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6 第五十六章 前倨后恭
- 57 第五十七章 阴差阳错
- 58 第五十八章 出征陇西
- 59 第五十九章 欲盖弥彰
- 60 第六十章 擒贼先擒王(上)
- 61 第六十一章 擒贼先擒王(中)
- 62 第六十二章 擒贼先擒王(下)
- 63 第六十三章 扬威西凉(上)
- 64 第六十四章 扬威西凉(下)
- 65 第六十五章 一月三迁
- 66 第六十六章 平原令刘备
- 67 第六十七章 庆功宴
- 68 第六十八章 针锋相对
- 69 第六十九章 金城新貌
- 70 第七十章 毒士贾诩
- 71 第七十一章 赵云离去
- 72 第七十二章 组建商会
- 73 第七十三章 刘宏驾崩
- 74 第七十四章 十常侍、何进
- 75 第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
- 76 第七十六章 宫闱内斗
- 77 第七十七章 董卓进京
- 78 第七十八章 聪慧的杨婉儿
- 79 第七十九章 商业奇才
- 80 第八十章 董卓的野心
- 81 第一章 天怒人怨
- 82 第二章 动如雷霆(上)
- 83 第三章 动如雷霆(下)
- 84 第四章 强攻陇县(上)
- 85 第五章 强攻陇县(中)
- 86 第六章 强攻陇县(下)
- 87 第七章 陇县易主
- 88 第八章 推心置腹
- 89 第九章 再无芥蒂
- 90 第十章 一统西凉
- 91 第十一章 联军盟主
- 92 第十二章 双雄初见
- 93 第十三章 歃血为盟
- 94 第十四章 各怀鬼胎
- 95 第十五章 内斗不休
- 96 第十六章 西凉勇华雄
- 97 第十七章 温酒斩华雄
- 98 第十八章 射术无双
- 99 第十九章 人中吕布(上)
- 100 第二十章 人中吕布(中)
- 101 第二十一章 人中吕布(下)
- 102 第二十二章 三“熊”战吕布(上)
- 103 第二十三章 三英“熊”吕布(下)
- 104 第二十四章 坐收名利
- 105 第二十五章 大败亏输
- 106 第二十六章 巧遇郑泰
- 107 第二十七章 奇袭洛阳
- 108 第二十八章 奇袭洛阳(中)
- 109 第二十九章 奇袭洛阳(下)
- 110 第三十章 宛若惊鸿
- 111 第三十一章 乱世佳人
- 112 第三十二章 斗阵徐荣(上)
- 113 第三十三章 斗阵徐荣(下)
- 114 第三十四章 神兵宝甲
- 115 第三十五章 重剑巨阙
- 116 第三十六章 霸道的爱意
- 117 第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
- 118 第三十八章 洛阳大乱(上)
- 119 第三十九章 洛阳大乱(中)
- 120 第四十章 洛阳大乱(下)
- 121 第四十一章 飞熊卫,除名!
- 122 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
- 123 第四十三章 小会盟(上)
- 124 第四十四章 小会盟(下)
- 125 第四十五章 董卓西迁(上)
- 126 第四十六章 董卓西迁(下)
- 127 第四十七章 千里哀鸿
- 128 第四十八章 宁负天下人
- 129 第四十九章 解忧饮
- 130 第五十章 儒将周瑜?(上)
- 131 第五十一章 儒将周瑜?(下)
- 132 第五十二章 纵横驰骋(上)
- 133 第五十三章 纵横驰骋(中)
- 134 第五十四章 纵横驰骋(下)
- 135 第五十五章 凿穿!凿穿!
- 136 第五十六章 坐地分赃(上)
- 137 第五十七章 坐地分赃(下)
- 138 第五十八章 分道扬镳
- 139 第五十九章 殊死激战(上)
- 140 第六十章 殊死激战(中)
- 141 第六十一章 殊死激战(下)
- 142 第六十二章 冒险的勇气
- 143 第六十三章 兵不厌诈
- 144 第六十四章 虎口脱险
- 145 第六十五章 空城计
- 146 第六十六章 明日之星
- 147 第六十七章 建塞黄土塬
- 148 第六十八章 整顿西凉
- 149 第六十九章 大变革(上)
- 150 第七十章 大变革(下)
- 151 第七十一章 西凉学府
- 152 第七十二章 武装到牙齿
- 153 第七十四章 大洗牌(上)
- 154 第七十五章 大洗牌(下)
- 155 第七十六章 童渊辞世
- 156 第七十七章 马超大婚(上)
- 157 第七十八章 马超大婚(中)
- 158 第七十九章 马超大婚(下)
- 159 第八十章 别样的贺礼
- 160 第八十一章 洞房花烛夜
- 161 第八十二章 外松内紧
- 162 第八十三章 祭师出征
- 163 第八十四章 针锋相对(上)
- 164 第八十五章 针锋相对(中)
- 165 第八十六章 针锋相对(下)
- 166 第八十七章 吕布,败退!(上)
- 167 第八十八章 吕布,败退!(中)
- 168 第八十九章 吕布,败退!(下)
- 169 第九十章 华佗的善心
- 170 第九十一章 郑泰献策
- 171 第九十二章 裂痕
- 172 第九十三章 四面埋伏
- 173 第九十四章 困兽之斗
- 174 第九十五章 丧家之犬(上)
- 175 第九十六章 丧家之犬(中)
- 176 第九十七章 丧家之犬(下)
- 177 第九十八章 高顺投诚
- 178 第九十九章 离心
- 179 第一百章 商会之争
- 180 第一百零一章 照单全收
- 181 第一百零二章 坚守陈仓
- 182 第一百零叁章 攻破陈仓(上)
- 183 第一百零四章 攻破陈仓(中)
- 184 第一百零五章 攻破陈仓(下)
- 185 第一百零六章 分进合击
- 186 第一百零七章 亡命天涯(上)
- 187 第一百零八章 亡命天涯(中)
- 188 第一百零九章 亡命天涯(下)
- 189 第一百一十章 可耻的吕布
- 19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翊受阻
- 191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 192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斗智(中)
- 193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斗智(下)
- 19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无常形
- 19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 196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后顾无忧
- 197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怀鬼胎(上)
- 198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中)
- 199 第一百二十章 各怀鬼胎(下)
- 20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斩李傕!(上)
- 201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李傕!(下)
- 202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诛郭汜!
- 203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上)
- 20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安攻坚战(二)
- 205 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攻坚战(三)
- 206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攻坚战(四)
- 207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攻坚战(五)
- 208 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安攻坚战(六)
- 209 第一百三十章 长安攻坚战(七)
- 210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攻坚战(八)
- 21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卓之死(上)
- 212 第一百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中)
- 213 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卓之死(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协出逃
- 215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枭雄曹操
- 216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全据关中
- 217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极生悲
- 21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挟天子令诸侯
- 219 第一百四十章 博弈
- 220 第一章 曹操的反应
- 221 第二章 绝色甄宓
- 222 第三章 强强联手(上)
- 223 第四章 强强联手(下)
- 224 第五章 鼎盛关中
- 225 第六章 狼狈的刘备
- 226 第七章 无知陶应
- 227 第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
- 228 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下)
- 229 第十章 睿智曹操
- 230 第十一章 徐州暗流
- 231 第十二章 刘备再娶(上)
- 232 第十三章 刘备再娶(下)
- 233 第十四章 徐州易主
- 234 第十五章 子龙之怒
- 235 第十六章 伪善刘备
- 236 第十七章 远征西域(一)
- 237 第十八章 远征西域(二)
- 238 第十九章 远征西域(三)
- 239 第二十章 远征西域(四)
- 240 第二十一章 远征西域(五)
- 241 第二十二章 远征西域(六)
- 242 第二十三章 人才济济
- 243 第二十四章 无孔不入
- 244 第二十五章 美女配英雄
- 245 第二十六章 多喜临门
- 246 第二十七章 欠下情债
- 247 第二十八章 一山二虎
- 248 第二十九章 张飞失徐州
- 249 第三十章 刘备的心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六章 平原令刘备
第六十六章 平原令刘备
平原县,县衙内,一个自嘲的声音,带着无限的惆怅响了起来:
“呵呵,冠军侯啊,那可是冠军侯啊!自高祖开创我大汉八百年基业以来,又有几人能获此殊荣?唉——”
说话之人,是一个白面短须的中年人,此人生的一片慈眉善目,一双耳朵,尤为引人注目,双耳的耳垂十分松弛,几乎都要垂到嘴角处了。
重重的叹息了一声之后,此人拿起面前桌案上的酒杯,仰头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复又将酒杯重重的放下,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正在这人忧愁烦闷之际,一个体型壮硕的虬须大汉走了进来,跪坐在那人的面前,出声问道:“大哥因何事烦恼?俺管亥愿为大哥分忧。”
那人看了一眼管亥,摇头摆手叹道:“二弟,你需知道,吾乃是汉室宗亲,是中山靖王之后,胸腔中流淌的,是皇族血脉,可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姓之人扬威沙场,拜将封侯,我刘备,纵有心杀敌,却奈何时运不济,让吾情何以堪?”
虬须的管亥沉默了片刻,劝解道:“大哥,此事倒也无需烦恼。方今天下乱象已起,大哥何愁无用武之地?我们兄弟耐心等待机会便是了。”
刘备又是一声长叹,掰着手指说道:“二弟啊,你可知道我大汉八百年来,共有几人得以封为冠军侯?吾告与你知晓,八百年来,能有此殊荣之人,不过三人而已!三人!他马孟起何德何能,竟然可以与昔日的霍骠骑相提并论?想我刘备半生颠沛流离,心中所思所想,唯有报国一念,可如今年近四旬,却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那马孟起年方十五岁,竟然被当今陛下封为冠军侯,这一相比,唉——”
刘备的话,让管亥无言以对,只好陪着刘备喝起了闷酒来。
在历史上,刘备借着黄巾起义之机开始起家,在镇压黄巾农民军的过程中,确实也立下了一些功劳,只是因为没有钱贿赂朝廷派来的钦差,所以才没有得到重用,只是被封了一个区区的县令,来到了这小小的平原县苦苦度日。
或许是因为马超的到来,打乱了原有的历史轨迹,所以刘备在开始创建自己势力的时候,便未能遇到关羽,只是遇到了同样勇猛的张飞,后来在张飞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支五百人的小部队,打着镇压黄巾军的名义,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再后来于征讨黄巾军的过程中,收服了黄巾军中的大将管亥,之后按照年龄的顺序,与管亥、张飞二人结为异性兄弟,刘备居长,管亥居中,张飞为末,与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情节倒是十分相似,只不过管亥替代了关羽的位置,做起了管二哥而已。
真实的刘备,远没有演义中描写的那样仁义,通过他对马超赤裸裸的嫉妒,便可以看得出来,刘备所谓的“仁义”,不过只是他伪善的假面具而已。其实说来也不奇怪,演义是以刘备创建的蜀国为正统,进而展开故事情节的描述的,自然会将刘备描写成仁义无双的形象。在这个乱世,烽烟四起,战乱不休,哪里又容得下真正的仁义之人?一味的仁慈,只会在这个年代更快的走向灭亡!
酒入愁肠愁更愁。
又是数杯酒下肚之后,刘备的白面上,浮现出了两片红晕,带着几分醉意道:“二弟,你务要牢牢记住马孟起这个名字,今后要时时刻刻关注马孟起的动向,将来,这个西凉锦马超,必将成为你我兄弟的心腹之敌!非我汉室宗亲,其心必异啊……”
“是,大哥。俺记住了!”管亥喘了一口粗气,将刘备的话记在了心中,同时,管亥在心中对马超生出了痛恨的杀意!
管亥原为黄巾军出身,在这个年代,对黄巾军一贯的称呼,叫做黄巾贼,既然被称为“贼”,自然是不被接纳的存在。早在张角三兄弟率领黄巾军起义的时候,管亥便已经投入其中了,后来张角三兄弟相继死去,黄巾军主力又逐渐被各地的诸侯所镇压,导致各部黄巾军只好另立门户,以“白波”、“黑山”、“飞燕”等各种旗号,寻找苟延残喘的余地。后来管亥也另起门户,占山为王。
直到后来遇见了刘备,管亥在和张飞交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之后,未分胜负,刘备爱才心起,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终将管亥说服,使管亥投效到了刘备的麾下,并答应管亥,为管亥抹去黄巾贼的烙印,管亥心中感动,当即率领部下的数千人一起开始为刘备卖命。
从投效刘备的那一日开始,管亥就希望能够跟随着汉室宗亲出身的刘备,获得个一官半职,将来也好光宗耀祖。因此,管亥不希望马超成为刘备飞黄腾达的绊脚石,他清楚,只有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所获得的好处才能越来越多。
就在刘备醉眼迷离的时候,一名最早便开始跟随在刘备身边的军士跑了进来,慌慌张张的禀报道:“主公,不好了,三爷将前几日来视察的督邮大人给绑在了闹市的树桩上,正在用柳条鞭挞呢……”
“什么?!”
刘备闻言,醉酒的状态瞬间清醒了一大半,心中忍不住恼怒了起来:这个猛张飞,怎么就这么能惹事呢?!这是要逼我连区区的平原县令都做不下去了啊!
“走,速速带吾前往!”
猛地站起身来,刘备迈步便向外走去。
前不久,郡府派来一名督邮,前来视察平原县的状况,督邮到了平原之后,起先听闻刘备是汉室宗亲,对刘备还算客气,可是后来在知道刘备只不过是自称汉室宗亲,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之后,态度便日渐骄纵了起来,向刘备公开索要贿赂。
而刘备自从到了平原县之后,为了保持自己仁义之君的好形象,为了博的大众的认可,处处小心谨慎,挖空心思的树立清廉的形象尚且来不及呢,又哪里有余钱来贿赂这个督邮?因此便和这个督邮结下了私怨,导致督邮在上司的面前没少说刘备的坏话,对刘备的评审以及对平原县的视察报告中,也是极尽挖苦、讽刺之能,让刘备敢怒不敢言。
刘备怨恨在心,可却不敢在嘴上说出来,只能装出一副受了委屈依然坦然处之的神情,以此来获得平原县百姓的同情。
当然了,刘备城府深重,可张飞却不然。今日张飞到闹市中巡查,恰好碰到督邮正在说刘备的坏话,张飞是个刚直的暴脾气,自然容忍不得,再联想到近些日子以来刘备所受的委屈,心中怒火中烧,上前将督邮踢翻在地,便是一顿暴揍,之后更是将督邮绑在了树桩上,用柳条不断地抽打督邮的身体,一连抽断了数十根柳条,依然不肯罢手,跟随张飞前往一起巡视的军士,唯恐他将督邮活活打死,于是连忙赶了回来,向刘备报信。
等到刘备赶到闹市的时候,张飞犹自还在抽打个不停,一边用力的抽打,一边咆哮着:“俺大哥乃是汉室宗亲,又立了战功,岂是你一个小小督邮所能折辱的?俺张飞今日便要好好教训教训你,让你狗眼看人低!”
被鞭打的督邮,此刻身上的伤口纵横交错,一身用上好的绸缎做成的官服,也早已被抽的支离破碎,一边发出杀猪一样的嚎叫,一边哀求着:“三爷,三爷请住手……住手……嗷,小的知错了,嗷……真的知错了,哎呦……”
刘备站在一边看了片刻,心中快速的盘算了起来。看如今的形势,这个督邮回到郡府之后,必定怀恨在心,自己再想在平原县有所作为,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事已至此,还不如大度一次,在平原县留下个为官清廉的好名声,然后带着部众去另投他处。如此以来,还能不伤及他与张飞之间的兄弟情谊,继续让张飞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所驱弛。反之,若是因为明显已经保不住的县令之位而失去张飞的忠心,那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心念电转间,刘备开口喝道:“三弟住手!”
刘备这一开口,管亥连忙大踏步走上去,一把抱住了张飞,趁势夺下了张飞手中的柳条。管亥曾是黄巾军的大将,一身武艺不容小觑,张飞再猛,被管亥这一抱,一时之间也是挣扎不开,只好气哼哼的瞪着督邮,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缓步走到督邮的面前,刘备看向督邮的眼神中,于伪善的仁慈中,带着一抹深深地不屑,随即眼神变幻,瞬间转换到了悲天悯人的神色,用仁厚的声音开口说道:“你这又是何苦?刘备自从来到平原县,对百姓们秋毫无犯,哪里又有钱财贿赂于你?唉……”
刘备的这句话,立刻激起了附近为官老百姓们的一片声讨之声:“就是!刘县令为官清廉,是个好父母官,又怎会与你这个蛀虫一般,专门吸食俺们老百姓的血汗!”
督邮努力的睁大已经被打肿了的眼睛,对着刘备哼哼唧唧的哀求着:“玄德公,玄德公啊,小的知错了,玄德公大人大量,就放了小的吧……”
刘备不置可否,伸手入怀,将装有县令官印的布囊拿了出来,系到督邮的脖子上,然后一眼也不愿再多看督邮,转身向着周围的老百姓们行了一个四方礼,故意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说道:“乡亲们,你们也都看到了,当今这世道……非是刘备不愿担任平原县令之职,实乃是受督邮所逼,不得不离去了。乡亲们,就此告辞了。”
刘备的话,说的委屈,可是他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即便没有督邮这件事,自己也不愿再在平原县令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位置上呆下去了,那个马孟起十五岁便已经是平西将军外加冠军侯了,刘备怎能容忍自己还仅仅是一个县令?
刘备决定,自己必须要去寻找更大的舞台了!昔日的同窗公孙瓒,便是刘备物色之中的人选。
“呵呵,冠军侯啊,那可是冠军侯啊!自高祖开创我大汉八百年基业以来,又有几人能获此殊荣?唉——”
说话之人,是一个白面短须的中年人,此人生的一片慈眉善目,一双耳朵,尤为引人注目,双耳的耳垂十分松弛,几乎都要垂到嘴角处了。
重重的叹息了一声之后,此人拿起面前桌案上的酒杯,仰头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复又将酒杯重重的放下,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正在这人忧愁烦闷之际,一个体型壮硕的虬须大汉走了进来,跪坐在那人的面前,出声问道:“大哥因何事烦恼?俺管亥愿为大哥分忧。”
那人看了一眼管亥,摇头摆手叹道:“二弟,你需知道,吾乃是汉室宗亲,是中山靖王之后,胸腔中流淌的,是皇族血脉,可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姓之人扬威沙场,拜将封侯,我刘备,纵有心杀敌,却奈何时运不济,让吾情何以堪?”
虬须的管亥沉默了片刻,劝解道:“大哥,此事倒也无需烦恼。方今天下乱象已起,大哥何愁无用武之地?我们兄弟耐心等待机会便是了。”
刘备又是一声长叹,掰着手指说道:“二弟啊,你可知道我大汉八百年来,共有几人得以封为冠军侯?吾告与你知晓,八百年来,能有此殊荣之人,不过三人而已!三人!他马孟起何德何能,竟然可以与昔日的霍骠骑相提并论?想我刘备半生颠沛流离,心中所思所想,唯有报国一念,可如今年近四旬,却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那马孟起年方十五岁,竟然被当今陛下封为冠军侯,这一相比,唉——”
刘备的话,让管亥无言以对,只好陪着刘备喝起了闷酒来。
在历史上,刘备借着黄巾起义之机开始起家,在镇压黄巾农民军的过程中,确实也立下了一些功劳,只是因为没有钱贿赂朝廷派来的钦差,所以才没有得到重用,只是被封了一个区区的县令,来到了这小小的平原县苦苦度日。
或许是因为马超的到来,打乱了原有的历史轨迹,所以刘备在开始创建自己势力的时候,便未能遇到关羽,只是遇到了同样勇猛的张飞,后来在张飞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支五百人的小部队,打着镇压黄巾军的名义,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再后来于征讨黄巾军的过程中,收服了黄巾军中的大将管亥,之后按照年龄的顺序,与管亥、张飞二人结为异性兄弟,刘备居长,管亥居中,张飞为末,与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情节倒是十分相似,只不过管亥替代了关羽的位置,做起了管二哥而已。
真实的刘备,远没有演义中描写的那样仁义,通过他对马超赤裸裸的嫉妒,便可以看得出来,刘备所谓的“仁义”,不过只是他伪善的假面具而已。其实说来也不奇怪,演义是以刘备创建的蜀国为正统,进而展开故事情节的描述的,自然会将刘备描写成仁义无双的形象。在这个乱世,烽烟四起,战乱不休,哪里又容得下真正的仁义之人?一味的仁慈,只会在这个年代更快的走向灭亡!
酒入愁肠愁更愁。
又是数杯酒下肚之后,刘备的白面上,浮现出了两片红晕,带着几分醉意道:“二弟,你务要牢牢记住马孟起这个名字,今后要时时刻刻关注马孟起的动向,将来,这个西凉锦马超,必将成为你我兄弟的心腹之敌!非我汉室宗亲,其心必异啊……”
“是,大哥。俺记住了!”管亥喘了一口粗气,将刘备的话记在了心中,同时,管亥在心中对马超生出了痛恨的杀意!
管亥原为黄巾军出身,在这个年代,对黄巾军一贯的称呼,叫做黄巾贼,既然被称为“贼”,自然是不被接纳的存在。早在张角三兄弟率领黄巾军起义的时候,管亥便已经投入其中了,后来张角三兄弟相继死去,黄巾军主力又逐渐被各地的诸侯所镇压,导致各部黄巾军只好另立门户,以“白波”、“黑山”、“飞燕”等各种旗号,寻找苟延残喘的余地。后来管亥也另起门户,占山为王。
直到后来遇见了刘备,管亥在和张飞交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之后,未分胜负,刘备爱才心起,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终将管亥说服,使管亥投效到了刘备的麾下,并答应管亥,为管亥抹去黄巾贼的烙印,管亥心中感动,当即率领部下的数千人一起开始为刘备卖命。
从投效刘备的那一日开始,管亥就希望能够跟随着汉室宗亲出身的刘备,获得个一官半职,将来也好光宗耀祖。因此,管亥不希望马超成为刘备飞黄腾达的绊脚石,他清楚,只有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所获得的好处才能越来越多。
就在刘备醉眼迷离的时候,一名最早便开始跟随在刘备身边的军士跑了进来,慌慌张张的禀报道:“主公,不好了,三爷将前几日来视察的督邮大人给绑在了闹市的树桩上,正在用柳条鞭挞呢……”
“什么?!”
刘备闻言,醉酒的状态瞬间清醒了一大半,心中忍不住恼怒了起来:这个猛张飞,怎么就这么能惹事呢?!这是要逼我连区区的平原县令都做不下去了啊!
“走,速速带吾前往!”
猛地站起身来,刘备迈步便向外走去。
前不久,郡府派来一名督邮,前来视察平原县的状况,督邮到了平原之后,起先听闻刘备是汉室宗亲,对刘备还算客气,可是后来在知道刘备只不过是自称汉室宗亲,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之后,态度便日渐骄纵了起来,向刘备公开索要贿赂。
而刘备自从到了平原县之后,为了保持自己仁义之君的好形象,为了博的大众的认可,处处小心谨慎,挖空心思的树立清廉的形象尚且来不及呢,又哪里有余钱来贿赂这个督邮?因此便和这个督邮结下了私怨,导致督邮在上司的面前没少说刘备的坏话,对刘备的评审以及对平原县的视察报告中,也是极尽挖苦、讽刺之能,让刘备敢怒不敢言。
刘备怨恨在心,可却不敢在嘴上说出来,只能装出一副受了委屈依然坦然处之的神情,以此来获得平原县百姓的同情。
当然了,刘备城府深重,可张飞却不然。今日张飞到闹市中巡查,恰好碰到督邮正在说刘备的坏话,张飞是个刚直的暴脾气,自然容忍不得,再联想到近些日子以来刘备所受的委屈,心中怒火中烧,上前将督邮踢翻在地,便是一顿暴揍,之后更是将督邮绑在了树桩上,用柳条不断地抽打督邮的身体,一连抽断了数十根柳条,依然不肯罢手,跟随张飞前往一起巡视的军士,唯恐他将督邮活活打死,于是连忙赶了回来,向刘备报信。
等到刘备赶到闹市的时候,张飞犹自还在抽打个不停,一边用力的抽打,一边咆哮着:“俺大哥乃是汉室宗亲,又立了战功,岂是你一个小小督邮所能折辱的?俺张飞今日便要好好教训教训你,让你狗眼看人低!”
被鞭打的督邮,此刻身上的伤口纵横交错,一身用上好的绸缎做成的官服,也早已被抽的支离破碎,一边发出杀猪一样的嚎叫,一边哀求着:“三爷,三爷请住手……住手……嗷,小的知错了,嗷……真的知错了,哎呦……”
刘备站在一边看了片刻,心中快速的盘算了起来。看如今的形势,这个督邮回到郡府之后,必定怀恨在心,自己再想在平原县有所作为,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事已至此,还不如大度一次,在平原县留下个为官清廉的好名声,然后带着部众去另投他处。如此以来,还能不伤及他与张飞之间的兄弟情谊,继续让张飞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所驱弛。反之,若是因为明显已经保不住的县令之位而失去张飞的忠心,那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心念电转间,刘备开口喝道:“三弟住手!”
刘备这一开口,管亥连忙大踏步走上去,一把抱住了张飞,趁势夺下了张飞手中的柳条。管亥曾是黄巾军的大将,一身武艺不容小觑,张飞再猛,被管亥这一抱,一时之间也是挣扎不开,只好气哼哼的瞪着督邮,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缓步走到督邮的面前,刘备看向督邮的眼神中,于伪善的仁慈中,带着一抹深深地不屑,随即眼神变幻,瞬间转换到了悲天悯人的神色,用仁厚的声音开口说道:“你这又是何苦?刘备自从来到平原县,对百姓们秋毫无犯,哪里又有钱财贿赂于你?唉……”
刘备的这句话,立刻激起了附近为官老百姓们的一片声讨之声:“就是!刘县令为官清廉,是个好父母官,又怎会与你这个蛀虫一般,专门吸食俺们老百姓的血汗!”
督邮努力的睁大已经被打肿了的眼睛,对着刘备哼哼唧唧的哀求着:“玄德公,玄德公啊,小的知错了,玄德公大人大量,就放了小的吧……”
刘备不置可否,伸手入怀,将装有县令官印的布囊拿了出来,系到督邮的脖子上,然后一眼也不愿再多看督邮,转身向着周围的老百姓们行了一个四方礼,故意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说道:“乡亲们,你们也都看到了,当今这世道……非是刘备不愿担任平原县令之职,实乃是受督邮所逼,不得不离去了。乡亲们,就此告辞了。”
刘备的话,说的委屈,可是他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即便没有督邮这件事,自己也不愿再在平原县令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位置上呆下去了,那个马孟起十五岁便已经是平西将军外加冠军侯了,刘备怎能容忍自己还仅仅是一个县令?
刘备决定,自己必须要去寻找更大的舞台了!昔日的同窗公孙瓒,便是刘备物色之中的人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