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闭门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八卦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暗斗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悦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观赛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胶着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困惑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约谈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应对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彰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三子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办砸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无虞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劝慰
- 599 第六百章 打击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截人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得意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家书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地震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罢相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应对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苦恼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心结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迁洛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东都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哀求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传闻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侵犯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力拒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繁华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人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尴尬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纸条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窥知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斗法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查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穿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转变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终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扣留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置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满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谋反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平息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调查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阴谋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焦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圈套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弑君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谋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犯险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诱捕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送别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转醒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驾崩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失算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路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遗诏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作对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困境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绝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凤驾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笑话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抱怨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阴云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逃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追击
- 654 六百五十五章 露馅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追随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跋涉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京畿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潜入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别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心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算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旧识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借钱
- 665 六百六十六章 露底牌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半盏茶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走?留!
- 668 第六百六十就章 审问
- 669 第六百七十章 鼓动
- 670 第六百七十一章 投效
- 671 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城
- 672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夺寨
- 673 第六百七十四章 潜入
- 674 第六百七十五章 营救
- 675 第六百七十六章 等待
- 676 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防
- 677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慑
- 678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捷
- 679 第六百八十章 援军
- 680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夕
- 681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逢
- 682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事
- 683 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克
- 684 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主
- 685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难
- 686 第六百八十七章 来信
- 687 第六百八十八章 问疾
- 688 第六百八十八章 争议
- 689 第六百九十章 拒绝
- 690 第六百九十一章 决定
- 691 第六百九十二章 并肩而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那可不行!”吴王听了涵因的要求,差点蹦了起来:“你这是要我的命啊,夫人。”
涵因“呵呵”一笑:“殿下,如果陆相真的靠谱的话,您干嘛还要找我呢。”
吴王冷笑:“呵,你自己也清楚,李湛现在自身难保,我这么做了之后,王通对我动手,李湛能保得住我吗?”
涵因笑着摇摇头:“不能。”
“既然这样,你凭什么让我做这件事!”吴王很愤怒,他的本意是跟李湛联合,这样他在朝中可以跟李湛相呼应,在朝中让三个皇子形成三角之势,让王通有所顾忌,可不是这样去跟王通硬碰硬。他不能依靠陆宪的原因,就是这两个人解决对方的时候,自己很可能成为炮灰。但是涵因这是让他跟王通直接作对啊,那王通直接出手就把他碾了,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这是涵因把他当傻子来耍,他当然愤怒不已了。
涵因却不紧不慢,转过头看一边的风炉,笑道:“王爷,茶再煮味道就不对了。”
吴王收回目光,冷声道:“我是诚心要跟你们合作,想不到你竟这样子,果真一个睚眦必报的妇人。”说着舀了茶,倒入茶碗,递到涵因面前,动作里还含着气。不过他依然保持着贵族的修养,动作依然优美。
涵因接过茶,一笑:“殿下可曾听说过,山匪有这样一个规矩。每有新人入伙,就要去杀一个人,背上血案,这样才能让大家信任。此所谓:投名状。”
吴王冷笑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弹劾晋王,算是交投名状。”
“此前吴王殿下一直只管风月之事,不理会朝政,更不参与朝中各派的争执。敌我不明,突然见做出这番举动,实在是让人生疑啊。”涵因喝了一口茶,说道:“殿下的茶真是名不虚传,自有一种高贵的气韵。这是真话,能让我赞美的烹茶不多。”
吴王却无心理会涵因的奉承,冷声说道:“你唐国公府是土匪窝吗,还什么投名状。我又不是求你收留,你凭什么管我要投名状。”
涵因放下茶碗,笑道:“这投名状不是给我们。而是给皇上的。”
“皇上?呵,皇上若是真想整治晋王,他就不会任凭王相把那些人贬官了。”吴王冷笑道。让他撞到王通跟前去,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吧。
涵因笑道:“其实皇上早已不满晋王了,只是看在王相的面子上,容忍至今。”
“这谁不知道,皇上要推行加税。就要依靠王通。皇上不动王通,自然也不会动晋王。我想你们跟王通作对那么长时间,应该很清楚吧。”吴王余怒未消,歇了一口气,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看着涵因。
“就是因为清楚。所以我才建议殿下这么做,何况,殿下是宗室长辈。教训自己的子侄理所应当,王通也得忍下这口气。你替皇上敲打了王通,皇上褒奖殿下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罪您。”涵因笑道。
吴王放下茶碗,说道:“不行。我不能冒这种险,若是揣摩错了圣意。你们又救不了我,那我怎么办?”
涵因低头沉吟半饷,说道:“其实也并不一定要这么做,殿下不想冒险的话……还有一个办法……”
“愿闻其详。不过,你若是没有诚意,只想让我去送死,我们就不用浪费时间了。我跟陆宪合作的话,王通一时间也不能奈我何。”吴王的眉头微微皱起,不知道这个女人又出什么馊主意。
涵因淡淡挑挑眉,人从紧张中忽然放松下来,就会暂时的失去警觉性,说漏嘴,吴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承认王通已经开始起疑心了,涵因并不揭穿,只是笑道:“殿下上疏,就说诸王不潜心学习政务,修身自束,反而争相结交宾客,此非国家之福,请求皇上下令诸王自律。”
吴王想去拿茶碗的手顿在半空,说道:“诸王之中只有晋王和王通以及一干官员、世家子弟来往最为密切,其次是梁王,不过梁王是有皇上交代的正经差事,楚王一直很老实……这明眼人谁看不出来我是在针对王通呢。”
涵因笑道:“这个谏言本身就光明正大。又避免和王通直接起冲突。殿下,你是皇室长辈,就要为大隋的江山社稷着想,为皇上着想,你呈了这篇上疏,若是王通真向你下手,那皇上就真的要怀疑他了。所以这口气,他一定会忍下。殿下反而会更安全了。”
吴王皱眉说道:“这可不好办了,可是王妃已经向宗正寺上报,要求纳你家四姑娘为世子妾,恐怕不多时就会有消息了。我自家还这样,上了这篇奏疏,岂不是正好落人口实。”
其实涵因本来就没有指望吴王能有胆量跟王通直接针锋相对,刚才提那个只不过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让他更容易接受这个方法罢了。见吴王口气松了下来,分明已经动了心,涵因一笑:“其实,用的好,这正是一个机会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吴王问道。
涵因又端起茶碗,啜饮一口,笑道:“只是恐怕要委屈王妃了。”
……
吴王回到府中,第二天,是吴王府奏事的日子,吴王在这一天会听下面人汇报王府的诸项事宜,吴王妃房氏便趁机跟吴王回报:“殿下,妾身有一事回报。之前妾身一直为世子子嗣担忧,就为他选了一位淑媛为妾。”
吴王问道:“王妃选的是哪家的姑娘?”
王妃笑道:“唐国公府的四姑娘,妾身已经打听过了,样貌、脾气都是上上乘,毕竟是郑国夫人教养出来的,想必是不差的。”
吴王忽然大发脾气,喝道:“唐国公府!难道王妃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家吗?封疆大吏之女,我们和他家扯上关系,岂不是有结交外臣之嫌?”
王妃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委屈的说道:“宗室娶外臣之女比比皆是,又不是单我家这样,怎么我家纳个庶女为妾就不行了呢。”
“你哪里知道这里头的厉害,虽然一个妾并不算什么,可万一有小人诋毁,岂不坏了两家的清白,白白招致无妄之灾,我们这样的家门,沐浴皇恩,就要学会克己自律,方是长久之道。”
王妃当众挨训,自觉地丢了脸,低着头,眼泪一颗颗的滴了下来,说道:“殿下教训的是,可是妾身已经向宗正寺上报了。”
吴王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啊!以后这等事切不可自作主张。”又看看下面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一口的诸管事,很满意这样的效果,说道:“大管事,你去宗正寺,把之前的奏报撤出来,就说这件事先不办了。”
大管事忙不迭回了声:“是!小的这就去办。”
“还有,我家的宴席原先来的都是亲戚,现在来的人也越来越杂了,往后,不准再请那些杂七杂八的人过来。”吴王又说道。
“是!”众人应和道。
吴王这日处置完一天的事情,早早的去了王妃的屋子。
王妃见到吴王赶紧行礼:“殿下,您来了。”
吴王一见她,便把她抱在怀里,周围的丫鬟婆子早退了出去。吴王笑道:“今天早上委屈王妃了。”
“王爷也是为了咱们王府好,妾身明白的,妾身并不觉得委屈。”吴王妃笑道。吴王虽然风流,但是从来没有冷落过她,而且对她一直尊重。只是不幸,她一直没有生养子嗣,膝下连个亲生女儿都没有。偏吴王命中子嗣不丰,妾室虽然生育不少,可惜儿子活下来的只有侧妃袁氏生的一个,女儿也只两个活了。
吴王握着她的手,十分真诚的说道:“这些年,王妃辛苦了,若没有你,我恐怕也没有今天。这些年辛苦你了。”
王妃很是感动,眼中也蕴了泪,说道:“殿下快别这么说,折煞妾身了,妾身自从加入王府,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让殿下有后顾之忧,要成为殿下的贤内助。”
她想起自己曾经的密友——长公主杨熙。那时候杨熙认为吴王娶她根本就是有目的的,那时候她被吴王所迷,根本听不进去,反而跟杨熙大吵了一架,两人绝交。等她嫁入王府她才知道,杨熙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这么多年,她一直忍受着吴王风流的性子,看着一个又一个女人进入王府。不过,她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吴王因为王妃自作主张,想要给世子纳李湛的庶女为妾,被吴王责骂一顿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很多人都很惊讶,吴王居然这样小心,不过大家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朝中情势紧张,像吴王这样专注于风月之人,根本没有必要蹚这趟浑水。只是,听说吴王府决定以后缩小宴席的规模,也不再允许无关的文人参加宴席,这让很多人觉得失望,毕竟又失去了一个能在长安扬名的好机会。
没过多久,吴王便做了一件让他们更吃惊的事情——他写了洋洋万言,建议皇帝让诸王们约束行为,不准结交朝臣和豢养宾客。
涵因“呵呵”一笑:“殿下,如果陆相真的靠谱的话,您干嘛还要找我呢。”
吴王冷笑:“呵,你自己也清楚,李湛现在自身难保,我这么做了之后,王通对我动手,李湛能保得住我吗?”
涵因笑着摇摇头:“不能。”
“既然这样,你凭什么让我做这件事!”吴王很愤怒,他的本意是跟李湛联合,这样他在朝中可以跟李湛相呼应,在朝中让三个皇子形成三角之势,让王通有所顾忌,可不是这样去跟王通硬碰硬。他不能依靠陆宪的原因,就是这两个人解决对方的时候,自己很可能成为炮灰。但是涵因这是让他跟王通直接作对啊,那王通直接出手就把他碾了,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这是涵因把他当傻子来耍,他当然愤怒不已了。
涵因却不紧不慢,转过头看一边的风炉,笑道:“王爷,茶再煮味道就不对了。”
吴王收回目光,冷声道:“我是诚心要跟你们合作,想不到你竟这样子,果真一个睚眦必报的妇人。”说着舀了茶,倒入茶碗,递到涵因面前,动作里还含着气。不过他依然保持着贵族的修养,动作依然优美。
涵因接过茶,一笑:“殿下可曾听说过,山匪有这样一个规矩。每有新人入伙,就要去杀一个人,背上血案,这样才能让大家信任。此所谓:投名状。”
吴王冷笑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弹劾晋王,算是交投名状。”
“此前吴王殿下一直只管风月之事,不理会朝政,更不参与朝中各派的争执。敌我不明,突然见做出这番举动,实在是让人生疑啊。”涵因喝了一口茶,说道:“殿下的茶真是名不虚传,自有一种高贵的气韵。这是真话,能让我赞美的烹茶不多。”
吴王却无心理会涵因的奉承,冷声说道:“你唐国公府是土匪窝吗,还什么投名状。我又不是求你收留,你凭什么管我要投名状。”
涵因放下茶碗,笑道:“这投名状不是给我们。而是给皇上的。”
“皇上?呵,皇上若是真想整治晋王,他就不会任凭王相把那些人贬官了。”吴王冷笑道。让他撞到王通跟前去,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吧。
涵因笑道:“其实皇上早已不满晋王了,只是看在王相的面子上,容忍至今。”
“这谁不知道,皇上要推行加税。就要依靠王通。皇上不动王通,自然也不会动晋王。我想你们跟王通作对那么长时间,应该很清楚吧。”吴王余怒未消,歇了一口气,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看着涵因。
“就是因为清楚。所以我才建议殿下这么做,何况,殿下是宗室长辈。教训自己的子侄理所应当,王通也得忍下这口气。你替皇上敲打了王通,皇上褒奖殿下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罪您。”涵因笑道。
吴王放下茶碗,说道:“不行。我不能冒这种险,若是揣摩错了圣意。你们又救不了我,那我怎么办?”
涵因低头沉吟半饷,说道:“其实也并不一定要这么做,殿下不想冒险的话……还有一个办法……”
“愿闻其详。不过,你若是没有诚意,只想让我去送死,我们就不用浪费时间了。我跟陆宪合作的话,王通一时间也不能奈我何。”吴王的眉头微微皱起,不知道这个女人又出什么馊主意。
涵因淡淡挑挑眉,人从紧张中忽然放松下来,就会暂时的失去警觉性,说漏嘴,吴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承认王通已经开始起疑心了,涵因并不揭穿,只是笑道:“殿下上疏,就说诸王不潜心学习政务,修身自束,反而争相结交宾客,此非国家之福,请求皇上下令诸王自律。”
吴王想去拿茶碗的手顿在半空,说道:“诸王之中只有晋王和王通以及一干官员、世家子弟来往最为密切,其次是梁王,不过梁王是有皇上交代的正经差事,楚王一直很老实……这明眼人谁看不出来我是在针对王通呢。”
涵因笑道:“这个谏言本身就光明正大。又避免和王通直接起冲突。殿下,你是皇室长辈,就要为大隋的江山社稷着想,为皇上着想,你呈了这篇上疏,若是王通真向你下手,那皇上就真的要怀疑他了。所以这口气,他一定会忍下。殿下反而会更安全了。”
吴王皱眉说道:“这可不好办了,可是王妃已经向宗正寺上报,要求纳你家四姑娘为世子妾,恐怕不多时就会有消息了。我自家还这样,上了这篇奏疏,岂不是正好落人口实。”
其实涵因本来就没有指望吴王能有胆量跟王通直接针锋相对,刚才提那个只不过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让他更容易接受这个方法罢了。见吴王口气松了下来,分明已经动了心,涵因一笑:“其实,用的好,这正是一个机会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吴王问道。
涵因又端起茶碗,啜饮一口,笑道:“只是恐怕要委屈王妃了。”
……
吴王回到府中,第二天,是吴王府奏事的日子,吴王在这一天会听下面人汇报王府的诸项事宜,吴王妃房氏便趁机跟吴王回报:“殿下,妾身有一事回报。之前妾身一直为世子子嗣担忧,就为他选了一位淑媛为妾。”
吴王问道:“王妃选的是哪家的姑娘?”
王妃笑道:“唐国公府的四姑娘,妾身已经打听过了,样貌、脾气都是上上乘,毕竟是郑国夫人教养出来的,想必是不差的。”
吴王忽然大发脾气,喝道:“唐国公府!难道王妃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家吗?封疆大吏之女,我们和他家扯上关系,岂不是有结交外臣之嫌?”
王妃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委屈的说道:“宗室娶外臣之女比比皆是,又不是单我家这样,怎么我家纳个庶女为妾就不行了呢。”
“你哪里知道这里头的厉害,虽然一个妾并不算什么,可万一有小人诋毁,岂不坏了两家的清白,白白招致无妄之灾,我们这样的家门,沐浴皇恩,就要学会克己自律,方是长久之道。”
王妃当众挨训,自觉地丢了脸,低着头,眼泪一颗颗的滴了下来,说道:“殿下教训的是,可是妾身已经向宗正寺上报了。”
吴王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啊!以后这等事切不可自作主张。”又看看下面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一口的诸管事,很满意这样的效果,说道:“大管事,你去宗正寺,把之前的奏报撤出来,就说这件事先不办了。”
大管事忙不迭回了声:“是!小的这就去办。”
“还有,我家的宴席原先来的都是亲戚,现在来的人也越来越杂了,往后,不准再请那些杂七杂八的人过来。”吴王又说道。
“是!”众人应和道。
吴王这日处置完一天的事情,早早的去了王妃的屋子。
王妃见到吴王赶紧行礼:“殿下,您来了。”
吴王一见她,便把她抱在怀里,周围的丫鬟婆子早退了出去。吴王笑道:“今天早上委屈王妃了。”
“王爷也是为了咱们王府好,妾身明白的,妾身并不觉得委屈。”吴王妃笑道。吴王虽然风流,但是从来没有冷落过她,而且对她一直尊重。只是不幸,她一直没有生养子嗣,膝下连个亲生女儿都没有。偏吴王命中子嗣不丰,妾室虽然生育不少,可惜儿子活下来的只有侧妃袁氏生的一个,女儿也只两个活了。
吴王握着她的手,十分真诚的说道:“这些年,王妃辛苦了,若没有你,我恐怕也没有今天。这些年辛苦你了。”
王妃很是感动,眼中也蕴了泪,说道:“殿下快别这么说,折煞妾身了,妾身自从加入王府,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让殿下有后顾之忧,要成为殿下的贤内助。”
她想起自己曾经的密友——长公主杨熙。那时候杨熙认为吴王娶她根本就是有目的的,那时候她被吴王所迷,根本听不进去,反而跟杨熙大吵了一架,两人绝交。等她嫁入王府她才知道,杨熙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这么多年,她一直忍受着吴王风流的性子,看着一个又一个女人进入王府。不过,她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吴王因为王妃自作主张,想要给世子纳李湛的庶女为妾,被吴王责骂一顿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很多人都很惊讶,吴王居然这样小心,不过大家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朝中情势紧张,像吴王这样专注于风月之人,根本没有必要蹚这趟浑水。只是,听说吴王府决定以后缩小宴席的规模,也不再允许无关的文人参加宴席,这让很多人觉得失望,毕竟又失去了一个能在长安扬名的好机会。
没过多久,吴王便做了一件让他们更吃惊的事情——他写了洋洋万言,建议皇帝让诸王们约束行为,不准结交朝臣和豢养宾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