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7 第五百零七章 名将二代
- 508 第五百零八章 换帅
- 509 第五百零九章 夜袭
- 510 第五百一十章 绝望
- 511 第五百一十一章 飞军夺城
- 512 第五百一十二章 绝地
- 513 第五百一十三章 关中之争
- 514 第五百一十四章 张飞叫阵
- 515 第五百一十五章 阵斩四将
- 516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难测
- 517 第五百一十七章 刘封请罪
- 518 第五百一十八章 平定河洛
- 519 第五百一十九章 长安破
- 520 第五百二十章 大溃败
- 521 第五百二十一章 伏击与反伏击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士可杀不可辱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哪个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落幕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钱不够怎么办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礼物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群臣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未来的计划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西凉之策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夫妻夜话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锅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曹魏的对策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父与子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烦心事儿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书信
- 537 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
- 538 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中少年郎(下)
- 539 第五百四十章 威逼
- 540 第五百四十一章 雪夜
- 541 第五百四十二章 急诏
- 542 第五百四十三章 长安雪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刘备驾崩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波再起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孙权称帝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议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没钱就给人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儿愁嫁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行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说匈奴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嚣张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怀不轨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农庄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打没准备的仗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好消息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虚实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阳战起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藤甲建功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争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谈崩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河套大战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败的刺杀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收网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关将至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吴之议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锦还乡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杀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站队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国时期的第四国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陋寡闻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我要回家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团聚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套路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刺杀也有程序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况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发起飙来六亲不认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宗师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战神祠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东吴战败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朝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琐事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安将成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惊叹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秋末冬初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广袖流仙裙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
- 599 第六百章 青楼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将欲行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边陲之地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风光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选一个吧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捷报和噩耗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临别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国不可因一人而兴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团聚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开疆拓土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吴使臣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万邦来朝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千头万绪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纷飞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时代的钥匙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归途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刘禅的野心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宫廷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争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之前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贻误军机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祭旗出征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肯定是他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烟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对峙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装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截河断流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时机到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司马兵败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达回朝请兵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动兵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袭营、反偷袭、再偷袭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盘外招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价码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将计就计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放权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严挂帅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连败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浊漳水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严兵败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败走黎阳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阵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邺城外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无奈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战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小人长戚戚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问罪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马懿的决定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战局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
- 654 第六百五十五章 疯狂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战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胜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势已定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合围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遗忘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条件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结果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壮士暮年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乡
- 665 第六百六十六章 孤舟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航海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
- 668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国终章
- 669 后记
- 670 新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一十七章 刘封请罪
第五百一十七章 刘封请罪
汉中,皇宫。
刘备的背已经有些驼了,但自各路大军出兵以来,刘备的精力却是少有的旺盛,每日都会召集群臣上朝议事,对前线的战报也是时刻关注,只要前线传来任何消息,刘备都会第一时间查阅。
对于刘备来说,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或许就是拿下长安,定鼎关中,为新汉立下稳固的根基,一统天下或许有生之年无望,五十便能知天命,刘备如今,已经七旬高龄,更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生机在不断消逝,但若能为大汉立下关中基业,再加上有贤臣辅佐太子,这一生,能够看着自己亲手打下的基业在自己手中焕发生机,也就够了。
这些天来,前线的捷报不断传来,先由陈到破郿县,后有张飞下天水,街亭破张郃,再然后是黄忠攻破陈仓的消息,刘备脸上的笑容,这些天就没有停止过。
“好!好!好!”皇位之上,刘备此刻正在翻阅着手中的战报,关于洛阳的,洛阳攻陷,关中几乎可说是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只凭关中曹魏本身的力量,以眼下的局势来说,赢定了。
原本在计划中,只要拿下关中,封锁函谷关便算胜利,如今刘毅和关羽联手破了曹魏援军,斩杀曹休,连河洛之地也落入掌中,算是意外之喜了。
诸葛亮微笑着看着战报,虽说以洛阳的位置,他们会面临当年董卓同样的困境,补给太长,若是十年前,诸葛亮绝对不建议拿下洛阳,甚至函谷关都不要,只要能够拿下潼关就可以了。
但眼下,轨道车的出现让这条补给线不再如之前那般成为困难,况且南阳也在手中,如此一来,洛阳不但不会成为刘备势力的累赘,反而会成为大汉的桥头堡,他日东征中原,洛阳将有很重要的意义。
“眼下关中之战虽未决出胜负,不过洛阳已下,魏军再想支援关中却是不易。”诸葛亮笑道:“如此一来,伯渊只攻函谷关,未去弘农之事,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最近汉中一带,关于刘毅自恃功高,出工不出力之类的流言穿的沸沸扬扬,如今这洛阳情报传来,算是为刘毅正名了,哪怕此战主要是靠关羽大破曹休,逆转困局,但以诸葛亮对刘毅的了解,这其中,刘毅出力肯定不小,这是刘毅送来的战报,以刘毅的性格自然是捧关羽,要等关羽那边的战报传来才行。
“伯渊随朕二十载,其为人朕岂能不知。”刘备摇了摇头,叹息道:“只是有些事情,我大汉这些年压得太过,有所反弹孔明当初也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却弹在了伯渊身上。”
诸葛亮自然明白刘备说的是什么,这些年,在刘毅的影响下,大汉大力提拔工匠地位,同时又在各地开设书院,可让有功将士子弟入书院读书以激励参军。
不过无论是兴工还是对有功将士的这种嘉奖,虽然没有明着影响士人的地位,但刘毅兴工,尤其是轨道车的出现,令各地运输顺畅,境内物资流动大兴,也让朝廷在这轨道之上,赚的盆满钵满,在经济上不再过度依赖各地豪绅。
而有功将士子弟的读书,使得朝廷选材也不再局限于世家,这也使得出仕之途变得更加激烈,毕竟朝廷的官位是有数的,尤其是朝廷这两年开始组建独立于官场之外的监察贪腐的机构,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事实上,入仕的概率却是比以前少了。
这种宏观上的问题,大多数人是看不出来的,但能看出来的同样不少,这是在整个政策上加大了士人阶层的竞争力。
而刘毅在云南搞出来的新田法就实实在在的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了,那些新垦的田地归朝廷所有,租种百姓只有使用权而无买卖权,虽然暂时威胁不到士人的利益,但若以后百姓要出售的田地都转给朝廷,时日一久,私田会越来越少,毕竟没有人能够保证一个家族可以长盛不衰,但这样的制度,固然保护百姓的利益,但对士人阶层来说,等于限制了土地兼并的可能。
所以除了一些真正着眼于大局,着眼于天下的人来说,刘毅现在在荆蜀两地的士人之中,是被排斥的,在这股力量面前,刘备眼下为大局着想,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士人的力量在眼下来说,是不可能摒弃的,作为帝王,他在寻找一个平衡点。
刘毅搞出来的这些东西,其实两百年前,王莽也搞过,不过王莽失败了,但制度本身而言,其实并不错,刘毅既然搞出来,刘备也想借力推动,只是阻力之大,有些超乎想象。
幸好,这次刘毅靠着洛阳之战挽回了名声,那些人就算想要发作也发作不了,刘毅不但不会有事,而且这次还能升迁。
但接下来,刘备有些担忧,关中一定,要经营关中,刘毅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留在这边,这些势力的交锋,恐怕避免不了。
士人如今不乱,最主要的是,刘毅的这条政策,让刘备将军心死死的抓在手中,天下再乱,只要这条政策不变,军心就会被死死握在手中,朝廷的这条政策,是任何一个世家都无法给予的。
而如今大汉正规军和地方军的战斗力相差悬殊,临时组织起来的武装人多都没用,世家的私兵跟正规军根本没法比,天工坊供给军队的兵甲每一副那都是有记录在案的,并且至少有四五个环节相互监视,世家就算想要伸手都伸不进去。
军队和各地的书院,是刘备最大的底气,但刘毅作为核心人物,他遭人嫉恨的原因不是什么功高震主,而是刘毅所掌握的能力,帮刘备一点点把那无形束缚的枷锁给打开,打破,尤其是南中这几年,轨道车的出现,各地书院第一批人才的选拔,成为刘毅被卷入风暴中心的导火索,真正让人感受到威胁了。
为国做贡献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因为国和家的利益很多时候都是并不一致的,尤其是对大家来说,更是如此。
只是局面已成,诸葛亮很清楚,如今刘毅胜了,危机暂时解除,但问题却依旧存在,只是沉下去,因为刘备信刘毅,所以如今刘毅能被保住。
但若有一日刘备不在了,又该如何?新君是否能够如刘备一般毫无保留的给予刘毅信任?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诸葛亮自然是希望新君能够如现在这般,继续信任和重用他们这般老臣,但纵观历史,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君臣二人,一时间相对无言。
“陛下。”內侍进来,对着刘备躬身道:“有上庸太守刘封,在宫外求见。”
“封儿怎会来此?”刘备已获得跟诸葛亮对视一眼,好像也有好多年没有见过刘封了,具体多久,久到刘备都忘了,此刻听人说刘封来了,倒是勾起刘备心中的怀念,毕竟如今太子刘禅地位已经巩固,而且刘封这些年来,安安分分的待在上庸,听说连军营都很少去,刘备对刘封的那点儿戒心,也早就消除了。
“传!”
“喏!”
很快,刘封那圆滚滚,颤悠悠的身形,带着几分气喘从殿外进来,给人的感觉像是滚进来一个肉球一般。
“臣……刘封,参见陛下!”刘封喘了口气,朝着刘备一拜。
“噗~”
一声闷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有些清晰,刘封腰臀处的衣摆随着刘封这么一拜,直接被迸裂了,看的刘备和诸葛亮眼皮跳了跳,也多亏大汉不兴跪礼,否则,以刘封现在的模样,这跪下来可就起不来了。
“你是……封儿?”刘备仔细的看着刘封,两边的脸颊都往下吊,眉宇间,依稀能够看出几分熟悉的感觉,但跟记忆中那英武逼人的刘封根本是两个模样,刘备有些不确定。
“臣正是刘封!”刘封弯了弯腰,有些憨憨的挠了挠头,这君前失仪,多少有些不好。
“我儿怎成了这副模样?”刘备站起身来,走下台阶,有些吃惊的看着刘封。
“这……”刘封地头到:“臣这些年耽于享乐,荒废了武事,加上酒色加身就……就这般了。”
“你……”刘备看着他这副模样,有些心疼,摇了摇头道:“坐吧。”
“呃……”刘封看了看地上的席子,有些为难,他这些年都是坐椅子的,不过如今桌椅虽然已经流行开来,但正规场合,还是以跪坐为主,苦笑着看着刘备:“陛下,臣今日前来是为请罪,这坐就不必了……不敢坐。”
“何罪之有?”刘备重新跪坐下来,看着好好一员武将成了这副模样,实在有些心痛。
“臣私自开了上庸之粮给墨侯,特来请罪!”刘封倒也不说李严的事情,只说了洛阳方面的情况,原定的军粮不够,所以他开了上庸的粮仓给刘毅送去。
“为何不向正方说明?”刘备意外道。
“不合规矩!”刘封躬身道。
刘备的背已经有些驼了,但自各路大军出兵以来,刘备的精力却是少有的旺盛,每日都会召集群臣上朝议事,对前线的战报也是时刻关注,只要前线传来任何消息,刘备都会第一时间查阅。
对于刘备来说,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或许就是拿下长安,定鼎关中,为新汉立下稳固的根基,一统天下或许有生之年无望,五十便能知天命,刘备如今,已经七旬高龄,更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生机在不断消逝,但若能为大汉立下关中基业,再加上有贤臣辅佐太子,这一生,能够看着自己亲手打下的基业在自己手中焕发生机,也就够了。
这些天来,前线的捷报不断传来,先由陈到破郿县,后有张飞下天水,街亭破张郃,再然后是黄忠攻破陈仓的消息,刘备脸上的笑容,这些天就没有停止过。
“好!好!好!”皇位之上,刘备此刻正在翻阅着手中的战报,关于洛阳的,洛阳攻陷,关中几乎可说是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只凭关中曹魏本身的力量,以眼下的局势来说,赢定了。
原本在计划中,只要拿下关中,封锁函谷关便算胜利,如今刘毅和关羽联手破了曹魏援军,斩杀曹休,连河洛之地也落入掌中,算是意外之喜了。
诸葛亮微笑着看着战报,虽说以洛阳的位置,他们会面临当年董卓同样的困境,补给太长,若是十年前,诸葛亮绝对不建议拿下洛阳,甚至函谷关都不要,只要能够拿下潼关就可以了。
但眼下,轨道车的出现让这条补给线不再如之前那般成为困难,况且南阳也在手中,如此一来,洛阳不但不会成为刘备势力的累赘,反而会成为大汉的桥头堡,他日东征中原,洛阳将有很重要的意义。
“眼下关中之战虽未决出胜负,不过洛阳已下,魏军再想支援关中却是不易。”诸葛亮笑道:“如此一来,伯渊只攻函谷关,未去弘农之事,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最近汉中一带,关于刘毅自恃功高,出工不出力之类的流言穿的沸沸扬扬,如今这洛阳情报传来,算是为刘毅正名了,哪怕此战主要是靠关羽大破曹休,逆转困局,但以诸葛亮对刘毅的了解,这其中,刘毅出力肯定不小,这是刘毅送来的战报,以刘毅的性格自然是捧关羽,要等关羽那边的战报传来才行。
“伯渊随朕二十载,其为人朕岂能不知。”刘备摇了摇头,叹息道:“只是有些事情,我大汉这些年压得太过,有所反弹孔明当初也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却弹在了伯渊身上。”
诸葛亮自然明白刘备说的是什么,这些年,在刘毅的影响下,大汉大力提拔工匠地位,同时又在各地开设书院,可让有功将士子弟入书院读书以激励参军。
不过无论是兴工还是对有功将士的这种嘉奖,虽然没有明着影响士人的地位,但刘毅兴工,尤其是轨道车的出现,令各地运输顺畅,境内物资流动大兴,也让朝廷在这轨道之上,赚的盆满钵满,在经济上不再过度依赖各地豪绅。
而有功将士子弟的读书,使得朝廷选材也不再局限于世家,这也使得出仕之途变得更加激烈,毕竟朝廷的官位是有数的,尤其是朝廷这两年开始组建独立于官场之外的监察贪腐的机构,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事实上,入仕的概率却是比以前少了。
这种宏观上的问题,大多数人是看不出来的,但能看出来的同样不少,这是在整个政策上加大了士人阶层的竞争力。
而刘毅在云南搞出来的新田法就实实在在的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了,那些新垦的田地归朝廷所有,租种百姓只有使用权而无买卖权,虽然暂时威胁不到士人的利益,但若以后百姓要出售的田地都转给朝廷,时日一久,私田会越来越少,毕竟没有人能够保证一个家族可以长盛不衰,但这样的制度,固然保护百姓的利益,但对士人阶层来说,等于限制了土地兼并的可能。
所以除了一些真正着眼于大局,着眼于天下的人来说,刘毅现在在荆蜀两地的士人之中,是被排斥的,在这股力量面前,刘备眼下为大局着想,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士人的力量在眼下来说,是不可能摒弃的,作为帝王,他在寻找一个平衡点。
刘毅搞出来的这些东西,其实两百年前,王莽也搞过,不过王莽失败了,但制度本身而言,其实并不错,刘毅既然搞出来,刘备也想借力推动,只是阻力之大,有些超乎想象。
幸好,这次刘毅靠着洛阳之战挽回了名声,那些人就算想要发作也发作不了,刘毅不但不会有事,而且这次还能升迁。
但接下来,刘备有些担忧,关中一定,要经营关中,刘毅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留在这边,这些势力的交锋,恐怕避免不了。
士人如今不乱,最主要的是,刘毅的这条政策,让刘备将军心死死的抓在手中,天下再乱,只要这条政策不变,军心就会被死死握在手中,朝廷的这条政策,是任何一个世家都无法给予的。
而如今大汉正规军和地方军的战斗力相差悬殊,临时组织起来的武装人多都没用,世家的私兵跟正规军根本没法比,天工坊供给军队的兵甲每一副那都是有记录在案的,并且至少有四五个环节相互监视,世家就算想要伸手都伸不进去。
军队和各地的书院,是刘备最大的底气,但刘毅作为核心人物,他遭人嫉恨的原因不是什么功高震主,而是刘毅所掌握的能力,帮刘备一点点把那无形束缚的枷锁给打开,打破,尤其是南中这几年,轨道车的出现,各地书院第一批人才的选拔,成为刘毅被卷入风暴中心的导火索,真正让人感受到威胁了。
为国做贡献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因为国和家的利益很多时候都是并不一致的,尤其是对大家来说,更是如此。
只是局面已成,诸葛亮很清楚,如今刘毅胜了,危机暂时解除,但问题却依旧存在,只是沉下去,因为刘备信刘毅,所以如今刘毅能被保住。
但若有一日刘备不在了,又该如何?新君是否能够如刘备一般毫无保留的给予刘毅信任?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诸葛亮自然是希望新君能够如现在这般,继续信任和重用他们这般老臣,但纵观历史,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君臣二人,一时间相对无言。
“陛下。”內侍进来,对着刘备躬身道:“有上庸太守刘封,在宫外求见。”
“封儿怎会来此?”刘备已获得跟诸葛亮对视一眼,好像也有好多年没有见过刘封了,具体多久,久到刘备都忘了,此刻听人说刘封来了,倒是勾起刘备心中的怀念,毕竟如今太子刘禅地位已经巩固,而且刘封这些年来,安安分分的待在上庸,听说连军营都很少去,刘备对刘封的那点儿戒心,也早就消除了。
“传!”
“喏!”
很快,刘封那圆滚滚,颤悠悠的身形,带着几分气喘从殿外进来,给人的感觉像是滚进来一个肉球一般。
“臣……刘封,参见陛下!”刘封喘了口气,朝着刘备一拜。
“噗~”
一声闷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有些清晰,刘封腰臀处的衣摆随着刘封这么一拜,直接被迸裂了,看的刘备和诸葛亮眼皮跳了跳,也多亏大汉不兴跪礼,否则,以刘封现在的模样,这跪下来可就起不来了。
“你是……封儿?”刘备仔细的看着刘封,两边的脸颊都往下吊,眉宇间,依稀能够看出几分熟悉的感觉,但跟记忆中那英武逼人的刘封根本是两个模样,刘备有些不确定。
“臣正是刘封!”刘封弯了弯腰,有些憨憨的挠了挠头,这君前失仪,多少有些不好。
“我儿怎成了这副模样?”刘备站起身来,走下台阶,有些吃惊的看着刘封。
“这……”刘封地头到:“臣这些年耽于享乐,荒废了武事,加上酒色加身就……就这般了。”
“你……”刘备看着他这副模样,有些心疼,摇了摇头道:“坐吧。”
“呃……”刘封看了看地上的席子,有些为难,他这些年都是坐椅子的,不过如今桌椅虽然已经流行开来,但正规场合,还是以跪坐为主,苦笑着看着刘备:“陛下,臣今日前来是为请罪,这坐就不必了……不敢坐。”
“何罪之有?”刘备重新跪坐下来,看着好好一员武将成了这副模样,实在有些心痛。
“臣私自开了上庸之粮给墨侯,特来请罪!”刘封倒也不说李严的事情,只说了洛阳方面的情况,原定的军粮不够,所以他开了上庸的粮仓给刘毅送去。
“为何不向正方说明?”刘备意外道。
“不合规矩!”刘封躬身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