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9 第一百八十章 凿壁 (庚)
- 180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凿壁 (辛)
- 181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凿壁 (壬)
- 182 第一百八十三章 凿壁 (癸)
- 183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凿壁 (子)
- 184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凿壁 (丑)
- 185 第一百八十六章 凿壁 (寅)
- 186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凿壁 (卯)
- 187 第一百八十八章 凿壁 (辰)
- 188 第一百八十九章 凿壁 (巳)
- 189 第一百九十章 凿壁 (午)
- 190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凿壁 (未)
- 191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凿壁 (申)
- 192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凿壁 (酉)
- 193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凿壁 (戌)
- 194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凿壁 (亥)
- 195 第一百九十六章 凿壁 (续)
- 196 第一百九十七章 凿壁 (续一)
- 197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凿壁 (续二)
- 198 第一百九十九章 刺青 (甲)
- 199 第两百章 刺青 (乙)
- 200 第二百零一章 刺青 (丙)
- 201 第二百零二章 刺青 (丁)
- 202 第二百零三章 刺青(戍)
- 203 第二百零四章 刺青(已)
- 204 第二百零五章 (庚)
- 205 第二百零六章 刺青 (辛)
- 206 第二百零七章 刺青 (壬)
- 207 第二百零八章 刺青(癸)
- 208 第二百零九章 刺青 (子)
- 209 第二百一十章 刺青 (丑)
- 210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青 (寅)
- 211 第二百一十二章 刺青 (卯)
- 212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青 (辰)
- 213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刺青 (巳)
- 214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刺青 (午)
- 215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刺青 (未)
- 216 第二百一十七章 刺青 (申)
- 217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刺青 (酉)
- 218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刺青 (戌)
- 219 第二百二十章 刺青 (亥)
- 220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刺青 (续)
- 221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刺青 (续一)
- 222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青 (续二)
- 223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青 (续三)
- 224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刺青 (续四)
- 225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刺青 (续五)
- 226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刺青 (续六)
- 227 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神 (甲)
- 228 第二百二十九章 酒神 (乙)
- 229 第二百三十章 酒神 (丙)
- 230 第二百三十一章 酒神 (丁)
- 231 第二百三十二章 酒神 (戍)
- 232 第二百三十三章 酒神 (己)
- 233 第二百三十四章 酒神 (庚)
- 234 第二百三十五章 酒神 (辛)
- 235 第三百三十六章 酒神 (壬)
- 236 第三百三十七章 酒神 (癸)
- 2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神 (子)
- 238 第二百三十九章 酒神 (丑)
- 239 第二百四十章 酒神 (寅)
- 240 第二百四十一章 酒神 (卯)
- 241 第二百四十二章 酒神 〔辰〕
- 242 第二百四十三章 酒神 (巳)
- 243 第二百四十四章 酒神 (午)
- 244 第二百四十五章 酒神 (未)
- 245 第二百四十六章 酒神 (申)
- 246 第二百四十七章 酒神 (酉)
- 247 第二百四十八章 酒神 (戌)
- 248 第二百四十九章 酒神 (亥)
- 249 第二百五十章 酒神 (续)
- 250 第二百五十一章 酒神(续一)
- 251 第二百五十二章 酒神(续二)
- 252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戏魂 (甲)
- 253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戏魂 (乙)
- 254 第二百五十五章 戏魂 (丙)
- 255 第二百五十六章 戏魂 (丁)
- 256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戏魂 (戍)
- 257 第二百五十八章 戏魂 (己)
- 258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戏魂 (庚)
- 259 第二百六十章 戏魂 (辛)
- 260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戏魂 (壬)
- 261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戏魂 (癸)
- 262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戏魂 (子)
- 263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戏魂 (丑)
- 264 第二百六十五章 戏魂 (寅)
- 265 第二百六十六章 戏魂 (卯)
- 266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戏魂 (辰)
- 267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戏魂 (巳)
- 268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戏魂 (午)
- 269 第二百七十章 戏魂 (未)
- 270 第二百七十一章 戏魂 (申)
- 271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戏魂 (酉)
- 272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戏魂 (戌)
- 273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戏魂 (亥)
- 274 第二百七十五章 九命 (甲)
- 275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九命 (乙)
- 276 第二百七十七章 九命 (丙)
- 277 第二百七十八章 九命 (丁)
- 278 第二百七十九章 九命 (戍)
- 279 第二百八十章 九命 (己)
- 280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九命 (庚)
- 281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命 (辛)
- 282 第二百八十三章 九命 (壬)
- 283 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命(癸)
- 284 第二百八十五章 九命 (子)
- 285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命 (丑)
- 286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九命 (寅)
- 287 第二百八十八章 九命 (卯)
- 288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九命 (辰)
- 289 第二百九十章 九命 (巳)
- 290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九命 (午)
- 291 第二百九十二章 九命 (未)
- 292 第二百九十三章 九命 (申)
- 293 第二百九十四章 九命 (酉)
- 294 第二百九十五章 九命 (戌)
- 295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命 (亥)
- 296 第二百九十七章 九命 (续一)
- 297 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命 (续二)
- 298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命 (续三)
- 299 第三百章 九命 (续四)
- 300 第三百零一章 九命 (续五)
- 301 第三百零二章 九命 (续六)
- 302 第三百零三章 九命 (续七)
- 303 第三百零四章 九命 (续八)
- 304 第三百零五章 九命 (续九)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九命 (续十)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九命 (续十一)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九命 (续十二)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九命 (续十三)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九命 (续十四)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九命 (续十五)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地火 (甲)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地火 (乙)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地火 (丙)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地火 (丁)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火 (戍)
- 316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地火(已)
- 317 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火 (庚)
- 318 第三百二十章 地火 (辛)
- 319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地火 (壬)
- 320 第三百二十二章 地火 (癸)
- 321 第三百二十三章 地火 (子)
- 322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地火 (丑)
- 323 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火 (寅)
- 324 第二百二十六章 地火 (卯)
- 325 第三百二十七章 地火 (辰)
- 326 第三百二十八章 地火 (巳)
- 327 第三百二十九章 地火 (午)
- 328 第三百三十章 地火 (未)
- 329 第三百三十一章 地火 (申)
- 330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火 (酉)
- 331 第三百三十三章 地火 (戍)
- 332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火 (亥)
- 333 第三百三十五章 地火 (续一)
- 334 第三百三十六章 地火 (续二)
- 335 第三百三十七章 地火 (续三)
- 336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地火 (续四)
- 337 第三百三十九章 地火 (续五)
- 338 第三百四十章 地火 (续六)
- 339 第三百四十一章 地火 (续七)
- 340 第三百四十二章 地火 (续八)
- 341 第三百四十三章 地火 (续九)
- 342 第三百四十四章 地火 (续十)
- 343 第三百四十五章 地火 (续十一)
- 344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地火 (续十二)
- 345 第三百四十七章 地火 (续十三)
- 346 第三百四十八章 蜃海 (甲)
- 347 第三百四十九章 蜃海 (乙)
- 348 第三百五十章 蜃海 (丙)
- 349 第三百五十一章 蜃海 (丁)
- 350 第三百五十二章 蜃海 (戍)
- 351 第三百五十三章 蜃海 (己)
- 352 第三百五十四章 蜃海 (庚)
- 353 第三百五十五章 蜃海 (辛)
- 354 第三百五十六章 蜃海 (壬)
- 355 第三百五十七章 蜃海 (癸)
- 356 第三百五十八章 蜃海 (子)
- 357 第三百五十九章 蜃海 (丑)
- 358 第三百六十章 蜃海 (寅)
- 359 第三百六十一章 蜃海 (卯)
- 360 第三百六十二章 蜃海 (辰)
- 361 第三百六十三章 蜃海 (巳)
- 362 第三百六十四章 蜃海 (午)
- 363 第三百六十五章 蜃海 (未)
- 364 第三百六十六章 蜃海 (申)
- 365 第三百六十七章 蜃海 (酉)
- 366 第三百六十八章 蜃海 (戌)
- 367 第三百六十九章 蜃海 (亥)
- 368 第三百七十章 蜃海 (续一)
- 369 第三百七十一章 蜃海 (续二)
- 370 第三百七十二章 蜃海 (续三)
- 371 第三百七十三章 蜃海 (续四)
- 372 第三百七十四章 蜃海(续五)
- 373 第三百七十五章 蜃海 (续六)
- 374 第三百七十六章 蜃海 (续七)
- 375 第三百七十七章 蜃海 (续八)
- 376 第三百七十八章 蜃海 (续九)
- 377 第三百七十九章 蜃海 (续十)
- 378 第三百八十章 蜃海 (续十一)
- 379 第三百八十一章 蜃海 (续十二)
- 380 第三百八十二章 蜃海 (续十三)
- 381 第三百八十三章 蜃海 (续十四)
- 382 第三百八十四章 蜃海 (续十五)
- 383 第三百八十五章 蜃海 (续十六)
- 384 第三百八十六章 蜃海(续十七)
- 385 第三百八十七章 蜃海 (续十八)
- 386 第三百八十八章 蜃海 (续十九)
- 387 第三百八十九章 蜃海 (续二十)
- 388 第三百九十章 蜃海 (续二十一)
- 389 第三百九十一章 蜃海 (续二十二)
- 390 第三百九十二章 蜃海 (续二十三)
- 391 第三百九十三章 蜃海 (续二十四)
- 392 第三百九十四章 蜃海 (续二十五)
- 393 第三百九十五章 蜃海 (续二十六)
- 394 第三百九十六章 蜃海 (续二十七)
- 395 第三百九十七章 蜃海 (续二十八)
- 396 第三百九十八章 蜃海 (续二十九)
- 397 第三百九十九章 蜃海 (续三十)
- 398 第四百章 无类(甲)
- 399 第四百零一章 无类 (乙)
- 400 第四百零贰章 无类 (丙)
- 401 第四百零三章 无类 (丁)
- 402 第四百零四章 无类 (戍)
- 403 第四百零五章 无类 (己)
- 404 第四百零六章 无类 (庚)
- 405 第四百零七章 无类 (辛)
- 406 第四百零八章 无类 (壬)
- 407 第四百零九章 无类 (癸)
- 408 第四百一十章 无类 (子)
- 409 第四百一十一章 无类 (丑)
- 410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类 (寅)
- 411 第四百一十三章 无类 (卯)
- 412 第四百一十四章 无类 (辰)
- 413 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类 (巳)
- 414 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类 (午)
- 415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无类 (未)
- 416 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类 (申)
- 417 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类 (酉)
- 418 第四百二十章 无类 (戌)
- 419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无类 (亥)
- 420 第四百二十二章 无类 (续)
- 421 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类 (续一)
- 422 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类 (续二)
- 423 第四百二十五章 无类 (续三)
- 424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类 (续四)
- 425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无类 (续五)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九十章 凿壁 (午)
第一百九十章 凿壁 (午)
我到北京时已是华灯初上,小院里积了厚厚的一层雪,打开院门时,树上的积雪扑簌簌的落下来,几天没在家,家里冷得像冰窖一般。我忙着生炉子,取暖烧水,却顾不上吃东西,开始在几大摞的祖谱中搜索有用的信息。
先祖在元初时曾经南迁到湖北荆州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搬到了四川安岳,明代初年时才搬回京城,在四川的百余年,三代的先祖记录了大量的四川风物,当然,对叱咤风云的弥勒教也有很多记载。
我的十四世祖常继林,详细记录了元末弥勒教与明教在四川合流,配合明玉珍与元军作战的故事。大夏国建立后,明玉珍在重庆建都,先祖在司徒吴友仁的赏识下,做了个幕僚,和吴友仁一同镇守阆中,那会儿称之为保宁,是大夏国北方的门户。
先祖在吴友仁的幕府,通过大量的往来文书,和为数不多的进京面圣,见证了大夏国从建立到兴旺,从内斗到崩溃的整个过程。
最初的几年,明玉珍主政,政治清明,广施土地,安置流民,促进生产,经济恢复的很快,但弥勒教与明教的道统之争,却是个重大的隐患,明玉珍应是明教中人,但又不愿过于偏袒,希望俩教在教义上能有所融合,但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毕竟此时已经不是宗教教义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
特别是明玉珍病死后,政权内的明教和弥勒教两派公然对立,幼主无法震慑,最终演变为弥勒教为代表的左丞相万胜对明教官员的大肆屠杀,造成大夏国的迅速衰落。吴友仁本是明教中人,干脆在保宁拥兵自立。先祖觉得大夏国主弱臣暴,改不了农民军自相残杀,又鼠目寸光的本质,偷偷从吴友仁的幕府中逃走隐居。
没几年,朱元璋二十万兵马两路进击,那统军的傅友德本是明玉珍手下,也是因道统问题,不得重用,投奔的朱元璋,攻打大夏自是不遗余力。大夏国不到几个月就灰飞烟灭,吴友仁死守保宁两个月,粮尽城破,自己也被俘,斩于南京。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先祖的识人之明。
但仔细看了曾祖的记录,有几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先祖用一种近乎于流水账的方式,写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但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用足了笔墨,但又写的很隐晦,似乎有意隐瞒着什么。
一个是,明玉珍病死后,确实有一支明氏血脉来到了保宁寄于同是明教护法的吴友仁,在吴友仁败亡后,这一支族人改姓方,同样隐居起来。这个记录与方厨子跟老蔡说的身世可以对得上,看来方厨子说自己是皇室宗亲,也并不是夸大。
另一个是,明家这一支改成了什么姓,估计曾祖当时也不清楚,族谱中没有记载,但族谱里却有保宁方家化骨功的记载。说这化骨功是弥勒教的秘传之法,练功者先服下一种很特殊的丹药,再盘腿打坐,导气调息,一段时间后,骨骼便会软化,身体可以自由弯曲变形。过一个时辰,骨骼又会重新变硬,但练功者必须在骨骼变硬前,将身体恢复原状,否则,骨骼变硬后会变为畸形,无法治愈。
这门功夫相传是西域番人为捕捉麝鼠,提取香料,而练成的,说这些人练成化骨功后,可以将身体拉得细长,钻进碗口般大小的鼠洞中,在地下如迷宫般的洞穴中,捉住麝鼠。后来,弥勒教将这门功夫掌握,作为了教中秘术流传。先祖曾在阆中亲眼见过方家传人表演,将身体缩到小腿粗细,拉长到一丈多长,如盘蛇一般,爬进一个陶罐之中。
族谱中还有个有趣的记载,是当年明家那一支族人逃到保宁前,负责的是明玉珍陵墓睿陵以及明教祭坛的建设。最初睿陵选的址就在今天鹅岭的一处半山腰上,但不知为何,工程到了一半,突然停了下来,睿陵搬到了嘉陵江北面的江北城。而鹅岭那个地方则改成修建明教的祭坛,这祭坛到朱元璋攻破重庆城,也没有修好。而这些变化似乎大有原因,但只有明家人自己知道。
这些内容看似没有关联,但实际却是因明家改姓那一支族人所引起,但为什么只有这一支隐姓埋名?当年停建陵寝,是不是因为发现了那个风水阵的原因?而明家那一支,改什么姓不好,改成了巫祝五姓中的方姓,难道与中原的风水葬制有关?而为什么单单在这一段历史中,先祖会迁居到了四川?而和我们常家有着千年恩怨的柳家,那时也恰恰从河南迁到保宁,这绝不会是简单的巧合,也许,在那个乱世之中,五家正合力完成着什么惊天的计划,也许,他们是在相互牵制,勾心斗角,阻止某个计划的实施?可惜,族谱中对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的记载和解释。
现在想来,方厨子和老蔡说的,大多是真实可信的,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方厨子掌握的信息也有欠缺,才会语焉不详。但那个明家的风水阵代表了什么,方天泰到底用什么方法封了风水阵,方厨子是一定知道的。
那么,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推测,那就是,方天泰无疑是方家的传人,明家改方姓,一则是为了避祸,二来则是为了掌握方家密而不传的帝陵风水。显然,当年鹅岭修建皇陵时,遇到了非常邪异的事情,导致了工程的中断。而后来,方天泰为封掉风水阵不惜投靠张献忠,估计是发现了风水阵中的秘密,而不得不选的下策。但方天泰是否借助了柳家和常家的力量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那么方厨子去破解风水阵就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一件我们还无法判断结果的事,但似乎我们现在再做什么都已经于事无补了。当然,验证这些推测,我还必须去一趟阆中,虽然方家的后代早不在那里,但柳家还有人在,虽然我非常不愿意再踏进那个小镇,但此时的我已别无选择。
神差鬼使,我打开了书架角落里的小铁皮盒子,在最下面是一叠信封和几张已经发黄的相片,照片上,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孩子微笑着看着我。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但看到照片,我依旧内心酸楚,恍若昨日。
那一晚,炉火的温度始终没有升上来,房间里冰冷刺骨,我没有上床,披了件厚大衣,一会漫无目的的翻看着族谱,一会又会陷入逝去日子的回忆,没有一点的困倦,干脆不再睡了,把族谱里有关的记载,一一抄写在笔记本中,等着冬日晚至的阳光照进院子。
天亮之后,我拿了张照片,放进了钱包里,伸了个懒腰,提了行李,出了院门。
在机场,因为天气的原因,飞机晚点了两个多小时,飞机起飞后,我也终于被困倦所击败,沉沉地睡了过去。也许,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睡梦也会变得虚无缥缈,梦中的我似乎来到的防空洞的修葺现场,十几个人正在洞里忙碌着。我看到了方厨子,他正和老蔡商量着什么,两个人边说边走进了深黑的巷道,但我很快就失去了他们两个人的踪迹,只有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
不知走了多久,我忽然看到前面有亮光,跟着光亮的方向,又走了一阵,我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窟,里面灯火通明,几百人似乎正在修筑着一座玄铁塔,已经修到了最顶上的几层,但不知为什么,地面忽然猛烈地震动了一下,那铁塔也跟着左右晃动了几下,架在塔身周围的木架,禁受不住这剧烈的晃动,纷纷垮塌下来,木架上的人惨叫着纷纷大的跌落,而地面泛起青色的光芒,人如同落进水中,荡起一圈涟漪便不见了。
我好奇这塔基究竟是建在什么之上,准备走过去再仔细观察一下,地面的震动又开始了,这一次更加的剧烈,青色的光芒照起了三尺多高,我在也站立不稳,半趴在地上,而那玄铁塔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向着地下慢慢的沉了下去。
那一刹那间,我醒转了过来,猛地睁开了双眼,旁边的乘客正诧异地看着我,原来是飞机刚刚落地时的震动惊醒了我。我歉意的向旁边笑笑,但心里却在想着,难道是,我们之前对玄铁塔的作用想错了?
(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列子》)(未完待续。)
先祖在元初时曾经南迁到湖北荆州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搬到了四川安岳,明代初年时才搬回京城,在四川的百余年,三代的先祖记录了大量的四川风物,当然,对叱咤风云的弥勒教也有很多记载。
我的十四世祖常继林,详细记录了元末弥勒教与明教在四川合流,配合明玉珍与元军作战的故事。大夏国建立后,明玉珍在重庆建都,先祖在司徒吴友仁的赏识下,做了个幕僚,和吴友仁一同镇守阆中,那会儿称之为保宁,是大夏国北方的门户。
先祖在吴友仁的幕府,通过大量的往来文书,和为数不多的进京面圣,见证了大夏国从建立到兴旺,从内斗到崩溃的整个过程。
最初的几年,明玉珍主政,政治清明,广施土地,安置流民,促进生产,经济恢复的很快,但弥勒教与明教的道统之争,却是个重大的隐患,明玉珍应是明教中人,但又不愿过于偏袒,希望俩教在教义上能有所融合,但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毕竟此时已经不是宗教教义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
特别是明玉珍病死后,政权内的明教和弥勒教两派公然对立,幼主无法震慑,最终演变为弥勒教为代表的左丞相万胜对明教官员的大肆屠杀,造成大夏国的迅速衰落。吴友仁本是明教中人,干脆在保宁拥兵自立。先祖觉得大夏国主弱臣暴,改不了农民军自相残杀,又鼠目寸光的本质,偷偷从吴友仁的幕府中逃走隐居。
没几年,朱元璋二十万兵马两路进击,那统军的傅友德本是明玉珍手下,也是因道统问题,不得重用,投奔的朱元璋,攻打大夏自是不遗余力。大夏国不到几个月就灰飞烟灭,吴友仁死守保宁两个月,粮尽城破,自己也被俘,斩于南京。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先祖的识人之明。
但仔细看了曾祖的记录,有几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先祖用一种近乎于流水账的方式,写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但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用足了笔墨,但又写的很隐晦,似乎有意隐瞒着什么。
一个是,明玉珍病死后,确实有一支明氏血脉来到了保宁寄于同是明教护法的吴友仁,在吴友仁败亡后,这一支族人改姓方,同样隐居起来。这个记录与方厨子跟老蔡说的身世可以对得上,看来方厨子说自己是皇室宗亲,也并不是夸大。
另一个是,明家这一支改成了什么姓,估计曾祖当时也不清楚,族谱中没有记载,但族谱里却有保宁方家化骨功的记载。说这化骨功是弥勒教的秘传之法,练功者先服下一种很特殊的丹药,再盘腿打坐,导气调息,一段时间后,骨骼便会软化,身体可以自由弯曲变形。过一个时辰,骨骼又会重新变硬,但练功者必须在骨骼变硬前,将身体恢复原状,否则,骨骼变硬后会变为畸形,无法治愈。
这门功夫相传是西域番人为捕捉麝鼠,提取香料,而练成的,说这些人练成化骨功后,可以将身体拉得细长,钻进碗口般大小的鼠洞中,在地下如迷宫般的洞穴中,捉住麝鼠。后来,弥勒教将这门功夫掌握,作为了教中秘术流传。先祖曾在阆中亲眼见过方家传人表演,将身体缩到小腿粗细,拉长到一丈多长,如盘蛇一般,爬进一个陶罐之中。
族谱中还有个有趣的记载,是当年明家那一支族人逃到保宁前,负责的是明玉珍陵墓睿陵以及明教祭坛的建设。最初睿陵选的址就在今天鹅岭的一处半山腰上,但不知为何,工程到了一半,突然停了下来,睿陵搬到了嘉陵江北面的江北城。而鹅岭那个地方则改成修建明教的祭坛,这祭坛到朱元璋攻破重庆城,也没有修好。而这些变化似乎大有原因,但只有明家人自己知道。
这些内容看似没有关联,但实际却是因明家改姓那一支族人所引起,但为什么只有这一支隐姓埋名?当年停建陵寝,是不是因为发现了那个风水阵的原因?而明家那一支,改什么姓不好,改成了巫祝五姓中的方姓,难道与中原的风水葬制有关?而为什么单单在这一段历史中,先祖会迁居到了四川?而和我们常家有着千年恩怨的柳家,那时也恰恰从河南迁到保宁,这绝不会是简单的巧合,也许,在那个乱世之中,五家正合力完成着什么惊天的计划,也许,他们是在相互牵制,勾心斗角,阻止某个计划的实施?可惜,族谱中对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的记载和解释。
现在想来,方厨子和老蔡说的,大多是真实可信的,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方厨子掌握的信息也有欠缺,才会语焉不详。但那个明家的风水阵代表了什么,方天泰到底用什么方法封了风水阵,方厨子是一定知道的。
那么,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推测,那就是,方天泰无疑是方家的传人,明家改方姓,一则是为了避祸,二来则是为了掌握方家密而不传的帝陵风水。显然,当年鹅岭修建皇陵时,遇到了非常邪异的事情,导致了工程的中断。而后来,方天泰为封掉风水阵不惜投靠张献忠,估计是发现了风水阵中的秘密,而不得不选的下策。但方天泰是否借助了柳家和常家的力量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那么方厨子去破解风水阵就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一件我们还无法判断结果的事,但似乎我们现在再做什么都已经于事无补了。当然,验证这些推测,我还必须去一趟阆中,虽然方家的后代早不在那里,但柳家还有人在,虽然我非常不愿意再踏进那个小镇,但此时的我已别无选择。
神差鬼使,我打开了书架角落里的小铁皮盒子,在最下面是一叠信封和几张已经发黄的相片,照片上,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孩子微笑着看着我。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但看到照片,我依旧内心酸楚,恍若昨日。
那一晚,炉火的温度始终没有升上来,房间里冰冷刺骨,我没有上床,披了件厚大衣,一会漫无目的的翻看着族谱,一会又会陷入逝去日子的回忆,没有一点的困倦,干脆不再睡了,把族谱里有关的记载,一一抄写在笔记本中,等着冬日晚至的阳光照进院子。
天亮之后,我拿了张照片,放进了钱包里,伸了个懒腰,提了行李,出了院门。
在机场,因为天气的原因,飞机晚点了两个多小时,飞机起飞后,我也终于被困倦所击败,沉沉地睡了过去。也许,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睡梦也会变得虚无缥缈,梦中的我似乎来到的防空洞的修葺现场,十几个人正在洞里忙碌着。我看到了方厨子,他正和老蔡商量着什么,两个人边说边走进了深黑的巷道,但我很快就失去了他们两个人的踪迹,只有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
不知走了多久,我忽然看到前面有亮光,跟着光亮的方向,又走了一阵,我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窟,里面灯火通明,几百人似乎正在修筑着一座玄铁塔,已经修到了最顶上的几层,但不知为什么,地面忽然猛烈地震动了一下,那铁塔也跟着左右晃动了几下,架在塔身周围的木架,禁受不住这剧烈的晃动,纷纷垮塌下来,木架上的人惨叫着纷纷大的跌落,而地面泛起青色的光芒,人如同落进水中,荡起一圈涟漪便不见了。
我好奇这塔基究竟是建在什么之上,准备走过去再仔细观察一下,地面的震动又开始了,这一次更加的剧烈,青色的光芒照起了三尺多高,我在也站立不稳,半趴在地上,而那玄铁塔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向着地下慢慢的沉了下去。
那一刹那间,我醒转了过来,猛地睁开了双眼,旁边的乘客正诧异地看着我,原来是飞机刚刚落地时的震动惊醒了我。我歉意的向旁边笑笑,但心里却在想着,难道是,我们之前对玄铁塔的作用想错了?
(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列子》)(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