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9 第五十九章 欲盖弥彰
- 60 第六十章 擒贼先擒王(上)
- 61 第六十一章 擒贼先擒王(中)
- 62 第六十二章 擒贼先擒王(下)
- 63 第六十三章 扬威西凉(上)
- 64 第六十四章 扬威西凉(下)
- 65 第六十五章 一月三迁
- 66 第六十六章 平原令刘备
- 67 第六十七章 庆功宴
- 68 第六十八章 针锋相对
- 69 第六十九章 金城新貌
- 70 第七十章 毒士贾诩
- 71 第七十一章 赵云离去
- 72 第七十二章 组建商会
- 73 第七十三章 刘宏驾崩
- 74 第七十四章 十常侍、何进
- 75 第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
- 76 第七十六章 宫闱内斗
- 77 第七十七章 董卓进京
- 78 第七十八章 聪慧的杨婉儿
- 79 第七十九章 商业奇才
- 80 第八十章 董卓的野心
- 81 第一章 天怒人怨
- 82 第二章 动如雷霆(上)
- 83 第三章 动如雷霆(下)
- 84 第四章 强攻陇县(上)
- 85 第五章 强攻陇县(中)
- 86 第六章 强攻陇县(下)
- 87 第七章 陇县易主
- 88 第八章 推心置腹
- 89 第九章 再无芥蒂
- 90 第十章 一统西凉
- 91 第十一章 联军盟主
- 92 第十二章 双雄初见
- 93 第十三章 歃血为盟
- 94 第十四章 各怀鬼胎
- 95 第十五章 内斗不休
- 96 第十六章 西凉勇华雄
- 97 第十七章 温酒斩华雄
- 98 第十八章 射术无双
- 99 第十九章 人中吕布(上)
- 100 第二十章 人中吕布(中)
- 101 第二十一章 人中吕布(下)
- 102 第二十二章 三“熊”战吕布(上)
- 103 第二十三章 三英“熊”吕布(下)
- 104 第二十四章 坐收名利
- 105 第二十五章 大败亏输
- 106 第二十六章 巧遇郑泰
- 107 第二十七章 奇袭洛阳
- 108 第二十八章 奇袭洛阳(中)
- 109 第二十九章 奇袭洛阳(下)
- 110 第三十章 宛若惊鸿
- 111 第三十一章 乱世佳人
- 112 第三十二章 斗阵徐荣(上)
- 113 第三十三章 斗阵徐荣(下)
- 114 第三十四章 神兵宝甲
- 115 第三十五章 重剑巨阙
- 116 第三十六章 霸道的爱意
- 117 第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
- 118 第三十八章 洛阳大乱(上)
- 119 第三十九章 洛阳大乱(中)
- 120 第四十章 洛阳大乱(下)
- 121 第四十一章 飞熊卫,除名!
- 122 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
- 123 第四十三章 小会盟(上)
- 124 第四十四章 小会盟(下)
- 125 第四十五章 董卓西迁(上)
- 126 第四十六章 董卓西迁(下)
- 127 第四十七章 千里哀鸿
- 128 第四十八章 宁负天下人
- 129 第四十九章 解忧饮
- 130 第五十章 儒将周瑜?(上)
- 131 第五十一章 儒将周瑜?(下)
- 132 第五十二章 纵横驰骋(上)
- 133 第五十三章 纵横驰骋(中)
- 134 第五十四章 纵横驰骋(下)
- 135 第五十五章 凿穿!凿穿!
- 136 第五十六章 坐地分赃(上)
- 137 第五十七章 坐地分赃(下)
- 138 第五十八章 分道扬镳
- 139 第五十九章 殊死激战(上)
- 140 第六十章 殊死激战(中)
- 141 第六十一章 殊死激战(下)
- 142 第六十二章 冒险的勇气
- 143 第六十三章 兵不厌诈
- 144 第六十四章 虎口脱险
- 145 第六十五章 空城计
- 146 第六十六章 明日之星
- 147 第六十七章 建塞黄土塬
- 148 第六十八章 整顿西凉
- 149 第六十九章 大变革(上)
- 150 第七十章 大变革(下)
- 151 第七十一章 西凉学府
- 152 第七十二章 武装到牙齿
- 153 第七十四章 大洗牌(上)
- 154 第七十五章 大洗牌(下)
- 155 第七十六章 童渊辞世
- 156 第七十七章 马超大婚(上)
- 157 第七十八章 马超大婚(中)
- 158 第七十九章 马超大婚(下)
- 159 第八十章 别样的贺礼
- 160 第八十一章 洞房花烛夜
- 161 第八十二章 外松内紧
- 162 第八十三章 祭师出征
- 163 第八十四章 针锋相对(上)
- 164 第八十五章 针锋相对(中)
- 165 第八十六章 针锋相对(下)
- 166 第八十七章 吕布,败退!(上)
- 167 第八十八章 吕布,败退!(中)
- 168 第八十九章 吕布,败退!(下)
- 169 第九十章 华佗的善心
- 170 第九十一章 郑泰献策
- 171 第九十二章 裂痕
- 172 第九十三章 四面埋伏
- 173 第九十四章 困兽之斗
- 174 第九十五章 丧家之犬(上)
- 175 第九十六章 丧家之犬(中)
- 176 第九十七章 丧家之犬(下)
- 177 第九十八章 高顺投诚
- 178 第九十九章 离心
- 179 第一百章 商会之争
- 180 第一百零一章 照单全收
- 181 第一百零二章 坚守陈仓
- 182 第一百零叁章 攻破陈仓(上)
- 183 第一百零四章 攻破陈仓(中)
- 184 第一百零五章 攻破陈仓(下)
- 185 第一百零六章 分进合击
- 186 第一百零七章 亡命天涯(上)
- 187 第一百零八章 亡命天涯(中)
- 188 第一百零九章 亡命天涯(下)
- 189 第一百一十章 可耻的吕布
- 19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翊受阻
- 191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 192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斗智(中)
- 193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斗智(下)
- 19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无常形
- 19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 196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后顾无忧
- 197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怀鬼胎(上)
- 198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中)
- 199 第一百二十章 各怀鬼胎(下)
- 20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斩李傕!(上)
- 201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李傕!(下)
- 202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诛郭汜!
- 203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上)
- 20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安攻坚战(二)
- 205 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攻坚战(三)
- 206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攻坚战(四)
- 207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攻坚战(五)
- 208 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安攻坚战(六)
- 209 第一百三十章 长安攻坚战(七)
- 210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攻坚战(八)
- 21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卓之死(上)
- 212 第一百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中)
- 213 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卓之死(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协出逃
- 215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枭雄曹操
- 216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全据关中
- 217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极生悲
- 21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挟天子令诸侯
- 219 第一百四十章 博弈
- 220 第一章 曹操的反应
- 221 第二章 绝色甄宓
- 222 第三章 强强联手(上)
- 223 第四章 强强联手(下)
- 224 第五章 鼎盛关中
- 225 第六章 狼狈的刘备
- 226 第七章 无知陶应
- 227 第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
- 228 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下)
- 229 第十章 睿智曹操
- 230 第十一章 徐州暗流
- 231 第十二章 刘备再娶(上)
- 232 第十三章 刘备再娶(下)
- 233 第十四章 徐州易主
- 234 第十五章 子龙之怒
- 235 第十六章 伪善刘备
- 236 第十七章 远征西域(一)
- 237 第十八章 远征西域(二)
- 238 第十九章 远征西域(三)
- 239 第二十章 远征西域(四)
- 240 第二十一章 远征西域(五)
- 241 第二十二章 远征西域(六)
- 242 第二十三章 人才济济
- 243 第二十四章 无孔不入
- 244 第二十五章 美女配英雄
- 245 第二十六章 多喜临门
- 246 第二十七章 欠下情债
- 247 第二十八章 一山二虎
- 248 第二十九章 张飞失徐州
- 249 第三十章 刘备的心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九章 金城新貌
第六十九章 金城新貌
一队衣甲鲜亮的人马,在阵阵如雷的马蹄声中,踏入了武威的境内。
为首的二人,神态亲密,正是马腾父子。
“孟起啊,如今你也是一方诸侯了,更被陛下亲封为冠军侯,在刺史府中又与那些卑鄙小人撕破了嘴脸,到了金城之后,万事俱要小心,以防小人作祟。”马腾勒住了坐下的战马,端坐在双边马镫上,看着马超既是欣慰又有些担忧的说道。
这些话,自从离开西凉刺史府的时候,马腾便想对马超说出来了,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所以马腾便一直忍耐。此刻已经进入武威,再也无需担心自己所说的话会被传扬出去,马腾也就急不可耐的说了出来。
马超微微一笑,颔首道:“父亲放心,孩儿心中有数。孩儿本也不想和董卓撕破面皮,无奈那老贼欺人太甚……事已至此,父亲也要谨慎一些,不要让那些人抓到什么话柄。”
“哼!你父岂是怯懦之人?你我父子联手,再加上有佑维的结盟,在这西凉地面上,谁还真能动的了咱们不成?我儿放心便是。”马腾怒哼了一声,显然是对董卓等人暗中给马超使绊子的事情,犹然不能释怀。
马超心知道自己的父亲看似是个大老粗,可实则是粗中有细,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地位。当即也就放了心,岔开话题说道:“父亲,武威与金城虽然相邻,可孩儿以后却不能每日服侍在父亲身侧了,请父亲定要保重身体,孩儿闲暇时,便会回家看望父亲。”
“哈哈哈,好男儿志在四方!家中之事,无需挂心。孟起,咱们父子,就此别过了!”言罢,马腾也不再拖泥带水,深深地看了马超一眼,随即便兜转马头,率领部下人马和马超分开,径直向武威治所姑臧的方向策马而去。
马超在龙象宝马上,对着马腾的背影行了一个半身礼,直到马腾的背影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里,马超才直起身来,惆怅的感慨了一声,随即也率部赶回了金城。
马超回到金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给卢植和郑玄分别写了一封信,将西凉叛乱已经被平定的事情,告诉了这两位尚未谋面的恩师,并感谢他们先前为自己推荐的许慈、国渊等人才,若无他们从中相助,马超绝不会如此轻易的便击溃叛军的主力部队。
之后,便是询问羌氐骑兵们的安置情况。负责这件事的,是国渊和太史慈二人,这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配合这处理羌氐异族的安顿事宜了,所以也算是老搭档了,各项安排都是井然有序,十余万羌氐骑兵连同他们的家眷,都被这两人打乱了原来的部落,重新了进行了安排,羌人与氐人相互穿插,被编成了一队队新的编制,然后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数留在金城,其余的三分之一则是送到了武威,交由马腾去治理。
太史慈和国渊这样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打乱羌氐部众原有的编制,可以打消他们的异心,瓦解他们原有的战斗力,令他们失去了再次作乱的资本;另一方面,金城在第二次接收羌氐两族人之后,人口已经剧增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过国渊的演算,人口已经趋于饱和的程度,因此分出三分之一的人数到武威去,既是对武威战斗力和劳动力的双重补充,也不会让金城因人口剧增后,而出现新的问题。
在留在金城的三分之二羌氐人们之中,太史慈挑选出了两万名精壮之士,编入到了部队中,其中身体素质较好的一万人,进入了马超所率领的直属部队;另外一万人则是被太史慈安排到了金城各县,担当起了地方军的任务。
至于其他的羌氐族人,则是被国渊按照与本地西凉人们之间一定的比率,分别安排到了各县去居住。经过国渊的安排之后,各县的人口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回升,且西凉人与羌氐两族人的比例大概为七比三左右,西凉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彻底根除了羌氐两族人的祸乱之源,开始向西凉的汉人族群进行融入。
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整顿,当马超再次回到金城的时候,顿时感到耳目一新,街面上不时有羌氐两族人和汉人并肩而行,彼此相安无事。即便在日常的生活中,彼此有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了。马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羌氐两族人早晚会真正的融入到汉族中来,这是马超乐于见到的。民族的大融合,对于目前的社会状况是有绝对好处的,借着异族人血脉中的好胜之心,可以激发出西凉汉人们沉寂已久的斗志;而西凉汉人们的行事作风,则是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异族人的各种劣习,让他们走向文明。
鉴于太史慈和国渊对羌氐两族人的处置十分到位,马超特意召开了一次集体议会,着重表扬了太史慈和国渊,同时也肯定了民族融合的大方针,并指定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就由国渊来具体负责汉人与羌氐两族人之间的各种事务;由太史慈负责训练新加入部队的那一万名羌氐士兵。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马超正式提出了组建精锐部队的提议,并将亲自为精锐部队授以特有的战斗番号。经过与部下文武官员们的商议,马超决定暂时只组建两支精锐部队,其中一支为骑兵精锐,另一支则是步兵精锐部队。
这两支精锐部队,分别以马超部下最精锐的两千骑兵和两千步兵为班底,在从军中挑选优秀的兵源,补充到其中,使之分别达到五千人的编制。在挑选兵源的时候,马超特意提出,不分西凉人和羌氐两族人,只要具有优秀的作战技能和一颗忠诚勇敢的心,且身体素质过关的,就拥有了报名的资格。当然,报名之后,还是要进行筛选的,在层层选拔中,全部过关的人,才能正式进入到两支特殊的精锐部队中。
这两支精锐部队的名额之所以如此诱人,不但因为他们的军饷是其他部队的数倍,更主要的原因是,唯有进入这两支精锐部队,才能完全学习到马超所创的“出手法”等三种战斗技能,这对于每一个将士而言,都是致命的诱惑。更何况大家都清楚,这两支精锐部队,今后便是马超的直属部队,是随时可以伴随在马超身边的。不要忘记,马超如今可是被刘宏亲笔御封为大汉有史以来第四位冠军侯了啊!冠军侯的直属部队,这份荣耀,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吗?
当两支精锐部队的第一批人选,被确定下来以后,马超特意为他们进行了授予战斗番号的仪式,精锐骑兵被授予了“奔雷骑”的称号,意指他们以擅长闪电战而闻名于世;同时,马超也希望他们今后可以势如奔雷,以摧枯拉朽之势,去击败一切的敌人!
步兵精锐则是被马超授予了“破军阵”的番号。破军一词,源自北斗第七星之说,意为军队之中的敢死队、先锋队,取与敌争锋,势如破军之意。马超以破军为这支部队冠名,可见他对这支虎贲之师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正式组建起了两支精锐部队之后,马超依然没能空闲下来。他和国渊、许慈等人花费了十余日的功夫,亲自到各县的民间去视察,将民间百姓们的疾苦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一记载下来,然后做了一个汇总,再根据汇总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治下的百姓们解决问题。
眨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便过去了,郑玄和卢植的回信,几乎是在同时被传到了马超的手上。这两封回信中,满溢着对马超的赞赏之意,但其中的两句话,却分别引起了马超的注意。
郑玄的信中,告知马超不可得意忘形,需事事小心,并询问马超是否已经上书天子,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意。这一点,马超确实是疏忽了,自从战乱被平定之后,马超显示忙于应对董卓等人的鬼蜮伎俩,而后有因安排金城的各项事务,时至今日都未能想起来正式写一封奏折,来表达自己对刘宏的感谢之情,这一点,若是被那些奸诈小人得知,怕是又要生出一番事端来,务须尽快解决。
而在卢植的回信中,马超意外的看到了刘备的名字。卢植提到,他的弟子之中,有一人乃是汉氏宗亲,为中山靖王之后,名为刘备,字玄德。目前刘备因仕途不顺,已经弃了平原县令一职,到幽州投奔卢植的大弟子公孙瓒去了。这原本只是卢植的闲聊之语,可是马超在看到之后,却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刘备此人,后世的人对他褒贬不一,有的说他仁义无双,有的说他腹黑至极;马超其实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因为马超认为,在当今这个乱世,光靠仁义是绝对无法掌控住局面的,而被称颂为仁义无双的刘备,最后却能占据巴蜀,成就一番帝业,那绝不是只靠仁义就能做到的,若说他刘备没有从中耍过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马超是说什么也不能相信的。
抬起头看向遥远的北方,马超的目光显得十分深邃,心中暗道:刘玄德啊刘玄德,你究竟是圣人还是伪君子,希望在我们见面的时候,你能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为首的二人,神态亲密,正是马腾父子。
“孟起啊,如今你也是一方诸侯了,更被陛下亲封为冠军侯,在刺史府中又与那些卑鄙小人撕破了嘴脸,到了金城之后,万事俱要小心,以防小人作祟。”马腾勒住了坐下的战马,端坐在双边马镫上,看着马超既是欣慰又有些担忧的说道。
这些话,自从离开西凉刺史府的时候,马腾便想对马超说出来了,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所以马腾便一直忍耐。此刻已经进入武威,再也无需担心自己所说的话会被传扬出去,马腾也就急不可耐的说了出来。
马超微微一笑,颔首道:“父亲放心,孩儿心中有数。孩儿本也不想和董卓撕破面皮,无奈那老贼欺人太甚……事已至此,父亲也要谨慎一些,不要让那些人抓到什么话柄。”
“哼!你父岂是怯懦之人?你我父子联手,再加上有佑维的结盟,在这西凉地面上,谁还真能动的了咱们不成?我儿放心便是。”马腾怒哼了一声,显然是对董卓等人暗中给马超使绊子的事情,犹然不能释怀。
马超心知道自己的父亲看似是个大老粗,可实则是粗中有细,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地位。当即也就放了心,岔开话题说道:“父亲,武威与金城虽然相邻,可孩儿以后却不能每日服侍在父亲身侧了,请父亲定要保重身体,孩儿闲暇时,便会回家看望父亲。”
“哈哈哈,好男儿志在四方!家中之事,无需挂心。孟起,咱们父子,就此别过了!”言罢,马腾也不再拖泥带水,深深地看了马超一眼,随即便兜转马头,率领部下人马和马超分开,径直向武威治所姑臧的方向策马而去。
马超在龙象宝马上,对着马腾的背影行了一个半身礼,直到马腾的背影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里,马超才直起身来,惆怅的感慨了一声,随即也率部赶回了金城。
马超回到金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给卢植和郑玄分别写了一封信,将西凉叛乱已经被平定的事情,告诉了这两位尚未谋面的恩师,并感谢他们先前为自己推荐的许慈、国渊等人才,若无他们从中相助,马超绝不会如此轻易的便击溃叛军的主力部队。
之后,便是询问羌氐骑兵们的安置情况。负责这件事的,是国渊和太史慈二人,这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配合这处理羌氐异族的安顿事宜了,所以也算是老搭档了,各项安排都是井然有序,十余万羌氐骑兵连同他们的家眷,都被这两人打乱了原来的部落,重新了进行了安排,羌人与氐人相互穿插,被编成了一队队新的编制,然后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数留在金城,其余的三分之一则是送到了武威,交由马腾去治理。
太史慈和国渊这样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打乱羌氐部众原有的编制,可以打消他们的异心,瓦解他们原有的战斗力,令他们失去了再次作乱的资本;另一方面,金城在第二次接收羌氐两族人之后,人口已经剧增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过国渊的演算,人口已经趋于饱和的程度,因此分出三分之一的人数到武威去,既是对武威战斗力和劳动力的双重补充,也不会让金城因人口剧增后,而出现新的问题。
在留在金城的三分之二羌氐人们之中,太史慈挑选出了两万名精壮之士,编入到了部队中,其中身体素质较好的一万人,进入了马超所率领的直属部队;另外一万人则是被太史慈安排到了金城各县,担当起了地方军的任务。
至于其他的羌氐族人,则是被国渊按照与本地西凉人们之间一定的比率,分别安排到了各县去居住。经过国渊的安排之后,各县的人口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回升,且西凉人与羌氐两族人的比例大概为七比三左右,西凉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彻底根除了羌氐两族人的祸乱之源,开始向西凉的汉人族群进行融入。
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整顿,当马超再次回到金城的时候,顿时感到耳目一新,街面上不时有羌氐两族人和汉人并肩而行,彼此相安无事。即便在日常的生活中,彼此有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了。马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羌氐两族人早晚会真正的融入到汉族中来,这是马超乐于见到的。民族的大融合,对于目前的社会状况是有绝对好处的,借着异族人血脉中的好胜之心,可以激发出西凉汉人们沉寂已久的斗志;而西凉汉人们的行事作风,则是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异族人的各种劣习,让他们走向文明。
鉴于太史慈和国渊对羌氐两族人的处置十分到位,马超特意召开了一次集体议会,着重表扬了太史慈和国渊,同时也肯定了民族融合的大方针,并指定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就由国渊来具体负责汉人与羌氐两族人之间的各种事务;由太史慈负责训练新加入部队的那一万名羌氐士兵。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马超正式提出了组建精锐部队的提议,并将亲自为精锐部队授以特有的战斗番号。经过与部下文武官员们的商议,马超决定暂时只组建两支精锐部队,其中一支为骑兵精锐,另一支则是步兵精锐部队。
这两支精锐部队,分别以马超部下最精锐的两千骑兵和两千步兵为班底,在从军中挑选优秀的兵源,补充到其中,使之分别达到五千人的编制。在挑选兵源的时候,马超特意提出,不分西凉人和羌氐两族人,只要具有优秀的作战技能和一颗忠诚勇敢的心,且身体素质过关的,就拥有了报名的资格。当然,报名之后,还是要进行筛选的,在层层选拔中,全部过关的人,才能正式进入到两支特殊的精锐部队中。
这两支精锐部队的名额之所以如此诱人,不但因为他们的军饷是其他部队的数倍,更主要的原因是,唯有进入这两支精锐部队,才能完全学习到马超所创的“出手法”等三种战斗技能,这对于每一个将士而言,都是致命的诱惑。更何况大家都清楚,这两支精锐部队,今后便是马超的直属部队,是随时可以伴随在马超身边的。不要忘记,马超如今可是被刘宏亲笔御封为大汉有史以来第四位冠军侯了啊!冠军侯的直属部队,这份荣耀,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吗?
当两支精锐部队的第一批人选,被确定下来以后,马超特意为他们进行了授予战斗番号的仪式,精锐骑兵被授予了“奔雷骑”的称号,意指他们以擅长闪电战而闻名于世;同时,马超也希望他们今后可以势如奔雷,以摧枯拉朽之势,去击败一切的敌人!
步兵精锐则是被马超授予了“破军阵”的番号。破军一词,源自北斗第七星之说,意为军队之中的敢死队、先锋队,取与敌争锋,势如破军之意。马超以破军为这支部队冠名,可见他对这支虎贲之师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正式组建起了两支精锐部队之后,马超依然没能空闲下来。他和国渊、许慈等人花费了十余日的功夫,亲自到各县的民间去视察,将民间百姓们的疾苦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一记载下来,然后做了一个汇总,再根据汇总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治下的百姓们解决问题。
眨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便过去了,郑玄和卢植的回信,几乎是在同时被传到了马超的手上。这两封回信中,满溢着对马超的赞赏之意,但其中的两句话,却分别引起了马超的注意。
郑玄的信中,告知马超不可得意忘形,需事事小心,并询问马超是否已经上书天子,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意。这一点,马超确实是疏忽了,自从战乱被平定之后,马超显示忙于应对董卓等人的鬼蜮伎俩,而后有因安排金城的各项事务,时至今日都未能想起来正式写一封奏折,来表达自己对刘宏的感谢之情,这一点,若是被那些奸诈小人得知,怕是又要生出一番事端来,务须尽快解决。
而在卢植的回信中,马超意外的看到了刘备的名字。卢植提到,他的弟子之中,有一人乃是汉氏宗亲,为中山靖王之后,名为刘备,字玄德。目前刘备因仕途不顺,已经弃了平原县令一职,到幽州投奔卢植的大弟子公孙瓒去了。这原本只是卢植的闲聊之语,可是马超在看到之后,却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刘备此人,后世的人对他褒贬不一,有的说他仁义无双,有的说他腹黑至极;马超其实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因为马超认为,在当今这个乱世,光靠仁义是绝对无法掌控住局面的,而被称颂为仁义无双的刘备,最后却能占据巴蜀,成就一番帝业,那绝不是只靠仁义就能做到的,若说他刘备没有从中耍过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马超是说什么也不能相信的。
抬起头看向遥远的北方,马超的目光显得十分深邃,心中暗道:刘玄德啊刘玄德,你究竟是圣人还是伪君子,希望在我们见面的时候,你能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