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9 198上不上市?
- 200 199抢手饽饽
- 201 200货运飞船
- 202 201现场观摩
- 203 202要讲故事
- 204 203碰瓷营销
- 205 204高光时刻
- 206 205激起的浪
- 207 206适航审核
- 208 207上达天听
- 209 208拟真试飞
- 210 209
- 211 210
- 212 211势不可挡
- 213 212无脑杂音
- 214 213以直报怨
- 215 214企业基金
- 216 215总要还的
- 217 216安全改造
- 218 217各种骚动
- 219 218双重保险
- 220 219奇货可居
- 221 220星火燎原
- 222 221产能急缺
- 223 222投标前夕
- 224 223省长来了
- 225 224去或是留?
- 226 225争主动权
- 227 226喧嚣四起
- 228 227湖边定情
- 229 228逆袭开始
- 230 229会心一击
- 231 230更进一步
- 232 231首飞江海
- 233 232旗舰店前
- 234 233一锤定音(感谢黑哥1973)
- 235 234事后小结
- 236 235紧急任务
- 237 236千里救援
- 238 237棘手问题
- 239 238雷雨狂风
- 240 239黑夜的光
- 241 240轻松降落(感谢首位盟主 黑哥1973)
- 242 241我们回家
- 243 242项目汇报
- 244 243电推技术
- 245 244出乎意料
- 246 245太空旅行
- 247 246引擎试车
- 248 247又憋大招
- 249 248赚不赚钱?
- 250 249日常、异常
- 251 250坏人来啦
- 252 251大战前夕
- 253 252杀招出手
- 254 253来势汹汹
- 255 254战况激烈
- 256 255图穷匕见
- 257 256各存心思
- 258 257股东更替(一)
- 259 258股东更替(二)
- 260 259一波刚平
- 261 260一波又起
- 262 261必须强硬
- 263 262事态升级
- 264 263好戏开始(一)
- 265 264好戏开始(二)
- 266 265好戏开始(三)
- 267 266好戏开始(四)
- 268 267按兵不动
- 269 268组团来访
- 270 269机库初探
- 271 270有了准信
- 272 271节前造势
- 273 272在家过年
- 274 273进京路上
- 275 274会谈升级
- 276 275这下稳了
- 277 276亲身上阵
- 278 277完美入轨
- 279 278成功返航
- 280 279统一思想
- 281 280全球热议
- 282 281新里程碑
- 283 282新开阵地
- 284 283必然趋势
- 285 284效果超出想象
- 286 285新品发售准备
- 287 286终于揭开帷幕
- 288 287得道者必多助
- 289 288一切只是开始
- 290 289商业之大变局(一)
- 291 290商业之大变局(二)
- 292 291商业之大变局(三)
- 293 292商业之大变局(完)
- 294 293公司需要认可
- 295 294改变人生轨迹(一)
- 296 295改变人生轨迹(二)
- 297 296改变人生轨迹(三)
- 298 297改变人生轨迹(四)
- 299 298改变人生轨迹(完)
- 300 299独乐不如众嗨
- 301 300创新中心启动
- 302 301堪称一手王炸
- 303 302格局一定要大
- 304 303赚钱不是战略
- 305 304这是我的野望
- 306 305真的壕无人性
- 307 306买块地不缺钱
- 308 307随手反转舆论
- 309 308有人喜有人愁
- 310 309对手也在进步
- 311 310战略藐视他们
- 312 311战术目标宏大
- 313 312小卡的新身份
- 314 313宏图帷幕拉开
- 315 314牵一发动全身
- 316 315圆心飞船开建
- 317 316飞船“秘密武器”
- 318 317鲲鹏号2.0要来了
- 319 318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 320 319万事俱备不欠东风
- 321 320停下来是不可能的
- 322 321惊心动魄三十小时(1)
- 323 322惊心动魄三十小时(2)
- 324 323惊心动魄三十小时(3)
- 325 324惊心动魄三十小时(4)
- 326 325惊心动魄三十小时(5)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08拟真试飞
208拟真试飞
和戴玉倩的交谈,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陈文浩自己也不能确定,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面对他不愿意见到的局面时,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也因此,陈文浩随后和科考船智脑西姆卡来了一次于此有关的长谈。不出意外,西姆卡并不赞成通过武力强行推行高级科技的方案。
【虽然我还不是很理解你们文明的想法,但是根据推算,如果采取激进的方式,只有不到两成的几率能让地球文明成功升级。更大的可能是引起集体思维的猜疑、恐惧、抗拒和惰性,在初期的快速进步后,很可能裹步不前,甚至大退步。】
勘察器通过公开网络收集了数量难以形容的海量资料,在和科考船重新建立联系后,已经实现了共享。
虽然陈文浩并不认为,依靠这些数据可以完美模拟和推算人类的行为结果,毕竟人心隔肚皮,谁能真的了解谁,但是作为对群体的大趋势判断,却是个不错的参考。倒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大数据分析。
即使没有这些,陈文浩也不喜欢走极端路线,这又不是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需要用暴力的激烈的手段,推翻一切束缚,砸出一条自立自强的新路。
君临天下的场景看似威武霸气,可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少。真到了那种境况,恐怕看谁都会有有刁民要害朕的既视感。
骨子里,陈文浩依然是个喜欢技术、推崇分享的IT青年。
实际上,在戴玉倩等人告知他上层的最新动态之前,他早已知道了足够多的信息。因为已经涉及安全问题,勘察器这次开放开了权限,监控着和此事有关的相关机构。
陈文浩在不知道发生在京城二环四合院里的谈话细节,但却有足够的信息显示,在那天之后,与他公司相关的各类报告开始享受一路绿灯的待遇。
关心他的人,都在惊叹于他的淡然若定,那只是因为没人看到,他得到利好消息后呼出的那口长气。
***
“可以试飞了!”短短几天之后,已在义东基地常驻的监察团,向陈文浩传递了上级同意申请的讯息。当上层的诡谲机变和风云莫测彻底平息后,愿意锦上添花趁机表示一下善意的并不会少。陈文浩趁机提出了进行一次模拟正常使用情况的试飞。
这次的试飞许可和之前的种种有很大区别,在没拿到适航证,还不能正式投入营运之前,民航总局先为货运飞船发了张特许证,允许为了验证和测试飞船的各种性能而飞起来,这些天也没少飞,不过没有载重,而且飞行范围也非常小。
而按照陈文浩的试飞申请,接近满载的飞船将跨越两大行政省辖区,从上千万居民的头顶飞过。对于一款新型飞行器来说,是个比较超前和激进的举动。毕竟,除了信心十足的陈文浩,没有人知道背后还有外星科技的支持。
但是,或许是因为上面大人物的态度,也或许是有些人有意助推这种“激进”行为,总之这个申请在很短的时间里被批准了。
监察团的一帮子专家最近很是兴奋,连走路都个个是风风火火的,有点像是获得了新玩具的孩子。当初总局考虑到是全新的飞行器,选的人员基本都是搞技术出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在义东的这些天里,他们先按照原有的标准,将能做的测试都做了一遍,然后还根据电动机和喷气推进系统的特点,临场编写了一本粗略的检验小手册,做了做了一系列测试,然后被得到的强悍数据彻底颠覆了三观,也因此在被问及专业意见时,大多对开展进一步的试飞投了赞成票。
这一次的试飞之旅将从义东基地出发,目的地为500公里之外一座皖北城市的郊区,京东在那有个物流中转仓,用于辐射周边三百公里的物流配送,因为和义东的距离符合要求而被选中。在京东公司发来的对接资料中,当天将会邀请一百多家媒体现场见证。
最初的计划是空载试飞,但在陈文浩的要求下,最后确定将负载二十吨的模拟货物,已经接近于实际使用的场景。
而作为试飞的起点,义东园区却没有接待任何记者,不过也没有闲着。当天一大早,园区后山那新建的飞行跑道就开荤了,来自军方的一架专机直接降落在了跑道上。军方对于这套性能开挂的电力驱动系统充满了兴趣。
总装的老吴,他刚接到任命,抛掉了职务上的那个副字,正式管理总装这个核心部门。此刻,他满脸春风,和陈文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陈总,你这是我见过的最气派企业了,连军机都能停。我们可是老交情了,先说好啊,这个飞船的驱动装置我们要订购一批,米得优先我们啊。”
说起来,这一次如果没有军方在后面的背书,从适航审批开始引发的各种争论、质疑、觊觎,恐怕还要更复杂,更折腾几分。纵使军方内部有过不同意见,但是最终还是友善的一方获得了高层的支持。对陈文浩来说,记住这个结果便足够了。在合适的时候,这份情面自然会体现价值。
陈文浩招呼着众人,领着先去飞船的停机坪参观了一圈,二十吨负重模块被装在标准运输箱中,已经都被运上了飞船内。
“各位请看,因为飞船的首家客户是物流公司,所以我们在飞船舱门附近安装了一对智能装卸机械手臂,配合专门开发的智控程序,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货物的装卸作业,配合对应的流水线,不需要再入库就能直接对货物进行分拣和配送。”
立即有思维敏捷的军方人士想到了,如果将这种飞船列入后勤装备,这样的附加装置就很有价值,看着飞船的目光就更炙热了三分。
不过,虽然听上去很赞,看上去很美,但这样的一个新奇特产品是否真得实用,必须还得靠事实来说话。技术再酷炫,参数再惊艳,如果半路上就失控坠落,也不过就是一个昂贵的大玩具,各方人士就得重新考虑所持的立场了。
临近预定的起飞时间,众人纷纷退出了起飞区,站在了早已标识好的安全区内。
实际上,划定的起飞区不过就是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飞船起降时,底部的喷气装置会对地面形成短时间的高温冲击,这段时间不会超过十秒,温度也控制在150摄氏度以内,所以周围的人群只要退出十步开外,便足够保障安全。
预定的时间到了,陈文浩在各种目光的注视下,通过平板操控飞船,下达了起飞的指令。就在一秒之后,飞船以极其平稳的姿态漂浮,上升,最终化为了远方天空中的小点。
随后,众人都将移步飞行区一边的控制塔,按照民航局的要求,飞船上安装的卫星定位系统,会随时将所处的位置发送给控制塔,并在塔内的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此外,这里的控制塔是真的可以控制飞船的运行状态,经过勘察器改装过的远程控制设备,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接下来近两个小时的路程中,这首承载着无数人关注的飞船,将沿着设定好的航线,在3000至4000米的空域中独自飞行500公里。在千里之外的终点,上百家媒体已经架枪设炮地守候着。在视线不及的地方,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此次成败。一旦成功,将在金融界和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明眼人几乎可以预见其对整个物流体系的冲击。
在走向控制塔的路上,陈文浩抬头看了眼天空,蓝天碧云的大背景下,早已经没有了飞船的痕迹。
去吧,就这样飞下去,去搅动千里之外的云和月。
也因此,陈文浩随后和科考船智脑西姆卡来了一次于此有关的长谈。不出意外,西姆卡并不赞成通过武力强行推行高级科技的方案。
【虽然我还不是很理解你们文明的想法,但是根据推算,如果采取激进的方式,只有不到两成的几率能让地球文明成功升级。更大的可能是引起集体思维的猜疑、恐惧、抗拒和惰性,在初期的快速进步后,很可能裹步不前,甚至大退步。】
勘察器通过公开网络收集了数量难以形容的海量资料,在和科考船重新建立联系后,已经实现了共享。
虽然陈文浩并不认为,依靠这些数据可以完美模拟和推算人类的行为结果,毕竟人心隔肚皮,谁能真的了解谁,但是作为对群体的大趋势判断,却是个不错的参考。倒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大数据分析。
即使没有这些,陈文浩也不喜欢走极端路线,这又不是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需要用暴力的激烈的手段,推翻一切束缚,砸出一条自立自强的新路。
君临天下的场景看似威武霸气,可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少。真到了那种境况,恐怕看谁都会有有刁民要害朕的既视感。
骨子里,陈文浩依然是个喜欢技术、推崇分享的IT青年。
实际上,在戴玉倩等人告知他上层的最新动态之前,他早已知道了足够多的信息。因为已经涉及安全问题,勘察器这次开放开了权限,监控着和此事有关的相关机构。
陈文浩在不知道发生在京城二环四合院里的谈话细节,但却有足够的信息显示,在那天之后,与他公司相关的各类报告开始享受一路绿灯的待遇。
关心他的人,都在惊叹于他的淡然若定,那只是因为没人看到,他得到利好消息后呼出的那口长气。
***
“可以试飞了!”短短几天之后,已在义东基地常驻的监察团,向陈文浩传递了上级同意申请的讯息。当上层的诡谲机变和风云莫测彻底平息后,愿意锦上添花趁机表示一下善意的并不会少。陈文浩趁机提出了进行一次模拟正常使用情况的试飞。
这次的试飞许可和之前的种种有很大区别,在没拿到适航证,还不能正式投入营运之前,民航总局先为货运飞船发了张特许证,允许为了验证和测试飞船的各种性能而飞起来,这些天也没少飞,不过没有载重,而且飞行范围也非常小。
而按照陈文浩的试飞申请,接近满载的飞船将跨越两大行政省辖区,从上千万居民的头顶飞过。对于一款新型飞行器来说,是个比较超前和激进的举动。毕竟,除了信心十足的陈文浩,没有人知道背后还有外星科技的支持。
但是,或许是因为上面大人物的态度,也或许是有些人有意助推这种“激进”行为,总之这个申请在很短的时间里被批准了。
监察团的一帮子专家最近很是兴奋,连走路都个个是风风火火的,有点像是获得了新玩具的孩子。当初总局考虑到是全新的飞行器,选的人员基本都是搞技术出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在义东的这些天里,他们先按照原有的标准,将能做的测试都做了一遍,然后还根据电动机和喷气推进系统的特点,临场编写了一本粗略的检验小手册,做了做了一系列测试,然后被得到的强悍数据彻底颠覆了三观,也因此在被问及专业意见时,大多对开展进一步的试飞投了赞成票。
这一次的试飞之旅将从义东基地出发,目的地为500公里之外一座皖北城市的郊区,京东在那有个物流中转仓,用于辐射周边三百公里的物流配送,因为和义东的距离符合要求而被选中。在京东公司发来的对接资料中,当天将会邀请一百多家媒体现场见证。
最初的计划是空载试飞,但在陈文浩的要求下,最后确定将负载二十吨的模拟货物,已经接近于实际使用的场景。
而作为试飞的起点,义东园区却没有接待任何记者,不过也没有闲着。当天一大早,园区后山那新建的飞行跑道就开荤了,来自军方的一架专机直接降落在了跑道上。军方对于这套性能开挂的电力驱动系统充满了兴趣。
总装的老吴,他刚接到任命,抛掉了职务上的那个副字,正式管理总装这个核心部门。此刻,他满脸春风,和陈文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陈总,你这是我见过的最气派企业了,连军机都能停。我们可是老交情了,先说好啊,这个飞船的驱动装置我们要订购一批,米得优先我们啊。”
说起来,这一次如果没有军方在后面的背书,从适航审批开始引发的各种争论、质疑、觊觎,恐怕还要更复杂,更折腾几分。纵使军方内部有过不同意见,但是最终还是友善的一方获得了高层的支持。对陈文浩来说,记住这个结果便足够了。在合适的时候,这份情面自然会体现价值。
陈文浩招呼着众人,领着先去飞船的停机坪参观了一圈,二十吨负重模块被装在标准运输箱中,已经都被运上了飞船内。
“各位请看,因为飞船的首家客户是物流公司,所以我们在飞船舱门附近安装了一对智能装卸机械手臂,配合专门开发的智控程序,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货物的装卸作业,配合对应的流水线,不需要再入库就能直接对货物进行分拣和配送。”
立即有思维敏捷的军方人士想到了,如果将这种飞船列入后勤装备,这样的附加装置就很有价值,看着飞船的目光就更炙热了三分。
不过,虽然听上去很赞,看上去很美,但这样的一个新奇特产品是否真得实用,必须还得靠事实来说话。技术再酷炫,参数再惊艳,如果半路上就失控坠落,也不过就是一个昂贵的大玩具,各方人士就得重新考虑所持的立场了。
临近预定的起飞时间,众人纷纷退出了起飞区,站在了早已标识好的安全区内。
实际上,划定的起飞区不过就是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飞船起降时,底部的喷气装置会对地面形成短时间的高温冲击,这段时间不会超过十秒,温度也控制在150摄氏度以内,所以周围的人群只要退出十步开外,便足够保障安全。
预定的时间到了,陈文浩在各种目光的注视下,通过平板操控飞船,下达了起飞的指令。就在一秒之后,飞船以极其平稳的姿态漂浮,上升,最终化为了远方天空中的小点。
随后,众人都将移步飞行区一边的控制塔,按照民航局的要求,飞船上安装的卫星定位系统,会随时将所处的位置发送给控制塔,并在塔内的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此外,这里的控制塔是真的可以控制飞船的运行状态,经过勘察器改装过的远程控制设备,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接下来近两个小时的路程中,这首承载着无数人关注的飞船,将沿着设定好的航线,在3000至4000米的空域中独自飞行500公里。在千里之外的终点,上百家媒体已经架枪设炮地守候着。在视线不及的地方,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此次成败。一旦成功,将在金融界和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明眼人几乎可以预见其对整个物流体系的冲击。
在走向控制塔的路上,陈文浩抬头看了眼天空,蓝天碧云的大背景下,早已经没有了飞船的痕迹。
去吧,就这样飞下去,去搅动千里之外的云和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