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31 第一章(41)
- 232 第一章(42)
- 233 第一章(43)
- 234 第一章(44)
- 235 第一章(45)
- 236 第一章(46)
- 237 第一章(47)
- 238 第一章(48)
- 239 第一章(49)
- 240 第一章(50)
- 241 第一章(51)
- 242 第一章(52)
- 243 第一章(53)
- 244 第一章(54)
- 245 第一章(55)
- 246 第一章(56)
- 247 第一章(57)
- 248 第一章(58)
- 249 第一章(59)
- 250 第一章(60)
- 251 第一章(61)
- 252 第一章(62)
- 253 第一章(63)
- 254 第一章(64)
- 255 第一章(65)
- 256 第一章(66)
- 257 第一章(67)
- 258 第一章(68)
- 259 第一章(69)
- 260 第一章(70)
- 261 第一章(71)
- 262 第一章(72)
- 263 第一章(73)
- 264 第一章(74)
- 265 第一章(75)
- 266 第一章(76)
- 267 第一章(77)
- 268 第一章(78)
- 269 第一章(79)
- 270 第一章(80)
- 271 第一章(81)
- 272 第一章(82)
- 273 第一章(83)
- 274 第一章(84)
- 275 第一章(85)
- 276 第一章(86)
- 277 第一章(87)
- 278 第一章(88)
- 279 第一章(89)
- 280 第一章(90)
- 281 第一章(91)
- 282 第一章(92)
- 283 第一章(93)
- 284 第一章(94)
- 285 第一章(95)
- 286 第一章(96)
- 287 第一章(97)
- 288 第一章(98)
- 289 第一章(99)
- 290 第一章(100)
- 291 第一章(101)
- 292 第一章(102)
- 293 第一章(103)
- 294 第一章(1)
- 295 第一章(2)
- 296 第一章(3)
- 297 第一章(4)
- 298 第一章(5)
- 299 第一章(6)
- 300 第一章(7)
- 301 第一章(8)
- 302 第一章(9)
- 303 第一章(10)
- 304 第一章(11)
- 305 第一章(12)
- 306 第一章(13)
- 307 第一章(14)
- 308 第一章(15)
- 309 第一章(16)
- 310 第一章(17)
- 311 第一章(18)
- 312 第一章(19)
- 313 第一章(20)
- 314 第一章(21)
- 315 第一章(22)
- 316 第一章(23)
- 317 第一章(24)
- 318 第一章(25)
- 319 第一章(26)
- 320 第一章(27)
- 321 第一章(28)
- 322 第一章(29)
- 323 第一章(30)
- 324 第一章(31)
- 325 第一章(32)
- 326 第一章(33)
- 327 第一章(34)
- 328 第一章(35)
- 329 第一章(36)
- 330 第一章(37)
- 331 第一章(38)
- 332 第一章(39)
- 333 第一章(40)
- 334 第一章(41)
- 335 第一章(42)
- 336 第一章(43)
- 337 第一章(44)
- 338 第一章(45)
- 339 第一章(46)
- 340 第一章(47)
- 341 第一章(48)
- 342 第一章(49)
- 343 第一章(50)
- 344 第一章(51)
- 345 第一章(52)
- 346 第一章(53)
- 347 第一章(54)
- 348 第一章(55)
- 349 第一章(56)
- 350 第一章(57)
- 351 第一章(58)
- 352 第一章(59)
- 353 第一章(60)
- 354 第一章(61)
- 355 第一章(62)
- 356 第一章(63)
- 357 第一章(64)
- 358 第一章(65)
- 359 第二章(1)
- 360 第二章(2)
- 361 第二章(3)
- 362 第二章(4)
- 363 第二章(5)
- 364 第二章(6)
- 365 第二章(7)
- 366 第二章(8)
- 367 第二章(9)
- 368 第二章(10)
- 369 第二章(11)
- 370 第二章(12)
- 371 第二章(13)
- 372 第二章(14)
- 373 第二章(15)
- 374 第二章(16)
- 375 第二章(17)
- 376 第二章(18)
- 377 第二章(19)
- 378 第二章(20)
- 379 第二章(21)
- 380 第二章(22)
- 381 第二章(23)
- 382 第二章(24)
- 383 第二章(25)
- 384 第二章(26)
- 385 第二章(27)
- 386 第二章(28)
- 387 第二章(29)
- 388 第二章(30)
- 389 第二章(31)
- 390 第二章(32)
- 391 第二章(33)
- 392 第二章(34)
- 393 第二章(35)
- 394 第二章(36)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51)
第一章(51)
现在全国各地,不少城市把发展会展业,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形象工程,千方百计上了不少项目,大大小小的会展中心,据说全国建设了几百个,是全世界最密集的。
西江省虽然是落后地区,但在杨春风做省委书记的那几年,也把会展业的发展提上议事日程。江城市作为省会城市,更是雄心勃勃,要做全省会展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李耀做江城市委书记的时候,已经着手做这件事了,前期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省财政也已经根据工程进度,拨付了三个多亿的工程款,现在工程已经初具雏形,主体建筑已经完成了大半,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
王一鸣的车子到的时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郑天运,省委常委、秘书长秦书海和江城市长范照斌,省财政厅厅长阮建军,省发改委主任张和平,省建设厅厅长刘景涛等一大批官员和随从,都等候在那里了。
设计方、施工方的领导、技术人员,也来了几十个。
省电视台、电台和省报的记者,再加上江城市各家媒体的记者,也到了十几个,现在的一个省委书记出行,场面就是这样大。
车子停稳,小龚连忙从前面的副驾驶的位子上下来,给王一鸣开门。王一鸣下来,穿着黑色的风衣,深蓝色的裤子,里面是毛衣、夹克衫,今天外面的气温低,零上五度,北风吹来,凉飕飕的。
王一鸣微笑着和大家打了招呼,施工方通达建筑公司的董事长赵铁锤笑得嘴咧着,夸张得都有些变型了,他双手握着王一鸣伸过来的手,点头哈腰地说:“王书记,欢迎啊欢迎!”
赵铁锤王一鸣是认识的,省委新党校的整个工程项目,就是给他的公司做的。当然,这个赵铁锤背后的大佬,是老省委书记杨春风。
关于赵铁锤和杨春风的关系,西江省流传着这样一个小道消息。
说是当年杨春风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在K省A市下面的一个县当县委书记。赵铁锤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小包工头,刚从农村出来,带了几十号人马,在县里做工程。
那个时候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钱都不多,社会风气刚开始改变,请客送礼也开始在官场上流行起来。赵铁锤当时承建了县里的汽车站施工工程,因为工程款的结算问题,和业主方县交通局出现了矛盾,有二十多万的工程款没有拿到手。眼看要过年了,农民工等着要钱回家过年,天天围着他,他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怕他跑了不给钱。
那个时候,二十多万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一个科级公务员的工资,一年到头,也就是区区六七百块钱。赵铁锤被逼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托人打听到县委书记杨春风家的地址,晚上买了一箱苹果、一箱雪梨送到杨春风家里。那个时候,官风、民风还都很淳朴,杨春风刚好那天就在家里,听说有客人来看他,很高兴,就让自己家的小保姆开了门。
赵铁锤放下手中的两个箱子,一看,杨春风正坐在客厅的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问:“你谁啊?我们见过面吗?”
赵铁锤不慌不忙地说:“我是赵铁锤,杨书记您曾经到我施工的工地上视察过,我见过您,但您不一定记得我。”一个县城就那么大,五六万人,几条主要的街道,没有多少人不认识杨春风。杨春风看了看赵铁锤,看他个子高高的,虽然是农村小老板的打扮,但相貌堂堂,一点也不猥琐,于是就感觉有些印象。前一段杨春风是和一帮子人去过县汽车站的工地上视察。
杨春风说:“坐吧,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赵铁锤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说:“杨书记,你一定要为我做主啊,你要是不说话,我这个年就没办法过了。”
那个时候,拖欠工程款这样的事情,还不是很多。官员和老百姓的关系,也还说得过去。杨春风说:“兄弟,站起来,有什么事情坐下说。”
赵铁锤于是就把自己遇到的难处,一五一十地讲给杨春风听。杨春风听完他的话,觉得这还是个挺明白的小老板,于是就对赵铁锤说:“你说的情况,我要了解一下,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明天见一见交通局长,听一听他的意见。”
赵铁锤说:“好,那就太谢谢您了。”
第二天,杨春风果然让县交通局长到自己办公室跑一趟。
交通局长一听县委杨书记找自己,脑袋都大了,他风风火火地赶到杨春风办公室。杨春风见了他,也没多说什么,就是这样几句:“大过年的,人家农民工出来打工也不容易,该给人家的,就不要为难人家了,都是本乡本土的,要是万一闹出来什么事情,大家都不好看。”
就这样云里雾里的几句话,让交通局长吓得够呛,因为他弄不明白,这个赵铁锤到底和杨春风是什么关系,连忙点头说:“好的,好的,我回去马上安排人,重新结算,尽快办结。”
就这样,当天下午财会人员就通知赵铁锤,可以领钱了。二十多万一分钱也没有少。发完大伙的工钱,赵铁锤算了算,自己这一年赚了两万多块钱,成了名符其实的万元户。那个时候,有一万块钱,可以在县城里买一片宅子,盖五间大瓦房了。
赵铁锤思前想后,一定要感谢感谢杨春风,于是在春节前,去了杨春风家里一趟,带了一箱子酒,送了一个手提袋,里面放了五千块钱。钱都是十块一张的,五捆,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百元的人民币。
杨春风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叫赵铁锤的包工头。从此以后,县里的那些大工程,就由赵铁锤来做了。两年过后,他就发了,据说人送外号“赵百万”。
杨春风官运亨通,不久就做了A市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后来又做了市委副书记。在市长一职出现空缺的时候,他和一些人竞争市长。在这关键时候,赵铁锤来了,送给他五十万的现金,说:“大哥,你先用着,不够了,你吭一声就是了。”
杨春风用这些钱到省城里为自己跑官,很快就当了A市的市长。后来又到了省城里,当了省政府秘书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最后升了省委副书记、省长,成了正省级干部。
在杨春风的关照下,赵铁锤的公司由小到大,先是成了省里一家著名的建筑公司,然后在全国都有了一定影响,成了一家有名的建筑施工企业。赵铁锤现在的身家,听说有十几个亿,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大老板了。
王一鸣在大家的陪同下,先听了技术人员的解说,看了看项目的模型和施工平面图,又到施工现场看了看。他戴上安全帽,在工地里转了转,和几个工人师傅聊了聊天,问他们家是哪里的,在这里打工,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什么时候放假,回家过年的火车票好买不好买。
这个时候,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几百个工人都在那里绑钢筋,搬模块,各忙各的。和王一鸣说话的那个农民工,上身穿了一件军用毛衣,上面有很多的斑点,也说不出是油漆还是水泥。下身是一件脏兮兮的裤子,说灰不灰色,说蓝不蓝。鞋子是一双解放鞋,胶皮底子。看年纪有五十多了,头发花白了一片。
王一鸣问他:“师傅,你是哪里人?”
那人笑呵呵地说:“我是桂江市郊区北山乡的。”
王一鸣问:“在这里打工,工钱有没有拖欠?”
那人说:“没有,我们这里每个月都结算。每人一张卡,都打到卡里了。”
王一鸣问:“你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钱?”
那人说:“一天五十,一个月休息四天,也就是一千三左右。”
王一鸣问:“你对工钱还满意吗?”
那人说:“满意,满意,虽然比不过在广东打工的收入,但这里离家近,农忙的时候,还可以回家帮忙干活。”
王一鸣问:“什么时候放假?回家的车票好买吗?”
那人说:“这个还不知道,听说都是整月初十左右放假。火车票不好买,往年都是大家轮班,派几个工友到火车站彻夜排队,才买得到。要是实在是买不到火车票,到时候只能坐汽车回家了,汽车票贵,还不安全。”
西江省虽然是落后地区,但在杨春风做省委书记的那几年,也把会展业的发展提上议事日程。江城市作为省会城市,更是雄心勃勃,要做全省会展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李耀做江城市委书记的时候,已经着手做这件事了,前期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省财政也已经根据工程进度,拨付了三个多亿的工程款,现在工程已经初具雏形,主体建筑已经完成了大半,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
王一鸣的车子到的时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郑天运,省委常委、秘书长秦书海和江城市长范照斌,省财政厅厅长阮建军,省发改委主任张和平,省建设厅厅长刘景涛等一大批官员和随从,都等候在那里了。
设计方、施工方的领导、技术人员,也来了几十个。
省电视台、电台和省报的记者,再加上江城市各家媒体的记者,也到了十几个,现在的一个省委书记出行,场面就是这样大。
车子停稳,小龚连忙从前面的副驾驶的位子上下来,给王一鸣开门。王一鸣下来,穿着黑色的风衣,深蓝色的裤子,里面是毛衣、夹克衫,今天外面的气温低,零上五度,北风吹来,凉飕飕的。
王一鸣微笑着和大家打了招呼,施工方通达建筑公司的董事长赵铁锤笑得嘴咧着,夸张得都有些变型了,他双手握着王一鸣伸过来的手,点头哈腰地说:“王书记,欢迎啊欢迎!”
赵铁锤王一鸣是认识的,省委新党校的整个工程项目,就是给他的公司做的。当然,这个赵铁锤背后的大佬,是老省委书记杨春风。
关于赵铁锤和杨春风的关系,西江省流传着这样一个小道消息。
说是当年杨春风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在K省A市下面的一个县当县委书记。赵铁锤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小包工头,刚从农村出来,带了几十号人马,在县里做工程。
那个时候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钱都不多,社会风气刚开始改变,请客送礼也开始在官场上流行起来。赵铁锤当时承建了县里的汽车站施工工程,因为工程款的结算问题,和业主方县交通局出现了矛盾,有二十多万的工程款没有拿到手。眼看要过年了,农民工等着要钱回家过年,天天围着他,他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怕他跑了不给钱。
那个时候,二十多万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一个科级公务员的工资,一年到头,也就是区区六七百块钱。赵铁锤被逼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托人打听到县委书记杨春风家的地址,晚上买了一箱苹果、一箱雪梨送到杨春风家里。那个时候,官风、民风还都很淳朴,杨春风刚好那天就在家里,听说有客人来看他,很高兴,就让自己家的小保姆开了门。
赵铁锤放下手中的两个箱子,一看,杨春风正坐在客厅的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问:“你谁啊?我们见过面吗?”
赵铁锤不慌不忙地说:“我是赵铁锤,杨书记您曾经到我施工的工地上视察过,我见过您,但您不一定记得我。”一个县城就那么大,五六万人,几条主要的街道,没有多少人不认识杨春风。杨春风看了看赵铁锤,看他个子高高的,虽然是农村小老板的打扮,但相貌堂堂,一点也不猥琐,于是就感觉有些印象。前一段杨春风是和一帮子人去过县汽车站的工地上视察。
杨春风说:“坐吧,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赵铁锤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说:“杨书记,你一定要为我做主啊,你要是不说话,我这个年就没办法过了。”
那个时候,拖欠工程款这样的事情,还不是很多。官员和老百姓的关系,也还说得过去。杨春风说:“兄弟,站起来,有什么事情坐下说。”
赵铁锤于是就把自己遇到的难处,一五一十地讲给杨春风听。杨春风听完他的话,觉得这还是个挺明白的小老板,于是就对赵铁锤说:“你说的情况,我要了解一下,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明天见一见交通局长,听一听他的意见。”
赵铁锤说:“好,那就太谢谢您了。”
第二天,杨春风果然让县交通局长到自己办公室跑一趟。
交通局长一听县委杨书记找自己,脑袋都大了,他风风火火地赶到杨春风办公室。杨春风见了他,也没多说什么,就是这样几句:“大过年的,人家农民工出来打工也不容易,该给人家的,就不要为难人家了,都是本乡本土的,要是万一闹出来什么事情,大家都不好看。”
就这样云里雾里的几句话,让交通局长吓得够呛,因为他弄不明白,这个赵铁锤到底和杨春风是什么关系,连忙点头说:“好的,好的,我回去马上安排人,重新结算,尽快办结。”
就这样,当天下午财会人员就通知赵铁锤,可以领钱了。二十多万一分钱也没有少。发完大伙的工钱,赵铁锤算了算,自己这一年赚了两万多块钱,成了名符其实的万元户。那个时候,有一万块钱,可以在县城里买一片宅子,盖五间大瓦房了。
赵铁锤思前想后,一定要感谢感谢杨春风,于是在春节前,去了杨春风家里一趟,带了一箱子酒,送了一个手提袋,里面放了五千块钱。钱都是十块一张的,五捆,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百元的人民币。
杨春风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叫赵铁锤的包工头。从此以后,县里的那些大工程,就由赵铁锤来做了。两年过后,他就发了,据说人送外号“赵百万”。
杨春风官运亨通,不久就做了A市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后来又做了市委副书记。在市长一职出现空缺的时候,他和一些人竞争市长。在这关键时候,赵铁锤来了,送给他五十万的现金,说:“大哥,你先用着,不够了,你吭一声就是了。”
杨春风用这些钱到省城里为自己跑官,很快就当了A市的市长。后来又到了省城里,当了省政府秘书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最后升了省委副书记、省长,成了正省级干部。
在杨春风的关照下,赵铁锤的公司由小到大,先是成了省里一家著名的建筑公司,然后在全国都有了一定影响,成了一家有名的建筑施工企业。赵铁锤现在的身家,听说有十几个亿,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大老板了。
王一鸣在大家的陪同下,先听了技术人员的解说,看了看项目的模型和施工平面图,又到施工现场看了看。他戴上安全帽,在工地里转了转,和几个工人师傅聊了聊天,问他们家是哪里的,在这里打工,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什么时候放假,回家过年的火车票好买不好买。
这个时候,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几百个工人都在那里绑钢筋,搬模块,各忙各的。和王一鸣说话的那个农民工,上身穿了一件军用毛衣,上面有很多的斑点,也说不出是油漆还是水泥。下身是一件脏兮兮的裤子,说灰不灰色,说蓝不蓝。鞋子是一双解放鞋,胶皮底子。看年纪有五十多了,头发花白了一片。
王一鸣问他:“师傅,你是哪里人?”
那人笑呵呵地说:“我是桂江市郊区北山乡的。”
王一鸣问:“在这里打工,工钱有没有拖欠?”
那人说:“没有,我们这里每个月都结算。每人一张卡,都打到卡里了。”
王一鸣问:“你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钱?”
那人说:“一天五十,一个月休息四天,也就是一千三左右。”
王一鸣问:“你对工钱还满意吗?”
那人说:“满意,满意,虽然比不过在广东打工的收入,但这里离家近,农忙的时候,还可以回家帮忙干活。”
王一鸣问:“什么时候放假?回家的车票好买吗?”
那人说:“这个还不知道,听说都是整月初十左右放假。火车票不好买,往年都是大家轮班,派几个工友到火车站彻夜排队,才买得到。要是实在是买不到火车票,到时候只能坐汽车回家了,汽车票贵,还不安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