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3 第541章 收复山西全境
- 544 第542章 近卫军进逼天津卫
- 545 第543章 北伐进击之残阳烟火
- 546 第544章 近卫军骑兵突入天津卫
- 547 第545章 收复天津卫
- 548 第546章 帝临通州
- 549 第547章 我是皇帝我怕谁
- 550 第548章 大明需要朝气和狂妄
- 551 第549章 我大清完了
- 552 第550章 收复京师!
- 553 第551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
- 554 第552章 入主乾清宫
- 555 第553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
- 556 第554章 迷之自信的陈名夏
- 557 第555章 整个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汉贼
- 558 第556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员
- 559 第557章 陈名夏被乞丐羞辱
- 560 第558章 范文程与宁完我
- 561 第559章 处决多尔衮
- 562 第560章 人设大变的多尔衮
- 563 第561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场
- 564 第562章 害怕被批斗的宁完我
- 565 第563章 处决宁完我
- 566 第564章 孙之獬的罪有多大
- 567 第565章 处决孙之獬与陈名夏
- 568 第566章 再次变革政治制度
- 569 第567章 大明已准备重新开始
- 570 第568章 战争要继续进行下去
- 571 第569章 当用新的战争方式
- 572 第570章 朱由检搞不懂大明官员们
- 573 第571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
- 574 第572章 大明多了一个县
- 575 第573章 设立漠南总督
- 576 第574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
- 577 第575章 敌袭
- 578 第576章 经略漠南
- 579 第577章 占领科尔沁
- 580 第578章 皇后返京
- 581 第579章 送礼
- 582 第580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
- 583 第581章 此女对我们很重要
- 584 第582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
- 585 第583章 关于蒸汽轮船制造引发的争议
- 586 第584章 帝王发怒
- 587 第585章 马士英的算计
- 588 第586章 开创新式教育与设立新式学堂
- 589 第587章 新式教育改革
- 590 第588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
- 591 第589章 推迟新任首辅宣布之日
- 592 第590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
- 593 第591章 送土地时有问过人家土著意见吗
- 594 第592章 朕给你撑着
- 595 第593章 惠王见吏部尚书华允诚
- 596 第594章 周后着急了
- 597 第595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
- 598 第596章 朕准备玩把大的
- 599 第597章 关于女子放足
- 600 第598章 他朱慈烺离死不远
- 601 第599章 怒扇徐昭华
- 602 第600章 怒扇朱慈烺
- 603 第601章 朱慈烺谋反
- 604 第602章 将三位皇子打入诏狱
- 605 第603章 尘埃落定
- 606 第604章 国力大增的盛世大明
- 607 第605章 朝鲜使团与朝贡制度
- 608 第606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鲜使臣
- 609 第607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
- 610 第608章 朕要严办!
- 611 第609章 锁拿朝鲜使团
- 612 第610章 给朕拉下去斩了!
- 613 第611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
- 614 第612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
- 615 第613章 有屠杀自南洋来
- 616 第614章 帝王暴怒
- 617 第615章 兵伐南洋
- 618 第616章 蒸汽与风帆双动力战舰
- 619 第617章 加农炮 臼炮大显神威
- 620 第618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
- 621 第619章 狂虐荷兰东印度公司
- 622 第620章 枪杀红毛番
- 623 第621章 扫荡荷兰东印度群岛
- 624 第622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
- 625 第623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
- 626 第624章 进军荷兰
- 627 第625章 击溃荷兰舰队
- 628 第626章 大战荷兰陆军
- 629 第627章 大破荷兰方阵
- 630 第628章 建立大明第一个西洋殖民地
- 631 第629章 大明帝国的殖民时代
- 632 第630章 开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师城
- 633 第631章 第一辆蒸汽机车
- 634 第632章 大明与朝鲜的战事
- 635 第633章 攻入朝鲜
- 636 第634章 步兵野战榴弹炮
- 637 第635章 机炮营出动
- 638 第636章 步炮协同作战
- 639 第637章 图谋大明在朝鲜的租界区
- 640 第638章 南北并进灭朝鲜
- 641 第639章 给老太监的恩赐
- 642 第640章 处决外番贵族
- 643 第641章 朝鲜国王求饶
- 644 第642章 准备征服倭国
- 645 第643章 明军登陆长崎
- 646 第644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
- 647 第645章 刺刀拼杀与占领九州岛全境
- 648 第646章 登陆日本本州
- 649 第647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
- 650 第648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
- 651 第649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
- 652 第650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
- 653 第651章 黄河铁路大桥上的君臣奏对
- 654 第652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
- 655 第653章 商人们要求皇帝重新掌权
- 656 第654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
- 657 第655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对
- 658 第656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
- 659 第657章 复杂的大明社会结构
- 660 第658章 召开廷议
- 661 第659章 关于取缔农业税与管控地方官府
- 662 第660章 资产阶级与手工业者渗透进朝堂
- 663 第661章 帝国两派之争
- 664 第662章 臣等恭领圣谕
- 665 第663章 朝野震动
- 666 第664章 官府与地方商民之争
- 667 第665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
- 668 第666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
- 669 第667章 大明中央内阁出面
- 670 第668章 富商进京
- 671 第669章 内阁否决两院提案
- 672 第670章 帝国政体基本稳固下来
- 673 第671章 阻断英国发展进程
- 674 第672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
- 675 第673章 关于电磁感应
- 676 第674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
- 677 第675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
- 678 第676章 牛顿和他的表妹
- 679 第677章 发电机
- 680 第678章 铁甲舰
- 681 第679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 682 第680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 683 第681章 占领地中海直布罗陀
- 684 第682章 签订《直布罗陀条约》
- 685 第683章 帝国扩张之路
- 686 第684章 十大元帅十大将
- 687 第685章 大结局
- 688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51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
第551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
李明睿也很不耻这些降清文官的行径。
这里面不少当初是他的同僚好友,他不由得想起在崇祯十七年离开北京城前夕,他力劝这些同僚好友随陛下南迁的事来。
在当时,这些降清文官没少在他面前抨击陛下的失德,也没少骂自己不懂变通的,但如今,他却没想到这些降清的同僚在自己大明皇帝陛下重还北京时表现得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恭顺。
“只怕比如今恭迎陛下您还要恭顺,毕竟陛下您不是鞑子”。
李明睿这么一说,朱由检对这些降清文官更为不爽,轻哼一声就进入了北京城。
这时候,淅淅沥沥的雨落了下来,洒在宁静而又萧索的北京城街道上,空空如也的阁楼牌坊下只有湿漉漉的青石板延伸到皇城根。
浑身是血的锦衣卫刚杀了一名清军一见帝王朱由检出现,便立即匍匐在地:“叩见吾皇!”
近卫军官兵也陆陆续续地先跑了进来,刘希尧亲自带着他们开始接管城楼,一干清军全部被拿下。
张同敞带着禁卫营走在最前面。
一时,倒也有一支零散的清军不知从哪里冲了过来,朝朱由检这边杀了过来。
砰砰!
张同敞的禁卫营的近卫军官兵立即开枪,这些清军当场被射杀在地。
朱由检冷眉一挑,继续拽紧缰绳朝皇城走去。
他走得很慢,他在仔细打量这京师,这真正属于自己的京师。
崇祯十七年的那个春季,他走得太匆忙,匆忙地都没来得及细细看看这北京城。
这座承载了帝国两百多年国运的城市。
只是大明门被改成了大清门。
只是在大明门外已没有昔日的市井繁华,没有峨冠博带,也没有厚重的京腔吆喝声。
只是汉人们皆被赶出了北京城,此时的勾栏瓦肆里只有醉生梦死与不事生产的旗人。
“张梦锡,朕命你临时接掌顺天府尹之职,全面接管京师,圈占汉家百姓之房屋产业之旗人全部处决,为官者暂时羁押起来等候严惩,从逆之汉贼也全部羁押,同时立即恢复城秩序。”
“黄得功,近卫军第四军第一兵团暂时为京营部队,由你提督京营,继续封锁京城,所有人等只准进不准出,擅闯者立斩不赦!再次严明军纪,近卫军与锦衣卫上下官兵恪守军令,擅自行事者,立斩不赦!”
“是!”
张梦锡和黄得功站了出来,回应了一声。
“你们去忙吧,不必陪着朕”。
朱由检将手一挥便进入了皇城,而张梦锡和黄得功则带着一干兵马往反方向而去。
“李邦华,李明睿,现在由你二人组成北京行在内阁,李邦华为首辅兼领吏部与户部,李明睿次辅兼领兵部与工部,陈子龙领礼部,带着你们的人立即接管部院寺等衙门,所有文案书册全部封存,所有官吏暂时看押起来,由袁继咸任行在左都御史兼刑部尚书大理寺正卿,负责审讯判决这些官吏,近卫军第一第三第二军的政工干部与文职人员全部由你们会同安排,宁可超擢我近卫军官兵也不得用降清官吏!”
朱由检说毕后,李邦华与李明睿、袁继咸三位近卫军总督以及巡抚陈子龙便开始各自得令而去。
“虽说北都已复,但北伐还未结束,现在暂由周遇吉主持军务,负责各地依旧在进行的北伐战事。”
朱由检将军务也交给了周遇吉。
现在刚刚收复北京城,大明的整套文武班子大部分还在南京,因而他只能先让随自己进京的近卫军官员开始着手恢复北京城的治安与秩序。
朱由检继续往皇城里走,各处昔日森严的街道上已经响起了嘈杂的马蹄声,李邦华等近卫军官员已开始领兵去接管六部衙门与都察院、大理寺等机构。
而刘希尧也奉朱由检旨意带着第一军第二兵团先走一步,接管皇城的防务。
朱由检此时身边只有司礼监随堂徐昭华、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王自德、锦衣卫都指挥同知李若琏、近卫军大元帅府直属禁卫营副将张同敞以及禁卫营官兵和若干锦衣卫与内官还有一直在马车里的祁贵人。
朱由检继续往宫城走去。
雨开始越小越大,青石板街道开始呈现出一片碧绿色,鲜红的宫墙开始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朱由检面前。
承天门!
朱由检渐渐地靠近了它,进入这承天门就等于正式进入了皇城。
不过,此时的承天门倒是有一些清军尸体与被打坏了的城门,很明显刘希尧在接管皇城时还是难以避免的和还留守在这里的清军发生了交战。
但朱由检并未觉得紧张与恐惧,自己从六年前离开紫禁城到六年后回到紫禁城,这一路本就伴随着血雨腥风。
“陛下,请回辇吧,这雨下大了!”
此时,徐昭华不由得劝了一句。
“不!朕要好好看看这紫禁城,看看他们,朕不能再让他们陷入异族之手!这是朕的家园!”
朱由检拒绝了徐昭华的建言,冒着越来越大的雨继续往端门走去。
端门豁然而开,刘希尧带着一干近卫军官兵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冒雨跑了出来,笔直地站在御道上,向朱由检行起了军礼:“恭迎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朱由检笑了,他此时感到无比的欢快,饶是此时从端门处流出的雨水还是红色的,但也正是因为这场雨把这座被建虏占据六年的宫城洗刷得干干净净。
横铺在汉白玉石阶上的清军尸体象征着建虏的末路,而笔直站在御道上的近卫军官兵则标志着大明重新的崛起。
皇极门此时也缓缓打开,锦衣卫镇抚使卫琮押着阿济格走了出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问道:“此人是谁?”
“回陛下,此人乃是伪清英亲王阿济格。”
卫琮回答后,朱由检只是点了点头,便凝重地进入了皇极门。
朱由检踏上了玉阶,走上了丹樨,王自德带着一干锦衣卫跟了上来。
此时,多尔衮依旧坐在乾清宫内看着朱由检的出现。
朱由检见自己宝座上还坐着一干满脸胡茬的鞑子,不由得喝问了一声:“这里是朕的坐位,你给朕滚开!”
这里面不少当初是他的同僚好友,他不由得想起在崇祯十七年离开北京城前夕,他力劝这些同僚好友随陛下南迁的事来。
在当时,这些降清文官没少在他面前抨击陛下的失德,也没少骂自己不懂变通的,但如今,他却没想到这些降清的同僚在自己大明皇帝陛下重还北京时表现得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恭顺。
“只怕比如今恭迎陛下您还要恭顺,毕竟陛下您不是鞑子”。
李明睿这么一说,朱由检对这些降清文官更为不爽,轻哼一声就进入了北京城。
这时候,淅淅沥沥的雨落了下来,洒在宁静而又萧索的北京城街道上,空空如也的阁楼牌坊下只有湿漉漉的青石板延伸到皇城根。
浑身是血的锦衣卫刚杀了一名清军一见帝王朱由检出现,便立即匍匐在地:“叩见吾皇!”
近卫军官兵也陆陆续续地先跑了进来,刘希尧亲自带着他们开始接管城楼,一干清军全部被拿下。
张同敞带着禁卫营走在最前面。
一时,倒也有一支零散的清军不知从哪里冲了过来,朝朱由检这边杀了过来。
砰砰!
张同敞的禁卫营的近卫军官兵立即开枪,这些清军当场被射杀在地。
朱由检冷眉一挑,继续拽紧缰绳朝皇城走去。
他走得很慢,他在仔细打量这京师,这真正属于自己的京师。
崇祯十七年的那个春季,他走得太匆忙,匆忙地都没来得及细细看看这北京城。
这座承载了帝国两百多年国运的城市。
只是大明门被改成了大清门。
只是在大明门外已没有昔日的市井繁华,没有峨冠博带,也没有厚重的京腔吆喝声。
只是汉人们皆被赶出了北京城,此时的勾栏瓦肆里只有醉生梦死与不事生产的旗人。
“张梦锡,朕命你临时接掌顺天府尹之职,全面接管京师,圈占汉家百姓之房屋产业之旗人全部处决,为官者暂时羁押起来等候严惩,从逆之汉贼也全部羁押,同时立即恢复城秩序。”
“黄得功,近卫军第四军第一兵团暂时为京营部队,由你提督京营,继续封锁京城,所有人等只准进不准出,擅闯者立斩不赦!再次严明军纪,近卫军与锦衣卫上下官兵恪守军令,擅自行事者,立斩不赦!”
“是!”
张梦锡和黄得功站了出来,回应了一声。
“你们去忙吧,不必陪着朕”。
朱由检将手一挥便进入了皇城,而张梦锡和黄得功则带着一干兵马往反方向而去。
“李邦华,李明睿,现在由你二人组成北京行在内阁,李邦华为首辅兼领吏部与户部,李明睿次辅兼领兵部与工部,陈子龙领礼部,带着你们的人立即接管部院寺等衙门,所有文案书册全部封存,所有官吏暂时看押起来,由袁继咸任行在左都御史兼刑部尚书大理寺正卿,负责审讯判决这些官吏,近卫军第一第三第二军的政工干部与文职人员全部由你们会同安排,宁可超擢我近卫军官兵也不得用降清官吏!”
朱由检说毕后,李邦华与李明睿、袁继咸三位近卫军总督以及巡抚陈子龙便开始各自得令而去。
“虽说北都已复,但北伐还未结束,现在暂由周遇吉主持军务,负责各地依旧在进行的北伐战事。”
朱由检将军务也交给了周遇吉。
现在刚刚收复北京城,大明的整套文武班子大部分还在南京,因而他只能先让随自己进京的近卫军官员开始着手恢复北京城的治安与秩序。
朱由检继续往皇城里走,各处昔日森严的街道上已经响起了嘈杂的马蹄声,李邦华等近卫军官员已开始领兵去接管六部衙门与都察院、大理寺等机构。
而刘希尧也奉朱由检旨意带着第一军第二兵团先走一步,接管皇城的防务。
朱由检此时身边只有司礼监随堂徐昭华、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王自德、锦衣卫都指挥同知李若琏、近卫军大元帅府直属禁卫营副将张同敞以及禁卫营官兵和若干锦衣卫与内官还有一直在马车里的祁贵人。
朱由检继续往宫城走去。
雨开始越小越大,青石板街道开始呈现出一片碧绿色,鲜红的宫墙开始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朱由检面前。
承天门!
朱由检渐渐地靠近了它,进入这承天门就等于正式进入了皇城。
不过,此时的承天门倒是有一些清军尸体与被打坏了的城门,很明显刘希尧在接管皇城时还是难以避免的和还留守在这里的清军发生了交战。
但朱由检并未觉得紧张与恐惧,自己从六年前离开紫禁城到六年后回到紫禁城,这一路本就伴随着血雨腥风。
“陛下,请回辇吧,这雨下大了!”
此时,徐昭华不由得劝了一句。
“不!朕要好好看看这紫禁城,看看他们,朕不能再让他们陷入异族之手!这是朕的家园!”
朱由检拒绝了徐昭华的建言,冒着越来越大的雨继续往端门走去。
端门豁然而开,刘希尧带着一干近卫军官兵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冒雨跑了出来,笔直地站在御道上,向朱由检行起了军礼:“恭迎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朱由检笑了,他此时感到无比的欢快,饶是此时从端门处流出的雨水还是红色的,但也正是因为这场雨把这座被建虏占据六年的宫城洗刷得干干净净。
横铺在汉白玉石阶上的清军尸体象征着建虏的末路,而笔直站在御道上的近卫军官兵则标志着大明重新的崛起。
皇极门此时也缓缓打开,锦衣卫镇抚使卫琮押着阿济格走了出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问道:“此人是谁?”
“回陛下,此人乃是伪清英亲王阿济格。”
卫琮回答后,朱由检只是点了点头,便凝重地进入了皇极门。
朱由检踏上了玉阶,走上了丹樨,王自德带着一干锦衣卫跟了上来。
此时,多尔衮依旧坐在乾清宫内看着朱由检的出现。
朱由检见自己宝座上还坐着一干满脸胡茬的鞑子,不由得喝问了一声:“这里是朕的坐位,你给朕滚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