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10 1310.第1310章 打草惊蛇(三更)
- 1311 1311.第1311章 守株待兔(一更)
- 1312 1312.第1312章 震动(二更)
- 1313 1313.第1313章 心事各异(三更)
- 1314 1314.第1314章 意外变故(一更)
- 1315 1315.第1315章 赌场抓人(二更)
- 1316 1316.第1316章 风雨欲来(三更)
- 1317 1317.第1317章 义禁府公审(一更)
- 1318 1318.第1318章 唇枪舌剑(二更)
- 1319 1319.第1319章 真假难辨(三更)
- 1320 1320.第1320章 图穷匕见
- 1321 1321.第1321章 负隅顽抗
- 1322 1322.第1322章 步步为营
- 1323 1323.第1323章 顽抗到底
- 1324 1324.第1324章 谎言的代价
- 1325 1325.第1325章 事实确凿
- 1326 1326.第1326章 尘埃落定
- 1327 1327.第1327章 地方恩怨
- 1328 1328.第1328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
- 1329 1329.第1329章 保媒
- 1330 1330.第1330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 1331 1331.第1331章 应对之策
- 1332 1332.第1332章 惊人之举
- 1333 1333.第1333章 心照不宣
- 1334 1334.第1334章 心照不宣
- 1335 1335.第1335章 假戏真做
- 1336 1336.第1336章 各怀心事(二更)
- 1337 1337.第1337章 第一千三白 美梦成真
- 1338 1338.第1338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
- 1339 1339.第1339章 分权制衡
- 1340 1340.第1340章 如实相告
- 1341 1341.第1341章 心生波澜
- 1342 1342.第1342章 闭门羹
- 1343 1343.第1343章 捉摸不透
- 1344 1344.第1344章 反制
- 1345 1345.第1345章 秘密告发
- 1346 1346.第1346章 搜查中殿
- 1347 1347.第1347章 无计可施
- 1348 1348.第1348章 救人之策
- 1349 1349.第1349章 李代桃僵
- 1350 1350.第1350章 临门一脚
- 1351 1351.第1351章 心灰意冷
- 1352 1352.第1352章 醉翁之意
- 1353 1353.第1353章 图穷匕见
- 1354 1354.第1354章 不知所措
- 1355 1355.第1355章 无可奈何
- 1356 1356.第1356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 1357 1357.第1357章 明智的选择
- 1358 1358.第1358章 石破天惊
- 1359 1359.第1359章 不识时务
- 1360 1360.第1360章 世态炎凉
- 1361 1361.第1361章 指点迷津
- 1362 第1362章 安心合作
- 1363 第1363章 偏激的少壮派
- 1364 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
- 1365 第1365章 未雨绸缪
- 1366 第1366章 科举的曙光
- 1367 第1367章 联名请愿
- 1368 第1368章 恩科的诱惑
- 1369 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
- 1370 第1370章 新仇旧恨
- 1371 第1371章 请君入瓮
- 1372 第1372章 据理力争
- 1373 第1373章 酒馆密谋
- 1374 第13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1375 第1375章 威逼利诱(第一更)
- 1376 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二更)
- 1377 第1377章 鸿门宴(第三更)
- 1378 第1378章 箭在弦上
- 1379 第1379章 突如其来
- 1380 第1380章 艰难的抉择
- 1381 第1381章 逃无可逃
- 1382 第1382章 惜才之心
- 1383 第1383章 网开一面
- 1384 第1384章 察言观色
- 1385 第1385章 成功招揽
- 1386 第1386章 诏书抵达
- 1387 第1387章 水到渠成
- 1388 第1388章 请旨
- 1389 第1389章 意外的相见
- 1390 第1390章 高瞻远瞩
- 1391 第1391章 用心良苦
- 1392 第1392章 提亲
- 1393 第1393章 为民请命
- 1394 第1394章 南杨陨落
- 1395 第1395章 祭奠
- 1396 第1396章 侍寝
- 1397 第1398章 线索
- 1398 第1399章 百般抵赖
- 1399 第1400章 老实招供
- 1400 第1401章 按部就班
- 1401 第1402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
- 1402 第1403章 悬赏彻查
- 1403 第1404章 柳暗花明
- 1404 第1405章 真相大白
- 1405 第1406章 往事如烟
- 1406 第1407章 教导
- 1407 第1408章 路遇不平
- 1408 第1409章 有眼不识泰山
- 1409 第1410章 波澜不惊
- 1410 第1411章 线索
- 1411 第1412章 十年之别
- 1412 第1413章 不堪回首
- 1413 第1414章 编造的真相
- 1414 第1415章 打劫
- 1415 第1416章 雕虫小技
- 1416 第1417章 穿帮了
- 1417 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
- 1418 第1419章 大惊失色
- 1419 第1420章 诱饵
- 1420 第1421章 孤注一掷
- 1421 第1424章 捉摸不透
- 1422 第1423章 化险为夷
- 1423 第1426章 试探
- 1424 第1427章 出人意料
- 1425 第1428章 一战而定
- 1426 第1429章 迎接
- 1427 第1430章 决胜千里
- 1428 第1431章 入城
- 1429 第1432章 风轻云淡
- 1430 第1433章 真实目的
- 1431 第1434章 话里有话
- 1432 第1435章 调兵遣将
- 1433 第1436章 安抚民心
- 1434 第1437章 大战之前
- 1435 第1438章 一战定乾坤(一更)
- 1436 第1439章 法兰西王国(二更)
- 1437 第1440章 未雨绸缪(三更)
- 1438 第1441章 祭奠(四更)
- 1439 第1442章 回京(五更)
- 1440 第1443章 身世之谜(六更)
- 1441 第1444章 亡羊补牢(七更)
- 1442 第1445章 风雨欲来(八更)
- 1443 第1446章 东风至(九更)
- 1444 第1447章 攻打对马岛(十更)
- 1445 第1448章 逃无可逃(十一更)
- 1446 第1449章 东征(十二更)
- 1447 第1450章 齐头并进(十三更)
- 1448 第1451章 先礼后兵(十四更)
- 1449 第1452章 说服(十五更)
- 1450 第1453章 大战序幕(十六更)
- 1451 第1454章 今时不同往日(十七更)
- 1452 第1455章 内忧外患(十八更)
- 1453 第1456章 出人意料(十九更)
- 1454 第1457章 杀鸡骇猴(二十更)
- 1455 第1458章 一战而定(二十一更)
- 1456 第1459章 得偿所愿(二十二更)
- 1457 第1461章 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320.第1320章 图穷匕见
1320.第1320章 图穷匕见
“厉害!”经过最初的错愕后李稷率先反应过来,扭头望了一眼镇定自若的李云天,心中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说实话,李稷原先还以为李云天对尹氏等人毫无办法,很显然尹氏等人肯定是要包庇李瑈的,万万没想到李云天另辟蹊径,一句话就使得尹氏哑口无言,实在令他钦佩之至,要是换做他的话肯定会对李瑈的那些下人用刑。
而李云天之所以一句话就使得现场众人动容,是因为李瑈经历和性格决定了他绝对不会在叛军攻打景福宫的时候当缩头乌龟躲起来。
与众不同的是,李瑈幼年时寄养于民间,所以对于世事艰难与人情伪善知之甚详,尝过苦楚也了解过辛酸,最终成就了特有的器度。
据传,李瑈五岁就能朗诵《孝经》,而且好弓马之事,经常随身带着弓箭,又喜欢飞禽,得到一只猛禽后就爱不释手。
少年时期,朝鲜王曾经命首阳大君李瑈、安平大君李瑢和临瀛大君李璆一起学习乐理,李瑢生性喜好华丽,而李璆素来通晓音律,所以两人都乐意学习,唯有李瑈不愿意学习音乐。
李瑈志在弓马,每天都跟习武之人角力,没人比得过他,世子李珦夸奖李瑈英勇健壮,到听说朝鲜王喜欢弹琴这才开始学习乐理。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十年二月朝鲜王在平康讲武,结果李瑈十六箭射死了十六头鹿,风吹鹿血染红了李瑈的衣服,武将李元奇、金敢等见状喜极而泣道:“又看到太祖的雄风了。”
因此,李瑈是朝鲜王诸子中最为勇武的一个,与武将的关系也最为密切,犹如大明当年的汉王。
故而李云天有了先前一问,李瑈既然如此勇猛岂会留在府上,一定会与朴辉一同与叛军展开战斗,毕竟救驾可是头等大事。
李瑈神情复杂地望着李云天,心中五味杂陈,此时此刻他忽然之间明白了过来,原来李云天这次来朝鲜国果真是为了查清朝鲜王的死因。
可笑他还以为自己能够得到李云天的支持,而先前李云天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稳住他而已。
很显然,李瑈无法回答李云天的这个问题,如果他躲在家里贪生怕死不去救朝鲜王的话,那么说明他心中没有朝鲜国的国王,也不配当人子,那么何来的继承朝鲜国王位的资格?
李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精心设计的计划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纰漏之处,并且轻而易举地被李云天抓住,进而给了他堪称致命的一击。
要是李瑈并不勇武过人,不说他手无缚鸡之力,只要平常的表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话,他在叛军攻打景福宫的时候不去救援朝鲜王也情有可原。
可他偏偏勇武善战,这就给外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把柄,成为了他无法避免的麻烦。
其实,李瑈先前只想着如何来证明自己与朝鲜王被杀一事无关,忘记了大明最为注重的就是礼仪法统,像他这种置朝鲜王安危于不顾的人并不符合大明的价值观念,不要说李云天了,单单礼部那一关李瑈就过不去。
李瑈心中感到一股莫名的悲哀,他费尽心机地准备了这么些年,结果李云天仅仅凭着一句话就击碎了他所有的希望,令他一时间难以接受。
现场的文武官员自然也都听出了李云天话里的意思,勇武不凡的李瑈面对陷入为难的朝鲜王见死不救,这样的人不仅目无君上同时也没有父子之情,谈何能成为朝鲜国的国王?
官员们虽然明白了过来,但院子里聚集的那些听审的百姓还有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李瑈此时已经深陷泥潭,即便是李瑈摆脱了谋杀朝鲜王的嫌疑也失去了继任朝鲜王的资格。
此时,最为感到震惊的莫过于李稷,李稷一直以来都以为李云天支持李瑈,可现在看来给了李瑈致命一击的人正是李云天,这意味着他先前的猜测都错了,李云天来朝鲜国的第一要务是查清朝鲜王的死因,其次才是物色朝鲜王的人选。
这令李稷又惊又喜,从李云天目前的态度上来看,李瑈已经失去了继位的可能,那么他先前所支持的临瀛大君李璆将有很大的机会坐上朝鲜王的宝座。
黄喜现在的心情十分糟糕,直到这一刻他才像李稷那样意识到,李云天在朝鲜国的头等大事时查明朝鲜王的死因,这就使得李瑈的境况非常不利。
虽然李云天现在并没有表示朝鲜王是李瑈幕后指使弑杀的,但很显然李云天并不希望有着重大嫌疑的李瑈染指朝鲜王的宝座,这使得李瑈阵营的官员们都陷入到了危险中,一旦李瑈失势的话那么在朝鲜王的诸嫡子中被李稷力推的临瀛大君李璆将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与李稷和黄喜相比,柳尚民的心情最为平静,李瑈如果栽了的话那么对他最为有利,届时他正好可以趁机崛起。
“尹氏,回答本王,为何首阳大君没有去救朝鲜王?”见尹氏怔在了那里,李云天不由得提高了音量问道,他知道尹氏很难给出答案,这可涉及到了李瑈的品性问题。
“王爷,当时形势混乱街上到处都是叛军,下官不敢贸然行事因此唯有在府中等待,并不知道叛军已经攻进了景福宫。”李瑈自然清楚尹氏的难处,于是不等她开口提前回答,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首阳大君,如果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叛军最先围攻的是景福宫,等叛军与赶来增援的部队交战的时候已经过了不少时间。”
李云天见状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他知道李瑈这是急了,于是不动声色地望着他说道,“况且,双方交战最激烈的地方在景福宫附近,其余地方的战斗比较平淡。”
“首阳大君,据本王所知,叛乱发生的当晚你的府上被朴辉将军派人的士兵护住,难道你就没想过领兵去救援景福宫?”说着,李云天双目寒光一闪,冷冷地问道。
“王爷,大君本想去救援主上殿下,是内命妇担心他和家人的安危,故而以死相逼才把大君留了下来,否则大君肯定率军进宫,错的是内命妇,与大君无关。”这时,回过神来的尹氏连忙跪在了地上,开口把责任揽了过去。
“诸位,皇上对朝鲜王的此次横死倍感震惊,俗语有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没想到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弑杀君王这种恶行来。”
李云天瞅了瞅尹氏,他知道尹氏护夫心切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么就再也没有补救的法子,随后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沉声说道,“此等弑杀君父的行为实在是可恶之至,本王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李瑈闻言心中顿时一声哀叹,李云天的这句话把他心中仅存的一丝幻想无情地击得粉碎,李云天这次很显然不会放过他。
现场的众位官员私下里不由得对视了一眼,纷纷意识到李瑈这下完了,刚才李瑈和尹氏的那番解释苍白无力,一看就是敷衍之词。
这也意味着朝鲜王十有八九就是李瑈让人弑杀的,如果李云天肯下大力气去查的话一定能够把真相给查出来,毕竟并不是所有首阳大君府上的人都能承受过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只要有一个人交待那么就会引发可怕的连锁反应,使得李瑈一败涂地,进而失去翻身的机会。
“首阳大君,本王给你一次机会,当晚的事情究竟如何,如果你如实招来的话本王算你戴罪立功,否则本王可就要公事公办了!”就在众人心中忐忑不安的时候,李云天忽然语峰一转,神情严肃地望着李瑈说道。
听闻此言,现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这意味着李云天已经把李瑈当成了幕后弑杀朝鲜王的凶手,于是纷纷抬头望向了李瑈,想要知道他如何回答,
“唉!”黄喜闻言不由得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知道李瑈大势已去,以李云天的性格如果没有掌握确凿证据的话不会这样对李瑈说话。
“王爷,下官有些听不明白,你要让下官招供些什么。”李瑈起身走到李云天的面前,向李云天一躬身后说道,虽然他看似镇定自若实际上脸色已经有些发青,现在是强行撑着。
“首阳大君,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吗?”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不动声色地望着李瑈说道,“难道你以为本王在汉城的这些日子都是白过的吗?本王为了查明朝鲜王被杀的真相可是费了不少心力”
“王爷,下官是冤枉的,下官并没有弑杀主上殿下,请王爷明察。”
李瑈闻言双目闪过一丝绝望的神色,看来李云天这次是不会放过他,可大庭广众之下他岂能认罪,那样的话颜面何存?况且为了追随他的官员他也不能承认,否则就没了翻身的资本,故而一咬牙向李云天拱手说道。
在李瑈看来,李云天要想查清他弑杀朝鲜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他打算拖延时间再慢慢想办法来应付李云天,在李云天拿出确凿证据之前他还有着一线生机所以必须要坚持下去。
说实话,李稷原先还以为李云天对尹氏等人毫无办法,很显然尹氏等人肯定是要包庇李瑈的,万万没想到李云天另辟蹊径,一句话就使得尹氏哑口无言,实在令他钦佩之至,要是换做他的话肯定会对李瑈的那些下人用刑。
而李云天之所以一句话就使得现场众人动容,是因为李瑈经历和性格决定了他绝对不会在叛军攻打景福宫的时候当缩头乌龟躲起来。
与众不同的是,李瑈幼年时寄养于民间,所以对于世事艰难与人情伪善知之甚详,尝过苦楚也了解过辛酸,最终成就了特有的器度。
据传,李瑈五岁就能朗诵《孝经》,而且好弓马之事,经常随身带着弓箭,又喜欢飞禽,得到一只猛禽后就爱不释手。
少年时期,朝鲜王曾经命首阳大君李瑈、安平大君李瑢和临瀛大君李璆一起学习乐理,李瑢生性喜好华丽,而李璆素来通晓音律,所以两人都乐意学习,唯有李瑈不愿意学习音乐。
李瑈志在弓马,每天都跟习武之人角力,没人比得过他,世子李珦夸奖李瑈英勇健壮,到听说朝鲜王喜欢弹琴这才开始学习乐理。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十年二月朝鲜王在平康讲武,结果李瑈十六箭射死了十六头鹿,风吹鹿血染红了李瑈的衣服,武将李元奇、金敢等见状喜极而泣道:“又看到太祖的雄风了。”
因此,李瑈是朝鲜王诸子中最为勇武的一个,与武将的关系也最为密切,犹如大明当年的汉王。
故而李云天有了先前一问,李瑈既然如此勇猛岂会留在府上,一定会与朴辉一同与叛军展开战斗,毕竟救驾可是头等大事。
李瑈神情复杂地望着李云天,心中五味杂陈,此时此刻他忽然之间明白了过来,原来李云天这次来朝鲜国果真是为了查清朝鲜王的死因。
可笑他还以为自己能够得到李云天的支持,而先前李云天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稳住他而已。
很显然,李瑈无法回答李云天的这个问题,如果他躲在家里贪生怕死不去救朝鲜王的话,那么说明他心中没有朝鲜国的国王,也不配当人子,那么何来的继承朝鲜国王位的资格?
李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精心设计的计划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纰漏之处,并且轻而易举地被李云天抓住,进而给了他堪称致命的一击。
要是李瑈并不勇武过人,不说他手无缚鸡之力,只要平常的表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话,他在叛军攻打景福宫的时候不去救援朝鲜王也情有可原。
可他偏偏勇武善战,这就给外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把柄,成为了他无法避免的麻烦。
其实,李瑈先前只想着如何来证明自己与朝鲜王被杀一事无关,忘记了大明最为注重的就是礼仪法统,像他这种置朝鲜王安危于不顾的人并不符合大明的价值观念,不要说李云天了,单单礼部那一关李瑈就过不去。
李瑈心中感到一股莫名的悲哀,他费尽心机地准备了这么些年,结果李云天仅仅凭着一句话就击碎了他所有的希望,令他一时间难以接受。
现场的文武官员自然也都听出了李云天话里的意思,勇武不凡的李瑈面对陷入为难的朝鲜王见死不救,这样的人不仅目无君上同时也没有父子之情,谈何能成为朝鲜国的国王?
官员们虽然明白了过来,但院子里聚集的那些听审的百姓还有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李瑈此时已经深陷泥潭,即便是李瑈摆脱了谋杀朝鲜王的嫌疑也失去了继任朝鲜王的资格。
此时,最为感到震惊的莫过于李稷,李稷一直以来都以为李云天支持李瑈,可现在看来给了李瑈致命一击的人正是李云天,这意味着他先前的猜测都错了,李云天来朝鲜国的第一要务是查清朝鲜王的死因,其次才是物色朝鲜王的人选。
这令李稷又惊又喜,从李云天目前的态度上来看,李瑈已经失去了继位的可能,那么他先前所支持的临瀛大君李璆将有很大的机会坐上朝鲜王的宝座。
黄喜现在的心情十分糟糕,直到这一刻他才像李稷那样意识到,李云天在朝鲜国的头等大事时查明朝鲜王的死因,这就使得李瑈的境况非常不利。
虽然李云天现在并没有表示朝鲜王是李瑈幕后指使弑杀的,但很显然李云天并不希望有着重大嫌疑的李瑈染指朝鲜王的宝座,这使得李瑈阵营的官员们都陷入到了危险中,一旦李瑈失势的话那么在朝鲜王的诸嫡子中被李稷力推的临瀛大君李璆将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与李稷和黄喜相比,柳尚民的心情最为平静,李瑈如果栽了的话那么对他最为有利,届时他正好可以趁机崛起。
“尹氏,回答本王,为何首阳大君没有去救朝鲜王?”见尹氏怔在了那里,李云天不由得提高了音量问道,他知道尹氏很难给出答案,这可涉及到了李瑈的品性问题。
“王爷,当时形势混乱街上到处都是叛军,下官不敢贸然行事因此唯有在府中等待,并不知道叛军已经攻进了景福宫。”李瑈自然清楚尹氏的难处,于是不等她开口提前回答,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首阳大君,如果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叛军最先围攻的是景福宫,等叛军与赶来增援的部队交战的时候已经过了不少时间。”
李云天见状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他知道李瑈这是急了,于是不动声色地望着他说道,“况且,双方交战最激烈的地方在景福宫附近,其余地方的战斗比较平淡。”
“首阳大君,据本王所知,叛乱发生的当晚你的府上被朴辉将军派人的士兵护住,难道你就没想过领兵去救援景福宫?”说着,李云天双目寒光一闪,冷冷地问道。
“王爷,大君本想去救援主上殿下,是内命妇担心他和家人的安危,故而以死相逼才把大君留了下来,否则大君肯定率军进宫,错的是内命妇,与大君无关。”这时,回过神来的尹氏连忙跪在了地上,开口把责任揽了过去。
“诸位,皇上对朝鲜王的此次横死倍感震惊,俗语有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没想到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弑杀君王这种恶行来。”
李云天瞅了瞅尹氏,他知道尹氏护夫心切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么就再也没有补救的法子,随后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沉声说道,“此等弑杀君父的行为实在是可恶之至,本王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李瑈闻言心中顿时一声哀叹,李云天的这句话把他心中仅存的一丝幻想无情地击得粉碎,李云天这次很显然不会放过他。
现场的众位官员私下里不由得对视了一眼,纷纷意识到李瑈这下完了,刚才李瑈和尹氏的那番解释苍白无力,一看就是敷衍之词。
这也意味着朝鲜王十有八九就是李瑈让人弑杀的,如果李云天肯下大力气去查的话一定能够把真相给查出来,毕竟并不是所有首阳大君府上的人都能承受过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只要有一个人交待那么就会引发可怕的连锁反应,使得李瑈一败涂地,进而失去翻身的机会。
“首阳大君,本王给你一次机会,当晚的事情究竟如何,如果你如实招来的话本王算你戴罪立功,否则本王可就要公事公办了!”就在众人心中忐忑不安的时候,李云天忽然语峰一转,神情严肃地望着李瑈说道。
听闻此言,现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这意味着李云天已经把李瑈当成了幕后弑杀朝鲜王的凶手,于是纷纷抬头望向了李瑈,想要知道他如何回答,
“唉!”黄喜闻言不由得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知道李瑈大势已去,以李云天的性格如果没有掌握确凿证据的话不会这样对李瑈说话。
“王爷,下官有些听不明白,你要让下官招供些什么。”李瑈起身走到李云天的面前,向李云天一躬身后说道,虽然他看似镇定自若实际上脸色已经有些发青,现在是强行撑着。
“首阳大君,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吗?”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不动声色地望着李瑈说道,“难道你以为本王在汉城的这些日子都是白过的吗?本王为了查明朝鲜王被杀的真相可是费了不少心力”
“王爷,下官是冤枉的,下官并没有弑杀主上殿下,请王爷明察。”
李瑈闻言双目闪过一丝绝望的神色,看来李云天这次是不会放过他,可大庭广众之下他岂能认罪,那样的话颜面何存?况且为了追随他的官员他也不能承认,否则就没了翻身的资本,故而一咬牙向李云天拱手说道。
在李瑈看来,李云天要想查清他弑杀朝鲜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他打算拖延时间再慢慢想办法来应付李云天,在李云天拿出确凿证据之前他还有着一线生机所以必须要坚持下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