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31 第236章
- 232 第237章
- 233 第238章 章 4
- 234 第239章
- 235 第240章
- 236 第241章
- 237 第242章
- 238 第243章
- 239 第244章
- 240 第245章
- 241 第246章
- 242 第247章
- 243 第248章
- 244 第249章
- 245 第250章
- 246 第251章
- 247 第252章
- 248 第253章
- 249 第254章
- 250 第255章 章 5
- 251 第256章
- 252 第257章
- 253 第258章
- 254 第259章
- 255 第260章
- 256 第261章
- 257 第263章 (修改乱码)
- 258 第264章
- 259 第265章
- 260 第266章
- 261 第267章
- 262 第268章
- 263 第269章
- 264 第270章
- 265 第271章
- 266 第272章
- 267 第273章 (捉虫)
- 268 第274章 (捉虫)
- 269 第275章
- 270 第276章
- 271 第277章
- 272 第278章
- 273 第279章
- 274 第280章
- 275 第281章
- 276 第282章
- 277 第283章
- 278 第284章
- 279 第285章 (改bug)
- 280 第286章 〔捉虫〕
- 281 第287章
- 282 第288章
- 283 第289章
- 284 第290章
- 285 第291章
- 286 第292章 章 6
- 287 第293章
- 288 第294章
- 289 第295章
- 290 第296章
- 291 第297章
- 292 第298章
- 293 第299章
- 294 第300章
- 295 第301章
- 296 第302章
- 297 第303章 (修改乱码)
- 298 第304章
- 299 第305章
- 300 第306章
- 301 第307章
- 302 第308章
- 303 第309章
- 304 第310章
- 305 第311章
- 306 第312章
- 307 第313章章 7
- 308 第314章
- 309 第315章
- 310 第316章
- 311 第317章
- 312 第318章
- 313 第319章
- 314 第320章
- 315 第321章
- 316 第322章
- 317 第323章
- 318 第324章
- 319 第325章
- 320 第326章
- 321 第327章
- 322 第328章
- 323 第329章
- 324 第330章
- 325 第331章
- 326 第332章
- 327 第333章
- 328 第334章
- 329 第335章
- 330 第336章
- 331 第338章
- 332 第340章
- 333 第341章
- 334 第343章
- 335 第344章
- 336 第345章 8
- 337 第346章
- 338 第347章
- 339 第348章
- 340 第349章
- 341 第350章
- 342 第351章
- 343 第352章
- 344 第353章
- 345 第354章
- 346 第355章
- 347 第356章
- 348 第357章
- 349 第358章
- 350 第359章
- 351 第360章
- 352 第361章
- 353 第362章
- 354 第363章
- 355 第364章
- 356 第365章
- 357 第366章
- 358 第367章
- 359 第368章
- 360 第369章
- 361 第370章
- 362 第371章
- 363 第372章
- 364 第373章
- 365 第374章
- 366 第375章
- 367 第376章
- 368 第377章 9
- 369 第378章
- 370 第379章
- 371 第380章
- 372 第381章
- 373 第382章
- 374 第383章
- 375 第384章
- 376 第385章
- 377 第386章
- 378 第387章
- 379 第388章
- 380 第390章
- 381 第391章
- 382 第392章
- 383 第393章
- 384 第394章
- 385 第395章
- 386 第396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46章
第246章
第十六章改元16
文佳皇帝陈妹子的农民起义军虽然声势浩大,可是出了睦州就遭到了婺州刺史崔义玄和扬州都督府长史房仁裕的部队的阻击,最终以陈硕贞及其重要将领被俘,起义军土崩瓦解而告终。
这次农民起义不到三个月就宣告失败,而此时,朝廷派出的镇压军队都还没出雍州地界呢。
李治和吴诩听说婺州刺史崔义玄和扬州都督府长史房仁裕主动出兵阻击起义军,同时身先士卒上阵杀贼,并能以少胜多,击溃数倍于己的贼军,还能活捉主谋陈硕贞和章叔胤等人,李小九陛下表示非常兴奋,表示要好好封赏这两个讨逆功臣。
“这样的人才,当召回长安委以重任,”李治一边说着,一边就要下诏。
吴诩却道:“九郎你先别急着下诏……”
她仔细看了崔、房二人的履历,对李治道:“这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原是名列第一的大世家,先帝修氏族谱时被降为三等,我素闻崔氏子弟都文采不俗,不想也有勇武过人之辈,此人可堪大用!”
吴诩一看到崔义玄的姓氏,心中就有了计较。
清河崔氏是五姓七望之首,家史之长,各房之中能人辈出,在南北朝时期为官为宦者不计其数。
李二陛下当年就是嫉恨修氏族谱的官员将李氏放在崔氏之下,于是恼羞成怒将清河崔氏降到了第三等。
而武德到贞观之间政权交替中,崔氏也没有什么子弟在中枢,于是,崔氏差点被其他四姓给压倒了,尤其是后来居上的太原王氏,因为与朝中多个显贵结亲,更有一个家族女儿当了皇后,王氏隐隐有五姓之首的架势了。不过,在民间,崔氏的声望还是非常高的,而吴诩就是看中了这点。
她就不信,崔氏子弟会不想旧日的荣光,把王氏给压下去!
至于房仁裕,吴诩就不是那么看好了。
“房仁裕是先梁公房玄龄的远房族兄,才学是不错的,但先前高阳公主谋逆一案中,阿舅力主株连,房仁裕正好丁忧逃过一劫,若圣人此时提拔他回京,阿舅面子上难免不好看,倒不如赏他一个六部主事,继续在地方效力!”
李治听了吴诩的分析,不由点点头。
其实,他看到崔义玄的时候,心里首先也想到了五姓之中的清河崔氏,不过清河崔氏素以文采学识见长,出的多是名士、隐士,倒少有武略过人之辈,想不到这个崔义玄还有统兵打仗的本事,确实是个不可放过的人才啊!
“那这样吧……”李治想了想,道:“朕先召这两位卿家入京献俘,再授崔义玄一个御史大夫的衔,留在长安听用,至于房仁裕么……要不让他挂个户部尚书,迁婺州刺史吧。”
李治说完,就征询这看着吴诩。
“如此甚好。”吴诩很自然地点点头,笑道:“圣人,你倒是会偷懒,调走了崔义玄,就给他补了个房仁裕……”
李小九陛下笑道:“还不是娘子你提醒得好,不然朕岂不是要再找一个合适的人出镇婺州了?这下可不用费力气了~~~~”
吴诩闻言忍不住拍了李小九一记,然后正色道:“既然乱军已平,咱们可得赶紧回长安了,须好好调查一下这‘文佳皇帝’造反的缘故……”
吴诩可不相信农民伯伯们好好的安生日子不过会去起义。
说来,李小九自登基以来就没干过什么祸害百姓的事,而且还因为各种天灾**减免了不少税赋,以至于他们小两口到现在还为国库里没钱而发愁呢末日之灭绝最新章节!
再说,睦州可是江南大州啊,鱼米之乡说的就是那一带好吧,最近几年都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洪涝旱灾的,不至于因为饥荒就造反了!
那么,原因只可能是一个:官逼民反!
作为p民出身的小吴同学,对某些官吏的行为实在是深痛恶绝,所以即使她如今已经成了封建社会最大头头的贤内助了,她也并没有一点点想要作威作福的念头。
而李治这个腹黑小白包子在李二陛下的熏陶下,熟读《帝范》十二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小青年了,他其实也很疑惑睦州地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居然逼得一个女子起兵造反。
不过,眼下这些疑问还得等崔义玄和房仁裕二人把‘文佳皇帝’陈硕贞押解进京审问过了才能知道。
“崔、房二人从婺州入京谒见献俘,少说也要一个月时间,到时候正赶上新年,也是一件大喜事……”李治略一盘算,决定趁着这段时间,他们就在温泉宫好好休养一下,然后去昭陵拜祭先帝、先皇后,再回长安,正好能赶上献俘。
吴诩听了李小九的计划,也觉得十分妥当,算算她的肚子差不多有八个月了,下个月回长安,正好可以把孩子生在宫里。
两人计划地挺好,可有一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吴诩这一次怀孕一直十分平和,即使上次因为中毒昏迷了一夜,也没有损伤到肚子里的宝宝。
相比第一次怀两个小屁孩时吐得昏天黑地的,这一次她不但没有一点激烈的妊娠反应,反而能吃能睡、能跑能跳,要不是武妈妈拦着,她都想去跑马来着!
这次到温泉行宫,李小九陛下又是一个旁的嫔妃都没带,打定主意要跟吴诩过两人世界。
吴诩有时看李小九可怜,也会容他得逞一两次。
孕中的身体比较敏感,吴诩对大肚子欢*爱是又害怕又觉得刺激……
有时候她还会故意去撩拨李小九一下,然后故作不舒服,看对方抓耳挠腮的蠢相……
不过,每次到了最后,求饶的总是小吴同学就是了……
这样荒淫无道的日子过得极快。
很快,圣驾就启程发往昭陵。
吴诩依然跟着李小九在极宽敞的龙辇里起居。
杨氏则跟着小五郎另坐一车。
因为要照顾吴诩的身体,圣驾一行前进的速度极为缓慢。
吴诩在温泉几天,每天都跟李小九胡天胡地瞎闹,精力耗损得厉害,再坐在这种速度缓慢的辇车里,立刻就哈欠连天……
在一旁看则子的李治看她这眼泪涟涟的样子,不由笑道:“阿武,你想睡就睡吧,别逞强了~~~~ ”
吴诩闻言,忙坐直了身子,斩钉截铁道:“不要!”
她现在要是睡了,晚上可就睡不成了!
别以为她不清楚李小九那点邪恶心思=。=
“阿韦,你去请周国夫人来……”吴诩把立在一旁装木偶的贴身侍女召了过来,吩咐道:“就说我想见见小五郎,并跟夫人聊聊家常……”
说来,她家小五郎自从那次中毒事件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是憨痴憨睡,谁逗他都乐呵呵的,一点也不怕生,就是被他妹子小三娘欺负了,他也不生气,整一个憨厚小胖包子邪妻勾火,上校把持住全文阅读。
自从解完毒醒来以后,小胖包子不胖了,小圆脸都瘦出了尖,而且整个人都怏怏的没啥神采。
此外,王妈妈她们这些乳母保姆算是彻底失业了,因为现在的小五郎变得特别怕生,除了吴诩和杨氏,谁也不给抱,连李小九陛下都挨了这货的小巴掌呢!
起初几天,小五郎连奶也不肯吃,只肯吃粟米糊糊,王妈妈等人一给他喝奶,他就哭。吴诩和杨氏急得没办法,就试探着喂他吃让御膳房做得小小的白面馍馍,结果这货吃得十分香甜。
于是,两个奶娘被吴诩赏了大笔金帛,打发回家养老了。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细粮糕点+水果蔬菜糊糊+牛奶羊奶喂养,小五郎总算又开始有变回白胖小包子的趋势了。
吴诩和杨氏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李小九陛下还是觉得非常不舒服。
因为,大郎(指李弘)自从中毒苏醒以后,就特别黏吴诩,每当吃饭睡觉就哭着喊着要‘阿娘’,每每引得吴诩心疼不已,而通常此时满心期待被投喂的李小九陛下就会被小吴同学无情地无视了……
李小九陛下心里郁闷,偏还不能宣之于口,谁让那个小屁孩十分识时务呢,他跟媚娘在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这货从来不会来打搅,只有当两人都有闲暇,准备干点夫妻之间私密事的时候,这娃就开始作怪了!
而吴诩每每到了这种时候自然是比较关注小弘儿的情况,把李小九陛下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旖旎气氛给无视到底了……
这娃果断是跟他犯冲的吧?
果然还是女儿比较好,可是……
李小九陛下一想到他家可爱的小三娘,就不由叹了一口气,心里想着当时孙老爷子带着小三娘离开长安时跟他说的那句话:‘这孩子与皇室无缘,圣人和娘子就当没有养过这个女儿吧……’
老爷子也没有把握说一定能救回小三娘的性命,李治觉得与其让阿武抱着飘渺无着的希望,倒不如一开始就让她以为小三娘已经死了,不再患得患失……
而现在……
他是不是该祈望阿武这一胎给他生个女儿呢?
李小九陛下暗暗祷告,不想小吴同学肚子里那个娃感应到他爹一心想要个女儿,就不高兴了,也不等爹妈回到长安,半路上就哭着喊着要出来了!
吴诩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先前两个娃虽然生的惊心动魄,但以小吴同学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性子,还真没放在心上。
可这次生育,差点让吴诩有了终身阴影!
他喵的又是早产就不说了,这娃的脑袋咋就长这么大啊?!
作者有话要说:二胖终于出来了,撒花~
下面该按顺序终结王皇后、萧贵妃和武大姐了=。=
另外,阿武传说中的大宠臣也该出现了……
ps:小三妞儿不会死滴,后面会出来哟~
文佳皇帝陈妹子的农民起义军虽然声势浩大,可是出了睦州就遭到了婺州刺史崔义玄和扬州都督府长史房仁裕的部队的阻击,最终以陈硕贞及其重要将领被俘,起义军土崩瓦解而告终。
这次农民起义不到三个月就宣告失败,而此时,朝廷派出的镇压军队都还没出雍州地界呢。
李治和吴诩听说婺州刺史崔义玄和扬州都督府长史房仁裕主动出兵阻击起义军,同时身先士卒上阵杀贼,并能以少胜多,击溃数倍于己的贼军,还能活捉主谋陈硕贞和章叔胤等人,李小九陛下表示非常兴奋,表示要好好封赏这两个讨逆功臣。
“这样的人才,当召回长安委以重任,”李治一边说着,一边就要下诏。
吴诩却道:“九郎你先别急着下诏……”
她仔细看了崔、房二人的履历,对李治道:“这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原是名列第一的大世家,先帝修氏族谱时被降为三等,我素闻崔氏子弟都文采不俗,不想也有勇武过人之辈,此人可堪大用!”
吴诩一看到崔义玄的姓氏,心中就有了计较。
清河崔氏是五姓七望之首,家史之长,各房之中能人辈出,在南北朝时期为官为宦者不计其数。
李二陛下当年就是嫉恨修氏族谱的官员将李氏放在崔氏之下,于是恼羞成怒将清河崔氏降到了第三等。
而武德到贞观之间政权交替中,崔氏也没有什么子弟在中枢,于是,崔氏差点被其他四姓给压倒了,尤其是后来居上的太原王氏,因为与朝中多个显贵结亲,更有一个家族女儿当了皇后,王氏隐隐有五姓之首的架势了。不过,在民间,崔氏的声望还是非常高的,而吴诩就是看中了这点。
她就不信,崔氏子弟会不想旧日的荣光,把王氏给压下去!
至于房仁裕,吴诩就不是那么看好了。
“房仁裕是先梁公房玄龄的远房族兄,才学是不错的,但先前高阳公主谋逆一案中,阿舅力主株连,房仁裕正好丁忧逃过一劫,若圣人此时提拔他回京,阿舅面子上难免不好看,倒不如赏他一个六部主事,继续在地方效力!”
李治听了吴诩的分析,不由点点头。
其实,他看到崔义玄的时候,心里首先也想到了五姓之中的清河崔氏,不过清河崔氏素以文采学识见长,出的多是名士、隐士,倒少有武略过人之辈,想不到这个崔义玄还有统兵打仗的本事,确实是个不可放过的人才啊!
“那这样吧……”李治想了想,道:“朕先召这两位卿家入京献俘,再授崔义玄一个御史大夫的衔,留在长安听用,至于房仁裕么……要不让他挂个户部尚书,迁婺州刺史吧。”
李治说完,就征询这看着吴诩。
“如此甚好。”吴诩很自然地点点头,笑道:“圣人,你倒是会偷懒,调走了崔义玄,就给他补了个房仁裕……”
李小九陛下笑道:“还不是娘子你提醒得好,不然朕岂不是要再找一个合适的人出镇婺州了?这下可不用费力气了~~~~”
吴诩闻言忍不住拍了李小九一记,然后正色道:“既然乱军已平,咱们可得赶紧回长安了,须好好调查一下这‘文佳皇帝’造反的缘故……”
吴诩可不相信农民伯伯们好好的安生日子不过会去起义。
说来,李小九自登基以来就没干过什么祸害百姓的事,而且还因为各种天灾**减免了不少税赋,以至于他们小两口到现在还为国库里没钱而发愁呢末日之灭绝最新章节!
再说,睦州可是江南大州啊,鱼米之乡说的就是那一带好吧,最近几年都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洪涝旱灾的,不至于因为饥荒就造反了!
那么,原因只可能是一个:官逼民反!
作为p民出身的小吴同学,对某些官吏的行为实在是深痛恶绝,所以即使她如今已经成了封建社会最大头头的贤内助了,她也并没有一点点想要作威作福的念头。
而李治这个腹黑小白包子在李二陛下的熏陶下,熟读《帝范》十二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小青年了,他其实也很疑惑睦州地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居然逼得一个女子起兵造反。
不过,眼下这些疑问还得等崔义玄和房仁裕二人把‘文佳皇帝’陈硕贞押解进京审问过了才能知道。
“崔、房二人从婺州入京谒见献俘,少说也要一个月时间,到时候正赶上新年,也是一件大喜事……”李治略一盘算,决定趁着这段时间,他们就在温泉宫好好休养一下,然后去昭陵拜祭先帝、先皇后,再回长安,正好能赶上献俘。
吴诩听了李小九的计划,也觉得十分妥当,算算她的肚子差不多有八个月了,下个月回长安,正好可以把孩子生在宫里。
两人计划地挺好,可有一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吴诩这一次怀孕一直十分平和,即使上次因为中毒昏迷了一夜,也没有损伤到肚子里的宝宝。
相比第一次怀两个小屁孩时吐得昏天黑地的,这一次她不但没有一点激烈的妊娠反应,反而能吃能睡、能跑能跳,要不是武妈妈拦着,她都想去跑马来着!
这次到温泉行宫,李小九陛下又是一个旁的嫔妃都没带,打定主意要跟吴诩过两人世界。
吴诩有时看李小九可怜,也会容他得逞一两次。
孕中的身体比较敏感,吴诩对大肚子欢*爱是又害怕又觉得刺激……
有时候她还会故意去撩拨李小九一下,然后故作不舒服,看对方抓耳挠腮的蠢相……
不过,每次到了最后,求饶的总是小吴同学就是了……
这样荒淫无道的日子过得极快。
很快,圣驾就启程发往昭陵。
吴诩依然跟着李小九在极宽敞的龙辇里起居。
杨氏则跟着小五郎另坐一车。
因为要照顾吴诩的身体,圣驾一行前进的速度极为缓慢。
吴诩在温泉几天,每天都跟李小九胡天胡地瞎闹,精力耗损得厉害,再坐在这种速度缓慢的辇车里,立刻就哈欠连天……
在一旁看则子的李治看她这眼泪涟涟的样子,不由笑道:“阿武,你想睡就睡吧,别逞强了~~~~ ”
吴诩闻言,忙坐直了身子,斩钉截铁道:“不要!”
她现在要是睡了,晚上可就睡不成了!
别以为她不清楚李小九那点邪恶心思=。=
“阿韦,你去请周国夫人来……”吴诩把立在一旁装木偶的贴身侍女召了过来,吩咐道:“就说我想见见小五郎,并跟夫人聊聊家常……”
说来,她家小五郎自从那次中毒事件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是憨痴憨睡,谁逗他都乐呵呵的,一点也不怕生,就是被他妹子小三娘欺负了,他也不生气,整一个憨厚小胖包子邪妻勾火,上校把持住全文阅读。
自从解完毒醒来以后,小胖包子不胖了,小圆脸都瘦出了尖,而且整个人都怏怏的没啥神采。
此外,王妈妈她们这些乳母保姆算是彻底失业了,因为现在的小五郎变得特别怕生,除了吴诩和杨氏,谁也不给抱,连李小九陛下都挨了这货的小巴掌呢!
起初几天,小五郎连奶也不肯吃,只肯吃粟米糊糊,王妈妈等人一给他喝奶,他就哭。吴诩和杨氏急得没办法,就试探着喂他吃让御膳房做得小小的白面馍馍,结果这货吃得十分香甜。
于是,两个奶娘被吴诩赏了大笔金帛,打发回家养老了。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细粮糕点+水果蔬菜糊糊+牛奶羊奶喂养,小五郎总算又开始有变回白胖小包子的趋势了。
吴诩和杨氏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李小九陛下还是觉得非常不舒服。
因为,大郎(指李弘)自从中毒苏醒以后,就特别黏吴诩,每当吃饭睡觉就哭着喊着要‘阿娘’,每每引得吴诩心疼不已,而通常此时满心期待被投喂的李小九陛下就会被小吴同学无情地无视了……
李小九陛下心里郁闷,偏还不能宣之于口,谁让那个小屁孩十分识时务呢,他跟媚娘在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这货从来不会来打搅,只有当两人都有闲暇,准备干点夫妻之间私密事的时候,这娃就开始作怪了!
而吴诩每每到了这种时候自然是比较关注小弘儿的情况,把李小九陛下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旖旎气氛给无视到底了……
这娃果断是跟他犯冲的吧?
果然还是女儿比较好,可是……
李小九陛下一想到他家可爱的小三娘,就不由叹了一口气,心里想着当时孙老爷子带着小三娘离开长安时跟他说的那句话:‘这孩子与皇室无缘,圣人和娘子就当没有养过这个女儿吧……’
老爷子也没有把握说一定能救回小三娘的性命,李治觉得与其让阿武抱着飘渺无着的希望,倒不如一开始就让她以为小三娘已经死了,不再患得患失……
而现在……
他是不是该祈望阿武这一胎给他生个女儿呢?
李小九陛下暗暗祷告,不想小吴同学肚子里那个娃感应到他爹一心想要个女儿,就不高兴了,也不等爹妈回到长安,半路上就哭着喊着要出来了!
吴诩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先前两个娃虽然生的惊心动魄,但以小吴同学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性子,还真没放在心上。
可这次生育,差点让吴诩有了终身阴影!
他喵的又是早产就不说了,这娃的脑袋咋就长这么大啊?!
作者有话要说:二胖终于出来了,撒花~
下面该按顺序终结王皇后、萧贵妃和武大姐了=。=
另外,阿武传说中的大宠臣也该出现了……
ps:小三妞儿不会死滴,后面会出来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