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60 第1055章 重任
- 1061 第1056章 护送
- 1062 第1057章 辞官
- 1063 第1058章 升官
- 1064 第1059章 寒食
- 1065 第1060章 伯乐
- 1066 第1061章 河湟
- 1067 第1062章 巧遇
- 1068 第1063章 分忧之臣
- 1069 第1064章 圣者
- 1070 第1065章 日月山
- 1071 第1066章 佛家无我
- 1072 第1067章 围棋
- 1073 第1068章 各行其是
- 1074 第1069章 兼听则明
- 1075 第1070章 一意孤行
- 1076 第1071章 瞬息万变
- 1077 第1072章 预则立
- 1078 第1073章 攻其必救
- 1079 第1074章 战略线
- 1080 第1075章 胡窥青海湾
- 1081 第1076章 礼节
- 1082 第1077章 征服与同化
- 1083 第1078章 刻薄
- 1084 第1079章 冒进
- 1085 第1080章 共识
- 1086 第1081章 代价
- 1087 第1082章 拖累
- 1088 第1083章 董大哥
- 1089 第1084章 断了的环
- 1090 第1085章 安塞城
- 1091 第1086章 局部
- 1092 第1087章 兵痞
- 1093 第1088章 西夏故事
- 1094 第1089章 军令状
- 1095 第1090章 真当骚
- 1096 第1091章 旺盛
- 1097 第1092章 不一样了
- 1098 第1093章 东道诸王之长
- 1099 第1094章 大龙
- 1100 第1095章 驸马
- 1101 第1096章 曙光
- 1102 第1097章 回师
- 1103 第1098章 叛将
- 1104 第1099章 包克图
- 1105 第1100章 阴山
- 1106 第1101章 蛛网
- 1107 第1102章 反追
- 1108 第1103章 战场上的选择
- 1109 第1104章 引火烧身
- 1110 第1105章 逃
- 1111 第1106章 逃的后果
- 1112 第1107章 鸡鹿塞
- 1113 第1108章 回马枪
- 1114 第1109章 举国之兵
- 1115 第1110章 匹夫
- 1116 第1111章 运气
- 1117 第1112章 唐军踪迹
- 1118 第1113章 年少英武之王
- 1119 第1114章 凋零的传统
- 1120 第1115章 余晖
- 1121 第1116章 转变
- 1122 第1117章 牵制
- 1123 第1118章 他打他的
- 1124 第1119章 我打我的
- 1125 第1120章 雪战
- 1126 第1121章 疯牛
- 1127 第1122章 忠勇
- 1128 第1123章 踩云归
- 1129 第1124章 先回防
- 1130 第1125章 亲人
- 1131 第1126章 结束与开始
- 1132 第1127章 老将行
- 1133 第1128章 入场
- 1134 第1129章 融合
- 1135 第1130章 归途
- 1136 第1131章 唬
- 1137 第1132章 顺服与反戈
- 1138 第1133章 凭恃
- 1139 第1134章 带偏
- 1140 第1135章 塞上征人
- 1141 第1136章 条件
- 1142 第1137章 全力
- 1143 第1138章 象棋
- 1144 第1139章 临时抱佛脚
- 1145 第1140章 坐以待毙
- 1146 第1141章 崩溃
- 1147 第1142章 抛弃
- 1148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
- 1149 第1143章 疏不间亲
- 1150 第1144章 视角
- 1151 第1145章 新军
- 1152 第1146章 督战
- 1153 第1147章 吓退
- 1154 第1148章 接应
- 1155 第1149章 救驾
- 1156 第1150章 堆兵力
- 1157 第1151章 屋外打狗
- 1158 第1152章 贺兰山之战
- 1159 第1153章 诈降
- 1160 第1154章 耐心
- 1161 第1155章 象舆
- 1162 第1156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 1163 第1157章 无名小卒
- 1164 第1158章 打开局面
- 1165 第1159章 坍塌
- 1166 第1160章 追击
- 1167 第1161章 收割
- 1168 第1162章 湮没
- 1169 第1163章 战果
- 1170 第1164章 时代的落幕
- 1171 第1165章 青松
- 1172 第1166章 严霜
- 1173 第1167章 外甥女
- 1174 第1168章 难言之隐
- 1175 第1169章 轶闻
- 1176 第1170章 一份子
- 1177 第1171章 归来者
- 1178 第1172章 守家业
- 1179 第1173章 冒险
- 1180 第1174章 法与治
- 1181 第1175章 农夫
- 1182 第1176章 前夕
- 1183 第1177章 传檄
- 1184 第1178章 继承者
- 1185 第1179章 接驾
- 1186 第1180章 一条路走到黑
- 1187 第1181章 威胁
- 1188 第1182章 宽仁
- 1189 第1183章 弃子
- 1190 第1184章 天平
- 1191 第1185章 捷报
- 1192 第1186章 部署
- 1193 第1187章 鸳鸯
- 1194 第1188章 新的命运
- 1195 第1189章 偏师
- 1196 第1190章 熊耳夫人
- 1197 第1191章 放权
- 1198 第1192章 劝降
- 1199 第1193章 家祭
- 1200 第1194章 不孝子
- 1201 第1195章 孝子
- 1202 第1196章 忠奴
- 1203 第1197章 归乡
- 1204 第1198章 矛盾
- 1205 第1199章 元大都
- 1206 第1200章 门户
- 1207 第1201章 归北者
- 1208 第1202章 北归旧事
- 1209 第1203章 丑态
- 1210 第1204章 读书人
- 1211 第1205章 邢州大治
- 1212 第1206章 救国心
- 1213 第1207章 离朝
- 1214 第1208章 先与后
- 1215 第1209章 说客
- 1216 第1210章 宜速取
- 1217 第1211章 九郎妙计安天下
- 1218 第1212章 不还
- 1219 第1213章 私兵
- 1220 第1214章 出息
- 1221 第1215章 揪
- 1222 第1216章 众叛
- 1223 第1217章 绝命
- 1224 第1218章 未降者
- 1225 第1219章 不识好歹
- 1226 第1220章 多方合作
- 1227 第1221章 党羽
- 1228 第1222章 忍
- 1229 第1223章 不满
- 1230 第1224章 轻重缓急
- 1231 第1225章 换俘
- 1232 第1226章 不重视
- 1233 第1227章 卑鄙
- 1234 第1228章 颜面
- 1235 第1229章 迎接
- 1236 第1230章 预设战场
- 1237 第1231章 进步
- 1238 第1232章 聪书记
- 1239 第1233章 将计就计
- 1240 第1234章 传谣
- 1241 第1235章 心意难料
- 1242 第1236章 反击
- 1243 第1237章 地头蛇
- 1244 第1238章 虫蠹
- 1245 第1239章 顺势者
- 1246 第1240章 钱谷
- 1247 第1241章 好转
- 1248 第1242章 急转直下
- 1249 第1243章 被挫败的反击
- 1250 第1244章 殷切
- 1251 第1245章 插曲
- 1252 第1246章 直言
- 1253 第1247章 未来之事
- 1254 第1248章 后方
- 1255 第1249章 顺水之舟
- 1256 第1250章 僵持
- 1257 第1251章 东线
- 1258 第1252章 民夫
- 1259 第1253章 督促
- 1260 第1254章 见相
- 1261 第1255章 腐肉
- 1262 第1256章 天元
- 1263 第1257章 无所适从
- 1264 第1258章 欺负
- 1265 第1259章 幕客
- 1266 第1260章 张嘴即是理
- 1267 第1261章 软耳根
- 1268 第1262章 劝相
- 1269 第1263章 汴京
- 1270 第1264章 渔翁之利
- 1271 第1265章 秦相公
- 1272 第1266章 催化
- 1273 第1267章 恫吓
- 1274 第1268章 武遂城
- 1275 第1269章 燃烧
- 1276 第1270章 兵还不多
- 1277 第1271章 怯懦
- 1278 第1272章 燕云
- 1279 第1273章 墙头草
- 1280 第1274章 入冬
- 1281 第1275章 前线
- 1282 第1276章 邀战
- 1283 第1277章 营造图
- 1284 第1278章 都城
- 1285 第1279章 避巷战之短
- 1286 第1280章 扬野战之长
- 1287 第1281童 祖宗之荣光
- 1288 第1282章 一步之遥
- 1289 第1283章 信徒与王子
- 1290 第1284章 未杀错
- 1291 第1285章 两都之规划者
- 1292 第1286章 王子
- 1293 第1287章 女婿
- 1294 第1288章 信徒
- 1295 第1289章 退路
- 1296 第1290章 末路
- 1297 第1291章 牧民
- 1298 第1292章 叛臣
- 1299 第1293章 片面之词
- 1300 第1294章 河那边
- 1301 第1295章 阻止
- 1302 第1296章 没开始
- 1303 第1297章 癫痫
- 1304 第1298章 平北
- 1305 第1299章 囚徒
- 1306 第1300章 借魄
- 1307 第1301章 豚犬
- 1308 第1302章 船歌
- 1309 第1303章 佳宴
- 1310 第1304章 顾不上
- 1311 第1305章 软骨
- 1312 第1306章 人定胜天
- 1313 第1307章 忠良之后
- 1314 第1308章 尸位素餐
- 1315 第1309章 条件
- 1316 第1310章 樊城
- 1317 第1311章 襄阳
- 1318 第1312章 虚伪
- 1319 第1313章 筛除
- 1320 第1314章 忠臣之心
- 1321 第1315章 融入
- 1322 第1316章 召见
- 1323 第1317章 沙盘推演
- 1324 第1318章 天子赐食
- 1325 第1319章 定胜
- 1326 第1320章 雌了男儿
- 1327 第1321章 死板
- 1328 第1322章 潦草
- 1329 第1323章 收藏品
- 1330 第1324章 行家
- 1331 第1325章 卖力
- 1332 第1326章 他非他
- 1333 第1327章 板荡识诚臣
- 1334 第1328章 迫害
- 1335 第1329章 谕顺臣书
- 1336 第1330章 尽忠职守
- 1337 第1331章 忠臣之建议
- 1338 第1332章 一桩难办的小事
- 1339 第1333章 右相盗宝
- 1340 第1334章 寄望
- 1341 第1335章 迁都
- 1342 第1336章 再换一任
- 1343 第1337章 降表
- 1344 第1338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
- 1345 第1339章 新王朝
- 1346 第1340章 一点余孽
- 1347 第1341章 兴亡
- 1348 第1342章 遗梦
- 1349 第1343章 天下白
- 1350 番外篇·福将(为盟主“守妹拴财”加更)
- 1351 番外篇·扬帆(为盟主“我是分析师”加更)
- 1352 番外篇·幕僚(为盟主“blackmoon413”加更)
- 1353 番外篇·西北望(为盟主“知还需行”加更)
- 1354 番外篇·固疆(为盟主“octane”加更)
- 1355 番外篇·草原之主(为盟主“歌山第一帅”加更)
- 1356 番外篇·燕然勒石(为盟主“等你思路”加更)
- 1357 番外篇·国王(为盟主“宸宝最可爱”加更)
- 1358 番外篇·半岛(为盟主“公输吟尘”加更)
- 1359 番外篇·女相(为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
- 1360 番外篇·武士(为盟主“喵啊在猫呜”加更)
- 1361 番外篇·物哀(为盟主“随时回火星”加更)
- 1362 番外篇·易俗(为盟主“深刻不等于接近事实”加更)
- 1363 番外篇·教化(为盟主“niema”加更)
- 1364 番外篇·西藩(为盟主“拉撒路”加更)
- 1365 番外篇·萌芽(为盟主“两手插袋谁都不爱”加更)
- 1366 番外篇·遗老(为盟主“户口他爹”加更)
- 1367 番外篇·畅想(为盟主“明日大雾”加更)
- 1368 番外篇·次子(为盟主“上帝的塵封”加更)
- 1369 番外篇·长子(为盟主“张无忌000000000”加更)
- 1370 番外篇·来贺(为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
- 1371 番外篇·交接(为白银盟主“公子WV”加更)
- 1372 番外篇·此生(为盟主“会说话的肘子”加更)
- 1373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65章 日月山
第1065章 日月山
八思巴时年三十一岁,他本名其实叫“罗追坚参”,因他三岁就能够背诵真言与咒法,人们大为奇异,遂称他为“八思巴”,在藏语里是“圣者慧幢”的意思。
“慧幢”是佛经里的话,其智慧如佛,宣法殊胜。
八思巴十岁就随伯父萨迦班智达到凉州会盟,之后便在凉州住了下来。
他十七岁时,萨迦班智达圆寂,他继承萨迦教派首领之位,并成了凉州幻化寺的主持。
之后这些年,他先是配合蒙古治理吐蕃,之后又奠定了佛教的地位。
若说凉州会盟,代表着蒙古对吐蕃的征服。那么,自八思巴为忽必烈灌顶开始,便可以说是吐蕃佛教开始对蒙古进行信仰上的征服,从这方面而言,他才是那个胜者。
分封在西宁州的章吉驸马便是八思巴的忠实信徒,可见其威望。
这日进城。
八思巴端坐在一辆辇车上,周围并无厢壁,只有佛幡,虽在风中被吹的飘扬却还是显出了威严圣洁的气势。
他的头发很短,相貌清秀,大红袈裟衬得一张玉面如雕刻出来一般。
在他面前,整个西宁州的贵人与牧民都虔诚地跪倒,顶礼膜拜。
“圣者!”
“圣者!”
虔诚的呼声之中,八思巴的辇车一路进了西宁城中的法幢寺。
这代表着这一代的佛教宗主回归了吐蕃。
意义在何处?
之前李瑕攻下陇西与河西走廊时,章吉驸马与蕃人部落都没有攻击李瑕。那么,从现在开始,八思巴便有可能引导他们这么做。
还只是“引导”,因为吐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还需要大元的力量来助八思巴建立政权。
“大蒙古国以前对疆域的治理太松散了。如果是一个汉人王朝,能让你们在西宁州享受这么多年太平而不出力吗?所以陛下需要行汉化,来加强对地方上的统冶,包括吐蕃,国师将会是大元在吐蕃任命的第一任镇守者。”
崔斌一进入法幢寺,就请章吉驸马去召集了西宁州各个小部落的首领,向他们传达忽必烈的意思。
“我们不明白什么叫镇守者?”
“意思便是吐蕃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松散,那样各个部落各行其是。而是该有一个完备的军、政衙门,会调置官员建立军队,听从国师的所有命令。”
简单来说,五代十国之后,吐蕃就没了政权、是一团散沙,现在忽必烈要在吐蕃建立有效的统治了。
西宁州的僧俗首领们面面相觑,虽然有些犹豫,但出于对八思巴的信奉、对蒙元实力的畏惧,还是都答应下来。
崔斌对此还算满意,最后又交代了一句。
“那好,在明年三月,国师会在萨迦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法会,带来了大元皇帝陛下对吐蕃所有僧侣的布施,你们也来参加。”
接下来每到一处,崔斌都会派人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
当然很仓促,但西域已经被策反了,吐蕃不能再丢。
忙完这一切,他才再去见八思巴。
法幢寺气势恢宏,足够让兵马驻扎。八思巴的禅院中,正宿着好几队护卫,戒备极为森严。
崔斌没有走进八思巴所宿的正房,而是到一间偏房前。
不等他敲门,门已经被打开了,有人一直在观察着院子这才一见崔斌上前就开门。
站在偏房中的是个汉地和尚,旁人不知他姓名与法号,都叫他高和尚。
这高和尚是个苦行僧,自称有神术,在北方很有名气,时人都称他为“高菩萨”)后来遇到了金莲川幕府名臣张易,又被张易引见到了燕王府。
崔斌不确定高和尚有没有神术,但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却是真的。
“崔将军,情况如何?”
“还算顺利。就是确定这些人忠于大元,我才敢进城来。”
崔斌答过话,眼神向内间看了一眼。
他才泛起些疑惑之意,高和尚已道:“去见国师了。”
“原来如此。”
高和尚又将话题移回西宁州那些僧俗首领,道:“他们若敢不答应,杀了便是。想必崔将军也安排了伏兵。”
他虽是个出家人,但眼神里却透着股心狠手辣的意味。
崔斌点了点,道:“并非吐蕃所有部落都如此温顺,早晚会遇到有人反对。”
“所以才需要燕王率军入蕃干预,不是吗?”
“是啊。”
这禅房很大,两人到了外间,在蒲团上盘膝坐下,崔斌又道:“我问了章吉驸马他们并没有发现那支溃散的唐军。探马据留下的痕迹来看,之前被击退的唐军溃兵分为好几拨,有的翻过祁连山、有的渡过黄河,都逃回唐境了。”
高和尚问道:“后方的唐军还在追吗?”
“不得不说唐军反应很快。”崔斌脸色严肃了些,道:“廉希宪不在凉州,没想到留下的兵马还能那么快发现我们并追过来。甚至李曾伯也派兵协防了。这些人如今已追过了祁连山。”
“召集蕃人,反击一次如何?”
“不必,我们抢了他们使团的辎重,入驻了西宁州。唐军已经拿我们没有办法。”崔斌笃定而自信,道:“这次的差事,我们几乎已经办成了。”
“这就成了?”高和尚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崔斌双手轻轻拍在膝盖上,露出了笑容。
“化出发时,旁人都觉得我们的差事很凶险,需要突破李瑕的疆域进入高山险峻的吐蕃。可你看,从大漠到河湟只有五百余里的河西走廊要穿过。除此之外,再无危险。”
“李曾伯、廉希宪,这两尊门神一左一右被牵扯住了,任由我们长驱直入。”高和尚不由赞道:“姚公真是老谋深算。”
“真正让人忧虑的是,陛下封了三皇子为安西王。”
提到这个话题,高和尚眼神沉着下来,压低了声音。
“我等欲让陛下行汉法,那自然是嫡长子为太子。然而贫僧听闻,陛下似乎嫌汉法不够实用。想要一个结合蒙古与汉法的新的继承制度。”
“去岁,四皇子受封为北平王,坐镇漠北;今岁,三皇子受封安西王,坐镇西域。唉……燕王压力很大啊。”
“三皇子受封了也好,否则别的皇子都受了分封,唯独三皇子一直留在开平,又是甚好事?”
“燕王确实需要立下大功,好堵住那些宗王的嘴了。”
高和尚眯了眯眼,身子前倾,玩笑般地道:“怪只怪几个皇子都太过出色。也是,当今天下该由年轻一代相争,且看燕王一扫蒙古旧制,再破一破那李瑕的锐气了。J刀。”
“却有不少汉臣担心燕王安危啊。”
“万众所归的真命天子,到了崭露锋芒的时候了。”
崔斌深吸一口气,一股豪情泛上胸臆。
此行,肩担重任,前路是千仞的高原、万里疆土,世上所有僧侣的信仰与中原人的期待全都落在他身上。
在西宁州驻扎了两日,一切顺利。
两日后,崔斌点齐兵马,继续向萨迦进发。
他们要从西宁州到日月山,过龙羊峡、玉树、囊谦……沿途四千余里最终抵达萨迦,正是文成公主进入吐蕃的路线。
日月山以前不叫日月山,而叫“赤岭”,因“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
周围群山环绕,只有这里是一个隘口能通行,这里也便成了唐时与吐蕃的交界处。
据说,文成公主曾经此山时,在峰顶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风貌,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将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上,半块朝西,映落日余辉,半块朝东照初升月光,“日月山”由此而得名。
八思巴再经过日月山,亦是悲喜交加,既思念着自己的家乡萨迦,也思念着开平。
沿着唐蕃道继续前行,山隘处有一座寺庙,即文成公主庙,乃是先唐时蕃民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而修建。
这个山隘名叫“贝纳沟”,两边的山脉高得不见边际,山上松柏如画、山下小河如诗。
文成公主庙在山隘里,紧贴着身后的笔直的高山,高山上的石头记刻着数不清的藏经。
主殿供着大日如来佛的塑像,后殿祀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每次路过于此,八思巴必然要主持一场法会,祀奉佛祖与祖先,这是惯例。
“咚。”
悠远的佛钟远远传开。
这里的寺庙没有法幢寺大,只有二进院落。因此崔斌没有让太多士卒驻守在寺中而是就在唐蕃道上驻扎。
山隘不宽,帐篷沿着道路铺长,绵延了四五里。
崔斌只领着那三百人站在寺庙周围,不时扫视着那些涌来的信徒。
虔诚的僧侣、牧民从四面八方赶来。
在这里,就算是普通的牧民也信佛,个个剃着很短的头发,披着残破的皮袄,脸脏兮兮的让人看不出样貌。
这些信徒们跪倒在寺庙的前院,在太阳落山前已有了上千人之多。
有的人动作娴熟,有的人动作笨拙。但都没有人开口说话,越沉默,越显得虔诚0。
只有众人合唱的法咒声在响。
“崦嘛呢叭咪哗。”
法咒声确实能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祥和。
崔斌站着站着,觉得自己要睡着了。
“喹嘛呢叭咪轰!”
忽然,脚下的土地勐地颤抖了一下。
崔斌睁开眼,转头看去,赫然见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带着烟的霹雳炮落在了一队元兵的脚下。
“轰!”又是一声响。
铁片飞溅。
惨叫声响起,场面已一片大乱。
再前方,就在八思巴所站的台子下,已有数十个信徒勐地站起,从袖子里拔出匕首,冲向了台上。
“杀!”
“保护国师!”
6.....
一瞬间,崔斌像是脑子里挨了重重一击,将他的神志都抽晕了。
他感到口干舌燥,意识到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
凭什么到了河湟就觉得安全了?
不,不是自己的错,李瑕才刚回长安,消息这么隐秘,唐军不该早做埋伏的,一切迹象都不像是提前发现了。
忽如其来的袭击,崔斌晃了晃才回过神来,先是望着八思巴处看了一会,之后回过头,竟是没有去救八思巴,反而奔向了另一个方向的某个亭子。
“快!保护国师!”
“慧幢”是佛经里的话,其智慧如佛,宣法殊胜。
八思巴十岁就随伯父萨迦班智达到凉州会盟,之后便在凉州住了下来。
他十七岁时,萨迦班智达圆寂,他继承萨迦教派首领之位,并成了凉州幻化寺的主持。
之后这些年,他先是配合蒙古治理吐蕃,之后又奠定了佛教的地位。
若说凉州会盟,代表着蒙古对吐蕃的征服。那么,自八思巴为忽必烈灌顶开始,便可以说是吐蕃佛教开始对蒙古进行信仰上的征服,从这方面而言,他才是那个胜者。
分封在西宁州的章吉驸马便是八思巴的忠实信徒,可见其威望。
这日进城。
八思巴端坐在一辆辇车上,周围并无厢壁,只有佛幡,虽在风中被吹的飘扬却还是显出了威严圣洁的气势。
他的头发很短,相貌清秀,大红袈裟衬得一张玉面如雕刻出来一般。
在他面前,整个西宁州的贵人与牧民都虔诚地跪倒,顶礼膜拜。
“圣者!”
“圣者!”
虔诚的呼声之中,八思巴的辇车一路进了西宁城中的法幢寺。
这代表着这一代的佛教宗主回归了吐蕃。
意义在何处?
之前李瑕攻下陇西与河西走廊时,章吉驸马与蕃人部落都没有攻击李瑕。那么,从现在开始,八思巴便有可能引导他们这么做。
还只是“引导”,因为吐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还需要大元的力量来助八思巴建立政权。
“大蒙古国以前对疆域的治理太松散了。如果是一个汉人王朝,能让你们在西宁州享受这么多年太平而不出力吗?所以陛下需要行汉化,来加强对地方上的统冶,包括吐蕃,国师将会是大元在吐蕃任命的第一任镇守者。”
崔斌一进入法幢寺,就请章吉驸马去召集了西宁州各个小部落的首领,向他们传达忽必烈的意思。
“我们不明白什么叫镇守者?”
“意思便是吐蕃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松散,那样各个部落各行其是。而是该有一个完备的军、政衙门,会调置官员建立军队,听从国师的所有命令。”
简单来说,五代十国之后,吐蕃就没了政权、是一团散沙,现在忽必烈要在吐蕃建立有效的统治了。
西宁州的僧俗首领们面面相觑,虽然有些犹豫,但出于对八思巴的信奉、对蒙元实力的畏惧,还是都答应下来。
崔斌对此还算满意,最后又交代了一句。
“那好,在明年三月,国师会在萨迦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法会,带来了大元皇帝陛下对吐蕃所有僧侣的布施,你们也来参加。”
接下来每到一处,崔斌都会派人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
当然很仓促,但西域已经被策反了,吐蕃不能再丢。
忙完这一切,他才再去见八思巴。
法幢寺气势恢宏,足够让兵马驻扎。八思巴的禅院中,正宿着好几队护卫,戒备极为森严。
崔斌没有走进八思巴所宿的正房,而是到一间偏房前。
不等他敲门,门已经被打开了,有人一直在观察着院子这才一见崔斌上前就开门。
站在偏房中的是个汉地和尚,旁人不知他姓名与法号,都叫他高和尚。
这高和尚是个苦行僧,自称有神术,在北方很有名气,时人都称他为“高菩萨”)后来遇到了金莲川幕府名臣张易,又被张易引见到了燕王府。
崔斌不确定高和尚有没有神术,但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却是真的。
“崔将军,情况如何?”
“还算顺利。就是确定这些人忠于大元,我才敢进城来。”
崔斌答过话,眼神向内间看了一眼。
他才泛起些疑惑之意,高和尚已道:“去见国师了。”
“原来如此。”
高和尚又将话题移回西宁州那些僧俗首领,道:“他们若敢不答应,杀了便是。想必崔将军也安排了伏兵。”
他虽是个出家人,但眼神里却透着股心狠手辣的意味。
崔斌点了点,道:“并非吐蕃所有部落都如此温顺,早晚会遇到有人反对。”
“所以才需要燕王率军入蕃干预,不是吗?”
“是啊。”
这禅房很大,两人到了外间,在蒲团上盘膝坐下,崔斌又道:“我问了章吉驸马他们并没有发现那支溃散的唐军。探马据留下的痕迹来看,之前被击退的唐军溃兵分为好几拨,有的翻过祁连山、有的渡过黄河,都逃回唐境了。”
高和尚问道:“后方的唐军还在追吗?”
“不得不说唐军反应很快。”崔斌脸色严肃了些,道:“廉希宪不在凉州,没想到留下的兵马还能那么快发现我们并追过来。甚至李曾伯也派兵协防了。这些人如今已追过了祁连山。”
“召集蕃人,反击一次如何?”
“不必,我们抢了他们使团的辎重,入驻了西宁州。唐军已经拿我们没有办法。”崔斌笃定而自信,道:“这次的差事,我们几乎已经办成了。”
“这就成了?”高和尚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崔斌双手轻轻拍在膝盖上,露出了笑容。
“化出发时,旁人都觉得我们的差事很凶险,需要突破李瑕的疆域进入高山险峻的吐蕃。可你看,从大漠到河湟只有五百余里的河西走廊要穿过。除此之外,再无危险。”
“李曾伯、廉希宪,这两尊门神一左一右被牵扯住了,任由我们长驱直入。”高和尚不由赞道:“姚公真是老谋深算。”
“真正让人忧虑的是,陛下封了三皇子为安西王。”
提到这个话题,高和尚眼神沉着下来,压低了声音。
“我等欲让陛下行汉法,那自然是嫡长子为太子。然而贫僧听闻,陛下似乎嫌汉法不够实用。想要一个结合蒙古与汉法的新的继承制度。”
“去岁,四皇子受封为北平王,坐镇漠北;今岁,三皇子受封安西王,坐镇西域。唉……燕王压力很大啊。”
“三皇子受封了也好,否则别的皇子都受了分封,唯独三皇子一直留在开平,又是甚好事?”
“燕王确实需要立下大功,好堵住那些宗王的嘴了。”
高和尚眯了眯眼,身子前倾,玩笑般地道:“怪只怪几个皇子都太过出色。也是,当今天下该由年轻一代相争,且看燕王一扫蒙古旧制,再破一破那李瑕的锐气了。J刀。”
“却有不少汉臣担心燕王安危啊。”
“万众所归的真命天子,到了崭露锋芒的时候了。”
崔斌深吸一口气,一股豪情泛上胸臆。
此行,肩担重任,前路是千仞的高原、万里疆土,世上所有僧侣的信仰与中原人的期待全都落在他身上。
在西宁州驻扎了两日,一切顺利。
两日后,崔斌点齐兵马,继续向萨迦进发。
他们要从西宁州到日月山,过龙羊峡、玉树、囊谦……沿途四千余里最终抵达萨迦,正是文成公主进入吐蕃的路线。
日月山以前不叫日月山,而叫“赤岭”,因“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
周围群山环绕,只有这里是一个隘口能通行,这里也便成了唐时与吐蕃的交界处。
据说,文成公主曾经此山时,在峰顶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风貌,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将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上,半块朝西,映落日余辉,半块朝东照初升月光,“日月山”由此而得名。
八思巴再经过日月山,亦是悲喜交加,既思念着自己的家乡萨迦,也思念着开平。
沿着唐蕃道继续前行,山隘处有一座寺庙,即文成公主庙,乃是先唐时蕃民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而修建。
这个山隘名叫“贝纳沟”,两边的山脉高得不见边际,山上松柏如画、山下小河如诗。
文成公主庙在山隘里,紧贴着身后的笔直的高山,高山上的石头记刻着数不清的藏经。
主殿供着大日如来佛的塑像,后殿祀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每次路过于此,八思巴必然要主持一场法会,祀奉佛祖与祖先,这是惯例。
“咚。”
悠远的佛钟远远传开。
这里的寺庙没有法幢寺大,只有二进院落。因此崔斌没有让太多士卒驻守在寺中而是就在唐蕃道上驻扎。
山隘不宽,帐篷沿着道路铺长,绵延了四五里。
崔斌只领着那三百人站在寺庙周围,不时扫视着那些涌来的信徒。
虔诚的僧侣、牧民从四面八方赶来。
在这里,就算是普通的牧民也信佛,个个剃着很短的头发,披着残破的皮袄,脸脏兮兮的让人看不出样貌。
这些信徒们跪倒在寺庙的前院,在太阳落山前已有了上千人之多。
有的人动作娴熟,有的人动作笨拙。但都没有人开口说话,越沉默,越显得虔诚0。
只有众人合唱的法咒声在响。
“崦嘛呢叭咪哗。”
法咒声确实能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祥和。
崔斌站着站着,觉得自己要睡着了。
“喹嘛呢叭咪轰!”
忽然,脚下的土地勐地颤抖了一下。
崔斌睁开眼,转头看去,赫然见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带着烟的霹雳炮落在了一队元兵的脚下。
“轰!”又是一声响。
铁片飞溅。
惨叫声响起,场面已一片大乱。
再前方,就在八思巴所站的台子下,已有数十个信徒勐地站起,从袖子里拔出匕首,冲向了台上。
“杀!”
“保护国师!”
6.....
一瞬间,崔斌像是脑子里挨了重重一击,将他的神志都抽晕了。
他感到口干舌燥,意识到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
凭什么到了河湟就觉得安全了?
不,不是自己的错,李瑕才刚回长安,消息这么隐秘,唐军不该早做埋伏的,一切迹象都不像是提前发现了。
忽如其来的袭击,崔斌晃了晃才回过神来,先是望着八思巴处看了一会,之后回过头,竟是没有去救八思巴,反而奔向了另一个方向的某个亭子。
“快!保护国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