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56章
第256章
05
早有宫人进殿通报了李小九陛下的到来。
吴诩和李弘小朋友正手忙脚乱诱哄这哭声震天的小二胖呢,哪有时间理会李小九陛下。
只有杨氏急忙迎出去拜见。
李治赶紧让杨氏免礼,然后摸摸鼻子,走进大殿。来到吴诩和儿子们跟前……
“阿武,这是怎么了,”一看吴诩母子两个严阵以待的样子,李治也有些不知所措。
吴诩正满头大汗呢,看到李治跟看到救星一样,忙把小二胖丢在李治怀里,继续恐吓二胖道,“来来来……二郎,你爹来了……你再哭,他就把你丢出去了啊,”
李治一听这话,差点真把怀里的二郎给丢出去了……
阿武啊,哪有你这样说儿子他爹的啊= =
说来也奇怪,那小二胖一到李治的怀里,就抽抽噎噎渐渐止住了哭声。
吴诩和李弘小朋友终于松了一口气。
“阿柳,你抱二郎下去吧……”李治扎手扎脚地抱着儿子,浑身不自在,好容易等他不哭了,忙让阿柳把他抱下去喂食。
阿柳等人也松了了一口气,急忙抱着二胖告退了。
吴诩让阿韦跟着去照看,然后问李治道:“圣人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她回宫的时候就听小顺子提及,李小九陛下在两仪殿召见政事堂的相公们,中午就不过来了。
所以她就只让小玉准备了十分简单的茶点,随便对付一下就行了。
不想李小九这会儿子过来了,看来中午吃的东西得再加一点聚灵成仙。
杨氏显然也是这样想的,就主动起身,表示要去后厨看看。
李治原本就打算跟吴诩私下商量一点正事的,见杨氏等人主动回避了,心里觉得十分满意,口中却道:“这些小事,哪敢劳动夫人……”
杨氏连称不敢,忙行礼退出去了。
王内侍早猜到李小九陛下大概是有要紧话要跟昭仪娘子说了,便使了个眼色,带着一干侍候的人退了出去。
原本李弘小朋友也是要跟着一起离开的,吴诩却把他搂在身边,道:“圣人有什么事,也让大郎听听吧……”
李治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朕刚刚与几位相公商议了一些国事,这会儿过来倒是为了咱们大郎、二郎的敕封问题,想跟阿武你说说……”
“原来是这事啊……”吴诩只道李小九有要跟她说说改革的事呢,所以有意让李弘留下来旁听。
这两年,吴诩一直在李小九的掩护下悄悄搞发明。
其中比较有成效的如报纸、商场和钱庄等。
商场什么的其实并不稀罕,就是吴诩把原来李小九的保宁坊晋王府改造的,不过里面卖的全是奢侈品,服务对象全是那些装逼世家和暴发户土鳖,反正就是以谋取暴利为目的。
而报纸就不同了,这是一个具有政治色彩,同时又服务群众的产物。
虽说这时代早有官方性质的各种报纸了,如邸报、堂报等。
可老百姓也能看到的报纸却是没有的。
这是一个大市场啊……
但是,要办报纸首先要解决印刷问题。
所以,苦逼的小吴同学跟着一帮能工巧匠鸡同鸭讲了好长一段时间,总算让他们理解了她所说的活字印刷是神马东西,然后不到三个月时间,活字印刷真出来了!
于是,报纸办起来了,收益还相当不错!
李小九和吴诩的荷包鼓起来之后,新的任务又来了……
吴诩先前提过义务教育的设想,可是钱、人、教材都是大问题,只能不了了之。
直到永徽五年末,钱的问题总算解决。
李小九这货很会思考,根据吴诩粗糙的银行概念,结合他组建义仓的经验,居然给他弄成了一家城市小型连锁钱庄出来!
所以现在皇帝陛下的钱库已经相当饱和了。
至于人手,皇帝陛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手,翰林院有几百号混日子的学士呢,等李治把新的科考规则再颁布下去,到时候中央的人才就车载斗量了!从中选取一些会忽悠会宣传的家伙去干教育工作,那就齐活了!
至于教材的问题其实早就解决了。
李治登基后不久,就提出要重开科考,而之前他已经让孔颖达等人重新编撰了考试参考书《五经正义》,现在有了新的印刷技术,这些范本正好能派上用场了!
而且,如今整个帝国都在火速地推广新式印刷技术,书籍渐渐不再是奢侈品,只要不是连饭都吃不起的人,都能买到大唐书局出版的正版教科书……
吴诩先前看过一些给小朋友启蒙的读物,感觉不咋地,所以她本来打算趁着大郎在,就跟李小九提一下重新编写一套适合皇室儿童启蒙的读物净身太监全文阅读。
不想李小九一来就直接跟她讨论两个小屁孩的日后待遇问题。
这种要跟礼部打交道的事,吴诩最不耐烦了。
“敕封的事,九郎你看着办就是了,何必问我?”吴诩一边摸着李弘小朋友的小脸蛋,一边对李治道:“你这个做阿爹的,总不会亏待大郎他们吧?”
李治闻言,不由眉眼一弯,笑道:“我恨不得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全给你们母子呢!”
吴诩听到这么肉麻的话,不由浑身一抖,扭脸抱着李弘,道:“儿子,你可要记住你爹今天说的话啊……”以后他要是敢爬墙劈腿,咱就大嘴巴抽他=。=
李弘小朋友居然看懂了他阿娘未尽之语,十分严肃地点点头。
李治见状,忍不住哈哈一笑,然后正色道:“大郎已经三岁了,我想着先封他个亲王,至于日后么……”自然还要再进一步。
不等他说完,吴诩就插嘴道:“大郎倒是不必说,可二郎年纪还这么小,也要一起封王不成?”
“那是当然!”李小九陛下理所当然道:“当年大兄(指承乾)出生便被皇祖封为亲王,那时先帝也不过是秦王罢了!朕如今已是天子,天子之子为王,有何不可!”
这个情况不一样,好不好!
吴诩闻言不由满头黑线。
人家李承乾可是嫡长子呢,封王也是应该的,咱家二胖上头还有好几个哥哥呢= =
还有,李小九你丫一身王八之气测漏是肿么回事?
难道刚才在跟政事堂的一群老头子斗法的时候,又干了什么坑爹的事不成?
李弘小朋友也一副小心怕怕地看着他爹,心里大概也在想着原来他阿爹在阿娘面前总是这样抽风啊=。=……
李小九还不知道他家亲亲媚娘和大郎正在心里腹谤他呢,还继续霸气侧漏地表示:“朕想着就封大郎为代王,领雍州都督、并州刺史,封二郎为潞王,领扬州都督、蕲州刺史……”这一番册封可是李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吴诩怎么听着这些官名,总觉得有些耳熟。
对了!
李小九为晋王的时候好像领的就是并州,现在让大郎领了雍州和并州,这意图也太明显了一点吧= =
还有,二胖那么丁点大的小屁孩居然也跟他哥一样领了两个州……
果然是有个好爹就能少奋斗半辈子啊!
不过,李小九今天的状态确实又跌太过父爱爆发了,尼玛到底受什么刺激了?
吴诩怎么看着今天的李小九有点李世民附体的样子呢?
想到这里,吴诩不由打了个寒战,她可不能让李小九把她的儿子带成像李承乾和李泰那样= =
再怎么说,她的儿子就算以后不像个王爷,也得像个腹黑商人,决不能让别人坑了去!
“阿娘,雍州肚肚是什么?可以吃吗?”李弘小朋友听他爹说了一大串,表示没听懂,只能回头问他娘警路官途。
吴诩闻言,差点笑喷:儿子,你真是太有才了!
“大郎,雍州……都督啊……哈哈…当然不是吃的……这是一个官的名字,以后就是你了,不能吃哦……”矮油!真是笑死她了!
吴诩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对坐的李小九陛下脸都黑了。
大郎小朋友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正好这时候,杨氏亲自带着摆膳的宫人们过来了。
吴诩忙道:“吃饭了、吃饭了,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说……”
所谓食不语。
话虽这么说,吴诩这p民出身的家伙还是忍不住在饭桌上开口说话。
“差点忘了说了,我今天出宫去,找了一个烧陶的窑blabla……”
心里藏不住大事的某人眉飞色舞地把她的成果通报了一遍。
李小九和杨氏听吴诩的话,心中各有思量。
两人顺便交换了一下这几天策动朝中官吏同意立吴诩为后的情况。
李弘小朋友则努力学习如何熟练地使用筷子……
一顿饭吃完,几个人都有不小的收获。
李治听了杨氏传达的关于袁公瑜投诚的信息,心里且喜且怒。
喜的是御史台这边都暗中支持他的决定,怒的是一个小小长安令竟然口出狂言,说阿武是祸国妖姬!
吴诩若是祸国妖姬,那他岂不是成了桀、纣之流的昏君、暴君了吗?!
他喵的不带这么侮辱人的!
不想吴诩听了李治的话,反而哈哈大笑。
“九郎你倒是看不上桀、纣之流,我看你啊,现在混得还不如那俩暴君呢!”
90版《封神榜》啊,那可是经典!
小吴同学可是看了不下十回了,人家纣王多牛逼啊,在朝堂上就没有哪个大臣敢跟他呛声的!谁不听话就灭谁,不然你以为苏妲己是怎么进宫的?!要不是那个小狐狸精是女娲专门派来扰乱他的江山的,就凭着闻太师、黄飞虎、比干之类牛逼人物在,姜子牙只能钓鱼钓到死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九郎你就是让他们觉得你太仁善了……”吴诩最后下结论道。
李治:“…………”好吧,其实他一直讨厌别人认为他懦弱可欺,吴诩的话算是戳中了他的怒点。
于是,倒霉的长安令裴行俭成了第一个因为反对册立吴诩为后而被贬的京官,被李小九陛下一纸诏书丢到了边疆打仗去了。
不过这位老裴同志运气十分好,到了边关居然打了好几场胜仗,成了唐初一代名将,这是后话。
却说裴行俭的被贬,让广大京官都是一个激灵。
但凡嗅觉灵敏点的人都已经发现了端倪,这是李小九陛下在下最后通牒了:支持立武昭仪,或者不支持立武昭仪,没有第三天路可选……
作者有话要说:李小九开始出手了……
早有宫人进殿通报了李小九陛下的到来。
吴诩和李弘小朋友正手忙脚乱诱哄这哭声震天的小二胖呢,哪有时间理会李小九陛下。
只有杨氏急忙迎出去拜见。
李治赶紧让杨氏免礼,然后摸摸鼻子,走进大殿。来到吴诩和儿子们跟前……
“阿武,这是怎么了,”一看吴诩母子两个严阵以待的样子,李治也有些不知所措。
吴诩正满头大汗呢,看到李治跟看到救星一样,忙把小二胖丢在李治怀里,继续恐吓二胖道,“来来来……二郎,你爹来了……你再哭,他就把你丢出去了啊,”
李治一听这话,差点真把怀里的二郎给丢出去了……
阿武啊,哪有你这样说儿子他爹的啊= =
说来也奇怪,那小二胖一到李治的怀里,就抽抽噎噎渐渐止住了哭声。
吴诩和李弘小朋友终于松了一口气。
“阿柳,你抱二郎下去吧……”李治扎手扎脚地抱着儿子,浑身不自在,好容易等他不哭了,忙让阿柳把他抱下去喂食。
阿柳等人也松了了一口气,急忙抱着二胖告退了。
吴诩让阿韦跟着去照看,然后问李治道:“圣人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她回宫的时候就听小顺子提及,李小九陛下在两仪殿召见政事堂的相公们,中午就不过来了。
所以她就只让小玉准备了十分简单的茶点,随便对付一下就行了。
不想李小九这会儿子过来了,看来中午吃的东西得再加一点聚灵成仙。
杨氏显然也是这样想的,就主动起身,表示要去后厨看看。
李治原本就打算跟吴诩私下商量一点正事的,见杨氏等人主动回避了,心里觉得十分满意,口中却道:“这些小事,哪敢劳动夫人……”
杨氏连称不敢,忙行礼退出去了。
王内侍早猜到李小九陛下大概是有要紧话要跟昭仪娘子说了,便使了个眼色,带着一干侍候的人退了出去。
原本李弘小朋友也是要跟着一起离开的,吴诩却把他搂在身边,道:“圣人有什么事,也让大郎听听吧……”
李治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朕刚刚与几位相公商议了一些国事,这会儿过来倒是为了咱们大郎、二郎的敕封问题,想跟阿武你说说……”
“原来是这事啊……”吴诩只道李小九有要跟她说说改革的事呢,所以有意让李弘留下来旁听。
这两年,吴诩一直在李小九的掩护下悄悄搞发明。
其中比较有成效的如报纸、商场和钱庄等。
商场什么的其实并不稀罕,就是吴诩把原来李小九的保宁坊晋王府改造的,不过里面卖的全是奢侈品,服务对象全是那些装逼世家和暴发户土鳖,反正就是以谋取暴利为目的。
而报纸就不同了,这是一个具有政治色彩,同时又服务群众的产物。
虽说这时代早有官方性质的各种报纸了,如邸报、堂报等。
可老百姓也能看到的报纸却是没有的。
这是一个大市场啊……
但是,要办报纸首先要解决印刷问题。
所以,苦逼的小吴同学跟着一帮能工巧匠鸡同鸭讲了好长一段时间,总算让他们理解了她所说的活字印刷是神马东西,然后不到三个月时间,活字印刷真出来了!
于是,报纸办起来了,收益还相当不错!
李小九和吴诩的荷包鼓起来之后,新的任务又来了……
吴诩先前提过义务教育的设想,可是钱、人、教材都是大问题,只能不了了之。
直到永徽五年末,钱的问题总算解决。
李小九这货很会思考,根据吴诩粗糙的银行概念,结合他组建义仓的经验,居然给他弄成了一家城市小型连锁钱庄出来!
所以现在皇帝陛下的钱库已经相当饱和了。
至于人手,皇帝陛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手,翰林院有几百号混日子的学士呢,等李治把新的科考规则再颁布下去,到时候中央的人才就车载斗量了!从中选取一些会忽悠会宣传的家伙去干教育工作,那就齐活了!
至于教材的问题其实早就解决了。
李治登基后不久,就提出要重开科考,而之前他已经让孔颖达等人重新编撰了考试参考书《五经正义》,现在有了新的印刷技术,这些范本正好能派上用场了!
而且,如今整个帝国都在火速地推广新式印刷技术,书籍渐渐不再是奢侈品,只要不是连饭都吃不起的人,都能买到大唐书局出版的正版教科书……
吴诩先前看过一些给小朋友启蒙的读物,感觉不咋地,所以她本来打算趁着大郎在,就跟李小九提一下重新编写一套适合皇室儿童启蒙的读物净身太监全文阅读。
不想李小九一来就直接跟她讨论两个小屁孩的日后待遇问题。
这种要跟礼部打交道的事,吴诩最不耐烦了。
“敕封的事,九郎你看着办就是了,何必问我?”吴诩一边摸着李弘小朋友的小脸蛋,一边对李治道:“你这个做阿爹的,总不会亏待大郎他们吧?”
李治闻言,不由眉眼一弯,笑道:“我恨不得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全给你们母子呢!”
吴诩听到这么肉麻的话,不由浑身一抖,扭脸抱着李弘,道:“儿子,你可要记住你爹今天说的话啊……”以后他要是敢爬墙劈腿,咱就大嘴巴抽他=。=
李弘小朋友居然看懂了他阿娘未尽之语,十分严肃地点点头。
李治见状,忍不住哈哈一笑,然后正色道:“大郎已经三岁了,我想着先封他个亲王,至于日后么……”自然还要再进一步。
不等他说完,吴诩就插嘴道:“大郎倒是不必说,可二郎年纪还这么小,也要一起封王不成?”
“那是当然!”李小九陛下理所当然道:“当年大兄(指承乾)出生便被皇祖封为亲王,那时先帝也不过是秦王罢了!朕如今已是天子,天子之子为王,有何不可!”
这个情况不一样,好不好!
吴诩闻言不由满头黑线。
人家李承乾可是嫡长子呢,封王也是应该的,咱家二胖上头还有好几个哥哥呢= =
还有,李小九你丫一身王八之气测漏是肿么回事?
难道刚才在跟政事堂的一群老头子斗法的时候,又干了什么坑爹的事不成?
李弘小朋友也一副小心怕怕地看着他爹,心里大概也在想着原来他阿爹在阿娘面前总是这样抽风啊=。=……
李小九还不知道他家亲亲媚娘和大郎正在心里腹谤他呢,还继续霸气侧漏地表示:“朕想着就封大郎为代王,领雍州都督、并州刺史,封二郎为潞王,领扬州都督、蕲州刺史……”这一番册封可是李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吴诩怎么听着这些官名,总觉得有些耳熟。
对了!
李小九为晋王的时候好像领的就是并州,现在让大郎领了雍州和并州,这意图也太明显了一点吧= =
还有,二胖那么丁点大的小屁孩居然也跟他哥一样领了两个州……
果然是有个好爹就能少奋斗半辈子啊!
不过,李小九今天的状态确实又跌太过父爱爆发了,尼玛到底受什么刺激了?
吴诩怎么看着今天的李小九有点李世民附体的样子呢?
想到这里,吴诩不由打了个寒战,她可不能让李小九把她的儿子带成像李承乾和李泰那样= =
再怎么说,她的儿子就算以后不像个王爷,也得像个腹黑商人,决不能让别人坑了去!
“阿娘,雍州肚肚是什么?可以吃吗?”李弘小朋友听他爹说了一大串,表示没听懂,只能回头问他娘警路官途。
吴诩闻言,差点笑喷:儿子,你真是太有才了!
“大郎,雍州……都督啊……哈哈…当然不是吃的……这是一个官的名字,以后就是你了,不能吃哦……”矮油!真是笑死她了!
吴诩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对坐的李小九陛下脸都黑了。
大郎小朋友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正好这时候,杨氏亲自带着摆膳的宫人们过来了。
吴诩忙道:“吃饭了、吃饭了,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说……”
所谓食不语。
话虽这么说,吴诩这p民出身的家伙还是忍不住在饭桌上开口说话。
“差点忘了说了,我今天出宫去,找了一个烧陶的窑blabla……”
心里藏不住大事的某人眉飞色舞地把她的成果通报了一遍。
李小九和杨氏听吴诩的话,心中各有思量。
两人顺便交换了一下这几天策动朝中官吏同意立吴诩为后的情况。
李弘小朋友则努力学习如何熟练地使用筷子……
一顿饭吃完,几个人都有不小的收获。
李治听了杨氏传达的关于袁公瑜投诚的信息,心里且喜且怒。
喜的是御史台这边都暗中支持他的决定,怒的是一个小小长安令竟然口出狂言,说阿武是祸国妖姬!
吴诩若是祸国妖姬,那他岂不是成了桀、纣之流的昏君、暴君了吗?!
他喵的不带这么侮辱人的!
不想吴诩听了李治的话,反而哈哈大笑。
“九郎你倒是看不上桀、纣之流,我看你啊,现在混得还不如那俩暴君呢!”
90版《封神榜》啊,那可是经典!
小吴同学可是看了不下十回了,人家纣王多牛逼啊,在朝堂上就没有哪个大臣敢跟他呛声的!谁不听话就灭谁,不然你以为苏妲己是怎么进宫的?!要不是那个小狐狸精是女娲专门派来扰乱他的江山的,就凭着闻太师、黄飞虎、比干之类牛逼人物在,姜子牙只能钓鱼钓到死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九郎你就是让他们觉得你太仁善了……”吴诩最后下结论道。
李治:“…………”好吧,其实他一直讨厌别人认为他懦弱可欺,吴诩的话算是戳中了他的怒点。
于是,倒霉的长安令裴行俭成了第一个因为反对册立吴诩为后而被贬的京官,被李小九陛下一纸诏书丢到了边疆打仗去了。
不过这位老裴同志运气十分好,到了边关居然打了好几场胜仗,成了唐初一代名将,这是后话。
却说裴行俭的被贬,让广大京官都是一个激灵。
但凡嗅觉灵敏点的人都已经发现了端倪,这是李小九陛下在下最后通牒了:支持立武昭仪,或者不支持立武昭仪,没有第三天路可选……
作者有话要说:李小九开始出手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