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35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万师兄故事
- 436 第四百五十六章 培养平等心
- 437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皆菩萨
- 438 第四百五十八章 玄奘的源流
- 439 第四百五十九章 构建知识树
- 440 第四百六十章 比喻最有效
- 441 第四百六十一章 借故事说法
- 442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离世间法
- 443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吓人的因果
- 444 第四百六十四章 药王大誓愿
- 445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佛入中原楔
- 446 第四百六十六章 布施及功德
- 447 第四百六十七章 破公案手册
- 448 第四百六十八章 破相论得心
- 449 第四百六十九章 师兄的争论
- 450 第四百七十章 行走和站立
- 451 第四百七十一章 几种方便法
- 452 第四百七十二章 现场解疑惑
- 453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专业辅导员
- 454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是没问题
- 455 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体的基础
- 456 第四百七十六章 静坐方便法
- 457 第四百七十七章 易出的岔子
- 458 第四百七十八章 暂住洱海边
- 459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世界坍塌了
- 460 第四百八十章 逻辑的力量
- 461 第四百八十一章 权威的成果
- 462 第四百八十二章 底盘与动力
- 463 第四百八十三章 菜市场均衡
- 464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天才不幸福
- 465 第四百八十五章 智力是什么
- 466 第四百八十六章 拆边框行动
- 467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自我的人
- 468 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然性跳变
- 469 第四百八十九章 电炒锅事件
- 470 第四百九十章 他们那一代
- 471 第四百九十一章 想的可能性
- 472 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因各不同
- 473 第四百九十三章 有两个疑点
- 474 第四百九十四章 神通无用吗
- 475 第四百九十五章 情感之迷一
- 476 第四百九十六章 情感之迷二
- 477 第四百九十七章 情感之迷三
- 478 第四百九十八章 情感之迷四
- 479 第四百九十九章 情感之迷五
- 480 第五百章 生命智慧一
- 481 第五百零一章 生命智慧二
- 482 第五百零二章 生命智慧三
- 483 第五百零三章 生命智慧四
- 484 第五百零四章 生命智慧五
- 485 第五百零五章 经济问题一
- 486 第五百零六章 经济问题二
- 487 第五百零七章 因缘俱足事
- 488 第五百零八章 我们都有病
- 489 第五百零九章 世间躲不过
- 490 第五百一十章 笑话对艰难
- 491 第五百一十一章 巧合的奇迹
- 492 第五百一十二章 繁忙的庙会
- 493 第五百一十三章 备战大工程
- 494 第五百一十四章 品牌纯正性
- 495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们的道场
- 496 第五百一十六章 众人的需要
- 497 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们的队伍
- 498 第五百一十八章 小戴的孤独
- 499 第五百一十九章 祝圣寺传奇
- 500 第五百二十章 法会之略述
- 501 第五百二十一章 法会与鬼神
- 502 第五百二十二章 法露师慈悲
- 503 第五百二十三章 圣山真福地
- 504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不要骗自己
- 50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医命不医心
- 506 第五百二十六章 佛是大医王
- 507 第五百二十七章 因果不立处
- 50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爱与念佛
- 509 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拾当初心
- 510 第五百三十章 台湾女医生
- 511 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胡的确认
- 512 第五百三十二章 意外的法师
- 513 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们的争论
- 514 第五百三十四章 表相与义趣
- 515 第五百三十五章 小胡的打算
- 516 第五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老参
- 517 第五百三十七章 各有侧重点
- 518 第五百三十八章 理解小胡了
- 519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守个笨办法
- 520 第五百四十章 粗心与细心
- 521 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点实际的
- 522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如做好事
- 523 第五百四十三章 道密两旁证
- 524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两个老规矩
- 525 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给的糖果
- 526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学术严谨性
- 527 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个老故事
- 528 第五百四十八章 操作问答课
- 529 第五百四十九章 试坐的感受
- 530 第五百五十章 各自上归程
- 531 第五百五十一章 正式开始了
- 532 第五百五十二章 比乱麻还乱
- 533 第五百五十三章 还是想多了
- 53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解悟与行持
- 535 第五百五十五章 力量太虚弱
- 536 第五百五十六章 结账的一天
- 537 第五百五十七章 优越感之一
- 538 第五百五十八章 优越感之二
- 539 第五百五十九章 优越感之三
- 540 第五百六十章 优越感之四
- 541 第五百六十一章 仅剩我一人
- 54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对比与沉静
- 54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小胡的来信
- 54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升维与跃迁
- 54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刘大哥指引
- 546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个小基础
- 547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体系的转换
- 548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严格的次第
- 549 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叫思维修
- 550 第五百七十章 万物不固有
- 551 第五百七十一章 神秘的观修
- 552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此所谓闭关
- 553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最终的检验
- 554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后的操作
- 555 第五百七十五章 谁没开个学
- 55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确的起点
- 557 第五百七十七章 良好的态度
- 558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自欺欺人
- 559 第五百七十九章 靖师兄离开
- 560 第五百八十章 第一个密法
- 561 第五百八十一章 觉受天花板
- 56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应对与问答
- 563 第五百八十三章 针对性调伏
- 564 第五百八十四章 对面那个人
- 565 第五百八十五章 给我开小灶
- 566 第五百八十六章 终于上路了
- 56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可以记录了
- 56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密咒与灌顶
- 569 第五百八十九 为何要融入
- 570 第五百九十章 观察的角度
- 571 第五百九十一章 得法大圆满
- 572 第五百九十二章 我的大因果
- 57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川西世外山
- 574 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南山问答
- 575 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道无形处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佛入中原楔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佛入中原楔
佛法进入中原地区,大约是三国魏晋时期的事情。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如此发达的地区,流行一种外来宗教,如果没有结合点,或者说,没有一根坚实的楔子,是不可能的。
伽利略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但是,我非常怀疑,不光是,那根杠杆要够长够结实。更主要的是,杠杆的支点,在哪里呢?
没有支点,再大的力量也使不如来,杠杆的技巧也无地发挥。这个支点,如同一个楔子,必须坚实地扎在当地的泥土中。必须得到上层的共识,必须成为百姓的常识。而宣扬孝道,就成了佛法与中原道德,最为共同的理念。
汉代是以孝治国的,孝几乎是一种宗教。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时,也以因果的力量和充满情感的故事,拉近了,与中国普通人的情感。
而在这里白天听法的信众,也容易从这个经典中,理会因果及众生或者菩提有情的道理。于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就成了最容易拉近感情,利于传播的楔子了。
当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及大菩萨三万八千在一起时。有一天,佛陀引领着弟子们向南直行而来,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堆枯骨,身为世尊的佛陀立刻俯身,五体投地向着这堆枯骨恭恭敬敬地礼拜。
世尊的这番举动,使得众弟子都狐疑不解,为何世尊要如此做呢?阿难尊者就合十作礼请问世尊:“世尊啊!您是三大界的导师,一切众生的慈父,为世人所诚服推崇,我们一直都深深地敬爱着您,请您告诉我们:究竟是因为那一种因缘,什么道理,竟向这堆枯骨礼拜呢?”
佛陀就以慈悲的口气答道:“阿难,你问得很好,你们大家虽然都是我的高足,而且出家修行也很久了,可是有些事情你们还是不知道哩!这一堆枯骨,可能是我们前世的祖先,或是多生以来的父母,哪有为人者不拜父母之理呢?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恭恭敬敬地向其礼拜。”接着又说:“阿难!现在你把这堆枯骨分为两堆,如果是男人的骨骸,它的颜色较白,份量较重;倘若是女人的骨骼,其颜色较黑,份量也较轻些。”
阿难尊者又问道:“世尊!这我就不懂了,男女在世,衣着各有不同,男人头戴风帽,身着长衫,又束着腰带,穿着长鞋,衣饰整齐,一看就知道是男子汉;女人在世喜爱涂脂粉,在身上洒香水,这一身打扮,可以看出是女人身。但是,不论男女死后都成了枯骨,没有什么差别,又如何分辨呢?”
佛陀以沉重的口吻告诉阿难:“要是男人的话,在世的时候,经常出入佛寺,听人讲解佛经戒律,恭敬礼佛、法、僧三宝,又勤念佛号,以这种善缘,死了以后,其骨骸洁白如玉,且份量甚重。若是女人在世的时候,沉溺于情爱,不知听经礼佛,以生儿育女为职事,而养育小孩,都以奶水来哺养,奶乳是由她们的血所变成,养一个小孩就要吮食八石以上的奶水,母体怎么不消瘦憔悴呢?因此女人死后,其骨骸颜色较黑,而份量上也轻得多了!”
阿难尊者听了佛陀的话,内心痛苦如刀割,忍不住落泪,悲伤饮泣地说:“世尊啊!慈母的恩德,应当如何报答才是啊!”
佛陀对阿难说了母亲十月怀胎的孕育经过。听到这里,我感觉,以两千多年前的医学水平,对人体孕育的过程如此了解,那时的医学不应该如此发达。难道佛,真有神通吗?现代医学的孕育知识,也不过如此。
佛继续说到“经过十个月怀胎,母亲也受足了苦楚!为了使孩儿生产顺利,母体血流成河,使胎儿能够顺血河而下,若安产时,孩儿卷手卷腿,非常顺利地产下,少有伤及母体,减少母亲不少的痛苦;若是难产的话,小手小脚乱踢乱抓,使母亲感到痛苦不堪,如干刀搅割,如万箭穿心死去活来,惨不忍睹,为人子女,莫忘母亲生你育你所受的苦楚,否则,真是禽兽不如!
经过重重的痛苦,慈母才生得爱儿,若进一步来分析,慈母至少有十大深恩。以下佛陀逐条赞颂亲恩的伟大:
第一赞扬“怀胎守护”的恩德:“人身难得,经过了轮回劫数才得人身,同时又与此生的父母有缘,得以藉着母胎托生到人间来;五个月左右,胎儿在母腹中渐渐生出五脏六腑,六个月前段,六精眼、耳、鼻、口、舌、意的窍门也都开了,胎儿的重量天天增加,母亲觉得有山嶽般的沉重胎儿在母腹中乱踢乱动,使慈母觉得如同地震风灾,心惊胆颤心上一直惦念腹中的胎儿,加上身心的疲乏,也懒得打扮自己,漂亮的衣服收起来了,也很少对镜梳妆。
第二颂扬“临产受苦”的深恩:经过十月怀胎日满月足,即将分娩,每天一早母亲像是得了重病,四肢无力,每天昏昏沉沉的,尤其心里更是充满了恐惧焦急,难以描述,为了担心孩儿的平安,经常泪满襟,以悲愁的语调告诉亲友:“我最怕的并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担心无情的死神,夺走了我宝贝儿子的小生命!”
第三颂扬“生子忘忧”的恩惠:母亲生产时由于用力的缘故,五脏六腑像被撕裂一般,痛苦挣扎,混过去了好几回,为子女所流的血,就如宰羊,泉涌而出,经过这场大难不死的母亲,苏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垂询自己的爱子,知道爱儿确已平安无事,内心欢喜若狂,抱在怀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阵欢喜过后,难忍的痛楚又如排山倒海般的涌来,刚才全然为得子而忘了伤疼,现在又得忍受肉体上痛彻心肠的苦楚。
第四颂扬父母“咽苦吐甘”的恩惠:父母对子女的恩惠比海深,对子女的关怀与爱护不分昼夜,也不曾皱一下眉头,父母对子女的爱重情深,确是无法形容,只要子女能得温饱,自己挨饿受冻也心甘情愿,只要儿女欢喜快乐,父母就感到安慰。
第五颂扬慈母“迴干就湿”的恩德:慈母爱儿无微不至,夜晚孩儿尿床,弄湿被褥,赶快把孩子转到干燥的地方,自己睡在又湿又冷的地方丝毫没有怨言,只要孩儿睡得好,自己受冷受冻并不介意。母亲的双乳,是孩儿的圣殿,带给孩儿温暖与健康;母亲的两袖,更为孩儿遮挡了风寒,父母为照顾幼儿,吃没吃好,睡没睡好,想设法博取孩儿的欢心,只要儿女睡得安稳,快快长大,母亲也就心满意足了,别无所求。
第六颂扬“哺乳养育”的深恩:慈
母的恩德如大地持载,滋生万物,严父的恩德如天之覆盖广被,滋润众生,父母爱子之心都一样,父母的深恩亦皆相同,只要你是父母的儿女,无论长得多丑,他们永远不会嫌你丑,更不会怒目相对,就是你手脚卷曲不灵,他们也不会厌恶你,相反地更加爱怜照顾你,就因为你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儿子,父母的真情何其感人,父母的恩情何其伟大啊!
第七颂扬“洗涤不净”的亲恩:母亲原是金枝玉叶之身,芙蓉花般的美貌,精神健旺而丰盛的,眉如柳丝一般的新绿,红润的脸色,显出了青春焕发的姿色,可是,曾几何时,为子女操劳过度,如花似玉的美貌变得苍老不堪,一双玉手,也为儿女洗涤过多的不净变得粗糙,伤痕斑斑,可怜又可敬的慈母心,为儿女无条件的牺牲了自己宝贵青春,换得来一脸的憔悴倦容!
第八颂扬“远行忆念”的深恩:亲人死别使人悲伤难忍、痛断肝肠,就是爱子远去他乡,也会使慈母哀伤不已;子女远离故乡,山川阻隔,父母早晚悬念,祈祷神佛保佑,早日平安回到身旁,有的儿女离家,一去数年无音讯,年老父母在家日夜盼望,以泪洗面,有如林中老猿失去了爱子,哀泣啼号,肝肠寸断,叫人为之心酸。
第九颂扬父母“体恤子女”的深恩:父母恩情深重,为人子女实难报答于万一,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受苦受劳时,慈母竟夜祈祷以身替代,希望为子女受苦受罪,母爱何其伟大!儿女出门在外,慈母心常相随,怜儿受寒受冻,怕儿受苦受累,倘若知道儿女受了一丝一毫的痛苦,慈母就夜不成眠,心酸不已!
第十颂扬父母“究竟怜子”的深恩:父母的慈爱犹如日月的光辉,日月永恒普照大地,亲心永远系念儿女,亲恩深重,亲心更是无时或止起居行止心常惦念,不论家居外出更是心随左右,即使百岁爹娘,亦常为八十岁的儿女付出爱心,要说父母的恩德慈爱有时尽,除非生死异路隔断了。
佛陀说完父母十大恩德,接着告诉阿难及众人:“我看芸芸众生,虽然有的先天禀赋不错,可是有些人心性无知蒙蔽,从来不想父母对我们有多大恩惠慈德,对父母不知恭敬孝顺,忤逆不孝,忘恩负义,真叫人痛心!你们都知道,母亲十月怀胎,腹中如有物,坐立都不得安稳,吃不下睡不着,如久病缠身无精打采,怀孕期满即将生产,还要受百般疼痛,血流遍地,死去活来,经过无数的折磨才产下孩儿,慈母又担心孩儿是否平安无事,听说孩儿安然产下,慈母这才安心。小孩生下来,慈母怀抱不离,喂儿哺乳,手酸脚麻也都心喜,还要辛苦的为儿洗涤不净的衣物,孩儿尿床了,母睡湿处,却让儿女睡干净的地方,没有丝毫怨言,三年怀抱中,儿女喝的是母乳母血,真把母亲都累瘦了!”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以至童年、青年、少年,父母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来教育子女明礼义、修德性,儿女长大成人,父母又辛苦地为子女准备嫁娶,筹集资金供儿女经营事业,使儿女能早日成家立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提携真是备极辛劳,但从不在儿女面前提到我能会两个字,更不期望儿女的报答,儿女一旦有病,父母更是忧心如焚,经常由于爱子心切而急出病来,只有等待子女恢复健康,母亲忧心成疾的病才会慢慢痊愈!”
“经历百般辛劳养育,但愿早日成长成人,有些儿女一旦长大,不知孝顺双亲、奉侍父母,父母教诲不加理会,或出言顶撞,甚至怒目相视如仇家,在族内欺凌长上,打骂同胞兄弟,不顾双亲礼义,真叫人痛心疾首。虽然曾上学读书,但不遵从师长的教诲与父母兄弟的劝戒,不仅不听且加拂逆,出入家门,不知禀告父母,言行举止傲慢无礼,所做所谓擅自主张,不把父母放在心上,即使父母伯叔偶然加以教训指导,但是由于长辈的怜悯儿孙年幼无知,也都轻轻放过,可是到了后来,性情愈变愈暴戾残忍,不但不听劝导,反而生出仇恨心理,最后离开亲戚好友,结交的都是坏人损友,日久成性,颠倒是非,为害自身,愚不可及!”
“一旦被恶人坏友所引诱,就舍弃了父母家庭,离乡背井,流落他乡,或者在外经商谋生,做各种事情,岁月蹉跎,年岁老大,有的就在外结婚成家,甚至老死也不回家,从没想到这个身体从何处来?”
“有些更加不幸,流浪异乡加上交上恶人损友,自己又不小心谨慎,于是被人用计陷害,或与人同流合污,胡作非为,终被牵连,横祸飞来,锒铛入狱,或判重刑,老死狱中,或遭病魔厄缠身,弄得贫病交迫,狼狈不堪,手人轻视,乏人照顾,病入膏肓,弃尸街头,形骸腐烂,日晒雨淋,白骨枯零,鬼魂流落他乡,从此与亲人家族永别,更是有负父母深恩!不孝子女,一死百了!殊不知严父慈母,自爱子离家之后,日思夜想,时刻忧心,望眼欲穿,望得心如焚,肝肠痛断,因为思子流泪过多,眼睛都哭瞎了,悲泣过度又得了气喘病;有的父母更由于怀念儿女,无心经营生意,以致家道日衰,乃至抱病含恨而终,即使身死为鬼魂,也念念不忘爱子,不忍割舍亲子之爱,真是人性至爱的流露。”
“有的子女不仅不勤于学业,且经常与不良朋友为伍,追逐异端邪说,做出败坏风俗的行为,十足一幅无赖汉的嘴脸,好勇斗狠,欺压善良,鸡鸣狗盗,酗酒赌博,为非作歹,作奸犯科于乡里,使同胞兄弟受牵连,更使父母悲痛心乱不知如何是好!清早出外游荡,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从来不向父母请安,嘘寒问暖,使父母感到空虚无比,没忍照料扶持,父母年岁渐高,形容憔悴,身体衰败,还要受到不肖子女的连累,受到外人的讥笑与凌辱,为人子女,于心何忍?”
“有的子女只有孤父或寡母,理应格外孝顺才是,但事实上却不然,把父母冷落一旁,任由他挨饿受冻,不闻不问,使得父母暗自悲伤饮泣,自怨自叹何其不幸!为人子女理应善尽奉养父母的责任,不孝儿女却不当一回事,使得父母含羞受辱,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怕受人取笑。”
“常见有的儿子为了供养妻儿的生活,不辞辛劳,努力工作以博取妻子的欢心,却把父母冷落一旁,视同外人;妻小的话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父母的教诲却充耳不闻,或出口顶撞,全无敬上之心,真叫父母伤透了心。有的女儿在未出嫁之时,还懂得孝
顺父母,一旦嫁人之后,却变得不孝敬起来,父母稍微说她几句,内心就生出怨恨嫌恶的心理,而受到丈夫的怒骂毒打,都甘心默默承受。对丈夫家的人情义颇为深厚,对家属子女也是极其爱重,但是对于骨肉至亲的父母,却日渐疏远,真叫父母痛心!还有些不孝的女儿,随着丈夫到外地居住,离开了故乡的爹娘,一点也不思慕父母,好像和父母断绝似的,一封家书也不寄,使得父母日夜盼望,牵肠挂肚,寝食不安,就如被倒悬般的难受,父母思念子女之情,永无休止。父母对于子女的深恩大德,真是浩瀚无际,永无止境,非笔墨所能形容!儿女若是不孝,其罪愆即使向神明忏悔,恐怕也难以洗脱掉的!”
佛陀说完父母的深重恩德,众善知识个个感到悲痛,哀伤不已,有的五体投地的向空跪拜,有的搥胸自责,由于过度悲伤全身毛孔都流出了鲜血,一时气闷昏死过去了。不久众人都更醒过来,齐声高呼着:“多痛苦啊!父母为了子女也太痛苦了!多叫人悲痛哀伤啊!不肖儿女也太使父母伤心啊!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已往真是大罪人,那时就如黑夜游神,东漂西荡,过得醉生梦死的日子,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罪愆有多深,现在聆听佛陀的教示,如大梦初醒,深深后悔以往的过错,想到自己不孝不仁之至,真是肝肠俱碎、五脏如焚啊!愿请慈悲的世尊,怜悯我们的无知,给我们有个补救赎罪的机会,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便以八种妙法晓喻弟子:“你们既然知道父母恩德深重,现在我且为你们说明:假如有个人,左肩挑着父亲,右肩挑着母亲,绕着须弥山而行,担子将皮肉磨破,又穿透了骨髓,也不叫苦,鲜血流下来,淹没了足踝,如此经过百千万劫,仍然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个,生在饥荒的年代,为了不使父母挨饿,割下身上所有的肉,切成肉屑,供父母充饥,虽然如此孝心,经百千万劫,还是难以报答父母的恩德。
倘若有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亲,用利刃将自己的心挖出来,以致血流成河,仍不怕一切的痛苦,这样经历了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要是有个人,为了父母亲,忍受千百支的刀戟利刃,同时刺在自己的身上,直插横穿经百千万劫,仍然无法报答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为了祈求父母的平安长寿,以自己的身体来点燃佛前灯,如此供养如来,经过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如果有人,为了报答父母的辛劳,赴汤蹈火,断骨出髓,虽经无数万劫,仍然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个人,为了善尽子责,代替父母吞下火热的铁丸,全身被炙铁烫伤,焦烂不堪,如此经过了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于万一。”
这时,大家聆听了佛陀开示的种种父母深恩,个个悲伤落泪,心如刀割般的难受,又想不出如何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真是羞愧不已,于是齐声向佛陀叩首问道:“世尊啊!现在我们深知自己是不幸的罪人,但是不知如何做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见大众皆有愧意,即欢喜的告诉大家:“如果想到报答父母的恩德,至少应该为父母做下列六件事:一、写这部经,二、读这部经,三、忏悔一切罪过,四、虔诚恭敬三宝,五、必须受持斋戒,六、多布施勤修善法,广植福本,这六件事都能办到,就是孝子,否则的话,就是地狱中的众生。”
佛陀接着又向阿难尊者等说道:“不孝父母的人,命终死后,必然要堕落道阿鼻大地狱去,这一地狱纵横有八万由旬,四周都是铁的城墙,周围设有罗网,使囚犯无法逃脱,地面都是铁板,有烈火燃烧着,到处雷光电火,又有铜流铁浆浇灌在罪人的身上,还有口吐烈火的铜狗铁蛇追噬着犯人,一个个被烧得肌肤焦烂,苦不堪言,空中更有数不尽的挂钩、枪铳,满地又是铁制度斧搥、长矛、刀山、剑树等种种的刑具,随时都会对准囚犯砍杀下来,地狱罪犯受此百般的苦楚,永无休止,也不知要经过多少的劫数呢?即使在这里受过了刑罚,又要打入其他的地狱去,头上戴着炽热的火盆,还要受铁车压身的折磨,铁车来回辗过,肠肚都碎裂了,骨头断折了,皮肉全烂掉了,一旦之间要忍受千生万死的痛苦,真是惨不忍睹,这些地狱的罪囚都是生前犯了忤逆不孝的重罪,才要受如此的折磨,百般的苦楚。”
这时,大家听完佛陀的开示,都深为惭愧悲伤流泪向佛陀乞问道:“我们大家如何故,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答道:“要想报答父母的恩德,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编印此经,使此经广为流通,能捐印一册,就有见到一尊佛的功德,如果捐印十册。就能见到十尊佛,以此类推,印百册、千册、万册此类,就能见到百尊、千尊、万尊的佛陀。凡是捐印能书启发众生的人,诸佛必然常常垂护在他的身旁,并且,以佛力使其父母及本人得生天上,享受天人的乐趣,而不致堕落到地狱受苦。”
阿难尊者及众人,包括天龙八部与转轮圣王等谛听了佛陀的教化,悲不自禁,愧恨不已,全身的毛发都竖起来,大家同以愧疚的心情向佛陀真心忏悔,发誓道:“从现在起一直到无尽的未来,就是经过千万劫年,我们大家即使粉身碎骨成了尘埃,也一定坚守如来的神圣教诲,不敢稍有违背。我们宁愿被利钩拔出来舌头长达由旬,再由铁犁从上面耕辗过去,使得鲜血汇流成河,如此经过千百劫的时间,也矢志不违背佛陀的教诲;宁愿在千百利刃作成的刀轮中进出,受尖刀利刃的刺身刮骨,也不违背佛陀的教化,即使被铁网紧紧地裹住全身,痛苦难忍,虽经千百万劫,也不题违背如来的教诲;宁愿让刀舂等刑具把身体捣成肉酱,即使皮肉筋骨难以辨认,经过数千百劫,也永远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而后,阿难尊者安详地从座位中起立,恭敬地向佛陀请示道:“世尊啊!此经应当如何称呼?以便我等遵守奉持呢?”
佛陀就告诉众人说:“这部经叫作《父母恩重难报经》,大家要好好地遵守奉行吧!”
不要说经文中,那些大菩萨听到这个经深受感动。而我自己,却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我今天还能够给死去的父母做出一些努力的话,我将毫不犹豫。
伽利略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但是,我非常怀疑,不光是,那根杠杆要够长够结实。更主要的是,杠杆的支点,在哪里呢?
没有支点,再大的力量也使不如来,杠杆的技巧也无地发挥。这个支点,如同一个楔子,必须坚实地扎在当地的泥土中。必须得到上层的共识,必须成为百姓的常识。而宣扬孝道,就成了佛法与中原道德,最为共同的理念。
汉代是以孝治国的,孝几乎是一种宗教。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时,也以因果的力量和充满情感的故事,拉近了,与中国普通人的情感。
而在这里白天听法的信众,也容易从这个经典中,理会因果及众生或者菩提有情的道理。于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就成了最容易拉近感情,利于传播的楔子了。
当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及大菩萨三万八千在一起时。有一天,佛陀引领着弟子们向南直行而来,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堆枯骨,身为世尊的佛陀立刻俯身,五体投地向着这堆枯骨恭恭敬敬地礼拜。
世尊的这番举动,使得众弟子都狐疑不解,为何世尊要如此做呢?阿难尊者就合十作礼请问世尊:“世尊啊!您是三大界的导师,一切众生的慈父,为世人所诚服推崇,我们一直都深深地敬爱着您,请您告诉我们:究竟是因为那一种因缘,什么道理,竟向这堆枯骨礼拜呢?”
佛陀就以慈悲的口气答道:“阿难,你问得很好,你们大家虽然都是我的高足,而且出家修行也很久了,可是有些事情你们还是不知道哩!这一堆枯骨,可能是我们前世的祖先,或是多生以来的父母,哪有为人者不拜父母之理呢?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恭恭敬敬地向其礼拜。”接着又说:“阿难!现在你把这堆枯骨分为两堆,如果是男人的骨骸,它的颜色较白,份量较重;倘若是女人的骨骼,其颜色较黑,份量也较轻些。”
阿难尊者又问道:“世尊!这我就不懂了,男女在世,衣着各有不同,男人头戴风帽,身着长衫,又束着腰带,穿着长鞋,衣饰整齐,一看就知道是男子汉;女人在世喜爱涂脂粉,在身上洒香水,这一身打扮,可以看出是女人身。但是,不论男女死后都成了枯骨,没有什么差别,又如何分辨呢?”
佛陀以沉重的口吻告诉阿难:“要是男人的话,在世的时候,经常出入佛寺,听人讲解佛经戒律,恭敬礼佛、法、僧三宝,又勤念佛号,以这种善缘,死了以后,其骨骸洁白如玉,且份量甚重。若是女人在世的时候,沉溺于情爱,不知听经礼佛,以生儿育女为职事,而养育小孩,都以奶水来哺养,奶乳是由她们的血所变成,养一个小孩就要吮食八石以上的奶水,母体怎么不消瘦憔悴呢?因此女人死后,其骨骸颜色较黑,而份量上也轻得多了!”
阿难尊者听了佛陀的话,内心痛苦如刀割,忍不住落泪,悲伤饮泣地说:“世尊啊!慈母的恩德,应当如何报答才是啊!”
佛陀对阿难说了母亲十月怀胎的孕育经过。听到这里,我感觉,以两千多年前的医学水平,对人体孕育的过程如此了解,那时的医学不应该如此发达。难道佛,真有神通吗?现代医学的孕育知识,也不过如此。
佛继续说到“经过十个月怀胎,母亲也受足了苦楚!为了使孩儿生产顺利,母体血流成河,使胎儿能够顺血河而下,若安产时,孩儿卷手卷腿,非常顺利地产下,少有伤及母体,减少母亲不少的痛苦;若是难产的话,小手小脚乱踢乱抓,使母亲感到痛苦不堪,如干刀搅割,如万箭穿心死去活来,惨不忍睹,为人子女,莫忘母亲生你育你所受的苦楚,否则,真是禽兽不如!
经过重重的痛苦,慈母才生得爱儿,若进一步来分析,慈母至少有十大深恩。以下佛陀逐条赞颂亲恩的伟大:
第一赞扬“怀胎守护”的恩德:“人身难得,经过了轮回劫数才得人身,同时又与此生的父母有缘,得以藉着母胎托生到人间来;五个月左右,胎儿在母腹中渐渐生出五脏六腑,六个月前段,六精眼、耳、鼻、口、舌、意的窍门也都开了,胎儿的重量天天增加,母亲觉得有山嶽般的沉重胎儿在母腹中乱踢乱动,使慈母觉得如同地震风灾,心惊胆颤心上一直惦念腹中的胎儿,加上身心的疲乏,也懒得打扮自己,漂亮的衣服收起来了,也很少对镜梳妆。
第二颂扬“临产受苦”的深恩:经过十月怀胎日满月足,即将分娩,每天一早母亲像是得了重病,四肢无力,每天昏昏沉沉的,尤其心里更是充满了恐惧焦急,难以描述,为了担心孩儿的平安,经常泪满襟,以悲愁的语调告诉亲友:“我最怕的并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担心无情的死神,夺走了我宝贝儿子的小生命!”
第三颂扬“生子忘忧”的恩惠:母亲生产时由于用力的缘故,五脏六腑像被撕裂一般,痛苦挣扎,混过去了好几回,为子女所流的血,就如宰羊,泉涌而出,经过这场大难不死的母亲,苏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垂询自己的爱子,知道爱儿确已平安无事,内心欢喜若狂,抱在怀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阵欢喜过后,难忍的痛楚又如排山倒海般的涌来,刚才全然为得子而忘了伤疼,现在又得忍受肉体上痛彻心肠的苦楚。
第四颂扬父母“咽苦吐甘”的恩惠:父母对子女的恩惠比海深,对子女的关怀与爱护不分昼夜,也不曾皱一下眉头,父母对子女的爱重情深,确是无法形容,只要子女能得温饱,自己挨饿受冻也心甘情愿,只要儿女欢喜快乐,父母就感到安慰。
第五颂扬慈母“迴干就湿”的恩德:慈母爱儿无微不至,夜晚孩儿尿床,弄湿被褥,赶快把孩子转到干燥的地方,自己睡在又湿又冷的地方丝毫没有怨言,只要孩儿睡得好,自己受冷受冻并不介意。母亲的双乳,是孩儿的圣殿,带给孩儿温暖与健康;母亲的两袖,更为孩儿遮挡了风寒,父母为照顾幼儿,吃没吃好,睡没睡好,想设法博取孩儿的欢心,只要儿女睡得安稳,快快长大,母亲也就心满意足了,别无所求。
第六颂扬“哺乳养育”的深恩:慈
母的恩德如大地持载,滋生万物,严父的恩德如天之覆盖广被,滋润众生,父母爱子之心都一样,父母的深恩亦皆相同,只要你是父母的儿女,无论长得多丑,他们永远不会嫌你丑,更不会怒目相对,就是你手脚卷曲不灵,他们也不会厌恶你,相反地更加爱怜照顾你,就因为你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儿子,父母的真情何其感人,父母的恩情何其伟大啊!
第七颂扬“洗涤不净”的亲恩:母亲原是金枝玉叶之身,芙蓉花般的美貌,精神健旺而丰盛的,眉如柳丝一般的新绿,红润的脸色,显出了青春焕发的姿色,可是,曾几何时,为子女操劳过度,如花似玉的美貌变得苍老不堪,一双玉手,也为儿女洗涤过多的不净变得粗糙,伤痕斑斑,可怜又可敬的慈母心,为儿女无条件的牺牲了自己宝贵青春,换得来一脸的憔悴倦容!
第八颂扬“远行忆念”的深恩:亲人死别使人悲伤难忍、痛断肝肠,就是爱子远去他乡,也会使慈母哀伤不已;子女远离故乡,山川阻隔,父母早晚悬念,祈祷神佛保佑,早日平安回到身旁,有的儿女离家,一去数年无音讯,年老父母在家日夜盼望,以泪洗面,有如林中老猿失去了爱子,哀泣啼号,肝肠寸断,叫人为之心酸。
第九颂扬父母“体恤子女”的深恩:父母恩情深重,为人子女实难报答于万一,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受苦受劳时,慈母竟夜祈祷以身替代,希望为子女受苦受罪,母爱何其伟大!儿女出门在外,慈母心常相随,怜儿受寒受冻,怕儿受苦受累,倘若知道儿女受了一丝一毫的痛苦,慈母就夜不成眠,心酸不已!
第十颂扬父母“究竟怜子”的深恩:父母的慈爱犹如日月的光辉,日月永恒普照大地,亲心永远系念儿女,亲恩深重,亲心更是无时或止起居行止心常惦念,不论家居外出更是心随左右,即使百岁爹娘,亦常为八十岁的儿女付出爱心,要说父母的恩德慈爱有时尽,除非生死异路隔断了。
佛陀说完父母十大恩德,接着告诉阿难及众人:“我看芸芸众生,虽然有的先天禀赋不错,可是有些人心性无知蒙蔽,从来不想父母对我们有多大恩惠慈德,对父母不知恭敬孝顺,忤逆不孝,忘恩负义,真叫人痛心!你们都知道,母亲十月怀胎,腹中如有物,坐立都不得安稳,吃不下睡不着,如久病缠身无精打采,怀孕期满即将生产,还要受百般疼痛,血流遍地,死去活来,经过无数的折磨才产下孩儿,慈母又担心孩儿是否平安无事,听说孩儿安然产下,慈母这才安心。小孩生下来,慈母怀抱不离,喂儿哺乳,手酸脚麻也都心喜,还要辛苦的为儿洗涤不净的衣物,孩儿尿床了,母睡湿处,却让儿女睡干净的地方,没有丝毫怨言,三年怀抱中,儿女喝的是母乳母血,真把母亲都累瘦了!”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以至童年、青年、少年,父母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来教育子女明礼义、修德性,儿女长大成人,父母又辛苦地为子女准备嫁娶,筹集资金供儿女经营事业,使儿女能早日成家立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提携真是备极辛劳,但从不在儿女面前提到我能会两个字,更不期望儿女的报答,儿女一旦有病,父母更是忧心如焚,经常由于爱子心切而急出病来,只有等待子女恢复健康,母亲忧心成疾的病才会慢慢痊愈!”
“经历百般辛劳养育,但愿早日成长成人,有些儿女一旦长大,不知孝顺双亲、奉侍父母,父母教诲不加理会,或出言顶撞,甚至怒目相视如仇家,在族内欺凌长上,打骂同胞兄弟,不顾双亲礼义,真叫人痛心疾首。虽然曾上学读书,但不遵从师长的教诲与父母兄弟的劝戒,不仅不听且加拂逆,出入家门,不知禀告父母,言行举止傲慢无礼,所做所谓擅自主张,不把父母放在心上,即使父母伯叔偶然加以教训指导,但是由于长辈的怜悯儿孙年幼无知,也都轻轻放过,可是到了后来,性情愈变愈暴戾残忍,不但不听劝导,反而生出仇恨心理,最后离开亲戚好友,结交的都是坏人损友,日久成性,颠倒是非,为害自身,愚不可及!”
“一旦被恶人坏友所引诱,就舍弃了父母家庭,离乡背井,流落他乡,或者在外经商谋生,做各种事情,岁月蹉跎,年岁老大,有的就在外结婚成家,甚至老死也不回家,从没想到这个身体从何处来?”
“有些更加不幸,流浪异乡加上交上恶人损友,自己又不小心谨慎,于是被人用计陷害,或与人同流合污,胡作非为,终被牵连,横祸飞来,锒铛入狱,或判重刑,老死狱中,或遭病魔厄缠身,弄得贫病交迫,狼狈不堪,手人轻视,乏人照顾,病入膏肓,弃尸街头,形骸腐烂,日晒雨淋,白骨枯零,鬼魂流落他乡,从此与亲人家族永别,更是有负父母深恩!不孝子女,一死百了!殊不知严父慈母,自爱子离家之后,日思夜想,时刻忧心,望眼欲穿,望得心如焚,肝肠痛断,因为思子流泪过多,眼睛都哭瞎了,悲泣过度又得了气喘病;有的父母更由于怀念儿女,无心经营生意,以致家道日衰,乃至抱病含恨而终,即使身死为鬼魂,也念念不忘爱子,不忍割舍亲子之爱,真是人性至爱的流露。”
“有的子女不仅不勤于学业,且经常与不良朋友为伍,追逐异端邪说,做出败坏风俗的行为,十足一幅无赖汉的嘴脸,好勇斗狠,欺压善良,鸡鸣狗盗,酗酒赌博,为非作歹,作奸犯科于乡里,使同胞兄弟受牵连,更使父母悲痛心乱不知如何是好!清早出外游荡,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从来不向父母请安,嘘寒问暖,使父母感到空虚无比,没忍照料扶持,父母年岁渐高,形容憔悴,身体衰败,还要受到不肖子女的连累,受到外人的讥笑与凌辱,为人子女,于心何忍?”
“有的子女只有孤父或寡母,理应格外孝顺才是,但事实上却不然,把父母冷落一旁,任由他挨饿受冻,不闻不问,使得父母暗自悲伤饮泣,自怨自叹何其不幸!为人子女理应善尽奉养父母的责任,不孝儿女却不当一回事,使得父母含羞受辱,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怕受人取笑。”
“常见有的儿子为了供养妻儿的生活,不辞辛劳,努力工作以博取妻子的欢心,却把父母冷落一旁,视同外人;妻小的话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父母的教诲却充耳不闻,或出口顶撞,全无敬上之心,真叫父母伤透了心。有的女儿在未出嫁之时,还懂得孝
顺父母,一旦嫁人之后,却变得不孝敬起来,父母稍微说她几句,内心就生出怨恨嫌恶的心理,而受到丈夫的怒骂毒打,都甘心默默承受。对丈夫家的人情义颇为深厚,对家属子女也是极其爱重,但是对于骨肉至亲的父母,却日渐疏远,真叫父母痛心!还有些不孝的女儿,随着丈夫到外地居住,离开了故乡的爹娘,一点也不思慕父母,好像和父母断绝似的,一封家书也不寄,使得父母日夜盼望,牵肠挂肚,寝食不安,就如被倒悬般的难受,父母思念子女之情,永无休止。父母对于子女的深恩大德,真是浩瀚无际,永无止境,非笔墨所能形容!儿女若是不孝,其罪愆即使向神明忏悔,恐怕也难以洗脱掉的!”
佛陀说完父母的深重恩德,众善知识个个感到悲痛,哀伤不已,有的五体投地的向空跪拜,有的搥胸自责,由于过度悲伤全身毛孔都流出了鲜血,一时气闷昏死过去了。不久众人都更醒过来,齐声高呼着:“多痛苦啊!父母为了子女也太痛苦了!多叫人悲痛哀伤啊!不肖儿女也太使父母伤心啊!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已往真是大罪人,那时就如黑夜游神,东漂西荡,过得醉生梦死的日子,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罪愆有多深,现在聆听佛陀的教示,如大梦初醒,深深后悔以往的过错,想到自己不孝不仁之至,真是肝肠俱碎、五脏如焚啊!愿请慈悲的世尊,怜悯我们的无知,给我们有个补救赎罪的机会,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便以八种妙法晓喻弟子:“你们既然知道父母恩德深重,现在我且为你们说明:假如有个人,左肩挑着父亲,右肩挑着母亲,绕着须弥山而行,担子将皮肉磨破,又穿透了骨髓,也不叫苦,鲜血流下来,淹没了足踝,如此经过百千万劫,仍然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个,生在饥荒的年代,为了不使父母挨饿,割下身上所有的肉,切成肉屑,供父母充饥,虽然如此孝心,经百千万劫,还是难以报答父母的恩德。
倘若有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亲,用利刃将自己的心挖出来,以致血流成河,仍不怕一切的痛苦,这样经历了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要是有个人,为了父母亲,忍受千百支的刀戟利刃,同时刺在自己的身上,直插横穿经百千万劫,仍然无法报答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为了祈求父母的平安长寿,以自己的身体来点燃佛前灯,如此供养如来,经过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如果有人,为了报答父母的辛劳,赴汤蹈火,断骨出髓,虽经无数万劫,仍然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个人,为了善尽子责,代替父母吞下火热的铁丸,全身被炙铁烫伤,焦烂不堪,如此经过了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于万一。”
这时,大家聆听了佛陀开示的种种父母深恩,个个悲伤落泪,心如刀割般的难受,又想不出如何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真是羞愧不已,于是齐声向佛陀叩首问道:“世尊啊!现在我们深知自己是不幸的罪人,但是不知如何做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见大众皆有愧意,即欢喜的告诉大家:“如果想到报答父母的恩德,至少应该为父母做下列六件事:一、写这部经,二、读这部经,三、忏悔一切罪过,四、虔诚恭敬三宝,五、必须受持斋戒,六、多布施勤修善法,广植福本,这六件事都能办到,就是孝子,否则的话,就是地狱中的众生。”
佛陀接着又向阿难尊者等说道:“不孝父母的人,命终死后,必然要堕落道阿鼻大地狱去,这一地狱纵横有八万由旬,四周都是铁的城墙,周围设有罗网,使囚犯无法逃脱,地面都是铁板,有烈火燃烧着,到处雷光电火,又有铜流铁浆浇灌在罪人的身上,还有口吐烈火的铜狗铁蛇追噬着犯人,一个个被烧得肌肤焦烂,苦不堪言,空中更有数不尽的挂钩、枪铳,满地又是铁制度斧搥、长矛、刀山、剑树等种种的刑具,随时都会对准囚犯砍杀下来,地狱罪犯受此百般的苦楚,永无休止,也不知要经过多少的劫数呢?即使在这里受过了刑罚,又要打入其他的地狱去,头上戴着炽热的火盆,还要受铁车压身的折磨,铁车来回辗过,肠肚都碎裂了,骨头断折了,皮肉全烂掉了,一旦之间要忍受千生万死的痛苦,真是惨不忍睹,这些地狱的罪囚都是生前犯了忤逆不孝的重罪,才要受如此的折磨,百般的苦楚。”
这时,大家听完佛陀的开示,都深为惭愧悲伤流泪向佛陀乞问道:“我们大家如何故,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答道:“要想报答父母的恩德,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编印此经,使此经广为流通,能捐印一册,就有见到一尊佛的功德,如果捐印十册。就能见到十尊佛,以此类推,印百册、千册、万册此类,就能见到百尊、千尊、万尊的佛陀。凡是捐印能书启发众生的人,诸佛必然常常垂护在他的身旁,并且,以佛力使其父母及本人得生天上,享受天人的乐趣,而不致堕落到地狱受苦。”
阿难尊者及众人,包括天龙八部与转轮圣王等谛听了佛陀的教化,悲不自禁,愧恨不已,全身的毛发都竖起来,大家同以愧疚的心情向佛陀真心忏悔,发誓道:“从现在起一直到无尽的未来,就是经过千万劫年,我们大家即使粉身碎骨成了尘埃,也一定坚守如来的神圣教诲,不敢稍有违背。我们宁愿被利钩拔出来舌头长达由旬,再由铁犁从上面耕辗过去,使得鲜血汇流成河,如此经过千百劫的时间,也矢志不违背佛陀的教诲;宁愿在千百利刃作成的刀轮中进出,受尖刀利刃的刺身刮骨,也不违背佛陀的教化,即使被铁网紧紧地裹住全身,痛苦难忍,虽经千百万劫,也不题违背如来的教诲;宁愿让刀舂等刑具把身体捣成肉酱,即使皮肉筋骨难以辨认,经过数千百劫,也永远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而后,阿难尊者安详地从座位中起立,恭敬地向佛陀请示道:“世尊啊!此经应当如何称呼?以便我等遵守奉持呢?”
佛陀就告诉众人说:“这部经叫作《父母恩重难报经》,大家要好好地遵守奉行吧!”
不要说经文中,那些大菩萨听到这个经深受感动。而我自己,却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我今天还能够给死去的父母做出一些努力的话,我将毫不犹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