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7 第一百八十八章 凿壁 (辰)
- 188 第一百八十九章 凿壁 (巳)
- 189 第一百九十章 凿壁 (午)
- 190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凿壁 (未)
- 191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凿壁 (申)
- 192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凿壁 (酉)
- 193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凿壁 (戌)
- 194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凿壁 (亥)
- 195 第一百九十六章 凿壁 (续)
- 196 第一百九十七章 凿壁 (续一)
- 197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凿壁 (续二)
- 198 第一百九十九章 刺青 (甲)
- 199 第两百章 刺青 (乙)
- 200 第二百零一章 刺青 (丙)
- 201 第二百零二章 刺青 (丁)
- 202 第二百零三章 刺青(戍)
- 203 第二百零四章 刺青(已)
- 204 第二百零五章 (庚)
- 205 第二百零六章 刺青 (辛)
- 206 第二百零七章 刺青 (壬)
- 207 第二百零八章 刺青(癸)
- 208 第二百零九章 刺青 (子)
- 209 第二百一十章 刺青 (丑)
- 210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青 (寅)
- 211 第二百一十二章 刺青 (卯)
- 212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青 (辰)
- 213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刺青 (巳)
- 214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刺青 (午)
- 215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刺青 (未)
- 216 第二百一十七章 刺青 (申)
- 217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刺青 (酉)
- 218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刺青 (戌)
- 219 第二百二十章 刺青 (亥)
- 220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刺青 (续)
- 221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刺青 (续一)
- 222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青 (续二)
- 223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青 (续三)
- 224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刺青 (续四)
- 225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刺青 (续五)
- 226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刺青 (续六)
- 227 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神 (甲)
- 228 第二百二十九章 酒神 (乙)
- 229 第二百三十章 酒神 (丙)
- 230 第二百三十一章 酒神 (丁)
- 231 第二百三十二章 酒神 (戍)
- 232 第二百三十三章 酒神 (己)
- 233 第二百三十四章 酒神 (庚)
- 234 第二百三十五章 酒神 (辛)
- 235 第三百三十六章 酒神 (壬)
- 236 第三百三十七章 酒神 (癸)
- 2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神 (子)
- 238 第二百三十九章 酒神 (丑)
- 239 第二百四十章 酒神 (寅)
- 240 第二百四十一章 酒神 (卯)
- 241 第二百四十二章 酒神 〔辰〕
- 242 第二百四十三章 酒神 (巳)
- 243 第二百四十四章 酒神 (午)
- 244 第二百四十五章 酒神 (未)
- 245 第二百四十六章 酒神 (申)
- 246 第二百四十七章 酒神 (酉)
- 247 第二百四十八章 酒神 (戌)
- 248 第二百四十九章 酒神 (亥)
- 249 第二百五十章 酒神 (续)
- 250 第二百五十一章 酒神(续一)
- 251 第二百五十二章 酒神(续二)
- 252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戏魂 (甲)
- 253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戏魂 (乙)
- 254 第二百五十五章 戏魂 (丙)
- 255 第二百五十六章 戏魂 (丁)
- 256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戏魂 (戍)
- 257 第二百五十八章 戏魂 (己)
- 258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戏魂 (庚)
- 259 第二百六十章 戏魂 (辛)
- 260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戏魂 (壬)
- 261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戏魂 (癸)
- 262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戏魂 (子)
- 263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戏魂 (丑)
- 264 第二百六十五章 戏魂 (寅)
- 265 第二百六十六章 戏魂 (卯)
- 266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戏魂 (辰)
- 267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戏魂 (巳)
- 268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戏魂 (午)
- 269 第二百七十章 戏魂 (未)
- 270 第二百七十一章 戏魂 (申)
- 271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戏魂 (酉)
- 272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戏魂 (戌)
- 273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戏魂 (亥)
- 274 第二百七十五章 九命 (甲)
- 275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九命 (乙)
- 276 第二百七十七章 九命 (丙)
- 277 第二百七十八章 九命 (丁)
- 278 第二百七十九章 九命 (戍)
- 279 第二百八十章 九命 (己)
- 280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九命 (庚)
- 281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命 (辛)
- 282 第二百八十三章 九命 (壬)
- 283 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命(癸)
- 284 第二百八十五章 九命 (子)
- 285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命 (丑)
- 286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九命 (寅)
- 287 第二百八十八章 九命 (卯)
- 288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九命 (辰)
- 289 第二百九十章 九命 (巳)
- 290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九命 (午)
- 291 第二百九十二章 九命 (未)
- 292 第二百九十三章 九命 (申)
- 293 第二百九十四章 九命 (酉)
- 294 第二百九十五章 九命 (戌)
- 295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命 (亥)
- 296 第二百九十七章 九命 (续一)
- 297 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命 (续二)
- 298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命 (续三)
- 299 第三百章 九命 (续四)
- 300 第三百零一章 九命 (续五)
- 301 第三百零二章 九命 (续六)
- 302 第三百零三章 九命 (续七)
- 303 第三百零四章 九命 (续八)
- 304 第三百零五章 九命 (续九)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九命 (续十)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九命 (续十一)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九命 (续十二)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九命 (续十三)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九命 (续十四)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九命 (续十五)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地火 (甲)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地火 (乙)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地火 (丙)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地火 (丁)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火 (戍)
- 316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地火(已)
- 317 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火 (庚)
- 318 第三百二十章 地火 (辛)
- 319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地火 (壬)
- 320 第三百二十二章 地火 (癸)
- 321 第三百二十三章 地火 (子)
- 322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地火 (丑)
- 323 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火 (寅)
- 324 第二百二十六章 地火 (卯)
- 325 第三百二十七章 地火 (辰)
- 326 第三百二十八章 地火 (巳)
- 327 第三百二十九章 地火 (午)
- 328 第三百三十章 地火 (未)
- 329 第三百三十一章 地火 (申)
- 330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火 (酉)
- 331 第三百三十三章 地火 (戍)
- 332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火 (亥)
- 333 第三百三十五章 地火 (续一)
- 334 第三百三十六章 地火 (续二)
- 335 第三百三十七章 地火 (续三)
- 336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地火 (续四)
- 337 第三百三十九章 地火 (续五)
- 338 第三百四十章 地火 (续六)
- 339 第三百四十一章 地火 (续七)
- 340 第三百四十二章 地火 (续八)
- 341 第三百四十三章 地火 (续九)
- 342 第三百四十四章 地火 (续十)
- 343 第三百四十五章 地火 (续十一)
- 344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地火 (续十二)
- 345 第三百四十七章 地火 (续十三)
- 346 第三百四十八章 蜃海 (甲)
- 347 第三百四十九章 蜃海 (乙)
- 348 第三百五十章 蜃海 (丙)
- 349 第三百五十一章 蜃海 (丁)
- 350 第三百五十二章 蜃海 (戍)
- 351 第三百五十三章 蜃海 (己)
- 352 第三百五十四章 蜃海 (庚)
- 353 第三百五十五章 蜃海 (辛)
- 354 第三百五十六章 蜃海 (壬)
- 355 第三百五十七章 蜃海 (癸)
- 356 第三百五十八章 蜃海 (子)
- 357 第三百五十九章 蜃海 (丑)
- 358 第三百六十章 蜃海 (寅)
- 359 第三百六十一章 蜃海 (卯)
- 360 第三百六十二章 蜃海 (辰)
- 361 第三百六十三章 蜃海 (巳)
- 362 第三百六十四章 蜃海 (午)
- 363 第三百六十五章 蜃海 (未)
- 364 第三百六十六章 蜃海 (申)
- 365 第三百六十七章 蜃海 (酉)
- 366 第三百六十八章 蜃海 (戌)
- 367 第三百六十九章 蜃海 (亥)
- 368 第三百七十章 蜃海 (续一)
- 369 第三百七十一章 蜃海 (续二)
- 370 第三百七十二章 蜃海 (续三)
- 371 第三百七十三章 蜃海 (续四)
- 372 第三百七十四章 蜃海(续五)
- 373 第三百七十五章 蜃海 (续六)
- 374 第三百七十六章 蜃海 (续七)
- 375 第三百七十七章 蜃海 (续八)
- 376 第三百七十八章 蜃海 (续九)
- 377 第三百七十九章 蜃海 (续十)
- 378 第三百八十章 蜃海 (续十一)
- 379 第三百八十一章 蜃海 (续十二)
- 380 第三百八十二章 蜃海 (续十三)
- 381 第三百八十三章 蜃海 (续十四)
- 382 第三百八十四章 蜃海 (续十五)
- 383 第三百八十五章 蜃海 (续十六)
- 384 第三百八十六章 蜃海(续十七)
- 385 第三百八十七章 蜃海 (续十八)
- 386 第三百八十八章 蜃海 (续十九)
- 387 第三百八十九章 蜃海 (续二十)
- 388 第三百九十章 蜃海 (续二十一)
- 389 第三百九十一章 蜃海 (续二十二)
- 390 第三百九十二章 蜃海 (续二十三)
- 391 第三百九十三章 蜃海 (续二十四)
- 392 第三百九十四章 蜃海 (续二十五)
- 393 第三百九十五章 蜃海 (续二十六)
- 394 第三百九十六章 蜃海 (续二十七)
- 395 第三百九十七章 蜃海 (续二十八)
- 396 第三百九十八章 蜃海 (续二十九)
- 397 第三百九十九章 蜃海 (续三十)
- 398 第四百章 无类(甲)
- 399 第四百零一章 无类 (乙)
- 400 第四百零贰章 无类 (丙)
- 401 第四百零三章 无类 (丁)
- 402 第四百零四章 无类 (戍)
- 403 第四百零五章 无类 (己)
- 404 第四百零六章 无类 (庚)
- 405 第四百零七章 无类 (辛)
- 406 第四百零八章 无类 (壬)
- 407 第四百零九章 无类 (癸)
- 408 第四百一十章 无类 (子)
- 409 第四百一十一章 无类 (丑)
- 410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类 (寅)
- 411 第四百一十三章 无类 (卯)
- 412 第四百一十四章 无类 (辰)
- 413 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类 (巳)
- 414 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类 (午)
- 415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无类 (未)
- 416 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类 (申)
- 417 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类 (酉)
- 418 第四百二十章 无类 (戌)
- 419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无类 (亥)
- 420 第四百二十二章 无类 (续)
- 421 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类 (续一)
- 422 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类 (续二)
- 423 第四百二十五章 无类 (续三)
- 424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类 (续四)
- 425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无类 (续五)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凿壁 (续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凿壁 (续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凿壁 (续二)
转眼又过了一年,廖焕生过来找我聊天,我才记起,那年回北京后和冯不过,焕生喝了次酒,酒桌上把鹅岭那一趟主要是和弥勒教有关的东西和他们聊了聊,没想到廖焕生很感兴趣,回了家就一头扎进了文史资料中研究起来,没过半年居然写出了一本关于弥勒教的专著,引起了文史学术界的重视,他所提出的弥勒教试图创立教政合一国家的观点,还是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
但他的到访,却给我带来了最新一本的史学界期刊,上面有一位学者对张献忠的研究,他的观点颠覆了大多数人的印象,张献忠是个弥勒教徒,秉承着弥勒教义,四川十室九空,百里荒草的惨剧并不完全是张献忠变态嗜杀心理的的杰作,而和明末四川七十余股乱匪做乱,官兵的杀良冒功,以及一次悲剧性的蝗灾有关。而这位学者援引的力证,是刚刚从重庆荣县出土的一块石碑,记述的是张献忠因为蝗灾肆虐而开坛做法,并捐出军资赈济灾民的事件。
廖焕生告诉我,这段时间的研究,越来越颠覆他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服务于统治阶层,历史不断被篡改,这些他早习以为常,但对弥勒教的研究,让他觉得历史似乎是有生命的,有智慧的,它在试图纠正演进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努力完成着人格和精神层面的进化。它会突然从你想不到的地方,给你一些新的证据,颠覆你对历史进程的认知后,留下更多的矛盾。但你能感觉到这段历史的坚韧和不屈。
他本以为我会对他的感悟嗤之以鼻,但我没有,我内心里明白,与其说是历史在完成着自我净化,不如说有人在尝试改变和完善原有的历史蓝本。看来,我曾以为的弥勒六道并不相通的观点是错误的,过去的历史并不仅存于过去,而未来的历史呢?也绝不会只有一个方向。
难道这就是方家历经十数代的磨难与痛苦所要证明的吗?当然,我无法向廖焕生解释这一切的由来和我的猜想,这早不是学术范畴,再向前一步就是宗教的迷狂。但我依旧好奇,廖焕生是如何悟出这一切的呢?
廖焕生并不觉得我的问题有怎样的深度,很平静的告诉我,弥勒教在正史中是个标准的邪教,记述的非常简略和片面,但他则侧重收集一些地方志,族谱,碑记之类的文献,来还原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
他翻出那本期刊上印刷的并不清晰的碑文拓本,告诉我,那一年,张献忠设坛做法,请的法师你看,碑文上刻着法号了尘,碑文最后立碑人有保宁方氏,官职是礼部侍郎,但这两个人我查遍史书都没有记载,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也许是征战频繁,文书资料大部分丢失的原因。”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合理的原因。
“大西政权前后四十多年,很重视蜀地文人的揽用,六部齐备。凤凰山一役,张献忠中计身死后,大西政权依旧推孙可望为主,转战四川,贵州,云南,缅甸。期间两次修国史,史料翔实,都可以查得到,但就是没有这个保宁方氏的记载。”廖焕生回答的很坚决,看来研究得很深。
“还有更怪的事,半年以前,冯不过弄到一本善本古籍《蜀碧》,知道我在研究弥勒教,就拿到了我这里,这本书是清初的刻本,比我在国图看到的版本成书时间还要早些。但我翻了一遍就发现了问题,跑到国图去对比了一下,才明白问题的所在”
《蜀壁》这本书我早有耳闻,说的是一个明末举人,为躲避农民起义、张献忠屠城、南明部队作乱以及清军屠杀,十几年间颠沛流离,在四川看到人间地狱般的景象。
“我拿到的版本,记述张献忠破重庆城,打算将三四万降卒剁手惩戒,瓦解其他明军的抵抗意志,但城中突然来了一位了尘大师,只身进入张献忠大营,陈述利弊,捐了准备重塑广善寺大佛金身的五百两黄金,要买下这三万只手。张献忠为其慈悲所感,放了所有降卒,只将领兵将领五百多人剁了手。但这一段记载在国图那本《蜀壁》中根本没有。我在想,难道是清代的修史者有意给张献忠栽赃?可为什么单单改一本没什么影响力的市井记事呢?”
廖焕生从我这里离开时,我的头脑异常昏沉,给张献忠平反昭雪的声音,这两年的史学界并不稀缺,但更多的来自于对已有史料的分析。但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只是在这两年会有大量的新证据出现,甚至从不载于史册的保宁方氏、了尘大师出现了呢?这真是历史研究的选择性忽略吗?难道并不是历史歪曲了张献忠,而是张献忠在那个历史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难道是方厨子和了尘大师成功了?他们成功的步伐到底有多大?大到几年以后,十几年以后历史书籍要重写吗?方厨子和了尘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我无法再沿着这条荒诞不经的道路想象下去,但内心里却总觉得赵九铭也许很快就会在那段错乱的历史中出现,同以前一样,一道亮丽的波光之后,历史的大河复归于常。
时间又过去一年,我听到了老蔡病故的消息,他是倒在麻将桌上,但去的平静安详。但我很快收到了他的一封信,他儿子赶回去收拾老蔡的遗物,发现的一封封好了信封,写好了收信人、地址但没有来得及寄出的信。
老蔡在信里说,有件事情他一直没有告诉我,主要是因为他自己并不能确定事情的真实性,而且说出来绝对不会有人相信,但身体一天天不行了,就以这样的方式和我聊聊。
五十年代防空洞的事之后,老蔡一直很想把方厨子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本来,他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毕竟方厨子进了洞之后,再没有出来,后来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鹅岭那一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拔地而起,原来的防空洞口现在都消失不见了。但是,老蔡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方厨子似乎就在他的身边,默默地盯着他。
老蔡知道这纯属幻觉,自己嘲笑自己两声,并不放在心上。但七九年时,他和几个同事去南川郊游,漫无目的的走到了一座山间的古庙前。这座庙破败不堪,四面透风,也早没了人看护,但大殿里供奉的佛像保存完好。
老蔡仔细看了看那佛像,忽然觉得有点眼熟,再看时一种恐惧从脚底一直灌到头顶,这是他那年跑到阆中替方厨子送信时见过一面的了尘大师。虽然这雕像塑得不那么精细,造型也不够写实,但面容神态与了尘别无二致。
老蔡急忙跑到后殿,与他的预料一样,他看到了另一尊残破的雕像,破损的还要厉害一些,颜色剥落,露出了朽烂的木料,胳膊还断掉了一只,但依稀能看清雕像的面容,似笑非笑,又有点目空一切的神态,不是方厨子又是谁?当地人告诉他,这庙打清代就有了,原来好像叫千手寺,荒弃了几十年了。
老蔡回来大病了一场,还患上了失眠梦游的毛病,治了一年多才慢慢好了。可到了八七年,老蔡在一份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批太平天国时期,外国传教士在四川拍摄的老照片被发现了,报社选了其中两张刊登在了报纸上。照片上拍摄的是一个旧集市,市集上叫卖的小贩和行人纷纷好奇的望向镜头。
但老蔡在人群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着破旧的袄裤,背有点驼了,拿着根旱烟袋,正痴痴的看着天色,却又是方厨子的样子。
在老蔡的信里,他放了一张剪得规规矩矩的旧报纸,四边已经发黄,中间正是那张照片。报纸的印刷精度很差,照片上的人有点模糊,但我还是一眼发现了照片右上角那个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的形象。
但不知为什么,我并不觉得陌生,脑子却很混乱,我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何时见过,是怎样的场景,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但我坚信那不是一个陌生人。
(后记:这是梅村写得最长,也耽搁得最长的一个故事,快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惭愧惭愧。一方面是当年常爷的讲述非常的混乱,当然也可能是我记忆上出了一些问题,现在又再无人可以询问印证,里面一定有很多我臆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当年只是在当个故事听,而如今打算把它写下来时,赫然发现,实际与我的想象有巨大的差距。以至于现在坚信,也许就在不久后,在热闹熙攘的人群里,我也一定会遇到我从未谋面,但熟悉非常的方厨子,就像虽然二十年没有方摸金的身影,我依旧觉得他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挂着一丝嘲讽的微笑看着我一样。最后,对一直孜孜不倦追书的朋友们说一声谢谢,生活的每一个点滴背后,都是一段奇妙的因果,所以,我愿意继续写下去。)
转眼又过了一年,廖焕生过来找我聊天,我才记起,那年回北京后和冯不过,焕生喝了次酒,酒桌上把鹅岭那一趟主要是和弥勒教有关的东西和他们聊了聊,没想到廖焕生很感兴趣,回了家就一头扎进了文史资料中研究起来,没过半年居然写出了一本关于弥勒教的专著,引起了文史学术界的重视,他所提出的弥勒教试图创立教政合一国家的观点,还是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
但他的到访,却给我带来了最新一本的史学界期刊,上面有一位学者对张献忠的研究,他的观点颠覆了大多数人的印象,张献忠是个弥勒教徒,秉承着弥勒教义,四川十室九空,百里荒草的惨剧并不完全是张献忠变态嗜杀心理的的杰作,而和明末四川七十余股乱匪做乱,官兵的杀良冒功,以及一次悲剧性的蝗灾有关。而这位学者援引的力证,是刚刚从重庆荣县出土的一块石碑,记述的是张献忠因为蝗灾肆虐而开坛做法,并捐出军资赈济灾民的事件。
廖焕生告诉我,这段时间的研究,越来越颠覆他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服务于统治阶层,历史不断被篡改,这些他早习以为常,但对弥勒教的研究,让他觉得历史似乎是有生命的,有智慧的,它在试图纠正演进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努力完成着人格和精神层面的进化。它会突然从你想不到的地方,给你一些新的证据,颠覆你对历史进程的认知后,留下更多的矛盾。但你能感觉到这段历史的坚韧和不屈。
他本以为我会对他的感悟嗤之以鼻,但我没有,我内心里明白,与其说是历史在完成着自我净化,不如说有人在尝试改变和完善原有的历史蓝本。看来,我曾以为的弥勒六道并不相通的观点是错误的,过去的历史并不仅存于过去,而未来的历史呢?也绝不会只有一个方向。
难道这就是方家历经十数代的磨难与痛苦所要证明的吗?当然,我无法向廖焕生解释这一切的由来和我的猜想,这早不是学术范畴,再向前一步就是宗教的迷狂。但我依旧好奇,廖焕生是如何悟出这一切的呢?
廖焕生并不觉得我的问题有怎样的深度,很平静的告诉我,弥勒教在正史中是个标准的邪教,记述的非常简略和片面,但他则侧重收集一些地方志,族谱,碑记之类的文献,来还原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
他翻出那本期刊上印刷的并不清晰的碑文拓本,告诉我,那一年,张献忠设坛做法,请的法师你看,碑文上刻着法号了尘,碑文最后立碑人有保宁方氏,官职是礼部侍郎,但这两个人我查遍史书都没有记载,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也许是征战频繁,文书资料大部分丢失的原因。”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合理的原因。
“大西政权前后四十多年,很重视蜀地文人的揽用,六部齐备。凤凰山一役,张献忠中计身死后,大西政权依旧推孙可望为主,转战四川,贵州,云南,缅甸。期间两次修国史,史料翔实,都可以查得到,但就是没有这个保宁方氏的记载。”廖焕生回答的很坚决,看来研究得很深。
“还有更怪的事,半年以前,冯不过弄到一本善本古籍《蜀碧》,知道我在研究弥勒教,就拿到了我这里,这本书是清初的刻本,比我在国图看到的版本成书时间还要早些。但我翻了一遍就发现了问题,跑到国图去对比了一下,才明白问题的所在”
《蜀壁》这本书我早有耳闻,说的是一个明末举人,为躲避农民起义、张献忠屠城、南明部队作乱以及清军屠杀,十几年间颠沛流离,在四川看到人间地狱般的景象。
“我拿到的版本,记述张献忠破重庆城,打算将三四万降卒剁手惩戒,瓦解其他明军的抵抗意志,但城中突然来了一位了尘大师,只身进入张献忠大营,陈述利弊,捐了准备重塑广善寺大佛金身的五百两黄金,要买下这三万只手。张献忠为其慈悲所感,放了所有降卒,只将领兵将领五百多人剁了手。但这一段记载在国图那本《蜀壁》中根本没有。我在想,难道是清代的修史者有意给张献忠栽赃?可为什么单单改一本没什么影响力的市井记事呢?”
廖焕生从我这里离开时,我的头脑异常昏沉,给张献忠平反昭雪的声音,这两年的史学界并不稀缺,但更多的来自于对已有史料的分析。但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只是在这两年会有大量的新证据出现,甚至从不载于史册的保宁方氏、了尘大师出现了呢?这真是历史研究的选择性忽略吗?难道并不是历史歪曲了张献忠,而是张献忠在那个历史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难道是方厨子和了尘大师成功了?他们成功的步伐到底有多大?大到几年以后,十几年以后历史书籍要重写吗?方厨子和了尘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我无法再沿着这条荒诞不经的道路想象下去,但内心里却总觉得赵九铭也许很快就会在那段错乱的历史中出现,同以前一样,一道亮丽的波光之后,历史的大河复归于常。
时间又过去一年,我听到了老蔡病故的消息,他是倒在麻将桌上,但去的平静安详。但我很快收到了他的一封信,他儿子赶回去收拾老蔡的遗物,发现的一封封好了信封,写好了收信人、地址但没有来得及寄出的信。
老蔡在信里说,有件事情他一直没有告诉我,主要是因为他自己并不能确定事情的真实性,而且说出来绝对不会有人相信,但身体一天天不行了,就以这样的方式和我聊聊。
五十年代防空洞的事之后,老蔡一直很想把方厨子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本来,他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毕竟方厨子进了洞之后,再没有出来,后来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鹅岭那一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拔地而起,原来的防空洞口现在都消失不见了。但是,老蔡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方厨子似乎就在他的身边,默默地盯着他。
老蔡知道这纯属幻觉,自己嘲笑自己两声,并不放在心上。但七九年时,他和几个同事去南川郊游,漫无目的的走到了一座山间的古庙前。这座庙破败不堪,四面透风,也早没了人看护,但大殿里供奉的佛像保存完好。
老蔡仔细看了看那佛像,忽然觉得有点眼熟,再看时一种恐惧从脚底一直灌到头顶,这是他那年跑到阆中替方厨子送信时见过一面的了尘大师。虽然这雕像塑得不那么精细,造型也不够写实,但面容神态与了尘别无二致。
老蔡急忙跑到后殿,与他的预料一样,他看到了另一尊残破的雕像,破损的还要厉害一些,颜色剥落,露出了朽烂的木料,胳膊还断掉了一只,但依稀能看清雕像的面容,似笑非笑,又有点目空一切的神态,不是方厨子又是谁?当地人告诉他,这庙打清代就有了,原来好像叫千手寺,荒弃了几十年了。
老蔡回来大病了一场,还患上了失眠梦游的毛病,治了一年多才慢慢好了。可到了八七年,老蔡在一份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批太平天国时期,外国传教士在四川拍摄的老照片被发现了,报社选了其中两张刊登在了报纸上。照片上拍摄的是一个旧集市,市集上叫卖的小贩和行人纷纷好奇的望向镜头。
但老蔡在人群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着破旧的袄裤,背有点驼了,拿着根旱烟袋,正痴痴的看着天色,却又是方厨子的样子。
在老蔡的信里,他放了一张剪得规规矩矩的旧报纸,四边已经发黄,中间正是那张照片。报纸的印刷精度很差,照片上的人有点模糊,但我还是一眼发现了照片右上角那个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的形象。
但不知为什么,我并不觉得陌生,脑子却很混乱,我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何时见过,是怎样的场景,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但我坚信那不是一个陌生人。
(后记:这是梅村写得最长,也耽搁得最长的一个故事,快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惭愧惭愧。一方面是当年常爷的讲述非常的混乱,当然也可能是我记忆上出了一些问题,现在又再无人可以询问印证,里面一定有很多我臆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当年只是在当个故事听,而如今打算把它写下来时,赫然发现,实际与我的想象有巨大的差距。以至于现在坚信,也许就在不久后,在热闹熙攘的人群里,我也一定会遇到我从未谋面,但熟悉非常的方厨子,就像虽然二十年没有方摸金的身影,我依旧觉得他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挂着一丝嘲讽的微笑看着我一样。最后,对一直孜孜不倦追书的朋友们说一声谢谢,生活的每一个点滴背后,都是一段奇妙的因果,所以,我愿意继续写下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