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第3章 改朝换代
- 4 第4章 欧家旧事
- 5 第5章 重逢在即
- 6 第6章 红烛再燃
- 7 第7章 良宵短暂
- 8 第8章 返京入宫
- 9 第9章 各方姿态
- 10 第10章 真情假意
- 11 第11章 府内诸人
- 12 第12章 法阵法师
- 13 第13章 慈安宫宴
- 14 第14章 宴上风波
- 15 第15章 以阴作阳
- 16 第16章 宫宴余波
- 17 第17章 糕小事大
- 18 第18章 天家父女
- 19 第19章 皇后心计
- 20 第20章 口嫌体懒
- 21 第21章 有鲠在喉
- 22 第22章 约法三章
- 23 第23章 接管内库
- 24 第24章 文韬武略
- 25 第25章 兴和遗愿
- 26 第26章 机关傀儡
- 27 第27章 酒不醉人
- 28 第28章 穿针引线
- 29 第29章 朱边请愿
- 30 第30章 粉墨登场
- 31 第31章 大朝会上
- 32 第32章 真假玉玺
- 33 第33章 天命所归
- 34 第34章 信口开河
- 35 第35章 厚颜无耻
- 36 第36章 蝴蝶翅膀
- 37 第37章 好与不好
- 38 第38章 他人之事
- 39 第39章 请旨休妻
- 40 第40章 掘人祖坟
- 41 第41章 靠山压顶
- 42 第42章 皇庄见闻
- 43 第43章 一啄一饮
- 44 第44章 前程远大
- 45 第45章 诗情画意
- 46 第46章 知情识趣
- 47 第47章 精彩表演
- 48 第48章 一波三折
- 49 第49章 心有不甘
- 50 第50章 静夜之思
- 51 第51章 各有所愿
- 52 第52章 流派传承
- 53 第53章 空穴来风
- 54 第54章 卖女求荣
- 55 第55章 母子连心
- 56 第56章 暗流涌动
- 57 第57章 恶有恶报
- 58 第58章 没完没了
- 59 第59章 好物成双
- 60 第60章 将错就错
- 61 第61章 是非因果
- 62 第62章 事有对错
- 63 第63章 见微知著
- 64 第64章 人小鬼大
- 65 第65章 自以为是
- 66 第66章 其心可诛
- 67 第67章 聪明糊涂
- 68 第68章 寿诞之日
- 69 第69章 无事生非
- 70 第70章 心结难解
- 71 第71章 黄金牢笼
- 72 第72章 长夜难眠
- 73 第73章 得过且过
- 74 第74章 牵线搭桥
- 75 第75章 神秘花笺
- 76 第76章 前世种种
- 77 第77章 负负得正
- 78 第78章 密室消失
- 79 第79章 宝贝与草
- 80 第80章 如此简单
- 81 第81章 见仁见智
- 82 第82章 奇思怪想
- 83 第83章 爱学不学
- 84 第84章 不争朝夕
- 85 第85章 得不偿失
- 86 第86章 孤芳自赏
- 87 第87章 贼心不死
- 88 第88章 见机行事
- 89 第89章 不可复制
- 90 第90章 日思夜梦
- 91 第91章 弱肉强食
- 92 第92章 吵吵闹闹
- 93 第93章 跳梁小丑
- 94 第94章 借题发挥
- 95 第95章 天要下雨
- 96 第96章 登门问罪
- 97 第97章 开诚布公
- 98 第98章 仁至义尽
- 99 第99章 浮想联翩
- 100 第100章 王涣之死
- 101 第101章 休沐之日
- 102 第102章 家人难当
- 103 第103章 舍己为人
- 104 第104章 人心不足
- 105 第106章 不约而同
- 106 第106章 梅花三弄
- 107 第107章 微服私访
- 108 第108章 恶人难为
- 109 第109章 岁月如刀
- 110 第110章 请君入瓮
- 111 第111章 欧式家教
- 112 第112章 孰不可忍
- 113 第113章 私心杂念
- 114 第114章 打上门去
- 115 第115章 针尖麦芒
- 116 第116章 礼尚往来
- 117 第117章 黄雀太多
- 118 第118章 功成身退
- 119 第119章 唇枪舌剑
- 120 第120章 另一桩事
- 121 第121章 孤枕难眠
- 122 第122章 知足常乐
- 123 第123章 过犹不及
- 124 第124章 积劳成疾
- 125 第125章 始作俑者
- 126 第126章 太后驾到
- 127 第127章 忍无可忍
- 128 第128章 心想事成
- 129 第129章 不问不说
- 130 第130章 见异思迁
- 131 第131章 空穴来风
- 132 第132章 立身之道
- 133 第133章 133、无济于事
- 134 第134章 134、白费力气
- 135 第135章 125、昭然若揭
- 136 第136章 136、朱边私访
- 137 第137章 137、大同世界
- 138 第138章 138、先制人
- 139 第139章 139、低头认罪
- 140 第140章 140、毫无价值
- 141 第141章 141、无关因果
- 142 第142章 142、三年之后
- 143 第143章 143、往事重演
- 144 第144章 144、庸人自扰
- 145 第145章 145、粗心大意
- 146 第146章 146、是是非非
- 147 第147章 147、一脚踹飞
- 148 第148章 148、欢声笑语
- 149 第149章 149、相聚皇庄
- 150 第150章 150、返京途中
- 151 第151章 151、狭路相逢
- 152 第152章 152、积习难改
- 153 第153章 153、花开两处
- 154 第154章 154、各一枝
- 155 第155章 155、桃红柳绿
- 156 第156章 156、还俗待嫁
- 157 第157章 157、祸从口入
- 158 第158章 158、阴私手段
- 159 第159章 159、南辕北辙
- 160 第160章 160、另辟蹊径
- 161 第161章 161、防守反击
- 162 第162章 162、宫里宫外
- 163 第163章 163、冰肌玉骨
- 164 第164章 164、乌龟鸵鸟
- 165 第165章 165、离京之后
- 166 第166章 166、三观不合
- 167 第167章 167、自投罗网
- 168 第168章 168、无需多问
- 169 第169章 169、巧舌如簧
- 170 第170章 170、暂且合作
- 171 第171章 171、烈火干柴
- 172 第172章 172、许我来生
- 173 第173章 173、出人意料
- 174 第174章 174、新人旧人
- 175 第175章 175、以儆效尤
- 176 第176章 176、身不由己
- 177 第177章 177、新科进士
- 178 第178章 178、无妄之灾
- 179 第179章 179、非法正义
- 180 第180章 180、脑洞大开
- 181 第181章 181、算有遗策
- 182 第182章 182、保命为先
- 183 第183章 183、断壁残垣
- 184 第184章 184、难以释怀
- 185 第185章 185、兴师问罪
- 186 第186章 186、来日方长
- 187 第187章 187、曲终人和
- 188 第188章 188、番外(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章 慈安宫宴
第13章 慈安宫宴
初一当晚的夜宴设在太后云氏的慈安宫里,皇后和诸妃都会参加,皇子皇女也会列席。
天色将黑的时候,戚云恒匆匆忙忙赶了过来,亲自接欧阳赴宴。
这样的宴会就是一种仪式,指望在这种场合里吃饱喝足是不可能的,对此事已是经验丰富的欧阳早就把肚子填了个七分饱,只等着被戚云恒带过去做装饰物。
但戚云恒过来之后却没有急着再出发,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吩咐欧阳给他准备晚餐,明显也打算先吃一通再去赴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欧阳送了他一双白眼,外加从苏素那里学来的一句名言。
显然,戚云恒惦记上他这里的瓜果菜蔬了,特意跑来改善伙食。
戚云恒却是一怔,随即失笑,“你在说我?”
欧阳扯了扯嘴角,也意识到以他的一贯做派,实在没立场讲这种近乎劝诫的箴言,悻悻地哼了一声,转头让人去厨房给戚云恒备菜。
欧阳这次带进宫的人手只有一半是专职伺候人的,余下的都是厨子、匠人这样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让自己在皇宫里也得过的舒服自在。
“话说,我记得宫里也是有暖房的,在冬季供应蔬菜应该不成问题。”欧阳随口问道。
“暖房是有,但打理暖房的太监跑掉了。”戚云恒无奈道,“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可用的人手却不充足,像这种无伤国本的琐事就只能推后再说了。”
“外面还没彻底搞定?”欧阳挑眉问道。
“中原一带已经安稳了,但北边还要提防着草原,南边也有一些不甘失败的散兵游勇。”戚云恒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但跟着便又正色道,“更重要的是得抓紧时间安抚民心,稳定流民,赈济灾民,让地里尽快长出庄稼。”
“加油吧!”欧阳没有毛遂自荐地试图帮忙。虽然他手下的农庄掌握了不少来自其他世界的先进种植技术,可以让地里长出更多更好的庄稼,但这样的技术并不是如今这种百废待兴的时候所需要的。饱受天灾*之苦的百姓们现在更想要一个关于安定的可靠保证,让他们敢于重建家园,安心劳作——只要百姓们能够归家务农,地里就必然会有产出,再怎么少,也不会比天下大乱、无人耕作的时候更糟。
戚云恒也没想从欧阳那里获得援助。私底下,他已经把欧阳带回家的人手调查得一清二楚,知道宫里宫外一共也就三十几个活人,其中大半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奴婢下人,真正称得上门客、打手、干将的不过就是小猫两三只,留在山庄那边的人数也同样是屈指可数。这种规模的势力是没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的,而反过来的帮助也是一样。就算欧阳的手里还握有存粮,顶多也就是能让一支军队应急,若是用于天下,实在是杯水车薪。
欧阳没有救世济民的心肠,戚云恒也没有让他插手朝政的心思,关于民生这个正正经经的话题便一闪而过,尚未开始就没了后续。
等到戚云恒吃完欧阳让人准备的晚餐,欧阳也在魏公公的协助下换好了衣衫,可以和戚云恒出门赴宴了。
不同于前朝的黑色为尊,戚云恒登基后就将红色定为国色,皇袍亦是锦绣殷红的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就不能再使用红色。事实上,以这个世界的染色技术,能配出红色染料的染坊本就寥寥无几,成品价格亦是贵得惊人,用得起的人非富即贵。朝廷更不会做出垄断一大类颜色的无聊蠢事,只将最为明正的殷红指定为皇室专用,余下的各种粉红、桃红、海棠红、绯红……都可以随意生产,使用。
欧阳今日就是一身殷红的衣袍。但戚云恒此前为了避免朝臣掣肘,阻碍欧阳入宫,直接把皇夫定位为虚名,既非封爵也无品位,这也使得欧阳并无制式衣袍可供穿着,想要彰显尊贵,除了一身殷红就只能在佩饰上下功夫。
两人收拾妥当,正准备出门,戚云恒却又忽地驻足,转头对欧阳道:“险些忘了,皇后似乎怕你生出一些危险的误解,特意派人过来示意了一下。”
戚云恒回宫之后,魏就从小太监那里得知王皇后曾经派人找他。但魏公公并未应召而去,而是转头将此事汇报给了戚云恒。戚云恒心念一转就猜到了王皇后的意思,立刻派人去王皇后宫中走了一圈,暗示她不要焦躁担忧。
“我能误解什么啊?”欧阳原本就没把王皇后放在心上,这会儿听戚云恒提起也只是翻了个白眼,接着就话音一转,“话说回来了,你怎么选了王家那丫头做皇后,她和冯家小子那点事,你应该知道得很清楚吧?”
前朝风气开放,兴和帝宫中又都是些为了讨好他而被奉献上来的未成年少年少女,自然更不会讲究什么男女大防。那时,男男女女结伴游戏乃是家常便饭,兴和帝更有做月老的恶习,看到哪家的小娘子和少年郎相处融洽、举止亲密,就会越过他们的父母家人,直接为其赐婚。
当年还梳着双丫鬓的王皇后就有这么一个姓冯的青梅竹马。两人家境相当,年岁相近,原本就是世人眼中的佳偶良配,两边的家人又都担心他们成年后会因为宫中的经历生出流言蜚语,影响他们的婚嫁,干脆近水楼台先得月,将他们二人凑做一堆,主动向兴和帝求了圣旨,为二人定下了一桩娃娃亲。
虽然以王皇后当时的年纪未必会懂得那些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但她和冯家小郎确实相处融洽,白日里总是形影不离,对家里定下的婚事也欣然接受,毫不抗拒。
“冯家那小子早就退婚了,半年前就娶了安南侯汪家——我麾下一员猛将的闺女,如今已经在岳家的引荐下做了京官。虽然官职不大,但鉴于冯家小郎的年纪,还有他岳家的新贵背景,任谁都会觉得他前途无量。更重要的是,这次联姻为冯家寻到了可以乘凉的大树,打开了入朝的通道。”戚云恒意味深长地解释道。
“你可真是恶趣味。”欧阳扯了扯嘴角。
冯家退婚后联姻新贵,可王家女儿不仅没有寻死觅活,反而还迅速还以颜色,转头就抱住了新朝最粗的大腿,一步登天,母仪天下。这在外人看来更像是王家攀了高枝,但在知情人的眼中,根本就是王家狠狠扇了冯家一记耳光。
等到王家和冯家曾有婚约的消息传扬出去,戚云恒的脑袋瓜子固然会有些颜色,安南侯汪家那边却是更要炸毛的。
谁敢小瞧枕头风的威力?
若皇帝因为皇后在自己耳边吹风说小话而对安南侯汪家生了芥蒂,那安南侯这么多年拼死拼活才换回来的荣华富贵可就全都成了泡影,偏偏这事还是他们自作自受,想哭诉都别想找到人听。
若是安南侯能够当机立断,命女儿与冯家和离,了结危机——
呵呵,那王家和冯家的梁子可就愈发地大了!
“冯家多头下注,结果一处都没压中,这才临时抱佛脚,娶了汪侯那个嫁不出去的老闺女。”戚云恒默认了欧阳的猜测,“王家虽也不曾向我投诚,但也没有做那左右摇摆的墙头草,不过就是全族上下一起当了缩头乌龟。更重要的是,皇后幼年时就是个聪明谨慎的。当年在兴和帝宫中的时候,不曾与你结仇的人可谓是屈指可数,而她就是其中之一。至于退婚一事,乍听起来固然有损皇后声誉,但也同样使她学会了坚强隐忍——想在我的后宫立足,这两样品质可是必不可少的。”
“你就不怕她对冯家那小子余情未了?”欧阳问道。
“事实上,我对此乐见其成。”戚云恒意有所指地答道。
若皇后知情识趣,将前尘往事统统割断,她身后那个子孙门生遍布天下的王家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棋子和马前卒。若王皇后对冯家小郎尚有余情,那戚云恒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有了将王家这株盘桓在皇权路上的巨型藤蔓连根拔起,一把火烧光的理由。
猜到戚云恒的企图,欧阳不由轻叹,“你现在可真是坏——透——了——”
欧阳的话语虽是贬义,但整句话的尾音却是撩人地上扬,戚云恒微微一笑,直接将其当成了夸赞,愉悦地扬起嘴角,伸手将欧阳的左手牵住。
“走吧,别让太后那边等待太久。”
“说得好像是我一直在耽搁时间一样。”欧阳撇了撇嘴,但还是迈开脚步,与戚云恒一起离开皇宫。
两人抵达慈安宫的时候,皇后、四妃以及皇子皇女都已就位,随着引路太监的一声“陛下驾到”,纷纷站起身来,屈膝躬身。
戚云恒没有理会他们,领着欧阳,目不斜视地朝最上首的位置走去。
走出夏宫,戚云恒就没再做出与欧阳牵手之类的亲密举动,乘坐的肩舆也是规制不同的两座。但就在登上首位的一刹那,戚云恒却又下意识地伸出右手,先将欧阳引入自己身旁的侧席,然后才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
按照戚云恒之前的吩咐,这次宫宴的上首位设置了两个坐席。位于正中的自然是戚云恒的龙椅,在一旁稍稍偏右些的便是欧阳此刻的座位。太后和皇后被安置在了更下首的一左一右,呈犄角般的对立之势。再然后才是四妃,同样左右均分。高妃和孙妃位于皇后一边,陈妃和吕妃位于太后一边。至于四个皇子皇女,全都安坐在各自的母妃身侧,没再单独预留位置。
落座的瞬间,欧阳的目光不可避免地与太后云氏产生了交集,那双与戚云恒几乎一般无二的凤眸里近乎满溢的阴鸷也清清楚楚地落在了欧阳眼中。
然而,欧阳会在乎吗?
当然不会。
欧阳弯了弯嘴角,挑衅一笑,接着就转过头来,不再理睬。
天色将黑的时候,戚云恒匆匆忙忙赶了过来,亲自接欧阳赴宴。
这样的宴会就是一种仪式,指望在这种场合里吃饱喝足是不可能的,对此事已是经验丰富的欧阳早就把肚子填了个七分饱,只等着被戚云恒带过去做装饰物。
但戚云恒过来之后却没有急着再出发,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吩咐欧阳给他准备晚餐,明显也打算先吃一通再去赴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欧阳送了他一双白眼,外加从苏素那里学来的一句名言。
显然,戚云恒惦记上他这里的瓜果菜蔬了,特意跑来改善伙食。
戚云恒却是一怔,随即失笑,“你在说我?”
欧阳扯了扯嘴角,也意识到以他的一贯做派,实在没立场讲这种近乎劝诫的箴言,悻悻地哼了一声,转头让人去厨房给戚云恒备菜。
欧阳这次带进宫的人手只有一半是专职伺候人的,余下的都是厨子、匠人这样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让自己在皇宫里也得过的舒服自在。
“话说,我记得宫里也是有暖房的,在冬季供应蔬菜应该不成问题。”欧阳随口问道。
“暖房是有,但打理暖房的太监跑掉了。”戚云恒无奈道,“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可用的人手却不充足,像这种无伤国本的琐事就只能推后再说了。”
“外面还没彻底搞定?”欧阳挑眉问道。
“中原一带已经安稳了,但北边还要提防着草原,南边也有一些不甘失败的散兵游勇。”戚云恒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但跟着便又正色道,“更重要的是得抓紧时间安抚民心,稳定流民,赈济灾民,让地里尽快长出庄稼。”
“加油吧!”欧阳没有毛遂自荐地试图帮忙。虽然他手下的农庄掌握了不少来自其他世界的先进种植技术,可以让地里长出更多更好的庄稼,但这样的技术并不是如今这种百废待兴的时候所需要的。饱受天灾*之苦的百姓们现在更想要一个关于安定的可靠保证,让他们敢于重建家园,安心劳作——只要百姓们能够归家务农,地里就必然会有产出,再怎么少,也不会比天下大乱、无人耕作的时候更糟。
戚云恒也没想从欧阳那里获得援助。私底下,他已经把欧阳带回家的人手调查得一清二楚,知道宫里宫外一共也就三十几个活人,其中大半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奴婢下人,真正称得上门客、打手、干将的不过就是小猫两三只,留在山庄那边的人数也同样是屈指可数。这种规模的势力是没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的,而反过来的帮助也是一样。就算欧阳的手里还握有存粮,顶多也就是能让一支军队应急,若是用于天下,实在是杯水车薪。
欧阳没有救世济民的心肠,戚云恒也没有让他插手朝政的心思,关于民生这个正正经经的话题便一闪而过,尚未开始就没了后续。
等到戚云恒吃完欧阳让人准备的晚餐,欧阳也在魏公公的协助下换好了衣衫,可以和戚云恒出门赴宴了。
不同于前朝的黑色为尊,戚云恒登基后就将红色定为国色,皇袍亦是锦绣殷红的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就不能再使用红色。事实上,以这个世界的染色技术,能配出红色染料的染坊本就寥寥无几,成品价格亦是贵得惊人,用得起的人非富即贵。朝廷更不会做出垄断一大类颜色的无聊蠢事,只将最为明正的殷红指定为皇室专用,余下的各种粉红、桃红、海棠红、绯红……都可以随意生产,使用。
欧阳今日就是一身殷红的衣袍。但戚云恒此前为了避免朝臣掣肘,阻碍欧阳入宫,直接把皇夫定位为虚名,既非封爵也无品位,这也使得欧阳并无制式衣袍可供穿着,想要彰显尊贵,除了一身殷红就只能在佩饰上下功夫。
两人收拾妥当,正准备出门,戚云恒却又忽地驻足,转头对欧阳道:“险些忘了,皇后似乎怕你生出一些危险的误解,特意派人过来示意了一下。”
戚云恒回宫之后,魏就从小太监那里得知王皇后曾经派人找他。但魏公公并未应召而去,而是转头将此事汇报给了戚云恒。戚云恒心念一转就猜到了王皇后的意思,立刻派人去王皇后宫中走了一圈,暗示她不要焦躁担忧。
“我能误解什么啊?”欧阳原本就没把王皇后放在心上,这会儿听戚云恒提起也只是翻了个白眼,接着就话音一转,“话说回来了,你怎么选了王家那丫头做皇后,她和冯家小子那点事,你应该知道得很清楚吧?”
前朝风气开放,兴和帝宫中又都是些为了讨好他而被奉献上来的未成年少年少女,自然更不会讲究什么男女大防。那时,男男女女结伴游戏乃是家常便饭,兴和帝更有做月老的恶习,看到哪家的小娘子和少年郎相处融洽、举止亲密,就会越过他们的父母家人,直接为其赐婚。
当年还梳着双丫鬓的王皇后就有这么一个姓冯的青梅竹马。两人家境相当,年岁相近,原本就是世人眼中的佳偶良配,两边的家人又都担心他们成年后会因为宫中的经历生出流言蜚语,影响他们的婚嫁,干脆近水楼台先得月,将他们二人凑做一堆,主动向兴和帝求了圣旨,为二人定下了一桩娃娃亲。
虽然以王皇后当时的年纪未必会懂得那些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但她和冯家小郎确实相处融洽,白日里总是形影不离,对家里定下的婚事也欣然接受,毫不抗拒。
“冯家那小子早就退婚了,半年前就娶了安南侯汪家——我麾下一员猛将的闺女,如今已经在岳家的引荐下做了京官。虽然官职不大,但鉴于冯家小郎的年纪,还有他岳家的新贵背景,任谁都会觉得他前途无量。更重要的是,这次联姻为冯家寻到了可以乘凉的大树,打开了入朝的通道。”戚云恒意味深长地解释道。
“你可真是恶趣味。”欧阳扯了扯嘴角。
冯家退婚后联姻新贵,可王家女儿不仅没有寻死觅活,反而还迅速还以颜色,转头就抱住了新朝最粗的大腿,一步登天,母仪天下。这在外人看来更像是王家攀了高枝,但在知情人的眼中,根本就是王家狠狠扇了冯家一记耳光。
等到王家和冯家曾有婚约的消息传扬出去,戚云恒的脑袋瓜子固然会有些颜色,安南侯汪家那边却是更要炸毛的。
谁敢小瞧枕头风的威力?
若皇帝因为皇后在自己耳边吹风说小话而对安南侯汪家生了芥蒂,那安南侯这么多年拼死拼活才换回来的荣华富贵可就全都成了泡影,偏偏这事还是他们自作自受,想哭诉都别想找到人听。
若是安南侯能够当机立断,命女儿与冯家和离,了结危机——
呵呵,那王家和冯家的梁子可就愈发地大了!
“冯家多头下注,结果一处都没压中,这才临时抱佛脚,娶了汪侯那个嫁不出去的老闺女。”戚云恒默认了欧阳的猜测,“王家虽也不曾向我投诚,但也没有做那左右摇摆的墙头草,不过就是全族上下一起当了缩头乌龟。更重要的是,皇后幼年时就是个聪明谨慎的。当年在兴和帝宫中的时候,不曾与你结仇的人可谓是屈指可数,而她就是其中之一。至于退婚一事,乍听起来固然有损皇后声誉,但也同样使她学会了坚强隐忍——想在我的后宫立足,这两样品质可是必不可少的。”
“你就不怕她对冯家那小子余情未了?”欧阳问道。
“事实上,我对此乐见其成。”戚云恒意有所指地答道。
若皇后知情识趣,将前尘往事统统割断,她身后那个子孙门生遍布天下的王家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棋子和马前卒。若王皇后对冯家小郎尚有余情,那戚云恒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有了将王家这株盘桓在皇权路上的巨型藤蔓连根拔起,一把火烧光的理由。
猜到戚云恒的企图,欧阳不由轻叹,“你现在可真是坏——透——了——”
欧阳的话语虽是贬义,但整句话的尾音却是撩人地上扬,戚云恒微微一笑,直接将其当成了夸赞,愉悦地扬起嘴角,伸手将欧阳的左手牵住。
“走吧,别让太后那边等待太久。”
“说得好像是我一直在耽搁时间一样。”欧阳撇了撇嘴,但还是迈开脚步,与戚云恒一起离开皇宫。
两人抵达慈安宫的时候,皇后、四妃以及皇子皇女都已就位,随着引路太监的一声“陛下驾到”,纷纷站起身来,屈膝躬身。
戚云恒没有理会他们,领着欧阳,目不斜视地朝最上首的位置走去。
走出夏宫,戚云恒就没再做出与欧阳牵手之类的亲密举动,乘坐的肩舆也是规制不同的两座。但就在登上首位的一刹那,戚云恒却又下意识地伸出右手,先将欧阳引入自己身旁的侧席,然后才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
按照戚云恒之前的吩咐,这次宫宴的上首位设置了两个坐席。位于正中的自然是戚云恒的龙椅,在一旁稍稍偏右些的便是欧阳此刻的座位。太后和皇后被安置在了更下首的一左一右,呈犄角般的对立之势。再然后才是四妃,同样左右均分。高妃和孙妃位于皇后一边,陈妃和吕妃位于太后一边。至于四个皇子皇女,全都安坐在各自的母妃身侧,没再单独预留位置。
落座的瞬间,欧阳的目光不可避免地与太后云氏产生了交集,那双与戚云恒几乎一般无二的凤眸里近乎满溢的阴鸷也清清楚楚地落在了欧阳眼中。
然而,欧阳会在乎吗?
当然不会。
欧阳弯了弯嘴角,挑衅一笑,接着就转过头来,不再理睬。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