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 050猜测
- 51 051担忧
- 52 052夜话
- 53 053惊变
- 54 054兄弟
- 55 055嬷嬷
- 56 056薛宝钗
- 57 057离心
- 58 058喜讯
- 59 059指点
- 60 060回家
- 61 061告状
- 62 062房舍
- 63 063琐事
- 64 064钗至
- 65 065蛇吻
- 66 066后续
- 67 067钗回
- 68 068母女
- 69 069生产
- 70 070文书
- 71 071援手
- 72 072作客
- 73 073讨巧
- 74 074静夜
- 75 075猜测
- 76 076湘云
- 77 077不平
- 78 078抚慰
- 79 079叹息
- 80 080史湘云
- 81 073登门
- 82 082撵玉
- 83 083同调
- 84 084机锋
- 85 085宅子
- 86 086水利
- 87 086解惑
- 88 088将来
- 89 089待选
- 90 090杯弓蛇影
- 91 091心事
- 92 092黯伤
- 93 093宴席
- 94 094失踪
- 95 095婴孩
- 96 096日常
- 97 097山
- 98 098僧道
- 99 099缘解
- 100 100决心
- 101 101消息
- 102 102登门
- 103 103毒草
- 104 104夜话
- 105 105功课
- 106 106羡慕
- 107 107心结
- 108 108新妾
- 109 109未来
- 110 110计划
- 111 111异想天开
- 112 112贺礼
- 113 113地动
- 114 114自救
- 115 115贾琏
- 116 116徐家
- 117 117俸禄
- 118 118下厨
- 119 119中馈
- 120 120请安
- 121 121秦可卿
- 122 122来客
- 123 123心惊
- 124 124节前
- 125 125晴雯
- 126 126端午
- 127 127为母
- 128 128为父
- 129 129饮食
- 130 130巫蛊
- 131 131姐姐
- 132 132守夜
- 133 133法与情
- 134 134希望
- 135 135接人
- 136 136关注
- 137 137连环
- 138 138审问
- 139 139暗手
- 140 140心事
- 141 141疑窦
- 142 142后续
- 143 143寿宴
- 144 144结果
- 145 145林如海
- 146 146作客
- 147 147子嗣计
- 148 148小心
- 149 149寿宴
- 150 150细犬
- 151 151非梦
- 152 152不满
- 153 153听壁脚
- 154 154生日
- 155 155反应
- 156 156对持
- 157 157八卦
- 158 158说梦
- 159 159双
- 160 160生产
- 161 161谋划
- 162 162问女
- 163 163峰回路转
- 164 164刘姥姥
- 165 165御驾亲临
- 166 166谦让
- 167 167君前奏对
- 168 168
- 169 169明悟
- 170 170忌讳
- 171 171荣耀
- 172 172亏空
- 173 173韩氏
- 174 174传话
- 175 175设计
- 176 176心结
- 177 177果子
- 178 178中招
- 179 179家事
- 180 180病
- 181 181老人
- 182 182命运
- 183 189大火
- 184 184知情
- 185 185变故
- 186 186告知
- 187 187宴会
- 188 188决裂
- 189 189禅让
- 190 190
- 191 191来访
- 192 192宝钗
- 193 193
- 194 194回家
- 195 195一年
- 196 196谋划
- 197 197新闻
- 198 198算账
- 199 199长房
- 200 200代族长
- 201 201父女
- 202 202
- 203 203
- 204 204失踪
- 205 205薛家
- 206 206
- 207 207圣意
- 208 208
- 209 209巷议
- 210 210
- 211 211自荐
- 212 212
- 213 213病情
- 214 214
- 215 215想岔
- 216 216姐妹
- 217 217
- 218 218备嫁
- 219 219母亲
- 220 220选秀
- 221 221
- 222 222
- 223 223试探
- 224 224似曾相识
- 225 225寻根究底
- 226 226祸水东引
- 227 227未雨绸缪
- 228 228指婚
- 229 229结婚
- 230 230盘夫
- 231 231约定
- 232 232借口
- 233 233
- 234 234
- 235 235求情
- 236 236云蕙
- 237 237
- 238 238准备
- 239 239
- 240 240劝说
- 241 241
- 242 242离间
- 243 243边关
- 244 244陷阱
- 245 245杀戮
- 246 246
- 247 247号角
- 248 248熟人
- 249 249山雨欲来
- 250 250雷霆之击
- 251 251满目苍夷
- 252 252街头偶遇
- 253 253各自惆怅
- 254 254喜宴
- 255 255圣心
- 256 256新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60回家
060回家
贾母听了贾宝玉的话,又见了林如海的样子,就知道不好。其实她也知道自己的小儿子没有多少能耐,就是读书也不成的。如果没有人拉扯他一把,他绝对会在工部员外郎的位子上呆到老死;还有贾宝玉也是,不喜欢读书,还经常会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如果没有人庇护着,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贾母对坐在一边的王夫人嗤之以鼻。
这个目光短浅的女人,居然抬出了薛家来跟自己打擂台,也不看看那薛家是什么东西,也不怕将来给宝玉惹了麻烦!要知道,有句话叫做外甥像舅,如果真的让那个薛宝钗配了贾宝玉,将来养个跟那个薛蟠一样的儿子可怎么办?宝玉身上没有爵位,也没有功名,看宝玉的样子就知道不喜欢混官场的。再养个薛蟠那样的儿子,还不把他给害了!
这样想着,贾母放缓了神情,对林如海道:“贤婿,既然你已经升了承宣布政使,不知道何时上任?”
林如海笑答道:“老太太,其实在小婿进京之前就已经交接完毕,正式上任了。这次进京,也是圣上宣召。不然,按照惯例,小婿当在年前进京述职。”
“原来如此,外头消息传来的时候,我还迷糊着呢,怎么跟以往不大一样。只是既然已经上任,只怕你在京里呆不了几天吧?”
“是的,岳母大人。过了中元节,小婿就要回南去了。每年八月中秋前后便是钱塘大潮之时,如果不尽早安排,只怕今年浙北又要闹水患了。”
“那岂不是说没几天了么。这钱江大潮我也知道,年年都泛滥成灾,每年都不知道要吞了多少人进去。贤婿,你也要小心那。”
“让岳母大人担心了。小婿知道。”
贾母见林如海欠了欠身,便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又道:“贤婿啊,既然你要急着回南面去,外孙外孙女儿就留在我们荣国府吧。有我照应着,保管你放心。”
林招娣林黛玉一听,大急,冲父亲连连使眼色。
林如海居然面不改色地道:“让岳母大人费心了。只是马上就是中元节,小婿想着,也该让她们三个回家一趟,祭拜下祖先,也给她们去世的娘烧柱香。不过,岳母大人说的也是,我这次南下,事情很多,的确不方便带她们一起去,所以来的时候就打算好了,让她们留在京里。到时候,就要劳烦岳母了。”
贾母听说林如海要把儿子女儿接走,本来还不高兴来着,听林如海说完之后,倒是大喜。
贾宝玉听说林家两姐妹不会跟林如海回去,自然也高兴,加上贾政在场的关系,他也没有磨着贾母闹腾。
唯有贾赦在边上暗暗着急,却只得依着贾母的话,在前头设宴招待林如海。当然,贾赦贾政贾琮贾宝玉贾环贾兰一个都不少地出席了给林如海的接风宴,就连贾琏都早早地从衙门里回来了。
席间,林如海自然考起了小辈们的功课。
贾琮和贾环就不要说了。这半年来,都是林招娣林黛玉给她们两个启的蒙,在林家姐弟给林如海的家书之中告诉过林如海事情的经过,林如海问了几句,见这两个小家伙,记性倒是很好,就是灵性一般般,如果继续努力下去,只要功夫到了,秀才是不成问题的,但也终止于举人了,若是想再进一步,除非出了天大的机缘。但是如果真的让他们好运气,中了举人,走捐官也是一条路子。不少举人中举以后,也没有马上去考进士,而是给别人做幕僚,会做人又有本事的,照样被人推荐出去做官,也有那厉害的做到一方大员的也不是没有。
贾兰虽然也是一般的年纪,看着也有些灵气,可是没有正经上过学,估计是在母亲的指点下读书的,有些东西有些曲解,如果将来能够请个好先生慢慢指点也就是了。
唯有贾宝玉,听见自己考诗词,倒是兴致勃勃的,从诗词上来看,这孩子的确很有天分,难怪得长辈的欢心,可惜不够用功,典故上也不是很熟的,当自己问起经史子集的时候,更是面带不愉之色。问了些《四书五经》上的要点,也有不少没有答出来的。而偏偏自己问的,都是一些基本的死记硬背的东西。
看着回答不上了的贾宝玉,犹自低着头,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林如海也没有听清,却对那禄蠹两个字上了心。
贾政见贾宝玉又冒出了那些奇言怪论,恨不得将这个儿子狠狠地揍一顿。还好林如海是自己的亲妹夫,自己人,看神色也没有听清自己儿子的那些话,换了别人,或者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儿子的那些风言风语,那上头说自己大不敬,将自己投入大牢也是轻的。
贾环见贾政目露凶光地瞪过来,赶紧推了推自己的嫡兄。贾环其实很嫉妒贾宝玉,甚至还有些恨这个嫡出的兄长。如果不是这个嫡出的二哥哥不肯读书,他会至于到了年纪还没摸过书本么?会至于连启蒙都要靠姑妈家的表姐么?但凡这个哥哥争气一点,他也不用做那睁眼的瞎子。
可是,自己又不能不帮这个亲哥哥,不然这个嫡出的哥哥被父亲责罚了,那位慈眉善目的二太太转头肯定会找自己的麻烦。如果再让她知道自己已经开蒙的事儿,那绝对是又一场风波。
贾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有帮贾宝玉过父亲那一关的一天。
宴席上,林如海对贾宝玉大失所望,在他的眼里,这个孩子如果能够好好地教养,还有挽救的余地。可是看从贾赦贾政的言谈之中,他发现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已经不能用祖母溺爱孙子这样简简单单的话来下结论了。这个孩子,眼看着就要废掉,可是上面应该看到的人看不到,看得到的人管不到也管不了。
林如海微微叹了口气。看来,贾母提议之事还是算了吧。自己的女儿绝对不能嫁给这种纨绔子弟。至于联姻,不是说贾家还有一个嫡出的女孩子么?记得她的年纪跟自己的儿子相当,却是几乎等同于没爹没娘的孤儿。如果将来自己家和这贾家必须联姻,那么就选那个孩子好了,反正那个孩子几乎没人管,如果用林家的方式教育,将来也不用担心这孩子会将那些不好的东西带进林家来。
在这个瞬间,林如海就做下了决定。哪怕是要联姻,也不能用自己的女儿,还是让贾家出一个女孩子吧。反正她们家女孩子多。
就这样,用了饭以后,林如海就带着自己的儿女打道回府了。
林招娣早就准备好了,也跟姐姐妹妹们还有两个表弟也打过了招呼,将一应事物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前面父亲一说带她们姐弟回家,她就让人把那些箱笼细软装上了车,与贾家人告辞,跟着父亲,带着弟弟妹妹回家去了。
林家大宅,其实是初代林侯爷在世之时就买下来的宅子,虽然占地不大,却是标准的五进格局。随着林家的爵位被朝廷收回去,原来的侯府和功臣田也上交给了国家,倒是这处大宅保留了下来。这处大宅里还坐落着林家的祠堂。虽然过去的几年里,林家没有正经的主子在这座大宅里,可是日常打理什么的,却从来就不曾疏忽过。
这次,林如海进京述职,林家大管家也先林如海一步进京,将林家大宅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就连没一个角落都不曾落下。三年前,林家姐弟年纪小,都是跟着父母住在正院里的,如今这两姐妹也都大了,自然要有自己的屋子。不过林祈黏着自己的大姐姐不肯离开,所以林招娣只得让他跟自己住。好在这孩子还小,至少这两年内是不妨的。
既然是自己家,自然不用之前用的那些丫头们,早有之前伺候过姐弟三人的丫头上来伺候。林招娣早早地就叫流云流光等人带着那些在贾家采买的丫头们下去安置了,自己则陪着父亲坐在正房说话。
给父亲请过安,得了允许,林家姐弟这才各自归座。林如海一眼就看见自己的大女儿闷闷不乐的样子,便道:“大丫头,你这是怎么了?难道不高兴见到爹爹么?”
“才不是呢。只是一想到没几天父亲就要南下,我们又要去那边,心里不痛快罢了。”
“傻丫头,今儿我已经见过你外祖家的表哥表弟了。的确,你二舅舅家的表哥实在是不像话,可是其余几个却还过得去。也许开拓不足,可是守成却够了。”
林招娣一听,马上就道:“那也要有家业给他们守啊。我看老太太的意思,还有那荣国府里上上下下的行径,只怕这真要到了那一天,那个贾宝玉倒是可以得了荣国府的十之八九的产业去,其他人,不喝西北风就算好的了。”
“诶~~!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那也是你的外祖家。”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贾母对坐在一边的王夫人嗤之以鼻。
这个目光短浅的女人,居然抬出了薛家来跟自己打擂台,也不看看那薛家是什么东西,也不怕将来给宝玉惹了麻烦!要知道,有句话叫做外甥像舅,如果真的让那个薛宝钗配了贾宝玉,将来养个跟那个薛蟠一样的儿子可怎么办?宝玉身上没有爵位,也没有功名,看宝玉的样子就知道不喜欢混官场的。再养个薛蟠那样的儿子,还不把他给害了!
这样想着,贾母放缓了神情,对林如海道:“贤婿,既然你已经升了承宣布政使,不知道何时上任?”
林如海笑答道:“老太太,其实在小婿进京之前就已经交接完毕,正式上任了。这次进京,也是圣上宣召。不然,按照惯例,小婿当在年前进京述职。”
“原来如此,外头消息传来的时候,我还迷糊着呢,怎么跟以往不大一样。只是既然已经上任,只怕你在京里呆不了几天吧?”
“是的,岳母大人。过了中元节,小婿就要回南去了。每年八月中秋前后便是钱塘大潮之时,如果不尽早安排,只怕今年浙北又要闹水患了。”
“那岂不是说没几天了么。这钱江大潮我也知道,年年都泛滥成灾,每年都不知道要吞了多少人进去。贤婿,你也要小心那。”
“让岳母大人担心了。小婿知道。”
贾母见林如海欠了欠身,便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又道:“贤婿啊,既然你要急着回南面去,外孙外孙女儿就留在我们荣国府吧。有我照应着,保管你放心。”
林招娣林黛玉一听,大急,冲父亲连连使眼色。
林如海居然面不改色地道:“让岳母大人费心了。只是马上就是中元节,小婿想着,也该让她们三个回家一趟,祭拜下祖先,也给她们去世的娘烧柱香。不过,岳母大人说的也是,我这次南下,事情很多,的确不方便带她们一起去,所以来的时候就打算好了,让她们留在京里。到时候,就要劳烦岳母了。”
贾母听说林如海要把儿子女儿接走,本来还不高兴来着,听林如海说完之后,倒是大喜。
贾宝玉听说林家两姐妹不会跟林如海回去,自然也高兴,加上贾政在场的关系,他也没有磨着贾母闹腾。
唯有贾赦在边上暗暗着急,却只得依着贾母的话,在前头设宴招待林如海。当然,贾赦贾政贾琮贾宝玉贾环贾兰一个都不少地出席了给林如海的接风宴,就连贾琏都早早地从衙门里回来了。
席间,林如海自然考起了小辈们的功课。
贾琮和贾环就不要说了。这半年来,都是林招娣林黛玉给她们两个启的蒙,在林家姐弟给林如海的家书之中告诉过林如海事情的经过,林如海问了几句,见这两个小家伙,记性倒是很好,就是灵性一般般,如果继续努力下去,只要功夫到了,秀才是不成问题的,但也终止于举人了,若是想再进一步,除非出了天大的机缘。但是如果真的让他们好运气,中了举人,走捐官也是一条路子。不少举人中举以后,也没有马上去考进士,而是给别人做幕僚,会做人又有本事的,照样被人推荐出去做官,也有那厉害的做到一方大员的也不是没有。
贾兰虽然也是一般的年纪,看着也有些灵气,可是没有正经上过学,估计是在母亲的指点下读书的,有些东西有些曲解,如果将来能够请个好先生慢慢指点也就是了。
唯有贾宝玉,听见自己考诗词,倒是兴致勃勃的,从诗词上来看,这孩子的确很有天分,难怪得长辈的欢心,可惜不够用功,典故上也不是很熟的,当自己问起经史子集的时候,更是面带不愉之色。问了些《四书五经》上的要点,也有不少没有答出来的。而偏偏自己问的,都是一些基本的死记硬背的东西。
看着回答不上了的贾宝玉,犹自低着头,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林如海也没有听清,却对那禄蠹两个字上了心。
贾政见贾宝玉又冒出了那些奇言怪论,恨不得将这个儿子狠狠地揍一顿。还好林如海是自己的亲妹夫,自己人,看神色也没有听清自己儿子的那些话,换了别人,或者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儿子的那些风言风语,那上头说自己大不敬,将自己投入大牢也是轻的。
贾环见贾政目露凶光地瞪过来,赶紧推了推自己的嫡兄。贾环其实很嫉妒贾宝玉,甚至还有些恨这个嫡出的兄长。如果不是这个嫡出的二哥哥不肯读书,他会至于到了年纪还没摸过书本么?会至于连启蒙都要靠姑妈家的表姐么?但凡这个哥哥争气一点,他也不用做那睁眼的瞎子。
可是,自己又不能不帮这个亲哥哥,不然这个嫡出的哥哥被父亲责罚了,那位慈眉善目的二太太转头肯定会找自己的麻烦。如果再让她知道自己已经开蒙的事儿,那绝对是又一场风波。
贾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有帮贾宝玉过父亲那一关的一天。
宴席上,林如海对贾宝玉大失所望,在他的眼里,这个孩子如果能够好好地教养,还有挽救的余地。可是看从贾赦贾政的言谈之中,他发现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已经不能用祖母溺爱孙子这样简简单单的话来下结论了。这个孩子,眼看着就要废掉,可是上面应该看到的人看不到,看得到的人管不到也管不了。
林如海微微叹了口气。看来,贾母提议之事还是算了吧。自己的女儿绝对不能嫁给这种纨绔子弟。至于联姻,不是说贾家还有一个嫡出的女孩子么?记得她的年纪跟自己的儿子相当,却是几乎等同于没爹没娘的孤儿。如果将来自己家和这贾家必须联姻,那么就选那个孩子好了,反正那个孩子几乎没人管,如果用林家的方式教育,将来也不用担心这孩子会将那些不好的东西带进林家来。
在这个瞬间,林如海就做下了决定。哪怕是要联姻,也不能用自己的女儿,还是让贾家出一个女孩子吧。反正她们家女孩子多。
就这样,用了饭以后,林如海就带着自己的儿女打道回府了。
林招娣早就准备好了,也跟姐姐妹妹们还有两个表弟也打过了招呼,将一应事物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前面父亲一说带她们姐弟回家,她就让人把那些箱笼细软装上了车,与贾家人告辞,跟着父亲,带着弟弟妹妹回家去了。
林家大宅,其实是初代林侯爷在世之时就买下来的宅子,虽然占地不大,却是标准的五进格局。随着林家的爵位被朝廷收回去,原来的侯府和功臣田也上交给了国家,倒是这处大宅保留了下来。这处大宅里还坐落着林家的祠堂。虽然过去的几年里,林家没有正经的主子在这座大宅里,可是日常打理什么的,却从来就不曾疏忽过。
这次,林如海进京述职,林家大管家也先林如海一步进京,将林家大宅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就连没一个角落都不曾落下。三年前,林家姐弟年纪小,都是跟着父母住在正院里的,如今这两姐妹也都大了,自然要有自己的屋子。不过林祈黏着自己的大姐姐不肯离开,所以林招娣只得让他跟自己住。好在这孩子还小,至少这两年内是不妨的。
既然是自己家,自然不用之前用的那些丫头们,早有之前伺候过姐弟三人的丫头上来伺候。林招娣早早地就叫流云流光等人带着那些在贾家采买的丫头们下去安置了,自己则陪着父亲坐在正房说话。
给父亲请过安,得了允许,林家姐弟这才各自归座。林如海一眼就看见自己的大女儿闷闷不乐的样子,便道:“大丫头,你这是怎么了?难道不高兴见到爹爹么?”
“才不是呢。只是一想到没几天父亲就要南下,我们又要去那边,心里不痛快罢了。”
“傻丫头,今儿我已经见过你外祖家的表哥表弟了。的确,你二舅舅家的表哥实在是不像话,可是其余几个却还过得去。也许开拓不足,可是守成却够了。”
林招娣一听,马上就道:“那也要有家业给他们守啊。我看老太太的意思,还有那荣国府里上上下下的行径,只怕这真要到了那一天,那个贾宝玉倒是可以得了荣国府的十之八九的产业去,其他人,不喝西北风就算好的了。”
“诶~~!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那也是你的外祖家。”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