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风气西凉
- 2 第二章 落雷轰顶
- 3 第三章 前生今世
- 4 第四章 八脉交汇
- 5 第五章 拜师
- 6 第六章 浩然之气
- 7 第七章 兄弟相见
- 8 第八章 古灵精怪
- 9 第九章 谋定后动
- 10 第十章 易龙太乙阵
- 11 第十一章 白衣少年(上)
- 12 第十二章 白衣少年(中)
- 13 第十三章 白衣少年(下)
- 14 第十四章 再拜名师
- 15 第十五章 从头开始
- 16 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
- 17 第十七章 意外之喜
- 18 第十八章 结盟
- 19 第十九章 寻觅良才(上)
- 20 第二十章 寻觅良才(中)
- 21 第二十一章 寻觅良才(下)
- 22 第二十二章 异宝
- 23 第二十三章 意外收获
- 24 第二十四章 英雄出少年(上)
- 25 第二十五章 英雄出少年(下)
- 26 第二十六章 第一个年关
- 27 第二十七章 勾连异族
- 28 第二十八章 败报频传
- 29 第二十九章 临危受命
- 30 第三十章 设伏
- 31 第三十一章 拂晓之战(上)
- 32 第三十二章 拂晓之战(中)
- 33 第三十三章 拂晓之战(下)
- 34 第三十四章 驰援祖厉
- 35 第三十五章 袭营
- 36 第三十六章 来去如风
- 37 第三十七章 韩遂的怒火
- 38 第三十八章 闪电奔袭
- 39 第三十九章 血战祖厉(一)
- 40 第四十章 血战祖厉(二)
- 41 第四十一章 血战祖厉(三)
- 42 第四十二章 血战祖厉(四)
- 43 第四十三章 援军到来
- 44 第四十四章 河东徐晃
- 45 第四十五章 反击之前奏
- 46 第四十六章 反击之序章
- 47 第四十七章 反击之高音
- 48 第四十八章 反击之尾音
- 49 第四十九章 大破叛军
- 50 第五十章 各方反应
- 51 第五十一章 重置州牧
- 52 第五十二章 乱世枭雄
- 53 第五十三章 攻陷金城
- 54 第五十四章 张绣来到
- 55 第五十五章 红脸的大汉
- 56 第五十六章 前倨后恭
- 57 第五十七章 阴差阳错
- 58 第五十八章 出征陇西
- 59 第五十九章 欲盖弥彰
- 60 第六十章 擒贼先擒王(上)
- 61 第六十一章 擒贼先擒王(中)
- 62 第六十二章 擒贼先擒王(下)
- 63 第六十三章 扬威西凉(上)
- 64 第六十四章 扬威西凉(下)
- 65 第六十五章 一月三迁
- 66 第六十六章 平原令刘备
- 67 第六十七章 庆功宴
- 68 第六十八章 针锋相对
- 69 第六十九章 金城新貌
- 70 第七十章 毒士贾诩
- 71 第七十一章 赵云离去
- 72 第七十二章 组建商会
- 73 第七十三章 刘宏驾崩
- 74 第七十四章 十常侍、何进
- 75 第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
- 76 第七十六章 宫闱内斗
- 77 第七十七章 董卓进京
- 78 第七十八章 聪慧的杨婉儿
- 79 第七十九章 商业奇才
- 80 第八十章 董卓的野心
- 81 第一章 天怒人怨
- 82 第二章 动如雷霆(上)
- 83 第三章 动如雷霆(下)
- 84 第四章 强攻陇县(上)
- 85 第五章 强攻陇县(中)
- 86 第六章 强攻陇县(下)
- 87 第七章 陇县易主
- 88 第八章 推心置腹
- 89 第九章 再无芥蒂
- 90 第十章 一统西凉
- 91 第十一章 联军盟主
- 92 第十二章 双雄初见
- 93 第十三章 歃血为盟
- 94 第十四章 各怀鬼胎
- 95 第十五章 内斗不休
- 96 第十六章 西凉勇华雄
- 97 第十七章 温酒斩华雄
- 98 第十八章 射术无双
- 99 第十九章 人中吕布(上)
- 100 第二十章 人中吕布(中)
- 101 第二十一章 人中吕布(下)
- 102 第二十二章 三“熊”战吕布(上)
- 103 第二十三章 三英“熊”吕布(下)
- 104 第二十四章 坐收名利
- 105 第二十五章 大败亏输
- 106 第二十六章 巧遇郑泰
- 107 第二十七章 奇袭洛阳
- 108 第二十八章 奇袭洛阳(中)
- 109 第二十九章 奇袭洛阳(下)
- 110 第三十章 宛若惊鸿
- 111 第三十一章 乱世佳人
- 112 第三十二章 斗阵徐荣(上)
- 113 第三十三章 斗阵徐荣(下)
- 114 第三十四章 神兵宝甲
- 115 第三十五章 重剑巨阙
- 116 第三十六章 霸道的爱意
- 117 第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
- 118 第三十八章 洛阳大乱(上)
- 119 第三十九章 洛阳大乱(中)
- 120 第四十章 洛阳大乱(下)
- 121 第四十一章 飞熊卫,除名!
- 122 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
- 123 第四十三章 小会盟(上)
- 124 第四十四章 小会盟(下)
- 125 第四十五章 董卓西迁(上)
- 126 第四十六章 董卓西迁(下)
- 127 第四十七章 千里哀鸿
- 128 第四十八章 宁负天下人
- 129 第四十九章 解忧饮
- 130 第五十章 儒将周瑜?(上)
- 131 第五十一章 儒将周瑜?(下)
- 132 第五十二章 纵横驰骋(上)
- 133 第五十三章 纵横驰骋(中)
- 134 第五十四章 纵横驰骋(下)
- 135 第五十五章 凿穿!凿穿!
- 136 第五十六章 坐地分赃(上)
- 137 第五十七章 坐地分赃(下)
- 138 第五十八章 分道扬镳
- 139 第五十九章 殊死激战(上)
- 140 第六十章 殊死激战(中)
- 141 第六十一章 殊死激战(下)
- 142 第六十二章 冒险的勇气
- 143 第六十三章 兵不厌诈
- 144 第六十四章 虎口脱险
- 145 第六十五章 空城计
- 146 第六十六章 明日之星
- 147 第六十七章 建塞黄土塬
- 148 第六十八章 整顿西凉
- 149 第六十九章 大变革(上)
- 150 第七十章 大变革(下)
- 151 第七十一章 西凉学府
- 152 第七十二章 武装到牙齿
- 153 第七十四章 大洗牌(上)
- 154 第七十五章 大洗牌(下)
- 155 第七十六章 童渊辞世
- 156 第七十七章 马超大婚(上)
- 157 第七十八章 马超大婚(中)
- 158 第七十九章 马超大婚(下)
- 159 第八十章 别样的贺礼
- 160 第八十一章 洞房花烛夜
- 161 第八十二章 外松内紧
- 162 第八十三章 祭师出征
- 163 第八十四章 针锋相对(上)
- 164 第八十五章 针锋相对(中)
- 165 第八十六章 针锋相对(下)
- 166 第八十七章 吕布,败退!(上)
- 167 第八十八章 吕布,败退!(中)
- 168 第八十九章 吕布,败退!(下)
- 169 第九十章 华佗的善心
- 170 第九十一章 郑泰献策
- 171 第九十二章 裂痕
- 172 第九十三章 四面埋伏
- 173 第九十四章 困兽之斗
- 174 第九十五章 丧家之犬(上)
- 175 第九十六章 丧家之犬(中)
- 176 第九十七章 丧家之犬(下)
- 177 第九十八章 高顺投诚
- 178 第九十九章 离心
- 179 第一百章 商会之争
- 180 第一百零一章 照单全收
- 181 第一百零二章 坚守陈仓
- 182 第一百零叁章 攻破陈仓(上)
- 183 第一百零四章 攻破陈仓(中)
- 184 第一百零五章 攻破陈仓(下)
- 185 第一百零六章 分进合击
- 186 第一百零七章 亡命天涯(上)
- 187 第一百零八章 亡命天涯(中)
- 188 第一百零九章 亡命天涯(下)
- 189 第一百一十章 可耻的吕布
- 19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翊受阻
- 191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 192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斗智(中)
- 193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斗智(下)
- 19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无常形
- 19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 196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后顾无忧
- 197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怀鬼胎(上)
- 198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中)
- 199 第一百二十章 各怀鬼胎(下)
- 20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斩李傕!(上)
- 201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李傕!(下)
- 202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诛郭汜!
- 203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上)
- 20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安攻坚战(二)
- 205 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攻坚战(三)
- 206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攻坚战(四)
- 207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攻坚战(五)
- 208 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安攻坚战(六)
- 209 第一百三十章 长安攻坚战(七)
- 210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攻坚战(八)
- 21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卓之死(上)
- 212 第一百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中)
- 213 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卓之死(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协出逃
- 215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枭雄曹操
- 216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全据关中
- 217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极生悲
- 21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挟天子令诸侯
- 219 第一百四十章 博弈
- 220 第一章 曹操的反应
- 221 第二章 绝色甄宓
- 222 第三章 强强联手(上)
- 223 第四章 强强联手(下)
- 224 第五章 鼎盛关中
- 225 第六章 狼狈的刘备
- 226 第七章 无知陶应
- 227 第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
- 228 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下)
- 229 第十章 睿智曹操
- 230 第十一章 徐州暗流
- 231 第十二章 刘备再娶(上)
- 232 第十三章 刘备再娶(下)
- 233 第十四章 徐州易主
- 234 第十五章 子龙之怒
- 235 第十六章 伪善刘备
- 236 第十七章 远征西域(一)
- 237 第十八章 远征西域(二)
- 238 第十九章 远征西域(三)
- 239 第二十章 远征西域(四)
- 240 第二十一章 远征西域(五)
- 241 第二十二章 远征西域(六)
- 242 第二十三章 人才济济
- 243 第二十四章 无孔不入
- 244 第二十五章 美女配英雄
- 245 第二十六章 多喜临门
- 246 第二十七章 欠下情债
- 247 第二十八章 一山二虎
- 248 第二十九章 张飞失徐州
- 249 第三十章 刘备的心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拜师
第五章 拜师
华佗的一番话,说的马超目瞪口呆!
什么玩意?被落雷击中,还有淬炼筋骨、祛除体内杂质,乃至脱胎换骨的巨大好处?瞬间获得百年功力之类的情节,这不是前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桥段么?竟然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这,这也太他妈的巧了吧!
马超有些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犹自有些不敢相信。幸福来得太突然也太猛烈,即便是马超这样有这两世心境的人,一时之间,竟也是接受不了。
显然,华佗并没打算就此结束,丝毫没有照顾一下马超小心脏的承受能力,依旧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夫创五禽之戏,苦练数十载,勉强算是达到了玄关的境界。哦,道家修炼的境界,共分为九个境界,玄关仅仅是第四个境界而已。玄关之下,称为辟谷之境。少将军连日来不曾进食,可身体情况却没有衰败,在结合刚才少将军体内浩然之气的蓬勃程度,老夫推断,少将军怕是已经登临筑基之境的顶峰,即将踏入这辟谷之境了。古往今来,唯有道家的始祖老子,才达到过那传说中的化神之境,少将军如此年幼便已登临筑基之境的巅峰,当真是难得啊。”
辟谷?玄关??化神???
这是在修仙吗?
如果是别的人,对马超说这样的话,马超一定会嗤之以鼻。
可眼前的人却是神医华佗!以华佗的精湛医术而论,他对人体的各处脉络自然是再熟悉不过的,而且华佗是个文化素养极高的人,是不会轻易相信那些以讹传讹的谣言的。
反之,正因为华佗对人体经脉熟悉到了极致,所以他才有可能在长年行医的摸索过程中,以无双的医术为根基,配合五行八卦的原理,而自创出可以修炼内力的五禽之戏,才可以被后人尊称为内家功夫的开山鼻祖。
什么是内家功夫?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后世的所谓内功、气功,可以通过体内气息的流转,来锻炼身体内部的器官,从而使自身身体强健,精神饱满,在战斗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耐力、力量、速度、反应度等等各项指标,并且使身体具有极强的自我保护能力等功效。修炼到极致的话,更有抵抗饥饿、调节体表温度等妙用,总之,内家功夫就是对身体强化的一种神奇且科学的方法。
但是内家功夫,真的像华佗所说的这样神奇吗?并且还像后世小说中的修仙一样,存在九个境界?马超仔细的思考着,最后断定,华佗所言,应该不虚。
在古时,人们的思想较为狭隘,文化水平也不高,且极为迷信,往往将解释不通的事情,便用鬼神之说来自圆其说。或许,后世那些对内家功夫修炼者的夸张表述,正是源于普通的人们,在见识到了某些内家高手超出常人的强大之后,以讹传讹而导致内家功夫被无限夸大了,这些被夸大了的传说,也就成了后世修仙小说中的蓝本了。
当然,华佗所说的筑基、辟谷等境界,肯定也并非后世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沉下心神快速浏览了一下存储于脑子里的记忆精粹,在与华佗所言相互印证之后,马超终于得出了上述的结论,心中自然也就释然了。
存储于记忆中的这些精粹,并非华夏数千年历史的全部积累,在很多的事情上,这些记忆精粹并不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能为马超指明大概的方向,而没有具体的细节。通过刚才华佗对内家功夫的描述,马超已然明白,记忆中的精粹就像是一篇文章的总纲,而马超若想写出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来,还必须以总纲为基础,围绕着总纲进行深一层的挖掘,添加上自己的词汇,使总纲演化成完整的文章才行。
从内家功夫这件事上,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马超想要将记忆中的精粹,与现在所处的时代完美融合,还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钻研才行,并不是说他拥有了这些记忆精粹,便成为先知,什么事情都能先知先觉了。
领悟,除了悟性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阅历和刻苦的修炼才行。
前生的马超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人生阅历极为浅薄;而今世的马超,才仅仅只有十四岁,虽然出身命门,可在这个年纪上,又能有什么丰富的阅历?如果此时有一位人生阅历十分丰富,且在某些领域登峰造极的导师,时常指点马超的话,导师可以将马超挖掘记忆精粹的进程大大缩短。
马超有些苦恼的看了华佗一眼。
华佗适才的一番话,让马超忽然觉的,自己就像是个守着宝藏却无法随意消费其中哪怕一文钱的可怜虫。因为自己暂时还没找到开启全部宝藏的钥匙!明明在自己的记忆中,就存储着内家功夫的精粹,可若不是华佗提起,马超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这方面的记忆呢。这怎么能让马超不苦恼呢?
慢着,等等!
马超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道灵光,他再次把目光落在了华佗的身上。
神医华佗,品德高尚,数十年来行医天下,解决的疑难杂症不胜枚举,且又是内家功夫的开山鼻祖,更兼游行天下数十年来,阅人无数,对人心的洞悉和世事的熟知,绝非寻常人可比,这不是摆在眼前的导师吗?
若能得到华佗的悉心指点,马超相信,自己对人体脉络的把握,必然会更加精准,这将让自己在修炼内家功夫方面如虎添翼!更何况,华佗的人生阅历,本身就十分珍贵,完全可以成为引导自己开启记忆中宝藏的那把钥匙啊!
既能加快自身记忆精粹的开发,又能在内家功夫修炼方面,给自己最正确的指导,岂非两全其美的好事?
在世人眼里,只是医术精湛的华佗,在马超看来,却符合一名导师的所有特征!
一念之此,马超不再犹豫。
起身对着华佗深深一拜,恭敬的说道:“元化先生,小子不才,请元化先生收录于门下,传授小子真正的五禽之戏,指引小子登上内家功夫的巅峰!”
马超的语气,十分的诚恳,让华佗始料未及。
在这个时代,医者虽然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尊敬,可却绝少能得到名门望族的礼遇,这是由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像马超这样出身名门,却愿意如此恭敬、诚恳的请求华佗将其收录门下之人,华佗还从未遇到过。要知道,马超的祖上,可是曾经威震大汉的伏波将军马援啊!自马援以后,马氏一门人才辈出,马家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啊!
更难得的是,马超因机缘巧合,再加上自身的体质特殊,其内家功夫的境界,已然接近于华佗了,可马超却没有生出丝毫的自满情绪,反而很是谦逊的执意要拜华佗为师,以便去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份少年人身上绝难看到的心态,令华佗十分赞赏。
然而,尽管对马超的评价一直很高,此刻又满是赞赏之意,可华佗却并没有立刻答应马超的请求,脸上的微笑慢慢消退,神色反而渐渐严肃了起来:“少将军,他日你若能将这浩然之气修炼至登峰造极的地步,意欲何为?”
马超没有丝毫的犹豫,朗声答道:“现今天下,乱象已现,积重难返。马超之志向,自是提手中剑、掌中枪,建功沙场,平乱天下!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流血,也会有很多人丧命,但换来的,却是整个天下的太平。”
马超其实心里清楚,华佗之所以会有此一问,用意便是在考量自己的胸襟,华佗不希望看到马超在内功大成之后,成为恃强凌弱、霍乱天下的枭雄。
只是马超不愿隐瞒心中的志向,更不愿编制花言巧语蒙骗华佗,唯有直言以对,方为坦诚。
至于华佗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胸中抱负,而责怪自己将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导致生灵涂炭,甚至就此拂袖而去,马超已经顾不得了。
宁可直言以对,绝不欺瞒!
马超的话,让华佗沉默了许久。显然,华佗在马超的回答中,嗅到了杀戮的血腥之气。这对于医者仁心的华佗来说,并不容易接受。
沉默,良久的沉默。
华佗与马超,一老一少,一坐一站,就这样在沉默中对视着……
不知过了多久,华佗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悲凉的打破了沉默:“孟起,老夫在你的眼中,看到的只有清澈与坚毅,并没有半分的邪念。也罢,当今乱世,可谓病入膏肓,重症用猛药,乱世自当用杀戮来结束。老夫便收下你这个弟子了。但是孟起,你切记,人心向善。能少流血的时候,便让这个世上的人们,少流些血吧。”
言语之间,华佗已经更换了对马超的称呼,从少将军,变成了马超的字。
马超心中一喜,松了一口气,双膝重重的砸在了华佗身前的地板上,恭敬的说道:“弟子谨遵师命!若有所违,五雷轰顶!”
华佗脸上恢复了先前和蔼的微笑,伸手拉起了马超,打趣的说道:“你以为,落雷还能对付得了你么?这五雷轰顶的誓言,就不必拿来糊弄为师了……”
什么玩意?被落雷击中,还有淬炼筋骨、祛除体内杂质,乃至脱胎换骨的巨大好处?瞬间获得百年功力之类的情节,这不是前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桥段么?竟然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这,这也太他妈的巧了吧!
马超有些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犹自有些不敢相信。幸福来得太突然也太猛烈,即便是马超这样有这两世心境的人,一时之间,竟也是接受不了。
显然,华佗并没打算就此结束,丝毫没有照顾一下马超小心脏的承受能力,依旧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夫创五禽之戏,苦练数十载,勉强算是达到了玄关的境界。哦,道家修炼的境界,共分为九个境界,玄关仅仅是第四个境界而已。玄关之下,称为辟谷之境。少将军连日来不曾进食,可身体情况却没有衰败,在结合刚才少将军体内浩然之气的蓬勃程度,老夫推断,少将军怕是已经登临筑基之境的顶峰,即将踏入这辟谷之境了。古往今来,唯有道家的始祖老子,才达到过那传说中的化神之境,少将军如此年幼便已登临筑基之境的巅峰,当真是难得啊。”
辟谷?玄关??化神???
这是在修仙吗?
如果是别的人,对马超说这样的话,马超一定会嗤之以鼻。
可眼前的人却是神医华佗!以华佗的精湛医术而论,他对人体的各处脉络自然是再熟悉不过的,而且华佗是个文化素养极高的人,是不会轻易相信那些以讹传讹的谣言的。
反之,正因为华佗对人体经脉熟悉到了极致,所以他才有可能在长年行医的摸索过程中,以无双的医术为根基,配合五行八卦的原理,而自创出可以修炼内力的五禽之戏,才可以被后人尊称为内家功夫的开山鼻祖。
什么是内家功夫?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后世的所谓内功、气功,可以通过体内气息的流转,来锻炼身体内部的器官,从而使自身身体强健,精神饱满,在战斗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耐力、力量、速度、反应度等等各项指标,并且使身体具有极强的自我保护能力等功效。修炼到极致的话,更有抵抗饥饿、调节体表温度等妙用,总之,内家功夫就是对身体强化的一种神奇且科学的方法。
但是内家功夫,真的像华佗所说的这样神奇吗?并且还像后世小说中的修仙一样,存在九个境界?马超仔细的思考着,最后断定,华佗所言,应该不虚。
在古时,人们的思想较为狭隘,文化水平也不高,且极为迷信,往往将解释不通的事情,便用鬼神之说来自圆其说。或许,后世那些对内家功夫修炼者的夸张表述,正是源于普通的人们,在见识到了某些内家高手超出常人的强大之后,以讹传讹而导致内家功夫被无限夸大了,这些被夸大了的传说,也就成了后世修仙小说中的蓝本了。
当然,华佗所说的筑基、辟谷等境界,肯定也并非后世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沉下心神快速浏览了一下存储于脑子里的记忆精粹,在与华佗所言相互印证之后,马超终于得出了上述的结论,心中自然也就释然了。
存储于记忆中的这些精粹,并非华夏数千年历史的全部积累,在很多的事情上,这些记忆精粹并不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能为马超指明大概的方向,而没有具体的细节。通过刚才华佗对内家功夫的描述,马超已然明白,记忆中的精粹就像是一篇文章的总纲,而马超若想写出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来,还必须以总纲为基础,围绕着总纲进行深一层的挖掘,添加上自己的词汇,使总纲演化成完整的文章才行。
从内家功夫这件事上,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马超想要将记忆中的精粹,与现在所处的时代完美融合,还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钻研才行,并不是说他拥有了这些记忆精粹,便成为先知,什么事情都能先知先觉了。
领悟,除了悟性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阅历和刻苦的修炼才行。
前生的马超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人生阅历极为浅薄;而今世的马超,才仅仅只有十四岁,虽然出身命门,可在这个年纪上,又能有什么丰富的阅历?如果此时有一位人生阅历十分丰富,且在某些领域登峰造极的导师,时常指点马超的话,导师可以将马超挖掘记忆精粹的进程大大缩短。
马超有些苦恼的看了华佗一眼。
华佗适才的一番话,让马超忽然觉的,自己就像是个守着宝藏却无法随意消费其中哪怕一文钱的可怜虫。因为自己暂时还没找到开启全部宝藏的钥匙!明明在自己的记忆中,就存储着内家功夫的精粹,可若不是华佗提起,马超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这方面的记忆呢。这怎么能让马超不苦恼呢?
慢着,等等!
马超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道灵光,他再次把目光落在了华佗的身上。
神医华佗,品德高尚,数十年来行医天下,解决的疑难杂症不胜枚举,且又是内家功夫的开山鼻祖,更兼游行天下数十年来,阅人无数,对人心的洞悉和世事的熟知,绝非寻常人可比,这不是摆在眼前的导师吗?
若能得到华佗的悉心指点,马超相信,自己对人体脉络的把握,必然会更加精准,这将让自己在修炼内家功夫方面如虎添翼!更何况,华佗的人生阅历,本身就十分珍贵,完全可以成为引导自己开启记忆中宝藏的那把钥匙啊!
既能加快自身记忆精粹的开发,又能在内家功夫修炼方面,给自己最正确的指导,岂非两全其美的好事?
在世人眼里,只是医术精湛的华佗,在马超看来,却符合一名导师的所有特征!
一念之此,马超不再犹豫。
起身对着华佗深深一拜,恭敬的说道:“元化先生,小子不才,请元化先生收录于门下,传授小子真正的五禽之戏,指引小子登上内家功夫的巅峰!”
马超的语气,十分的诚恳,让华佗始料未及。
在这个时代,医者虽然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尊敬,可却绝少能得到名门望族的礼遇,这是由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像马超这样出身名门,却愿意如此恭敬、诚恳的请求华佗将其收录门下之人,华佗还从未遇到过。要知道,马超的祖上,可是曾经威震大汉的伏波将军马援啊!自马援以后,马氏一门人才辈出,马家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啊!
更难得的是,马超因机缘巧合,再加上自身的体质特殊,其内家功夫的境界,已然接近于华佗了,可马超却没有生出丝毫的自满情绪,反而很是谦逊的执意要拜华佗为师,以便去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份少年人身上绝难看到的心态,令华佗十分赞赏。
然而,尽管对马超的评价一直很高,此刻又满是赞赏之意,可华佗却并没有立刻答应马超的请求,脸上的微笑慢慢消退,神色反而渐渐严肃了起来:“少将军,他日你若能将这浩然之气修炼至登峰造极的地步,意欲何为?”
马超没有丝毫的犹豫,朗声答道:“现今天下,乱象已现,积重难返。马超之志向,自是提手中剑、掌中枪,建功沙场,平乱天下!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流血,也会有很多人丧命,但换来的,却是整个天下的太平。”
马超其实心里清楚,华佗之所以会有此一问,用意便是在考量自己的胸襟,华佗不希望看到马超在内功大成之后,成为恃强凌弱、霍乱天下的枭雄。
只是马超不愿隐瞒心中的志向,更不愿编制花言巧语蒙骗华佗,唯有直言以对,方为坦诚。
至于华佗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胸中抱负,而责怪自己将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导致生灵涂炭,甚至就此拂袖而去,马超已经顾不得了。
宁可直言以对,绝不欺瞒!
马超的话,让华佗沉默了许久。显然,华佗在马超的回答中,嗅到了杀戮的血腥之气。这对于医者仁心的华佗来说,并不容易接受。
沉默,良久的沉默。
华佗与马超,一老一少,一坐一站,就这样在沉默中对视着……
不知过了多久,华佗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悲凉的打破了沉默:“孟起,老夫在你的眼中,看到的只有清澈与坚毅,并没有半分的邪念。也罢,当今乱世,可谓病入膏肓,重症用猛药,乱世自当用杀戮来结束。老夫便收下你这个弟子了。但是孟起,你切记,人心向善。能少流血的时候,便让这个世上的人们,少流些血吧。”
言语之间,华佗已经更换了对马超的称呼,从少将军,变成了马超的字。
马超心中一喜,松了一口气,双膝重重的砸在了华佗身前的地板上,恭敬的说道:“弟子谨遵师命!若有所违,五雷轰顶!”
华佗脸上恢复了先前和蔼的微笑,伸手拉起了马超,打趣的说道:“你以为,落雷还能对付得了你么?这五雷轰顶的誓言,就不必拿来糊弄为师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