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 第七章 暗争
- 8 第八章 大营
- 9 第九章 挑衅
- 10 第十章 练兵
- 11 第十一章 群殴
- 12 第十二章 郭德海
- 13 第十三章 谈判
- 14 第十四章 信任
- 15 第十五章 追击
- 16 第十六章 孰真孰假
- 17 第十七章 夹谷琦
- 18 第十八章 血夜(一)
- 19 第十九章 血夜(二)
- 20 第二十章 血夜(三)
- 21 第二十一章 血夜(四)
- 22 第二十二章 血夜(五)
- 23 第二十三章 平乱(一)
- 24 第二十四章 平乱(二)
- 25 第二十五章 平乱(三)
- 26 第二十六章 平乱(四)
- 27 第二十七章 风不止(一)
- 28 第二十八章 风不止(二)
- 29 第二十九章 风不止(三)
- 30 第三十章 风不止(四)
- 31 第三十一章 风不止(五)
- 32 第三十二章 拨云现(一)
- 33 第三十三章 拨云现 (二)
- 34 第三十四章 拨云现 (三)
- 35 第三十五章 对阵
- 36 第三十六章 冲城
- 37 第三十七章 战阵烈(一)
- 38 第三十八章 战阵烈(二)
- 39 第三十九章 战阵烈(三)
- 40 第四十章 定许州(一)
- 41 第四十一章 定许州(二)
- 42 第四十二章 定许州(三)
- 43 第四十三章 开封望(一)
- 44 第四十四章 开封望(二)
- 45 第四十五章 开封望(三)
- 46 第四十六章 开封望(四)
- 47 第四十七章 开封望(五)
- 48 第四十八章 开封望(六)
- 49 第四十九章 开封望(七)
- 50 第五十章 开封望(八)
- 51 第五十一章 开封望(九)
- 52 第五十二章 开封望(十)
- 53 第五十三章 开封望(十一)
- 54 第五十四章 开封望(十二)
- 55 第五十五章 开封望(十三)
- 56 第五十六章 开封望(十四)
- 57 第五十七章 开封望(十五)
- 58 上架前的几句话
- 59 第五十八章 开封望(十六)
- 60 第五十九章 开封望(十七)
- 61 第六十章 开封望(十八)
- 62 第六十一章 开封望(十九)
- 63 第六十二章 开封望(二十)
- 64 第六十三章 战事乱(一)
- 65 第六十四章 战事乱(二)
- 66 第六十五章 战事乱(三)
- 67 第六十六章 战事乱(四)
- 68 第六十七章 战事乱(五)
- 69 第六十八章 战事乱(六)
- 70 第六十九章 战事乱(七)
- 71 第七十章 战事乱(八)
- 72 第七十一章 战事乱(九)
- 73 第七十二章 战事乱(十)
- 74 第七十三章 战事乱(十一)
- 75 第七十四章 战事乱(十二)
- 76 第七十五章 战事乱(十三)
- 77 第七十六章 战事乱(十四)
- 78 第七十七章 战事乱(十五)
- 79 第七十八章 战事乱(十六)
- 80 第七十九章 战事乱(十七)
- 81 第八十章 战事乱(十八)
- 82 第八十一章 战事乱(十九)
- 83 第八十二章 战事乱(二十)
- 84 第八十三章 南京变(一)
- 85 第八十四章 南京变(二)
- 86 第八十五章 南京变(三)
- 87 第八十六章 南京变(四)
- 88 第八十七章 南京变(五)
- 89 第八十八章 南京变(六)
- 90 第八十九章 南京变(七)
- 91 第九十章 南京变(八)
- 92 第九十一章 南京变(九)
- 93 第九十二章 南京变(十)
- 94 第九十三章 南京变(十一)
- 95 第九十四章 南京变(十二)
- 96 第九十五章 南京变(十三)
- 97 第九十六章 南京变(十四)
- 98 第九十七章 南京变(十五)
- 99 第九十八章 南京变(十六)
- 100 第九十九章 南京变(十七)
- 101 第一百章 南京变(十八)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变(十九)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变(二十)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南京变(二十一)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南京变(二十二)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南京变(二十三)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南京变(二十四)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南京变(二十五)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京水急(一)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京水急(二)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京水急(三)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水急(四)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京水急(五)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水急(六)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京水急(七)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京水急(八)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京水急(九)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京水急(十)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京水急(十一)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京水急(十二)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京水急(十三)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水急(十四)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京水急(十五)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京水急(十六)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京水急(十七)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京水急(十八)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京水急(十九)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京水急(二十)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京水急(二十一)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京水急(二十二)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京水急(二十三)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京水急(二十四)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京水急(二十五)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京水急(二十六)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京水急(二十七)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京水急(二十八)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水急(二十九)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水急(三十)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京水急(三十一)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京水急(三十二)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京水急(三十三)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京水急(三十四)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京水急(三十五)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京水急(三十六)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京水急(三十七)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京水急(三十八)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水急(三十九)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水急(四十)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烽烟起(一)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烽烟起(二)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烽烟起(三)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烽烟起(四)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起(五)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烽烟起(六)
- 1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烽烟起(七)
- 1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烽烟起(八)
- 1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烽烟起(九)
- 1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烽烟起(十)
- 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烽烟起(十一)
- 1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烽烟起(十二)
- 161 第一百六十章 烽烟起(十三)
- 1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烽烟起(十四)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烽烟起(十五)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烽烟起(十六)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烽烟起(十七)
- 166 第一百六十五章 烽烟起(十八)
- 167 第一百六十六章 烽烟起(十九)
- 168 第一百六十七章 烽烟起(二十)
- 169 第一百六十八章 烽烟起(二十一)
- 170 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烟起(二十二)
- 171 第一百七十章 烽烟起(二十三)
- 172 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烟起(二十四)
- 173 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烟起(二十五)
- 174 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烟起(二十六)
- 175 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烟起(二十七)
- 176 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烟起(二十八)
- 177 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烟起(二十九)
- 178 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烟起(三十)
- 179 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烟起(三十一)
- 180 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烟起(三十二)
- 181 第一百八十章 烽烟起(三十三章)
- 182 第一百八十一章 烽烟起(三十四)
- 183 第一百八十二章 烽烟起(三十五)
- 184 第一百八十三章 烽烟起(三十六)
- 185 第一百八十四章 烽烟起(三十七)
- 186 第一百八十五章 烽烟起(三十八)
- 187 第一百八十六章 烽烟起(三十九)
- 188 第一百八十七章 烽烟起(四十)
- 189 第一百八十八章 烽烟起(四十一)
- 190 第一百八十九章 烽烟起(四十二)
- 191 第一百九十章 烽烟起(四十三)
- 192 第一百九十一章 烽烟起(四十四)
-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 烽烟起(四十五)
- 194 第一百九十三章 烽烟起(四十六)
- 195 第一百九十四章 烽烟起(四十七)
- 196 第一百九十五章 烽烟起(四十八)
- 197 第一百九十六章 烽烟起(四十九)
- 198 第一百九十七章 烽烟起(五十)
- 199 第一百九十八章 烽烟起(五十一)
- 200 第一百九十九章 烽烟起(五十二)
- 201 第二百章 烽烟起(五十三)
- 202 第二百零一章 烽烟起(五十四)
- 203 第二百零二章 烽烟起(五十五)
- 204 第二百零三章 烽烟起(五十六)
- 205 第二百零四章 烽烟起(五十七)
- 206 第二百零五章 烽烟起(五十八)
- 207 第二百零六章 烽烟起(五十九)
- 208 第二百零七章 烽烟起(六十)
- 209 第二百零八章 烽烟起(六十一)
- 210 第二百零九章 烽烟起(六十二)
- 211 第二百一十章 乱世雄(一)
- 212 第二百一十一章 乱世雄(二)
- 213 第二百一十二章 乱世雄(三)
- 214 第二百一十三章 乱世雄(四)
- 215 第二百一十四章 乱世雄(五)
- 216 第二百一十五章 乱世雄(六)
- 217 第二百一十六章 乱世雄(七)
- 218 第二百一十七章 乱世雄(八)
- 219 第二百一十八章 乱世雄(九)
- 220 第二百一十九章 乱世雄(十)
- 221 第二百二十章 乱世雄(十一)
- 222 第二百二十一章 乱世雄(十二)
- 223 第二百二十二章 乱世雄(十三)
- 224 第二百二十三章 乱世雄(十四)
- 225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乱世雄(十五)
- 226 第二百二十五章 乱世雄(十六)
- 227 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世雄(十七)
- 228 第二百二十七章 乱世雄(十八)
- 229 第二百二十八章 乱世雄(十九)
- 230 第二百二十九章 乱世雄(二十)
- 231 第二百三十章 乱世雄(二十一)
- 232 第二百三十一章 乱世雄(二十二)
- 233 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世雄(二十三)
- 234 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世雄(二十四)
- 235 第二百三十四章 乱世雄(二十五)
- 236 第二百三十五章 乱世雄(二十六)
- 237 第二百三十六章 乱世雄(二十七)
- 238 第二百三十七章 乱世雄(二十八)
- 239 第二百三十八章 乱世雄(二十九)
- 240 第二百三十九章 乱世雄(三十)
- 241 第二百四十章 乱世雄(三十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七章 夹谷琦
第十七章 夹谷琦
咚!
一阵又沉又闷的响声,将赵振惊醒。
那是木质的车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碾过时,发出的颠簸声。
冬日的下午,温暖的夕阳,从西面斜斜晒下来,在淡淡的云气中投射出一片火焰般的眼色。
看到这一幕,赵振不禁在潜意识中问自己,着一切究竟是历史还是梦?
目光尽头,一座蛰伏着的庞然大物,缓缓露出峥嵘。
赵振不禁感慨,心心念念的许州,终于到了。
这座古城,自古以来,就是群雄逐鹿之地。
三国时,更是一度被雄主曹操立为许都,在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而闻名于世。此处,不但是开封南京的屏障,更是古代中原的心腹之地,说起来,赵振还是有一回来到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
转过一片被白雪覆盖的树林,眼前已经是豁然开朗,高大的许州城就展现在眼前。这里曾经是北宋的核心,无论城墙防御,还是格局土建,都称得上是当世的雄关,纵然和刚刚离开的均州一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到这时,赵振才忽然明白,为何蒙古人在兵伐南京时,一定要先下均、许二州。毕竟有此等雄关在侧,再假以上万精锐,其威胁将远胜十万大军。
以蒙古人的战略意图,绝不可能任由许州芒刺在背,必会想尽一切办法拔去。也正因为如此,赵振更感到时间紧迫,他要赶郭德海之前,协助程毅夺取许州。
说起程毅,赵振又忍不住朝身后方向望了望,也不知道完颜靖,有没有回到长葛,但愿自己给她的那份空白书信,关键时候能救她一命。
虽说自己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够地道,但赵振也别无办法,此来许州,九死一生,相比之下,长葛,对那丫头来说,又何尝不是个好去处。
想起完颜靖,赵振微微一叹,目光回转,又继续打量起面前的许州城。
年年战乱,破败的惨象同样影响到了这里,城外到处都是,逃难难民在这里搭起的窝棚,由于难民太多,许多窝棚都沿着城墙两侧,延续排开。也有不少衣衫褴褛的人在那里整修,一群人抬着木桩在那里打着土垒。
远远看去,穿着布甲的昌武军士卒,在城门口,在城墙上,在道路旁,到处都是。
城门那里,也有不少进出的行人和车辆,哪怕颍水隔岸的均州已经沦陷,哪怕一路过来路边尽是数不完的荒村、孤堡,但这里人烟济济的景象,还是让赵振不住的感叹。
这才是一个时代该有的样子,炊烟,正从灰色的城市里头,缓缓升起。
当车队从官道上转出来的时候,城上城下的昌武军士卒都看见了赵振一行人的到来,不少人已经抓紧手中长矛做出戒备的姿势。与此同时,城头瞭望的哨兵也指着车队。拖长了嗓门儿大声的喊着。
听到警示,四处松散的守军立刻聚拢过来,为首一个军官也快步走到马队跟前,将众人拦住道:“来人停车,从何处来,可有入城公验?”
被他一喊,赵振才注意到城门口虽然人来人往,但每到城关之时,行人商贾都要出具通行证一类的东西,想来便是对方口中的“公验”。
这也是为了区分当地百姓,商贾和其他州郡难民的主要凭据。
赵振对身旁的唐牛儿使了个眼色,对方会意,大大咧咧的走到那军官跟前,道:“甚鸟公验,俺们是长葛城的守备,奉完颜按春将军令,来许州求见太守大人。”
唐牛儿口中的太守,乃是现任许州同知节度使的夹谷琦。
金建立之初承辽旧制,而辽又仿唐,以至许州这类的节度州,除了总领地方军事大权的节度使外,还有专制民政的同知节度使,这类文官的级别大抵就相当于唐代的刺史,与同一时期宋国知州相当。
古人守旧,非是在正式场合,这一级别的文官大都以太守相称,所以听到唐牛儿这么说,那低级军官并没有迟疑,而是喝道:“既是如此,你等先在伺候着,待俺去禀报了太守府再做定夺。”
低级军官口上虽这么说,周围的昌武军士卒却是不由分说的围了上来,将赵振等人全都押下马,严密看守了起来。
对于城门口闹出的小插曲,往来的行人早已见怪不怪,大多数人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又各自埋头走路,脸上满是事不关己的漠然,这也让赵振对此地的印象加深了几分。
海日古从人群中走出,悄步走到赵振边上,一双细长的眼睛闪烁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此刻道:“俺听监军说,大人乃是节度府幕僚官,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通报姓名进去,反倒在城外等着?”
海日古笑的有些古怪,赵振心知对方已经对自己身份起疑,所以也不多辩解,只是道:“我此番是背着大帅请降,不到万不得已,我军中身份不可泄露,否则会叫人起疑。但你放心,夹谷太守是我们的人,等到见了面,我自会替你引荐。”
“那就有劳大人了。来之前,郭监军曾有军令,命俺务必见到太守,方能行投降事宜,望大人莫要与俺为难。”
见赵振不愿多说,海日古眼中精光一闪即逝,遂也赔笑着,归入队中。他嘴角噙着笑,眼神却片刻不离赵振三尺范围,大有一副看你好戏的模样。
见他这样,赵振不由皱了皱眉头,来的路上,他就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要把这个郭德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监视除去。
有此人在,自己的身份极容易暴露,毕竟进城后的变数太多,如果不能把此人牢牢控制,让对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可就麻烦了。
但赵振转念一想,将对方留下的好处又显而易见,此人代表的是郭德海,是蒙古的使者,用的好的话,反而更能让夹谷等人相信自己。
至于怎么利用此人,则是个问题……
下意识多看了海日古两眼,随即,对方身旁的一个熟面孔,又引起了赵振的注意,是杨绍元。
赵振发现,随着这个海日古入队,一直低调不出声的杨绍元,此刻又开始活跃了起来。这一路上,出于各种巧合,他总能在海日古身边,瞧见杨绍元的身影。
这让赵振心里总觉得膈应,他曾试图找过对方问话,可杨绍元回答的内容,又都是觉得海日古可疑,所以才时刻监视之类的废话。
对方越是表现出忠心耿耿的样子,赵振就越觉得此人不怀好意,可偏偏对方又没有露出任何把柄,他除了找人盯紧,实在找不到好的方法。
日娘的,老子这队伍里,怎么净出些呢奸细呢?
就在赵振出神的时候,城里已经传出一阵响亮的马蹄声。
遥遥看去,只见为首之人头戴长脚幞头、一身紫色锦袍,脚踏黑底皂靴,正驾着马,领着一队差役急急朝此处赶来。
待到走近了,赵振才看清来人相貌清瘦、蓄着长须,大约四十来岁的样子。见对方面带疑惑的朝自己这边看来,似乎在奇怪这队请降的人马中,为何全是陌生面孔。
值此情形,赵振心头灵光乍现,不等对方开口,他赶忙上前一步,抢在对方之前道:“按春将军在长葛主持大局,无暇脱身,特命小人全权均州之事。此番,小人特地从均州蒙古大营赶来,与之随行的,还有那郭监军的使者,还望夹谷大人能借一步说话。”
来人正是夹谷琦!
别问赵振怎么猜出来的,当日程毅缴获的信上签名之人虽多,但大抵是昌武军体系下的武官,这些人在军中履职,平日里传递消息,出入自然是有诸多不便。
唯独这个夹谷琦,是信上屈指可数的文官,加之此人身居高位,又能利用政务之便,联络各方传递消息。
如今得知均州来人,身为联络人的他当然要亲自跑一趟,至于赵振一口叫出他的名字,夹谷琦也并未感到意外。
此刻见赵振侧了侧身,给他让出一道空挡,夹谷琦不禁顺着赵振示意的方向望去,正好瞧见站在马队中张望的海日古。
与此同时,海日古也发现了夹谷琦打量自己的目光,他只当是赵振已经取得了联系,遂礼貌的点了点头,做出一个标准的蒙古军礼的手势。
看到这一切,夹谷琦心里虽有疑问,但当着士卒的面又不好多言,遂沉住气,吩咐守城的军官道:“此人马的确是本官府上,都放了。”
“太守,这……唉……”
那军官看了看,赵振连同身后一干人。以他经验,赵振等人显然是来者不善,可是夹谷琦都开了口,他有心阻拦,却又在对方不容置疑的目光下,毫无办法。
他只得叹了口气,吩咐道:“放行!”
围在四面的士卒闻言,眼里也同样透着不信,但还是陆陆续续的放下长矛,撤回各自哨岗。
见状,赵振给身后打了个眼色,便率先上马,跟着夹谷琦进了城。
一阵又沉又闷的响声,将赵振惊醒。
那是木质的车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碾过时,发出的颠簸声。
冬日的下午,温暖的夕阳,从西面斜斜晒下来,在淡淡的云气中投射出一片火焰般的眼色。
看到这一幕,赵振不禁在潜意识中问自己,着一切究竟是历史还是梦?
目光尽头,一座蛰伏着的庞然大物,缓缓露出峥嵘。
赵振不禁感慨,心心念念的许州,终于到了。
这座古城,自古以来,就是群雄逐鹿之地。
三国时,更是一度被雄主曹操立为许都,在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而闻名于世。此处,不但是开封南京的屏障,更是古代中原的心腹之地,说起来,赵振还是有一回来到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
转过一片被白雪覆盖的树林,眼前已经是豁然开朗,高大的许州城就展现在眼前。这里曾经是北宋的核心,无论城墙防御,还是格局土建,都称得上是当世的雄关,纵然和刚刚离开的均州一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到这时,赵振才忽然明白,为何蒙古人在兵伐南京时,一定要先下均、许二州。毕竟有此等雄关在侧,再假以上万精锐,其威胁将远胜十万大军。
以蒙古人的战略意图,绝不可能任由许州芒刺在背,必会想尽一切办法拔去。也正因为如此,赵振更感到时间紧迫,他要赶郭德海之前,协助程毅夺取许州。
说起程毅,赵振又忍不住朝身后方向望了望,也不知道完颜靖,有没有回到长葛,但愿自己给她的那份空白书信,关键时候能救她一命。
虽说自己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够地道,但赵振也别无办法,此来许州,九死一生,相比之下,长葛,对那丫头来说,又何尝不是个好去处。
想起完颜靖,赵振微微一叹,目光回转,又继续打量起面前的许州城。
年年战乱,破败的惨象同样影响到了这里,城外到处都是,逃难难民在这里搭起的窝棚,由于难民太多,许多窝棚都沿着城墙两侧,延续排开。也有不少衣衫褴褛的人在那里整修,一群人抬着木桩在那里打着土垒。
远远看去,穿着布甲的昌武军士卒,在城门口,在城墙上,在道路旁,到处都是。
城门那里,也有不少进出的行人和车辆,哪怕颍水隔岸的均州已经沦陷,哪怕一路过来路边尽是数不完的荒村、孤堡,但这里人烟济济的景象,还是让赵振不住的感叹。
这才是一个时代该有的样子,炊烟,正从灰色的城市里头,缓缓升起。
当车队从官道上转出来的时候,城上城下的昌武军士卒都看见了赵振一行人的到来,不少人已经抓紧手中长矛做出戒备的姿势。与此同时,城头瞭望的哨兵也指着车队。拖长了嗓门儿大声的喊着。
听到警示,四处松散的守军立刻聚拢过来,为首一个军官也快步走到马队跟前,将众人拦住道:“来人停车,从何处来,可有入城公验?”
被他一喊,赵振才注意到城门口虽然人来人往,但每到城关之时,行人商贾都要出具通行证一类的东西,想来便是对方口中的“公验”。
这也是为了区分当地百姓,商贾和其他州郡难民的主要凭据。
赵振对身旁的唐牛儿使了个眼色,对方会意,大大咧咧的走到那军官跟前,道:“甚鸟公验,俺们是长葛城的守备,奉完颜按春将军令,来许州求见太守大人。”
唐牛儿口中的太守,乃是现任许州同知节度使的夹谷琦。
金建立之初承辽旧制,而辽又仿唐,以至许州这类的节度州,除了总领地方军事大权的节度使外,还有专制民政的同知节度使,这类文官的级别大抵就相当于唐代的刺史,与同一时期宋国知州相当。
古人守旧,非是在正式场合,这一级别的文官大都以太守相称,所以听到唐牛儿这么说,那低级军官并没有迟疑,而是喝道:“既是如此,你等先在伺候着,待俺去禀报了太守府再做定夺。”
低级军官口上虽这么说,周围的昌武军士卒却是不由分说的围了上来,将赵振等人全都押下马,严密看守了起来。
对于城门口闹出的小插曲,往来的行人早已见怪不怪,大多数人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又各自埋头走路,脸上满是事不关己的漠然,这也让赵振对此地的印象加深了几分。
海日古从人群中走出,悄步走到赵振边上,一双细长的眼睛闪烁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此刻道:“俺听监军说,大人乃是节度府幕僚官,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通报姓名进去,反倒在城外等着?”
海日古笑的有些古怪,赵振心知对方已经对自己身份起疑,所以也不多辩解,只是道:“我此番是背着大帅请降,不到万不得已,我军中身份不可泄露,否则会叫人起疑。但你放心,夹谷太守是我们的人,等到见了面,我自会替你引荐。”
“那就有劳大人了。来之前,郭监军曾有军令,命俺务必见到太守,方能行投降事宜,望大人莫要与俺为难。”
见赵振不愿多说,海日古眼中精光一闪即逝,遂也赔笑着,归入队中。他嘴角噙着笑,眼神却片刻不离赵振三尺范围,大有一副看你好戏的模样。
见他这样,赵振不由皱了皱眉头,来的路上,他就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要把这个郭德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监视除去。
有此人在,自己的身份极容易暴露,毕竟进城后的变数太多,如果不能把此人牢牢控制,让对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可就麻烦了。
但赵振转念一想,将对方留下的好处又显而易见,此人代表的是郭德海,是蒙古的使者,用的好的话,反而更能让夹谷等人相信自己。
至于怎么利用此人,则是个问题……
下意识多看了海日古两眼,随即,对方身旁的一个熟面孔,又引起了赵振的注意,是杨绍元。
赵振发现,随着这个海日古入队,一直低调不出声的杨绍元,此刻又开始活跃了起来。这一路上,出于各种巧合,他总能在海日古身边,瞧见杨绍元的身影。
这让赵振心里总觉得膈应,他曾试图找过对方问话,可杨绍元回答的内容,又都是觉得海日古可疑,所以才时刻监视之类的废话。
对方越是表现出忠心耿耿的样子,赵振就越觉得此人不怀好意,可偏偏对方又没有露出任何把柄,他除了找人盯紧,实在找不到好的方法。
日娘的,老子这队伍里,怎么净出些呢奸细呢?
就在赵振出神的时候,城里已经传出一阵响亮的马蹄声。
遥遥看去,只见为首之人头戴长脚幞头、一身紫色锦袍,脚踏黑底皂靴,正驾着马,领着一队差役急急朝此处赶来。
待到走近了,赵振才看清来人相貌清瘦、蓄着长须,大约四十来岁的样子。见对方面带疑惑的朝自己这边看来,似乎在奇怪这队请降的人马中,为何全是陌生面孔。
值此情形,赵振心头灵光乍现,不等对方开口,他赶忙上前一步,抢在对方之前道:“按春将军在长葛主持大局,无暇脱身,特命小人全权均州之事。此番,小人特地从均州蒙古大营赶来,与之随行的,还有那郭监军的使者,还望夹谷大人能借一步说话。”
来人正是夹谷琦!
别问赵振怎么猜出来的,当日程毅缴获的信上签名之人虽多,但大抵是昌武军体系下的武官,这些人在军中履职,平日里传递消息,出入自然是有诸多不便。
唯独这个夹谷琦,是信上屈指可数的文官,加之此人身居高位,又能利用政务之便,联络各方传递消息。
如今得知均州来人,身为联络人的他当然要亲自跑一趟,至于赵振一口叫出他的名字,夹谷琦也并未感到意外。
此刻见赵振侧了侧身,给他让出一道空挡,夹谷琦不禁顺着赵振示意的方向望去,正好瞧见站在马队中张望的海日古。
与此同时,海日古也发现了夹谷琦打量自己的目光,他只当是赵振已经取得了联系,遂礼貌的点了点头,做出一个标准的蒙古军礼的手势。
看到这一切,夹谷琦心里虽有疑问,但当着士卒的面又不好多言,遂沉住气,吩咐守城的军官道:“此人马的确是本官府上,都放了。”
“太守,这……唉……”
那军官看了看,赵振连同身后一干人。以他经验,赵振等人显然是来者不善,可是夹谷琦都开了口,他有心阻拦,却又在对方不容置疑的目光下,毫无办法。
他只得叹了口气,吩咐道:“放行!”
围在四面的士卒闻言,眼里也同样透着不信,但还是陆陆续续的放下长矛,撤回各自哨岗。
见状,赵振给身后打了个眼色,便率先上马,跟着夹谷琦进了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