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33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是没希望
- 434 第四百五十四章 说到做不到
- 435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万师兄故事
- 436 第四百五十六章 培养平等心
- 437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皆菩萨
- 438 第四百五十八章 玄奘的源流
- 439 第四百五十九章 构建知识树
- 440 第四百六十章 比喻最有效
- 441 第四百六十一章 借故事说法
- 442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离世间法
- 443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吓人的因果
- 444 第四百六十四章 药王大誓愿
- 445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佛入中原楔
- 446 第四百六十六章 布施及功德
- 447 第四百六十七章 破公案手册
- 448 第四百六十八章 破相论得心
- 449 第四百六十九章 师兄的争论
- 450 第四百七十章 行走和站立
- 451 第四百七十一章 几种方便法
- 452 第四百七十二章 现场解疑惑
- 453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专业辅导员
- 454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是没问题
- 455 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体的基础
- 456 第四百七十六章 静坐方便法
- 457 第四百七十七章 易出的岔子
- 458 第四百七十八章 暂住洱海边
- 459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世界坍塌了
- 460 第四百八十章 逻辑的力量
- 461 第四百八十一章 权威的成果
- 462 第四百八十二章 底盘与动力
- 463 第四百八十三章 菜市场均衡
- 464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天才不幸福
- 465 第四百八十五章 智力是什么
- 466 第四百八十六章 拆边框行动
- 467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自我的人
- 468 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然性跳变
- 469 第四百八十九章 电炒锅事件
- 470 第四百九十章 他们那一代
- 471 第四百九十一章 想的可能性
- 472 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因各不同
- 473 第四百九十三章 有两个疑点
- 474 第四百九十四章 神通无用吗
- 475 第四百九十五章 情感之迷一
- 476 第四百九十六章 情感之迷二
- 477 第四百九十七章 情感之迷三
- 478 第四百九十八章 情感之迷四
- 479 第四百九十九章 情感之迷五
- 480 第五百章 生命智慧一
- 481 第五百零一章 生命智慧二
- 482 第五百零二章 生命智慧三
- 483 第五百零三章 生命智慧四
- 484 第五百零四章 生命智慧五
- 485 第五百零五章 经济问题一
- 486 第五百零六章 经济问题二
- 487 第五百零七章 因缘俱足事
- 488 第五百零八章 我们都有病
- 489 第五百零九章 世间躲不过
- 490 第五百一十章 笑话对艰难
- 491 第五百一十一章 巧合的奇迹
- 492 第五百一十二章 繁忙的庙会
- 493 第五百一十三章 备战大工程
- 494 第五百一十四章 品牌纯正性
- 495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们的道场
- 496 第五百一十六章 众人的需要
- 497 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们的队伍
- 498 第五百一十八章 小戴的孤独
- 499 第五百一十九章 祝圣寺传奇
- 500 第五百二十章 法会之略述
- 501 第五百二十一章 法会与鬼神
- 502 第五百二十二章 法露师慈悲
- 503 第五百二十三章 圣山真福地
- 504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不要骗自己
- 50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医命不医心
- 506 第五百二十六章 佛是大医王
- 507 第五百二十七章 因果不立处
- 50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爱与念佛
- 509 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拾当初心
- 510 第五百三十章 台湾女医生
- 511 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胡的确认
- 512 第五百三十二章 意外的法师
- 513 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们的争论
- 514 第五百三十四章 表相与义趣
- 515 第五百三十五章 小胡的打算
- 516 第五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老参
- 517 第五百三十七章 各有侧重点
- 518 第五百三十八章 理解小胡了
- 519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守个笨办法
- 520 第五百四十章 粗心与细心
- 521 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点实际的
- 522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如做好事
- 523 第五百四十三章 道密两旁证
- 524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两个老规矩
- 525 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给的糖果
- 526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学术严谨性
- 527 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个老故事
- 528 第五百四十八章 操作问答课
- 529 第五百四十九章 试坐的感受
- 530 第五百五十章 各自上归程
- 531 第五百五十一章 正式开始了
- 532 第五百五十二章 比乱麻还乱
- 533 第五百五十三章 还是想多了
- 53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解悟与行持
- 535 第五百五十五章 力量太虚弱
- 536 第五百五十六章 结账的一天
- 537 第五百五十七章 优越感之一
- 538 第五百五十八章 优越感之二
- 539 第五百五十九章 优越感之三
- 540 第五百六十章 优越感之四
- 541 第五百六十一章 仅剩我一人
- 54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对比与沉静
- 54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小胡的来信
- 54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升维与跃迁
- 54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刘大哥指引
- 546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个小基础
- 547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体系的转换
- 548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严格的次第
- 549 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叫思维修
- 550 第五百七十章 万物不固有
- 551 第五百七十一章 神秘的观修
- 552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此所谓闭关
- 553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最终的检验
- 554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后的操作
- 555 第五百七十五章 谁没开个学
- 55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确的起点
- 557 第五百七十七章 良好的态度
- 558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自欺欺人
- 559 第五百七十九章 靖师兄离开
- 560 第五百八十章 第一个密法
- 561 第五百八十一章 觉受天花板
- 56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应对与问答
- 563 第五百八十三章 针对性调伏
- 564 第五百八十四章 对面那个人
- 565 第五百八十五章 给我开小灶
- 566 第五百八十六章 终于上路了
- 56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可以记录了
- 56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密咒与灌顶
- 569 第五百八十九 为何要融入
- 570 第五百九十章 观察的角度
- 571 第五百九十一章 得法大圆满
- 572 第五百九十二章 我的大因果
- 57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川西世外山
- 574 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南山问答
- 575 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道无形处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吓人的因果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吓人的因果
圣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佛要普度众生,必须做好所谓小人的工作。从道理来说,君子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从事实来说,必须以强大的力量,用吓人的事实,才能让普通人心生畏惧,趣向佛道。
因果报应之所,对于君子来说,大体上是从原因条件和结果来说明其中的逻辑。但普通人,根本不会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结果。所以,用吓人的结果让人们不要作恶,用美好的期许,劝导人们行善,就成了佛教早期经典的重要内容。
因此,《罪福报应经》就起了这种作用。近代,邓大人在改开之初,为了团结广大人民,也用了这类方法。他著名的发言中有一篇,很简短,用题目就可以说明问题。《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这就很明白,对君子,要讲大道讲理想讲义,对于普通人,就得讲纪律,惩罪奖功,才能够保持统一性。
我是这么听佛说的。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精舍的时候。由于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弟子一同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做尼拘类树。树高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果实非常多。尼拘类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有如蜂蜜。掉落地上的熟果,人民吃了之后,病都会好而且眼目明亮。
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诸比丘就捡食地上之熟果。吃之后,佛就告诉侍者阿难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着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
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
佛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的种子只是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结果利益无限。
能当国王大臣,地位尊贵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
大富豪之人,是从布施中来的。
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
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
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
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蠢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益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
讲话声音清澈的人,是从歌咏三宝中得来的。
干净清洁没有疾病的人,是从慈悲心中得来的,因为他前生不用木棍等物打人之故。
长得高大的人,由于前世对人恭敬之故。
长得矮小的人,由于前世轻视傲慢他人之故。
长得丑陋的人,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
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问人之故。
生来愚蠢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教导别人之故。
哑巴是由于前世谤毁别人的缘故。
聋子瞎子,是由于前世不看经典,不听讲经的缘故。
当人的奴隶,是由于前世欠债不还之故。
地位卑贱的人,是由于前世不礼敬三宝之故。
长得又丑又黑的人,是由于把佛前面的光明遮住的缘故。
生在裸体之国,是由于前世在佛寺及精舍衣着不整的缘故。
生在马蹄国的人,是由于前世穿着木屐在佛前喧嚣走过之故。
生在穿胸人的国度,是由于前世布施作福时,心生悔恨吝惜之故。
投胎成鹿、麋、麂等鹿类中之人,是由于前世喜欢让众生惊慌恐怖之故。
生到龙族里,是由于前世喜欢调戏,是轻浮人之故。
身上生有恶毒之疮,而总是治不好,是由于前世喜欢鞭打众生的缘故。
人见人爱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满心欢喜愉悦之故。
人见人恶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脸臭臭的缘故。
被官府拘禁,被关在牢内,被手铐脚镣的人,是由于前生喜欢把众生关在笼子里,让众生不如意的缘故。
生得兔唇之人,是由于前生钓鱼,让鱼缺失唇吻之故。
不喜欢听金玉良言,而且吵闹不休,扰乱别人听经法的人,后世会成为耽耳狗。
虽然听闻佛法,但是内心不信,以后会生到驴马之中。
悭吝贪心,自己独食的人,会堕到饿鬼道里。以后投胎为人,会很贫穷、饥饿,衣不蔽体。
自己吃好饮食,给别人吃恶饮食,这种人以后会堕到猪及蟑螂之中。
抢夺别人的东西,以后会堕落成羊,被人活生生的剥皮。
喜欢杀生的人,以后会成为水上的浮游虫,朝生暮死。
喜欢偷窃别人财物的人,以后会生成牛马或做奴隶,以偿还偷窃之债。
喜欢奸淫别人的人,死了之后会入地狱。男的会抱着灼热的铜柱,女的会卧在炽热的铁床上。以后还会投胎做鸡鸭。
喜欢说谎并到处宣传别人过恶的人,死后入地狱中,会被口灌滚热的铜汁,会被拔出舌头,以牛来耕他的舌头。之后还会投胎成鸺鹠、鹦鹆这类声音难听的鸟类中。人们一听到它们的鸣叫,都觉得惊怖,说会发生鬼怪灾变之事,都诅咒这种鸟死掉。
喜欢喝酒,醉后犯了种种过失的人,将来会堕入热腾腾的大便地狱里,之后还会投胎成猩猩。出生为人时,非常愚蠢顽固,一无所知。
夫妇之间彼此不柔和顺从,经常打斗诤执,彼此互相驱逐的,将来会投胎到鸽鸠鸟类中。
贪图别人力气的人,将来会生到大象群中。
当官吏吃公家饭的人,如果对方无罪,自己却利用公职之便,侵犯人民,用鞭杖抽打他们,强迫送走他们,脚镣手铐他们,使他们投诉无门。这种人死后堕地狱,神识受到极端的痛苦。这样经过千亿年之后,再堕到水牛中。被人穿鼻口,拉车拖船,
被人用棍子打,鞭子抽,以偿宿世之罪过。
不干净的人,是从猪投胎来的。
悭吝贪心,不廉洁的人,是从狗投胎来的。
凶狠暴戾,刚愎自用的人,是从羊投胎来的。
轻躁不安,不能忍耐任何事情的人,是从猕猴投胎来的。
身上有一股腥臭之气的人,是从鱼鳖中投胎来的。
凶恶狠毒的人,是从毒蛇投胎来的。
爱好美食,喜欢杀害众生,而没有慈悲心的人,是从豺狼狐狸鹰中投胎来的。
在胞胎时就死亡,或生下来不久就死亡,或很短命就死,之后又堕落三恶道千万劫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打猎射杀动物,喜欢焚烧山林,喜欢把动物的卵弄破,喜欢捕鱼网鱼。这种人杀害一切众生,贪吃它们的肉,贪图它们的皮毛,因此而得短命的报应。世世累劫都堕落恶道,很难有成人的一天,要引为借镜呀。”
佛说:“凡是作功德,都必须亲自烧香、斋食、诵经。不可以请人做功德而不给供养,不发愿。好比请别人吃饭,自己却不吃,因此自己怎能饱而不饥饿呢?
要烧香礼拜、洁净身心,守持戒律,修习禅定才能摄心。佛前燃灯能得聪明,最后能得世间智、出世间智及出世间上上智,而无任何障碍。平常就要烧香、斋食、读经、布施。能布施的人,可以得到福报,诸天神会帮助他,恶鬼邪神都会离他远远的,不敢去侵犯他。
懈怠的人,平常轻松安稳的过日子,没有精进修行的心。等到有朝一日生病了,或者遇到不吉利的事时,才想到要去烧香拜佛,说是作福。这样子诸天神是不会降临的,因此众魔就敢前来骚扰,作种种神变怪异之事。因此之故,应当要精进修行。
罪报与福报跟随着人,就像影子跟着人一样。我们培福就像下种一样,收获的果实犹如尼俱类树那么多。尼俱类树的本来种子,有几个核呢?”
阿难跪着合掌回答佛说:“种子只有一枚的核粒,渐渐长大之后,却收成数不尽的种子。”
佛告诉阿难说:“只布施一个,却获得万倍的报酬,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佛告诉阿难说:“世人愚蠢无知,只能用有生死的肉眼来观看一切,而不能透彻了知罪业及福报的根本。我用道眼观看无数劫以来,一直到今天的众生罪福报应,清楚得犹如观看手掌中的珍宝琉璃,内外都透明清澈,没有任何疑惑不明之处。”
阿难整理了一下衣襟之后,为佛作礼然后向佛说:“您说的这些法,应该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比较适当?”
佛告诉阿难说:“这部经叫做五道轮转罪福报应。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读诵这部经,而且广为宣传的话,功德无量。他们能够见到贤劫中的一千尊佛,并能追随供养贤劫千佛。他们不会堕落三恶道,也不会生在八难处,能够得到正定。”
佛说完这部经时,有五百位比丘证了罗汉果。诸天龙神及一万二千名清净信士,六千名清净信女,都对佛法生起了绝对的信心。他们都向佛陀顶礼之后,各自散去。
接下来,法师从劝善的角度,讲解了《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前面是一个手打,下面是一个手摸了。
阿难问佛说:有人因为侍奉佛陀道而得安乐吉祥;有的人因侍奉佛陀道而家财衰耗。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希望佛世尊能广泛的说一下。佛告诉阿难,有的人修学佛道是跟随高明的师傅,受戒律以后能善于守护。勤奋修学自己所得来的。早上晚上恭敬礼拜老师,点燃灯烛修行到很晚,尽管斋戒却不觉得受束缚。内心常能欢喜,所以善神拥护他,不论做什么,他都很顺利。所作的都能有所增益。这种人受到天龙鬼神的尊敬。长久下去必然能够入道。
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才称为佛的弟子。
而有的人修学佛道不能遇到好的老师。不能明了经书、教法的本意。结果意志信心不坚定。尽管也受戒律,但是他们的戒律是有违害的。他们没有什么好的言行举止,也不能安定身心,不会晚上修行到很晚,也对老师没有恭敬。常常怀恨、嗔怒、恶言相向、口出恶言、谩骂不止。不能持六斋戒、喜好杀生。不尊敬佛教经典,把它与杂物秽乱堆积。或者把它放在淫乱、交媾过的床上。或者到处乱放。就如同尘世间的书籍一样。有了疾病也不能忆念佛陀,找巫师卜问,祭祀邪恶鬼神,善神远离,不拥护他。妖邪跟随,恶鬼聚集,所以他们家境衰耗,不得安乐。这种人活着的时候不是佛的弟子,死了以后进入大地狱受各种苦报。神魂痛苦的溢于言表。
凡夫们因为困惑而思维不懂,自己所作所为没有功德,还去埋怨天地神明不灵验。指责圣人的过错,说天地不公平。这是非常愚痴的,所以只能堕落三涂。本来人能得道,都是从善法中出生,言论教授能控制自己的身、口、心所作。就像善于做铠甲的,穿了铠甲不害怕兵器伤到自己。善于造船的能渡过大河。能坚守信仰的,家中自然安稳。现实生活中吉祥如意,来世也能富饶多才。是自己的所作招徕的福报。并非是神仙赐给的。
阿难又问:有人自己不杀生,却让别人杀生,这样的罪过有多大?到底有没有罪?佛说:教唆别人杀生比自己杀生的罪过还要大。为什么呢?往往作为奴婢下人的,杀生的时候没有杀生的想法。是被主人或者上司逼迫,不得已而为之。不是自己本来意愿。
教唆别人杀生的,明明知道自己杀生过错,却指使别人。私下里谋害,却想嫁祸他人。欺骗世尊、老师、长辈。违逆自然规律。这样的罪报非常大,怨怼相报没有休止。世世代代不能断绝。堕落地狱之中,从里面出来,轮回畜牲道。被宰杀后偿还人家。都是因为前生恶意杀害众生,阴谋残害他人。没有慈悲心,见到杀生的,内心欢喜。就好像是自己杀生一样的快乐。罪恶就是这样的。
阿难问佛:尘世间的人及其佛弟子,看不起自己的授业师傅,恶意攻击自己的师傅,诽谤有道德的人,这种人的罪业是什么样的?佛说:阿难,本来呢,人都应该喜爱别人的德行。爱慕别人的良善,不可以去嫉妒有德者。恶意攻击自己的老师及其有道德的人的,与恶意攻击佛陀的罪报是一样的。你说万箭穿心的滋味好受吗?阿难说:很痛苦啊,世尊,很痛苦。有人恶意攻击老师和有德者,他的罪报比这还要痛苦。
作为徒弟不可以轻慢自己的老师和有德行的人。对待有道德的人,应该像对待佛一样恭敬。不能嫉妒毁谤他。守得住戒律的大德,能感动天龙鬼神。他们对他非常尊敬。宁愿投身到火中。拿刀割自己的肉。也不能嫉妒毁谤善根大德。诽谤大德罪过非常大,你应该谨记在心。
阿难问佛:做老师的夸大徒弟的罪,而喝斥他吗?如果这样做了,这个老师有没有罪?佛说:不可以的,师徒间的关系是牵连不断的,随顺因果的。应该相信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所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弘扬推崇礼节戒律,要有方便善巧。要和顺真诚而且不相违怨。师徒之间的关系非常真诚博大。老师要像个好老师,徒弟做个好徒弟。不能互相诽谤求全责备,不应嗔恨,不耍阴谋。即便心里升起一点的不满,堆积起来就会引来祸患。我看世间的凡夫、恶魔、出家者等等,师傅不像个师傅,徒弟不像个徒弟,都互相学习邪恶行径,而不愿意去正修行。破坏善法修行,乐于尘世间的行业。不计无休止的积累财富,导致丧失身命。死后堕落恶道生在饿鬼畜牲道。没有一刻能清醒地思维解脱法。更不用说念佛报恩了。
不能因为别人犯了小过错,就去夸大其词说他的罪过大。不遵循善法,不顺从事理,这种过错非常大。遭罪求福都是可以实现的,应该谨记在心。谨记在心。
阿难又问佛说:末法世时,众生生到魔界当中是有根源的。有的人家寻求身体语言的烦恼的解脱。应该如何做?佛回答说:作为佛弟子,虽然有各种因缘能受持戒律不去违犯,真诚信奉,畏惧恶道轮回,谨慎做事,皈依三宝。孝顺父母,所作的都是善的。不去思考狂妄言语,心口合一。善巧方便,做什么事情都能办得到。随顺做世间的事,而一点也不贪恋其中。
阿难问佛:什么样的事情称作尘世间的事?什么样的想法是尘世间的想法呢?佛说:作为佛弟子,能公平的贩卖交易,测量用的工具:斗、称、尺等等,应用时能公正合理。不欺诈别人。葬礼、搬迁、婚姻、嫁娶等等这些,都是尘世间的事。作为佛弟子,不能起心动念,求神问卜、画符写咒、祭祀妖魔鬼神。及其推算否极泰来。受持佛的五戒。这样的有福德的人不会趋吉避凶。有什么作为都会告知父母、师傅、佛菩萨。做什么都没有不吉利的。戒律守护的好的人,诸天龙鬼神护法众,没有一个不恭敬他的,不臣服于他的。这就是因为戒律清净而尊贵。所到之处吉祥如意。修行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就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障碍。
善恶都是发自内心的,祸福果报都是自己造下的。就像影子一样跟随你;就像声音一样从你嘴里发出。天空大的无所不覆盖;地大的没有什么不能承载。修行戒律的人顺应自然规律,天龙鬼神都拥护他,所到之处都能感动。聪明的人通达道理,即便丢掉性命也不去做邪恶的事情。所以善能通达佛法要义。能得解脱道。
阿难听到佛陀所说,站立起来,整理好衣服,五体投地,礼拜世尊。说道:我们这些人有福报,能亲近如来,听闻佛法。这种恩德普遍广大,慈悲怜悯一切众生。为未来的众生造下福田,使得他们有机会脱离苦恼轮回。佛说的话非常的真诚。然而相信的却很少。这些罪业深重的众生互相诅咒,大多信奉鬼神,远离善法,趋向恶道。因此天人道数量渐渐减少。地狱渐渐充满。是非常让人惋惜的啊、悲恸的啊。乃至相信的人也就两三个。
世道衰落到这种地步。佛涅磐后留下经法,很少有人依照经法修行的。人们多巧变鬼诈。越发的堕落,沉沦恶道。哎!多么让人惋惜啊。他们以后能依靠谁啊!希望世尊为了以后的佛弟子,常留世间不入涅磐。
阿难因此而说长句说:佛陀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拥护者,恩德广大,慈悲普覆,请您为了利益未来末法众生,而不要提前涅磐。我真的为那些不能通达菩提的众生悲痛。他们懵懵懂懂,不辨真伪。尽管佛陀的说法之声,遍达三千大千世界。他们为什么不能听闻?五浊恶世的众生们,自甘堕落,颠倒因果。
不相信世上有佛,自己执著造作恶业,命终之后轮回地狱中,刀剑割截身体。因为仰仗祭祀鬼神的名义而杀生。大锅里的汤水滚沸,受罪的众生受罪其中。娇纵淫逸的人们死去后,堕入铜柱地狱,忍受大火的焚烧。诽谤有道德的清净修行者的人,死后堕入拔舌地狱,承受铁钩钩耙其舌的痛苦。
饮酒丧失礼节,胡言乱语,举止不当的人,死后落入烊铜地狱,遭受热铜浆灌口。即便以后处离地狱,生在人中也是愚痴、举止失态。不好杀生的人能得长寿命,没有疾病侵袭,健康快乐。不偷盗的人能大富贵,钱财常常丰饶。不淫荡的人身体滑爽香洁。白嫩光鲜犹如鲜花。真诚而且不欺诈的人,被别人恭敬承奉。不饮酒的人来世聪明伶俐,受别人尊敬。五种福德殊胜圆满,可以往生天人道中。在天人道轮回百千万倍,对法的真理分外晓了。
痴愚的人不能分别善道恶道,纠察贤圣的过错,诋毁正修行者的过失。死了以后堕入无择地狱,铁刀轮常在他的头上切削,求死也不可以,要生也不可以,没多久就切的不成样子。长矛和刀戟刺穿他们的身体,躯体都刺的不成样子。
佛陀因为哀悯我们这样的受苦众生,而显发自己的智慧,因为慈悲呵护流转的众生,开示觉悟指导修行方法,修行的人依靠种种修行而能究竟解脱。有福德的人经常回向,见到真谛也不会快乐忧愁。自己明了安稳仁慈圣贤的修行方法。种下栽培涅磐的根基。这种恩德慈悲没有比佛做得更好的。
佛陀显现出威神光明,希望所有人能够内心安稳清凉,以自己的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把自己的修行方法宣传到更远的地方去。没有彼此的分别,互相关怀,共勉佑护,流传解脱的方法。我们这些跟随佛陀的人,很幸运,舍离了十二因缘轮回法则,所以高高兴兴的礼拜供养,全身心地皈依至高无上的老师。
阿难礼拜完唱颂完以后,在旁听闻的修行者得到了三果阿罗汉,内心豁然开朗。坚定了修道的信心。清凉的解脱法音流传到十方。流转各地示现修行教化众生。就像度人过河的桥梁一样。国王、大臣、百姓、天人、龙王、鬼神等等,听到佛陀讲说的话,阿难所作的长句,悲喜赞叹,感慨万千,礼拜佛陀及其阿难,谨记在心,欢喜离去。
因果报应之所,对于君子来说,大体上是从原因条件和结果来说明其中的逻辑。但普通人,根本不会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结果。所以,用吓人的结果让人们不要作恶,用美好的期许,劝导人们行善,就成了佛教早期经典的重要内容。
因此,《罪福报应经》就起了这种作用。近代,邓大人在改开之初,为了团结广大人民,也用了这类方法。他著名的发言中有一篇,很简短,用题目就可以说明问题。《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这就很明白,对君子,要讲大道讲理想讲义,对于普通人,就得讲纪律,惩罪奖功,才能够保持统一性。
我是这么听佛说的。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精舍的时候。由于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弟子一同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做尼拘类树。树高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果实非常多。尼拘类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有如蜂蜜。掉落地上的熟果,人民吃了之后,病都会好而且眼目明亮。
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诸比丘就捡食地上之熟果。吃之后,佛就告诉侍者阿难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着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
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
佛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的种子只是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结果利益无限。
能当国王大臣,地位尊贵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
大富豪之人,是从布施中来的。
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
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
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
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蠢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益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
讲话声音清澈的人,是从歌咏三宝中得来的。
干净清洁没有疾病的人,是从慈悲心中得来的,因为他前生不用木棍等物打人之故。
长得高大的人,由于前世对人恭敬之故。
长得矮小的人,由于前世轻视傲慢他人之故。
长得丑陋的人,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
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问人之故。
生来愚蠢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教导别人之故。
哑巴是由于前世谤毁别人的缘故。
聋子瞎子,是由于前世不看经典,不听讲经的缘故。
当人的奴隶,是由于前世欠债不还之故。
地位卑贱的人,是由于前世不礼敬三宝之故。
长得又丑又黑的人,是由于把佛前面的光明遮住的缘故。
生在裸体之国,是由于前世在佛寺及精舍衣着不整的缘故。
生在马蹄国的人,是由于前世穿着木屐在佛前喧嚣走过之故。
生在穿胸人的国度,是由于前世布施作福时,心生悔恨吝惜之故。
投胎成鹿、麋、麂等鹿类中之人,是由于前世喜欢让众生惊慌恐怖之故。
生到龙族里,是由于前世喜欢调戏,是轻浮人之故。
身上生有恶毒之疮,而总是治不好,是由于前世喜欢鞭打众生的缘故。
人见人爱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满心欢喜愉悦之故。
人见人恶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脸臭臭的缘故。
被官府拘禁,被关在牢内,被手铐脚镣的人,是由于前生喜欢把众生关在笼子里,让众生不如意的缘故。
生得兔唇之人,是由于前生钓鱼,让鱼缺失唇吻之故。
不喜欢听金玉良言,而且吵闹不休,扰乱别人听经法的人,后世会成为耽耳狗。
虽然听闻佛法,但是内心不信,以后会生到驴马之中。
悭吝贪心,自己独食的人,会堕到饿鬼道里。以后投胎为人,会很贫穷、饥饿,衣不蔽体。
自己吃好饮食,给别人吃恶饮食,这种人以后会堕到猪及蟑螂之中。
抢夺别人的东西,以后会堕落成羊,被人活生生的剥皮。
喜欢杀生的人,以后会成为水上的浮游虫,朝生暮死。
喜欢偷窃别人财物的人,以后会生成牛马或做奴隶,以偿还偷窃之债。
喜欢奸淫别人的人,死了之后会入地狱。男的会抱着灼热的铜柱,女的会卧在炽热的铁床上。以后还会投胎做鸡鸭。
喜欢说谎并到处宣传别人过恶的人,死后入地狱中,会被口灌滚热的铜汁,会被拔出舌头,以牛来耕他的舌头。之后还会投胎成鸺鹠、鹦鹆这类声音难听的鸟类中。人们一听到它们的鸣叫,都觉得惊怖,说会发生鬼怪灾变之事,都诅咒这种鸟死掉。
喜欢喝酒,醉后犯了种种过失的人,将来会堕入热腾腾的大便地狱里,之后还会投胎成猩猩。出生为人时,非常愚蠢顽固,一无所知。
夫妇之间彼此不柔和顺从,经常打斗诤执,彼此互相驱逐的,将来会投胎到鸽鸠鸟类中。
贪图别人力气的人,将来会生到大象群中。
当官吏吃公家饭的人,如果对方无罪,自己却利用公职之便,侵犯人民,用鞭杖抽打他们,强迫送走他们,脚镣手铐他们,使他们投诉无门。这种人死后堕地狱,神识受到极端的痛苦。这样经过千亿年之后,再堕到水牛中。被人穿鼻口,拉车拖船,
被人用棍子打,鞭子抽,以偿宿世之罪过。
不干净的人,是从猪投胎来的。
悭吝贪心,不廉洁的人,是从狗投胎来的。
凶狠暴戾,刚愎自用的人,是从羊投胎来的。
轻躁不安,不能忍耐任何事情的人,是从猕猴投胎来的。
身上有一股腥臭之气的人,是从鱼鳖中投胎来的。
凶恶狠毒的人,是从毒蛇投胎来的。
爱好美食,喜欢杀害众生,而没有慈悲心的人,是从豺狼狐狸鹰中投胎来的。
在胞胎时就死亡,或生下来不久就死亡,或很短命就死,之后又堕落三恶道千万劫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打猎射杀动物,喜欢焚烧山林,喜欢把动物的卵弄破,喜欢捕鱼网鱼。这种人杀害一切众生,贪吃它们的肉,贪图它们的皮毛,因此而得短命的报应。世世累劫都堕落恶道,很难有成人的一天,要引为借镜呀。”
佛说:“凡是作功德,都必须亲自烧香、斋食、诵经。不可以请人做功德而不给供养,不发愿。好比请别人吃饭,自己却不吃,因此自己怎能饱而不饥饿呢?
要烧香礼拜、洁净身心,守持戒律,修习禅定才能摄心。佛前燃灯能得聪明,最后能得世间智、出世间智及出世间上上智,而无任何障碍。平常就要烧香、斋食、读经、布施。能布施的人,可以得到福报,诸天神会帮助他,恶鬼邪神都会离他远远的,不敢去侵犯他。
懈怠的人,平常轻松安稳的过日子,没有精进修行的心。等到有朝一日生病了,或者遇到不吉利的事时,才想到要去烧香拜佛,说是作福。这样子诸天神是不会降临的,因此众魔就敢前来骚扰,作种种神变怪异之事。因此之故,应当要精进修行。
罪报与福报跟随着人,就像影子跟着人一样。我们培福就像下种一样,收获的果实犹如尼俱类树那么多。尼俱类树的本来种子,有几个核呢?”
阿难跪着合掌回答佛说:“种子只有一枚的核粒,渐渐长大之后,却收成数不尽的种子。”
佛告诉阿难说:“只布施一个,却获得万倍的报酬,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佛告诉阿难说:“世人愚蠢无知,只能用有生死的肉眼来观看一切,而不能透彻了知罪业及福报的根本。我用道眼观看无数劫以来,一直到今天的众生罪福报应,清楚得犹如观看手掌中的珍宝琉璃,内外都透明清澈,没有任何疑惑不明之处。”
阿难整理了一下衣襟之后,为佛作礼然后向佛说:“您说的这些法,应该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比较适当?”
佛告诉阿难说:“这部经叫做五道轮转罪福报应。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读诵这部经,而且广为宣传的话,功德无量。他们能够见到贤劫中的一千尊佛,并能追随供养贤劫千佛。他们不会堕落三恶道,也不会生在八难处,能够得到正定。”
佛说完这部经时,有五百位比丘证了罗汉果。诸天龙神及一万二千名清净信士,六千名清净信女,都对佛法生起了绝对的信心。他们都向佛陀顶礼之后,各自散去。
接下来,法师从劝善的角度,讲解了《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前面是一个手打,下面是一个手摸了。
阿难问佛说:有人因为侍奉佛陀道而得安乐吉祥;有的人因侍奉佛陀道而家财衰耗。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希望佛世尊能广泛的说一下。佛告诉阿难,有的人修学佛道是跟随高明的师傅,受戒律以后能善于守护。勤奋修学自己所得来的。早上晚上恭敬礼拜老师,点燃灯烛修行到很晚,尽管斋戒却不觉得受束缚。内心常能欢喜,所以善神拥护他,不论做什么,他都很顺利。所作的都能有所增益。这种人受到天龙鬼神的尊敬。长久下去必然能够入道。
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才称为佛的弟子。
而有的人修学佛道不能遇到好的老师。不能明了经书、教法的本意。结果意志信心不坚定。尽管也受戒律,但是他们的戒律是有违害的。他们没有什么好的言行举止,也不能安定身心,不会晚上修行到很晚,也对老师没有恭敬。常常怀恨、嗔怒、恶言相向、口出恶言、谩骂不止。不能持六斋戒、喜好杀生。不尊敬佛教经典,把它与杂物秽乱堆积。或者把它放在淫乱、交媾过的床上。或者到处乱放。就如同尘世间的书籍一样。有了疾病也不能忆念佛陀,找巫师卜问,祭祀邪恶鬼神,善神远离,不拥护他。妖邪跟随,恶鬼聚集,所以他们家境衰耗,不得安乐。这种人活着的时候不是佛的弟子,死了以后进入大地狱受各种苦报。神魂痛苦的溢于言表。
凡夫们因为困惑而思维不懂,自己所作所为没有功德,还去埋怨天地神明不灵验。指责圣人的过错,说天地不公平。这是非常愚痴的,所以只能堕落三涂。本来人能得道,都是从善法中出生,言论教授能控制自己的身、口、心所作。就像善于做铠甲的,穿了铠甲不害怕兵器伤到自己。善于造船的能渡过大河。能坚守信仰的,家中自然安稳。现实生活中吉祥如意,来世也能富饶多才。是自己的所作招徕的福报。并非是神仙赐给的。
阿难又问:有人自己不杀生,却让别人杀生,这样的罪过有多大?到底有没有罪?佛说:教唆别人杀生比自己杀生的罪过还要大。为什么呢?往往作为奴婢下人的,杀生的时候没有杀生的想法。是被主人或者上司逼迫,不得已而为之。不是自己本来意愿。
教唆别人杀生的,明明知道自己杀生过错,却指使别人。私下里谋害,却想嫁祸他人。欺骗世尊、老师、长辈。违逆自然规律。这样的罪报非常大,怨怼相报没有休止。世世代代不能断绝。堕落地狱之中,从里面出来,轮回畜牲道。被宰杀后偿还人家。都是因为前生恶意杀害众生,阴谋残害他人。没有慈悲心,见到杀生的,内心欢喜。就好像是自己杀生一样的快乐。罪恶就是这样的。
阿难问佛:尘世间的人及其佛弟子,看不起自己的授业师傅,恶意攻击自己的师傅,诽谤有道德的人,这种人的罪业是什么样的?佛说:阿难,本来呢,人都应该喜爱别人的德行。爱慕别人的良善,不可以去嫉妒有德者。恶意攻击自己的老师及其有道德的人的,与恶意攻击佛陀的罪报是一样的。你说万箭穿心的滋味好受吗?阿难说:很痛苦啊,世尊,很痛苦。有人恶意攻击老师和有德者,他的罪报比这还要痛苦。
作为徒弟不可以轻慢自己的老师和有德行的人。对待有道德的人,应该像对待佛一样恭敬。不能嫉妒毁谤他。守得住戒律的大德,能感动天龙鬼神。他们对他非常尊敬。宁愿投身到火中。拿刀割自己的肉。也不能嫉妒毁谤善根大德。诽谤大德罪过非常大,你应该谨记在心。
阿难问佛:做老师的夸大徒弟的罪,而喝斥他吗?如果这样做了,这个老师有没有罪?佛说:不可以的,师徒间的关系是牵连不断的,随顺因果的。应该相信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所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弘扬推崇礼节戒律,要有方便善巧。要和顺真诚而且不相违怨。师徒之间的关系非常真诚博大。老师要像个好老师,徒弟做个好徒弟。不能互相诽谤求全责备,不应嗔恨,不耍阴谋。即便心里升起一点的不满,堆积起来就会引来祸患。我看世间的凡夫、恶魔、出家者等等,师傅不像个师傅,徒弟不像个徒弟,都互相学习邪恶行径,而不愿意去正修行。破坏善法修行,乐于尘世间的行业。不计无休止的积累财富,导致丧失身命。死后堕落恶道生在饿鬼畜牲道。没有一刻能清醒地思维解脱法。更不用说念佛报恩了。
不能因为别人犯了小过错,就去夸大其词说他的罪过大。不遵循善法,不顺从事理,这种过错非常大。遭罪求福都是可以实现的,应该谨记在心。谨记在心。
阿难又问佛说:末法世时,众生生到魔界当中是有根源的。有的人家寻求身体语言的烦恼的解脱。应该如何做?佛回答说:作为佛弟子,虽然有各种因缘能受持戒律不去违犯,真诚信奉,畏惧恶道轮回,谨慎做事,皈依三宝。孝顺父母,所作的都是善的。不去思考狂妄言语,心口合一。善巧方便,做什么事情都能办得到。随顺做世间的事,而一点也不贪恋其中。
阿难问佛:什么样的事情称作尘世间的事?什么样的想法是尘世间的想法呢?佛说:作为佛弟子,能公平的贩卖交易,测量用的工具:斗、称、尺等等,应用时能公正合理。不欺诈别人。葬礼、搬迁、婚姻、嫁娶等等这些,都是尘世间的事。作为佛弟子,不能起心动念,求神问卜、画符写咒、祭祀妖魔鬼神。及其推算否极泰来。受持佛的五戒。这样的有福德的人不会趋吉避凶。有什么作为都会告知父母、师傅、佛菩萨。做什么都没有不吉利的。戒律守护的好的人,诸天龙鬼神护法众,没有一个不恭敬他的,不臣服于他的。这就是因为戒律清净而尊贵。所到之处吉祥如意。修行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就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障碍。
善恶都是发自内心的,祸福果报都是自己造下的。就像影子一样跟随你;就像声音一样从你嘴里发出。天空大的无所不覆盖;地大的没有什么不能承载。修行戒律的人顺应自然规律,天龙鬼神都拥护他,所到之处都能感动。聪明的人通达道理,即便丢掉性命也不去做邪恶的事情。所以善能通达佛法要义。能得解脱道。
阿难听到佛陀所说,站立起来,整理好衣服,五体投地,礼拜世尊。说道:我们这些人有福报,能亲近如来,听闻佛法。这种恩德普遍广大,慈悲怜悯一切众生。为未来的众生造下福田,使得他们有机会脱离苦恼轮回。佛说的话非常的真诚。然而相信的却很少。这些罪业深重的众生互相诅咒,大多信奉鬼神,远离善法,趋向恶道。因此天人道数量渐渐减少。地狱渐渐充满。是非常让人惋惜的啊、悲恸的啊。乃至相信的人也就两三个。
世道衰落到这种地步。佛涅磐后留下经法,很少有人依照经法修行的。人们多巧变鬼诈。越发的堕落,沉沦恶道。哎!多么让人惋惜啊。他们以后能依靠谁啊!希望世尊为了以后的佛弟子,常留世间不入涅磐。
阿难因此而说长句说:佛陀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拥护者,恩德广大,慈悲普覆,请您为了利益未来末法众生,而不要提前涅磐。我真的为那些不能通达菩提的众生悲痛。他们懵懵懂懂,不辨真伪。尽管佛陀的说法之声,遍达三千大千世界。他们为什么不能听闻?五浊恶世的众生们,自甘堕落,颠倒因果。
不相信世上有佛,自己执著造作恶业,命终之后轮回地狱中,刀剑割截身体。因为仰仗祭祀鬼神的名义而杀生。大锅里的汤水滚沸,受罪的众生受罪其中。娇纵淫逸的人们死去后,堕入铜柱地狱,忍受大火的焚烧。诽谤有道德的清净修行者的人,死后堕入拔舌地狱,承受铁钩钩耙其舌的痛苦。
饮酒丧失礼节,胡言乱语,举止不当的人,死后落入烊铜地狱,遭受热铜浆灌口。即便以后处离地狱,生在人中也是愚痴、举止失态。不好杀生的人能得长寿命,没有疾病侵袭,健康快乐。不偷盗的人能大富贵,钱财常常丰饶。不淫荡的人身体滑爽香洁。白嫩光鲜犹如鲜花。真诚而且不欺诈的人,被别人恭敬承奉。不饮酒的人来世聪明伶俐,受别人尊敬。五种福德殊胜圆满,可以往生天人道中。在天人道轮回百千万倍,对法的真理分外晓了。
痴愚的人不能分别善道恶道,纠察贤圣的过错,诋毁正修行者的过失。死了以后堕入无择地狱,铁刀轮常在他的头上切削,求死也不可以,要生也不可以,没多久就切的不成样子。长矛和刀戟刺穿他们的身体,躯体都刺的不成样子。
佛陀因为哀悯我们这样的受苦众生,而显发自己的智慧,因为慈悲呵护流转的众生,开示觉悟指导修行方法,修行的人依靠种种修行而能究竟解脱。有福德的人经常回向,见到真谛也不会快乐忧愁。自己明了安稳仁慈圣贤的修行方法。种下栽培涅磐的根基。这种恩德慈悲没有比佛做得更好的。
佛陀显现出威神光明,希望所有人能够内心安稳清凉,以自己的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把自己的修行方法宣传到更远的地方去。没有彼此的分别,互相关怀,共勉佑护,流传解脱的方法。我们这些跟随佛陀的人,很幸运,舍离了十二因缘轮回法则,所以高高兴兴的礼拜供养,全身心地皈依至高无上的老师。
阿难礼拜完唱颂完以后,在旁听闻的修行者得到了三果阿罗汉,内心豁然开朗。坚定了修道的信心。清凉的解脱法音流传到十方。流转各地示现修行教化众生。就像度人过河的桥梁一样。国王、大臣、百姓、天人、龙王、鬼神等等,听到佛陀讲说的话,阿难所作的长句,悲喜赞叹,感慨万千,礼拜佛陀及其阿难,谨记在心,欢喜离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