不易察觉却又挥之不去的忧戚。
乐宁朦不觉心中微微一涩,几不可察的叹息一声,方才走到了城都王的面前,她再次提起了塌几上的那支狼毫,将那写有“诛贾”二字的白绢抓入手中后,再铺上另一块洁白的白帛,在上面细细的描摹起来,这一次,她似在画什么一般,描摹得很细心,神情也十分专注,烛光将她浓密又翘的睫毛在肌肤上打下静谧又柔和的阴影。
有那么一刻钟的时间,房间里只闻狼毫划过的窸窣声响,还有少女轻柔而甜润的呼吸声。
城都王站在她面前,就见那只素手描摹下的白绢上渐显出一副山恋起伏轮廓清晰的路线图来,随着这路线路越来越复杂完善,城都王不禁极为惊诧的低呼出声:“是舆图?你竟会画舆图?”
王济闻声,也好奇的走了过来,果见乐宁朦画下的是一张从京洛到邺城的舆图,上面已标出一条极为曲折的路线。
只听乐宁朦说道:“从京洛到邺城,此去本来只有两条路线,鲁国公若是派人来行刺郎君,必会遣派两路人马在此守候,朦在此为郎君画出第三条路线,虽然曲折,但通过计算路程的时间,郎君应能躲过那些人的追杀,只是在这途中,郎君切不可多逗留而耽误了时间。”
说罢,便抬起头来一看,却见城都王似呆了一般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那双瞳也似氤了水汽一般的脉脉含情。
“你叫什么名字?”他忽地问。
楚王玮为何会矫诏杀了卫太保满门,那当中的细枝末节,他也算是心知肚明,不过也是贾后所玩的一石二鸟的权力游戏罢了,玮年轻气盛,不通世故人情,贾后便是利用了他这一点,骗他以密诏之意诛杀了卫府一门,后又以矫诏之罪名将其腰斩于市,年仅二十一岁的生命就这样在菜市场上结束了。
玮被杀的那一天,他也到菜市场去看了的,当时玮极力辩解诏书乃贾后所下,他不过是为晋室效命,听闻者莫不为其垂泪,然又能怎么样呢?
在贾后的淫威之下,他根本没有反抗的权力,只能含冤就戮,玮最后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莫要重踏我的覆辙,离开京洛吧!”
离开京洛!
是的,只有离开京洛,离开贾后的耳目,他才有可能保全性命的活下去。
所以,他才会在鲁国公与太子因一盘棋局争吵之时,说了那样一句话:“太子为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
他也知道鲁国公心胸狭窄,很快就将这句话告知贾后,果不其然,未及二日,他便等来了那一道令他去往封地的诏令。
虽然这一招铤而走险,但贾后只当他是无知小儿,不足为虑,对他的忌惮之心也会稍减一些。
他的确是这样想的,却不想他的这份心思亦被这小姑子窥视了去,蓦地想到她送给他的那张字条,城都王又问:“卿言我此去邺城必有凶险,亦是你观星占卜出来的吗?”
乐宁朦微微一笑,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的星空,素手拂过窗帘,言道:“我阿娘临终之前有占卜过三则预言,第一便是我刚才所说的那句话,东宫太子之星晦暗,在群星环视之下恐怕已无光芒大盛之日,南风起兮吹长沙,贾后屡斥太子不孝,纵侍卫日夕靡乐,便已是不祥之兆,怕是不久的将来,太子会折于贾后之手。”
闻言,王济与城都王再次脸色大变。
乐宁朦又对城都王道:“至于郎君,远离京洛是非之地,也不啻为明智之举,不过,就算贾后放过了郎君,恐怕以鲁国公的心胸狭隘也不会放松对郎君的警惕,毕竟……”
她顿了顿,眸光含诮而嗔亮,续道:“也有先齐王为前车之鉴!”
王济听罢,不由得也叹息一声,沉默了下来,先齐王攸虽是病死于途中,可谁又知道这其中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帝王之家,兄弟相残,自古而然,并不少见,而现在朝中局势也确实不容乐观,贾后屡次以不孝之名责罚太子,连同着太子身边那些招为东宫伴读的世族子弟也不知死了多少,贾后这一招是明显的杀鸡儆候以打击太子一党,折损其羽翼。
太子如今的处境可谓是如履溥冰,早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
王济不由得问道:“依女郎所言,太子之星晦暗,可还有挽救之法?”
这个时候,王济竟然也称呼她为女郎,便已是对她极大的尊重了。
乐宁朦摇了摇头:“世间命运自有定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更改,太子能不能救,朦也不敢保证,不过,我阿娘亦有一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贾氏锋芒太盛,必不会太长久!”
听到贾氏不会太长久时,王济的面色一缓,禁不住就勾唇笑了起来,同时,一缕厉芒在他眼底闪过:贾氏那些外戚,对他来说简直如猪狗一般的存在,若不是这些奸佞当道,怎会造成现在文恬武嬉、国运衰微的局面!
“你刚才说,欲助我一臂之力,又是指什么?”王济又问。
乐宁朦笑了一笑,走到一塌几旁,拿起一支狼毫在一白绢上极为潇洒的一挥,那白绢上便落下了两个朱红的大字——
诛贾!
王济神色骇然一变,就见乐宁朦那双灵动好看的眸子又闪烁出森森熠亮的光芒,显得十分的诡异莫测,却又自信满满。
“我知王将军心系晋室,忧国忧民,对贾氏一党祸乱朝政,毒杀皇室子弟以及社稷重臣已是深恶痛绝,朦是女子,虽胸无大志,但也希望能生活在一片安定的土地上,为此,朦希望能成为将军的一名助手,于此事上献出一点微溥之力!”
说罢,她广袖扬起,撩起衣裙,徐徐的跪了下来,红润的唇瓣轻启,俏笑的问道:“不知朦这一席话是否能得到将军的信任,获得将军今后对朦的庇佑?”
王济见状,沉默一刻,目光在乐宁朦姣若明月却又傲若寒霜的脸上停顿了良久,忽地又朗声大笑了起来,他的笑声爽朗又清阔,听到耳中有一种极为光风霁月的舒阔之感。
“你这小姑子,我说让你跟随于我,伴我左右,你却不肯,倒是学起那些卧龙凤雉的谋士,想做我帐下之幕僚了?”
“朦自是不敢与卧龙之称的诸葛孔明相比,不过,朦自认为还有一点小聪明,在某些事情上帮着将军出出气,也是可以的!”说这句话时,乐宁朦脸上才显现出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子所应有的活泼诮皮。
王济一怔,不免又是一笑,问道:“比如说呢?如何帮我出气?”
乐宁朦抬头答道:“荣晦乃匹夫小人也,又是贾氏的爪牙,将军欲刺老虎的咽喉,不如借力打力,先拔其爪牙,像荣晦这样贪利忘义的小人,将军完全可以给他安上一个罪名!”
谈及荣晦,王济又是倏然色变,卫家九口人被杀,也全因了这个曾经做过卫府侍卫的小人一连道出了卫家所有人的名字,此人心思歹毒实令人发指,竟连九岁的孩子也不肯放过。
王济早就想诛荣晦一族久矣。
“将军,朦还有一计,可供将军作为参考!”见王济沉默隐隐压抑着愤怒,乐宁朦又起身提笔在白绢上写下了一行绢秀的字体。
王济见罢面色紧绷,目露骇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容色稍霁,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对乐宁朦道:“起来说话吧!在我面前,不必太多虚礼,以后若有什么事情,你自可以来寻我!”
此话一落,乐宁朦嗖地一下抬起头来,那双黑亮的眸子中又闪过一抹宛若新柳抽绿,娇花吐蕊一般的绚烂笑意。
他这是答应了!
他答应了!
王济一诺千金,能得到他的一句承诺,便是得到了今后的倚仗。
乐宁朦此刻的欣喜便不由自主的从一双墨瞳中溢了出来。
“多谢王将军!”她说罢,便站起了身,此时才发现城都王已静静的注视她很久了。
王济这时也才霍然想起,乐宁朦之前给城都王的字条,转而又问:“女郎既已算出这位郎君此去邺城必有凶险,是否也有解其凶险之法?”
城都王亦眸子一亮,带着一丝询问与质疑的看着乐宁朦。
他的目光还是那般清澈而幽亮,含着一丝不易察觉却又挥之不去的忧戚。
乐宁朦不觉心中微微一涩,几不可察的叹息一声,方才走到了城都王的面前,她再次提起了塌几上的那支狼毫,将那写有“诛贾”二字的白绢抓入手中后,再铺上另一块洁白的白帛,在上面细细的描摹起来,这一次,她似在画什么一般,描摹得很细心,神情也十分专注,烛光将她浓密又翘的睫毛在肌肤上打下静谧又柔和的阴影。
有那么一刻钟的时间,房间里只闻狼毫划过的窸窣声响,还有少女轻柔而甜润的呼吸声。
城都王站在她面前,就见那只素手描摹下的白绢上渐显出一副山恋起伏轮廓清晰的路线图来,随着这路线路越来越复杂完善,城都王不禁极为惊诧的低呼出声:“是舆图?你竟会画舆图?”
王济闻声,也好奇的走了过来,果见乐宁朦画下的是一张从京洛到邺城的舆图,上面已标出一条极为曲折的路线。
只听乐宁朦说道:“从京洛到邺城,此去本来只有两条路线,鲁国公若是派人来行刺郎君,必会遣派两路人马在此守候,朦在此为郎君画出第三条路线,虽然曲折,但通过计算路程的时间,郎君应能躲过那些人的追杀,只是在这途中,郎君切不可多逗留而耽误了时间。”
说罢,便抬起头来一看,却见城都王似呆了一般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那双瞳也似氤了水汽一般的脉脉含情。
“你叫什么名字?”他忽地问。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