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 第41章 能屈能伸
- 42 第42章 走为上策
- 43 第43章 逃出生天
- 44 第44章 雾里看花
- 45 第45章 扑朔迷离
- 46 第46章 天书所迫
- 47 第47章 渔隐樵子
- 48 第48章 耕夫书生
- 49 第49章 一灯大师
- 50 第50章 小有失意
- 51 第51章 大理天龙
- 52 第52章 六脉神剑
- 53 第53章 水上悍匪
- 54 第54章 火海余生
- 55 第55章 惩恶除奸
- 56 第56章 初见傻姑
- 57 第57章 出手相助
- 58 第58章 故人相逢
- 59 第59章 野店话别
- 60 第60章 与人交锋
- 61 第61章 误会丛生
- 62 第62章 洞庭湖畔
- 63 第63章 居心叵测
- 64 第64章 欲加之罪
- 65 第65章 却再相逢
- 66 第66章 明辨是非
- 67 第67章 游方郎中
- 68 第68章 破云出月
- 69 第69章 师徒相认
- 70 第70章 骤雨将至
- 71 第71章 长天当哭
- 72 第72章 风尘困顿
- 73 第73章 分道扬镳
- 74 第74章 风雨同路
- 75 第75章 落离莲调
- 76 第76章 井底吴钩
- 77 第77章 前路茫茫
- 78 第78章 耄妻耋夫
- 79 第79章 再临蒙古
- 80 第80章 寸草春晖
- 81 第81章 三叠阳关
- 82 第82章 黑玉断续
- 83 第83章 围场练兵
- 84 第84章 平地生波
- 85 第85章 朝暮在心
- 86 第86章 围炉欢声
- 87 第87章 良辰美景
- 88 第88章 共度佳节
- 89 第89章 大病初愈
- 90 第90章 风雪夜逃
- 91 第91章 败走少林
- 92 第92章 险之又险
- 93 第93章 九阳神功
- 94 第94章 壁立千仞
- 95 第95章 青红皂白
- 96 第96章 风光霁月
- 97 第97章 山雨欲来
- 98 第98章 冷风满楼
- 99 第99章 明河共影
- 100 第100章 祸在朝夕
- 101 第101章 迫上终南
- 102 第102章 怀璧其罪
- 103 第103章 一肩挑仇
- 104 第104章 重阳大战
- 105 第105章 恩怨难断
- 106 第106章 走火入魔
- 107 第107章 真相大白
- 108 第108章 共度一生
- 109 第109章 远赴塞外
- 110 第110章 相依相伴
- 111 第111章 天山月明
- 112 第112章 道是寻常
- 113 第113章 天不遂人
- 114 第114章 重返中原
- 115 第115章 寻医问药
- 116 第116章 世事无常
- 117 第117章 大道无情
- 118 第118章 何当载酒
- 119 第119章 漫卷西风
- 120 第120章 大漠行侠
- 121 第121章 路见不平
- 122 第122章 一对麻烦
- 123 第123章 鱼龙混杂
- 124 第124章 嘉兴婚事
- 125 第125章 喜堂大祸
- 126 第126章 情为何物
- 127 第127章 一泯恩仇
- 128 第128章 山水有路
- 129 第129章 龙争虎斗
- 130 第130章 心怀明灯
- 131 第131章 一日为师
- 132 第132章 传道授业
- 133 第133章 坐忘玉京
- 134 第134章 日月无极
- 135 第135章 桃花岛上
- 136 第136章 故友重聚
- 137 第137章 兄弟长谈
- 138 第138章 何不若舟
- 139 第139章 凶手谓谁
- 140 第140章 内情毕露
- 141 第141章 短聚再别
- 142 第142章 终南古墓
- 143 第143章 纷乱不休
- 144 第144章 金刚门下
- 145 第145章 嘉兴托孤
- 146 第146章 好问则裕
- 147 第147章 阔别相逢
- 148 第148章 接续断骨
- 149 第149章 鸡犬不宁
- 150 第150章百感交集
- 151 第151章洞中灵堂
- 152 第152章侠门弟子
- 153 第153章万水千山
- 154 第154章走南闯北
- 155 第155章落英缤纷
- 156 第156章翠鸟翡雀
- 157 第157章钱塘边
- 158 第158章尺水丈波
- 159 第159章暗潮汹涌
- 160 第160章初到襄阳
- 161 第161章旧地重游
- 162 第162章商计谋议
- 163 第163章五月初夏
- 164 第164章湖边争端
- 165 第165章东邪门人
- 166 第166章儿女情长
- 167 第167章礼法世俗
- 168 第168章群豪齐聚
- 169 第169章英雄大宴
- 170 第170章日月昭昭
- 171 第171章武林盟主
- 172 第172章深明大义
- 173 第173章善恶一念
- 174 第174章夺权争位
- 175 第175章无愧于心
- 176 第176章幽幽深谷
- 177 第177章两方激斗
- 178 第179章忠义两难
- 179 第180章无辜受难
- 180 第181章无为歧路
- 181 第182章悬壶济世
- 182 第183章酒令智昏
- 183 第184章皇城沦陷
- 184 第185章喜事临门
- 185 第186章举棋不定
- 186 第187章进退维谷
- 187 第188章家国永安
- 188 第189章有客远来
- 189 第190章 尘埃暂定
- 190 第191章 斗转星移
- 191 第192章 深渊万丈
- 192 第193章 华山论剑
- 193 第194章 气凌霄汉
- 194 第195章 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1章 大理天龙
第51章 大理天龙
原来段氏祖国上有一门名叫“六脉神剑”的武功,威力无穷,乃是由一阳指演变而来,却精于一阳指。六脉神剑流传到一灯大师这辈,不知为何失传,是以这只是一个传说,至于有多神奇,却不是谢曜能猜得到的。
他听天书娓娓道来不禁深感好笑,谢曜道:“我连一阳指到底是什么样都未曾见识过,如何去学那更高深的六脉神剑,更何况你也不知道六脉神剑在哪里,我们去大理又有什么用处?”
天书冷声道:“不去试一试又怎么知道,你总是这样,未曾尝试便轻言放弃,当真懦弱至极!”
谢曜想为自己辩驳这不是懦弱,而是率先考虑,明明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要多费周折?但现下闲来无事,又总听闻大理人杰地灵,气候温暖,这一路就当游山玩水了。
天书怕他丧失信心,每天都要对他唠叨几遍仇人啊自保啊,说让他练武总是有好处的。谢曜后来听得多了,也就将其当做他练武的目标,心道罢了罢了,只要他学成那六脉神剑,连欧阳锋都不能奈何他,岂不是一劳永逸的好事。
一灯大师出家后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段智廉,但段智廉福薄,在位不到五年便驾崩,此时的大理乃由段智廉胞弟段智祥继位,虽比不上金国繁荣富强,但偏安一隅也胜过宋朝的山河破碎。
这日,谢曜和天书已然来到大理城境内。天龙寺本不该叫天龙寺,而是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这天龙寺的名字便如何也改不了。
天龙寺乃唐朝初年建造,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
谢曜来到寺庙外不禁有些怯然,他暗暗思忖:这样的一座皇家庙宇,怎会让他翻个底朝天,来找六脉神剑学习?如此一想,更觉天书行为滑稽,自己也思虑不周。
正当谢曜准备转身离去,再好好想个对策,忽然听得身后有人唤道:“施主留步。”
谢曜闻言回头一看,却见一个小沙弥迎上前来,双手合十朝谢曜鞠了一躬:“请问你是不是谢施主?”
谢曜不禁惊异万分,他疑惑道:“你怎知我姓谢?”
那小沙弥抓抓光头,笑说:“谢施主,你终于来了,快随小僧进去罢。主持方丈念叨你好几天啦,算准了你这会儿要来。让我先带你去藏经阁阅览书籍,他坐禅还有好一会儿,恕不能亲自招呼。”
谢曜虽然莫名其妙,但转念一想,猜是一灯大师算准他的行迹提前透露给天龙寺方丈也未可知,他正想去藏经阁找找有没有六脉神剑的记载,如此甚好。
当下谢曜便随着那小沙弥进入寺庙当中,天龙寺果然规模宏大,构筑精丽,是一灯大师隐居的小庙万万比不上的。但这雕栏玉砌背后,却不如那深山小庙有清远之幽了。
谢曜跟着小沙弥由左首瑞鹤门而入,经幌天门、清都瑶台、无无境,来到三元宫外,却见广阔的大殿前用白色大理石砌了一座宽约两丈,高约两三四丈的大火炉。谢曜不禁出声询问,说:“那炉子是作甚用的?”
小沙弥看了眼那炉,忙撇开视线双手合十向天连连作揖,似乎丝毫不敢亵渎此炉。他神色恭敬的解释道:“谢施主,你第一次来天龙寺,有所不知,这炉名叫‘涅槃炉’,乃是给那些即将往生的大士回天所用,大士在炉中以业火锤炼七七四十九日,能挺过去,便是悟出生灭常断的天人;反之,则是葬身于火海,直接往生了。”
“噢?那这么多年来可有人进去过?”
小沙弥道:“当然有人进去过,但是都化成灰啦!活生生出来的可只有一个!”
谢曜不禁来了兴趣,问:“是谁?”
“你可知道曾经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阳?”
谢曜见那小沙弥的神态,不由微微发笑:“怎么?他便是进涅槃炉生还的那人吗?”
小沙弥摆摆手,说:“那倒不是。他有一个朋友,乃是少林寺的一位大师。我们不知姓名,姑且叫他斗酒僧罢。此人来我天龙寺与当时的方丈切磋,技高一筹,他听了涅槃炉的传说,非要进去试上一试,业火熊熊烧了九天,他实在待不住了才出来。虽然没有坚持到七七四十九日,但也是大大的了不起啦!”
谢曜听到此处,不禁回头又看了眼那炉子,不知怎的,竟觉得白色的炉子在日光下刺目万分。
那小沙弥讲完,忽然抬手给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僧无意犯口业,还请信奉西天如来佛南海观世音不要怪罪……”
谢曜听他念叨不由好笑,快步上前拍了拍他肩膀,笑说:“信奉自己的本性就是佛,唯佛法承认人和佛平等。五戒十善都是自己修行,如来观音他们可不管这个。”
那小沙弥闻言一愣,拍了下自己脑门儿,忙追上前大喊:“谢施主,谢施主,那如来和观音他们管甚么啊!”
*
谢曜和那小沙弥来到藏经阁,那小沙弥不便进去,于是在楼下等候。谢曜径直上了藏经阁,随意翻看了几本,却也都是些讲究弘扬佛法的经书。他不由想到了全真教的藏经阁,一楼也都是这些理念上的东西,当下再不多想,上得楼去。
天龙寺比全真教多了一个好处,那便是没有守经阁的怪人。谢曜来来回回将四层楼走完,却也没发现和武功秘籍有丝毫相同的书籍。倒是天书抱着一本又一本的书,三下五除二吃掉大半。
谢曜挠了挠头,干脆背靠着书架一屁股坐在地上,他百无聊赖随便抽出一本书,没了封面,也不知是什么内容,但见经书发黄,也还有些年头。
那书本抬行第一句便是“九品莲台,转乾坤,愿渡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成无量佛。”
谢曜看到“九品莲台”四个字不禁微微一怔,想到临走前一灯大师对他所言的那番话,问他可曾真正领悟。然而领悟甚么?爱结、恚结、慢结、痴结、疑结、见结、取结、悭结、嫉结九中凡业又如何?他谢曜这一生尽力做到不贪爱、不嗔恚、不慢邪、不发痴、不猜疑、不邪见、不戒取、不吝啬、不嫉妒,这种浅白的道理又需要怎么领悟?
谢曜隐隐觉得抓住了甚么,他闭着双眼,回想那日离去时一灯大师念的那段莫名其妙的经文,不由自主的呢喃道:“九品莲台,九众生居,九有功架,九来悟法。天之精,地之精,金之精,水之精,木之精,火之精,日之精、月之精、星之精,颤拉采收精气,三十六息也……颤拉采收精气,三十六息也……三十六息也……等等!三十六息!”谢曜倏然睁开双眼,三十六息乃武学调戏之法,莫非……莫非……
谢曜刷的站起,欣喜若狂道:“我懂了!我懂了!天书,我懂了!”
天书从旁边的书架转来,问:“你懂甚么了?”
“我误会一灯大师了!是我太过轻狂,大师一番好心,却被我当做是他不愿传授。”谢曜叹了口气,摸着自己身上的经脉形式,低声道:“手太阴肺经,功架一品,是为不贪爱,引天之精,颤气吊马,不用意,过三十六息出拇指;手厥阴心包经,功架二品,是为不嗔恚,引地之精气,拉气横马……”
天书打断他问:“甚么意思?”
谢曜微微一笑,说:“我也不甚大明,但一灯大师的确是将一阳指传授给我了。他两年中教我的佛法便是这一阳指的入门根基,最后几句却是功法精要。若佛法修为理解不够,强行修炼一阳指只能适得其反。一阳者少阳也,少阳为阳气初生,生机乃发,万物于生,一阳初始而生生不息。然而最重要的却是九悟,能不能悟出来全靠我自己。人体经脉能过三十六息的少之又少,而这其中必须全部由指法过出,是以从手指的经脉中一一排除,就能找到这九条经脉,从而由运行穴位使出一阳指。”
天书听他说的滔滔不绝,不知怎的,竟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谢曜。
“是么?如此恭喜你了。”
谢曜莫名其妙道:“我参透了一阳指,你难道不高兴?我们可以走了,不用在此学六脉神剑了。”
“六脉神剑?”楼下忽然传来一声惊喝,天书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谢曜一把抓住,塞入怀中。
谢曜走下楼梯,问:“是谁在楼下?”
恰好说话的那人也正在上楼,两人一上一下在楼梯中相遇。来人披着袈裟,六十来岁的年纪,童颜鹤发精神奕奕,正是寺院的主持方丈法玄和尚。
那法玄和尚见了谢曜先是一愣,而后微笑道:“施主,多年不见,你都长大了。”
谢曜闻言有些发愣,不知道这和尚怎么认识自己,他却是不认得此人,于是支吾道:“敢问大师法号?”
法玄神色有些不乐意,合掌道:“阿弥陀佛,你连我都不记得了么?”话虽如此,法玄还是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谢曜。
谢曜点了点头:“晚辈记性不好,法玄大师莫要见怪。”
法玄见他十分有礼,也很高兴,道:“我方才听你提起六脉神剑,可有甚么事情吗?”
谢曜对这笑眯眯的主持也很有好感,于是道:“法玄大师,我听闻天龙段氏最高超的武功乃属六脉神剑,可我前段时间去和一灯大师研讨佛法,他却不会此功,这又是为甚么?”
法玄不禁一愣:“你见过一灯大师了?”
“正是,但一灯大师隐居深山,不愿被俗世烦扰。”
法玄道:“是了,一灯大师便是这样的性子。”他顿了顿,叹了口气,接着道:“六脉神剑这样的功夫谁不想学?但这门功夫早在保定帝那会儿,便已然被毁啦!”
“被毁了?”谢曜顿住脚步,惊讶的望向法玄。
法玄又叹了叹气,才言道:“当年大雪山大轮寺高僧来我寺挑衅,非要抢夺段氏六脉神剑,为了不使六脉神剑落入他人之手,我寺中的一位大师用一阳指指力将六卷秘籍通通付之一炬,自宣仁皇帝逝后,这六脉神剑便也就此失传了。”
谢曜闻言不禁觉得可惜,只道:“不能亲眼见识此功风采,当真遗憾至极。”
法玄“哎”了一声,忽然道:“当时那大轮寺高僧被我宣仁帝击退,六脉神剑是以并未全部烧光,还留有残卷。施主,你若想一睹风采,便随我来。”
谢曜不由得双眼发光,大喜道:“这可是真的?”
“舅舅甚么时候骗过你。”法玄说罢,转身便去引路。
谢曜却有些莫名其妙,皱眉喃喃道:“……舅……舅?”
他听天书娓娓道来不禁深感好笑,谢曜道:“我连一阳指到底是什么样都未曾见识过,如何去学那更高深的六脉神剑,更何况你也不知道六脉神剑在哪里,我们去大理又有什么用处?”
天书冷声道:“不去试一试又怎么知道,你总是这样,未曾尝试便轻言放弃,当真懦弱至极!”
谢曜想为自己辩驳这不是懦弱,而是率先考虑,明明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要多费周折?但现下闲来无事,又总听闻大理人杰地灵,气候温暖,这一路就当游山玩水了。
天书怕他丧失信心,每天都要对他唠叨几遍仇人啊自保啊,说让他练武总是有好处的。谢曜后来听得多了,也就将其当做他练武的目标,心道罢了罢了,只要他学成那六脉神剑,连欧阳锋都不能奈何他,岂不是一劳永逸的好事。
一灯大师出家后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段智廉,但段智廉福薄,在位不到五年便驾崩,此时的大理乃由段智廉胞弟段智祥继位,虽比不上金国繁荣富强,但偏安一隅也胜过宋朝的山河破碎。
这日,谢曜和天书已然来到大理城境内。天龙寺本不该叫天龙寺,而是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这天龙寺的名字便如何也改不了。
天龙寺乃唐朝初年建造,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
谢曜来到寺庙外不禁有些怯然,他暗暗思忖:这样的一座皇家庙宇,怎会让他翻个底朝天,来找六脉神剑学习?如此一想,更觉天书行为滑稽,自己也思虑不周。
正当谢曜准备转身离去,再好好想个对策,忽然听得身后有人唤道:“施主留步。”
谢曜闻言回头一看,却见一个小沙弥迎上前来,双手合十朝谢曜鞠了一躬:“请问你是不是谢施主?”
谢曜不禁惊异万分,他疑惑道:“你怎知我姓谢?”
那小沙弥抓抓光头,笑说:“谢施主,你终于来了,快随小僧进去罢。主持方丈念叨你好几天啦,算准了你这会儿要来。让我先带你去藏经阁阅览书籍,他坐禅还有好一会儿,恕不能亲自招呼。”
谢曜虽然莫名其妙,但转念一想,猜是一灯大师算准他的行迹提前透露给天龙寺方丈也未可知,他正想去藏经阁找找有没有六脉神剑的记载,如此甚好。
当下谢曜便随着那小沙弥进入寺庙当中,天龙寺果然规模宏大,构筑精丽,是一灯大师隐居的小庙万万比不上的。但这雕栏玉砌背后,却不如那深山小庙有清远之幽了。
谢曜跟着小沙弥由左首瑞鹤门而入,经幌天门、清都瑶台、无无境,来到三元宫外,却见广阔的大殿前用白色大理石砌了一座宽约两丈,高约两三四丈的大火炉。谢曜不禁出声询问,说:“那炉子是作甚用的?”
小沙弥看了眼那炉,忙撇开视线双手合十向天连连作揖,似乎丝毫不敢亵渎此炉。他神色恭敬的解释道:“谢施主,你第一次来天龙寺,有所不知,这炉名叫‘涅槃炉’,乃是给那些即将往生的大士回天所用,大士在炉中以业火锤炼七七四十九日,能挺过去,便是悟出生灭常断的天人;反之,则是葬身于火海,直接往生了。”
“噢?那这么多年来可有人进去过?”
小沙弥道:“当然有人进去过,但是都化成灰啦!活生生出来的可只有一个!”
谢曜不禁来了兴趣,问:“是谁?”
“你可知道曾经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阳?”
谢曜见那小沙弥的神态,不由微微发笑:“怎么?他便是进涅槃炉生还的那人吗?”
小沙弥摆摆手,说:“那倒不是。他有一个朋友,乃是少林寺的一位大师。我们不知姓名,姑且叫他斗酒僧罢。此人来我天龙寺与当时的方丈切磋,技高一筹,他听了涅槃炉的传说,非要进去试上一试,业火熊熊烧了九天,他实在待不住了才出来。虽然没有坚持到七七四十九日,但也是大大的了不起啦!”
谢曜听到此处,不禁回头又看了眼那炉子,不知怎的,竟觉得白色的炉子在日光下刺目万分。
那小沙弥讲完,忽然抬手给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僧无意犯口业,还请信奉西天如来佛南海观世音不要怪罪……”
谢曜听他念叨不由好笑,快步上前拍了拍他肩膀,笑说:“信奉自己的本性就是佛,唯佛法承认人和佛平等。五戒十善都是自己修行,如来观音他们可不管这个。”
那小沙弥闻言一愣,拍了下自己脑门儿,忙追上前大喊:“谢施主,谢施主,那如来和观音他们管甚么啊!”
*
谢曜和那小沙弥来到藏经阁,那小沙弥不便进去,于是在楼下等候。谢曜径直上了藏经阁,随意翻看了几本,却也都是些讲究弘扬佛法的经书。他不由想到了全真教的藏经阁,一楼也都是这些理念上的东西,当下再不多想,上得楼去。
天龙寺比全真教多了一个好处,那便是没有守经阁的怪人。谢曜来来回回将四层楼走完,却也没发现和武功秘籍有丝毫相同的书籍。倒是天书抱着一本又一本的书,三下五除二吃掉大半。
谢曜挠了挠头,干脆背靠着书架一屁股坐在地上,他百无聊赖随便抽出一本书,没了封面,也不知是什么内容,但见经书发黄,也还有些年头。
那书本抬行第一句便是“九品莲台,转乾坤,愿渡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成无量佛。”
谢曜看到“九品莲台”四个字不禁微微一怔,想到临走前一灯大师对他所言的那番话,问他可曾真正领悟。然而领悟甚么?爱结、恚结、慢结、痴结、疑结、见结、取结、悭结、嫉结九中凡业又如何?他谢曜这一生尽力做到不贪爱、不嗔恚、不慢邪、不发痴、不猜疑、不邪见、不戒取、不吝啬、不嫉妒,这种浅白的道理又需要怎么领悟?
谢曜隐隐觉得抓住了甚么,他闭着双眼,回想那日离去时一灯大师念的那段莫名其妙的经文,不由自主的呢喃道:“九品莲台,九众生居,九有功架,九来悟法。天之精,地之精,金之精,水之精,木之精,火之精,日之精、月之精、星之精,颤拉采收精气,三十六息也……颤拉采收精气,三十六息也……三十六息也……等等!三十六息!”谢曜倏然睁开双眼,三十六息乃武学调戏之法,莫非……莫非……
谢曜刷的站起,欣喜若狂道:“我懂了!我懂了!天书,我懂了!”
天书从旁边的书架转来,问:“你懂甚么了?”
“我误会一灯大师了!是我太过轻狂,大师一番好心,却被我当做是他不愿传授。”谢曜叹了口气,摸着自己身上的经脉形式,低声道:“手太阴肺经,功架一品,是为不贪爱,引天之精,颤气吊马,不用意,过三十六息出拇指;手厥阴心包经,功架二品,是为不嗔恚,引地之精气,拉气横马……”
天书打断他问:“甚么意思?”
谢曜微微一笑,说:“我也不甚大明,但一灯大师的确是将一阳指传授给我了。他两年中教我的佛法便是这一阳指的入门根基,最后几句却是功法精要。若佛法修为理解不够,强行修炼一阳指只能适得其反。一阳者少阳也,少阳为阳气初生,生机乃发,万物于生,一阳初始而生生不息。然而最重要的却是九悟,能不能悟出来全靠我自己。人体经脉能过三十六息的少之又少,而这其中必须全部由指法过出,是以从手指的经脉中一一排除,就能找到这九条经脉,从而由运行穴位使出一阳指。”
天书听他说的滔滔不绝,不知怎的,竟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谢曜。
“是么?如此恭喜你了。”
谢曜莫名其妙道:“我参透了一阳指,你难道不高兴?我们可以走了,不用在此学六脉神剑了。”
“六脉神剑?”楼下忽然传来一声惊喝,天书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谢曜一把抓住,塞入怀中。
谢曜走下楼梯,问:“是谁在楼下?”
恰好说话的那人也正在上楼,两人一上一下在楼梯中相遇。来人披着袈裟,六十来岁的年纪,童颜鹤发精神奕奕,正是寺院的主持方丈法玄和尚。
那法玄和尚见了谢曜先是一愣,而后微笑道:“施主,多年不见,你都长大了。”
谢曜闻言有些发愣,不知道这和尚怎么认识自己,他却是不认得此人,于是支吾道:“敢问大师法号?”
法玄神色有些不乐意,合掌道:“阿弥陀佛,你连我都不记得了么?”话虽如此,法玄还是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谢曜。
谢曜点了点头:“晚辈记性不好,法玄大师莫要见怪。”
法玄见他十分有礼,也很高兴,道:“我方才听你提起六脉神剑,可有甚么事情吗?”
谢曜对这笑眯眯的主持也很有好感,于是道:“法玄大师,我听闻天龙段氏最高超的武功乃属六脉神剑,可我前段时间去和一灯大师研讨佛法,他却不会此功,这又是为甚么?”
法玄不禁一愣:“你见过一灯大师了?”
“正是,但一灯大师隐居深山,不愿被俗世烦扰。”
法玄道:“是了,一灯大师便是这样的性子。”他顿了顿,叹了口气,接着道:“六脉神剑这样的功夫谁不想学?但这门功夫早在保定帝那会儿,便已然被毁啦!”
“被毁了?”谢曜顿住脚步,惊讶的望向法玄。
法玄又叹了叹气,才言道:“当年大雪山大轮寺高僧来我寺挑衅,非要抢夺段氏六脉神剑,为了不使六脉神剑落入他人之手,我寺中的一位大师用一阳指指力将六卷秘籍通通付之一炬,自宣仁皇帝逝后,这六脉神剑便也就此失传了。”
谢曜闻言不禁觉得可惜,只道:“不能亲眼见识此功风采,当真遗憾至极。”
法玄“哎”了一声,忽然道:“当时那大轮寺高僧被我宣仁帝击退,六脉神剑是以并未全部烧光,还留有残卷。施主,你若想一睹风采,便随我来。”
谢曜不由得双眼发光,大喜道:“这可是真的?”
“舅舅甚么时候骗过你。”法玄说罢,转身便去引路。
谢曜却有些莫名其妙,皱眉喃喃道:“……舅……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