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21 第720章 象棋故事
- 722 第721章 象棋名人故事
- 723 第722章 象棋英雄
- 724 第723章 澳门象棋
- 725 第724章 东南亚象棋的崛起
- 726 第725章 象棋的王者之王
- 727 第726章 东南亚象棋
- 728 第727章 象棋的对弈?
- 729 第728章 象棋故事
- 730 第729章 象棋常识
- 731 第730章 象棋文化的传承
- 732 第731章 象棋 棋具
- 733 第732章 象棋历史
- 734 第733章 大攀帝国的棋王
- 735 第734章 四川象棋文化的传承
- 736 第735章 西门吹雪的由来
- 737 第736章 亲王陛下的烦恼
- 738 第737章 化敌为友
- 739 第738章 狼王星的新国王
- 740 第739章 王小七的绝招
- 741 第740章 西门吹雪的等待
- 742 第741章 王小七和西门吹雪的对决
- 743 第742章 忘我的境界
- 744 第743章 西门大官人
- 745 第744章 故事与发展
- 746 第745章 象棋世界情节
- 747 第746章 象棋在国外的发展
- 748 第747章 新加坡象棋高手
- 749 第748章 象棋精神
- 750 第749章 象棋界的神雕侠侣
- 751 第750章 吕布
- 752 第751章 来自地球的少年
- 753 第752章 狼王星的时间
- 754 第753章 象棋知识普及时间
- 755 第754章 象棋文化探索
- 756 第755章 象棋的文化
- 757 第756章 象棋文化的海外传播之旅
- 758 第757章 象棋在澳洲的发展
- 759 第758章 象棋在国外
- 760 第759章 象棋天才少年成长史
- 761 第760章 象棋高手李开先
- 762 第761章 象棋十大高手
- 763 第762章 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
- 764 第763章 王小七的梦境
- 765 第764章 象棋文化的精研
- 766 第765章 唐代象棋的那些事儿
- 767 第766章 象棋教学教习
- 768 第767章 象棋小故事赏析
- 769 第768章 象棋名家——文天祥(1)
- 770 第769章 象棋名家——文天祥
- 771 第770章 象棋故事
- 772 第771章 象棋
- 773 第772章 象棋与爱情
- 774 第773章 象棋与爱情
- 775 第774章 象棋最高境界
- 776 第775章 象棋与谋略
- 777 第776章 象棋
- 778 第777章 中国棋文化
- 779 第778章 象棋文化
- 780 第779章 象棋
- 781 第780章 象棋文明
- 782 第781章 象棋棋谱
- 783 第782章 象棋的境界
- 784 第783章 象棋文化
- 785 第784章 象棋故事
- 786 第785章 象棋故事
- 787 第786章 象棋高手
- 788 第787章 象棋精髓
- 789 第788章 象棋精髓
- 790 第789章 象棋
- 791 第790章 象棋
- 792 第791章 象棋
- 793 第792章 象棋的发展
- 794 第793章 象棋影视作品
- 795 第794章 象棋经典棋局分析
- 796 第795章 王小七的穿越之旅
- 797 第796章 苏先生的担忧
- 798 第797章 苏先生的反击
- 799 第798章 幽古战神的象棋实力
- 800 第799章 来自幽灵城的问候
- 801 第800章 第七百七十七主章 幽灵少主
- 802 第801章 城主大人的心思
- 803 第802章 一念之间的输和赢
- 804 第803章 尔虞我诈
- 805 第804章 少主大人的烦恼
- 806 第805章 终于苏醒过来了
- 807 第806章 狼王星的曙光
- 808 第807章 真正的象棋
- 809 第808章 象棋知识普及
- 810 第809章 国际象棋简介
- 811 第810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12 第811章 国际象棋故事
- 813 第812章 星际联盟
- 814 第813章 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发展
- 815 第814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渊源
- 816 第815章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
- 817 第816章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
- 818 第817章 电脑和人脑的对决
- 819 第818章 国际象棋进化史
- 820 第819章 国际象棋在美国的发展
- 821 第820章 国际象棋大师 诸宸
- 822 第821章 国际象棋和俄罗斯
- 823 第822章 国际象棋和苏联
- 824 第823章 亚历山德拉·科斯坚纽克
- 825 第824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26 第825章 俄罗斯的国际象棋之光
- 827 第826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8 第827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9 第828章 中国 国际象棋协会
- 830 第829章 国际象棋奥赛
- 831 第830章 国际象棋大师博比菲舍尔
- 832 第831章 国际象棋知识普及
- 833 第832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
- 834 第833章 象棋大师赵国荣
- 835 第834章 国际象棋女子赛
- 836 第835章 象棋大师赵国容(2
- 837 第836章 国际象棋的家国荣誉
- 838 第837章 国际象棋在深圳
- 839 第838章 棋的智慧
- 840 第839章 周武帝宇文邕
- 841 第840章 象棋故事
- 842 第841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3 第842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4 第843章 象棋大师
- 845 第844章 象棋七星
- 846 第845章 象棋大师于幼华
- 847 第846章 中国象棋与古代文明
- 848 第847章 象棋文化的传播
- 849 第848章 象棋大师
- 850 第849章 象棋大师
- 851 第850章 象棋大师李义庭
- 852 第851章 象棋大师
- 853 第852章 象棋大师
- 854 第853章 象棋大师
- 855 第854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56 第855章 象棋大师简介
- 857 第856章 国际智力联盟
- 858 第857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59 第858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60 第859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61 第860章 女中豪杰
- 862 第861章 女子象棋高手
- 863 第862章 象棋大师宋国强
- 864 第863章 女子 象棋大师 尤颖钦
- 865 第864章 蒙古象棋
- 866 第865章 象棋文化
- 867 第866章 越南象棋
- 868 第867章 象棋高手蒋川
- 869 第868章 枭雄与象棋
- 870 第869章 象棋与大人物
- 871 第870章 国际象棋终极对手
- 872 第871章 国际象棋大师谢军
- 873 第872章 越南象棋文化
- 874 第873章 国际象棋 故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30章 象棋文化的传承
第730章 象棋文化的传承
第七百零九章象棋文化的传承
象棋,古代弈之一种,亦曰象戏。
始于战国,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于北宋末定型为现代模式,以将一方之将帅捉死为胜。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
中国象棋又被称为“象戏”、“桔中戏”,系由先秦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战国末期,盛行一种每方六枚棋子的“六博”象棋。唐代象棋有了一些变革,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组成。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因火药发明增加了炮以外,还增加了士、象。
宋代《士林广记》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它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些记载足可以推翻国外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
到了明代,有人把一方的“将”改为“帅”,这时的象棋便和现今我们常玩的中国象棋一样了。
桔中戏
巴邛人家中有一个桔园,一年,一棵树上结了一个特大的桔子。大家觉得很奇怪,剖开一看,里面居然坐了两个小老人正在下象棋。一个老人猛然间看到外面阳光射进来,就说:“天亮了,肚子饿了,咱们吃点东西吧。”他们取出龙脯来吃,吃完之后,两个老人就喷着水变成白龙飞走了。
这个故事对后人影响很大,因为两个老人在桔子中间下象棋,后人就把象棋称为“桔中戏”,这样朱晋祯就把所写的下象棋的奥秘称为“桔中秘”了。
为什么叫象棋?
~ 1 / 8 ~
1.象棋里面有“象”这个兵种啊!所以叫象棋嘛,还不简单。
2.以“象”作为棋名,主要是最早的象棋子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故命名为“象棋”。
3.与动物的大象有关,远古恐龙灭绝后,大象就成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最终成为古人对这动物图腾的崇拜,故此命名为“象棋”。
4.其实比较正确的、科学的、合法的解释是:象应出自易经,象是包罗万象之象,因为这种游戏变化无穷,包罗万象,所以称之为“象棋”。为变化多端之意。
初识棋谱
楚河汉界
棋盘,棋子活动的场所,横九纵十。在棋盘中间有个空白地带,即“楚河汉界”。
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缺粮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汗,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今何在
我们在下中国象棋时,常见棋盘上写着:“楚河汉界”4个大字,因为中国象棋本来就是模拟历史上“楚汉相争”的故事而设计的娱乐工具。那么,“楚河汉界”现在究竟在何处呢?据史记戴,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并不是在今日的湖北(楚地)与陕西(汉中),而是在古代豫卅(今属河南省)的荥阳、成皋一带,它的地势是北临黄河,西靠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史的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在此兵刃相交。翌年,刘邦(汉)凭着后方粮草供给充足,大举进攻击项羽(楚),迫使项羽不得已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如今在荥刚东北处的广武山上,还残留着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相传是后重新修建的),西面的一座叫汉王城,东边的一座叫霸王城(即西楚霸王)。而两城之间,一条约300米宽的大坑沟,便是“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 2 / 8 ~
棋盘线条
象棋的棋盘是由9条直线和10条横线组成,中间是河界。划有斜线的地方是帅(将)、仕(士)活动的区域,叫做九宫。为了记录和读谱的方便,9条线红黑双方分别用不同的数字加以区分。红方从右到左用中文数字一到九表示黑方则用阿拉伯数字1到9表示。
直线:棋盘上较长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直线,共有9条,其中7条被河界隔断。用红色棋子一方的直线从左往右依次用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直线在红方对面从右往左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表示。
横线:棋盘上较短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横线。横线共有10条,用红色棋子一方的横线从红方底线算起,从下往上依次用中文数字一至十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横线则从黑方底线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10表示。
交叉点:直线与横线相交的地方称为“交叉点”。整个棋盘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河界:棋盘中间没有画直线的地方称为“河界”。它代表弃战双方的分界线,确定了各自的地域。
棋子
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红黑两方,各16枚,分为7个兵种。
红方棋子:帅1个,车、马、炮、相、士各2个,兵5个
黑方棋子:将1个,车、马、炮、象、士各2个,卒5个。
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尽全力争夺的目标。只能在九宫里走动,每着限走一格,横竖均可。
仕(士)是帅和将的贴身保卫者。也限制在九宫里走动,每着只能斜走一步。
兵(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过河后可以横走,不遇阻挡时不受限制,走多远都行。车在所走的路线上,可以直接吃掉对方的棋子。
炮的走法和车相同。吃子规则是,必须隔一子才能打掉对方的棋子。
马走日字,一批中心马最多可以有八步可走。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将帅。走田字,不能过河,中心相(象)可以有四个方位可走。
(注意:马有蹩脚的规定,相(象)有塞象眼的规定)
据有关史书记载,在楚汉大战中,汉王刘邦曾在广武山上对着西楚霸王项羽破口大骂,结果被楚兵用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从象棋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是古代战争在棋盘上的再现。而棋盘上的“楚河汉”,是是根据楚汉相争而命名的。对弈中,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这就是将帅不能面的依据。
2.红帅黑将
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表项的军队。传闻,刘邦率领义军在芒砀山起义,并亲自在山上斩死一条大白索,这就是民间流传很久的“高祖斩蛇”的故事。传说,刘邦将大白蛇斩死后,一位老妇人哭着找上山来,说他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化作白蛇上山游玩,被亦帝的儿子杀死了,她伤心极了。说完,老妇女倏地不见,这个故事意味着当时的秦朝就要被新的王朝所替代。自从斩杀白蛇后,刘邦便自称是赤帝的儿子,也就特别喜欢红色,连军中的大旗都改为红色。而项羽则喜欢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挂皆为黑色,就连骑的鸟骓战马也都是黑色的。
~ 4 / 8 ~
●各棋子的价值和运用原则
⒈车的价值及运用原则:
战斗力最强大的棋子,是作战主力的第一位。车的价值最大,用分值来算是9分。开局阶段应尽量出车,“三步不出车,必定要输棋”
A、注意车的迅速出动
B、车忌低头
C、车不落险地
D、车要通头
⒉马的价值及运用原则:
曲线型的活动,具有面的控制力,属于中距离的作战兵种。分值为4分。
A、注意马路的灵活
B、马忌戌边
C、注意与其它子力的配合
D、防止对方渡河兵的威胁
⒊炮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是远距离作战兵种,机动性和突击性较强,开局时炮显的比马灵活。分值为4.5分。炮应远慑,不可虚发,残局炮归家。
A、不宜轻发。
B、不宜轻易以炮换马
C、注意炮与其它子力的联合作战
D、缺象怕炮与有炮需留他家士
⒋兵卒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中兵尤为重要,是中路的屏障,三、七兵对活马起重要作用,记住兵能制马的棋谚。
A、注意保护兵卒
B、利用兵卒做先锋
C、老卒无功
⒌士象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保卫将帅的防御性兵种,在一定情况下起助攻的作用。“撑起仰角士,不怕马来攻”,象尽量往中间连环,阵容工整。
A、缺士怕车、马
B、缺象怕炮
C、注意象的联络
D、助攻的作用
⒍将帅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是全局的中心,胜负的标志。没有实战能力,在全局中应以“静”为原则
A 、将帅宜少动
B 、助攻的作用
口诀
马走日,
象飞田,
车走直线炮翻山,
两个士走斜线,
将帅围着九宫转,
兵卒往前走,不许回头看,
学会下象棋,能写又会算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来到一座大山前,渐觉疲劳,便传旨大队人马停下歇息。
康熙信步登上山顶,坐在一棵青松下观看风景,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时间,康熙来了棋瘾,便让随从摆好象棋盘,与一位大臣对弈起来。不多久,大臣便连输三局。但康熙兴致甚浓,问周围的大臣们:“谁再来同朕下一盘?”众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艺高明,谁也不敢与皇上对弈。这时,侍卫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对弈一盘,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说:“一同玩玩无妨,朕不怪罪就是了。”于是,那仁福就大着胆子与康熙对弈起来。
那仁福是个象棋迷,对弈起来连“皇上”两字都抛诸脑后。只见那仁福节节推进,好多卒子过了楚河,又巧用连环马,使出八面威风。不几招,就把康熙的车踩掉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最会察言观色的老太监对康熙说:“皇上,不好了,山下窜出一只猛虎。”康熙一听忙站起身来对那仁福说:“朕先去猎虎,你等着,回来再与你下完这盘棋吧!”那仁福听了,只好等在棋盘旁。
其实,老太监见皇上棋势已成败局,便把鹿当虎,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顾猎虎,越追越远,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晃眼半个月过去了。康熙狩猎归来,又路过这座大山跟前,抬头见到那棵松树,才想起那地方还有一盘棋没下完呢!康熙来到松下,见那仁福一膝跪地,纹丝不动。这时,康熙才发觉忠厚守职的那仁福已经死了,十分难过。
君而无信,何以为君?自此以后,康熙引以为鉴,再也不失信于人了。有诗为证:侍臣松下守枰台,逐虎归来命已衰。未识君王轻信诺,悔将一马踏车来。
象棋,古代弈之一种,亦曰象戏。
始于战国,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于北宋末定型为现代模式,以将一方之将帅捉死为胜。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
中国象棋又被称为“象戏”、“桔中戏”,系由先秦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战国末期,盛行一种每方六枚棋子的“六博”象棋。唐代象棋有了一些变革,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组成。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因火药发明增加了炮以外,还增加了士、象。
宋代《士林广记》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它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些记载足可以推翻国外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
到了明代,有人把一方的“将”改为“帅”,这时的象棋便和现今我们常玩的中国象棋一样了。
桔中戏
巴邛人家中有一个桔园,一年,一棵树上结了一个特大的桔子。大家觉得很奇怪,剖开一看,里面居然坐了两个小老人正在下象棋。一个老人猛然间看到外面阳光射进来,就说:“天亮了,肚子饿了,咱们吃点东西吧。”他们取出龙脯来吃,吃完之后,两个老人就喷着水变成白龙飞走了。
这个故事对后人影响很大,因为两个老人在桔子中间下象棋,后人就把象棋称为“桔中戏”,这样朱晋祯就把所写的下象棋的奥秘称为“桔中秘”了。
为什么叫象棋?
~ 1 / 8 ~
1.象棋里面有“象”这个兵种啊!所以叫象棋嘛,还不简单。
2.以“象”作为棋名,主要是最早的象棋子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故命名为“象棋”。
3.与动物的大象有关,远古恐龙灭绝后,大象就成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最终成为古人对这动物图腾的崇拜,故此命名为“象棋”。
4.其实比较正确的、科学的、合法的解释是:象应出自易经,象是包罗万象之象,因为这种游戏变化无穷,包罗万象,所以称之为“象棋”。为变化多端之意。
初识棋谱
楚河汉界
棋盘,棋子活动的场所,横九纵十。在棋盘中间有个空白地带,即“楚河汉界”。
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缺粮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汗,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今何在
我们在下中国象棋时,常见棋盘上写着:“楚河汉界”4个大字,因为中国象棋本来就是模拟历史上“楚汉相争”的故事而设计的娱乐工具。那么,“楚河汉界”现在究竟在何处呢?据史记戴,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并不是在今日的湖北(楚地)与陕西(汉中),而是在古代豫卅(今属河南省)的荥阳、成皋一带,它的地势是北临黄河,西靠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史的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在此兵刃相交。翌年,刘邦(汉)凭着后方粮草供给充足,大举进攻击项羽(楚),迫使项羽不得已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如今在荥刚东北处的广武山上,还残留着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相传是后重新修建的),西面的一座叫汉王城,东边的一座叫霸王城(即西楚霸王)。而两城之间,一条约300米宽的大坑沟,便是“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 2 / 8 ~
棋盘线条
象棋的棋盘是由9条直线和10条横线组成,中间是河界。划有斜线的地方是帅(将)、仕(士)活动的区域,叫做九宫。为了记录和读谱的方便,9条线红黑双方分别用不同的数字加以区分。红方从右到左用中文数字一到九表示黑方则用阿拉伯数字1到9表示。
直线:棋盘上较长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直线,共有9条,其中7条被河界隔断。用红色棋子一方的直线从左往右依次用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直线在红方对面从右往左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表示。
横线:棋盘上较短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横线。横线共有10条,用红色棋子一方的横线从红方底线算起,从下往上依次用中文数字一至十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横线则从黑方底线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10表示。
交叉点:直线与横线相交的地方称为“交叉点”。整个棋盘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河界:棋盘中间没有画直线的地方称为“河界”。它代表弃战双方的分界线,确定了各自的地域。
棋子
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红黑两方,各16枚,分为7个兵种。
红方棋子:帅1个,车、马、炮、相、士各2个,兵5个
黑方棋子:将1个,车、马、炮、象、士各2个,卒5个。
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尽全力争夺的目标。只能在九宫里走动,每着限走一格,横竖均可。
仕(士)是帅和将的贴身保卫者。也限制在九宫里走动,每着只能斜走一步。
兵(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过河后可以横走,不遇阻挡时不受限制,走多远都行。车在所走的路线上,可以直接吃掉对方的棋子。
炮的走法和车相同。吃子规则是,必须隔一子才能打掉对方的棋子。
马走日字,一批中心马最多可以有八步可走。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将帅。走田字,不能过河,中心相(象)可以有四个方位可走。
(注意:马有蹩脚的规定,相(象)有塞象眼的规定)
据有关史书记载,在楚汉大战中,汉王刘邦曾在广武山上对着西楚霸王项羽破口大骂,结果被楚兵用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从象棋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是古代战争在棋盘上的再现。而棋盘上的“楚河汉”,是是根据楚汉相争而命名的。对弈中,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这就是将帅不能面的依据。
2.红帅黑将
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表项的军队。传闻,刘邦率领义军在芒砀山起义,并亲自在山上斩死一条大白索,这就是民间流传很久的“高祖斩蛇”的故事。传说,刘邦将大白蛇斩死后,一位老妇人哭着找上山来,说他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化作白蛇上山游玩,被亦帝的儿子杀死了,她伤心极了。说完,老妇女倏地不见,这个故事意味着当时的秦朝就要被新的王朝所替代。自从斩杀白蛇后,刘邦便自称是赤帝的儿子,也就特别喜欢红色,连军中的大旗都改为红色。而项羽则喜欢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挂皆为黑色,就连骑的鸟骓战马也都是黑色的。
~ 4 / 8 ~
●各棋子的价值和运用原则
⒈车的价值及运用原则:
战斗力最强大的棋子,是作战主力的第一位。车的价值最大,用分值来算是9分。开局阶段应尽量出车,“三步不出车,必定要输棋”
A、注意车的迅速出动
B、车忌低头
C、车不落险地
D、车要通头
⒉马的价值及运用原则:
曲线型的活动,具有面的控制力,属于中距离的作战兵种。分值为4分。
A、注意马路的灵活
B、马忌戌边
C、注意与其它子力的配合
D、防止对方渡河兵的威胁
⒊炮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是远距离作战兵种,机动性和突击性较强,开局时炮显的比马灵活。分值为4.5分。炮应远慑,不可虚发,残局炮归家。
A、不宜轻发。
B、不宜轻易以炮换马
C、注意炮与其它子力的联合作战
D、缺象怕炮与有炮需留他家士
⒋兵卒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中兵尤为重要,是中路的屏障,三、七兵对活马起重要作用,记住兵能制马的棋谚。
A、注意保护兵卒
B、利用兵卒做先锋
C、老卒无功
⒌士象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保卫将帅的防御性兵种,在一定情况下起助攻的作用。“撑起仰角士,不怕马来攻”,象尽量往中间连环,阵容工整。
A、缺士怕车、马
B、缺象怕炮
C、注意象的联络
D、助攻的作用
⒍将帅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是全局的中心,胜负的标志。没有实战能力,在全局中应以“静”为原则
A 、将帅宜少动
B 、助攻的作用
口诀
马走日,
象飞田,
车走直线炮翻山,
两个士走斜线,
将帅围着九宫转,
兵卒往前走,不许回头看,
学会下象棋,能写又会算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来到一座大山前,渐觉疲劳,便传旨大队人马停下歇息。
康熙信步登上山顶,坐在一棵青松下观看风景,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时间,康熙来了棋瘾,便让随从摆好象棋盘,与一位大臣对弈起来。不多久,大臣便连输三局。但康熙兴致甚浓,问周围的大臣们:“谁再来同朕下一盘?”众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艺高明,谁也不敢与皇上对弈。这时,侍卫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对弈一盘,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说:“一同玩玩无妨,朕不怪罪就是了。”于是,那仁福就大着胆子与康熙对弈起来。
那仁福是个象棋迷,对弈起来连“皇上”两字都抛诸脑后。只见那仁福节节推进,好多卒子过了楚河,又巧用连环马,使出八面威风。不几招,就把康熙的车踩掉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最会察言观色的老太监对康熙说:“皇上,不好了,山下窜出一只猛虎。”康熙一听忙站起身来对那仁福说:“朕先去猎虎,你等着,回来再与你下完这盘棋吧!”那仁福听了,只好等在棋盘旁。
其实,老太监见皇上棋势已成败局,便把鹿当虎,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顾猎虎,越追越远,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晃眼半个月过去了。康熙狩猎归来,又路过这座大山跟前,抬头见到那棵松树,才想起那地方还有一盘棋没下完呢!康熙来到松下,见那仁福一膝跪地,纹丝不动。这时,康熙才发觉忠厚守职的那仁福已经死了,十分难过。
君而无信,何以为君?自此以后,康熙引以为鉴,再也不失信于人了。有诗为证:侍臣松下守枰台,逐虎归来命已衰。未识君王轻信诺,悔将一马踏车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