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求马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震惊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觐见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敌意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挑唆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逼迫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闭门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八卦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暗斗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悦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观赛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胶着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困惑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约谈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应对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彰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三子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办砸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无虞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劝慰
- 599 第六百章 打击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截人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得意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家书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地震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罢相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应对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苦恼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心结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迁洛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东都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哀求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传闻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侵犯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力拒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繁华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人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尴尬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纸条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窥知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斗法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查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穿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转变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终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扣留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置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满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谋反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平息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调查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阴谋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焦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圈套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弑君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谋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犯险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诱捕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送别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转醒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驾崩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失算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路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遗诏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作对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困境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绝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凤驾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笑话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抱怨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阴云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逃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追击
- 654 六百五十五章 露馅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追随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跋涉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京畿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潜入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别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心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算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旧识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借钱
- 665 六百六十六章 露底牌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半盏茶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走?留!
- 668 第六百六十就章 审问
- 669 第六百七十章 鼓动
- 670 第六百七十一章 投效
- 671 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城
- 672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夺寨
- 673 第六百七十四章 潜入
- 674 第六百七十五章 营救
- 675 第六百七十六章 等待
- 676 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防
- 677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慑
- 678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捷
- 679 第六百八十章 援军
- 680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夕
- 681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逢
- 682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事
- 683 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克
- 684 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主
- 685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难
- 686 第六百八十七章 来信
- 687 第六百八十八章 问疾
- 688 第六百八十八章 争议
- 689 第六百九十章 拒绝
- 690 第六百九十一章 决定
- 691 第六百九十二章 并肩而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皇帝让萧贵妃教戒梁王后院的事情,不允许宠妾灭妻的事情发生。萧贵妃得了旨意,便召集了所有有品级的内命妇集齐。
此时,隆庆宫仪光殿气氛一片肃穆,萧贵妃坐在主殿的正位上,神情严肃的看着下面站着的两个人——梁王妃裴氏、王良娣。眼神又溜过站在一旁手里紧紧握着帕子的许昭仪。
萧贵妃冷艳看了看王良娣说道:“你僭越正妃,御史已经上奏弹劾。你可之罪!”
王良娣忙跪下,低头说道:“臣妾不敢,请娘娘明察。”
“你在梁王府大宴上公然僭越,藐视王妃,这件事许多外命妇都看到了,你还狡辩什么!梁王妃是太皇太后亲自给梁王挑选的元妃,冒犯适妻,罔顾尊卑,国法、家法都难容,你要记住自己的位置,若有下次,决不轻饶。这次只按照家法处置,罚你停俸并禁足三月,下次再犯,必奏请太皇太后予以贬黜。知道了吗?”
王良娣跪在地上,带着哭腔说道:“是,贵妃娘娘,臣妾知错了。”
萧贵妃又转向王妃裴氏,她的脸上也并不好看,虽然是替她出头,但这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教训,丢的是梁王府的脸,她这个梁王妃又有什么面子,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她这个梁王妃治家不严,管不了小妾了。
萧贵妃对裴氏说道:“春秋大义,夫妻一体,尊卑之位,不可混淆,你作为元妃,应该劝诫梁王,管理群妾,若是有人恃宠骄横。不顾国法家规,你就应该严加管束,以免梁王名声受损,这才是为妻之道。但你却纵容妾室,混淆尊卑,这是你的失职。明你尽快整顿王府,并罚俸半年,你可心服?”虽然萧贵妃也是在批评梁王妃,但是语气却柔和了许多,带着些语重心长的意味。
裴氏下跪答道:“臣妾无状。单凭责罚。”亲王正妃是正一品,在等级上是一样的,平时行礼躬身道万福即可。但萧贵妃是长辈,皇帝贵妃,统摄六宫,这一次下达惩戒是奉旨办事,代表皇帝。因此她一样要下跪。
萧贵妃见两人都领了罚,点点头对众人说道:“礼者所以辨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僣上,故云礼不逾越节度也。你们都要牢记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不可恃宠侮上,如果再出现这种事,就以宫规严处。”她话是对众人说的。但是眼睛却瞟向许昭仪,谁都知道她什么意思。
许昭仪面色发白,要说资历,她是最老的,皇帝在藩邸时候。她就一直伺候,皇上早就对她没有兴趣了。不过多少还是念及旧情的,这些年她活得小心翼翼,好容易儿子大了,受皇上器重群臣称赞了,让她腰板也直了不少,对着上面的三妃说话,也有了些底气,偏在这个时候出这件事,让她懊恼万分。
她并不恨从前就一直看不上她,现在又当众排揎她的萧贵妃,也不恨弄出这些事的宝贝儿子,最恨的就是王良娣,在她眼里这就是个狐狸精,连带着也不待见正牌儿媳妇梁王妃裴氏,要不是她拢不住男人的心,何至于此。不过再怎么样,亲王正妃是正一品,比她的品级还高一级,虽然也要管她叫母妃,但她也不可能太过分。于是所有的恨意便全集中在了王良娣身上。
许昭仪回宫之后,生了半宿的闷气,第二天,梁王进宫给她赔罪:“儿子不孝,给母妃丢了脸。”
许昭仪看着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早把那口气丢到一边去了,说道:“哎,丢脸又算得了什么,不过你也是,她是你父亲亲自给你选的王妃,就算是你不中意她,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梁王低头说道:“母妃教训的是,是儿子不谨慎,往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
许昭仪见儿子认错,很欣慰,说道:“其实这也不光是面子上的事,孩子,你比他们都大,而且先纳了妃,却一直没有子嗣……”
梁王陪笑道:“母妃,孩儿也在努力……王……”
“有什么用!”许昭仪忽然被触到了心事,怒喝了起来:“嫡子才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先生出嫡皇长孙才行!”
梁王打了个激灵,应道:“是,母妃。”
皇帝本来只是想让梁王收敛点,宠小妾没什么,但是不要不给正妻面子,让人看着不像。其实他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没想到萧贵妃这一番大干戈,全朝堂都闻风而动。从最开始宠妾灭妻的议论,延展到混淆尊卑,甚至引申到良贱之别上去了。实际上王良娣虽然出身三流门第,但好歹也算是世家出身,并不微贱。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王良娣的事情,而是冲着梁王的母族出身去了。但另外一些人则抱定了母以子贵,对意有所指的言论反唇相讥。双方从各种经学的原文、注解给自己的寻找依据。
搞得皇帝头痛无比,心里也责怪萧贵妃把事情闹那么大。他去问萧妃,萧妃可怜巴巴的跪倒说道:“臣妾听说皇上因此事震怒,所以才想以此警告宫闱上下,修身自省,约束行止……”
她这样说了,皇帝也不知道接什么话好。于是轻咳了一声说道:“贵妃想得周全,的确是要让他们时时警醒,借此整肃一下也是好的。”
“多谢皇上体恤。”萧贵妃一笑,她知道皇帝的本意,却不能放过这次借题发挥的机会,全宫上下都知道她没有儿子,风光也就这些年了。她就是要让他们都清楚,她目前还是宫中最尊贵的女人,就算有儿子,现在也不是你们嚣张的时候。
许昭仪因为儿子出息了,受了皇帝的赞赏,说话愈发硬气起来,从前根本不敢插话,对自己的态度也不像原先那般恭谨了。不就是欺负自己没有儿子,以后这些皇子继位之后,她在宫中的待遇还要指望新皇帝的态度,所以她现在不敢轻易得罪人。但别人也罢了,都是世家女子,谁的出身都并不低下,唯独许昭仪这样她却接受不了。萧贵妃看着许昭仪最近春风得意的样子,心里就不舒服,她凭什么,一个贱婢出身,也妄想爬到自己头上去?
她知道王相和陆相不对付,他们萧家还是倾向于陆相的,太皇太后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对于她来说,王通和陆宪斗得再厉害,也是世家间的事情。梁王母家这样卑贱的出身,决不能凌驾于世家之上。因此趁着这次机会,指桑骂槐的针对许昭仪,当着小辈、下嫔的面敲打了一顿,一点都不给她留面子。
过了几日,嘉宁公主便打发人请涵因过公主府来。这位公主一向想起一出是一出,涵因也搞不清楚她想干什么,但毕竟是公主的邀请,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高煜现在是禁军头,负责戍卫皇宫,不能时常陪着嘉宁公主,公主觉得无所事事,现在树刚刚出芽,皇宫的禁苑也没有什么可游览的,现在更不是打猎的好时节。至于宴会,嘉宁公主办宴会只想看自己的丈夫高煜出风头,高煜不在,她也没了兴致。
上次,萧贵妃训导梁王妃和王良娣,她是嫡公主,完全不用甩萧贵妃。不过,她闲得没事干,干脆就去凑热闹了。果然让她看了场好戏。
涵因被人带到了公主面前,刚要行礼,公主却一把搀住了她,笑道:“我知道你有了,家里就不必这么多礼了。起来吧,快坐。”
涵因谢过,说道:“不知公主有什么吩咐?”
嘉宁公主笑道:“我能有什么事,实在是待得太无聊了。也没人陪我……所以……我就想起夫人来了,找你说说话。”
涵因刚想接话,公主就径自说下去:“夫人是不是觉得我唐突,其实我自己也知道,可是那些人除了拍马屁,就是随声附和,根本就没有人替我考虑……但夫人却很中肯,如今我与驸马琴瑟和谐……全多亏了夫人点醒我……”说起这个,公主有些羞涩,手指头把衣带卷来卷去的,顿了顿又说道:“我很感念夫人。”
但这种突如其来的信任让涵因很不适应。像她们这样的身份处于社会顶层,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相处模式的。一旦超出这个界限,涵因不自主的就不舒服起来。
涵因也并不能肯定她是有什么目的故意示好,还是真的跟自己推心置腹,又或是一次心血来草。涵因心里暗叹,你自己闲得慌,干嘛溜我这个孕妇呢,我跟你又不熟,但面上却只能笑道:“公主说笑了,妾身不过对公主据实相告而已。”
嘉宁公主笑道:“就是因为你跟我据实相告,我这次才帮你。”
涵因听她说“帮你”二字,心里就“咯噔”一下子,这个公主实在是做事太出人意料,涵因真怕她弄什么幺蛾子出来。
嘉宁公主看涵因表情有些不自然,笑道:“别怕,没事,不是让你做什么事。”说着对外面吩咐道:“请进来吧。”
此时,隆庆宫仪光殿气氛一片肃穆,萧贵妃坐在主殿的正位上,神情严肃的看着下面站着的两个人——梁王妃裴氏、王良娣。眼神又溜过站在一旁手里紧紧握着帕子的许昭仪。
萧贵妃冷艳看了看王良娣说道:“你僭越正妃,御史已经上奏弹劾。你可之罪!”
王良娣忙跪下,低头说道:“臣妾不敢,请娘娘明察。”
“你在梁王府大宴上公然僭越,藐视王妃,这件事许多外命妇都看到了,你还狡辩什么!梁王妃是太皇太后亲自给梁王挑选的元妃,冒犯适妻,罔顾尊卑,国法、家法都难容,你要记住自己的位置,若有下次,决不轻饶。这次只按照家法处置,罚你停俸并禁足三月,下次再犯,必奏请太皇太后予以贬黜。知道了吗?”
王良娣跪在地上,带着哭腔说道:“是,贵妃娘娘,臣妾知错了。”
萧贵妃又转向王妃裴氏,她的脸上也并不好看,虽然是替她出头,但这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教训,丢的是梁王府的脸,她这个梁王妃又有什么面子,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她这个梁王妃治家不严,管不了小妾了。
萧贵妃对裴氏说道:“春秋大义,夫妻一体,尊卑之位,不可混淆,你作为元妃,应该劝诫梁王,管理群妾,若是有人恃宠骄横。不顾国法家规,你就应该严加管束,以免梁王名声受损,这才是为妻之道。但你却纵容妾室,混淆尊卑,这是你的失职。明你尽快整顿王府,并罚俸半年,你可心服?”虽然萧贵妃也是在批评梁王妃,但是语气却柔和了许多,带着些语重心长的意味。
裴氏下跪答道:“臣妾无状。单凭责罚。”亲王正妃是正一品,在等级上是一样的,平时行礼躬身道万福即可。但萧贵妃是长辈,皇帝贵妃,统摄六宫,这一次下达惩戒是奉旨办事,代表皇帝。因此她一样要下跪。
萧贵妃见两人都领了罚,点点头对众人说道:“礼者所以辨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僣上,故云礼不逾越节度也。你们都要牢记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不可恃宠侮上,如果再出现这种事,就以宫规严处。”她话是对众人说的。但是眼睛却瞟向许昭仪,谁都知道她什么意思。
许昭仪面色发白,要说资历,她是最老的,皇帝在藩邸时候。她就一直伺候,皇上早就对她没有兴趣了。不过多少还是念及旧情的,这些年她活得小心翼翼,好容易儿子大了,受皇上器重群臣称赞了,让她腰板也直了不少,对着上面的三妃说话,也有了些底气,偏在这个时候出这件事,让她懊恼万分。
她并不恨从前就一直看不上她,现在又当众排揎她的萧贵妃,也不恨弄出这些事的宝贝儿子,最恨的就是王良娣,在她眼里这就是个狐狸精,连带着也不待见正牌儿媳妇梁王妃裴氏,要不是她拢不住男人的心,何至于此。不过再怎么样,亲王正妃是正一品,比她的品级还高一级,虽然也要管她叫母妃,但她也不可能太过分。于是所有的恨意便全集中在了王良娣身上。
许昭仪回宫之后,生了半宿的闷气,第二天,梁王进宫给她赔罪:“儿子不孝,给母妃丢了脸。”
许昭仪看着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早把那口气丢到一边去了,说道:“哎,丢脸又算得了什么,不过你也是,她是你父亲亲自给你选的王妃,就算是你不中意她,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梁王低头说道:“母妃教训的是,是儿子不谨慎,往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
许昭仪见儿子认错,很欣慰,说道:“其实这也不光是面子上的事,孩子,你比他们都大,而且先纳了妃,却一直没有子嗣……”
梁王陪笑道:“母妃,孩儿也在努力……王……”
“有什么用!”许昭仪忽然被触到了心事,怒喝了起来:“嫡子才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先生出嫡皇长孙才行!”
梁王打了个激灵,应道:“是,母妃。”
皇帝本来只是想让梁王收敛点,宠小妾没什么,但是不要不给正妻面子,让人看着不像。其实他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没想到萧贵妃这一番大干戈,全朝堂都闻风而动。从最开始宠妾灭妻的议论,延展到混淆尊卑,甚至引申到良贱之别上去了。实际上王良娣虽然出身三流门第,但好歹也算是世家出身,并不微贱。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王良娣的事情,而是冲着梁王的母族出身去了。但另外一些人则抱定了母以子贵,对意有所指的言论反唇相讥。双方从各种经学的原文、注解给自己的寻找依据。
搞得皇帝头痛无比,心里也责怪萧贵妃把事情闹那么大。他去问萧妃,萧妃可怜巴巴的跪倒说道:“臣妾听说皇上因此事震怒,所以才想以此警告宫闱上下,修身自省,约束行止……”
她这样说了,皇帝也不知道接什么话好。于是轻咳了一声说道:“贵妃想得周全,的确是要让他们时时警醒,借此整肃一下也是好的。”
“多谢皇上体恤。”萧贵妃一笑,她知道皇帝的本意,却不能放过这次借题发挥的机会,全宫上下都知道她没有儿子,风光也就这些年了。她就是要让他们都清楚,她目前还是宫中最尊贵的女人,就算有儿子,现在也不是你们嚣张的时候。
许昭仪因为儿子出息了,受了皇帝的赞赏,说话愈发硬气起来,从前根本不敢插话,对自己的态度也不像原先那般恭谨了。不就是欺负自己没有儿子,以后这些皇子继位之后,她在宫中的待遇还要指望新皇帝的态度,所以她现在不敢轻易得罪人。但别人也罢了,都是世家女子,谁的出身都并不低下,唯独许昭仪这样她却接受不了。萧贵妃看着许昭仪最近春风得意的样子,心里就不舒服,她凭什么,一个贱婢出身,也妄想爬到自己头上去?
她知道王相和陆相不对付,他们萧家还是倾向于陆相的,太皇太后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对于她来说,王通和陆宪斗得再厉害,也是世家间的事情。梁王母家这样卑贱的出身,决不能凌驾于世家之上。因此趁着这次机会,指桑骂槐的针对许昭仪,当着小辈、下嫔的面敲打了一顿,一点都不给她留面子。
过了几日,嘉宁公主便打发人请涵因过公主府来。这位公主一向想起一出是一出,涵因也搞不清楚她想干什么,但毕竟是公主的邀请,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高煜现在是禁军头,负责戍卫皇宫,不能时常陪着嘉宁公主,公主觉得无所事事,现在树刚刚出芽,皇宫的禁苑也没有什么可游览的,现在更不是打猎的好时节。至于宴会,嘉宁公主办宴会只想看自己的丈夫高煜出风头,高煜不在,她也没了兴致。
上次,萧贵妃训导梁王妃和王良娣,她是嫡公主,完全不用甩萧贵妃。不过,她闲得没事干,干脆就去凑热闹了。果然让她看了场好戏。
涵因被人带到了公主面前,刚要行礼,公主却一把搀住了她,笑道:“我知道你有了,家里就不必这么多礼了。起来吧,快坐。”
涵因谢过,说道:“不知公主有什么吩咐?”
嘉宁公主笑道:“我能有什么事,实在是待得太无聊了。也没人陪我……所以……我就想起夫人来了,找你说说话。”
涵因刚想接话,公主就径自说下去:“夫人是不是觉得我唐突,其实我自己也知道,可是那些人除了拍马屁,就是随声附和,根本就没有人替我考虑……但夫人却很中肯,如今我与驸马琴瑟和谐……全多亏了夫人点醒我……”说起这个,公主有些羞涩,手指头把衣带卷来卷去的,顿了顿又说道:“我很感念夫人。”
但这种突如其来的信任让涵因很不适应。像她们这样的身份处于社会顶层,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相处模式的。一旦超出这个界限,涵因不自主的就不舒服起来。
涵因也并不能肯定她是有什么目的故意示好,还是真的跟自己推心置腹,又或是一次心血来草。涵因心里暗叹,你自己闲得慌,干嘛溜我这个孕妇呢,我跟你又不熟,但面上却只能笑道:“公主说笑了,妾身不过对公主据实相告而已。”
嘉宁公主笑道:“就是因为你跟我据实相告,我这次才帮你。”
涵因听她说“帮你”二字,心里就“咯噔”一下子,这个公主实在是做事太出人意料,涵因真怕她弄什么幺蛾子出来。
嘉宁公主看涵因表情有些不自然,笑道:“别怕,没事,不是让你做什么事。”说着对外面吩咐道:“请进来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