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9 第五百零九章 夜袭
- 510 第五百一十章 绝望
- 511 第五百一十一章 飞军夺城
- 512 第五百一十二章 绝地
- 513 第五百一十三章 关中之争
- 514 第五百一十四章 张飞叫阵
- 515 第五百一十五章 阵斩四将
- 516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难测
- 517 第五百一十七章 刘封请罪
- 518 第五百一十八章 平定河洛
- 519 第五百一十九章 长安破
- 520 第五百二十章 大溃败
- 521 第五百二十一章 伏击与反伏击
- 522 第五百二十二章 士可杀不可辱
- 523 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哪个
- 524 第五百二十四章 落幕
- 525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
- 526 第五百二十六章 钱不够怎么办
- 527 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礼物
- 528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群臣
- 529 第五百二十九章 未来的计划
- 530 第五百三十章 西凉之策
- 531 第五百三十一章 夫妻夜话
- 532 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锅
- 533 第五百三十三章 曹魏的对策
- 534 第五百三十四章 父与子
- 535 第五百三十五章 烦心事儿
- 536 第五百三十六章 书信
- 537 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
- 538 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中少年郎(下)
- 539 第五百四十章 威逼
- 540 第五百四十一章 雪夜
- 541 第五百四十二章 急诏
- 542 第五百四十三章 长安雪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刘备驾崩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波再起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孙权称帝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议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没钱就给人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儿愁嫁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行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说匈奴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嚣张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怀不轨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农庄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打没准备的仗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好消息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虚实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阳战起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藤甲建功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争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谈崩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河套大战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败的刺杀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收网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关将至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吴之议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锦还乡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杀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站队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国时期的第四国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陋寡闻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我要回家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团聚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套路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刺杀也有程序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况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发起飙来六亲不认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宗师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战神祠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东吴战败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朝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琐事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安将成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惊叹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秋末冬初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广袖流仙裙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
- 599 第六百章 青楼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将欲行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边陲之地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风光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选一个吧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捷报和噩耗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临别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国不可因一人而兴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团聚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开疆拓土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吴使臣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万邦来朝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千头万绪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纷飞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时代的钥匙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归途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刘禅的野心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宫廷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争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之前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贻误军机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祭旗出征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肯定是他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烟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对峙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装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截河断流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时机到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司马兵败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达回朝请兵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动兵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袭营、反偷袭、再偷袭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盘外招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价码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将计就计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放权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严挂帅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连败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浊漳水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严兵败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败走黎阳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阵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邺城外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无奈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战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小人长戚戚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问罪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马懿的决定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战局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
- 654 第六百五十五章 疯狂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战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胜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势已定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合围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遗忘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条件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结果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壮士暮年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乡
- 665 第六百六十六章 孤舟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航海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
- 668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国终章
- 669 后记
- 670 新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一十九章 长安破
第五百一十九章 长安破
夜色已深,身在长安的夏侯楙却并不平静,最近的局面对于曹魏来说始终处于不利的状态。
从最开始郿县之败,到后来陇右三郡、街亭、陈仓,魏军一直在败,虽有小胜,但于大局而言,那只是边角,拿在整个关中战场上来说,站在曹真身边的决策层这里,魏军的控制区域在这短短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只剩下京兆这一片。
西凉虽然还在手中,汉军也的确没有攻过去,但事实上,对于西凉,眼下也同样没有了魏军驻守,如果这一仗再败,京兆一失,西凉也只是汉军的囊中之物了。
不过这些并不足以让夏侯楙失措,大魏据有中原,只要反应过来,援军很快就能赶到的,但这也是夏侯楙真正担心的,从大汉出兵到如今,已有一月多,按时间来算,朝廷的援军早该到了,但到现在,函谷关被那刘毅夺了,依旧纹丝不动,大魏的援军也迟迟未至,虽然没有人说过此事,但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所有人心中其实都已经有了猜测。
洛阳那边的战事,恐怕没有自家想象的那般乐观,关羽再加上一个刘毅,文烈兄长是否能够料理?这真不好说,或许从洛阳方向来的援军是赶不来了。
窗外的夜色静的有些吓人,走到门外,府览城中景色,万家灯火的场面在长安,看到的也只是一片黯淡,一如这关中的局势,让人看不到天明啊。
武功之战虽然还未正式打开,但前景令人堪忧,若朝廷援军还不能赶来,以汉军如今的表现,怕是难以支撑太久啊。
远处的夜色下,火光蹦了一下,虽然只是一闪即逝,但在这样寂静的夜色里,就有些刺眼了。
正自心忧眼下局势的夏侯楙愣了愣,皱眉凝神看去,却并无异样,或许,是哪个将士粗心大意,把火盆给掀了吧?
捏了捏眉心,最近关中局势越发严峻,搞得他都有些风声鹤唳了,就眼下来说,长安还是比较安全的。
武功不破,汉军想要绕过来跑两百里路来攻打长安有些不现实,除非有另一支专门针对长安的人马……
夏侯楙被自己突然出现的念头搞得有些心神不宁,他本身并不是那种太有能力的人,之前汉朝北伐,朝廷下诏让他回朝廷,也是为了保护,只可惜,函谷关被刘毅攻占,夏侯楙自然也就走不了了,曹真显然也没指望他能帮自己上阵杀敌,所以将夏侯楙留在长安。
统兵打仗不行,但治理的话,夏侯楙还是有一些这方面能力的,而且武功之战不决,长安相对来说,还是安全的,不过等这一仗打完了,曹真准备将夏侯楙送回邺城,夏侯楙真的不太适合待在前线,尤其是如今汉朝已经开始侵犯的情况下,留在这里反而容易帮倒忙。
仔细看了那边片刻,并未再发现什么异常,夏侯楙摇了摇头,准备回屋休息,想想就算真的有汉军打过来,自己或许能够击退汉军,向曹真证明一下自己并非无能,毕竟他也是读过兵书战策的人,只是一直以来,没机会展现而已,就像现在,他担忧洛阳局势一般,他能看得清楚局势。
摇头叹息一声,夏侯楙转身,准备回屋去睡,只是下一刻,远处的城墙上响起的号角声令他面色为之一变。
豁然回头,大概是南城方向,一段城墙上的火光开始亮的吓人起来,同时隐隐有厮杀声传来。
“快!响号,敌袭!”夏侯楙也不知道现在自己是怎样的心情,有些慌乱,但同样带着些许兴奋的情绪,命令下的倒是不慢。
号角声带着几分急促在长安城中响起,曹真离开时,长安留了八千守军,也不算少,不过相较于长安城而言,还是有些单薄。
夏侯楙在姬妾的帮助下,穿上了铠甲,急匆匆的带着府中的亲卫往外跑,城门那边的厮杀声越来越激烈,各处守将也看到这边的情况,有了夏侯楙的号令,开始朝着南城这边汇合。
夏侯楙赶到的时候,城门已经被打开,火光下,能看到大量身披怪异藤甲的汉军冲进来,守城的魏军毫不示弱的冲上去,一刀砍下,对方毫发无损,魏军将士却多半被对方反杀。
只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城门口组织起来的防线已经被敌军彻底冲溃,那些汉军身上的藤甲刀枪不入,冲杀起来也异常的疯狂。
“这些人,怎的刀枪不入!?”看着那些疯狂杀入的汉军,夏侯楙有些惊悚,这样的仗,怎么打?
“将军,快让开!”一名曹军将领眼见夏侯楙僵在了原地,连忙扑上来直接将夏侯楙从马背上扑下来。
夏侯楙被摔得七荤八素,张口就要喝骂,但下一刻,却看到自己的战马身上已经射满了箭簇,倒在血泊中抽搐着。
一丝寒意自背后升起,瞬间蔓延向全身,面色也在这片刻的时间里变得惨白,也顾不得再抱怨手下将士救人的方法粗暴,连滚带爬的爬起来,本能的向后撤。
战场比之想象的要残酷得多,一个不慎,作为主将都有可能被杀,这根读了多少兵书战策武关,当直面那残酷景象的时候,以往所学的知识在这一刻统统不见,剩下的,也只有对死亡的恐惧,脑子里更是一片空白,只想远离这一切。
厮杀还在继续,有魏军发现这些藤甲虽然刀枪不入,但却怕火,好几名汉军被魏军慌乱间本能挥动过来的火把给引燃,惨叫着倒在地上翻滚,火却越少越大,甚至引燃了四周的汉军。
藤甲军夜战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意外,但这零星的火攻并不能对大局有任何帮助,尤其是在主将已经失去思考能力,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一点的情况下,发现这一点的那些人,也只是自己用一用,然后很快被拉开距离的汉军以弩箭射杀。
城门失守本就对守军士气有着极大的打击,此刻主将都没了主张,只是往后退的情况下,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远处后方已经收到信号的魏延带领着大量汉军杀入城门,这次负责突袭的只有两千藤甲军,诸葛亮在派魏延出征的时候,已经跟他说明了藤甲军的不足和缺点,是以这次魏延出兵夜袭长安,用藤甲兵也只是因为藤甲轻便,借助道具更容易攀上城墙,主力的八千兵马依旧是正常的衣甲,藤甲军在攻破城门之后,就会退出战场。
汉军的铠甲虽然不说如藤甲这般刀枪不入,但防御力却是惊人的,一般没个三五刀也砍不破,实用性上并不比藤甲差,更重要的是,没有藤甲这么明显的缺点,可以用作奇袭,但别真的把它当宝,这是当初刘毅对藤甲的评价,这点上,无论诸葛亮还是魏延,都是认同的。
厮杀还在继续,汉军在入城之后并不急着杀敌,而是一步步的开始占领一些要地,将魏军驱赶出城,以最小的代价占据长安,毕竟接下来,可能还要防守!
至于会不会增添了曹真那边的兵力,那就不必担忧了,长安一失,曹真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撤退而非怎么破敌了,这次带藤甲兵过来最重要的也不是奇袭长安,而是为了断掉魏军的归路。
这关中的魏军,按照一开始定下的策略,是都要留下来的,当然不是都要杀掉,而是填充关中人口。
关中这些年在曹魏的治理下有些缓和,民生也有了些许好转,但当年董卓之后,长达十几年的战乱所留下来的伤疮并不是这区区几年能够恢复的,建设永远赶不上破坏快。
夏侯楙此刻的想法已经从之前期待汉军来攻好让自己证明自己能力的想法变成了远离汉军,如同没头苍蝇一般,被魏延驱赶着,按照魏延的想法,一步步往西城方向赶去。
这个消息,自然要尽快让曹真知道,后路被断,进退失据,加上本身就不如汉军,接下来,曹真似乎除了逃也不可能有其他想法了。
在汉军的驱赶下,夏侯楙完全没有自主的被赶到西门那边,那里还没有失守,也是魏延给他留下的生路,事实上,以夏侯楙的表现来看,魏延若真想将这长安的守军赶尽杀绝,并不会花费太多的代价。
不过眼下吗,曹真那边的兵是越多越好,这样他们的军粮消耗的也会更快,接下来,就看那曹真怎么退了。
长安的攻陷,要比魏延想象中的更加顺利,到得天明时分,城中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
“恭喜将军,长安一下,魏军败局已定!”随行的邓艾安排完城中的后续工作之后,来到魏延身前,微笑道。
立下大功,魏延心中畅快,看向邓艾笑道:“我有一功,欲赠予士载,却不知士载是否愿意拿了这一功?”
“哦?”邓艾看向魏延,微笑道:“将军有令,艾岂敢不从?”
从最开始郿县之败,到后来陇右三郡、街亭、陈仓,魏军一直在败,虽有小胜,但于大局而言,那只是边角,拿在整个关中战场上来说,站在曹真身边的决策层这里,魏军的控制区域在这短短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只剩下京兆这一片。
西凉虽然还在手中,汉军也的确没有攻过去,但事实上,对于西凉,眼下也同样没有了魏军驻守,如果这一仗再败,京兆一失,西凉也只是汉军的囊中之物了。
不过这些并不足以让夏侯楙失措,大魏据有中原,只要反应过来,援军很快就能赶到的,但这也是夏侯楙真正担心的,从大汉出兵到如今,已有一月多,按时间来算,朝廷的援军早该到了,但到现在,函谷关被那刘毅夺了,依旧纹丝不动,大魏的援军也迟迟未至,虽然没有人说过此事,但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所有人心中其实都已经有了猜测。
洛阳那边的战事,恐怕没有自家想象的那般乐观,关羽再加上一个刘毅,文烈兄长是否能够料理?这真不好说,或许从洛阳方向来的援军是赶不来了。
窗外的夜色静的有些吓人,走到门外,府览城中景色,万家灯火的场面在长安,看到的也只是一片黯淡,一如这关中的局势,让人看不到天明啊。
武功之战虽然还未正式打开,但前景令人堪忧,若朝廷援军还不能赶来,以汉军如今的表现,怕是难以支撑太久啊。
远处的夜色下,火光蹦了一下,虽然只是一闪即逝,但在这样寂静的夜色里,就有些刺眼了。
正自心忧眼下局势的夏侯楙愣了愣,皱眉凝神看去,却并无异样,或许,是哪个将士粗心大意,把火盆给掀了吧?
捏了捏眉心,最近关中局势越发严峻,搞得他都有些风声鹤唳了,就眼下来说,长安还是比较安全的。
武功不破,汉军想要绕过来跑两百里路来攻打长安有些不现实,除非有另一支专门针对长安的人马……
夏侯楙被自己突然出现的念头搞得有些心神不宁,他本身并不是那种太有能力的人,之前汉朝北伐,朝廷下诏让他回朝廷,也是为了保护,只可惜,函谷关被刘毅攻占,夏侯楙自然也就走不了了,曹真显然也没指望他能帮自己上阵杀敌,所以将夏侯楙留在长安。
统兵打仗不行,但治理的话,夏侯楙还是有一些这方面能力的,而且武功之战不决,长安相对来说,还是安全的,不过等这一仗打完了,曹真准备将夏侯楙送回邺城,夏侯楙真的不太适合待在前线,尤其是如今汉朝已经开始侵犯的情况下,留在这里反而容易帮倒忙。
仔细看了那边片刻,并未再发现什么异常,夏侯楙摇了摇头,准备回屋休息,想想就算真的有汉军打过来,自己或许能够击退汉军,向曹真证明一下自己并非无能,毕竟他也是读过兵书战策的人,只是一直以来,没机会展现而已,就像现在,他担忧洛阳局势一般,他能看得清楚局势。
摇头叹息一声,夏侯楙转身,准备回屋去睡,只是下一刻,远处的城墙上响起的号角声令他面色为之一变。
豁然回头,大概是南城方向,一段城墙上的火光开始亮的吓人起来,同时隐隐有厮杀声传来。
“快!响号,敌袭!”夏侯楙也不知道现在自己是怎样的心情,有些慌乱,但同样带着些许兴奋的情绪,命令下的倒是不慢。
号角声带着几分急促在长安城中响起,曹真离开时,长安留了八千守军,也不算少,不过相较于长安城而言,还是有些单薄。
夏侯楙在姬妾的帮助下,穿上了铠甲,急匆匆的带着府中的亲卫往外跑,城门那边的厮杀声越来越激烈,各处守将也看到这边的情况,有了夏侯楙的号令,开始朝着南城这边汇合。
夏侯楙赶到的时候,城门已经被打开,火光下,能看到大量身披怪异藤甲的汉军冲进来,守城的魏军毫不示弱的冲上去,一刀砍下,对方毫发无损,魏军将士却多半被对方反杀。
只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城门口组织起来的防线已经被敌军彻底冲溃,那些汉军身上的藤甲刀枪不入,冲杀起来也异常的疯狂。
“这些人,怎的刀枪不入!?”看着那些疯狂杀入的汉军,夏侯楙有些惊悚,这样的仗,怎么打?
“将军,快让开!”一名曹军将领眼见夏侯楙僵在了原地,连忙扑上来直接将夏侯楙从马背上扑下来。
夏侯楙被摔得七荤八素,张口就要喝骂,但下一刻,却看到自己的战马身上已经射满了箭簇,倒在血泊中抽搐着。
一丝寒意自背后升起,瞬间蔓延向全身,面色也在这片刻的时间里变得惨白,也顾不得再抱怨手下将士救人的方法粗暴,连滚带爬的爬起来,本能的向后撤。
战场比之想象的要残酷得多,一个不慎,作为主将都有可能被杀,这根读了多少兵书战策武关,当直面那残酷景象的时候,以往所学的知识在这一刻统统不见,剩下的,也只有对死亡的恐惧,脑子里更是一片空白,只想远离这一切。
厮杀还在继续,有魏军发现这些藤甲虽然刀枪不入,但却怕火,好几名汉军被魏军慌乱间本能挥动过来的火把给引燃,惨叫着倒在地上翻滚,火却越少越大,甚至引燃了四周的汉军。
藤甲军夜战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意外,但这零星的火攻并不能对大局有任何帮助,尤其是在主将已经失去思考能力,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一点的情况下,发现这一点的那些人,也只是自己用一用,然后很快被拉开距离的汉军以弩箭射杀。
城门失守本就对守军士气有着极大的打击,此刻主将都没了主张,只是往后退的情况下,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远处后方已经收到信号的魏延带领着大量汉军杀入城门,这次负责突袭的只有两千藤甲军,诸葛亮在派魏延出征的时候,已经跟他说明了藤甲军的不足和缺点,是以这次魏延出兵夜袭长安,用藤甲兵也只是因为藤甲轻便,借助道具更容易攀上城墙,主力的八千兵马依旧是正常的衣甲,藤甲军在攻破城门之后,就会退出战场。
汉军的铠甲虽然不说如藤甲这般刀枪不入,但防御力却是惊人的,一般没个三五刀也砍不破,实用性上并不比藤甲差,更重要的是,没有藤甲这么明显的缺点,可以用作奇袭,但别真的把它当宝,这是当初刘毅对藤甲的评价,这点上,无论诸葛亮还是魏延,都是认同的。
厮杀还在继续,汉军在入城之后并不急着杀敌,而是一步步的开始占领一些要地,将魏军驱赶出城,以最小的代价占据长安,毕竟接下来,可能还要防守!
至于会不会增添了曹真那边的兵力,那就不必担忧了,长安一失,曹真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撤退而非怎么破敌了,这次带藤甲兵过来最重要的也不是奇袭长安,而是为了断掉魏军的归路。
这关中的魏军,按照一开始定下的策略,是都要留下来的,当然不是都要杀掉,而是填充关中人口。
关中这些年在曹魏的治理下有些缓和,民生也有了些许好转,但当年董卓之后,长达十几年的战乱所留下来的伤疮并不是这区区几年能够恢复的,建设永远赶不上破坏快。
夏侯楙此刻的想法已经从之前期待汉军来攻好让自己证明自己能力的想法变成了远离汉军,如同没头苍蝇一般,被魏延驱赶着,按照魏延的想法,一步步往西城方向赶去。
这个消息,自然要尽快让曹真知道,后路被断,进退失据,加上本身就不如汉军,接下来,曹真似乎除了逃也不可能有其他想法了。
在汉军的驱赶下,夏侯楙完全没有自主的被赶到西门那边,那里还没有失守,也是魏延给他留下的生路,事实上,以夏侯楙的表现来看,魏延若真想将这长安的守军赶尽杀绝,并不会花费太多的代价。
不过眼下吗,曹真那边的兵是越多越好,这样他们的军粮消耗的也会更快,接下来,就看那曹真怎么退了。
长安的攻陷,要比魏延想象中的更加顺利,到得天明时分,城中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
“恭喜将军,长安一下,魏军败局已定!”随行的邓艾安排完城中的后续工作之后,来到魏延身前,微笑道。
立下大功,魏延心中畅快,看向邓艾笑道:“我有一功,欲赠予士载,却不知士载是否愿意拿了这一功?”
“哦?”邓艾看向魏延,微笑道:“将军有令,艾岂敢不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