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殿前对答
- 2 第二章:曲谱
- 3 第三章 淑妃
- 4 第四章 夜话
- 5 第五章 闹
- 6 第六章谢先生
- 7 第七章 书法
- 8 第八章 主意
- 9 第九章 皇后
- 10 第十章 和好
- 11 第十一章 思君
- 12 第十二章 闹鬼
- 13 第十三章 惊马
- 14 第十四章 得救
- 15 第十五章 教孙
- 16 第十六章 探病
- 17 第十七章 辨墨
- 18 第十八章 多嘴
- 19 第十九章 教导
- 20 第二十章 疑点
- 21 第二十一章 争执
- 22 第二十二章 牡丹园
- 23 第二十三章 顾如音
- 24 第二十四章 太子妃
- 25 第二十五章 松柏
- 26 第二十六章 杨三小姐
- 27 第二十七章 送伞
- 28 28
- 29 第二十九章 妇人
- 30 第三十章 药材
- 31 第三十一章 王朗
- 32 第三十二章 京畿府
- 33 第三十三章 别院
- 34 第三十四章 腻歪
- 35 第三十五章 京畿卫
- 36 第三十六章 张贺
- 37 第三十七章 觐见
- 38 第三十八章 王司徒
- 39 第三十九章 刘嬷嬷
- 40 第四十章 担心
- 41 第四十一章 现场
- 42 第四十二章 牢中见面(上)
- 43 第四十三章 牢中见面(下)
- 44 第四十四章 绿芜
- 45 第四十五章 救人(上)
- 46 第四十六章 救人(下)
- 47 第四十七章 出身
- 48 第四十八章 召见
- 49 第四十九章 了断
- 50 第五十章 远行
- 51 第五十一章 矿山
- 52 第五十二章 离别
- 53 第五十三章 万寿节
- 54 第五十四章 和亲事
- 55 第五十五章 夫妻夜话
- 56 第五十六章 韩梦莹
- 57 第五十七章 放下
- 58 第五十八章 梨园惊变(上)
- 59 第五十九章 梨园惊变(下)
- 60 第六十章 宫变(上)
- 61 第六十一章 宫变(中)
- 62 第六十二章 各方思量
- 63 第六十三章 传召
- 64 第六十四章 逼宫
- 65 第六十五章 骨折
- 66 第六十六章 惊
- 67 第六十七章 人质
- 68 第六十八章 出逃
- 69 第六十九章 一统之法
- 70 第七十章 归京
- 71 第七十一章 周府
- 72 第七十二章 夜谈
- 73 第七十三章 皇长孙
- 74 吐奶
- 75 第七十五章 审问
- 76 第七十六章 先知
- 77 第七十七章 储君
- 78 第七十八章 归来
- 79 第七十九章 轶事
- 80 第八十章 旧事
- 81 第八十一章 宫女
- 82 第八十一章 雍和
- 83 第八十二章 教弟
- 84 第八十四章 藏
- 85 第八十五章 旧局
- 86 第八十六章 新旅程
- 87 第八十七章 秋山
- 88 第八十八章 阿谀
- 89 第八十九章 见山
- 90 第九十章 剑拔
- 91 第九十一章 病倒
- 92 第九十二章 婚事定下
- 93 第九十三章 新妇
- 94 第九十四章 搅黄
- 95 第九十五章 博弈
- 96 第九十六章 密谈
- 97 第九十七章 暗涌
- 98 第九十八章 落幕
- 99 第九十九章 言传
- 100 第一百章 身教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捷报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隐卫司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大婚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立威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立威(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闹
第五章 闹
上元节一过,纷纷扬扬持续了近一个月的雪渐渐停了。
这日一大早,三皇子李琪就跑到崇庆宫来等着。
“阿宁,你这个墨也带上!”
“不用带,国府监又不是没墨。”周菀摇了摇头。
“带上吧带上吧,你这可是南山墨,我们几个里头,就你这里有两块,我们摸都没摸过呢。”三皇子一脸羡慕。
南山墨产自南山,是南山族不外传的老手艺,自三十年前南山族臣服于大燕朝,南山墨就被列入了贡品,上等南山墨每年产量极少,不过五指之数,全部供奉皇族。
周菀皱了皱眉,三皇子忙道:“好阿宁,就带一次,让三哥也使使!”
周菀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三皇子忙道:“福慧,赶紧帮你家郡主收好,把那个龙州狼毫笔也收了!”
周菀瞪了他一眼,三皇子缩了缩脖子,顶着周菀要杀人的眼神道:“有墨怎么能不带砚,将那方谢公砚也带上!”谢公砚是前朝名士谢茂行用过的旧物,三皇子早已眼馋许久。
“是不是还要带纸啊,我的好三哥?”周菀没好气的开口。
“有就最好啊,父皇还赏了你什么好东西,都带着!”
周菀不再理他,转而问福慧,“都收拾好了吗?”
福慧应了一声。
“走吧走吧,小姑娘家就是磨磨蹭蹭的,四弟他们都等急了。”三皇子忙接口。
周菀心里翻了个白眼,只觉得跟他生气的力量都没有了。
两人带着宫人们沿着宫道行至漪澜宫门口,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等着了。
漪澜宫是四皇子母妃韩贵妃的居所,正好在崇庆宫去往国府监的路上,故而众人约好在此处碰头。
“三哥,快点啊!”大公主开口道,仿若没有看见周菀一般。
自从周菀要去国府监上学的消息在宫中传开,大公主便闹着也要去,皇后无法,只得再三请求皇帝,皇帝终是答应了,不过这样一来,大公主去国府监了,其他几位公主也跟着闹着要去,皇帝不好厚此薄彼,全都应允了,故而今天一起去上学的人格外多。
当今圣上自即位之初便在皇宫内划出一块地方,设立国府监,本是供皇家、宗室、勋贵子弟上学之用,聘请当世大家授课,主教六艺,后来朝野众人渐渐发现,在国府监学习过几年的弟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许多纨绔子弟竟然能够改邪归正!众大臣便纷纷请求将自家子侄辈送入国府监。皇帝无法,只得改变国府监的入学制度,改为仅皇家子弟可直接入学,宗室、勋贵、官家子弟改为入学考试为主,恩荫为辅,三品以上每户可荫封一个入学名额,其余子弟均要靠考试获得名额。十几年来,国府监确实为朝廷输送了许多青年才俊。幸而本朝男女大防不重,故而皇帝才能将众公主送入国府监入学。
皇帝为了磨炼皇家子弟的意志,禁止子弟们上学乘坐轿辇,也不许让宫人们帮忙负重,诸皇子早已习惯此事,故而纷纷轻装简行,周菀的东西已经在出崇庆宫的时候交给三皇子提着了。
公主们本就身娇体弱,往日里又娇生惯养的,女孩子带的东西也杂,一开始的兴奋褪去,往着长的好像没有尽头的宫道纷纷只觉得苦不堪言。大公主趁众人不注意将身上的小包交给她的宫女丁香,二公主和三公主连忙效仿。
“阿秀!”往日无甚存在感的二皇子喝了一声。
太子已经参政,众人里便以他为首,他知晓若是让父皇知道了,免不了吃挂落,不得不站出来制止大公主。
“自负其重,这是父皇定下的规矩,你既然闹着要一起上学,就应该规规矩矩的,你是想违抗父皇吗?你自己不学好,还要带坏妹妹们!”
大公主涨红了一张脸,“我,我,我……”大公主支支吾吾的,忽而看见三皇子手中绣着素色牡丹的小包,想到周菀最喜牡丹,就狡辩道:“你别光说我,阿宁也是这样!你看她自己不背让三哥给她拎!”
二皇子转而看向三皇子,三皇子挑了挑眉没说话。
大公主像是有了底气一般,“三哥偏心!只帮阿宁拿!二哥也偏心,都不说他们俩!”
“阿秀表姐,你误会了。”
周菀刚一开口就被大公主打断,“我没有误会!看那个样式就知道不是三哥会用的,明显是你喜欢的牡丹式样!”
三皇子笑了笑,却丝毫没有解释的意思,只道:“阿秀,这真是该我背的。”
“三哥你偏心,你还要给她打掩护!凭什么?我才是你的亲妹妹!她不过是个外姓人!”
“阿秀!”四皇子赶忙制止她的话。
三皇子恶劣的笑了笑,“照你这么说,皇祖母和母后也是外姓人,阿秀你要是敢当着父皇的面这么说,我今天还真就顶着坏规矩也要帮你背了,并且以后但有差遣莫敢不从。”
已经有两位年纪小的公主见兄姐吵架,笑得哭了出来。
“三弟!别闹,好好说话!”二皇子皱了皱眉,对三皇子煽风点火的行径十分看不上。
“这是阿宁的包不错,装的也是阿宁的东西。”
“三哥你还说自己不是偏心!”大公主一副拿到证据的样子。
三皇子嘲讽的笑了笑,“不过这东西是我要用的,阿宁本不想带的,是我死皮赖脸,没见过世面,想用用阿宁的好东西。”
大公主没好气的开口:“她能有什么好东西?”
皇帝是天下之主,自是由天下供养,大多数的好东西都进了皇帝内库,而当今是至孝之人,并且宠爱外甥女,因而,有什么好东西都会偷偷送一份到崇庆宫,除了掌宫的皇后,外人并不知晓。
“南山墨、谢公砚,算不算好东西啊?”三皇子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愉悦的看着大公主的脸青了白,白了红。
大公主气得眼睛都红了。
“拿,拿不动了……”年仅六岁的五公主阿和带着哭腔开口。
二皇子拿出帕子擦了擦五公主的脸,柔声道:“拿不动就不要拿。”
五公主摇摇头,怯生生的开口:“可是、是父皇定的规矩。”
三皇子闲闲的开口:“阿秀你看看,你连六岁的阿和都不如。”
大公主瞪了五公主一眼:“就你会来事,小哭包!”
这日一大早,三皇子李琪就跑到崇庆宫来等着。
“阿宁,你这个墨也带上!”
“不用带,国府监又不是没墨。”周菀摇了摇头。
“带上吧带上吧,你这可是南山墨,我们几个里头,就你这里有两块,我们摸都没摸过呢。”三皇子一脸羡慕。
南山墨产自南山,是南山族不外传的老手艺,自三十年前南山族臣服于大燕朝,南山墨就被列入了贡品,上等南山墨每年产量极少,不过五指之数,全部供奉皇族。
周菀皱了皱眉,三皇子忙道:“好阿宁,就带一次,让三哥也使使!”
周菀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三皇子忙道:“福慧,赶紧帮你家郡主收好,把那个龙州狼毫笔也收了!”
周菀瞪了他一眼,三皇子缩了缩脖子,顶着周菀要杀人的眼神道:“有墨怎么能不带砚,将那方谢公砚也带上!”谢公砚是前朝名士谢茂行用过的旧物,三皇子早已眼馋许久。
“是不是还要带纸啊,我的好三哥?”周菀没好气的开口。
“有就最好啊,父皇还赏了你什么好东西,都带着!”
周菀不再理他,转而问福慧,“都收拾好了吗?”
福慧应了一声。
“走吧走吧,小姑娘家就是磨磨蹭蹭的,四弟他们都等急了。”三皇子忙接口。
周菀心里翻了个白眼,只觉得跟他生气的力量都没有了。
两人带着宫人们沿着宫道行至漪澜宫门口,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等着了。
漪澜宫是四皇子母妃韩贵妃的居所,正好在崇庆宫去往国府监的路上,故而众人约好在此处碰头。
“三哥,快点啊!”大公主开口道,仿若没有看见周菀一般。
自从周菀要去国府监上学的消息在宫中传开,大公主便闹着也要去,皇后无法,只得再三请求皇帝,皇帝终是答应了,不过这样一来,大公主去国府监了,其他几位公主也跟着闹着要去,皇帝不好厚此薄彼,全都应允了,故而今天一起去上学的人格外多。
当今圣上自即位之初便在皇宫内划出一块地方,设立国府监,本是供皇家、宗室、勋贵子弟上学之用,聘请当世大家授课,主教六艺,后来朝野众人渐渐发现,在国府监学习过几年的弟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许多纨绔子弟竟然能够改邪归正!众大臣便纷纷请求将自家子侄辈送入国府监。皇帝无法,只得改变国府监的入学制度,改为仅皇家子弟可直接入学,宗室、勋贵、官家子弟改为入学考试为主,恩荫为辅,三品以上每户可荫封一个入学名额,其余子弟均要靠考试获得名额。十几年来,国府监确实为朝廷输送了许多青年才俊。幸而本朝男女大防不重,故而皇帝才能将众公主送入国府监入学。
皇帝为了磨炼皇家子弟的意志,禁止子弟们上学乘坐轿辇,也不许让宫人们帮忙负重,诸皇子早已习惯此事,故而纷纷轻装简行,周菀的东西已经在出崇庆宫的时候交给三皇子提着了。
公主们本就身娇体弱,往日里又娇生惯养的,女孩子带的东西也杂,一开始的兴奋褪去,往着长的好像没有尽头的宫道纷纷只觉得苦不堪言。大公主趁众人不注意将身上的小包交给她的宫女丁香,二公主和三公主连忙效仿。
“阿秀!”往日无甚存在感的二皇子喝了一声。
太子已经参政,众人里便以他为首,他知晓若是让父皇知道了,免不了吃挂落,不得不站出来制止大公主。
“自负其重,这是父皇定下的规矩,你既然闹着要一起上学,就应该规规矩矩的,你是想违抗父皇吗?你自己不学好,还要带坏妹妹们!”
大公主涨红了一张脸,“我,我,我……”大公主支支吾吾的,忽而看见三皇子手中绣着素色牡丹的小包,想到周菀最喜牡丹,就狡辩道:“你别光说我,阿宁也是这样!你看她自己不背让三哥给她拎!”
二皇子转而看向三皇子,三皇子挑了挑眉没说话。
大公主像是有了底气一般,“三哥偏心!只帮阿宁拿!二哥也偏心,都不说他们俩!”
“阿秀表姐,你误会了。”
周菀刚一开口就被大公主打断,“我没有误会!看那个样式就知道不是三哥会用的,明显是你喜欢的牡丹式样!”
三皇子笑了笑,却丝毫没有解释的意思,只道:“阿秀,这真是该我背的。”
“三哥你偏心,你还要给她打掩护!凭什么?我才是你的亲妹妹!她不过是个外姓人!”
“阿秀!”四皇子赶忙制止她的话。
三皇子恶劣的笑了笑,“照你这么说,皇祖母和母后也是外姓人,阿秀你要是敢当着父皇的面这么说,我今天还真就顶着坏规矩也要帮你背了,并且以后但有差遣莫敢不从。”
已经有两位年纪小的公主见兄姐吵架,笑得哭了出来。
“三弟!别闹,好好说话!”二皇子皱了皱眉,对三皇子煽风点火的行径十分看不上。
“这是阿宁的包不错,装的也是阿宁的东西。”
“三哥你还说自己不是偏心!”大公主一副拿到证据的样子。
三皇子嘲讽的笑了笑,“不过这东西是我要用的,阿宁本不想带的,是我死皮赖脸,没见过世面,想用用阿宁的好东西。”
大公主没好气的开口:“她能有什么好东西?”
皇帝是天下之主,自是由天下供养,大多数的好东西都进了皇帝内库,而当今是至孝之人,并且宠爱外甥女,因而,有什么好东西都会偷偷送一份到崇庆宫,除了掌宫的皇后,外人并不知晓。
“南山墨、谢公砚,算不算好东西啊?”三皇子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愉悦的看着大公主的脸青了白,白了红。
大公主气得眼睛都红了。
“拿,拿不动了……”年仅六岁的五公主阿和带着哭腔开口。
二皇子拿出帕子擦了擦五公主的脸,柔声道:“拿不动就不要拿。”
五公主摇摇头,怯生生的开口:“可是、是父皇定的规矩。”
三皇子闲闲的开口:“阿秀你看看,你连六岁的阿和都不如。”
大公主瞪了五公主一眼:“就你会来事,小哭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