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 第六章 威压权臣(下)
- 23 第七章 贵妃柔情(上)
- 24 第七章 贵妃柔情(中)
- 25 第七章 贵妃柔情(下)
- 26 第八章 运筹帏幄(上)
- 27 第八章 运筹帏幄(中)
- 28 第八章 运筹帏幄(下)
- 29 第九章 权臣伏诛(上)
- 30 第九章 权臣伏诛(下)
- 31 第十章 敌后战场(上)
- 32 第十章 敌后战场(中)
- 33 第十章 敌后战场(下)
- 34 第十一章 百姓拥戴(上)
- 35 第十一章 百姓拥戴(下)
- 36 第十二章 开发广州(上)
- 37 第十二章 开发广州(下)
- 38 第十三章 佛门弟子(上)
- 39 第十三章 佛门弟子(下)
- 40 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上)
- 41 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中)
- 42 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下)(1)
- 43 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下)(2)
- 44 第十五章 新式科技(上)
- 45 第十五章 新式科技(中)
- 46 第十五章 新式科技(下)(1)
- 47 第十五章 新式科技(下)(2)
- 48 第十五章 新式科技(下)(3)
- 49 第十六章 三千壮士(上)
- 50 第十六章 三千壮士(中)
- 51 第十六章 三千壮士(下)(1)
- 52 第十六章 三千壮士(下)(2)
- 53 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上)
- 54 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中)
- 55 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下)(1)
- 56 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下(2)
- 57 第十八章 城头骂贼(上)
- 58 第十八章 城头骂贼(下)
- 59 第十九章 夺气之战(上)
- 60 第十九章 夺气之战(中)
- 61 第十九章 夺气之战(下)(1)
- 62 第十九章 夺气之战(下)(2)
- 63 第二十章 临安保卫战(上)
- 64 第二十章 临安保卫战(中)
- 65 第二十章 临安保卫战(下)
- 66 第二十一章 绝密武器(上)
- 67 第二十一章 绝密武器(中)
- 68 第二十一章 绝密武器(下)
- 69 第二十二章 淮西兵变(上)
- 70 第二十二章 淮西兵变(中)
- 71 第二十二章 淮西兵变(下)
- 72 第二十三章 特种作战(上)
- 73 第二十三章 特种作战(下)
- 74 第二十四章 扬州解围(上)
- 75 第二十四章 扬州解围(中)
- 76 第二十四章 扬州解围(下)
- 77 第二十五章 临安血战(上)
- 78 第二十五章 临安血战(中)
- 79 第二十五章 临安血战(下)
- 80 第二十六章 航海时代(上)
- 81 第二十六章 航海时代(下)
- 82 第二十七章 临安大捷(上)
- 83 第二十七章 临安大捷(中)(1)
- 84 第二十七章 临安大捷(中)(2)
- 85 第二十七章 临安大捷(下)(1)
- 86 第二十七章 临安大捷(下)(2)
- 87 第二十八章 多情皇后(上)
- 88 第二十八章 多情皇后(中)
- 89 第二十八章 多情皇后(下)(1)
- 90 第二十八章 多情皇后(下)(2)
- 91 第二十九章 新的危胁(上)
- 92 第二十九章 新的威胁(中)
- 93 第二十九章 新的威胁(下)(1)
- 94 第二十九章 新的威胁(下)(2)
- 95 第三十章 冲冠一怒(上)
- 96 第三十章 冲冠一怒(中)
- 97 第三十章 冲冠一怒(下)
- 98 第三十一章 新技术(上)
- 99 第三十一章 新技术(中)
- 100 第三十一章 新技术(下)(1)
- 101 第三十一章 新技术(下)(2)
- 102 第三十二章 柳河子出手(上)
- 103 第三十二章 柳河子出手(下)
- 104 第三十三章 计中计(VIP解禁章节)
- 105 第三十四章 战略转折(VIP解禁章节)
- 106 第三十五章 严惩汉奸(VIP解禁章节)
- 107 第三十六章 援军到来(VIP解禁章节)
- 108 第三十七章 临安解围(上)(VIP章节)
- 109 第三十八章 临安解围(中)(VIP章节)
- 110 第三十九章 临安解围(下)
- 111 第四十章 血战嘉兴(VIP章节)
- 112 第四十一章 整训军队(上)(VIP)章节
- 113 第四十二章 整训军队(下)(VIP章节)
- 114 第四十三章 建设宁波(VIP章节)
- 115 第四十四章 喜庆春节(上)(VIP)
- 116 第四十五章 喜庆春节(下)(VIP)
- 117 第四十六章 还我河山(VIP)
- 118 第四十七章 海上惊情(VIP章节)
- 119 第四十八章 宁波海战(VIP章节)
- 120 第四十九章 战火重燃(VIP)
- 121 第五十章 攻占松江(VIP)
- 122 第五十一章 夜袭江阴(VIP)
- 123 第五十二章 伯颜去世(VIP)
- 124 第五十三章 壮哉!柳河子(VIP)
- 125 第五十四章 郭侃入伏(VIP)
- 126 第五十五章 围困郭侃
- 127 第五十六章 困兽之斗
- 128 第五十七章 突围之战
- 129 第五十八章 突出部
- 130 第五十九章 长江水道
- 131 第六十章 席卷淮西
- 132 第六十一章 炮击安庆
- 133 第六十二章 焦山水战
- 134 第六十三章 淮西混战
- 135 第六十四章 驰援江南
- 136 第六十五章 群星闪耀
- 137 第六十六章
- 138 第六十七章 另类研究
- 139 第六十八章 宫闱秘情
- 140 第六十九章 运筹帏幄
- 141 第七十章 决战江南
- 142 第七十一章 预料之外
- 143 弟七十二章 逼降汉军
- 144 第七十三章 围歼郭侃(1)
- 145 第七十四章 围歼郭侃(2)
- 146 第七十五章 渡江北伐
- 147 第七十六章 政治黑手
- 148 第七十七章 幕后主使
- 149 第七十八章 叩阙事件
- 150 第七十九章 贤德皇后
- 151 第八十章 花好月圆
- 152 第八十一章 断然收网
- 153 第八十二章 一网打尽
- 154 第八十三章 新战略
- 155 第八十四章 军事变革
- 156 第八十五章 战略布局
- 157 第八十六章 全面改革
- 158 第八十七章 军事学院
- 159 第八十八章 增兵四川
- 160 第八十九章 大军入川
- 161 第九十章 英雄归来
- 162 第九十一章 重建计划(1)
- 163 第九十一章 重建计划(2)
- 164 第九十二章 重庆战役
- 165 第九十三章 皇家科学院
- 166 第九十四章 经济对策(1)
- 167 第九十四章 经济对策(2)
- 168 第九十五章 连战皆捷
- 169 第九十六章 威行列国
- 170 第九十七章 全民教育
- 171 第九十八章 废除科举
- 172 第九十九章 扬州会战
- 173 第一百章 铁血雄师
- 174 第一百零一章 连环计
- 175 第一百零二章 扫荡淮西
- 176 第一百零三章 神兵天降
- 177 第一百零四章 光复蕲黄
- 178 第一百零五章 鄂州恶战
- 179 第一百零六章 喋血江汉
- 180 第一百零七章 战略对话(1)
- 181 第一百零七章 战略对话(2)
- 182 第一百零九章 援助非洲
- 183 第一百一十章 不期而遇
- 18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医学奇才
- 185 第一百一十二章 妇女权益
- 186 第一百一十三章 钓鱼城之战
- 187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御驾亲征
- 188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远洋舰队
- 189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洋宾服(1)
- 190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洋宾服(2)
- 191 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打剑门关
- 192 第一百一十八章 郭侃之谋
- 193 第一百一十九章 驾临剑阁
- 194 第一百二十章 成都战役(1)
- 195 第一百二十章 成都战役(2)
- 196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惩汉奸诏
- 197 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进北上
- 198 第一百二十三章 伏兵四起
- 199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博尔忽入伏
- 200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围歼博尔忽(1)
- 201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围歼博尔忽(2)
- 202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围歼博尔忽(3)
- 203 第一百二十六章 郭侃受命
- 204 第一百二十七章 奇袭略阳
- 205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戏法夺城
- 206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奇计破城
- 207 第一百三十章 郭侃入关
- 208 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尚原誓师
- 209 第一百三十二章 渭水轶事
- 210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隽遇刺
- 211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战郭侃
- 212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破郭侃(上)
- 213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破郭侃(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风子的手段
- 215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关中一道
- 216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拾民心
- 217 第一百四十章 关中父老
- 218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屠城惨剧
- 219 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洗函谷关
- 220 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债血偿
- 221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复仇火焰
- 222 第一百四十五章 以血止血
- 223 第一百四十六章 洛阳流血夜
- 224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元太子真金
- 225 第一百四十八章 舌战真金
- 226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伐序曲
- 227 第一百五十章 暴虐兽行
- 228 第一百五十一章 威振异域
- 229 第一百五十二章 悲惨人生
- 230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隽的难题
- 231 第一百五十四章 巧妙应对
- 232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战伏牛山
- 233 第一百五十六章 伏兵四起
- 234 第一百五十七章 忽必烈的反应
- 235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舌战忽必烈
- 236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临安新貌
- 237 第一百六十章 新事新气象(上)
- 238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事新气象(下)
- 239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会师昆明
- 240 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式装备(上)
- 241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式武器(下)
- 242 第一百六十五章 乱臣贼子
- 243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争措施(上)
- 244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战争措施(中)
- 245 第一百六十八章 战争措施(下)
- 246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财之道
- 247 第一百七十章 议和(上)
- 248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议和(下)
- 249 第一百七十二章 汉奸的末日
- 250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国之君
- 251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津登陆战(上)
- 252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津登陆战(下)
- 253 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料之外
- 254 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底之谜
- 255 第一百七十八章 突破
- 256 第一百七十九章 贼船
- 257 第一百八十章 细菌战
- 258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风云(上)
- 259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都风云(下)
- 260 第一百八十三章 忽必烈的计谋
- 261 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城激战
- 262 第一百八十五章 十万火急
- 263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都血战
- 264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忽必烈震怒
- 265 第一百八十八章 壮怀激烈
- 266 第一百八十九章 针锋相对
- 267 第一百九十章 新战术体系
- 268 第一百九十一章 闪电战
- 269 第一百九十二章 埃及苏丹
- 270 第一百九十三章 誓师北伐
- 271 第一百九十四章 揭竿而起
- 272 第一百九十五章 异军突起
- 273 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烧砀山
- 274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各出奇谋
- 275 第一百九十八章 挥师洛阳
- 276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变生肘腋
- 277 第二百章 残暴的旭烈兀
- 278 第二百零一章 阿鼻地狱
- 279 第二百零二章 黄河上的较量
- 280 第二百零三章 危机重重
- 281 第二百零四章 雇佣军
- 282 第二百零五章 东线围歼战
- 283 第二百零六章 旭烈兀受挫
- 284 第二百零七章 难解玄机
- 285 第二百零八章 狡猾似狐
- 286 第二百零九章 连环巧计
- 287 第二百十章 直捣汴京
- 288 第二百十一章 大获全胜
- 289 第二百十二章 再接再励
- 290 第二百十三章 郭侃的末日
- 291 第二百十四章 会师汴京
- 292 第二百十五章 王师已定中原
- 293 第二百十六章 无处可逃
- 294 第二百十七章 合围汴京
- 295 第二百十八章 光复汴京(上)
- 296 第二百十九章 光复汴京(中)
- 297 第二百二十章 光复汴京(下)(1)
- 298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光复汴京(下)(2)
- 299 第二百二十二章 围歼旭烈兀(上)
- 300 第二百二十三章 围歼旭烈兀(中)
- 301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围歼旭烈兀(下)(1)
- 302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围歼旭烈兀(下)(2)
- 303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处决旭烈兀
- 304 第二百二十七章 出兵东瀛
- 305 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侃之死
- 306 第二百二十九章 直奔日本
- 307 第二百三十章 渡河准备
- 308 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伐燕云
- 309 第二百三十二章 渡河之战
- 310 第二百三十三章 首战日本
- 311 第二百三十四章 威震东洋
- 312 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奇的进军
- 313 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二战场
- 314 第二百三十七章 忽必烈的末日
- 315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光复大都
- 316 第二百三十九章 忽必烈之死
- 317 第二百四十章 一统华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章 敌后战场(中)
第十章 敌后战场(中)
忽必烈的灭宋战争进行得非常顺利,堪称经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一计划的提出者不是蒙古人,不是足智多谋、作风勇悍的伯颜,也不是骁勇善战的阿术,更不是雄材大略的忽必烈,而是一个汉人,他的名字叫郭侃。
在历史上,郭侃大约是在灭宋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攻打襄樊期间病逝了,是以他这个计划的提出者并没有参与这一计划的具体实施,伯颜和阿术反倒成了执行者,因取得的巨大成功成就了一世英名。郭侃这个计划的提出者反倒不为人所知,熟悉元朝历史的人才知道。
当李隽得到郭侃仍然活在世上的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历史错乱得够离谱,曾经发生的历史并没有按照曾经发生的那样进展,“也许历史可以重写,南宋灭亡的悲剧可以避免”,李隽如此想。
第二个反应就是李隽觉得头大。伯颜,阿术个个都不是吃素的,雄材大略的忽必烈就更不用说了,再多一个堪称忽必烈第一谋士的郭侃,李隽的头不大都不行。
郭侃字忠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祖上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兴名将令公郭子义,郭侃是郭子义的五十孙。作为名将,他能征善战,作为谋士,他足智多谋,运筹帏幄决胜于千里自是不在话下。他还是一个能从大处着眼,统驭全局的天才战略家,为忽必烈制计了灭宋计划。
从他的祖父郭宝玉开始就在蒙古做官,能征善战,很得成吉思汗的青睐。他的父亲同样善战,搏得功名。他却更加不凡,青出于一蓝而胜于一蓝,少年时就与众不同,具有大气节,身长七尺,凛然有威。跟随旭烈兀参加蒙古第三次远征,征服了中东地区,率军打到地中海,攻下大片土地却没有吃过败仗,被当地的一个君主可乃算滩惊为不可战胜的“神人”。
在中国历史上,率兵打到地中海的汉人仅郭侃一人而已。
郭侃不仅仅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还是一个能决大疑,能出奇计的谋士,奇计绝世,深得忽必烈的赏识。攻取襄樊的方针就是由郭侃创议,他对忽必说:“宋朝偏居东南之地,以吴越之地为根本,他的要害就是荆襄。当前急务,我们当先攻下襄樊。襄樊一下,宋朝的扬州合肥只不过是弹丸之地,置其于不顾,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临安。只要把临安拿下了,宋朝也就不复存在了,江淮巴蜀之地不攻自破。”
灭掉南宋,统一中国一直是蒙古几代皇帝的心愿,只是由于南宋军民奋起反抗,蒙古虽然拥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南宋苟安,权臣当道,君昏臣弱,蒙古依然做不到。忽必烈的哥哥,也就是蒙哥可汗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鉴于蒙古没有强大的水军,难以突破长江防线,决定改变战略进攻方向,先攻下巴蜀大理,从侧后对南宋进行大迂回大包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蒙古终于占领了巴蜀大部和大理,利剑已经对准了南宋的后背。
郭侃提出的这一战略方针和蒙哥遗策大相径庭,要求进行中央突破,派出部分兵力牵制南宋江淮扬庐巴蜀之地的兵力,主力直扑临安,打掉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正所谓“摧其坚,夺其魄,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忽必烈雄材大略,审时度势,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
李隽深知这一计划的利与弊,好处在于充分发挥了蒙古人善骑射,多骑兵,长于野战,进行快速突进的优势,可以在南宋来不及作出反应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临安,摧毁南宋朝庭。
这一计划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推进过快,交通线过长,难于补给。再加上忽必烈下达了要善待江南百姓的禁令,伯颜大军的补给不能通过剽掠获得,补给就成了大问题。要是一旦出现意外,比如说南宋并没有按照预期的那样无抵抗的勇气与决心,而是奋起反击,抵抗到底,战局就会发生改变,战争的胜负之数就很预料了。
如果南宋再精明点,进行坚壁清野,伯颜就算不顾忽必烈的禁令进行剽掠,也无法进行就地补给,大量的补给只有依靠后方运输,漫长的交通线和不稳固的后方就将成为致命伤。在历史上,伯颜和阿术曾经努力修补过这一计划的不足,曾经花费时间打下郢州、汉水流域,因而有一个不错的后方补给基地。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历史再次发生时,伯颜居然没有攻占郢州、汉水流域,而是全力推进,直下临安。这使得他的后方不稳固,要是把伯颜的大军拖在临安,再对他的后方动刀,伯颜大军的命运很是堪忧。
李隽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地说:“天助我也。”正是看准了这点,李隽才下定决心派出军队到江南失地进行游击战争,配合临安的正面战场,把整个江南之地变成一个笼子,而伯颜就是给关在笼子里的猛虎。
“让广大的老百姓参与到游击战争中来,不得搞特殊,要搞好军民关系,要把老百姓当成你们的亲人,老百姓就是你们的长辈,你们的兄弟姐妹。如有虐民者,朕会灭他的九族。”最后,李隽威严地下了一道严令。
李隽非常清楚游击战争的特点,没有广大老百姓的参与,无异于空中楼阁,因而融洽的军民关系将是游击战争成败的关键,才不得不下达这道严令。
游击战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拉队伍的速度非常快,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只要播下种子,很快就会有一支为数众多的队伍。历代政府并非不知道游击战争的好处,而是远处敌后不敢采用,原因就在这里,这股力量过大,难以驾驭,要是有人怀有二心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对于这一点,李隽才不用担心,因为他有伟大领袖的宝贵经验可以借鉴,根本就不用担心失控。
游击战争还有一个好处,是任何政府都欢迎的,就是省钱。不用花一文钱,却可以得到一支庞大的军队。兵是民,民是兵,也可以说半兵半民,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除了自己保护自己以外,还能指望谁?只要喊一声:我们在精神上支持你,在精神上与你同在,就可以取得巨大的好处。国库空虚的李隽根本就不用为军费去发愁。
李隽拍拍手,两个军卒抱着厚厚一摞印刷品进来,给听讲的人一人一本,他们拿起一看,上面印着《游击战击手册》六字。
“我的讲课结束了,你们是否是合格的学员,将根据你们的战功进行核实。合格者,会发给你们毕业证。”李隽作总结发言。
李隽兑现了这一诺言,战后给他们补发了一本《大宋皇家讲武堂毕业证书》。这次培训使李隽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创建以先进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军事学院已经迫在眉睫,把这次培训的地方改名为“讲武堂”,创建了“大宋皇家讲武学堂”,以此为基础,逐步创建了一系列、涉及各兵种的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出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
李隽威严地扫视了众人一眼,道:“现在,我以大宋皇帝的名义命令你们:挺进敌后。”
在历史上,郭侃大约是在灭宋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攻打襄樊期间病逝了,是以他这个计划的提出者并没有参与这一计划的具体实施,伯颜和阿术反倒成了执行者,因取得的巨大成功成就了一世英名。郭侃这个计划的提出者反倒不为人所知,熟悉元朝历史的人才知道。
当李隽得到郭侃仍然活在世上的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历史错乱得够离谱,曾经发生的历史并没有按照曾经发生的那样进展,“也许历史可以重写,南宋灭亡的悲剧可以避免”,李隽如此想。
第二个反应就是李隽觉得头大。伯颜,阿术个个都不是吃素的,雄材大略的忽必烈就更不用说了,再多一个堪称忽必烈第一谋士的郭侃,李隽的头不大都不行。
郭侃字忠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祖上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兴名将令公郭子义,郭侃是郭子义的五十孙。作为名将,他能征善战,作为谋士,他足智多谋,运筹帏幄决胜于千里自是不在话下。他还是一个能从大处着眼,统驭全局的天才战略家,为忽必烈制计了灭宋计划。
从他的祖父郭宝玉开始就在蒙古做官,能征善战,很得成吉思汗的青睐。他的父亲同样善战,搏得功名。他却更加不凡,青出于一蓝而胜于一蓝,少年时就与众不同,具有大气节,身长七尺,凛然有威。跟随旭烈兀参加蒙古第三次远征,征服了中东地区,率军打到地中海,攻下大片土地却没有吃过败仗,被当地的一个君主可乃算滩惊为不可战胜的“神人”。
在中国历史上,率兵打到地中海的汉人仅郭侃一人而已。
郭侃不仅仅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还是一个能决大疑,能出奇计的谋士,奇计绝世,深得忽必烈的赏识。攻取襄樊的方针就是由郭侃创议,他对忽必说:“宋朝偏居东南之地,以吴越之地为根本,他的要害就是荆襄。当前急务,我们当先攻下襄樊。襄樊一下,宋朝的扬州合肥只不过是弹丸之地,置其于不顾,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临安。只要把临安拿下了,宋朝也就不复存在了,江淮巴蜀之地不攻自破。”
灭掉南宋,统一中国一直是蒙古几代皇帝的心愿,只是由于南宋军民奋起反抗,蒙古虽然拥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南宋苟安,权臣当道,君昏臣弱,蒙古依然做不到。忽必烈的哥哥,也就是蒙哥可汗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鉴于蒙古没有强大的水军,难以突破长江防线,决定改变战略进攻方向,先攻下巴蜀大理,从侧后对南宋进行大迂回大包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蒙古终于占领了巴蜀大部和大理,利剑已经对准了南宋的后背。
郭侃提出的这一战略方针和蒙哥遗策大相径庭,要求进行中央突破,派出部分兵力牵制南宋江淮扬庐巴蜀之地的兵力,主力直扑临安,打掉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正所谓“摧其坚,夺其魄,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忽必烈雄材大略,审时度势,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
李隽深知这一计划的利与弊,好处在于充分发挥了蒙古人善骑射,多骑兵,长于野战,进行快速突进的优势,可以在南宋来不及作出反应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临安,摧毁南宋朝庭。
这一计划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推进过快,交通线过长,难于补给。再加上忽必烈下达了要善待江南百姓的禁令,伯颜大军的补给不能通过剽掠获得,补给就成了大问题。要是一旦出现意外,比如说南宋并没有按照预期的那样无抵抗的勇气与决心,而是奋起反击,抵抗到底,战局就会发生改变,战争的胜负之数就很预料了。
如果南宋再精明点,进行坚壁清野,伯颜就算不顾忽必烈的禁令进行剽掠,也无法进行就地补给,大量的补给只有依靠后方运输,漫长的交通线和不稳固的后方就将成为致命伤。在历史上,伯颜和阿术曾经努力修补过这一计划的不足,曾经花费时间打下郢州、汉水流域,因而有一个不错的后方补给基地。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历史再次发生时,伯颜居然没有攻占郢州、汉水流域,而是全力推进,直下临安。这使得他的后方不稳固,要是把伯颜的大军拖在临安,再对他的后方动刀,伯颜大军的命运很是堪忧。
李隽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地说:“天助我也。”正是看准了这点,李隽才下定决心派出军队到江南失地进行游击战争,配合临安的正面战场,把整个江南之地变成一个笼子,而伯颜就是给关在笼子里的猛虎。
“让广大的老百姓参与到游击战争中来,不得搞特殊,要搞好军民关系,要把老百姓当成你们的亲人,老百姓就是你们的长辈,你们的兄弟姐妹。如有虐民者,朕会灭他的九族。”最后,李隽威严地下了一道严令。
李隽非常清楚游击战争的特点,没有广大老百姓的参与,无异于空中楼阁,因而融洽的军民关系将是游击战争成败的关键,才不得不下达这道严令。
游击战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拉队伍的速度非常快,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只要播下种子,很快就会有一支为数众多的队伍。历代政府并非不知道游击战争的好处,而是远处敌后不敢采用,原因就在这里,这股力量过大,难以驾驭,要是有人怀有二心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对于这一点,李隽才不用担心,因为他有伟大领袖的宝贵经验可以借鉴,根本就不用担心失控。
游击战争还有一个好处,是任何政府都欢迎的,就是省钱。不用花一文钱,却可以得到一支庞大的军队。兵是民,民是兵,也可以说半兵半民,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除了自己保护自己以外,还能指望谁?只要喊一声:我们在精神上支持你,在精神上与你同在,就可以取得巨大的好处。国库空虚的李隽根本就不用为军费去发愁。
李隽拍拍手,两个军卒抱着厚厚一摞印刷品进来,给听讲的人一人一本,他们拿起一看,上面印着《游击战击手册》六字。
“我的讲课结束了,你们是否是合格的学员,将根据你们的战功进行核实。合格者,会发给你们毕业证。”李隽作总结发言。
李隽兑现了这一诺言,战后给他们补发了一本《大宋皇家讲武堂毕业证书》。这次培训使李隽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创建以先进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军事学院已经迫在眉睫,把这次培训的地方改名为“讲武堂”,创建了“大宋皇家讲武学堂”,以此为基础,逐步创建了一系列、涉及各兵种的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出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
李隽威严地扫视了众人一眼,道:“现在,我以大宋皇帝的名义命令你们:挺进敌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