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8 0087章 狐狸露尾(求推荐票)
- 89 0088章 谁放过谁(求推荐票)
- 90 0089章 险象环生
- 91 0090章 送钟
- 92 0091章 七伤拳
- 93 0092章 品牌效应
- 94 0093章 瓦舍
- 95 0094章 收购
- 96 0095章 情深义厚的主仆
- 97 0096章 大宋的“李小平”
- 98 0097章 凛冬中的寒与火
- 99 0098章 菩提祖师到底教了什么
- 100 0099章 寄售
- 101 0100章 插一腿
- 102 0101章 你是夜叉我就是钟馗
- 103 0102章 悲催的唐睿
- 104 0103章 金交椅上的人
- 105 0104章 你还要怎样?
- 106 0105章 首战告捷
- 107 0106章 认错赔罪?
- 108 0107章 蹭船
- 109 0108章 怪人
- 110 0109章 翻天覆地慨而慷
- 111 0110章 只有吹牛不上税
- 112 0111章 蹭叔有两把刷子
- 113 0112章 去特么的圣人
- 114 0113章 商贸会谈
- 115 0114章 永州商盟
- 116 0115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
- 117 0116章 地暖
- 118 0117章 老范要升迁
- 119 0118章 来年大坑何人接
- 120 0119章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 121 0120章 万家灯火(上)
- 122 0121章 万家灯火(下)
- 123 0122章 除夕惊魂
- 124 0123章 忍冬
- 125 0124章 酱心独具
- 126 0125章 无心插柳
- 127 0126章 中元佳节
- 128 0127章 抢疯了(拜求推荐票)
- 129 0128章 撑死胆大,饿死胆小(求推荐票!)
- 130 0129章 到底疯没疯(拜求推荐票!)
- 131 0130章 改良商船
- 132 0131章 州官上任
- 133 0132章 永州谁说了算(补18日更新)
- 134 0133章 都聋了?(补20日更新)
- 135 0134章 油盐不进(补21日更新)
- 136 0135章 插手(补23日更新)
- 137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138 0136章 初具规模
- 139 0137章 叶蹭叔神功大成
- 140 0138章 一本书引发的狂潮(第一更)
- 141 0139章 讨逆伪学(第二更)
- 142 0140章 檄文风波(第三更)
- 143 0141章 第二波造势(第四更)
- 144 0142章 欠债还钱
- 145 0143章 如临大敌(为大路朝天张万赏加更)
- 146 0144章 所图不在岳麓
- 147 0145章 惊动官家
- 148 0146章 陆续赶来
- 149 0147章 奉旨讨伐
- 150 0148章 蹭叔溜了?
- 151 0149章 一对三,真要不起
- 152 0150章 报告子充公!
- 153 0151章 有何用?你有何用!
- 154 0152章 三观崩塌
- 155 0153章 字议逊
- 156 0154章 等待下一个海晏河清
- 157 0155章 君子不争
- 158 0156章 国之重器
- 159 0157章 黑炭开窍
- 160 0158章 开局四带二
- 161 0159章 人算不如天算
- 162 0160章 生意经
- 163 0161章 撤股?
- 164 0162章 退水
- 165 0163章 莫欺少年穷
- 166 0164章 以工代赈
- 167 0165章 心中的光明
- 168 0166章 人傻钱多
- 169 0167章 庶民的胜利
- 170 0168章 吃相难看的周林平
- 171 0169章 广发英雄帖
- 172 0170章 中秋诗会
- 173 0171章 问苍茫大地
- 174 0172章 长歌当哭
- 175 0173章 锅让官家背
- 176 0174章 人在家中卧,锅自八方来
- 177 0175章 准备赴京
- 178 0176章 一师一徒一黑炭
- 179 0177章 召见
- 180 0178章 赵扩的怨念
- 181 0179章 欧……欧阳姨娘?
- 182 0180章 抬不动
- 183 0181章 呃,这是装酒的瓶子
- 184 0182章 占便宜谁不会?
- 185 0183章 远亲不如近邻
- 186 0184章 夏虫不可语冰
- 187 0185章 后知后觉
- 188 0186章 打响价格战
- 189 0187章 鳖孙唐茂川
- 190 0188章 上头有人
- 191 0189章 粗大事了
- 192 0190章 诡异
- 193 0191章 皇儿,你感动吗?
- 194 0192章 实力背锅
- 195 0193章 钱去哪儿了
- 196 0194章 白银帝国的假想
- 197 0195章 我要卖土豆
- 198 0196章 满满的算计
- 199 0197章 恐怖的军费
- 200 0198章 一朵奇葩压海棠
- 201 0199章 万众瞩目的种草大业
- 202 0200章 学生党之哀伤
- 203 0201章 玩疯了!
- 204 0202章 卖力的白衣相公
- 205 0203章 案情翻转
- 206 0204章 商业化蹴鞠
- 207 0205章 悲催的老范
- 208 0206章 大宋国足
- 209 0207章 汴京公学
- 210 0208章 羡慕嫉妒恨
- 211 0209章 为民服务
- 212 0210章 膈应的陈傅良
- 213 0211章 汹涌而来
- 214 0212章 灾难级别的入学考
- 215 0213章 年少不善藏
- 216 0214章 冠名与广告
- 217 0215章 谁想动李家?
- 218 0216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
- 219 0217章 又搞事
- 220 0218章 那些可爱的人呐
- 221 0219章 为什么是开禧!
- 222 0220章 发飙的老辛
- 223 0221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224 0222章 灯火阑珊处
- 225 0223章 天下大势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97章 凛冬中的寒与火
0097章 凛冬中的寒与火
正如李伯言所预料的那样,味精的定量特供,使得唐家的酒楼,在这个凛冬遭遇了滑铁卢般的待遇。
饮酒,总不能干喝酒,其他什么都不吃吧。下酒菜的鲜美与否,直接影响了吉庆楼的生意,不光是吉庆楼这家唐记的正店,就连其下的十几家脚店,都遭遇了门可罗雀的局面。
也不知道是因为之前被李伯言送钟给送出病来,还是天寒冻坏了身子,唐茂川真的就病了。
唐轩德已经无暇顾及家中族老们的反对之声,酒楼生意冷清,已经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近来生意如何?”唐茂川嘴唇有些发干地问道。
唐家几个掌家的子嗣围拢过来,说道:“绸缎庄比去年好了二成的利,年底了,掌柜都在外头盘账查货。只是酒楼……您也知道,咱们没味精,酒楼的生意一落千丈。”
唐茂川闭目,喘着气儿,半响才开口,“那小子的船,不是到了临安吗?去临安没有弄到味精?”
唐德轩凑近了说道:“您也不是不知道,那几位,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儿,看不上咱们唐家,还说跟李氏的契约了,这些味精是不对外售的,不然就拿不到尾货了。”
“咳咳。”
“爹,您好些养身子,那边的事儿交给我们几个就是。”
唐茂川喘匀了气儿,说道:“降价。”
唐德轩一愣,问道:“爹……”
“降价。吉庆楼的十里香,每坛降三十文。”
“不可啊,爹!现在酒楼全靠着吉庆楼的酒肆在盈利,再每坛让利三十文,真的就没有出路了。”
唐茂川闭目道:“不破不立。在没有拿到味精之前,只能用这个法子,不然唐家的酒楼,真的就要被人遗忘了。”
唐茂川纵横商界几十载,自然明白,一个若是被人遗忘的商铺,将会是有多惨。即便他再如何改善,最后也会被人冠以落寞之地。虽然唐茂川没有市场这个概念,但是明白,客源一旦流失,那就真的无挽救之地了。
“睿儿呢?”
唐德轩脸色一滞,吞吞吐吐道:“睿儿他……被我逐出家门了。”
唐茂川再次闭目,嘴唇蠕动了几下,并没有说什么话来。唐家不是一个两个人的生意,就如同当初唐睿说的那样,长房二房之间有明争暗斗,就连其他几个族老的后辈们,也想着夺权夺势。
唐家虽不是因为唐睿的告密而落败,然而那些想要从中获利的族老们,他们却将所有的愤怒发泄在了唐睿身上。如果唐轩德不壮士断腕,将自己这个庶子逐出唐门,那么难以平息这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老夫终于明白,当年李勋德为何能如此毅然决然地收山了。”唐茂川老泪浸湿了脸颊,一旁的老妇替他擦去了泪花,默不作响。
过了许久,唐茂川才又问道:“李家小子近日有何动作?”
“收了个瓦子,成日在瓦子里作乐。”
“可查清楚了?”
“探子盯了许久,确实一直都在瓦子里,不过是个小瓦子,听说原先东家去赶考了,卖了家业,被他给收了下来。”
唐茂川松了口气,道:“能喘过这个寒冬,唐家的酒楼才算缓过来。”
……
……
正如唐家人看到的那样,这半个月,李伯言确实窝在了瓦子之中。不过并非是在图乐子,而是在抄稿子。《西游记》的稿子倒是无需过多的修饰,不过《水浒传》以及斗破,李伯言还是要费些工夫修改的。至少不能嘲讽老赵家不是?虽然大宋还是比较开放,但是一切涉及朝政、皇权的事,能不碰,则不碰最妥当。
攒花棚近来做了不少的改良,首先就是腰棚之中的座位,将原先分散的一个个位置全部打通,换成了一长条的弧形木凳,这样既方便进出,又能卖出更多的席位来。一番改造,居然将原本只能坐五百人的场子,扩张成了八百人。李伯言也不打算外扩,主要还是在这个传声靠喊的年代,没有话筒,这人声儿,再远就听不到了。
戏台前边又加了两排座儿,将原本的勾栏也撤去了。在李伯言看来,这完全是多余的,又不是卖站票,还怕观众拥到戏台上来不成?
苏州城的瓦子,也开白天场。原本关了半把月,以为要倒闭的攒花棚,忽然在今日重新开业,而且还是免费的。
农闲的时日里,自然有不少人想着凑热闹,反正都是免费的,好看难看也就这样了。
李伯言特地将仇巾眉带来了,坐在青龙头的位置上,乐呵呵地等待着好戏开场。
台上放着一张小桌,其实在大宋,便有说书这个行当,只是大宋的说书就是讲史,这说得好吧,带些乐子跟笑料,到还能兑付,不过说的无聊的点的,就等于是白开水,听得乏味不说,讲的人还吃力。
老秦原先就是讲史的,所以李伯言的稿子到他手里,这几天来回这么一熟读,便完活了。
仇巾眉说道:“你在瓦舍里捣鼓这么久,就干了这个?”
“是啊,仇姐姐好好看就知道了。”
秦伯走到台面上,角落了金锣一敲。
“静场!”
秦伯扫了一眼周围,清了清嗓子。
“诸位看官,今儿个咱们将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这是哪朝哪代的事儿?”
“没听过啊,这且听老秦讲讲吧。”
台上醒木一敲。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前些段子,老秦背得滚瓜烂熟,也不用看稿子,讲得绘声绘色,就连不爱看说书的仇巾眉,带着好奇,仔细听起来。
大宋说书行当多为讲史,这史记哪有奇幻鼻祖《西游记》听得过瘾。老秦果然没让李伯言失望,光猴王出生这一章,底下人便听得津津有味,鸦雀无声。
“啪!”
醒木一拍。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众人回了回神儿,听得心里挠痒痒,然而秦伯微微一笑,很欠揍地来了一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PS: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饮酒,总不能干喝酒,其他什么都不吃吧。下酒菜的鲜美与否,直接影响了吉庆楼的生意,不光是吉庆楼这家唐记的正店,就连其下的十几家脚店,都遭遇了门可罗雀的局面。
也不知道是因为之前被李伯言送钟给送出病来,还是天寒冻坏了身子,唐茂川真的就病了。
唐轩德已经无暇顾及家中族老们的反对之声,酒楼生意冷清,已经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近来生意如何?”唐茂川嘴唇有些发干地问道。
唐家几个掌家的子嗣围拢过来,说道:“绸缎庄比去年好了二成的利,年底了,掌柜都在外头盘账查货。只是酒楼……您也知道,咱们没味精,酒楼的生意一落千丈。”
唐茂川闭目,喘着气儿,半响才开口,“那小子的船,不是到了临安吗?去临安没有弄到味精?”
唐德轩凑近了说道:“您也不是不知道,那几位,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儿,看不上咱们唐家,还说跟李氏的契约了,这些味精是不对外售的,不然就拿不到尾货了。”
“咳咳。”
“爹,您好些养身子,那边的事儿交给我们几个就是。”
唐茂川喘匀了气儿,说道:“降价。”
唐德轩一愣,问道:“爹……”
“降价。吉庆楼的十里香,每坛降三十文。”
“不可啊,爹!现在酒楼全靠着吉庆楼的酒肆在盈利,再每坛让利三十文,真的就没有出路了。”
唐茂川闭目道:“不破不立。在没有拿到味精之前,只能用这个法子,不然唐家的酒楼,真的就要被人遗忘了。”
唐茂川纵横商界几十载,自然明白,一个若是被人遗忘的商铺,将会是有多惨。即便他再如何改善,最后也会被人冠以落寞之地。虽然唐茂川没有市场这个概念,但是明白,客源一旦流失,那就真的无挽救之地了。
“睿儿呢?”
唐德轩脸色一滞,吞吞吐吐道:“睿儿他……被我逐出家门了。”
唐茂川再次闭目,嘴唇蠕动了几下,并没有说什么话来。唐家不是一个两个人的生意,就如同当初唐睿说的那样,长房二房之间有明争暗斗,就连其他几个族老的后辈们,也想着夺权夺势。
唐家虽不是因为唐睿的告密而落败,然而那些想要从中获利的族老们,他们却将所有的愤怒发泄在了唐睿身上。如果唐轩德不壮士断腕,将自己这个庶子逐出唐门,那么难以平息这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老夫终于明白,当年李勋德为何能如此毅然决然地收山了。”唐茂川老泪浸湿了脸颊,一旁的老妇替他擦去了泪花,默不作响。
过了许久,唐茂川才又问道:“李家小子近日有何动作?”
“收了个瓦子,成日在瓦子里作乐。”
“可查清楚了?”
“探子盯了许久,确实一直都在瓦子里,不过是个小瓦子,听说原先东家去赶考了,卖了家业,被他给收了下来。”
唐茂川松了口气,道:“能喘过这个寒冬,唐家的酒楼才算缓过来。”
……
……
正如唐家人看到的那样,这半个月,李伯言确实窝在了瓦子之中。不过并非是在图乐子,而是在抄稿子。《西游记》的稿子倒是无需过多的修饰,不过《水浒传》以及斗破,李伯言还是要费些工夫修改的。至少不能嘲讽老赵家不是?虽然大宋还是比较开放,但是一切涉及朝政、皇权的事,能不碰,则不碰最妥当。
攒花棚近来做了不少的改良,首先就是腰棚之中的座位,将原先分散的一个个位置全部打通,换成了一长条的弧形木凳,这样既方便进出,又能卖出更多的席位来。一番改造,居然将原本只能坐五百人的场子,扩张成了八百人。李伯言也不打算外扩,主要还是在这个传声靠喊的年代,没有话筒,这人声儿,再远就听不到了。
戏台前边又加了两排座儿,将原本的勾栏也撤去了。在李伯言看来,这完全是多余的,又不是卖站票,还怕观众拥到戏台上来不成?
苏州城的瓦子,也开白天场。原本关了半把月,以为要倒闭的攒花棚,忽然在今日重新开业,而且还是免费的。
农闲的时日里,自然有不少人想着凑热闹,反正都是免费的,好看难看也就这样了。
李伯言特地将仇巾眉带来了,坐在青龙头的位置上,乐呵呵地等待着好戏开场。
台上放着一张小桌,其实在大宋,便有说书这个行当,只是大宋的说书就是讲史,这说得好吧,带些乐子跟笑料,到还能兑付,不过说的无聊的点的,就等于是白开水,听得乏味不说,讲的人还吃力。
老秦原先就是讲史的,所以李伯言的稿子到他手里,这几天来回这么一熟读,便完活了。
仇巾眉说道:“你在瓦舍里捣鼓这么久,就干了这个?”
“是啊,仇姐姐好好看就知道了。”
秦伯走到台面上,角落了金锣一敲。
“静场!”
秦伯扫了一眼周围,清了清嗓子。
“诸位看官,今儿个咱们将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这是哪朝哪代的事儿?”
“没听过啊,这且听老秦讲讲吧。”
台上醒木一敲。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前些段子,老秦背得滚瓜烂熟,也不用看稿子,讲得绘声绘色,就连不爱看说书的仇巾眉,带着好奇,仔细听起来。
大宋说书行当多为讲史,这史记哪有奇幻鼻祖《西游记》听得过瘾。老秦果然没让李伯言失望,光猴王出生这一章,底下人便听得津津有味,鸦雀无声。
“啪!”
醒木一拍。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众人回了回神儿,听得心里挠痒痒,然而秦伯微微一笑,很欠揍地来了一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PS: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