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53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戏魂 (乙)
- 254 第二百五十五章 戏魂 (丙)
- 255 第二百五十六章 戏魂 (丁)
- 256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戏魂 (戍)
- 257 第二百五十八章 戏魂 (己)
- 258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戏魂 (庚)
- 259 第二百六十章 戏魂 (辛)
- 260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戏魂 (壬)
- 261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戏魂 (癸)
- 262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戏魂 (子)
- 263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戏魂 (丑)
- 264 第二百六十五章 戏魂 (寅)
- 265 第二百六十六章 戏魂 (卯)
- 266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戏魂 (辰)
- 267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戏魂 (巳)
- 268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戏魂 (午)
- 269 第二百七十章 戏魂 (未)
- 270 第二百七十一章 戏魂 (申)
- 271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戏魂 (酉)
- 272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戏魂 (戌)
- 273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戏魂 (亥)
- 274 第二百七十五章 九命 (甲)
- 275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九命 (乙)
- 276 第二百七十七章 九命 (丙)
- 277 第二百七十八章 九命 (丁)
- 278 第二百七十九章 九命 (戍)
- 279 第二百八十章 九命 (己)
- 280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九命 (庚)
- 281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命 (辛)
- 282 第二百八十三章 九命 (壬)
- 283 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命(癸)
- 284 第二百八十五章 九命 (子)
- 285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命 (丑)
- 286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九命 (寅)
- 287 第二百八十八章 九命 (卯)
- 288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九命 (辰)
- 289 第二百九十章 九命 (巳)
- 290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九命 (午)
- 291 第二百九十二章 九命 (未)
- 292 第二百九十三章 九命 (申)
- 293 第二百九十四章 九命 (酉)
- 294 第二百九十五章 九命 (戌)
- 295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命 (亥)
- 296 第二百九十七章 九命 (续一)
- 297 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命 (续二)
- 298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命 (续三)
- 299 第三百章 九命 (续四)
- 300 第三百零一章 九命 (续五)
- 301 第三百零二章 九命 (续六)
- 302 第三百零三章 九命 (续七)
- 303 第三百零四章 九命 (续八)
- 304 第三百零五章 九命 (续九)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九命 (续十)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九命 (续十一)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九命 (续十二)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九命 (续十三)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九命 (续十四)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九命 (续十五)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地火 (甲)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地火 (乙)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地火 (丙)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地火 (丁)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火 (戍)
- 316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地火(已)
- 317 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火 (庚)
- 318 第三百二十章 地火 (辛)
- 319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地火 (壬)
- 320 第三百二十二章 地火 (癸)
- 321 第三百二十三章 地火 (子)
- 322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地火 (丑)
- 323 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火 (寅)
- 324 第二百二十六章 地火 (卯)
- 325 第三百二十七章 地火 (辰)
- 326 第三百二十八章 地火 (巳)
- 327 第三百二十九章 地火 (午)
- 328 第三百三十章 地火 (未)
- 329 第三百三十一章 地火 (申)
- 330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火 (酉)
- 331 第三百三十三章 地火 (戍)
- 332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火 (亥)
- 333 第三百三十五章 地火 (续一)
- 334 第三百三十六章 地火 (续二)
- 335 第三百三十七章 地火 (续三)
- 336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地火 (续四)
- 337 第三百三十九章 地火 (续五)
- 338 第三百四十章 地火 (续六)
- 339 第三百四十一章 地火 (续七)
- 340 第三百四十二章 地火 (续八)
- 341 第三百四十三章 地火 (续九)
- 342 第三百四十四章 地火 (续十)
- 343 第三百四十五章 地火 (续十一)
- 344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地火 (续十二)
- 345 第三百四十七章 地火 (续十三)
- 346 第三百四十八章 蜃海 (甲)
- 347 第三百四十九章 蜃海 (乙)
- 348 第三百五十章 蜃海 (丙)
- 349 第三百五十一章 蜃海 (丁)
- 350 第三百五十二章 蜃海 (戍)
- 351 第三百五十三章 蜃海 (己)
- 352 第三百五十四章 蜃海 (庚)
- 353 第三百五十五章 蜃海 (辛)
- 354 第三百五十六章 蜃海 (壬)
- 355 第三百五十七章 蜃海 (癸)
- 356 第三百五十八章 蜃海 (子)
- 357 第三百五十九章 蜃海 (丑)
- 358 第三百六十章 蜃海 (寅)
- 359 第三百六十一章 蜃海 (卯)
- 360 第三百六十二章 蜃海 (辰)
- 361 第三百六十三章 蜃海 (巳)
- 362 第三百六十四章 蜃海 (午)
- 363 第三百六十五章 蜃海 (未)
- 364 第三百六十六章 蜃海 (申)
- 365 第三百六十七章 蜃海 (酉)
- 366 第三百六十八章 蜃海 (戌)
- 367 第三百六十九章 蜃海 (亥)
- 368 第三百七十章 蜃海 (续一)
- 369 第三百七十一章 蜃海 (续二)
- 370 第三百七十二章 蜃海 (续三)
- 371 第三百七十三章 蜃海 (续四)
- 372 第三百七十四章 蜃海(续五)
- 373 第三百七十五章 蜃海 (续六)
- 374 第三百七十六章 蜃海 (续七)
- 375 第三百七十七章 蜃海 (续八)
- 376 第三百七十八章 蜃海 (续九)
- 377 第三百七十九章 蜃海 (续十)
- 378 第三百八十章 蜃海 (续十一)
- 379 第三百八十一章 蜃海 (续十二)
- 380 第三百八十二章 蜃海 (续十三)
- 381 第三百八十三章 蜃海 (续十四)
- 382 第三百八十四章 蜃海 (续十五)
- 383 第三百八十五章 蜃海 (续十六)
- 384 第三百八十六章 蜃海(续十七)
- 385 第三百八十七章 蜃海 (续十八)
- 386 第三百八十八章 蜃海 (续十九)
- 387 第三百八十九章 蜃海 (续二十)
- 388 第三百九十章 蜃海 (续二十一)
- 389 第三百九十一章 蜃海 (续二十二)
- 390 第三百九十二章 蜃海 (续二十三)
- 391 第三百九十三章 蜃海 (续二十四)
- 392 第三百九十四章 蜃海 (续二十五)
- 393 第三百九十五章 蜃海 (续二十六)
- 394 第三百九十六章 蜃海 (续二十七)
- 395 第三百九十七章 蜃海 (续二十八)
- 396 第三百九十八章 蜃海 (续二十九)
- 397 第三百九十九章 蜃海 (续三十)
- 398 第四百章 无类(甲)
- 399 第四百零一章 无类 (乙)
- 400 第四百零贰章 无类 (丙)
- 401 第四百零三章 无类 (丁)
- 402 第四百零四章 无类 (戍)
- 403 第四百零五章 无类 (己)
- 404 第四百零六章 无类 (庚)
- 405 第四百零七章 无类 (辛)
- 406 第四百零八章 无类 (壬)
- 407 第四百零九章 无类 (癸)
- 408 第四百一十章 无类 (子)
- 409 第四百一十一章 无类 (丑)
- 410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类 (寅)
- 411 第四百一十三章 无类 (卯)
- 412 第四百一十四章 无类 (辰)
- 413 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类 (巳)
- 414 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类 (午)
- 415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无类 (未)
- 416 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类 (申)
- 417 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类 (酉)
- 418 第四百二十章 无类 (戌)
- 419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无类 (亥)
- 420 第四百二十二章 无类 (续)
- 421 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类 (续一)
- 422 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类 (续二)
- 423 第四百二十五章 无类 (续三)
- 424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类 (续四)
- 425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无类 (续五)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戏魂 (丑)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戏魂 (丑)
在我俩的相互调侃中,很快,车过了石家庄,曹队放慢了车速,摇下车窗,从架驶台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点上,又把烟盒和打火机甩给了我。侧过头,问我:“老常,今天那瞎子念的那首不明不白的诗,对,你管它叫一探石,我觉得他探的是你。你看,我今天他十分钟就给打发了,和你足足聊了半个多小时,他给你算出什么了?”
我朝他摇摇头,“他什么也没算,我只是向他问了个问题。”
我们的车猛地顿了一下,曹队应该是下意识地踩了脚刹车。
“问问题?老常你甭逗了,你不会是琢磨着退了休也摆个算命摊子吧?半个多小时就问个问题?”
我很担心曹队在高速路上这一惊一乍的,又想想车还要二三个小时才能进北京,所幸就把算命先生给我讲的关于腹语的一切,以及发生在胡安北身上曲折神秘的故事,给曹队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等我把故事讲完,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曹队一声不吭地开了半天,才感慨了两句:“老常,胡安北这个朋友你找机会介绍给我,这执着劲儿,这乐观精神跟我对脾气,只是那算命的说得也不错,懂得是缘,不懂是劫,腹语对胡安北未必是什么好事,老常你那个镇魂铃不会无缘无故想,那年我拿着铃差点没让雷当旱魃劈死。你说,胡安北是不是已经修炼到第三重境界?要真是这样,你还真得躲远点。”
我朝曹队苦笑两声,“你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跟胡安北完全是两类人,你是到了南墙绕着走,绕不过去搭梯子的人,知进退,审形式,又怎么会和胡安北事不可为而为之一样?”
话是这么说,但我心里明白,算命先生并不知道胡安北的事,他说的懂是缘,不懂是劫,是说给我的。胡安北所做的一切只能说出自本心,他隐藏在身后的秘密也一定有他的苦衷,但我是否真有必要再追寻下去呢?
回到小院已是夜深人静,疲惫地倒在床上,我却转辗反侧,难以入眠。好像自己忽略了什么事情,但一时又想不起。
红楼旧梦安在?绿柳桃花新枝。莫问山中何事,一别三两故人。我又想起算命先生的那首诗,当时让我迈不动步的是第一句。因为胡安北呤唱的,我在景山那个清晨听到的,都是《红楼梦》中写薛宝钗的那首词,但现在想来,这一别三两故人一句,似乎才是全诗的中心。
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从床上一跃而起,跑到院门口的信箱前,匆匆打开信箱,果然在各种信件和书报杂志的最下面,找到了一个印着北京市京剧团字样的牛皮纸信封,看看邮戳,是半个多月前到的。
撕开信封,是一张大红色的请柬,一片花团绵簇之上,有几个烫金的大字“北京市京剧团建团四十周年纪念演出”。翻开请柬,一行清秀而有力的小字映入眼帘。
“常先生台鉴,愚兄编导之团庆四十周年专场演出于六月十八日晚七时,政协礼堂首演,山中十载,今又逢新,万望亲鉴。”
我连忙翻了一下台历,六月十八正是三天之后,我长嘘口气,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没有耽误。但请柬上山中十载,今又逢新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胡安北终于找回了声音,要重返舞台了吗?
合上请柬,我睡意全无,在刚才那堆信件报纸里,我看到一本陌生的杂志,似乎是一本文学期刊,上面包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上面用一张印着“赠阅”的便签纸封着。
我这个人虽然平时看书很杂,但对当代文学,小说什么的并不感冒,这些期刊杂志更是从来都没订过,也没有什么当编辑当作家的朋友,这又是谁寄来的杂志呢?
好奇的翻开杂志,看了几页,并不是本纯文学的期刊,里面有不少野史逸文类的文章,但目录页里,我看到了一篇名叫《戏魂》的小说。
小说的作者名叫半山农,这显然是个笔名。我读了几页,不但是小说的名字,包括情节,叙述方式都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难道这是胡安北写的?
小说的开端写的是乾隆年轻时,在京城微服去前门外广和楼听戏,偶遇了徽班名旦小玉兰。那个年代不允许女性上台演出,小玉兰是徽班班主吴敬初的女儿,自小耳濡目染,练就一身旦角功夫,吴敬初老来得女,对小玉兰宠惯非常,拗不过小玉兰,就让她女扮男装,登台过过戏瘾。没想到这一登台,就成了万人齐捧的名角,徽班旦角的台柱子。
乾隆十二年,小玉兰随父亲进京,就在广和楼里唱戏。小玉兰平时都是公子哥的打扮,人人见了都叫一声少班主。但阴差阳错,她撞上了微服私访的乾隆,阴差阳错,乾隆对小玉兰大为倾倒,阴差阳错,乾隆铁了心准备让徽班进宫演出,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还是小玉兰。
这的确成了吴敬初幸福的烦恼。那时候,徽班还远远没有成了后来的气候,戏剧的江湖群雄并起,没有一个剧种有一统天下的气度和眼光。对吴敬初而言,能入宫给皇上唱戏,对徽班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小玉兰毕竟是女儿身,乾隆又明显是因为小玉兰的缘由,让徽班进的宫,可一进宫,小玉兰女扮男装的身份很可能会曝露,这女人登台本不合礼法,弄不好会招个欺君之罪,被灭九族。可不带小玉兰去,吴敬初又担心戏不合乾隆的心意,错过了一朝名动天下的机会。
吴敬初一连几天辗转反侧,愁的不行,人也憔悴了一圈,眼瞅着进宫演戏的日子就快到了。戏班的副班主连成海老谋深算,看明白吴敬初的心思就开导他,皇上欣赏小玉兰,未必在意她是男是女,即便知道小玉兰是女儿身,未必是什么坏事。而徽班搭上皇上这条线,上行下效,附庸风雅之人遍地,徽班很快就能成为天下第一戏班,这可是吴班主的一世功业。
但这事成与不成,关键还在小玉兰自己,连成海建议吴敬初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小玉兰,让小玉兰自己做这个选择。小玉兰自小聪慧,常年的演出生涯,她对世事的领悟和认识远超寻常女子,一定会顾全大局,解了父亲的心结。
吴敬初听了连成海的计策,茅塞顿开,当晚依计而行,找来小玉兰,前前后后把自己的矛盾心理讲了一遍,讲到重点,也是愁云惨淡。
小玉兰这些日子见父亲茶饭不思,戏园子里的戏也停了,加上周围人私下的议论,已经大概猜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真听父亲讲了出来,反而一时难下决断,这是因为她心里还有一层隐忧。
其实小玉兰在戏班里早已心有所属,她和年轻的武生张申林自小青梅竹马,现在在戏班,也常常演的对手戏,日久怎不生情?可张申林自幼家中贫寒,家里是养不活他,才把他送来了戏班。对一手教他手艺,又把他带大的吴班主,恭敬孝顺的如同亲爹一样。
张申林想到自己的身世,又怎与小玉兰相般配?虽满心爱慕,但却不敢把窗户纸挑破。心里只有寄托着有朝一日能大红大紫,名扬梨园,再向吴班主挑明心意。有这个想法,张申林自然比常人更吃得苦,下得了功夫。
小玉兰自然是知道张申林的心意,但她却有另一番的想法。从自己上台唱戏那一天起,小玉兰就明白,自己也包括吴敬初在内,都是下九流的戏子,不管如何锦衣玉食,最终还是让人瞧不起的社会底层。所以即使父亲想给自己找个大户人家,也难若登天。哪怕是运气好,攀上个破落的官宦,也只有做小做妾的命,自己从小心高气傲,怕是嫁过去,也很难长久存身。
所以,比来比去,下嫁给张申林,未必是什么坏事。这也是这么多年自己的爹一直对张申林青睐有加,再加上自己唯一的哥哥从小体弱多病,学不成戏,登不了台,吴敬初便把一身绝学倾囊传授给了张申林,也盼着他早日成名。
若不是因为副班主连成海,多年追随吴敬初,又很有些人际经营上的才能,把戏班弄得颇有些声色,说不定吴敬初早把戏班托付给了张申林,自己和张申林的婚事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层原因,小玉兰对婚事并不着急,一直等着水到渠成的那天。
哪曾想,乾隆会微服私访跑到广和楼看戏,而那一天在台上,自己从扮相到唱功,到身法,拿出了全身功夫,竟让天下第一人也看得呆了,由哀的喊了个好字。可这一个好字,不知多少人的命运要由此改变。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夸。非道也哉!——《道德经》)
我朝他摇摇头,“他什么也没算,我只是向他问了个问题。”
我们的车猛地顿了一下,曹队应该是下意识地踩了脚刹车。
“问问题?老常你甭逗了,你不会是琢磨着退了休也摆个算命摊子吧?半个多小时就问个问题?”
我很担心曹队在高速路上这一惊一乍的,又想想车还要二三个小时才能进北京,所幸就把算命先生给我讲的关于腹语的一切,以及发生在胡安北身上曲折神秘的故事,给曹队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等我把故事讲完,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曹队一声不吭地开了半天,才感慨了两句:“老常,胡安北这个朋友你找机会介绍给我,这执着劲儿,这乐观精神跟我对脾气,只是那算命的说得也不错,懂得是缘,不懂是劫,腹语对胡安北未必是什么好事,老常你那个镇魂铃不会无缘无故想,那年我拿着铃差点没让雷当旱魃劈死。你说,胡安北是不是已经修炼到第三重境界?要真是这样,你还真得躲远点。”
我朝曹队苦笑两声,“你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跟胡安北完全是两类人,你是到了南墙绕着走,绕不过去搭梯子的人,知进退,审形式,又怎么会和胡安北事不可为而为之一样?”
话是这么说,但我心里明白,算命先生并不知道胡安北的事,他说的懂是缘,不懂是劫,是说给我的。胡安北所做的一切只能说出自本心,他隐藏在身后的秘密也一定有他的苦衷,但我是否真有必要再追寻下去呢?
回到小院已是夜深人静,疲惫地倒在床上,我却转辗反侧,难以入眠。好像自己忽略了什么事情,但一时又想不起。
红楼旧梦安在?绿柳桃花新枝。莫问山中何事,一别三两故人。我又想起算命先生的那首诗,当时让我迈不动步的是第一句。因为胡安北呤唱的,我在景山那个清晨听到的,都是《红楼梦》中写薛宝钗的那首词,但现在想来,这一别三两故人一句,似乎才是全诗的中心。
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从床上一跃而起,跑到院门口的信箱前,匆匆打开信箱,果然在各种信件和书报杂志的最下面,找到了一个印着北京市京剧团字样的牛皮纸信封,看看邮戳,是半个多月前到的。
撕开信封,是一张大红色的请柬,一片花团绵簇之上,有几个烫金的大字“北京市京剧团建团四十周年纪念演出”。翻开请柬,一行清秀而有力的小字映入眼帘。
“常先生台鉴,愚兄编导之团庆四十周年专场演出于六月十八日晚七时,政协礼堂首演,山中十载,今又逢新,万望亲鉴。”
我连忙翻了一下台历,六月十八正是三天之后,我长嘘口气,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没有耽误。但请柬上山中十载,今又逢新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胡安北终于找回了声音,要重返舞台了吗?
合上请柬,我睡意全无,在刚才那堆信件报纸里,我看到一本陌生的杂志,似乎是一本文学期刊,上面包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上面用一张印着“赠阅”的便签纸封着。
我这个人虽然平时看书很杂,但对当代文学,小说什么的并不感冒,这些期刊杂志更是从来都没订过,也没有什么当编辑当作家的朋友,这又是谁寄来的杂志呢?
好奇的翻开杂志,看了几页,并不是本纯文学的期刊,里面有不少野史逸文类的文章,但目录页里,我看到了一篇名叫《戏魂》的小说。
小说的作者名叫半山农,这显然是个笔名。我读了几页,不但是小说的名字,包括情节,叙述方式都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难道这是胡安北写的?
小说的开端写的是乾隆年轻时,在京城微服去前门外广和楼听戏,偶遇了徽班名旦小玉兰。那个年代不允许女性上台演出,小玉兰是徽班班主吴敬初的女儿,自小耳濡目染,练就一身旦角功夫,吴敬初老来得女,对小玉兰宠惯非常,拗不过小玉兰,就让她女扮男装,登台过过戏瘾。没想到这一登台,就成了万人齐捧的名角,徽班旦角的台柱子。
乾隆十二年,小玉兰随父亲进京,就在广和楼里唱戏。小玉兰平时都是公子哥的打扮,人人见了都叫一声少班主。但阴差阳错,她撞上了微服私访的乾隆,阴差阳错,乾隆对小玉兰大为倾倒,阴差阳错,乾隆铁了心准备让徽班进宫演出,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还是小玉兰。
这的确成了吴敬初幸福的烦恼。那时候,徽班还远远没有成了后来的气候,戏剧的江湖群雄并起,没有一个剧种有一统天下的气度和眼光。对吴敬初而言,能入宫给皇上唱戏,对徽班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小玉兰毕竟是女儿身,乾隆又明显是因为小玉兰的缘由,让徽班进的宫,可一进宫,小玉兰女扮男装的身份很可能会曝露,这女人登台本不合礼法,弄不好会招个欺君之罪,被灭九族。可不带小玉兰去,吴敬初又担心戏不合乾隆的心意,错过了一朝名动天下的机会。
吴敬初一连几天辗转反侧,愁的不行,人也憔悴了一圈,眼瞅着进宫演戏的日子就快到了。戏班的副班主连成海老谋深算,看明白吴敬初的心思就开导他,皇上欣赏小玉兰,未必在意她是男是女,即便知道小玉兰是女儿身,未必是什么坏事。而徽班搭上皇上这条线,上行下效,附庸风雅之人遍地,徽班很快就能成为天下第一戏班,这可是吴班主的一世功业。
但这事成与不成,关键还在小玉兰自己,连成海建议吴敬初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小玉兰,让小玉兰自己做这个选择。小玉兰自小聪慧,常年的演出生涯,她对世事的领悟和认识远超寻常女子,一定会顾全大局,解了父亲的心结。
吴敬初听了连成海的计策,茅塞顿开,当晚依计而行,找来小玉兰,前前后后把自己的矛盾心理讲了一遍,讲到重点,也是愁云惨淡。
小玉兰这些日子见父亲茶饭不思,戏园子里的戏也停了,加上周围人私下的议论,已经大概猜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真听父亲讲了出来,反而一时难下决断,这是因为她心里还有一层隐忧。
其实小玉兰在戏班里早已心有所属,她和年轻的武生张申林自小青梅竹马,现在在戏班,也常常演的对手戏,日久怎不生情?可张申林自幼家中贫寒,家里是养不活他,才把他送来了戏班。对一手教他手艺,又把他带大的吴班主,恭敬孝顺的如同亲爹一样。
张申林想到自己的身世,又怎与小玉兰相般配?虽满心爱慕,但却不敢把窗户纸挑破。心里只有寄托着有朝一日能大红大紫,名扬梨园,再向吴班主挑明心意。有这个想法,张申林自然比常人更吃得苦,下得了功夫。
小玉兰自然是知道张申林的心意,但她却有另一番的想法。从自己上台唱戏那一天起,小玉兰就明白,自己也包括吴敬初在内,都是下九流的戏子,不管如何锦衣玉食,最终还是让人瞧不起的社会底层。所以即使父亲想给自己找个大户人家,也难若登天。哪怕是运气好,攀上个破落的官宦,也只有做小做妾的命,自己从小心高气傲,怕是嫁过去,也很难长久存身。
所以,比来比去,下嫁给张申林,未必是什么坏事。这也是这么多年自己的爹一直对张申林青睐有加,再加上自己唯一的哥哥从小体弱多病,学不成戏,登不了台,吴敬初便把一身绝学倾囊传授给了张申林,也盼着他早日成名。
若不是因为副班主连成海,多年追随吴敬初,又很有些人际经营上的才能,把戏班弄得颇有些声色,说不定吴敬初早把戏班托付给了张申林,自己和张申林的婚事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层原因,小玉兰对婚事并不着急,一直等着水到渠成的那天。
哪曾想,乾隆会微服私访跑到广和楼看戏,而那一天在台上,自己从扮相到唱功,到身法,拿出了全身功夫,竟让天下第一人也看得呆了,由哀的喊了个好字。可这一个好字,不知多少人的命运要由此改变。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夸。非道也哉!——《道德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