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38 第二百三十七章 质问
- 239 第二百三十八章 灭国
- 240 第二百三十九章 铁壁
- 241 第二百四十章 文本献策
- 242 第二百四十一章 刺客
- 243 第二百四十二章 妇人筑城
- 244 第二百四十三章 昆仑奴
- 245 第二百四十四章 重生的静塞军
- 246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三雄并立
- 247 第二百四十六章 勒石纪功
- 248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东北战记
- 249 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心
- 250 第二百四十九章 于无声处
- 251 第二百五十章 强盗皇帝
- 252 第二百五十一章 逆贼
- 253 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
- 254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丽竞门
- 255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叶绯鱼
- 256 第二百五十五章 康小雨
- 257 第二百五十六章 脱逃
- 258 第二百五十七章 船队
- 259 第二百五十八章 扬帆
- 260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希腊火
- 261 第二百六十章 萨拉赫的选择
- 262 第二百六十一章 受降
- 263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条件
- 264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沙漠
- 265 第二百六十四章 出手
- 266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交手
- 267 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事
- 268 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纥
- 269 第二百六十八章 蒲类
- 270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杜怀光
- 271 第二百七十章 情报
- 272 第二百七十一章 蒲类血战(上)
- 273 第二百七十二章 蒲类血战(中)
- 274 第二百七十三章 蒲类血战(下)
- 275 第二百七十四章 面缚
- 276 第二百七十五章 灭族
- 277 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海道行军
- 278 第二百七十七章 准备
- 279 第二百七十八章 恼怒
- 280 第二百七十九章 偷闲
- 281 第二百八十章 康琳儿的野望
- 282 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逢
- 283 第二百八十二章 联手
- 284 第二百八十三章 原委
- 285 第二百八十四章 路线
- 286 第二百八十五章 碎叶川
- 287 第二百八十六章 马璘的道理
- 288 第二百八十七章 奸雄
- 289 第二百八十八章 叶护借刀
- 290 第二百八十九章 湖畔立威
- 291 第二百九十章 跋山涉水
- 292 第二百九十一章 轻而易举
- 293 第二百九十二章 情难自已
- 294 第二百九十三章 庭州消息
- 295 第二百九十四章 青丝白发
- 296 第二百九十五章 都尉苗裔
- 297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乖张跋扈
- 298 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发漠北
- 299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一厢情愿
- 300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雷滚滚
- 301 第三百章 米雪的情报
- 302 第三百零一章 药罗葛移地建
- 303 第三百零二章 成长
- 304 第三百零三章 葛萨氏族
- 305 第三百零四章 故技重施
- 306 第三百零五章 修罗杀场
- 307 第三百零六章 北庭事变(上)
- 308 第三百零七章 北庭事变(中)
- 309 第三百零八章 北庭事变(下)
- 310 第三百零九章 功过
- 311 第三百一十章 青萍之末
- 312 第三百一十一章 贼心不死
- 313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个人崇拜
- 314 第三百一十三章 巧舌如簧
- 315 第三百一十四章 回身迎战
- 316 第三百一十五章 初露峥嵘
- 317 第三百一十六章 摧枯拉朽
- 318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局已定
- 319 第三百一十八章 故人重逢
- 320 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次勒石
- 321 第三百二十章 不甘人下
- 322 第三百二十一章 流水落花
- 323 第三百二十二章 袒露心声
- 324 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大事了
- 325 第三百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
- 326 第三百二十五章 后院起火
- 327 第三百二十六章 来龙去脉
- 328 第三百二十七章 是我非我
- 329 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重标准
- 330 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裂
- 331 第三百三十章 七月鹰飞
- 332 月底了,求月票
- 333 第三百三十一章 风起
- 334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入毂
- 335 第三百三十三章 姐弟
- 336 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扑
- 337 第三百三十五章 救援
- 338 第三百三十六章 倒卷珠帘
- 339 第三百三十七章 灭族
- 340 第三百三十八章 恻隐之心
- 341 第三百三十九章 蜜糖
- 342 第三百四十章 天幸
- 343 第三百四十一章 被俘
- 344 第三百四十二章 酷刑
- 345 第三百四十三章 郁闷的南八
- 346 第三百四十四章 逼近
- 347 第三百四十五章 双杀
- 348 第三百四十六章 事了
- 349 第三百四十七章 悍勇
- 350 第三百四十八章 红崖驿
- 351 第三百四十九章 感喟
- 352 第三百五十章 长安乱(上)
- 353 第三百五十一章 长安乱(下)
- 354 第三百五十二章 选择
- 355 第三百五十三章 舆论
- 356 第三百五十四章 池鱼
- 357 第三百五十五章 惊心
- 358 第三百五十六章 孤,不信!
- 359 第三百五十七章 酷吏
- 360 第三百五十八章 波斯寺的反应
- 361 第三百五十九章 苦夜
- 362 第三百六十章 忐忑
- 363 第三百六十一章 围城
- 364 第三百六十二章 简单粗暴
- 365 第三百六十三章 无题
- 366 第三百六十四章 末路唐奸(上)
- 367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末路唐奸(中)
- 368 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击
- 369 第三百六十七章 高手
- 370 第三百六十八章 算计
- 371 第三百六十九章 把柄
- 372 第三百七十章 凌迟
- 373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交待
- 374 第三百七十二章 君臣
- 375 第三百七十三章 山陵崩
- 376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军缟素
- 377 第三百七十五章 困兽
- 378 第三百七十六章 困兽犹斗
- 379 第三百七十七章 狗急跳墙(上)
- 380 第三百七十八章 狗急跳墙(下)
- 381 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君
- 382 第三百八十章 鞠躬尽瘁
- 383 第三百八十一章 围府
- 384 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并
- 385 第二百八十三章 暗夜(周一求票)
- 386 第三百八十四章 癫狂
- 387 第三百八十五章 混乱
- 388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夜遁
- 389 第三百八十七章 抄家
- 390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多事之秋
- 391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件小事
- 392 第三百九十章 长安消息
- 393 第三百九十一章 长安少年
- 394 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舌之争
- 395 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庄献策
- 396 第三百九十四章 决断
- 397 第三百九十五章 蛟龙入海
- 398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兵临城下
- 399 第三百九十七章 望风而降
- 400 第三百九十八章 血火之港
- 401 第三百九十九章 随心所欲
- 402 第四百章 入城
- 403 第四百零一章 小马叔的交待
- 404 第四百零二章 占领
- 405 第四百零三章 狼子野心
- 406 第四百零四章 风动长安
- 407 第四百零五章 行行复行行
- 408 第四百零六章 风平浪静
- 409 第四百零七章 心乱如麻
- 410 第四百零八章 来龙去脉(上)
- 411 第四百零九章 来龙去脉(下)
- 412 第四百一十章 有民,而无君!
- 413 第四百一十一章 注定之事
- 414 第四百一十二章 舍生取义
- 415 第四百一十三章 庭州一夜
- 416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地正气
- 417 第四百一十五章 新的时代
- 418 第四百一十六章 哪来的自信!
- 419 第四百一十七章 河西,河西
- 420 第四百一十八章 会兰州
- 421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步步紧逼
- 422 第四百二十章 剖明心迹
- 423 第四百二十一章 碛西总督
- 424 第四百二十二章 嘉德天子的烦恼
- 425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测风云
- 426 第四百二十四章 贱骨头
- 427 第四百二十五章 肇始之日
- 428 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仙芝的要求
- 429 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归
- 430 第四百二十八章 高芊芊的烦恼
- 431 第四百二十九章 战争之神(上)
- 432 第四百三十章 战争之神(下)
- 433 第四百三十一章 洞房花烛
- 434 第四百三十二章 绝色双姝
- 435 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罗婢
- 436 第四百三十四章 新罗僧
- 437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同
- 438 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闲时光
- 439 第四百三十七章 西风紧
- 440 第四百三十八章 几件小事
- 441 第四百三十九章 重上羌塘(上)
- 442 几句心里话
- 443 第四百四十章 重上羌塘(下)
- 444 第四百四十一章 痴情种子
- 445 第四百四十二章 羌塘局势
- 446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张旗鼓
- 447 第四百四十四章 重逢
- 448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速刺客
- 449 第四百四十六章 精分的唐朝和尚
- 450 第四百四十七章 莲花生
- 451 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口婆心
- 452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兵分两路
- 453 第四百五十章 幼娘的建议
- 454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头人的请求
- 455 第四百五十二章 井底之蛙
- 456 第四百五十三章 跳梁小丑
- 457 第四百五十四章 京观
- 458 第四百五十五章 余韵
- 459 第四百五十六章 保证
- 460 第四百五十七章 汉家文明的对手
- 461 第四百五十八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
- 462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双雄
- 463 第四百六十章 救援
- 464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东征
- 465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二月
- 466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别离
- 467 第四百六十四章 开学典礼
- 468 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归
- 469 第四百六十六章 康胖子的身份
- 470 第四百六十七章 根脉深扎
- 471 第四百六十八章 双雄归来
- 472 第四百六十九章 分兵
- 473 第四百七十章 重入呼罗珊
- 474 第四百七十一章 杀戮再起
- 475 第四百七十二章 无胆鼠辈
- 476 第四百七十三章 绿卡
- 477 第四百七十四章 毫不留情
- 478 第四百七十五章 又打又拉
- 479 第四百七十六章 无聊之日
- 480 第四百七十七章 伊斯法罕
- 481 第四百七十八章 阿卜杜拉的使者
- 482 第四百七十九章 刺杀
- 483 第四百八十章 好人卡
- 484 第四百八十一章 幼娘的疑惑
- 485 第四百八十二章 灯塔
- 486 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强马壮
- 487 第四百八十四章 焦土政策
- 488 第四百八十五章 腐儒之见
- 489 第四百八十六章 黑云压城
- 490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佑
- 491 第四百八十八章 残忍
- 492 第四百八十九章 彪悍的使者
- 493 第四百九十章 灯塔闪耀
- 494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万物非主
- 495 第四百九十二章 命运之战(1)
- 496 第四百九十三章 命运之战(2)
- 497 第四百九十四章 命运之战(3)
- 498 第四百九十五章 命运之战(4)
- 499 第四百九十六章 命运之战(5)
- 500 第四百九十七章 命运之战(6)
- 501 第四百九十八章 圣人之死
- 502 第四百九十九章 彻底解决
- 503 第五百章 金杯共汝饮
- 504 第五百零一章 白刃不相饶
- 505 第五百零二章 传檄而定(上)
- 506 第五百零三章 传檄而定(下)
- 507 第五百零四章 女帝受辱
- 508 第五百零五章 律宗和尚
- 509 第五百零六章 余波
- 510 第五百零七章 四境
- 511 第五百零八章 地狱
- 512 第五百零九章 地狱天使
- 513 第五百一十章 求见
- 514 第五百一十一章 圣母
- 515 第五百一十二章 圣母婊
- 516 第五百一十三章 旧话重提
- 517 第五百一十四章 固执己见
- 518 第五百一十五章 送别
- 519 第五百一十六章 骨牌效应
- 520 第五百一十七章 奇耻大辱
- 521 第五百一十八章 获救
- 522 第五百一十九章 唐河平原
- 523 第五百二十章 巴格达
- 524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再见牛诩
- 525 第五百二十二章 说辞
- 526 第五百二十三章 封赏
- 527 第五百二十四章 求助
- 528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马士革
- 529 第五百二十六章 碧海银沙
- 530 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次分兵
- 531 第五百二十八章 贼咬一口
- 532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骨三分
- 533 第五百三十章 玄武门(上)
- 534 第五百三十一章 玄武门(下)
- 535 安西诗两首以及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东北战记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东北战记
纪功碑上所有的字,都是出自马璘之手。也只有他有资格在纪功碑上题字,其他人哪有这个资格。
到了这里,组建一支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去非洲大陆上抓黑奴便成为可能。万年城将会成为这一支船队的母港,蓬莱岛将成为万年城的屏障。
船队和铸造大炮都是需要时间的,要等李岫大匠过来之后再说,而万年城的建造却是要立马开始进行。当扶风郡王纪功碑立在海岸上的时候,万年城的建造已经是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突厥杂兵们舒服了一路,现在终于是要辛苦一下了,契苾野一声令下,所有的突厥杂兵暂时都成了苦力,和附近抓来的波斯人一起开始筑城。
而就在马璘在遥远的波斯湾立碑筑城的同一时间,遥远的辽东,平卢节度副使李璟也在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立下了一块巨大的纪功碑。
……
李璟这一年多在辽东辽西咄咄逼人,把契丹人和奚人杀得心惊肉跳逃往深山里不敢出来,渤海国和契丹人领地相接,李璟大军追剿契丹人之时,不时在渤海国边界进进出出,搞得渤海国王大钦茂一日三惊。
李璟手下兵强马壮,除了原来的平卢军马和他从长安带来的一万多捉生军之外,这两年不断有两京子弟自愿前往辽东,成为他的部下。
这些两京子弟都是被东北战局连续不断的捷报鼓舞,想要像李璟一样马上取功名的,天子对于李璟极为宠爱。打破平卢节度使的兵员限制。凡是愿意去立功的一律送去。结果李璟手下的兵将数量已经是超过了十万。
渤海国是大唐藩属,名义上隶属大唐的河北道,直接管辖渤海国的正是平卢节度使,大钦茂这个世袭的渤海郡王,算起来还是李璟这个平卢节度副使的下属。
李璟兵强马壮,大钦茂根本不敢得罪他,对于唐军不断进出渤海国境根本不敢多说一句。
捉生军和后来投军的两京子弟,在李璟的命令之下分散成一二百人的小队伍。追着契丹人钻入山中,用契丹人和奚人的头盖皮换钱,一张头盖皮可以换一缗钱,只要是契丹人或者白头奚,不分男女老幼。一缗钱在这里有着极强的购买力,结果不少的高句丽人和靺鞨人也加入到了猎捕契丹人和奚人的行列之中,为的就是换取赏金。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契丹人越逃越远,渤海人能够见到的活着的契丹人越来越少。到了最后,渤海国边境之上基本看不到契丹人了。
找不到契丹人。大唐的大军自然是要找其他的事情来做,不可能饱食温衣安闲度日。李璟十万大军就在渤海国境之外。大钦茂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夜夜不能安寝。
等到李璟以有几十个契丹人逃入渤海国西京鸭渌府为借口,亲自带着两万大军进了鸭渌府,赖在鸭渌府不走之后,渤海国王大钦茂终于是彻底崩溃了。
他是个明智之人,知道新罗和渤海这样的小国先前能够生存下来,不是因为大唐不够强大,而是因为大唐受制于西边吐蕃,无法专心来对付他们。现在吐蕃已经完了,连南诏也投降大唐了,大唐已经是后顾无忧了,这个时候他哪里敢和大唐开战。
在派往鸭渌府交涉的使者被李璟割了鼻子送回来之后,大钦茂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就做出了迁都的决定。
这个年轻的大唐宗室子弟明显是不准备讲理了,这样的人惹不起,只能是离得远远的。人家已经占据了西京鸭渌府了,距离都城中京显德府已经不远,这个时候还呆在王都显德府,等若是自己找死。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大钦茂也是果断之人,在再次派人去向李璟表示臣服大唐的同时,立马一声令下,把渤海国的都城从中京显德府向北迁移,迁往上京龙泉府。
消息传出,自是举国震动,显德府百姓扶老携幼跟着大钦茂一起迁徙,结果还没走到龙泉府李璟已经是亲自带着大军追上来了。
到了这时,大钦茂已经是不得不战,然而李璟两万大军全部是精锐的骑兵,另外还有八千同罗骑兵作为仆从军跟随,一场大战下来,大钦茂手握的兵力几乎全军覆没。
大钦茂弃了百姓一路北逃,在龙泉府也没敢停留,直接逃向了最北边的怀远府。他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李璟再追到怀远府的话,他就要逃亡黑水靺鞨的地盘再作打算。
李璟大军一路追杀,追到了龙泉府就停了下来,并没有继续向北追赶。在这里李璟开始安抚百姓,勒石纪功。
上京龙泉府已经是渤海国五京之中最北的了,龙泉府的东边是渤海国的东京龙原府。到了这里渤海国五京皆已在大军身后,其中西京鸭渌府、中京显德府、上京龙泉府都已被大军直接占领,而东京龙原府也是平卢军马嘴边上的肉,鸭渌江南边的南京南海府同样是随时可以拿下。
契丹野人和白头奚已经杀得差不多了,东北战线上剩下的就是渤海国和新罗。这两个国家这些年来都比较恭顺,新罗一直没敢越过大同江,而渤海国虽然在鸭渌江跟前蚕食了一些地盘,却还知趣的把大唐通往平壤的道路保留着,虽然只是一条狭窄的走廊,却也算是给大唐面子。
然而恭顺是恭顺,该灭还是要灭。以前大唐是苦于年年防秋腾不出手来,现在吐蕃离散,大患已除,自然是该解决一下这些问题了。
马璘在霍尔木兹海峡建造万年城的时候,李璟一边分兵去攻打渤海国的东京龙原府和南京南海府,同时派人安抚百姓,正式在渤海国的土地上建立秩序。
渤海国的领地位于朝鲜半岛以北,渤海国的统治者是靺鞨人,却是以高句丽遗民为主的国家。渤海国遵循唐志编户齐民的制度实行久矣,国中共有十余万户,数十万丁口,分为百余县。这些高句丽人亦是世代农耕过活,他们不比契丹野人,是很容易接受大唐的统治的。
龙泉府以北的小半个渤海国,李璟暂时还没有占领的打算。他这一年多在东北打开战局,并非是只靠侥幸,而是靠着自己的谋略。
龙泉府以北太冷了,居住的都是渤海国中的靺鞨人,再往北的黑水靺鞨居住的地方更是恶劣,黑水靺鞨旁边的室韦人女真人同样是如此。眼下没必要和这些蛮族拼命,先安定了半个渤海国,稳固秩序之后,便直接越过鸭渌江去对付大同江以南的新罗人。
新罗人当初趁火打劫占领了整个熊津都督府,吞并了百济故地,让大唐颜面尽失,现在也该到了还债的时候。
……
这个时代和后世不同,贪婪却怯懦的新罗人从来没有敢越过大同江,安东都护府虽然几次后撤,大同江以北的平壤直到鸭渌江始终是大唐的地盘,而鸭渌江则是大唐的内河。
收取整个朝鲜半岛,以弥补后世的遗憾,这是马璘一直想做的事情,早已在他的计划之中。
这件事情本来认为极为艰难,然而现在初出茅庐的李璟异军突起,却是已经接近了完成他的这个目标。
后世的棒子明明是新罗后裔,却总是把高句丽的故地看作是自己的地盘,没事就放点儿闲屁出来让人恶心。
等到大唐彻底灭掉了新罗,把整个半岛完全纳入大唐领地之内,这样的事情以后自然是不会发生。
道路遥远,马璘并不知道东北的局势已经好到这种地步。李璟是他的属下,他身兼平卢节度使和安东都护,李璟这些胜利除了上奏长安之外,还会向他禀报,不过等马璘知道这些,又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了,到时候局势肯定是会再次发生变化。
虽然没有抓到大钦茂,可是占据了渤海国的都城,收了几十万高句丽遗民,也可以说是灭国之功了。报捷的消息快马送往长安,不出意外不久之后便能得到天子重重的赏赐。
“我就不信,我会比马仁杰做得差!”看着使者出了龙泉府城门,李璟看向了西方,握了握拳头,踌躇满志地道,“将来入朝之后,谁能为右相,还尚未可知也!”
……
长安城。
八月初的长安,已经是有了一丝凉意。
大唐左相陈希烈散朝归来,刚刚走进了自家后院之中,一个兴胡侍女低头匆匆从后院冲来,迎面与陈希烈撞了个满怀。
“走路当心些。”陈希烈也是怜香惜玉之人,并没有怪罪这个侍女,伸出手来要扶,却是扶了个空。
身后响起一声冷笑,陈希烈忽然感觉肋间钻心的痛疼,想要张口喊叫,却愈发的痛疼起来,只好用力闭上了嘴,脸孔剧烈的抽搐着。
“这一刀,是你为延康坊那件事付出的代价!”
女子的声音很低,清脆柔媚却蕴满寒意,陈希烈再次努力的张了张口,却是缓缓地歪倒在地上。
兴胡侍女漠然的看了陈希烈一眼,如同轻烟般的飘了出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未完待续。。)
到了这里,组建一支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去非洲大陆上抓黑奴便成为可能。万年城将会成为这一支船队的母港,蓬莱岛将成为万年城的屏障。
船队和铸造大炮都是需要时间的,要等李岫大匠过来之后再说,而万年城的建造却是要立马开始进行。当扶风郡王纪功碑立在海岸上的时候,万年城的建造已经是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突厥杂兵们舒服了一路,现在终于是要辛苦一下了,契苾野一声令下,所有的突厥杂兵暂时都成了苦力,和附近抓来的波斯人一起开始筑城。
而就在马璘在遥远的波斯湾立碑筑城的同一时间,遥远的辽东,平卢节度副使李璟也在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立下了一块巨大的纪功碑。
……
李璟这一年多在辽东辽西咄咄逼人,把契丹人和奚人杀得心惊肉跳逃往深山里不敢出来,渤海国和契丹人领地相接,李璟大军追剿契丹人之时,不时在渤海国边界进进出出,搞得渤海国王大钦茂一日三惊。
李璟手下兵强马壮,除了原来的平卢军马和他从长安带来的一万多捉生军之外,这两年不断有两京子弟自愿前往辽东,成为他的部下。
这些两京子弟都是被东北战局连续不断的捷报鼓舞,想要像李璟一样马上取功名的,天子对于李璟极为宠爱。打破平卢节度使的兵员限制。凡是愿意去立功的一律送去。结果李璟手下的兵将数量已经是超过了十万。
渤海国是大唐藩属,名义上隶属大唐的河北道,直接管辖渤海国的正是平卢节度使,大钦茂这个世袭的渤海郡王,算起来还是李璟这个平卢节度副使的下属。
李璟兵强马壮,大钦茂根本不敢得罪他,对于唐军不断进出渤海国境根本不敢多说一句。
捉生军和后来投军的两京子弟,在李璟的命令之下分散成一二百人的小队伍。追着契丹人钻入山中,用契丹人和奚人的头盖皮换钱,一张头盖皮可以换一缗钱,只要是契丹人或者白头奚,不分男女老幼。一缗钱在这里有着极强的购买力,结果不少的高句丽人和靺鞨人也加入到了猎捕契丹人和奚人的行列之中,为的就是换取赏金。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契丹人越逃越远,渤海人能够见到的活着的契丹人越来越少。到了最后,渤海国边境之上基本看不到契丹人了。
找不到契丹人。大唐的大军自然是要找其他的事情来做,不可能饱食温衣安闲度日。李璟十万大军就在渤海国境之外。大钦茂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夜夜不能安寝。
等到李璟以有几十个契丹人逃入渤海国西京鸭渌府为借口,亲自带着两万大军进了鸭渌府,赖在鸭渌府不走之后,渤海国王大钦茂终于是彻底崩溃了。
他是个明智之人,知道新罗和渤海这样的小国先前能够生存下来,不是因为大唐不够强大,而是因为大唐受制于西边吐蕃,无法专心来对付他们。现在吐蕃已经完了,连南诏也投降大唐了,大唐已经是后顾无忧了,这个时候他哪里敢和大唐开战。
在派往鸭渌府交涉的使者被李璟割了鼻子送回来之后,大钦茂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就做出了迁都的决定。
这个年轻的大唐宗室子弟明显是不准备讲理了,这样的人惹不起,只能是离得远远的。人家已经占据了西京鸭渌府了,距离都城中京显德府已经不远,这个时候还呆在王都显德府,等若是自己找死。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大钦茂也是果断之人,在再次派人去向李璟表示臣服大唐的同时,立马一声令下,把渤海国的都城从中京显德府向北迁移,迁往上京龙泉府。
消息传出,自是举国震动,显德府百姓扶老携幼跟着大钦茂一起迁徙,结果还没走到龙泉府李璟已经是亲自带着大军追上来了。
到了这时,大钦茂已经是不得不战,然而李璟两万大军全部是精锐的骑兵,另外还有八千同罗骑兵作为仆从军跟随,一场大战下来,大钦茂手握的兵力几乎全军覆没。
大钦茂弃了百姓一路北逃,在龙泉府也没敢停留,直接逃向了最北边的怀远府。他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李璟再追到怀远府的话,他就要逃亡黑水靺鞨的地盘再作打算。
李璟大军一路追杀,追到了龙泉府就停了下来,并没有继续向北追赶。在这里李璟开始安抚百姓,勒石纪功。
上京龙泉府已经是渤海国五京之中最北的了,龙泉府的东边是渤海国的东京龙原府。到了这里渤海国五京皆已在大军身后,其中西京鸭渌府、中京显德府、上京龙泉府都已被大军直接占领,而东京龙原府也是平卢军马嘴边上的肉,鸭渌江南边的南京南海府同样是随时可以拿下。
契丹野人和白头奚已经杀得差不多了,东北战线上剩下的就是渤海国和新罗。这两个国家这些年来都比较恭顺,新罗一直没敢越过大同江,而渤海国虽然在鸭渌江跟前蚕食了一些地盘,却还知趣的把大唐通往平壤的道路保留着,虽然只是一条狭窄的走廊,却也算是给大唐面子。
然而恭顺是恭顺,该灭还是要灭。以前大唐是苦于年年防秋腾不出手来,现在吐蕃离散,大患已除,自然是该解决一下这些问题了。
马璘在霍尔木兹海峡建造万年城的时候,李璟一边分兵去攻打渤海国的东京龙原府和南京南海府,同时派人安抚百姓,正式在渤海国的土地上建立秩序。
渤海国的领地位于朝鲜半岛以北,渤海国的统治者是靺鞨人,却是以高句丽遗民为主的国家。渤海国遵循唐志编户齐民的制度实行久矣,国中共有十余万户,数十万丁口,分为百余县。这些高句丽人亦是世代农耕过活,他们不比契丹野人,是很容易接受大唐的统治的。
龙泉府以北的小半个渤海国,李璟暂时还没有占领的打算。他这一年多在东北打开战局,并非是只靠侥幸,而是靠着自己的谋略。
龙泉府以北太冷了,居住的都是渤海国中的靺鞨人,再往北的黑水靺鞨居住的地方更是恶劣,黑水靺鞨旁边的室韦人女真人同样是如此。眼下没必要和这些蛮族拼命,先安定了半个渤海国,稳固秩序之后,便直接越过鸭渌江去对付大同江以南的新罗人。
新罗人当初趁火打劫占领了整个熊津都督府,吞并了百济故地,让大唐颜面尽失,现在也该到了还债的时候。
……
这个时代和后世不同,贪婪却怯懦的新罗人从来没有敢越过大同江,安东都护府虽然几次后撤,大同江以北的平壤直到鸭渌江始终是大唐的地盘,而鸭渌江则是大唐的内河。
收取整个朝鲜半岛,以弥补后世的遗憾,这是马璘一直想做的事情,早已在他的计划之中。
这件事情本来认为极为艰难,然而现在初出茅庐的李璟异军突起,却是已经接近了完成他的这个目标。
后世的棒子明明是新罗后裔,却总是把高句丽的故地看作是自己的地盘,没事就放点儿闲屁出来让人恶心。
等到大唐彻底灭掉了新罗,把整个半岛完全纳入大唐领地之内,这样的事情以后自然是不会发生。
道路遥远,马璘并不知道东北的局势已经好到这种地步。李璟是他的属下,他身兼平卢节度使和安东都护,李璟这些胜利除了上奏长安之外,还会向他禀报,不过等马璘知道这些,又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了,到时候局势肯定是会再次发生变化。
虽然没有抓到大钦茂,可是占据了渤海国的都城,收了几十万高句丽遗民,也可以说是灭国之功了。报捷的消息快马送往长安,不出意外不久之后便能得到天子重重的赏赐。
“我就不信,我会比马仁杰做得差!”看着使者出了龙泉府城门,李璟看向了西方,握了握拳头,踌躇满志地道,“将来入朝之后,谁能为右相,还尚未可知也!”
……
长安城。
八月初的长安,已经是有了一丝凉意。
大唐左相陈希烈散朝归来,刚刚走进了自家后院之中,一个兴胡侍女低头匆匆从后院冲来,迎面与陈希烈撞了个满怀。
“走路当心些。”陈希烈也是怜香惜玉之人,并没有怪罪这个侍女,伸出手来要扶,却是扶了个空。
身后响起一声冷笑,陈希烈忽然感觉肋间钻心的痛疼,想要张口喊叫,却愈发的痛疼起来,只好用力闭上了嘴,脸孔剧烈的抽搐着。
“这一刀,是你为延康坊那件事付出的代价!”
女子的声音很低,清脆柔媚却蕴满寒意,陈希烈再次努力的张了张口,却是缓缓地歪倒在地上。
兴胡侍女漠然的看了陈希烈一眼,如同轻烟般的飘了出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