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5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雏鸟初学试飞
- 116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旧篱墙上新花
- 117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乱云低暮回风
- 118 第一百一十五章 骨肉亲相怜意
- 119 第一百一十六章 风雨将来天暝
- 120 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上枝头新俏
- 121 第一百一十八章 少年意气忽生
- 122 第一百一十九章 窗底花间四月
- 123 第一百二十章 草木知春不久归
- 12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外交困难飞
- 12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午节龙舟会
- 126 第一百二十三章 楼中叔侄问答
- 127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心变化一线
- 128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年光阴水流
- 12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图穷反目相向
- 13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弹指还约戏游
- 131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变将起纷纷
- 132 第一百二十九章 少年时光离别
- 133 第一百三十章 小院秋深日长
- 134 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山翻覆顷刻
- 135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年心苦谁知
- 136 第一百三十三章 当年尚有余庆
- 13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鸾凤分飞情断
- 138 第一百三十五章 由来珍物深藏
- 139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锤百炼清白
- 140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情东宫事定
- 14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顺难顺人心
- 142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风晚桃花烂
- 143 第一百四十章 小炉酒暖微醺
- 144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冬暖夜来惊梦
- 145 第一百四十二章 等闲平地风波
- 146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道离别情更怯
- 14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情何似无情
- 148 第一百四十五章 咫尺天涯一念
- 149 第一百四十六章 花褪残红青杏
- 15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毒燎虐焰北冲
- 151 第一百四十八章
- 152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心曲折千里
- 153 第一百五十章 山夜春寒料峭
- 15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婉转绝境求生
- 15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少年心休相负
- 156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露中霄夜白
- 157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春心争与花发
- 158 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山丽花草香
- 159 第一百五十六章 芙蓉宴春酒暖
- 160 第一百五十七章 萍聚萍散莫留
- 161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旧事翻怨生波
- 162 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府夜宴杀机
- 163 第一百六十章 此情生死不离
- 16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谁辨当年是非
- 165 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夏江村事幽
- 166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深知身在情长
- 167 第一百六十四章 梅雨红尘枯荣
- 168 第一百六十五章 只记缘莫记愁
- 16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广选秀女择妃
- 170 第一百六十七章 归乡此情难舍
- 171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故人舟中论心
- 172 第一百六十九章 那一宵似一生
- 173 第一百七十章 废立风波频发
- 174 第一百七十一章 红尘恶浪滔天
- 175 第一百七十二章 缘法存续取舍
- 176 第一百七十三章 转劫命运谁主
- 17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约许时光温柔
- 178 第一百七十五章 洞庭秋水寒烟
- 179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同心相携无惧
- 180 第一百七十七章 风寒雪冷冬尽
- 181 第一百七十八章 难解百年忧患
- 182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宫积年旧恨
- 183 第一百八十章 深宫世事纷纷
- 184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生欢苦难分
- 185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下为你低头
- 186 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古事难如意
- 187 第一百八十四章 命运无常难定
- 188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局纷乱棋争
- 189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秋风起花枝霜
- 190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锁关山难渡
- 191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雨不知春去
- 192 第一百八十九章 翘首云中月来
- 193 第一百九十章 求君一世清安
- 194 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相托未负
- 195 第一百九十二章 愿结白首之盟
- 196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间无数爱别
- 197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此生非你不可
- 198 番外一 曲终离别日&番外二 跨越几百年的官司
- 199 番外三 相亲对象和小白脸&番外四 故宫游记与陈年老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午节龙舟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午节龙舟会
沂王小时候跟着她学画画,不免受到她画画偏Q版的特点影响,画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偏向于可爱圆润。这只顶着她的脸的蜗牛,绘得腮帮子鼓鼓的,俨然像只努力挪动往上爬的圆包子;再配上蜗牛背上那只硕大的圆壳,当真是说不出的滑稽有趣。
沂王拿她的脸配蜗牛出气,被她抓了个现行,顿时小脸涨得通红,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干咳道:“这个,我下课后等了整整一个时辰,就是蜗牛爬也爬过来啦!这个,是你走得慢,可不是我画错了!”
万贞忍俊不禁,赶紧把画卷好,笑道:“好,咱们殿下没画错!下次我会更快些的,快走吧!回家迟了,娘娘要担心。”
沂王见她并没有生气,也高兴了起来。他在她面前忍不住话,等上了车就说:“其实你要是还不来,我就准备在蜗牛壳上把我自己的脸也画上去的……嗯,蜗牛脸是你,壳是我,你背着我,画出来一定很有趣。”
万贞想想那样子,也觉得有意思,转念想到周贵妃就在沂王府,又赶紧道:“你可不能真把自己的脸绘在蜗牛壳上,不止蜗牛壳,任何一种动物上都不行。你要画自己的小像,就只能照端正了画,知道吗?”
沂王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些怏怏不乐的答应了。过了会儿,又叹了口气,小声道:“也不知道母妃什么时候回宫,她这段时间总住在府里,什么都不许我干,都要闷死我了。”
这种类似于抱怨的话,让周贵妃听到了可不得了。可沂王这个年龄的少年,正是希望摆脱父母管束的时候,她要是弹压,只怕会适得其反。万贞头疼的抚额道:“娘娘在府里,有很多事就有正经的女主人当家,不知省多少麻烦,是好事啊。”
沂王哼哼嗤笑两声,看了眼车外的护卫,在她耳边小声道:“你要真觉得是好事,才不会一天到晚宁愿躲在外面,也不回府呢!”
万贞瞪着这小鬼头,小声道:“小殿下,你知不知道这样的话,会害死我的?”
沂王同样压着嗓子小声说:“我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我们的秘密。”
秘个鬼!周贵妃虽然刚愎傲慢,缺少政治智慧,但那是宫斗里养出来的人啊,又不傻,沂王能察觉到的事,她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不发作,多半是因为她现在耐性比以前好了,知道王府现在少不得万贞,所以暂时容忍一下而已。
这么说来,等到哪天沂王长大,不需要她守护了,她还是早走为妙,省得被周贵妃秋后算账。
她心态变化,沂王顿时察觉到了,心一紧,猛地抓住她的手,急声说:“贞儿,你可不能不要我!”
万贞看着这个她一手养大的孩子,心中百味陈杂,好一会儿轻轻摸了摸他的脸,有些伤感的说:“濬儿,不是我不要你,而是你很快就要长大,就不需要我了。”
沂王顿时慌了:“才不会,我再怎么长大,也需要你的!你可不能用这个借口把我丢开。”
万贞见他满眼惶恐,拉着自己的手竟然大热天冰冷一片,知道这随意一句话,是真把这本来就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吓着了,赶紧安慰:“我答应过你,会一直陪着的你,肯定不会丢下你啊。只要你不嫌弃,我就一直陪着你,好不好?”
沂王盯着她的眼睛,见她不是说假话,才松了口气,扑进她怀里,用力搂着她的腰,喃喃地道:“我才不会嫌弃你呢!就是这天下所有人都嫌弃你,我也不会!何况贞儿是这天底下最好最好最好的人了,才不会有人嫌弃!”
这孩子,偶然说出来的话真的叫人心肺里都暖洋洋的,总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万贞虽然心中对前途充满忧虑,此时却也忍不住微笑起来。算了,想得再长远,眼前的路总还是要靠双脚一步一步的走,为了将来的事,而不过好现在,太不值得。
这样一想,她便抛开心事,又问沂王:“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呀?”
沂王答道:“今天先生讲的是《大明混一图》,教我识图绘画了。”
万贞接人接得晚,回到沂王府时,天色已经快黑了。周贵妃的车驾在府门外摆着,一副准备要走,只是还想等沂王回来说话的样子。
沂王和万贞刚刚才讨论到与周贵妃有关的话题,一见这阵仗,顿时以为他们刚才那几句小怪话被人透到周贵妃这里来了。当真心虚不已,不知道周贵妃究竟会怎么处置。
不料周贵妃一脸喜色,问了一句沂王为何回来得晚,听说是先生授课放学迟了,就没再追究。又招手示意万贞过来,笑眯眯地道:“贞儿,上午你不在家,监国身边的太监王诚过来传旨,说是监国久不见濬儿,召他参加后天的端午太液池赛舟。我特意打听了一下,据说可能是监国有了松口复储的意思,所以想借宴会召濬儿相见。你明天好好准备,后天一早护送濬儿参加盛会,可不要轻慢了。”
万贞愕然,惊问:“监国有松口复储的意思?这是哪来的传言?不会错罢?”
周贵妃笑道:“肯定不会错,我是从……反正我打听到了。其实母后为宗妇多年,掌着管束宗室入京的金牌,监国拿不到这符令,光凭诏书就没法光明正大的召藩王入京,更不要说立外藩为储了。这储位早晚还得落到我们大宗来,拖到现在他才肯重新召见濬儿,已经拖了很久了!”
她日日夜夜都想着让儿子重回宫廷,成为储君,此时有了些眉目,高兴不已,拍了拍万贞的手道:“贞儿,我还得回仁寿宫去和母后商量事情怎么办。濬儿这边就交给你了,你是我们母子俩最信任的人,在这紧要关头,你可千万要帮我把府里盯好了!”
万贞连忙答应了,与沂王站在府门口看着周贵妃的车驾快速离开,直奔仁寿宫而去,都觉得这事实在太突然了。
好一会儿,沂王皱眉问:“贞儿,你觉得母妃说的是真是假?”
万贞想了想,道:“娘娘对我们说的,自然不假;但监国那边的传言,却未必是真。”
沂王叹了口气,道:“我也觉得皇叔那边的传言,不像真的。”
他已经整整四年没有与景泰帝见面了,虽说万贞特别留意生活环境,不让沂王身边出现对景泰帝的怨言。但身为皇室子弟,对那个位置的渴望,出自本性;沂王再怎么大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可能对景泰帝当年究竟夺去了他什么东西毫无感觉呢?
此时被周贵妃的话引动思绪,他忍不住出了会儿神,道:“不知道皇叔现在,是什么模样?”
万贞如今想到景泰帝,心情也复杂难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复储这样的传言,别人听了激动,但他们两人却是谁也高兴不起来。沂王用完晚膳,漱了漱口,忽然道:“贞儿,后天太液池赛龙舟,咱们参加盛会,还是当没有听过这传言吧!”
万贞见他沉得住气,连忙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监国召你说话,你就陪他说话,至于别的,咱们只当没听过。”
两人拿定了主意,心情便也平复下来,第二天便从容布置,选人备礼安排行程,准备端午参加太液池赛龙舟。
其实宫中惯例,端午节以射柳演武为先。赛龙舟并不时兴,只不过今年贵妃李惜儿宠冠后宫。她出身青楼,是爱玩爱闹,爱标新立异的性子。嫌射柳年年都办,看得腻了;而赛龙舟却办得少,缠着景泰帝端午节上午在太液池里赛龙舟,下午才到后苑射柳演武。
景泰帝如今处理政务游刃有余,自然舍得将时间花在找乐子上,赛龙舟这种新鲜,他也想看个热闹,便同意了。
而事实证明,端午节的花样翻多,除了射柳还有赛龙舟,这新鲜的热闹不仅景泰帝和李贵妃喜欢看,其实大多数朝臣也是喜欢的。
端午那天,沂王府的人虽然天亮就起行奔太液池而去,但等到了池边,满城老百姓来看热闹的已经不少了。而被禁卫隔开的前池御驾将来的地方,有资格登舟近距离看热闹的文武官员,更是盛装华服,佩香囊系五色丝,早早地就来了,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说话。
沂王的王驾过来,群臣都有些尴尬。要说他们不想过来和沂王说话,那是假的;但如今复储的暗流汹涌,明面上又有景泰帝的高压恐吓,谁能摸透沂王出现在这里,是福是祸呢?于是众人只能草草行礼拜见,然后便退到一边,给沂王留出一大片空地来。
沂王自己倒不觉得被人冷落,他从懂事起就受冷落,几乎就没有参加过宫中的盛会大宴,像这种不仅满宫出动,连京师百姓与倾巢而出的热闹景象,他更是从未见过。乐得他连轿也不坐了,就沿着太液池边的游道看热闹。
比赛用的龙舟停在太液池的后池,而作为赛程终点的前池,却有五艘金粉彩饰,披挂一新的大楼船分尊卑位次的靠在岸边,显然便是等下皇帝、妃嫔、两宫、勋贵、文武大臣观赏盛会的坐舰。
沂王拿她的脸配蜗牛出气,被她抓了个现行,顿时小脸涨得通红,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干咳道:“这个,我下课后等了整整一个时辰,就是蜗牛爬也爬过来啦!这个,是你走得慢,可不是我画错了!”
万贞忍俊不禁,赶紧把画卷好,笑道:“好,咱们殿下没画错!下次我会更快些的,快走吧!回家迟了,娘娘要担心。”
沂王见她并没有生气,也高兴了起来。他在她面前忍不住话,等上了车就说:“其实你要是还不来,我就准备在蜗牛壳上把我自己的脸也画上去的……嗯,蜗牛脸是你,壳是我,你背着我,画出来一定很有趣。”
万贞想想那样子,也觉得有意思,转念想到周贵妃就在沂王府,又赶紧道:“你可不能真把自己的脸绘在蜗牛壳上,不止蜗牛壳,任何一种动物上都不行。你要画自己的小像,就只能照端正了画,知道吗?”
沂王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些怏怏不乐的答应了。过了会儿,又叹了口气,小声道:“也不知道母妃什么时候回宫,她这段时间总住在府里,什么都不许我干,都要闷死我了。”
这种类似于抱怨的话,让周贵妃听到了可不得了。可沂王这个年龄的少年,正是希望摆脱父母管束的时候,她要是弹压,只怕会适得其反。万贞头疼的抚额道:“娘娘在府里,有很多事就有正经的女主人当家,不知省多少麻烦,是好事啊。”
沂王哼哼嗤笑两声,看了眼车外的护卫,在她耳边小声道:“你要真觉得是好事,才不会一天到晚宁愿躲在外面,也不回府呢!”
万贞瞪着这小鬼头,小声道:“小殿下,你知不知道这样的话,会害死我的?”
沂王同样压着嗓子小声说:“我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我们的秘密。”
秘个鬼!周贵妃虽然刚愎傲慢,缺少政治智慧,但那是宫斗里养出来的人啊,又不傻,沂王能察觉到的事,她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不发作,多半是因为她现在耐性比以前好了,知道王府现在少不得万贞,所以暂时容忍一下而已。
这么说来,等到哪天沂王长大,不需要她守护了,她还是早走为妙,省得被周贵妃秋后算账。
她心态变化,沂王顿时察觉到了,心一紧,猛地抓住她的手,急声说:“贞儿,你可不能不要我!”
万贞看着这个她一手养大的孩子,心中百味陈杂,好一会儿轻轻摸了摸他的脸,有些伤感的说:“濬儿,不是我不要你,而是你很快就要长大,就不需要我了。”
沂王顿时慌了:“才不会,我再怎么长大,也需要你的!你可不能用这个借口把我丢开。”
万贞见他满眼惶恐,拉着自己的手竟然大热天冰冷一片,知道这随意一句话,是真把这本来就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吓着了,赶紧安慰:“我答应过你,会一直陪着的你,肯定不会丢下你啊。只要你不嫌弃,我就一直陪着你,好不好?”
沂王盯着她的眼睛,见她不是说假话,才松了口气,扑进她怀里,用力搂着她的腰,喃喃地道:“我才不会嫌弃你呢!就是这天下所有人都嫌弃你,我也不会!何况贞儿是这天底下最好最好最好的人了,才不会有人嫌弃!”
这孩子,偶然说出来的话真的叫人心肺里都暖洋洋的,总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万贞虽然心中对前途充满忧虑,此时却也忍不住微笑起来。算了,想得再长远,眼前的路总还是要靠双脚一步一步的走,为了将来的事,而不过好现在,太不值得。
这样一想,她便抛开心事,又问沂王:“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呀?”
沂王答道:“今天先生讲的是《大明混一图》,教我识图绘画了。”
万贞接人接得晚,回到沂王府时,天色已经快黑了。周贵妃的车驾在府门外摆着,一副准备要走,只是还想等沂王回来说话的样子。
沂王和万贞刚刚才讨论到与周贵妃有关的话题,一见这阵仗,顿时以为他们刚才那几句小怪话被人透到周贵妃这里来了。当真心虚不已,不知道周贵妃究竟会怎么处置。
不料周贵妃一脸喜色,问了一句沂王为何回来得晚,听说是先生授课放学迟了,就没再追究。又招手示意万贞过来,笑眯眯地道:“贞儿,上午你不在家,监国身边的太监王诚过来传旨,说是监国久不见濬儿,召他参加后天的端午太液池赛舟。我特意打听了一下,据说可能是监国有了松口复储的意思,所以想借宴会召濬儿相见。你明天好好准备,后天一早护送濬儿参加盛会,可不要轻慢了。”
万贞愕然,惊问:“监国有松口复储的意思?这是哪来的传言?不会错罢?”
周贵妃笑道:“肯定不会错,我是从……反正我打听到了。其实母后为宗妇多年,掌着管束宗室入京的金牌,监国拿不到这符令,光凭诏书就没法光明正大的召藩王入京,更不要说立外藩为储了。这储位早晚还得落到我们大宗来,拖到现在他才肯重新召见濬儿,已经拖了很久了!”
她日日夜夜都想着让儿子重回宫廷,成为储君,此时有了些眉目,高兴不已,拍了拍万贞的手道:“贞儿,我还得回仁寿宫去和母后商量事情怎么办。濬儿这边就交给你了,你是我们母子俩最信任的人,在这紧要关头,你可千万要帮我把府里盯好了!”
万贞连忙答应了,与沂王站在府门口看着周贵妃的车驾快速离开,直奔仁寿宫而去,都觉得这事实在太突然了。
好一会儿,沂王皱眉问:“贞儿,你觉得母妃说的是真是假?”
万贞想了想,道:“娘娘对我们说的,自然不假;但监国那边的传言,却未必是真。”
沂王叹了口气,道:“我也觉得皇叔那边的传言,不像真的。”
他已经整整四年没有与景泰帝见面了,虽说万贞特别留意生活环境,不让沂王身边出现对景泰帝的怨言。但身为皇室子弟,对那个位置的渴望,出自本性;沂王再怎么大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可能对景泰帝当年究竟夺去了他什么东西毫无感觉呢?
此时被周贵妃的话引动思绪,他忍不住出了会儿神,道:“不知道皇叔现在,是什么模样?”
万贞如今想到景泰帝,心情也复杂难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复储这样的传言,别人听了激动,但他们两人却是谁也高兴不起来。沂王用完晚膳,漱了漱口,忽然道:“贞儿,后天太液池赛龙舟,咱们参加盛会,还是当没有听过这传言吧!”
万贞见他沉得住气,连忙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监国召你说话,你就陪他说话,至于别的,咱们只当没听过。”
两人拿定了主意,心情便也平复下来,第二天便从容布置,选人备礼安排行程,准备端午参加太液池赛龙舟。
其实宫中惯例,端午节以射柳演武为先。赛龙舟并不时兴,只不过今年贵妃李惜儿宠冠后宫。她出身青楼,是爱玩爱闹,爱标新立异的性子。嫌射柳年年都办,看得腻了;而赛龙舟却办得少,缠着景泰帝端午节上午在太液池里赛龙舟,下午才到后苑射柳演武。
景泰帝如今处理政务游刃有余,自然舍得将时间花在找乐子上,赛龙舟这种新鲜,他也想看个热闹,便同意了。
而事实证明,端午节的花样翻多,除了射柳还有赛龙舟,这新鲜的热闹不仅景泰帝和李贵妃喜欢看,其实大多数朝臣也是喜欢的。
端午那天,沂王府的人虽然天亮就起行奔太液池而去,但等到了池边,满城老百姓来看热闹的已经不少了。而被禁卫隔开的前池御驾将来的地方,有资格登舟近距离看热闹的文武官员,更是盛装华服,佩香囊系五色丝,早早地就来了,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说话。
沂王的王驾过来,群臣都有些尴尬。要说他们不想过来和沂王说话,那是假的;但如今复储的暗流汹涌,明面上又有景泰帝的高压恐吓,谁能摸透沂王出现在这里,是福是祸呢?于是众人只能草草行礼拜见,然后便退到一边,给沂王留出一大片空地来。
沂王自己倒不觉得被人冷落,他从懂事起就受冷落,几乎就没有参加过宫中的盛会大宴,像这种不仅满宫出动,连京师百姓与倾巢而出的热闹景象,他更是从未见过。乐得他连轿也不坐了,就沿着太液池边的游道看热闹。
比赛用的龙舟停在太液池的后池,而作为赛程终点的前池,却有五艘金粉彩饰,披挂一新的大楼船分尊卑位次的靠在岸边,显然便是等下皇帝、妃嫔、两宫、勋贵、文武大臣观赏盛会的坐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