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94 第九百九十五章 时过境迁
- 995 第九百九十六章 山水有相逢
- 996 第九百九十七章 入室的盗贼
- 997 第九百九十八章 口硬心软
- 998 第九百九十九章 就是任性,能把朕怎么着?
- 999 第一千章 以弱克强
- 1000 第一千零一章 朕只见一个就够
- 1001 第一千零二章 徐阶的苦恼
- 1002 第一千零三章 召杨应宁回朝(求月票)
- 1003 第一千零四章 立场相左(加更)
- 1004 第一千零五章 诚恳如我唐某人(求月票)
- 1005 第一千零六章 已到扩张时(求月票)
- 1006 第一千零七章 点拨(加更)
- 1007 第一千零八章 风不动,人动(求月票)
- 1008 第一千零九章 离别宴(求月票)
- 1009 第一千零一十章 进为阁老,退为尚书(求月票)
- 1010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坦诚相待
- 1011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无谓之争
- 1012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警告
- 1013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选错人
- 1014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众叛亲离的征兆
- 1015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你我不可能
- 1016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争执
- 1017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造船与大航海
- 1018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患得患失
- 1019 第一千零二十章 他有时候太仁慈
- 1020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说不通
- 1021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有抱负,无野心
- 1022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体验
- 1023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再来两个月
- 1024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暴脾气
- 1025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如临大敌
- 1026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并无试探之意义
- 1027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无风起浪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太突然
- 1029 第一千零三十章 病榻前深谈
- 1030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为自己打算
- 1031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有个想法
- 1032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相见不如怀念
- 1033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留人的手段
- 1034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朕决定的没商量
- 1035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唯一的翰林学士
- 1036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陨落
- 1037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丧礼不太平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人浮于事
- 1039 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同的女人不同的定位
- 1040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奇妙的安排
- 1041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焦灼
- 104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主动背黑锅
- 1043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1044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消弭于无形
- 1045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要走还是要留?
- 1046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虚幻的目标
- 1047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南京工部尚书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叛徒的下场
- 1049 第一千零五十章 保陆松
- 1050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卖官鬻爵
- 1051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潜在的危机
- 1052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征服
- 1053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比奸,你还忠了一点
- 1054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争权夺利
- 1055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忙人
- 1056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下南洋
- 1057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收钱不办事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一样
- 1059 第一千零六十章 野望
- 1060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跑得比谁都快
- 1061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海外贡品
- 1062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出海
- 1063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一种美
- 1064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漫天要价(求月票)
- 1065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海茫茫(求月票)
- 1066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无底洞(求月票)
- 1067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漫长的旅途(求月票)
- 1068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脱缰了
- 1069 第一千零七十章 新大陆
- 1070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第一仗
- 1071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站稳脚跟
- 1072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正面交锋
- 1073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殖民者的战争
- 1074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改变从根开始
- 1075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大撒钱
- 1076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安抚人心
- 1077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开启宝藏的前奏
- 1078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巴拿马城之战
- 1079 第一千零八十章 印加帝国
- 1080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代表神明消灭你
- 1081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杀戮和怀柔
- 1082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灭国之战
- 1083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围城
- 1084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天神
- 1085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人质在手,天下我有
- 1086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吸血鬼
- 1087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野心家
- 1088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庞大的计划
- 1089 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与强盗贸易
- 1090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没他不行
- 1091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陆路交通
- 1092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南征北战
- 1093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舰船时代
- 1094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征服
- 1095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时间表
- 1096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没钱的时候想起他
- 1097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造城运动
- 1098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中美洲双子城
- 1099 第一千一百章 称帝前的准备
- 1100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万事俱备
- 1101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回师
- 1102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扬帆大明
- 1103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澳洲
- 1104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
- 1105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回合制
- 1106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无敌战舰
- 1107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兵临城下
- 1108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走上绝路
- 1109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不一样的使节
- 1110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死战
- 1111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
- 1112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天下一统(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零五章 诚恳如我唐某人(求月票)
第一千零五章 诚恳如我唐某人(求月票)
正月初七,有关朱浩新的任命,在朝堂上也正式定了下来。
文臣争取到了最后的面子……虽然这件事由皇帝决定,但还是由文臣走了个廷推的程序,先是安排工部左侍郎童瑞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故意空出个职位,随后才推选,而朱浩作为唯一被推举的人,顺理成章成为工部左侍郎。
“……朱卿家,你不着急把礼部右侍郎职位卸下,朕还需你把议礼之事推进一步,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朱四提到了朱浩身兼数职的问题。
很多人都带着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向朱浩,但他们也很清楚,朱浩身上背着的职位,没有一个是正职,跟朱浩以往做的事差不多,就是个“打杂”的。
眼下工部尚书仍旧是赵璜,右侍郎是陈雍,这两位平时跟朱浩没什么来往。
大臣们纷纷猜测,皇帝所说的推进大礼议,具体要推进到什么程度?
现在皇帝摆明了让朱浩来主持议礼之事,完全不把先前很器重的议礼翰林学士张璁放在眼里,而因为桂萼前去镇江请杨一清出山,眼下张璁派系的人中间并无拿得出手的人物。
就算黄瓒和唐寅这两个最早的议礼翰林学士,现在好像都“功成身退”,反而是朱浩成为议礼排头兵。
“刑部左侍郎之职,由臧卿家充任。就这样吧。”
朱四不太喜欢廷推这个环节。
当皇帝到他这份儿上,最希望的是强调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前几代皇帝养成的由大臣自行推举臣子的良好习惯,要从朱四这里断绝。
就算大臣们满腹牢骚,但因此时距离左顺门事件不远,很多人怕被牵连进去,祸及家族,只能隐忍。
皇帝不是以德服人,而是用高压逼着文臣服软,很多时候文臣只是看起来忠贞耿直,其实骨子里还是有着文人的懦弱,只能忍气吞声。
这两年一直在刑部挂职,未被安排实际职务的臧凤,从西北回来后终于顺利接任刑部左侍郎,而朝中有呼声让臧凤当刑部尚书,可似乎皇帝对此并无调整的打算。
文官守旧派系希望把臧凤安排到南京去,哪怕让臧凤当个南京六部尚书,也算是把皇帝身边一个可以掌兵权的人给剔除,等于拔掉皇帝的獠牙。
有了朱浩的提醒,朱四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
……
朝议结束后,朱浩随大臣们一起出宫。
刘春凑了过来,笑着道:“敬道,你到工部后,可要为朝廷好好办差。”
“多谢刘阁老提醒。”
朱浩觉得,这种话很也太没营养了。
我干什么差事,用得着你来指点?
你刘老头也学孙交那样,说话吞吞吐吐,有意跟我兜圈子?
刘春道:“今日晚些时候,你到我府上,我还请了伯虎,有点事情想跟你们谈谈。”
朱浩问道:“还有旁人吗?”
“呃……”
刘春没想到朱浩思路如此清晰,显然他一个人的话,不至于一次性把唐寅和朱浩都给请了,尤其还是在唐寅和朱浩双双有官职调动的情况下,刘春道,“内阁几人,无值守任务的或都要过去。”
朱浩道:“刘阁老,凡是朝事,应当在衙署内完成,何以要到私宅商谈?何况还是几位阁臣……若是被陛下知晓的话,只怕对几位阁老名声不利。”
“这……”
刘春被朱浩给顶撞回来。
他很尴尬。
不过想想也是,当初杨廷和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就是把文官势力拧成了一股绳,开始有了跟皇帝对抗的倾向,虽然说如此做主要是怕小皇帝刚继承大统乱来,再是有前面朱厚照胡作非为当坏榜样,文臣都能理解杨廷和的心思,但随着现在皇权稳固,如果大臣有什么事还要私下商谈的话,就会显得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你们就这么公然结党?
私下里不会是在商议谋逆造反之事吧?
刘春琢磨了一下,才道:“看情况,至少费阁老会去,你务必要来啊。”
朱浩摇头道:“几位有事的话,只管请唐先生去,我跟他说,让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便可。不必再让我前去,最近我挺忙的,今晚可能要去西山过夜,没时间赴约。”
“你……”
刘春又一次语塞。
跟朱浩对话一番,刘春忽然意识到,自己在朱浩面前有点抬不起头的意思,便在于他很清楚朱浩现在手上的权力甚至在他之上。
这属于一个下属跟上级对话,却因为他是前辈而朱浩是后辈,难免感觉不自在。
朱浩拱拱手道:“刘阁老,您接着忙,在下先行告辞,出宫后会立即前往火车站赶赴西山,这来回奔波实在折腾人。”
……
……
刘春回到内阁值房,把情况告知费宏。
费宏皱眉道:“你请他,他居然不去?”
刘春道:“不过敬道说了,会让伯虎把他所知晓的事情,一并说出来,就在今晚。”
“既然让伯虎说,为何要去你府上?直接到这里来说,不也一样?”
费宏有些无奈。
难道首辅要跟你朱浩说几句,你朱浩都不给面子?真是不把朝中同僚放在眼里了啊。
刘春问道:“那……派人去把伯虎……叫来?”
“嗯。”费宏点头。
刘春仍旧带着隐忧:“伯虎来倒也没什么,但你看此事要不要跟他们两个……”
刘春感觉今天自己说话只能说半截,很多事都必须要有所避讳,这才是让他感到难受的地方。
费宏道:“不必了,你我出面会见便可。算了,换到翰林院去,回头就说去谈议礼之事,让伯虎在那边等吧!”
……
……
唐寅接到通知,要到翰林院谈谈大礼议事项,还点明是首辅和次辅两位邀请他,让他务必前去。
这让唐寅大为光火。
说好我入阁,只是走过场,你们文官不应该竭力让我远离权力核心吗?怎么还主动跟我接近呢?
故意给我找事还是怎么着?
不过当唐寅得到锦衣卫传报,告知这也是朱浩的意思,还有朱浩传递来的书函……得知朱浩让他把能说的都说出来后,唐寅感觉到,自己是要去赴鸿门宴。
他还是去了。
翰林院内,会谈的场所乃是一间公事房,系先前杨慎出任侍讲学士时的办公室,因为杨慎走得急,如今翰林院内人才凋零,这房间一直没安排出去。
以至于里面有很多杨慎的物件,连书籍都是杨慎在任时所留。
“伯虎,坐。”
刘春出来迎接唐寅到房间里。
三人互相见礼后,各自落座。
唐寅道:“两位,有事传告一声便可,何至于……要到此处来?”
刘春看了费宏一眼,这才轻声道:“伯虎,只是想问你一句,也是我们现在必须要知道的,先前一直为陛下出谋划策之人,是不是敬道?”
唐寅心想,你们现在才意识到啊?
也未免太晚一点吧!
我有一肚子秘密,早就想对人说了,如果你们现在不问的话,估计我都要把这些秘密带到坟墓里去了。
“是他。”
唐寅回答得很干脆。
反正是原主让我说的,我说出来也没什么心理压力。不过我还是要看实际情况,自己斟酌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刘春道:“议礼之事,出自他手?”
“是。”
“那西山煤矿和永平府铁矿呢?”
“也是他。”
“那先前西北军政用人……”
“哦,这个应该都是他跟陛下进言的,不过具体是不是他不好说,因为我没被详细告知内情。但我料想,十有八九是他了。”
“那你调任总制内三关军务……”
“还是他!”
……
刘春的问题很多,基本就是问,朱四当政头两年,干的那些个大事,朱浩参与度如何。
唐寅其实在这些事中参与度并不高,所以会出现很多他也不清楚,或者说不能确定的事情,但他基本秉承了一个诚实的原则……大概是朱浩的,他都不否认。
“伯虎啊,你这些话让我很焦躁啊。”刘春道。
唐寅道:“刘老,你是不是想说,朝堂发生这些事时,有些时候敬道并不在京师,所以可能是我在这里胡言乱语牵强附会?实不相瞒,敬道他非但喜欢安排当下之事,还喜欢预计未来之事,总的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什么,他基本都能推算出来。”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推算?”
“是的,从当初先皇驾崩到新皇登基,再到后来议礼中发生的君臣争执,都在他推算内,我也很奇怪他从何能推算出来,不过以我所知,他可能是学过方术之类的东西。”
“方术?”
“唉!说起来颇为遗憾,我跟他相识多年,当初是他从南昌把我救走,再将我引介进兴王府为幕宾,后来陛下登基等事,几乎都是敬道在背后策划。当初兴献帝在世时,多倚重于我,我这人……你们也知道,很多事都是随遇而安,全赖敬道在背后出谋划策,而等当今陛下执掌兴王府后,几乎所有事都是出自他所策划,压根儿没我什么事。”
这一连串回答,几乎把刘春电到外焦里嫩。
然后刘春问出个他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替费宏问的:“那孙志同临走前,曾提过敬道帮陛下批阅奏疏……”
“这个嘛……哎呀!怎么说呢?呵呵……我不知道……是真不知道!”
关键问题上,唐寅只能装湖涂了。
文臣争取到了最后的面子……虽然这件事由皇帝决定,但还是由文臣走了个廷推的程序,先是安排工部左侍郎童瑞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故意空出个职位,随后才推选,而朱浩作为唯一被推举的人,顺理成章成为工部左侍郎。
“……朱卿家,你不着急把礼部右侍郎职位卸下,朕还需你把议礼之事推进一步,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朱四提到了朱浩身兼数职的问题。
很多人都带着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向朱浩,但他们也很清楚,朱浩身上背着的职位,没有一个是正职,跟朱浩以往做的事差不多,就是个“打杂”的。
眼下工部尚书仍旧是赵璜,右侍郎是陈雍,这两位平时跟朱浩没什么来往。
大臣们纷纷猜测,皇帝所说的推进大礼议,具体要推进到什么程度?
现在皇帝摆明了让朱浩来主持议礼之事,完全不把先前很器重的议礼翰林学士张璁放在眼里,而因为桂萼前去镇江请杨一清出山,眼下张璁派系的人中间并无拿得出手的人物。
就算黄瓒和唐寅这两个最早的议礼翰林学士,现在好像都“功成身退”,反而是朱浩成为议礼排头兵。
“刑部左侍郎之职,由臧卿家充任。就这样吧。”
朱四不太喜欢廷推这个环节。
当皇帝到他这份儿上,最希望的是强调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前几代皇帝养成的由大臣自行推举臣子的良好习惯,要从朱四这里断绝。
就算大臣们满腹牢骚,但因此时距离左顺门事件不远,很多人怕被牵连进去,祸及家族,只能隐忍。
皇帝不是以德服人,而是用高压逼着文臣服软,很多时候文臣只是看起来忠贞耿直,其实骨子里还是有着文人的懦弱,只能忍气吞声。
这两年一直在刑部挂职,未被安排实际职务的臧凤,从西北回来后终于顺利接任刑部左侍郎,而朝中有呼声让臧凤当刑部尚书,可似乎皇帝对此并无调整的打算。
文官守旧派系希望把臧凤安排到南京去,哪怕让臧凤当个南京六部尚书,也算是把皇帝身边一个可以掌兵权的人给剔除,等于拔掉皇帝的獠牙。
有了朱浩的提醒,朱四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
……
朝议结束后,朱浩随大臣们一起出宫。
刘春凑了过来,笑着道:“敬道,你到工部后,可要为朝廷好好办差。”
“多谢刘阁老提醒。”
朱浩觉得,这种话很也太没营养了。
我干什么差事,用得着你来指点?
你刘老头也学孙交那样,说话吞吞吐吐,有意跟我兜圈子?
刘春道:“今日晚些时候,你到我府上,我还请了伯虎,有点事情想跟你们谈谈。”
朱浩问道:“还有旁人吗?”
“呃……”
刘春没想到朱浩思路如此清晰,显然他一个人的话,不至于一次性把唐寅和朱浩都给请了,尤其还是在唐寅和朱浩双双有官职调动的情况下,刘春道,“内阁几人,无值守任务的或都要过去。”
朱浩道:“刘阁老,凡是朝事,应当在衙署内完成,何以要到私宅商谈?何况还是几位阁臣……若是被陛下知晓的话,只怕对几位阁老名声不利。”
“这……”
刘春被朱浩给顶撞回来。
他很尴尬。
不过想想也是,当初杨廷和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就是把文官势力拧成了一股绳,开始有了跟皇帝对抗的倾向,虽然说如此做主要是怕小皇帝刚继承大统乱来,再是有前面朱厚照胡作非为当坏榜样,文臣都能理解杨廷和的心思,但随着现在皇权稳固,如果大臣有什么事还要私下商谈的话,就会显得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你们就这么公然结党?
私下里不会是在商议谋逆造反之事吧?
刘春琢磨了一下,才道:“看情况,至少费阁老会去,你务必要来啊。”
朱浩摇头道:“几位有事的话,只管请唐先生去,我跟他说,让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便可。不必再让我前去,最近我挺忙的,今晚可能要去西山过夜,没时间赴约。”
“你……”
刘春又一次语塞。
跟朱浩对话一番,刘春忽然意识到,自己在朱浩面前有点抬不起头的意思,便在于他很清楚朱浩现在手上的权力甚至在他之上。
这属于一个下属跟上级对话,却因为他是前辈而朱浩是后辈,难免感觉不自在。
朱浩拱拱手道:“刘阁老,您接着忙,在下先行告辞,出宫后会立即前往火车站赶赴西山,这来回奔波实在折腾人。”
……
……
刘春回到内阁值房,把情况告知费宏。
费宏皱眉道:“你请他,他居然不去?”
刘春道:“不过敬道说了,会让伯虎把他所知晓的事情,一并说出来,就在今晚。”
“既然让伯虎说,为何要去你府上?直接到这里来说,不也一样?”
费宏有些无奈。
难道首辅要跟你朱浩说几句,你朱浩都不给面子?真是不把朝中同僚放在眼里了啊。
刘春问道:“那……派人去把伯虎……叫来?”
“嗯。”费宏点头。
刘春仍旧带着隐忧:“伯虎来倒也没什么,但你看此事要不要跟他们两个……”
刘春感觉今天自己说话只能说半截,很多事都必须要有所避讳,这才是让他感到难受的地方。
费宏道:“不必了,你我出面会见便可。算了,换到翰林院去,回头就说去谈议礼之事,让伯虎在那边等吧!”
……
……
唐寅接到通知,要到翰林院谈谈大礼议事项,还点明是首辅和次辅两位邀请他,让他务必前去。
这让唐寅大为光火。
说好我入阁,只是走过场,你们文官不应该竭力让我远离权力核心吗?怎么还主动跟我接近呢?
故意给我找事还是怎么着?
不过当唐寅得到锦衣卫传报,告知这也是朱浩的意思,还有朱浩传递来的书函……得知朱浩让他把能说的都说出来后,唐寅感觉到,自己是要去赴鸿门宴。
他还是去了。
翰林院内,会谈的场所乃是一间公事房,系先前杨慎出任侍讲学士时的办公室,因为杨慎走得急,如今翰林院内人才凋零,这房间一直没安排出去。
以至于里面有很多杨慎的物件,连书籍都是杨慎在任时所留。
“伯虎,坐。”
刘春出来迎接唐寅到房间里。
三人互相见礼后,各自落座。
唐寅道:“两位,有事传告一声便可,何至于……要到此处来?”
刘春看了费宏一眼,这才轻声道:“伯虎,只是想问你一句,也是我们现在必须要知道的,先前一直为陛下出谋划策之人,是不是敬道?”
唐寅心想,你们现在才意识到啊?
也未免太晚一点吧!
我有一肚子秘密,早就想对人说了,如果你们现在不问的话,估计我都要把这些秘密带到坟墓里去了。
“是他。”
唐寅回答得很干脆。
反正是原主让我说的,我说出来也没什么心理压力。不过我还是要看实际情况,自己斟酌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刘春道:“议礼之事,出自他手?”
“是。”
“那西山煤矿和永平府铁矿呢?”
“也是他。”
“那先前西北军政用人……”
“哦,这个应该都是他跟陛下进言的,不过具体是不是他不好说,因为我没被详细告知内情。但我料想,十有八九是他了。”
“那你调任总制内三关军务……”
“还是他!”
……
刘春的问题很多,基本就是问,朱四当政头两年,干的那些个大事,朱浩参与度如何。
唐寅其实在这些事中参与度并不高,所以会出现很多他也不清楚,或者说不能确定的事情,但他基本秉承了一个诚实的原则……大概是朱浩的,他都不否认。
“伯虎啊,你这些话让我很焦躁啊。”刘春道。
唐寅道:“刘老,你是不是想说,朝堂发生这些事时,有些时候敬道并不在京师,所以可能是我在这里胡言乱语牵强附会?实不相瞒,敬道他非但喜欢安排当下之事,还喜欢预计未来之事,总的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什么,他基本都能推算出来。”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推算?”
“是的,从当初先皇驾崩到新皇登基,再到后来议礼中发生的君臣争执,都在他推算内,我也很奇怪他从何能推算出来,不过以我所知,他可能是学过方术之类的东西。”
“方术?”
“唉!说起来颇为遗憾,我跟他相识多年,当初是他从南昌把我救走,再将我引介进兴王府为幕宾,后来陛下登基等事,几乎都是敬道在背后策划。当初兴献帝在世时,多倚重于我,我这人……你们也知道,很多事都是随遇而安,全赖敬道在背后出谋划策,而等当今陛下执掌兴王府后,几乎所有事都是出自他所策划,压根儿没我什么事。”
这一连串回答,几乎把刘春电到外焦里嫩。
然后刘春问出个他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替费宏问的:“那孙志同临走前,曾提过敬道帮陛下批阅奏疏……”
“这个嘛……哎呀!怎么说呢?呵呵……我不知道……是真不知道!”
关键问题上,唐寅只能装湖涂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