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57章
第257章
第十七章立后
永徽六年春,新年期间,李小九陛下再次大封宗室,如十郎、十一郎等李小九的兄弟们都从郡王加封为亲王,并添了一百户食邑,而十六娘、二十一娘、二十二娘等公主则加封为长公主,也多了一百户食邑。
同时,李治还提拔了十六娘的夫婿长孙诠和二十一娘的夫婿魏叔玉的官阶,令他们参知政事。
至于还没有婚配的幼妹二十二娘,李小九陛下也为其寻了一门好亲事,男方是世家薛氏本宗之子,今年才十八岁,与二十二娘正是良配——这也是吴诩千挑万选最后敲定的人选战神领主。
二十二娘的大婚初定于次年九月,这两年里倒是要好好准备嫁妆了。
除了兄弟姐妹之外,李小九陛下自己的几个孩子也受到了册封,郑氏之子皇子李孝被封为许王,杨氏之子李上金被封为杞王。还有就是吴诩的两个儿子大郎李弘被封为代王,并领领雍州都督、并州刺史,新近取名为李贤的二胖被封为潞王,领扬州都督、蕲州刺史……
只有太子和四郎雍王素节没有受到封赏,倒不是李治因为两人的母亲之事迁怒与他们,只不过两人原本就是储君和位阶最高的亲王了,算是封无可封了。
吴诩想着孩子总归是无辜的,就让李小九陛下赏了两人各一百户食邑,算是跟叔叔伯伯们一样了……
李治见吴诩这么心软,也并没有说什么,不过给了两个儿子食邑之后,顺手把李忠身上的雍州牧的职位给夺了。
为了不让于志宁老太傅有意见,李小九陛下还特意让礼部好好操办今年太子殿下的元服礼。
他对太子这种打一棍子又给颗甜枣的态度让朝中大臣十分不解,但有眼色的人已经看出来了:数月间连续失去生母和养母的太子,怕是很快就要被逐出东宫了……
事实证明,李小九陛下还没有狠心到这个地步,他还是比较倾向于得到朝臣们尤其是长孙无忌的支持,名正言顺地改立中宫和东宫,不过他的愿望明显是白日做梦一样……
程知节大军已经赶赴西突厥,李治暗中派出去的钉子也开始行动了,唐军这次的出战只可能是铩羽而归一个结果,结局早在李治提议调走程知节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但李治这人毕竟还是有几分良心的,他一直都记着长孙舅舅对他的扶持之功,所以他打算再给舅舅最后一次站队的机会——先前贬谪裴行俭已经是他对长孙舅舅的警示了,如果阿舅还是固执己见,他只好让阿舅提前退休了!
永徽六年正月十五,李小九陛下大宴群臣,对贞观旧臣大肆封赏,并着重表扬了长孙相公和李相公,希望他们继续忠君报国。
正月十六,李小九陛下与武昭仪微服出宫,巡幸了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携夫人与九个子女出迎。
“老臣恭迎圣人、娘子驾幸……”李治这次出宫相当突然,长孙无忌对其的来意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说来,以前李二陛下也经常微服出宫巡幸大臣和留京皇亲的宅邸,但李小九陛下却比较像个宅男,除了按照旧例每年两次去行宫避暑过冬外,就很少在长安城里晃荡。
所以,长孙无忌只觉一头雾水,更让他疑惑的是,这次圣人到他家来,居然还带着女眷……
说来也巧,今天正好是长孙无忌的爱妾月娘的生辰,府中正摆酒欢宴呢。
李小九的辇车一到,府里的客人都被惊动了。
一时,李小九陛下被王内侍扶着下了辇,他也不等阿韦等人动手,就亲自扶着后面出来的吴诩下车。
吴诩今天出门并没有带帏帽之类遮面的行头,满头青丝挽成了高高的发髻,其上装饰的步摇钗环虽不多,却都是十分华丽夺目之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可那些珠宝再怎么璀璨耀眼,也让人难以忽视她那张艳光四射的脸……
一起出来迎接圣驾的那些贵妇们见了这样的美人都不由暗暗抽气……
吴诩很少在世家勋贵间露面,二次入宫后,更是从未招待过宗亲世家的女眷,所以长安的贵族圈子只闻武昭仪之名却没几个人见过她的真容……
“这位娘子难道就是……”
“一定是了萌物来袭!你看她长得可不是有几分像周国夫人么!”
“前儿还说周国夫人颜色极好,如今才知道……不愧是母女啊!”
“这般美貌,也难怪圣人……”
………………
已经有几个贵妇按耐不住开始窃窃私语了。
长孙无忌的夫人也没见过吴诩,原以为李小九陛下带出来的宫妃应该是目前宫中位份最高的徐贤妃呢,正要上前拜见,冷不丁听见那些贵妇的悄声议论,她顿时愣在了半路,进退两难。
倒是吴诩见了长孙夫人,主动上前一步,笑道:“这位该是舅母了吧?”她一边说着,一边扭头询问李治。
李治笑道:“正是……”说着也上前一步,挽着吴诩的手,对长孙舅舅一家道:“都是自家亲戚,诸位不必多礼……”
“阿武,来……朕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五娘(指长乐公主)的夫婿,这位是二表哥,这位是……”李小九陛下煞有其事的给吴诩引见长孙舅舅一家老小。
吴诩被李治一路拖着认亲,脸都笑僵了。
说实话,今天她原本想去看看她那个秘密玻璃作坊的,谁知一出门就被李小九拉到长孙舅舅家来了,还被迫在车子上玩了一回变装游戏= =
话说她对长孙家的人一点也不感兴趣啊……
而且,她也不认为李小九的示好,能让长孙舅舅改变主意,尤其是他还带着她一起过来……
这些天为了立后的事,她都不知被长孙一家骂成什么样了呢!
这么大刺刺地跑来,不是自讨没趣么= =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吴诩在外人面前还是很给李小九陛下面子的,她甚至都做好了被长孙舅舅大骂一顿的心理准备了……
不过,看眼前这情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长孙相公大概也得像她这样,给李小九陛下一个面子才成呐!
果然,长孙无忌见李小九陛下竟然是带武昭仪前来的,脸色顿时黑了,不过他倒是好气度,居然没有立刻找吴诩麻烦,而是请两人入内堂就座。
今日本是长孙相公爱妾的生辰,论理那位爱妾才是主角,但吴诩左右看下来就看到一个身着红衣的俏丽少妇立在主席的角落上,要不是她穿得那样喜庆,估计会被人直接忽略掉的。
大堂中坐的都是朝中高官,韩瑗、来济等人赫然在座。
李治见状,忍不住跟吴诩对了个眼色。
得,这哪是什么生日宴会,简直就是个小型朝会嘛!
入了内堂,长孙无忌夫妇就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了李小九陛下和吴诩,那个红衣少妇干脆就回避到后室去了。
主人席上坐的都是长孙家的人,十六娘夫妇跟在最后进来的。
城阳公主跟吴诩倒是有几分交情,主动坐到她身边作陪。
“阿武可真是稀客呐……”城阳公主气色相当好,一颦一笑中都带着满满的幸福,早不是吴诩记忆中那个温柔寡言的小公主了外星王妃最新章节。
“十六娘久不进宫了,近来在忙些什么?”吴诩看李治已经跟长孙舅舅聊上了,没时间注意她这边,就笑眯眯的拉着城阳公主的手,开始拉家常。
“孤还能忙什么,家里那两个小子可够我受的了!”城阳公主话虽然这样说,脸上却满是笑意。
她嫁给长孙诠之后,几年时间就生了一个闺女,两个小子。闺女倒是十分乖巧可爱,可那两个小子也不知像了谁,成天上蹿下跳的,跟活猴似的,也不知像了谁,可把城阳公主夫妇两个愁死了……
“男孩子活泼点才好呢!”吴诩闻言也不由哈哈一笑,她素闻长孙诠那个小子严肃得很,朝中有人还给他去了个‘棺材脸’这样的绰号,想不到跟温柔和顺的城阳公主生出来的娃会这么活泼,难不成基因变异了?!
说到了小朋友,吴诩难免就想到自己儿子,看大郎的性子还算稳重,可她家二胖实在是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希望以后别长歪了才好……
说话间,长孙夫人已经从内室把几个年幼的儿女带出来拜见李治和吴诩。
吴诩看那四个小娃娃都跟她家大郎差不多年纪,顿时见猎心喜,上前就抱起四人中唯一的女娃,一番揉搓……
“这是十二娘,今年刚满三岁……”城阳公主在旁介绍道:“那三个是八郎、九郎、十郎……”
吴诩一听这排行,不由一汗,看不出来长孙舅舅还挺能生的嘛= =
而李治那边正在跟他舅舅打太极,话题也正好落到长孙舅舅几个年长的儿子身上。
“几位表哥也都成家立业,是时候入朝帮阿舅分忧了……”
长孙无忌却不以为然:“犬子不堪大用,能做一县之令已是大幸,哪有什么能力入朝为官!倒不如白身,还不至于惹出祸事来!”
“阿舅过谦了……”李治抿了一口酒水,试探道:“总归是自家亲戚,朕想着让二表哥、三表哥、和四表哥先做个朝散大夫,日后再慢慢升迁就是了……”
长孙无忌闻言,良久没有作声。
他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除了嫡长子长孙冲略有几分才干之外,其他几个成年儿子都是平庸之人,就如他所说的,做个县令还可以,要入朝跟一帮大小狐狸为伍,八成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
而且,今日李小九陛下忽然这么大方,必有所求,他可是无功不受禄啊!
长孙无忌正要拒绝,却听李小九陛下已经让王内侍回宫去传诏,荫封长孙相公的三子为朝散大夫,放完春假就可以上班了……
长孙无忌见状,只好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来……
李治笑着敬了长孙舅舅一杯酒,意味深长道:“几位表哥都有了出息,从此往后阿舅就可以安享天伦了,以后的事都让年轻人去做吧,毕竟这往后的天下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嘛……”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蹙眉不语,半晌才顾左右而言他道:“圣人难得出宫,不如欣赏一下老臣府上的歌舞伎,如何?”
“也好。”李治一听这话,就知道他阿舅是不打算接他递出去的橄榄枝了,那么……
只有在朝堂上见真章了!
作者有话要说:甥舅彻底决裂了,小九要出招了=。=
永徽六年春,新年期间,李小九陛下再次大封宗室,如十郎、十一郎等李小九的兄弟们都从郡王加封为亲王,并添了一百户食邑,而十六娘、二十一娘、二十二娘等公主则加封为长公主,也多了一百户食邑。
同时,李治还提拔了十六娘的夫婿长孙诠和二十一娘的夫婿魏叔玉的官阶,令他们参知政事。
至于还没有婚配的幼妹二十二娘,李小九陛下也为其寻了一门好亲事,男方是世家薛氏本宗之子,今年才十八岁,与二十二娘正是良配——这也是吴诩千挑万选最后敲定的人选战神领主。
二十二娘的大婚初定于次年九月,这两年里倒是要好好准备嫁妆了。
除了兄弟姐妹之外,李小九陛下自己的几个孩子也受到了册封,郑氏之子皇子李孝被封为许王,杨氏之子李上金被封为杞王。还有就是吴诩的两个儿子大郎李弘被封为代王,并领领雍州都督、并州刺史,新近取名为李贤的二胖被封为潞王,领扬州都督、蕲州刺史……
只有太子和四郎雍王素节没有受到封赏,倒不是李治因为两人的母亲之事迁怒与他们,只不过两人原本就是储君和位阶最高的亲王了,算是封无可封了。
吴诩想着孩子总归是无辜的,就让李小九陛下赏了两人各一百户食邑,算是跟叔叔伯伯们一样了……
李治见吴诩这么心软,也并没有说什么,不过给了两个儿子食邑之后,顺手把李忠身上的雍州牧的职位给夺了。
为了不让于志宁老太傅有意见,李小九陛下还特意让礼部好好操办今年太子殿下的元服礼。
他对太子这种打一棍子又给颗甜枣的态度让朝中大臣十分不解,但有眼色的人已经看出来了:数月间连续失去生母和养母的太子,怕是很快就要被逐出东宫了……
事实证明,李小九陛下还没有狠心到这个地步,他还是比较倾向于得到朝臣们尤其是长孙无忌的支持,名正言顺地改立中宫和东宫,不过他的愿望明显是白日做梦一样……
程知节大军已经赶赴西突厥,李治暗中派出去的钉子也开始行动了,唐军这次的出战只可能是铩羽而归一个结果,结局早在李治提议调走程知节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但李治这人毕竟还是有几分良心的,他一直都记着长孙舅舅对他的扶持之功,所以他打算再给舅舅最后一次站队的机会——先前贬谪裴行俭已经是他对长孙舅舅的警示了,如果阿舅还是固执己见,他只好让阿舅提前退休了!
永徽六年正月十五,李小九陛下大宴群臣,对贞观旧臣大肆封赏,并着重表扬了长孙相公和李相公,希望他们继续忠君报国。
正月十六,李小九陛下与武昭仪微服出宫,巡幸了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携夫人与九个子女出迎。
“老臣恭迎圣人、娘子驾幸……”李治这次出宫相当突然,长孙无忌对其的来意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说来,以前李二陛下也经常微服出宫巡幸大臣和留京皇亲的宅邸,但李小九陛下却比较像个宅男,除了按照旧例每年两次去行宫避暑过冬外,就很少在长安城里晃荡。
所以,长孙无忌只觉一头雾水,更让他疑惑的是,这次圣人到他家来,居然还带着女眷……
说来也巧,今天正好是长孙无忌的爱妾月娘的生辰,府中正摆酒欢宴呢。
李小九的辇车一到,府里的客人都被惊动了。
一时,李小九陛下被王内侍扶着下了辇,他也不等阿韦等人动手,就亲自扶着后面出来的吴诩下车。
吴诩今天出门并没有带帏帽之类遮面的行头,满头青丝挽成了高高的发髻,其上装饰的步摇钗环虽不多,却都是十分华丽夺目之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可那些珠宝再怎么璀璨耀眼,也让人难以忽视她那张艳光四射的脸……
一起出来迎接圣驾的那些贵妇们见了这样的美人都不由暗暗抽气……
吴诩很少在世家勋贵间露面,二次入宫后,更是从未招待过宗亲世家的女眷,所以长安的贵族圈子只闻武昭仪之名却没几个人见过她的真容……
“这位娘子难道就是……”
“一定是了萌物来袭!你看她长得可不是有几分像周国夫人么!”
“前儿还说周国夫人颜色极好,如今才知道……不愧是母女啊!”
“这般美貌,也难怪圣人……”
………………
已经有几个贵妇按耐不住开始窃窃私语了。
长孙无忌的夫人也没见过吴诩,原以为李小九陛下带出来的宫妃应该是目前宫中位份最高的徐贤妃呢,正要上前拜见,冷不丁听见那些贵妇的悄声议论,她顿时愣在了半路,进退两难。
倒是吴诩见了长孙夫人,主动上前一步,笑道:“这位该是舅母了吧?”她一边说着,一边扭头询问李治。
李治笑道:“正是……”说着也上前一步,挽着吴诩的手,对长孙舅舅一家道:“都是自家亲戚,诸位不必多礼……”
“阿武,来……朕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五娘(指长乐公主)的夫婿,这位是二表哥,这位是……”李小九陛下煞有其事的给吴诩引见长孙舅舅一家老小。
吴诩被李治一路拖着认亲,脸都笑僵了。
说实话,今天她原本想去看看她那个秘密玻璃作坊的,谁知一出门就被李小九拉到长孙舅舅家来了,还被迫在车子上玩了一回变装游戏= =
话说她对长孙家的人一点也不感兴趣啊……
而且,她也不认为李小九的示好,能让长孙舅舅改变主意,尤其是他还带着她一起过来……
这些天为了立后的事,她都不知被长孙一家骂成什么样了呢!
这么大刺刺地跑来,不是自讨没趣么= =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吴诩在外人面前还是很给李小九陛下面子的,她甚至都做好了被长孙舅舅大骂一顿的心理准备了……
不过,看眼前这情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长孙相公大概也得像她这样,给李小九陛下一个面子才成呐!
果然,长孙无忌见李小九陛下竟然是带武昭仪前来的,脸色顿时黑了,不过他倒是好气度,居然没有立刻找吴诩麻烦,而是请两人入内堂就座。
今日本是长孙相公爱妾的生辰,论理那位爱妾才是主角,但吴诩左右看下来就看到一个身着红衣的俏丽少妇立在主席的角落上,要不是她穿得那样喜庆,估计会被人直接忽略掉的。
大堂中坐的都是朝中高官,韩瑗、来济等人赫然在座。
李治见状,忍不住跟吴诩对了个眼色。
得,这哪是什么生日宴会,简直就是个小型朝会嘛!
入了内堂,长孙无忌夫妇就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了李小九陛下和吴诩,那个红衣少妇干脆就回避到后室去了。
主人席上坐的都是长孙家的人,十六娘夫妇跟在最后进来的。
城阳公主跟吴诩倒是有几分交情,主动坐到她身边作陪。
“阿武可真是稀客呐……”城阳公主气色相当好,一颦一笑中都带着满满的幸福,早不是吴诩记忆中那个温柔寡言的小公主了外星王妃最新章节。
“十六娘久不进宫了,近来在忙些什么?”吴诩看李治已经跟长孙舅舅聊上了,没时间注意她这边,就笑眯眯的拉着城阳公主的手,开始拉家常。
“孤还能忙什么,家里那两个小子可够我受的了!”城阳公主话虽然这样说,脸上却满是笑意。
她嫁给长孙诠之后,几年时间就生了一个闺女,两个小子。闺女倒是十分乖巧可爱,可那两个小子也不知像了谁,成天上蹿下跳的,跟活猴似的,也不知像了谁,可把城阳公主夫妇两个愁死了……
“男孩子活泼点才好呢!”吴诩闻言也不由哈哈一笑,她素闻长孙诠那个小子严肃得很,朝中有人还给他去了个‘棺材脸’这样的绰号,想不到跟温柔和顺的城阳公主生出来的娃会这么活泼,难不成基因变异了?!
说到了小朋友,吴诩难免就想到自己儿子,看大郎的性子还算稳重,可她家二胖实在是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希望以后别长歪了才好……
说话间,长孙夫人已经从内室把几个年幼的儿女带出来拜见李治和吴诩。
吴诩看那四个小娃娃都跟她家大郎差不多年纪,顿时见猎心喜,上前就抱起四人中唯一的女娃,一番揉搓……
“这是十二娘,今年刚满三岁……”城阳公主在旁介绍道:“那三个是八郎、九郎、十郎……”
吴诩一听这排行,不由一汗,看不出来长孙舅舅还挺能生的嘛= =
而李治那边正在跟他舅舅打太极,话题也正好落到长孙舅舅几个年长的儿子身上。
“几位表哥也都成家立业,是时候入朝帮阿舅分忧了……”
长孙无忌却不以为然:“犬子不堪大用,能做一县之令已是大幸,哪有什么能力入朝为官!倒不如白身,还不至于惹出祸事来!”
“阿舅过谦了……”李治抿了一口酒水,试探道:“总归是自家亲戚,朕想着让二表哥、三表哥、和四表哥先做个朝散大夫,日后再慢慢升迁就是了……”
长孙无忌闻言,良久没有作声。
他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除了嫡长子长孙冲略有几分才干之外,其他几个成年儿子都是平庸之人,就如他所说的,做个县令还可以,要入朝跟一帮大小狐狸为伍,八成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
而且,今日李小九陛下忽然这么大方,必有所求,他可是无功不受禄啊!
长孙无忌正要拒绝,却听李小九陛下已经让王内侍回宫去传诏,荫封长孙相公的三子为朝散大夫,放完春假就可以上班了……
长孙无忌见状,只好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来……
李治笑着敬了长孙舅舅一杯酒,意味深长道:“几位表哥都有了出息,从此往后阿舅就可以安享天伦了,以后的事都让年轻人去做吧,毕竟这往后的天下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嘛……”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蹙眉不语,半晌才顾左右而言他道:“圣人难得出宫,不如欣赏一下老臣府上的歌舞伎,如何?”
“也好。”李治一听这话,就知道他阿舅是不打算接他递出去的橄榄枝了,那么……
只有在朝堂上见真章了!
作者有话要说:甥舅彻底决裂了,小九要出招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