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1 第一章(51)
- 242 第一章(52)
- 243 第一章(53)
- 244 第一章(54)
- 245 第一章(55)
- 246 第一章(56)
- 247 第一章(57)
- 248 第一章(58)
- 249 第一章(59)
- 250 第一章(60)
- 251 第一章(61)
- 252 第一章(62)
- 253 第一章(63)
- 254 第一章(64)
- 255 第一章(65)
- 256 第一章(66)
- 257 第一章(67)
- 258 第一章(68)
- 259 第一章(69)
- 260 第一章(70)
- 261 第一章(71)
- 262 第一章(72)
- 263 第一章(73)
- 264 第一章(74)
- 265 第一章(75)
- 266 第一章(76)
- 267 第一章(77)
- 268 第一章(78)
- 269 第一章(79)
- 270 第一章(80)
- 271 第一章(81)
- 272 第一章(82)
- 273 第一章(83)
- 274 第一章(84)
- 275 第一章(85)
- 276 第一章(86)
- 277 第一章(87)
- 278 第一章(88)
- 279 第一章(89)
- 280 第一章(90)
- 281 第一章(91)
- 282 第一章(92)
- 283 第一章(93)
- 284 第一章(94)
- 285 第一章(95)
- 286 第一章(96)
- 287 第一章(97)
- 288 第一章(98)
- 289 第一章(99)
- 290 第一章(100)
- 291 第一章(101)
- 292 第一章(102)
- 293 第一章(103)
- 294 第一章(1)
- 295 第一章(2)
- 296 第一章(3)
- 297 第一章(4)
- 298 第一章(5)
- 299 第一章(6)
- 300 第一章(7)
- 301 第一章(8)
- 302 第一章(9)
- 303 第一章(10)
- 304 第一章(11)
- 305 第一章(12)
- 306 第一章(13)
- 307 第一章(14)
- 308 第一章(15)
- 309 第一章(16)
- 310 第一章(17)
- 311 第一章(18)
- 312 第一章(19)
- 313 第一章(20)
- 314 第一章(21)
- 315 第一章(22)
- 316 第一章(23)
- 317 第一章(24)
- 318 第一章(25)
- 319 第一章(26)
- 320 第一章(27)
- 321 第一章(28)
- 322 第一章(29)
- 323 第一章(30)
- 324 第一章(31)
- 325 第一章(32)
- 326 第一章(33)
- 327 第一章(34)
- 328 第一章(35)
- 329 第一章(36)
- 330 第一章(37)
- 331 第一章(38)
- 332 第一章(39)
- 333 第一章(40)
- 334 第一章(41)
- 335 第一章(42)
- 336 第一章(43)
- 337 第一章(44)
- 338 第一章(45)
- 339 第一章(46)
- 340 第一章(47)
- 341 第一章(48)
- 342 第一章(49)
- 343 第一章(50)
- 344 第一章(51)
- 345 第一章(52)
- 346 第一章(53)
- 347 第一章(54)
- 348 第一章(55)
- 349 第一章(56)
- 350 第一章(57)
- 351 第一章(58)
- 352 第一章(59)
- 353 第一章(60)
- 354 第一章(61)
- 355 第一章(62)
- 356 第一章(63)
- 357 第一章(64)
- 358 第一章(65)
- 359 第二章(1)
- 360 第二章(2)
- 361 第二章(3)
- 362 第二章(4)
- 363 第二章(5)
- 364 第二章(6)
- 365 第二章(7)
- 366 第二章(8)
- 367 第二章(9)
- 368 第二章(10)
- 369 第二章(11)
- 370 第二章(12)
- 371 第二章(13)
- 372 第二章(14)
- 373 第二章(15)
- 374 第二章(16)
- 375 第二章(17)
- 376 第二章(18)
- 377 第二章(19)
- 378 第二章(20)
- 379 第二章(21)
- 380 第二章(22)
- 381 第二章(23)
- 382 第二章(24)
- 383 第二章(25)
- 384 第二章(26)
- 385 第二章(27)
- 386 第二章(28)
- 387 第二章(29)
- 388 第二章(30)
- 389 第二章(31)
- 390 第二章(32)
- 391 第二章(33)
- 392 第二章(34)
- 393 第二章(35)
- 394 第二章(36)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61)
第一章(61)
那个时候,谢青松已经是东城地委委员兼青山县委书记了,谢青松的老婆高素芝,当时是青山县供销社的人事股长。粟强的父亲粟顺是县供销社的副主任,论级别也就是个副科级干部,但算得上是高素芝的上级和同事。粟强经常到父亲的单位,见过高素芝,知道这个个子矮矮的胖胖的女人,就是谢青松的老婆。懂事的粟强见了高素芝,都是热情地叫姑姑,因此给高素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的二十几年里,谢青松一路升迁,先是做了东城地委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然后到了省城里,当了省委常委、江城市委书记,省长,最后在高建勋退二线之后,接了西江省的省委书记。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升迁上来的省委书记,在西江省,建国以来他是第一个本土产生的省委书记。他的老家在青山县城南十几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也是青山县建国以来走出的仅有的一个正省级干部。
粟强认识了高素芝之后,知道这个女人有利用的价值,逢年过节,都会买上礼物,到高素芝家里看望。次数多了,也就借机认识了谢青松。谢青松看这个小伙子挺聪明的,就把他调进了县委办公室,当了秘书。等谢青松当了东城地委的组织部长,就打招呼,把他安排进了地区交通局,当了科长。
谢青松此后当了东城地委书记,就提拔粟强当了地区交通局的副局长。此后粟强作为谢青松提拔的人,铁杆老乡,一再升迁,先是做了团地委书记,城中区区长,区委书记,然后是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在谢青松当省长的时候,粟强已经是东城地委副书记了。
那个时候,胡方达开始担任东城地委书记,当时粟强是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两个人是同事关系。后来胡方达升了副省长,粟强也到了省交通厅当副厅长,在省交通厅五个副厅长中,排名第一。当时的人都认为,谢青松就是安排粟强接任省交通厅的厅长的。胡方达和粟强两个人都在省城里安了家,粟强逢年过节,都要到胡方达家里看望老领导、老上级。
前几年,随着省长钱明贵东窗事发,省委书记谢青松也锒铛入狱,许多人认为,粟强和谢青松肯定有权钱交易,说不定会进去。但是,经过组织上的审查,他侥幸过关,还安然无恙地做着自己的副厅长。但即使这样,大多数人认为,他的仕途也到顶了,能平安地混到退休,就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杨春风调来西江省刚当省委书记的那一年,粟强也确实沉寂了很多,基本上看不出他有什么时来运转的机会。但是,机遇都是人创造的,有的人善于抓住任何一次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
粟强就是这样能力超强的人。
杨春风的闺女杨欢随之在西江省开了一家“天马广告公司”,想要垄断全省高速公路两旁的广告。负责这项具体工作的,就是省交通厅的副厅长粟强。
粟强一看杨欢更是值得巴结的人,于是就在杨欢公司的业务上,给予了特殊关照,让杨欢的公司每一年能够获得几百万的利润。杨欢也因此对粟强刮目相看,把他引荐给了自己的父亲杨春风。
因此,粟强时来运转,被杨春风看中,很快就当上了省交通厅的一把手——厅长兼党组书记。交通厅在省直机关里算是个大厅,因为这些年西江省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每一年的投资号称上千亿,各个市和省城江城市之间,修建了高速公路。全省十个地级市之间,也开始互联互通,甚至现在各个县之间,也开始着手修建高速公路。这是西江省的“大交通战略”。
按照当时杨春风的说法就是,要建立“三小时经济圈”,从省城到任何一个地市的所在地,都不超过三个小时。全省八十多个县,大部分条件具备的,要修建高速公路。不具备条件修建高速公路的,要确保县道达到一级公路的标准。所有的乡村公路,有条件的,也要全部硬化,实行村村通油路或者水泥路。再加上电信系统、广电系统的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网络工程,统称为西江省为民办实事的“村村通工程”。
交通厅因为主管的工程多,资金量大,所以在省里是所有厅长里最风光的一个角色。每年上千亿的工程量,随便给哪个老板做几个标段,哪个老板不发财啊!所以,盯着粟强的大老板多了去了。
粟强这个人会来事,最擅长的就是平衡各方利益。杨春风介绍的大老板,他首先保证,因为他这个厅长的乌纱帽,是杨春风批发给他的,杨春风不高兴了,随时可以摘掉他的乌纱帽。
省长刘放明打招呼的单位,他也给面子,因为刘放明手中握有财权,你得罪了他,他就让省财政厅长阮建军找你的麻烦,你没有钱什么也干不成。其他的人他就随意了,高兴了就给一些工程做;不高兴了,请吃饭都不去,那些想做工程的老板们,为了请粟强吃顿饭发愁死了。
胡方达的外甥赵鑫是做公路工程的,跟着一个大老板当副手,那个姓李的大老板知道赵鑫的舅舅胡方达和粟强说得上话,就让赵鑫引荐自己,到胡方达家里拜访,送了重礼,什么名烟名酒、冬虫夏草、高档西装、进口的瑞士雷达表,花了二十多万。
胡方达一看,这个李老板挺讲义气的,对自己的外甥也是挺好的,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亲自出面请粟强吃了一顿饭,自然是李老板出钱,在江城市最高档的一家大酒店里,一顿饭吃了两万多,李老板算是和粟强认识了,接上了头。以后李老板就经常到粟强家里拜访了,粟强到北京出差开会的时候,只要李老板听说了,都会飞过去,请粟强在北京城里的一些高档娱乐场所吃喝玩乐。粟强想玩女人了,他就从那些艺术院校里,找那些兼职卖淫的女大学生。那些女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个个长得跟天仙似的。走在大街上,个子高挑,皮肤雪白,丰乳肥臀,风情万种,个个都像电影演员一般,不知道内情的人,谁也不可能想得到,她们手中的名包,身上穿的高档服装,开着的小汽车,都是她们出卖肉体换来的。她们在床上一躺,陪达官显贵们睡一夜,就有几万块钱的收入,比农民打工一年挣的钱还多,她们是新时代的“杜十娘”。
靠胡方达的介绍,李老板和粟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从此以后,他的公司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程做,他一年下来能赚几千万。胡方达的外甥赵鑫跟着他,也发了大财,一年赚三五百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李老板对于胡方达,也是每年都进贡的,有时候是送钱,有时候是送高档礼品。赵鑫对舅舅也是非常感激的,舅舅家里有什么事,他跑得贼快,出手也大方。逢年过节,给舅妈送购物卡,一下就是三两万的。
胡方达的儿子胡聪明原来在东城市财政局上班,是正科级。胡方达当了副省长后,就把儿子调进了省财政厅,干几年,当了省财政厅计划财务处的副处长。等粟强当了省交通厅的厅长,胡方达看省交通厅权力更大,油水更多,于是就提出,把自己的儿子安排进交通厅,尽快当处长。粟强二话没说就办了,把胡聪明调进了省交通厅,做了计划财务处的处长。按这个速度,一两年以后,就可以升副厅长了。
粟强为胡方达办了那么多事情,所以他有事求到胡方达头上,胡方达没办法不给他面子。
杨春风当省委书记的时候,对粟强很欣赏,很信任,所以粟强雄心勃勃,想弄个省委常委当当,于是就到杨春风家里,一次性送上三十万美元,他现在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了,这些美元都是那些承包工程的大老板送给他的。
杨春风钱也接了,但对他说:“小粟,你很能干,我知道,你的事情我也尽量帮忙,但是你也知道,谁当省委常委的最后决定权在中组部手里,我只有建议权,不能最后决定。我把你的名字报上去,其他的就靠你自己的运气了,你自己也到北京找找人,不跑是不行的,竞争肯定很激烈,人家活动了,你不活动,希望就不大了。”
粟强说:“好的,好的,多谢杨书记了。”
此后两个月,他还真到北京跑了三趟,找关系,托门子,在有关领导那里打点了一番,至于能够起多大作用,他也不确定,就是图个心理安慰吧。
此后的二十几年里,谢青松一路升迁,先是做了东城地委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然后到了省城里,当了省委常委、江城市委书记,省长,最后在高建勋退二线之后,接了西江省的省委书记。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升迁上来的省委书记,在西江省,建国以来他是第一个本土产生的省委书记。他的老家在青山县城南十几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也是青山县建国以来走出的仅有的一个正省级干部。
粟强认识了高素芝之后,知道这个女人有利用的价值,逢年过节,都会买上礼物,到高素芝家里看望。次数多了,也就借机认识了谢青松。谢青松看这个小伙子挺聪明的,就把他调进了县委办公室,当了秘书。等谢青松当了东城地委的组织部长,就打招呼,把他安排进了地区交通局,当了科长。
谢青松此后当了东城地委书记,就提拔粟强当了地区交通局的副局长。此后粟强作为谢青松提拔的人,铁杆老乡,一再升迁,先是做了团地委书记,城中区区长,区委书记,然后是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在谢青松当省长的时候,粟强已经是东城地委副书记了。
那个时候,胡方达开始担任东城地委书记,当时粟强是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两个人是同事关系。后来胡方达升了副省长,粟强也到了省交通厅当副厅长,在省交通厅五个副厅长中,排名第一。当时的人都认为,谢青松就是安排粟强接任省交通厅的厅长的。胡方达和粟强两个人都在省城里安了家,粟强逢年过节,都要到胡方达家里看望老领导、老上级。
前几年,随着省长钱明贵东窗事发,省委书记谢青松也锒铛入狱,许多人认为,粟强和谢青松肯定有权钱交易,说不定会进去。但是,经过组织上的审查,他侥幸过关,还安然无恙地做着自己的副厅长。但即使这样,大多数人认为,他的仕途也到顶了,能平安地混到退休,就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杨春风调来西江省刚当省委书记的那一年,粟强也确实沉寂了很多,基本上看不出他有什么时来运转的机会。但是,机遇都是人创造的,有的人善于抓住任何一次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
粟强就是这样能力超强的人。
杨春风的闺女杨欢随之在西江省开了一家“天马广告公司”,想要垄断全省高速公路两旁的广告。负责这项具体工作的,就是省交通厅的副厅长粟强。
粟强一看杨欢更是值得巴结的人,于是就在杨欢公司的业务上,给予了特殊关照,让杨欢的公司每一年能够获得几百万的利润。杨欢也因此对粟强刮目相看,把他引荐给了自己的父亲杨春风。
因此,粟强时来运转,被杨春风看中,很快就当上了省交通厅的一把手——厅长兼党组书记。交通厅在省直机关里算是个大厅,因为这些年西江省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每一年的投资号称上千亿,各个市和省城江城市之间,修建了高速公路。全省十个地级市之间,也开始互联互通,甚至现在各个县之间,也开始着手修建高速公路。这是西江省的“大交通战略”。
按照当时杨春风的说法就是,要建立“三小时经济圈”,从省城到任何一个地市的所在地,都不超过三个小时。全省八十多个县,大部分条件具备的,要修建高速公路。不具备条件修建高速公路的,要确保县道达到一级公路的标准。所有的乡村公路,有条件的,也要全部硬化,实行村村通油路或者水泥路。再加上电信系统、广电系统的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网络工程,统称为西江省为民办实事的“村村通工程”。
交通厅因为主管的工程多,资金量大,所以在省里是所有厅长里最风光的一个角色。每年上千亿的工程量,随便给哪个老板做几个标段,哪个老板不发财啊!所以,盯着粟强的大老板多了去了。
粟强这个人会来事,最擅长的就是平衡各方利益。杨春风介绍的大老板,他首先保证,因为他这个厅长的乌纱帽,是杨春风批发给他的,杨春风不高兴了,随时可以摘掉他的乌纱帽。
省长刘放明打招呼的单位,他也给面子,因为刘放明手中握有财权,你得罪了他,他就让省财政厅长阮建军找你的麻烦,你没有钱什么也干不成。其他的人他就随意了,高兴了就给一些工程做;不高兴了,请吃饭都不去,那些想做工程的老板们,为了请粟强吃顿饭发愁死了。
胡方达的外甥赵鑫是做公路工程的,跟着一个大老板当副手,那个姓李的大老板知道赵鑫的舅舅胡方达和粟强说得上话,就让赵鑫引荐自己,到胡方达家里拜访,送了重礼,什么名烟名酒、冬虫夏草、高档西装、进口的瑞士雷达表,花了二十多万。
胡方达一看,这个李老板挺讲义气的,对自己的外甥也是挺好的,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亲自出面请粟强吃了一顿饭,自然是李老板出钱,在江城市最高档的一家大酒店里,一顿饭吃了两万多,李老板算是和粟强认识了,接上了头。以后李老板就经常到粟强家里拜访了,粟强到北京出差开会的时候,只要李老板听说了,都会飞过去,请粟强在北京城里的一些高档娱乐场所吃喝玩乐。粟强想玩女人了,他就从那些艺术院校里,找那些兼职卖淫的女大学生。那些女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个个长得跟天仙似的。走在大街上,个子高挑,皮肤雪白,丰乳肥臀,风情万种,个个都像电影演员一般,不知道内情的人,谁也不可能想得到,她们手中的名包,身上穿的高档服装,开着的小汽车,都是她们出卖肉体换来的。她们在床上一躺,陪达官显贵们睡一夜,就有几万块钱的收入,比农民打工一年挣的钱还多,她们是新时代的“杜十娘”。
靠胡方达的介绍,李老板和粟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从此以后,他的公司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程做,他一年下来能赚几千万。胡方达的外甥赵鑫跟着他,也发了大财,一年赚三五百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李老板对于胡方达,也是每年都进贡的,有时候是送钱,有时候是送高档礼品。赵鑫对舅舅也是非常感激的,舅舅家里有什么事,他跑得贼快,出手也大方。逢年过节,给舅妈送购物卡,一下就是三两万的。
胡方达的儿子胡聪明原来在东城市财政局上班,是正科级。胡方达当了副省长后,就把儿子调进了省财政厅,干几年,当了省财政厅计划财务处的副处长。等粟强当了省交通厅的厅长,胡方达看省交通厅权力更大,油水更多,于是就提出,把自己的儿子安排进交通厅,尽快当处长。粟强二话没说就办了,把胡聪明调进了省交通厅,做了计划财务处的处长。按这个速度,一两年以后,就可以升副厅长了。
粟强为胡方达办了那么多事情,所以他有事求到胡方达头上,胡方达没办法不给他面子。
杨春风当省委书记的时候,对粟强很欣赏,很信任,所以粟强雄心勃勃,想弄个省委常委当当,于是就到杨春风家里,一次性送上三十万美元,他现在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了,这些美元都是那些承包工程的大老板送给他的。
杨春风钱也接了,但对他说:“小粟,你很能干,我知道,你的事情我也尽量帮忙,但是你也知道,谁当省委常委的最后决定权在中组部手里,我只有建议权,不能最后决定。我把你的名字报上去,其他的就靠你自己的运气了,你自己也到北京找找人,不跑是不行的,竞争肯定很激烈,人家活动了,你不活动,希望就不大了。”
粟强说:“好的,好的,多谢杨书记了。”
此后两个月,他还真到北京跑了三趟,找关系,托门子,在有关领导那里打点了一番,至于能够起多大作用,他也不确定,就是图个心理安慰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