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43 第十章 南下
- 744 第十一章 异变陡生 大战降临
- 745 第十二章 所谓的长沙王
- 746 第十三章 野心
- 747 第十四章 北上
- 748 第十五章 一战而胜
- 749 第十六章 漠南之殇(1)
- 750 第十七章 漠南之殇(2)
- 751 第十八章 漠南之殇(3)
- 752 第十九章 漠南之殇(4)
- 753 第二十章 全面战争
- 754 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
- 755 第二十二章 书生与军卒
- 756 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个不剩
- 757 第二十四章 安王的意志
- 758 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
- 759 第二十六章 杀神
- 760 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
- 761 第二十八章 惊天巨变 背水一战(1)
- 762 第二十九章 惊天巨变 背水一战(2)
- 763 第三十章 惊天巨变 背水一战(3)
- 764 第三十一章 惊天巨变 背水一战(4)
- 765 第三十二章 惊天巨变 背水一战(5)
- 766 第三十三章 格桑
- 767 第三十四章 目标
- 768 第三十五章 行动
- 769 第三十六章 战斗
- 770 第三十七章 深入
- 771 第三十八章 应对
- 772 第三十九章 破冰
- 773 第四十章 制胜(1)
- 774 第四十一章 制胜(2)
- 775 第四十二章 制胜(3)
- 776 第四十三章 明争暗斗
- 777 第四十四章 拨云见日
- 778 第四十五章 妫州会战(1)
- 779 第四十六章 妫州会战(2)
- 780 第四十七章 妫州会战(3)
- 781 第四十八章 妫州会战(4)
- 782 第四十九章 攻守易行
- 783 第五十章 平静的时刻
- 784 第五十一章 收服
- 785 第五十二章 各处情况
- 786 第五十三章 危机与胜利(1)
- 787 第五十四章 危机与胜利(2)
- 788 第五十五章 危机与胜利(3)
- 789 第五十六章 危机与胜利(4)
- 790 第五十七章 危机与胜利(5)
- 791 第五十八章 危机与胜利(6)
- 792 第五十九章 危机与胜利(7)
- 793 第五十九章 危机与胜利(8)
- 794 第六十章 王(上)
- 795 第六十一章 王(下)
- 796 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
- 797 第六十三章 新的秩序(中)
- 798 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
- 799 第六十五章 四境平(1)
- 800 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
- 801 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
- 802 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
- 803 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
- 804 第七十章 大道与未来
- 805 第七十一章 仙帝 天意 杀机
- 806 第七十二章 科学 修真 原初
- 807 第七十三章 新旧仙帝
- 808 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
- 809 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战 谋划
- 810 第七十六章 新皇登基
- 811 第七十七章 命中注定的对手
- 812 第七十八章 真正的目标
- 813 第七十九章 安西都护府
- 814 第八十章 顺之者昌
- 815 第八十一章 滚滚向前的马车
- 816 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辉时刻(上)
- 817 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辉时刻(下)
- 818 第八十四章 威严
- 819 第八十五章 故人与故事(上)
- 820 第八十六章 故人与故事(下)
- 821 第八十七章 为资源 为远航
- 822 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
- 823 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
- 824 第九十章 年轻人的风景
- 825 第九十一章 界限
- 826 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
- 827 第九十三章 新舰 人选
- 828 第九十四章 开战前夕
- 829 第九十五章 攻防应对
- 830 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战(1)
- 831 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战(2)
- 832 第九十八章 平壤之战(3)
- 833 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战(4)
- 834 第一百章 灭国(上)
- 835 第一百零一章 灭国(下)
- 836 第一百零二章 属于朕(上)
- 837 第一百零三章 属于朕(中)
- 838 第一百零四章 属于朕(下)
- 839 第一百零五章 传说
- 840 第一百零六章 平凡之路(上)
- 841 第一百零八章 倭国
- 842 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
- 843 第一百一十一章 对马海战(1)
- 84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马海战(2)
- 845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马海战(4)
- 84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胜利的成果
- 847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让他们记起来
- 848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们跟你们不同
- 84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谓之天理
- 850 第一百二十章 劝降
- 85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
- 85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
- 853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战
- 85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来杀人
- 85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无灵
- 856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
- 85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规矩
- 85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契机
- 85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860 第一百三十章 追杀
- 86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远洋航线
- 862 第一百三十二章 烹小鲜
- 863 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心
- 864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异象
- 86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参见陛下
- 866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外星人
- 86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发
- 86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见天机
- 86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机
- 870 第一百四十章 铁血手腕
- 87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
- 872 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开昆仑
- 873 第一百四十三章 热血未冷
- 874 第一百四十五章 龟兹
- 875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事与能耐
- 876 第一百四十九章 监察院
- 877 第一百五十章 刑讯
- 878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条狗的诞生
- 879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惊
- 880 第一百五十三章 军势汹涌
- 881 第一百五十四章 长安舰与白牛
- 882 第一百五十五章 灯笼
- 883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进展与大行动
- 884 第一百五十七章 福星
- 885 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营
- 886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战前夕
- 887 第一百六十章 圣军
- 888 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战
- 889 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惧
- 890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护府疏勒镇
- 891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万威
- 892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斗志
- 893 第一百三十九章 希望
- 894 第一百四十章 重新来过
- 895 第一百四十一章 避实击虚
- 896 第一百四十三章 确定行踪
- 89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面进攻
- 898 第一百四十五章 棋逢对手
- 89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应对
- 900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陌刀阵
- 901 第一百四十八章 黑链锁天
- 90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决胜一击
- 903 第一百五十章 南部战局
- 90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触手可及的胜利
- 905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上官倾城与狼牙军
- 906 第一百八十章 胜负已分
- 907 第一百八十一章 白牛
- 908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最后时刻
- 909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强者的心
- 910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面恢复
- 911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避三舍
- 912 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相
- 913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避三舍
- 914 第一百八十七章 身份与任务
- 915 第一百八十八章 焦点(上)
- 916 第一百八十九章 焦点(中)
- 917 第一百九十章 焦点(下)
- 918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击
- 919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第一(中)
- 920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下第一(下)
- 921 第一百九十五章 马伦的力量(上)
- 922 第一百九十六章 马伦的力量(中)
- 923 第一百九十七章 马伦的力量(下)
- 924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方激斗
- 925 第一百九十九章 前方
- 926 第二百章 向前(1)
- 927 第二百零三章 向前(4)
- 928 第二百零二章 向前(3)
- 929 第二百零三章 向前(4)
- 930 第二百零四章 向前(5)
- 931 第二百零五章 向前(6)
- 932 第二百零六章 大胜(1)
- 933 第二百零七章 大胜(2)
- 934 第二百零八章 大胜(3)
- 935 第二百零九章 福星
- 936 第二百一十章 叛徒的人生哲学
- 937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友好同盟
- 938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算远
- 939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只小羊
- 940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星海璀璨
- 941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决胜(1)
- 942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决胜(2)
- 943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决胜(3)
- 944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决胜(4)
- 94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胜(5)
- 946 第一百二十章 决胜(6)
- 947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胜(7)
- 948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决胜(8)
- 949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胜(9)
- 950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胜(10)
- 951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上)
- 952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下)
- 953 第一百二十七章 岁月忽已晚(上)
- 954 第一百二十八章 岁月忽已晚(下)
- 955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后的疑难(上)
- 956 第一百三十章 最后的疑难(中)
- 957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疑难(下)
- 958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临城下
- 959 第一百三十三章 胜利意味着什么
- 960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降
- 961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 文明
- 962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两万四千年(1)
- 963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万四千年(2)
- 964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两万四千年(3)
- 965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两万四千年(4)
- 966 第二百四十章 一统天下(上)
- 967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一统天下(中)
- 968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统天下(下)
- 969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唐万年(上)
- 970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唐万年(下)
- 971 第一章 至暗时刻(1)
- 972 第二章 至暗时刻(2)
- 973 第三章 至暗时刻(3)
- 974 第四章 至暗时刻(4)
- 975 第五章 至暗时刻(5)
- 976 第六章 至暗时刻(6)
- 977 第七章 至暗时刻(7)
- 978 第八章 至暗时刻(8)
- 979 第九章 至暗时刻(9)
- 980 第十章 至暗时刻(10)
- 981 第十一章 英雄
- 982 第十二章 恐惧
- 983 第十三章 团队
- 984 第十四章 异常(上)
- 985 第十五章 异常(中)
- 986 第十六章 异常(下)
- 987 第十七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1)
- 988 第十八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2)
- 989 第十九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3)
- 990 第二十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4)
- 991 第二十一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5)
- 992 第二十二章 蔚蓝文明的世界(6)
- 993 第二十三章 团队建成
- 994 第二十四章 出发
- 995 第二十五章 天魔世界
- 996 第二十六章 探查
- 997 第二十七章 进展与难题
- 998 第二十八章 解决方案
- 999 第二十九章 十万之众
- 1000 第三十章 行动开始
- 1001 第三十一章 城市瘫痪
- 1002 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
- 1003 第三十三章 作战
- 1004 第三十四章 共进退
- 1005 第三十五章 态度
- 1006 第三十六章 不给活路
- 1007 第三十七章 难以面对的艰难
- 1008 第三十八章 只有人类自己
- 1009 第三十九章 共同需求
- 1010 第四十章 存亡之役(1)
- 1011 第四十一章 存亡之役(2)
- 1012 第四十二章 存亡之役(3)
- 1013 第四十三章 存亡之役(4)
- 1014 第四十四章 存亡之役(5)
- 1015 第四十五章 存亡之役(6)
- 1016 第四十六章 存亡之役(7)
- 1017 第四十七章 存亡之役(8)
- 1018 第四十八章 存亡之役(9)
- 1019 第四十九章 存亡之役(10)
- 1020 第五十章 存亡之役(11)
- 1021 第五十一章 存亡之役(12)
- 1022 第五十二章 存亡之役(13)
- 1023 第五十三章 存亡之役(14)
- 1024 第五十四章 同归于尽
- 1025 第五十五章 最大的恐怖(上)
- 1026 第五十六章 最大的恐怖(中)
- 1027 第五十七章 最大的恐怖(下)
- 1028 第五十八章 身陷敌境
- 1029 第五十九章 疑难杂症(上)
- 1030 第六十章 疑难杂症(下)
- 1031 第六十一章 冠冕堂皇(上)
- 1032 第六十二章 冠冕堂皇(下)
- 1033 第六十三章 幸福与阵痛
- 1034 第六十四章 目标
- 1035 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
- 1036 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
- 1037 第六十七章 最后的战争(1)
- 1038 第六十八章 最后的战争(2)
- 1039 第六十九章 最后的战争(3)
- 1040 第七十章 最后的战争(4)
- 1041 第七十一章 最后的战争(5)
- 1042 第七十二章 一刀一剑
- 1043 第七十三章 议和
- 1044 第七十四章 邪恶与正义
- 1045 第七十五章 长存与再会(大结局)
- 1046 新书《第一氏族》已在纵横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章 全面战争
第二十章 全面战争
大战期间,国中应以稳定为重,朝堂上更不该有大风波,如此才能凝聚人心人力打赢战争。即便是有人贪赃枉法,只要稍微能够忍受,君主都会选择在大战结束了再秋后算账。
然而,李晔还是给青衣衙门下了命令,让他们配合刑部和大理寺,对朝中跟契丹有所往来的重臣,直接进行逮捕审问——无论他们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不是知道跟自己往来的是契丹人。
李晔敢这么做,依仗无非三点。
其一,叛国之罪,任何时候都不能容忍,哪怕是下重手,有人有微词,在国战面前,声音也不会太大;
其二,李晔培养的官吏,对朝政有绝对掌控力,不担心无法掌控局面;
其三,有青衣衙门出手,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不管是抓捕还是审问,都会非常迅捷,所谓风波持,续不了多少时日。
当李俨得知,连国丈、后族和他普王府旧人,都有不少人卷入这场风波时,即便是面对李晔,脸色也极为煞白。好几次出言询问,能不能对其中某些人网开一面。
李俨是个重感情的人,重感情到分不清轻重,哪怕这些人于国有害,他也无法说服自己对这些人漠然无情。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若非如此,他只怕是也不会让李晔把持国政。
李晔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也深知李俨的脾性,答应视情况罪责减一等,尽量做到不诛连。李俨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知道李晔不能作更多让步,只能叹息着答应。
漠南之殇后,时间过去还不到一个月,边境战火便大规模被点燃。
先是契丹两线并进,突袭幽州西北方的长城要塞古北口,并向幽州东北方的营州进军;旋即,李晔便接到回鹘大举进攻阳光的消息——以归义军为主力,河西军队为后援的大军,与其日夜鏖战不休。
至此,东北边境、西北边境战事彻底爆发。
好消息是,王建因为从蜀中出兵迅捷,早早通过五尺道杀入南诏境内,并且取得开门红,现已五战五捷,攻占城池三座。他在南诏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让李晔颇为满意。
漠南之地,因为党项、沙陀已经被狼牙军摆平,耶律斜涅赤虽然想要趁胜攻下云州,打开从漠南直入河北的门户,但因为遭受以狼牙军三万步卒为核心的边境大军坚守,血战半旬无功,加之自身之前其实也损失惨重,遂熄了进攻之势。
现今,耶律斜涅赤重新退回草原,不知去向。
简而言之,李晔眼下最需要牵挂的战事,是契丹对幽州卢龙节度使的猛攻。
这两年来,李晔精编禁军,抽调了藩镇精锐,但卢龙节度使是少数几个,不仅军力没有被削弱,反而因为李晔输送大量军械、钱粮,派遣修士入驻,实力得到很大增强的藩镇。
李晔这么做的目的,自然只有一个:准备跟契丹的战争。
幽州作为北境重镇,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重镇,是大唐进攻草原的桥头堡,也是大唐抵御契丹南下的第一座壁垒,是大唐跟草原部族交战的核心地带,绝对不容有失。
不过,面对契丹百万大军,仅凭卢龙节度使是守不住的。
但有长安禁军在,情况就不一样。
在契丹大军寇边之际,虎卫、长宁两军,并及刚刚精编完成的元从、骁骑两军,已经进入卢龙境内,相继开赴预定州县驻防。
至于羽林军,则进入了云州。
长安禁军,除却龙骧军拱卫京畿外,其余各军悉数进入北境。由此可见,李晔对契丹的重视,绝对不是回鹘、南诏可比。
从蜀中南下,和从河西支援归义军的,都只能算作是偏师,一个攻入南诏境内,一个把守阳关,在李晔看来已经是足够。
所谓的举世攻唐之局,在李晔看来,破局的唯一关键点,或者说制胜的唯一核心,就是击退契丹,甚至是击败契丹。
各军紧锣密鼓进入边关疆场,即将开始参与大战之际,李晔依然安坐长安城。这次,他并未像之前那样,率领大军征伐在前——甚至是把自己当做先锋,早早进入战场。
到了这个时候,朝堂上的风波已经结束,在那些有罪重臣或被贬或被下狱之后,无论李晔是否有意,他麾下的官吏都必须弥补空缺。
在这样的形势下,朝堂权力已经近乎完全落入李晔掌控,非安王派系官吏,在三省六部中已经占不到两成。
在后方稳固之时,李晔执意不到边境主战,除却本身坐镇中枢、训练麾下大将独自作战的能力外,还因为仙域之战也已经爆发。
作为道门、释门、妖族联军中的绝对主帅,距离大罗金仙仅一步之遥的李晔,不仅要调度仙域大军迎战,自身个人实力也具有左右战局的力量,必须随时保证修为在仙域之身上:或者冲锋陷阵,或者应付袭杀。
仙域仙人之间的战斗场面,相对凡间而言比较简单粗暴,没有百日转战千里迂回,也没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争夺。双方大军在预定战场排开阵势,就等着一声令下,就展开迎面冲杀,直至决出胜负。
这种战法,倒是跟凡间夏商西周时期,军队的作战风格如出一辙。
也因为仙人一跃,千百里只是等闲,所以契丹、回鹘神仙大军,就集结在了一处,当面正对东土仙人。
一望无垠的军阵中,倒也不都是契丹、回鹘的神仙精锐,还夹杂着许多无论是装束、气质还是实力,都明显层次不齐,感觉像是杂牌军的存在。不用多说,李晔和众仙也都明白,那是党项、回鹘、南诏甚至是吐蕃的所谓神仙。
“这些异族仙人虽然实力不怎么样,人数却是不少,跟凡间的情况不太一样。在凡间,这些异族的百姓加起来,也没有唐人一半多。”说话的是飞鸿大士,准确地说,是飞鸿圣佛。
她的语气里明显含着俯瞰之意,优越感很是明显,就像全身甲胄的精锐战士,在看一群持刀抡棒的山贼。
李晔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释门、道门、妖族的阵列泾渭分明,刚好排成左中右三军,虽然妖族实力差些,此刻也气势万千。
不过道门仙人,不久前还跟自己交战,虽说现在站在同一阵营,但能不能尽全力,会不会在大胜之际背后捅刀子,都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
杨戬似乎看出李晔的意思,正色道:“你且放心,有我杨戬在,道门仙人必定戮力作战,不会有人背后使绊子!”
李晔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杨戬的人品。
仙域一天,凡间一年,在仙域仙人做临战准备时,凡间的局势变化就要迅捷得多。
羽林军作为最早建立的长安四禁军之一,领兵主将赵破虏在没投靠李晔之前,曾经是河东李克用的部将,现如今李晔将他派到云州来,就近协同狼牙军守城,保障河东安危,可谓是正得其用。
赵破虏到云州后,第一时间自然是去跟上官倾城接洽军务,顺便探望她的伤情。从荒原突围而出时,上官倾城重伤昏迷,若非有岐王护着,断然是没有生还道理的。
赵破虏见到上官倾城,并不是在养伤的病房里,而是在云州城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官倾城的伤势已经恢复了三成,只是狼牙军七万精骑只余不到五千人,让她深思忧伤。
边关夯土城墙上,洒落一片如血残阳,上官倾城披甲按刀,眺望广袤辽阔的北方荒原。身板虽然依旧挺得笔直,却难以掩盖其落寞寂寥之态。
天下难有不败的将军,沙场鲜有不倒的战士,就像脚下这座苍凉厚重的边城,就算曾经抵挡过无数大军入侵的铁蹄,也难保不会有坍塌在血火中的一天。
赵破虏暗叹一声,走上前去,抱拳道:“上官将军,狼牙军平党项,灭沙陀,战功足以彪炳史册,当日虽有失利,也是敌军人多势众,非战之罪。
“还望将军不要过于伤神,末将接到过殿下三次军令,让末将务必宽慰将军之心,可见殿下也没有责怪之意,只有敬重之情。”
上官倾城转身回礼,动作虽然规矩,但倍显僵硬。
这时赵破虏发现,上官倾城脸色白的吓人。不是一惯的白皙如雪,而是病态的疲累惨淡。
李晔派来云州宣慰狼牙军的使者,早已经到了,意思跟赵破虏说得差不多。但这并没有让上官倾城心里好受一些,败军之将不足言勇,纵然战败有诸多理由,但败了就是败了。
六万余手足同袍血洒疆场,尸横遍野血流漂橹,自己连收敛他们白骨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主将难以承受之重。
上官倾城问道:“赵将军此来,可携有殿下命我出击草原的军令?”
赵破虏张了张嘴,只觉得满嘴苦涩,否定的答案怎么都说不出口。
多年以来,上官倾城一直都是李晔最信任、倚重的将领,连刘大正都无法比拟,偏偏上官倾城不善交际,众将难免眼红嫉妒,私下多有微词。
但是现在,看到眼前上官倾城魂魄全无的样子,想起狼牙军浴血为大唐安定漠南的功绩,赵破虏只觉得之前的眼红,实在是太过小人了些。
他真挚道:“上官将军伤势未愈,先将养好身体才是最紧要的。以殿下对上官将军的看重,只要上官将军身体康复,沙场重任必然还是非将军莫属!”
上官倾城见没有让她出战的军令,就没了话语,继续默默看着北方。她一动不如的身姿,似一座雕像,已经跟边城融为一体。
然而,李晔还是给青衣衙门下了命令,让他们配合刑部和大理寺,对朝中跟契丹有所往来的重臣,直接进行逮捕审问——无论他们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不是知道跟自己往来的是契丹人。
李晔敢这么做,依仗无非三点。
其一,叛国之罪,任何时候都不能容忍,哪怕是下重手,有人有微词,在国战面前,声音也不会太大;
其二,李晔培养的官吏,对朝政有绝对掌控力,不担心无法掌控局面;
其三,有青衣衙门出手,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不管是抓捕还是审问,都会非常迅捷,所谓风波持,续不了多少时日。
当李俨得知,连国丈、后族和他普王府旧人,都有不少人卷入这场风波时,即便是面对李晔,脸色也极为煞白。好几次出言询问,能不能对其中某些人网开一面。
李俨是个重感情的人,重感情到分不清轻重,哪怕这些人于国有害,他也无法说服自己对这些人漠然无情。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若非如此,他只怕是也不会让李晔把持国政。
李晔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也深知李俨的脾性,答应视情况罪责减一等,尽量做到不诛连。李俨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知道李晔不能作更多让步,只能叹息着答应。
漠南之殇后,时间过去还不到一个月,边境战火便大规模被点燃。
先是契丹两线并进,突袭幽州西北方的长城要塞古北口,并向幽州东北方的营州进军;旋即,李晔便接到回鹘大举进攻阳光的消息——以归义军为主力,河西军队为后援的大军,与其日夜鏖战不休。
至此,东北边境、西北边境战事彻底爆发。
好消息是,王建因为从蜀中出兵迅捷,早早通过五尺道杀入南诏境内,并且取得开门红,现已五战五捷,攻占城池三座。他在南诏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让李晔颇为满意。
漠南之地,因为党项、沙陀已经被狼牙军摆平,耶律斜涅赤虽然想要趁胜攻下云州,打开从漠南直入河北的门户,但因为遭受以狼牙军三万步卒为核心的边境大军坚守,血战半旬无功,加之自身之前其实也损失惨重,遂熄了进攻之势。
现今,耶律斜涅赤重新退回草原,不知去向。
简而言之,李晔眼下最需要牵挂的战事,是契丹对幽州卢龙节度使的猛攻。
这两年来,李晔精编禁军,抽调了藩镇精锐,但卢龙节度使是少数几个,不仅军力没有被削弱,反而因为李晔输送大量军械、钱粮,派遣修士入驻,实力得到很大增强的藩镇。
李晔这么做的目的,自然只有一个:准备跟契丹的战争。
幽州作为北境重镇,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重镇,是大唐进攻草原的桥头堡,也是大唐抵御契丹南下的第一座壁垒,是大唐跟草原部族交战的核心地带,绝对不容有失。
不过,面对契丹百万大军,仅凭卢龙节度使是守不住的。
但有长安禁军在,情况就不一样。
在契丹大军寇边之际,虎卫、长宁两军,并及刚刚精编完成的元从、骁骑两军,已经进入卢龙境内,相继开赴预定州县驻防。
至于羽林军,则进入了云州。
长安禁军,除却龙骧军拱卫京畿外,其余各军悉数进入北境。由此可见,李晔对契丹的重视,绝对不是回鹘、南诏可比。
从蜀中南下,和从河西支援归义军的,都只能算作是偏师,一个攻入南诏境内,一个把守阳关,在李晔看来已经是足够。
所谓的举世攻唐之局,在李晔看来,破局的唯一关键点,或者说制胜的唯一核心,就是击退契丹,甚至是击败契丹。
各军紧锣密鼓进入边关疆场,即将开始参与大战之际,李晔依然安坐长安城。这次,他并未像之前那样,率领大军征伐在前——甚至是把自己当做先锋,早早进入战场。
到了这个时候,朝堂上的风波已经结束,在那些有罪重臣或被贬或被下狱之后,无论李晔是否有意,他麾下的官吏都必须弥补空缺。
在这样的形势下,朝堂权力已经近乎完全落入李晔掌控,非安王派系官吏,在三省六部中已经占不到两成。
在后方稳固之时,李晔执意不到边境主战,除却本身坐镇中枢、训练麾下大将独自作战的能力外,还因为仙域之战也已经爆发。
作为道门、释门、妖族联军中的绝对主帅,距离大罗金仙仅一步之遥的李晔,不仅要调度仙域大军迎战,自身个人实力也具有左右战局的力量,必须随时保证修为在仙域之身上:或者冲锋陷阵,或者应付袭杀。
仙域仙人之间的战斗场面,相对凡间而言比较简单粗暴,没有百日转战千里迂回,也没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争夺。双方大军在预定战场排开阵势,就等着一声令下,就展开迎面冲杀,直至决出胜负。
这种战法,倒是跟凡间夏商西周时期,军队的作战风格如出一辙。
也因为仙人一跃,千百里只是等闲,所以契丹、回鹘神仙大军,就集结在了一处,当面正对东土仙人。
一望无垠的军阵中,倒也不都是契丹、回鹘的神仙精锐,还夹杂着许多无论是装束、气质还是实力,都明显层次不齐,感觉像是杂牌军的存在。不用多说,李晔和众仙也都明白,那是党项、回鹘、南诏甚至是吐蕃的所谓神仙。
“这些异族仙人虽然实力不怎么样,人数却是不少,跟凡间的情况不太一样。在凡间,这些异族的百姓加起来,也没有唐人一半多。”说话的是飞鸿大士,准确地说,是飞鸿圣佛。
她的语气里明显含着俯瞰之意,优越感很是明显,就像全身甲胄的精锐战士,在看一群持刀抡棒的山贼。
李晔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释门、道门、妖族的阵列泾渭分明,刚好排成左中右三军,虽然妖族实力差些,此刻也气势万千。
不过道门仙人,不久前还跟自己交战,虽说现在站在同一阵营,但能不能尽全力,会不会在大胜之际背后捅刀子,都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
杨戬似乎看出李晔的意思,正色道:“你且放心,有我杨戬在,道门仙人必定戮力作战,不会有人背后使绊子!”
李晔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杨戬的人品。
仙域一天,凡间一年,在仙域仙人做临战准备时,凡间的局势变化就要迅捷得多。
羽林军作为最早建立的长安四禁军之一,领兵主将赵破虏在没投靠李晔之前,曾经是河东李克用的部将,现如今李晔将他派到云州来,就近协同狼牙军守城,保障河东安危,可谓是正得其用。
赵破虏到云州后,第一时间自然是去跟上官倾城接洽军务,顺便探望她的伤情。从荒原突围而出时,上官倾城重伤昏迷,若非有岐王护着,断然是没有生还道理的。
赵破虏见到上官倾城,并不是在养伤的病房里,而是在云州城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官倾城的伤势已经恢复了三成,只是狼牙军七万精骑只余不到五千人,让她深思忧伤。
边关夯土城墙上,洒落一片如血残阳,上官倾城披甲按刀,眺望广袤辽阔的北方荒原。身板虽然依旧挺得笔直,却难以掩盖其落寞寂寥之态。
天下难有不败的将军,沙场鲜有不倒的战士,就像脚下这座苍凉厚重的边城,就算曾经抵挡过无数大军入侵的铁蹄,也难保不会有坍塌在血火中的一天。
赵破虏暗叹一声,走上前去,抱拳道:“上官将军,狼牙军平党项,灭沙陀,战功足以彪炳史册,当日虽有失利,也是敌军人多势众,非战之罪。
“还望将军不要过于伤神,末将接到过殿下三次军令,让末将务必宽慰将军之心,可见殿下也没有责怪之意,只有敬重之情。”
上官倾城转身回礼,动作虽然规矩,但倍显僵硬。
这时赵破虏发现,上官倾城脸色白的吓人。不是一惯的白皙如雪,而是病态的疲累惨淡。
李晔派来云州宣慰狼牙军的使者,早已经到了,意思跟赵破虏说得差不多。但这并没有让上官倾城心里好受一些,败军之将不足言勇,纵然战败有诸多理由,但败了就是败了。
六万余手足同袍血洒疆场,尸横遍野血流漂橹,自己连收敛他们白骨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主将难以承受之重。
上官倾城问道:“赵将军此来,可携有殿下命我出击草原的军令?”
赵破虏张了张嘴,只觉得满嘴苦涩,否定的答案怎么都说不出口。
多年以来,上官倾城一直都是李晔最信任、倚重的将领,连刘大正都无法比拟,偏偏上官倾城不善交际,众将难免眼红嫉妒,私下多有微词。
但是现在,看到眼前上官倾城魂魄全无的样子,想起狼牙军浴血为大唐安定漠南的功绩,赵破虏只觉得之前的眼红,实在是太过小人了些。
他真挚道:“上官将军伤势未愈,先将养好身体才是最紧要的。以殿下对上官将军的看重,只要上官将军身体康复,沙场重任必然还是非将军莫属!”
上官倾城见没有让她出战的军令,就没了话语,继续默默看着北方。她一动不如的身姿,似一座雕像,已经跟边城融为一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