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殿前对答
- 2 第二章:曲谱
- 3 第三章 淑妃
- 4 第四章 夜话
- 5 第五章 闹
- 6 第六章谢先生
- 7 第七章 书法
- 8 第八章 主意
- 9 第九章 皇后
- 10 第十章 和好
- 11 第十一章 思君
- 12 第十二章 闹鬼
- 13 第十三章 惊马
- 14 第十四章 得救
- 15 第十五章 教孙
- 16 第十六章 探病
- 17 第十七章 辨墨
- 18 第十八章 多嘴
- 19 第十九章 教导
- 20 第二十章 疑点
- 21 第二十一章 争执
- 22 第二十二章 牡丹园
- 23 第二十三章 顾如音
- 24 第二十四章 太子妃
- 25 第二十五章 松柏
- 26 第二十六章 杨三小姐
- 27 第二十七章 送伞
- 28 28
- 29 第二十九章 妇人
- 30 第三十章 药材
- 31 第三十一章 王朗
- 32 第三十二章 京畿府
- 33 第三十三章 别院
- 34 第三十四章 腻歪
- 35 第三十五章 京畿卫
- 36 第三十六章 张贺
- 37 第三十七章 觐见
- 38 第三十八章 王司徒
- 39 第三十九章 刘嬷嬷
- 40 第四十章 担心
- 41 第四十一章 现场
- 42 第四十二章 牢中见面(上)
- 43 第四十三章 牢中见面(下)
- 44 第四十四章 绿芜
- 45 第四十五章 救人(上)
- 46 第四十六章 救人(下)
- 47 第四十七章 出身
- 48 第四十八章 召见
- 49 第四十九章 了断
- 50 第五十章 远行
- 51 第五十一章 矿山
- 52 第五十二章 离别
- 53 第五十三章 万寿节
- 54 第五十四章 和亲事
- 55 第五十五章 夫妻夜话
- 56 第五十六章 韩梦莹
- 57 第五十七章 放下
- 58 第五十八章 梨园惊变(上)
- 59 第五十九章 梨园惊变(下)
- 60 第六十章 宫变(上)
- 61 第六十一章 宫变(中)
- 62 第六十二章 各方思量
- 63 第六十三章 传召
- 64 第六十四章 逼宫
- 65 第六十五章 骨折
- 66 第六十六章 惊
- 67 第六十七章 人质
- 68 第六十八章 出逃
- 69 第六十九章 一统之法
- 70 第七十章 归京
- 71 第七十一章 周府
- 72 第七十二章 夜谈
- 73 第七十三章 皇长孙
- 74 吐奶
- 75 第七十五章 审问
- 76 第七十六章 先知
- 77 第七十七章 储君
- 78 第七十八章 归来
- 79 第七十九章 轶事
- 80 第八十章 旧事
- 81 第八十一章 宫女
- 82 第八十一章 雍和
- 83 第八十二章 教弟
- 84 第八十四章 藏
- 85 第八十五章 旧局
- 86 第八十六章 新旅程
- 87 第八十七章 秋山
- 88 第八十八章 阿谀
- 89 第八十九章 见山
- 90 第九十章 剑拔
- 91 第九十一章 病倒
- 92 第九十二章 婚事定下
- 93 第九十三章 新妇
- 94 第九十四章 搅黄
- 95 第九十五章 博弈
- 96 第九十六章 密谈
- 97 第九十七章 暗涌
- 98 第九十八章 落幕
- 99 第九十九章 言传
- 100 第一百章 身教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捷报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隐卫司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大婚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立威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立威(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 淑妃
第三章 淑妃
“皇上倒是心细,连阿宁喝什么都注意到了。阿宁身边那丫头,是叫福慧吗?还是我记错了?”太后假装惊奇,一则想要轻描淡写的揭过这一遭,二则借皇帝敲打众人。
福慧忙屈膝行礼,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原唤夕颜,夕颜花花期太短,陛下觉得不吉利,便改名叫福慧。”
太后假嗔,“就是皇上这么讲究,上回阿宁身边新来的那个叫时乐的小太监,偏要说人家这个名字不好,不准用,给人家改名叫喜乐。”
众人微惊,再一次感受到荣嘉郡主的盛宠,往常总看皇帝对皇子们要求严格,对公主们视若不见,只当他是重男轻女,却不成想,他不过只重外甥女不重亲女。连身边宫人的名字都要过目,可见是心疼郡主到一定程度了,众人只觉得要重新评估这位荣嘉郡主了。
周菀看了看众人,大公主一脸嫉恨的看着她,她当做没有看到,转头甜笑着冲太后道:“外祖母,舅父这是心疼我,怎么在您眼中却成了吹毛求疵了。”
太后详装生气:“好好好,总归你们舅甥是一国的,哀家倒成了外人。”
“外祖母!”周菀做出一副不依的样子。
“母后!”皇帝喊了一声。
众人纷纷跟着劝着,徽元公主看着上首三人,心下微酸,暗道一步错,步步错,现在自己里外不是人。
“纯熙,听说你昨日去百兽园里抓了一只小奶狗,是纯种的西域狐犬,据说毛色无一丝杂质,十分灵动。”太后含笑看向四皇子。
四皇子忙站起身来,脸上笑容灿灿,如同一个小太阳,“前两日惹了阿宁生气,想拿来赔礼道歉的,让皇祖母这么一说出来,一点悬念都没有了。”
韩贵妃听四皇子这么说,嘴角的笑都僵住了。
太后笑眯眯的道,“你是男孩子,是该要多让让阿宁的。”
“阿宁是女孩子,在纯熙心里,跟阿秀是一样的,惹了妹妹生气,无论对错总是该我担着的。”
听四皇子这么说,韩贵妃脸色稍缓,太后却笑而不语。
“四哥哥,阿秀也想要小奶狗,能不能送给阿秀啊?”大公主脆生生的开口。
小姑娘一脸濡慕,眼睛里像盛着水光,四皇子犹豫了下,道:“阿秀,等过两日百兽园新来了一批狗,四哥哥再去给你抓一只可好?”
大公主撇了撇嘴,道:“等过两日的那些杂毛犬阿秀才不想要,阿秀就要纯种的白毛狐犬!”
“阿秀!”皇后开口。
大公主缩了缩脖子,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皇帝,吓得不敢说话了。
韩贵妃缓缓开口:“纯熙,这就是你的不是了,阿宁是妹妹,阿秀也是妹妹,怎么能厚此薄彼?”
皇后却丝毫不接贵妃的话茬,一脸正色:“阿秀顽劣,不识长幼,是臣妾教导不严,还望母后和陛下赎罪。”
太后摆了摆手,“今日是家宴,快过年了,孩子们还小,难免会有争端,不过是一件玩物罢了,别吓着他们了,长大了就好了。”
“阿宁想要那只狐犬吗?”皇帝温声问道。
周菀摇了摇头,“阿秀姐姐对狐犬是真心喜爱,而阿宁没有养过那些小东西,怕养坏了它。”
“这样,纯熙明日将狐犬送与阿秀便是。”皇帝拍板定下。
韩贵妃忽然娇声开口:“今日宫人们说起了一桩事情,倒是忘了禀告陛下。”
“何事?”
“昨日是周将军的祭日,许多宫人偷偷摸摸在御花园里祭拜,本就是违反了宫规,但是人数众多,有道是法不责众,不知该如何处理。”
“既是后宫的事,皇后怎么看?”
皇后想了想道:“周将军乃是国之忠臣,戎马半生,一生战功无数,新入宫的许多宫人都受到其恩惠,祭拜之事,都是自发之举,抛开御花园不提,此举本应褒奖。但御花园毕竟是皇家之所,随意祭拜,不太妥当。”
“皇后娘娘说的是,大过年的祭拜一个死人,昨天臣妾逛园子的时候迎面一张纸钱,太晦气了。”杨淑妃一开口就是满满的怨气。
“砰——!”皇帝随手将酒杯摔到了地上,他只觉心中躁动难安,像是有许多东西疯狂的叫嚣着要发泄一样。
吓得众人立马跪了下来,“陛下息怒!”
“凤卿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宫人们尚且知还恩,自发祭拜,明明是诚挚之举,怎么到你口中就成了晦气。你这般气量狭小之人,不堪为妃!”皇帝死死的盯着杨淑妃,字字如刀。
周菀的父亲,人称“神将周郎”,字凤卿。
太子正欲张口,却被身边人一把拉住,太子妃杨氏冲他轻轻的摇了摇头。
“父皇息怒,母妃只因近日身体不适,故而口无遮拦,不是有意要冒犯平西王的,您就原谅母妃的一时糊涂!”二皇子李瑞本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人,眼看火烧到他母妃身上,急忙开口,希翼的看向周菀,希望她能开口,心中暗恨母妃不明事理,昨日父皇明明亲自带着阿宁出宫祭拜,如此看重朝野后宫皆知,母妃还敢这样出言不逊,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吗。
“凤卿自十八岁上战场,二十一年来经历大大小小共计二百七十一战,外御匈奴,内平三王,没有他,哪来今日海晏河清的大燕朝,没有他,你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皇城里挑三拣四!真是不知所谓!”周将军如同皇帝的逆鳞,不许任何人说一句不好。
可是他越是这样,周菀越是心惊,周瑾死时,她已记事,父亲死得不明不白,而圣上这般越是疾言厉色,就越是像想要掩饰什么一样。
“皇上息怒,臣妾知错了,臣妾只是一时糊涂啊!”杨淑妃吓得哭了出来,儿子都快成年了,自己还从妃位上拉了下来,岂不是让那些老对头们笑话,像是想到了什么,哽咽着看向太后,“姑母,姑母,您劝一劝陛下啊,我不是有心的啊!”
太后听她这样说自己的女婿,心下不虞,但一想到这么个蠢货是自己的族侄女就糟心的不行,向她使了个眼色,又看了一眼周菀,杨淑妃立马意会,转向周菀,哀声道:“阿宁,阿宁,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只是昏了头啊,阿宁,阿宁,劝一劝你舅舅啊!”
“舅父……”
周菀刚想说什么,便被皇帝打断了,呵斥杨淑妃,“你少赖着阿宁!她人小脸皮薄,淑妃失德,着……”
“皇帝!”太后打断了他,“快过年了,闹来闹去,想让所有人都跟着你不开心吗?凤卿最是胸怀坦荡之人,不过一句无心之失,皇上未免过于苛刻。”太后语带深意,意有所指。
皇帝按捺住内心的狂躁:“着闭门思过三月,抄写《女戒》百遍。”
“谢陛下恩典。”杨淑妃缓了口气,好似捡回一条命一般。
太后又道:“宫人随意祭拜之事,长久无序,必然惹得后宫上下人心不稳。”
“母后!”皇帝喊了一句。
太后深谙安抚之道:“不若在宫内建一所将军祠,日后若有想要祭拜的,都可到此处祭拜。”
皇帝脸色稍缓:“母后所言极是,朕看这地址,不若就建在承乾宫旧址上。”
承乾宫,本是前朝妖妃万珍的居所,后来毁于开国的一场大火,此宫风水极佳,处于皇城的中心区域,位于太后所居的崇庆宫和皇帝起居的太和宫的连接线上,先帝几次想要重修此宫,均因国库空虚而搁置。
太后本想反对,转念一想,这个儿子向来乾坤独断,今日能保下淑妃已是万幸,不好再逆着他,免得伤了母子情分,便随了他去。
福慧忙屈膝行礼,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原唤夕颜,夕颜花花期太短,陛下觉得不吉利,便改名叫福慧。”
太后假嗔,“就是皇上这么讲究,上回阿宁身边新来的那个叫时乐的小太监,偏要说人家这个名字不好,不准用,给人家改名叫喜乐。”
众人微惊,再一次感受到荣嘉郡主的盛宠,往常总看皇帝对皇子们要求严格,对公主们视若不见,只当他是重男轻女,却不成想,他不过只重外甥女不重亲女。连身边宫人的名字都要过目,可见是心疼郡主到一定程度了,众人只觉得要重新评估这位荣嘉郡主了。
周菀看了看众人,大公主一脸嫉恨的看着她,她当做没有看到,转头甜笑着冲太后道:“外祖母,舅父这是心疼我,怎么在您眼中却成了吹毛求疵了。”
太后详装生气:“好好好,总归你们舅甥是一国的,哀家倒成了外人。”
“外祖母!”周菀做出一副不依的样子。
“母后!”皇帝喊了一声。
众人纷纷跟着劝着,徽元公主看着上首三人,心下微酸,暗道一步错,步步错,现在自己里外不是人。
“纯熙,听说你昨日去百兽园里抓了一只小奶狗,是纯种的西域狐犬,据说毛色无一丝杂质,十分灵动。”太后含笑看向四皇子。
四皇子忙站起身来,脸上笑容灿灿,如同一个小太阳,“前两日惹了阿宁生气,想拿来赔礼道歉的,让皇祖母这么一说出来,一点悬念都没有了。”
韩贵妃听四皇子这么说,嘴角的笑都僵住了。
太后笑眯眯的道,“你是男孩子,是该要多让让阿宁的。”
“阿宁是女孩子,在纯熙心里,跟阿秀是一样的,惹了妹妹生气,无论对错总是该我担着的。”
听四皇子这么说,韩贵妃脸色稍缓,太后却笑而不语。
“四哥哥,阿秀也想要小奶狗,能不能送给阿秀啊?”大公主脆生生的开口。
小姑娘一脸濡慕,眼睛里像盛着水光,四皇子犹豫了下,道:“阿秀,等过两日百兽园新来了一批狗,四哥哥再去给你抓一只可好?”
大公主撇了撇嘴,道:“等过两日的那些杂毛犬阿秀才不想要,阿秀就要纯种的白毛狐犬!”
“阿秀!”皇后开口。
大公主缩了缩脖子,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皇帝,吓得不敢说话了。
韩贵妃缓缓开口:“纯熙,这就是你的不是了,阿宁是妹妹,阿秀也是妹妹,怎么能厚此薄彼?”
皇后却丝毫不接贵妃的话茬,一脸正色:“阿秀顽劣,不识长幼,是臣妾教导不严,还望母后和陛下赎罪。”
太后摆了摆手,“今日是家宴,快过年了,孩子们还小,难免会有争端,不过是一件玩物罢了,别吓着他们了,长大了就好了。”
“阿宁想要那只狐犬吗?”皇帝温声问道。
周菀摇了摇头,“阿秀姐姐对狐犬是真心喜爱,而阿宁没有养过那些小东西,怕养坏了它。”
“这样,纯熙明日将狐犬送与阿秀便是。”皇帝拍板定下。
韩贵妃忽然娇声开口:“今日宫人们说起了一桩事情,倒是忘了禀告陛下。”
“何事?”
“昨日是周将军的祭日,许多宫人偷偷摸摸在御花园里祭拜,本就是违反了宫规,但是人数众多,有道是法不责众,不知该如何处理。”
“既是后宫的事,皇后怎么看?”
皇后想了想道:“周将军乃是国之忠臣,戎马半生,一生战功无数,新入宫的许多宫人都受到其恩惠,祭拜之事,都是自发之举,抛开御花园不提,此举本应褒奖。但御花园毕竟是皇家之所,随意祭拜,不太妥当。”
“皇后娘娘说的是,大过年的祭拜一个死人,昨天臣妾逛园子的时候迎面一张纸钱,太晦气了。”杨淑妃一开口就是满满的怨气。
“砰——!”皇帝随手将酒杯摔到了地上,他只觉心中躁动难安,像是有许多东西疯狂的叫嚣着要发泄一样。
吓得众人立马跪了下来,“陛下息怒!”
“凤卿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宫人们尚且知还恩,自发祭拜,明明是诚挚之举,怎么到你口中就成了晦气。你这般气量狭小之人,不堪为妃!”皇帝死死的盯着杨淑妃,字字如刀。
周菀的父亲,人称“神将周郎”,字凤卿。
太子正欲张口,却被身边人一把拉住,太子妃杨氏冲他轻轻的摇了摇头。
“父皇息怒,母妃只因近日身体不适,故而口无遮拦,不是有意要冒犯平西王的,您就原谅母妃的一时糊涂!”二皇子李瑞本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人,眼看火烧到他母妃身上,急忙开口,希翼的看向周菀,希望她能开口,心中暗恨母妃不明事理,昨日父皇明明亲自带着阿宁出宫祭拜,如此看重朝野后宫皆知,母妃还敢这样出言不逊,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吗。
“凤卿自十八岁上战场,二十一年来经历大大小小共计二百七十一战,外御匈奴,内平三王,没有他,哪来今日海晏河清的大燕朝,没有他,你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皇城里挑三拣四!真是不知所谓!”周将军如同皇帝的逆鳞,不许任何人说一句不好。
可是他越是这样,周菀越是心惊,周瑾死时,她已记事,父亲死得不明不白,而圣上这般越是疾言厉色,就越是像想要掩饰什么一样。
“皇上息怒,臣妾知错了,臣妾只是一时糊涂啊!”杨淑妃吓得哭了出来,儿子都快成年了,自己还从妃位上拉了下来,岂不是让那些老对头们笑话,像是想到了什么,哽咽着看向太后,“姑母,姑母,您劝一劝陛下啊,我不是有心的啊!”
太后听她这样说自己的女婿,心下不虞,但一想到这么个蠢货是自己的族侄女就糟心的不行,向她使了个眼色,又看了一眼周菀,杨淑妃立马意会,转向周菀,哀声道:“阿宁,阿宁,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只是昏了头啊,阿宁,阿宁,劝一劝你舅舅啊!”
“舅父……”
周菀刚想说什么,便被皇帝打断了,呵斥杨淑妃,“你少赖着阿宁!她人小脸皮薄,淑妃失德,着……”
“皇帝!”太后打断了他,“快过年了,闹来闹去,想让所有人都跟着你不开心吗?凤卿最是胸怀坦荡之人,不过一句无心之失,皇上未免过于苛刻。”太后语带深意,意有所指。
皇帝按捺住内心的狂躁:“着闭门思过三月,抄写《女戒》百遍。”
“谢陛下恩典。”杨淑妃缓了口气,好似捡回一条命一般。
太后又道:“宫人随意祭拜之事,长久无序,必然惹得后宫上下人心不稳。”
“母后!”皇帝喊了一句。
太后深谙安抚之道:“不若在宫内建一所将军祠,日后若有想要祭拜的,都可到此处祭拜。”
皇帝脸色稍缓:“母后所言极是,朕看这地址,不若就建在承乾宫旧址上。”
承乾宫,本是前朝妖妃万珍的居所,后来毁于开国的一场大火,此宫风水极佳,处于皇城的中心区域,位于太后所居的崇庆宫和皇帝起居的太和宫的连接线上,先帝几次想要重修此宫,均因国库空虚而搁置。
太后本想反对,转念一想,这个儿子向来乾坤独断,今日能保下淑妃已是万幸,不好再逆着他,免得伤了母子情分,便随了他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