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64 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
- 1365 第1365章 未雨绸缪
- 1366 第1366章 科举的曙光
- 1367 第1367章 联名请愿
- 1368 第1368章 恩科的诱惑
- 1369 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
- 1370 第1370章 新仇旧恨
- 1371 第1371章 请君入瓮
- 1372 第1372章 据理力争
- 1373 第1373章 酒馆密谋
- 1374 第13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1375 第1375章 威逼利诱(第一更)
- 1376 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二更)
- 1377 第1377章 鸿门宴(第三更)
- 1378 第1378章 箭在弦上
- 1379 第1379章 突如其来
- 1380 第1380章 艰难的抉择
- 1381 第1381章 逃无可逃
- 1382 第1382章 惜才之心
- 1383 第1383章 网开一面
- 1384 第1384章 察言观色
- 1385 第1385章 成功招揽
- 1386 第1386章 诏书抵达
- 1387 第1387章 水到渠成
- 1388 第1388章 请旨
- 1389 第1389章 意外的相见
- 1390 第1390章 高瞻远瞩
- 1391 第1391章 用心良苦
- 1392 第1392章 提亲
- 1393 第1393章 为民请命
- 1394 第1394章 南杨陨落
- 1395 第1395章 祭奠
- 1396 第1396章 侍寝
- 1397 第1398章 线索
- 1398 第1399章 百般抵赖
- 1399 第1400章 老实招供
- 1400 第1401章 按部就班
- 1401 第1402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
- 1402 第1403章 悬赏彻查
- 1403 第1404章 柳暗花明
- 1404 第1405章 真相大白
- 1405 第1406章 往事如烟
- 1406 第1407章 教导
- 1407 第1408章 路遇不平
- 1408 第1409章 有眼不识泰山
- 1409 第1410章 波澜不惊
- 1410 第1411章 线索
- 1411 第1412章 十年之别
- 1412 第1413章 不堪回首
- 1413 第1414章 编造的真相
- 1414 第1415章 打劫
- 1415 第1416章 雕虫小技
- 1416 第1417章 穿帮了
- 1417 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
- 1418 第1419章 大惊失色
- 1419 第1420章 诱饵
- 1420 第1421章 孤注一掷
- 1421 第1424章 捉摸不透
- 1422 第1423章 化险为夷
- 1423 第1426章 试探
- 1424 第1427章 出人意料
- 1425 第1428章 一战而定
- 1426 第1429章 迎接
- 1427 第1430章 决胜千里
- 1428 第1431章 入城
- 1429 第1432章 风轻云淡
- 1430 第1433章 真实目的
- 1431 第1434章 话里有话
- 1432 第1435章 调兵遣将
- 1433 第1436章 安抚民心
- 1434 第1437章 大战之前
- 1435 第1438章 一战定乾坤(一更)
- 1436 第1439章 法兰西王国(二更)
- 1437 第1440章 未雨绸缪(三更)
- 1438 第1441章 祭奠(四更)
- 1439 第1442章 回京(五更)
- 1440 第1443章 身世之谜(六更)
- 1441 第1444章 亡羊补牢(七更)
- 1442 第1445章 风雨欲来(八更)
- 1443 第1446章 东风至(九更)
- 1444 第1447章 攻打对马岛(十更)
- 1445 第1448章 逃无可逃(十一更)
- 1446 第1449章 东征(十二更)
- 1447 第1450章 齐头并进(十三更)
- 1448 第1451章 先礼后兵(十四更)
- 1449 第1452章 说服(十五更)
- 1450 第1453章 大战序幕(十六更)
- 1451 第1454章 今时不同往日(十七更)
- 1452 第1455章 内忧外患(十八更)
- 1453 第1456章 出人意料(十九更)
- 1454 第1457章 杀鸡骇猴(二十更)
- 1455 第1458章 一战而定(二十一更)
- 1456 第1459章 得偿所愿(二十二更)
- 1457 第1461章 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13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天后的上午,朴良率领着数百名内禁卫的士兵来到了汉城的西门,西门是汉城进出军队的专用城门,无论是出征还是班师军队都从西门出入。
“这是我们的出城公文。”朴良把一份由内三厅开出的公文递给了在城门处值守的明军将领,不动声色地说道。
由于明军负责汉城的城防,故而进出城的事务都是由明军负责,朝鲜士兵协助调查,不过明军不干涉进出城的税收事宜。
“没想到你们内禁卫身为朝鲜王的近卫竟然也要出城拉练。”值守的明军将领看了看公文将其交给了朴良,笑着说道。
其实,早在昨天内禁卫就已经就朴良出城的事情向明军进行了通报,故而值守的明军将领在查验了出城公文后就予以了放行,否则为了安全起见他还要派人去向内禁卫进行求证。
“朝鲜就要并入大明,等主上殿下去了大明京城后我们内禁卫就要解散,为了给大家谋个好前程现在肯定要抓紧操练。”朴良收好了出城公文后笑着回答,显而易见,李璆前往大明京城伴驾后内禁卫在内的内三厅都要解散。
至于是把内三厅的军队整体整编为新的朝鲜军队,还是将其打散后分配到已有的朝鲜军队中,现在还没有定论。
作为内三厅的将士来说,他们自然希望能整体整编为朝鲜新军,而不希望打散后背发配到别的朝鲜新军中,那样一来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可就全毁了,以后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因此,为了能使得内三厅的将士们有个好的归宿,当李璆宣布把朝鲜并入大明后,内三厅其实已经加紧了操练的事宜,想要给外界一个好印象。
“祝兄弟好运了。”值守的明军将领自然清楚内三厅军队的处境,于是笑着向朴良拱了拱手。
“谢将军吉言。”朴良笑着向值守的明军将领拱手回礼,与其虚与委蛇地应对。
“告诉家里,‘货物’已经出了城。”等朴良率领着手下的内禁卫军士离开后,值守的明军将领皱着眉头望着他们的背影,低声向一旁的一名士兵嘱咐道。
那名士兵闻言一躬身,骑上马向讲武堂汉城司务处飞奔而去,值守的明军将领口中的“家里”自然指的就是讲武堂汉城司务处,而“货物”就是朴良。
此时此刻,以为行事天衣无缝的朴良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李云天的监控中,李云天已经在汉城织下了一张大网静候他的到来。
讲武堂司务处。
“王爷,朴良他们已经出城了。”云娜走进李云天的办公的厢房,沉声向倚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李云天禀报道。
“今晚是朝鲜并入大明前咱们在汉城的最后一战,真有些期待呀!”李云天闻言睁开双目,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后笑着说道。
“王爷,今晚过后汉城的局势将彻底稳定,王爷可以歇一歇了。”云娜闻言顿时笑了起来。
虽然朴良等人不足为惧,但他们代表了朝鲜国忠于朝鲜王室的最后武装力量,一旦将其消灭那么朝鲜王室在朝鲜国的历史就将彻底结束,不过朝鲜王族并没有完结他们将在大明京城开创出新的历史篇章来。
“外面的部署如何?”李云天在房间里一边来回踱着步子一边活动着颈部,由于时常都要坐在桌前处理公文,所以他要时不时活动一下筋骨。
“已经完全布置妥当。”云娜的嘴角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只要他们敢来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吩咐下去,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对朴良他们动手。”李云天闻言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沉声向云娜说道。
“王爷放心,属下已经叮嘱过他们了。”云娜笑盈盈地点了点头,她知道李云天对朴良等少壮派官员起了爱才之意,故而才想要保全他们一条性命,否则的话刀戈一起朴良等人绝对难逃一死。
谁也不知道,此时的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外松内紧,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实际上驻守在里面的明军将士已经严阵以待,随时都能出发平叛。
为了确保李云天的安全,除了原先驻扎在讲武堂汉城司务处的数百名李云天的亲兵卫队外,云娜已经暗中从仁川港调来了数百名火枪营的军士。
现在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兵营,里面有近千名骁勇善战的士兵,只要朴良和陈三公子敢来肯定有去无回。
值得一提的是,云娜这次从仁川港调来的火器营并不属于京郊大营的骁武军,而是隶属于明军水师,是明军水师配备的火器部队。
随着大明版图的不断扩张,大明水师的作用日益重要,不仅李云天有着远征倭国的计划,大明海外贸易的护航,以及大明海外殖民地的开发都需要一支火器部队来增强战斗力,同时也是对敌人的威慑。
当然了,现阶段大明水师的火器营规模并不大,只有千余人,而且归李云天直辖,一部分驻扎在天津港,另外一部分驻扎在仁川港。
云娜这次调动的就是驻扎在仁川港的火器营,一旦火器营的士兵在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占据有利地依托建筑物形摆开阵势后,那么对朴良和陈三公子的人来说就将是一场噩梦,火器营强大的火力打击将使得那些人成为活动的靶子。
“晚上请李璆前来赴宴的事情一定要保密,绝对不能泄露了风声。”李云天并不担心朴良和陈三公子的人攻进讲武堂汉城司务处,沉吟了一下后向云娜说道。
“属下明白,一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李璆从宫里带出来。”云娜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快步前去安排布置。
像今晚这样精彩的事情如何能少得了李璆,李云天决定让李璆来目睹一下其御前侍卫所做出的“好事”,同时也希望届时能用李璆来稳定住局面,毕竟在朴良等人心中李璆是朝鲜至高无上的国王,不会违逆李璆的命令。
“树欲静而风不止,希望此事过后朝鲜的一切事务都能走上正轨。”等云娜走后,李云天抬头望了一眼窗外院中的大树,心中暗暗说道。
今晚过后朝鲜的历史将掀开新的篇章,李云天历时两年的谋划即将结出硕果,也不枉他在朝鲜待了如此多的时间来进行安排布置。
下午,朴良带着出城拉练的内禁卫回城,城门处值守的将领与其寒暄了几句话就予以了放行,像这种官方的行动自然不可能一一核对人名了。
虽然值守的将领没有让人查验进城的内禁卫部队,但他一眼就发现队伍里面多出了一些神色阴沉的生面孔来,看样子想必就是陈老三的那些倭寇手下。
朴良一行人进城的消息迅速上报到了李云天那里,李云天知道朴良今晚肯定要动手,否则他无法长时间掩饰那些倭寇的身份,因此让人暗中密切监视朴良等人。
正如李云天所猜测的那样,虽然朴良顺利地把混入内禁卫部队的倭寇带进了汉城,但没办法长久将他们安置在内禁卫的军营里,时间一长的话肯定会穿帮。
因此,朴良选的回营时间很巧妙,他把队伍带回营地时夜幕已经降临,这样的话无形中起了一种掩护。
到了营地后不久朴良就领着几名手下离开,径直去了金宗瑞的府上,在朴良的计划里金宗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行动的最为重要的一环。
此时此刻,金府里的形势一片混乱,金承圭从衙门散值后并没有回家,一名孩童把一封信交给了金府的门卒,信上告诉金府的人金承圭一家被他们请去做客,为了避免发生什么意外让金家的人不要报官,否则后果自负。
直到这个时候金府的人才发现金承圭的妻子和儿子也不见了踪影,这一下金府的人顿时慌了起来,金夫人连忙让人寻找可金承圭的妻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了无踪迹。
万般无奈下,惊慌失措的金夫人唯有等金宗瑞从南门值守回来,心急火燎地把那封信拿给了他看。
金宗瑞得知此事后万分惊讶,他实在想不出来自己在汉城得罪了什么人以至于对方要绑架金承圭一家,猜不出对方的目的何在。
“老爷,内禁卫的朴大人求见。”就在金宗瑞在心里翻来复地琢磨着对方可能的来历时,一名家人忽然急匆匆前来禀报。
“朴良!”猛然间,金宗瑞的眼前一亮,脑海中浮现出了朴良的影像来,难道此事是朴良做下的?
在金宗瑞的印象里,心高气傲的内禁卫可不屑做出这种绑架的龌龊事情来,尤其是朴良,再怎么也是两班贵族出身,怎会有如此下作的行为。
自从朴良上次来找金宗瑞,金宗瑞一直都没有给他回复,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了谋反大罪,故而身为朝鲜重臣的金宗瑞没有办法进行表态,最好的选择就是不予理会,就好像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
朴良后来也没有再来找金宗瑞,并不想对金宗瑞逼迫太深,金宗瑞虽然没有给他答复但也没有告发他,这已经表明了金宗瑞对此事的态度,那就是不想介入其中。
况且,金宗瑞的手里握着朴良提供的共犯者名单,朴良应该对此非常忌惮才对,因此他根本没有想到朴良竟会做出如此激进的事情来。
“带他来这里。”经过最初的错愕后,金宗瑞面无表情地向那名报信的下人说道,他倒要看看朴良要搞出什么花样来。
“这是我们的出城公文。”朴良把一份由内三厅开出的公文递给了在城门处值守的明军将领,不动声色地说道。
由于明军负责汉城的城防,故而进出城的事务都是由明军负责,朝鲜士兵协助调查,不过明军不干涉进出城的税收事宜。
“没想到你们内禁卫身为朝鲜王的近卫竟然也要出城拉练。”值守的明军将领看了看公文将其交给了朴良,笑着说道。
其实,早在昨天内禁卫就已经就朴良出城的事情向明军进行了通报,故而值守的明军将领在查验了出城公文后就予以了放行,否则为了安全起见他还要派人去向内禁卫进行求证。
“朝鲜就要并入大明,等主上殿下去了大明京城后我们内禁卫就要解散,为了给大家谋个好前程现在肯定要抓紧操练。”朴良收好了出城公文后笑着回答,显而易见,李璆前往大明京城伴驾后内禁卫在内的内三厅都要解散。
至于是把内三厅的军队整体整编为新的朝鲜军队,还是将其打散后分配到已有的朝鲜军队中,现在还没有定论。
作为内三厅的将士来说,他们自然希望能整体整编为朝鲜新军,而不希望打散后背发配到别的朝鲜新军中,那样一来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可就全毁了,以后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因此,为了能使得内三厅的将士们有个好的归宿,当李璆宣布把朝鲜并入大明后,内三厅其实已经加紧了操练的事宜,想要给外界一个好印象。
“祝兄弟好运了。”值守的明军将领自然清楚内三厅军队的处境,于是笑着向朴良拱了拱手。
“谢将军吉言。”朴良笑着向值守的明军将领拱手回礼,与其虚与委蛇地应对。
“告诉家里,‘货物’已经出了城。”等朴良率领着手下的内禁卫军士离开后,值守的明军将领皱着眉头望着他们的背影,低声向一旁的一名士兵嘱咐道。
那名士兵闻言一躬身,骑上马向讲武堂汉城司务处飞奔而去,值守的明军将领口中的“家里”自然指的就是讲武堂汉城司务处,而“货物”就是朴良。
此时此刻,以为行事天衣无缝的朴良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李云天的监控中,李云天已经在汉城织下了一张大网静候他的到来。
讲武堂司务处。
“王爷,朴良他们已经出城了。”云娜走进李云天的办公的厢房,沉声向倚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李云天禀报道。
“今晚是朝鲜并入大明前咱们在汉城的最后一战,真有些期待呀!”李云天闻言睁开双目,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后笑着说道。
“王爷,今晚过后汉城的局势将彻底稳定,王爷可以歇一歇了。”云娜闻言顿时笑了起来。
虽然朴良等人不足为惧,但他们代表了朝鲜国忠于朝鲜王室的最后武装力量,一旦将其消灭那么朝鲜王室在朝鲜国的历史就将彻底结束,不过朝鲜王族并没有完结他们将在大明京城开创出新的历史篇章来。
“外面的部署如何?”李云天在房间里一边来回踱着步子一边活动着颈部,由于时常都要坐在桌前处理公文,所以他要时不时活动一下筋骨。
“已经完全布置妥当。”云娜的嘴角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只要他们敢来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吩咐下去,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对朴良他们动手。”李云天闻言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沉声向云娜说道。
“王爷放心,属下已经叮嘱过他们了。”云娜笑盈盈地点了点头,她知道李云天对朴良等少壮派官员起了爱才之意,故而才想要保全他们一条性命,否则的话刀戈一起朴良等人绝对难逃一死。
谁也不知道,此时的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外松内紧,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实际上驻守在里面的明军将士已经严阵以待,随时都能出发平叛。
为了确保李云天的安全,除了原先驻扎在讲武堂汉城司务处的数百名李云天的亲兵卫队外,云娜已经暗中从仁川港调来了数百名火枪营的军士。
现在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兵营,里面有近千名骁勇善战的士兵,只要朴良和陈三公子敢来肯定有去无回。
值得一提的是,云娜这次从仁川港调来的火器营并不属于京郊大营的骁武军,而是隶属于明军水师,是明军水师配备的火器部队。
随着大明版图的不断扩张,大明水师的作用日益重要,不仅李云天有着远征倭国的计划,大明海外贸易的护航,以及大明海外殖民地的开发都需要一支火器部队来增强战斗力,同时也是对敌人的威慑。
当然了,现阶段大明水师的火器营规模并不大,只有千余人,而且归李云天直辖,一部分驻扎在天津港,另外一部分驻扎在仁川港。
云娜这次调动的就是驻扎在仁川港的火器营,一旦火器营的士兵在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占据有利地依托建筑物形摆开阵势后,那么对朴良和陈三公子的人来说就将是一场噩梦,火器营强大的火力打击将使得那些人成为活动的靶子。
“晚上请李璆前来赴宴的事情一定要保密,绝对不能泄露了风声。”李云天并不担心朴良和陈三公子的人攻进讲武堂汉城司务处,沉吟了一下后向云娜说道。
“属下明白,一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李璆从宫里带出来。”云娜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快步前去安排布置。
像今晚这样精彩的事情如何能少得了李璆,李云天决定让李璆来目睹一下其御前侍卫所做出的“好事”,同时也希望届时能用李璆来稳定住局面,毕竟在朴良等人心中李璆是朝鲜至高无上的国王,不会违逆李璆的命令。
“树欲静而风不止,希望此事过后朝鲜的一切事务都能走上正轨。”等云娜走后,李云天抬头望了一眼窗外院中的大树,心中暗暗说道。
今晚过后朝鲜的历史将掀开新的篇章,李云天历时两年的谋划即将结出硕果,也不枉他在朝鲜待了如此多的时间来进行安排布置。
下午,朴良带着出城拉练的内禁卫回城,城门处值守的将领与其寒暄了几句话就予以了放行,像这种官方的行动自然不可能一一核对人名了。
虽然值守的将领没有让人查验进城的内禁卫部队,但他一眼就发现队伍里面多出了一些神色阴沉的生面孔来,看样子想必就是陈老三的那些倭寇手下。
朴良一行人进城的消息迅速上报到了李云天那里,李云天知道朴良今晚肯定要动手,否则他无法长时间掩饰那些倭寇的身份,因此让人暗中密切监视朴良等人。
正如李云天所猜测的那样,虽然朴良顺利地把混入内禁卫部队的倭寇带进了汉城,但没办法长久将他们安置在内禁卫的军营里,时间一长的话肯定会穿帮。
因此,朴良选的回营时间很巧妙,他把队伍带回营地时夜幕已经降临,这样的话无形中起了一种掩护。
到了营地后不久朴良就领着几名手下离开,径直去了金宗瑞的府上,在朴良的计划里金宗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行动的最为重要的一环。
此时此刻,金府里的形势一片混乱,金承圭从衙门散值后并没有回家,一名孩童把一封信交给了金府的门卒,信上告诉金府的人金承圭一家被他们请去做客,为了避免发生什么意外让金家的人不要报官,否则后果自负。
直到这个时候金府的人才发现金承圭的妻子和儿子也不见了踪影,这一下金府的人顿时慌了起来,金夫人连忙让人寻找可金承圭的妻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了无踪迹。
万般无奈下,惊慌失措的金夫人唯有等金宗瑞从南门值守回来,心急火燎地把那封信拿给了他看。
金宗瑞得知此事后万分惊讶,他实在想不出来自己在汉城得罪了什么人以至于对方要绑架金承圭一家,猜不出对方的目的何在。
“老爷,内禁卫的朴大人求见。”就在金宗瑞在心里翻来复地琢磨着对方可能的来历时,一名家人忽然急匆匆前来禀报。
“朴良!”猛然间,金宗瑞的眼前一亮,脑海中浮现出了朴良的影像来,难道此事是朴良做下的?
在金宗瑞的印象里,心高气傲的内禁卫可不屑做出这种绑架的龌龊事情来,尤其是朴良,再怎么也是两班贵族出身,怎会有如此下作的行为。
自从朴良上次来找金宗瑞,金宗瑞一直都没有给他回复,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了谋反大罪,故而身为朝鲜重臣的金宗瑞没有办法进行表态,最好的选择就是不予理会,就好像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
朴良后来也没有再来找金宗瑞,并不想对金宗瑞逼迫太深,金宗瑞虽然没有给他答复但也没有告发他,这已经表明了金宗瑞对此事的态度,那就是不想介入其中。
况且,金宗瑞的手里握着朴良提供的共犯者名单,朴良应该对此非常忌惮才对,因此他根本没有想到朴良竟会做出如此激进的事情来。
“带他来这里。”经过最初的错愕后,金宗瑞面无表情地向那名报信的下人说道,他倒要看看朴良要搞出什么花样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