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75 第九十章 恍如昨夜(上)
- 476 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
- 477 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
- 478 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
- 479 第一章 分赃(上)
- 480 第二章 分赃(中)
- 481 第三章 分赃(下)
- 482 第四章 战端再启(上)
- 483 第五章 战端再启(下)
- 484 第六章 波及(一)
- 485 第七章 波及(二)
- 486 第八章 波及(三)
- 487 第九章 波及(四)
- 488 第十章 波及(五)
- 489 第十一章 波及(六)
- 490 第十二章 波及(七)
- 491 第十三章 波及(完)
- 492 第十四章 野心
- 493 第十五章 站队
- 494 第十六章 布局(上)
- 495 第十七章 布局(中)
- 496 第十八章 布局(下)
- 497 第十九章 加码(一)
- 498 第二十章 加码(二)
- 499 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
- 500 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
- 501 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
- 502 第二十四章 加码(六)
- 503 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
- 504 第二十六章 加码(完)
- 505 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
- 506 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
- 507 第二十九章 揭盅(下)
- 508 第三十章 揭盅(完)
- 509 第三十一章 底牌
- 510 第三十二章 落定
- 511 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
- 512 第三十四章 各方(二)
- 513 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
- 514 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
- 515 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
- 516 第三十八章 各方(六)
- 517 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
- 518 第四十章 求变(一)
- 519 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
- 520 第四十二章 求变(三)
- 521 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
- 522 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
- 523 第四十五章 求变(六)
- 524 第四十六章 渐变(一)
- 525 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
- 526 第四十八章 渐变(三)
- 527 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
- 528 第五十章 渐变(五)
- 529 第五十一章 渐变(六)
- 530 第五十二章 渐变(七)
- 531 第五十三章 定位
- 532 第五十四章 恣意
- 533 第五十五章 隐忧
- 534 第五十六章 藏头露尾(一)
- 535 第五十七章 藏头露尾(二)
- 536 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
- 537 第五十九章 藏头露尾(四)
- 538 第六十章 藏头露尾(五)
- 539 第六十一章 藏头露尾(六)
- 540 第六十二章 藏头露尾(七)
- 541 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
- 542 第六十四章 明修栈道(上)
- 543 第六十五章 明修栈道(中)
- 544 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
- 545 第六十七章 暗度陈仓(上)
- 546 第六十八章 暗度陈仓(中)
- 547 第六十九章 暗度陈仓(下)
- 548 第七十章 挖坑
- 549 第七十一章 填土
- 550 第七十三章 埋人
- 551 第七十三章 虚实
- 552 第七十四章 崩坏
- 553 第七十五章 奔袭
- 554 第七十六章 抉择(上)
- 555 第七十七章 抉择(中)
- 556 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
- 557 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
- 558 第八十章 英德(下)
- 559 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
- 560 第八十二章 对攻(下)
- 561 第八十三章 突破
- 562 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
- 563 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
- 564 第八十六章 落子无悔(一)
- 565 第八十七章 落子无悔(二)
- 566 第八十八章 落子无悔(三)
- 567 第八十九章 落子无悔(四)
- 568 第九十章 落子无悔(五)
- 569 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
- 570 第九十二章 落子无悔(七)
- 571 第九十三章 落子无悔(八)
- 572 第九十四章 落子无悔(九)
- 573 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
- 574 第九十六章 落子无悔(完)
- 575 第九十七章 谜局
- 576 第九十八章 季孙之忧(一)
- 577 第九十九章 季孙之忧(二)
- 578 第一百章 季孙之忧(三)
- 579 第一百零一章 季孙之忧(四)
- 580 第一百零二章 季孙之忧(五)
- 581 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
- 582 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
- 583 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
- 584 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
- 585 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
- 586 第一百零八章 织雾(二)
- 587 第一百零九章 织雾(三)
- 588 第一百一十章 织雾(四)
- 589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织雾(五)
- 590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
- 591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
- 592 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
- 593 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
- 594 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
- 595 第一百一十七章 雾尽花开(四)
- 596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
- 597 第一百一十九章 雾尽花开(六)
- 598 第一百二十章 雾尽花开(七)
- 599 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
- 600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雾尽花开(完)
- 601 第一章 期限
- 602 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
- 603 第三章 永历十一年(二)
- 604 第四章 永历十一年(三)
- 605 第五章 永历十一年(四)
- 606 第六章 永历十一年(五)
- 607 第七章 永历十一年(六)
- 608 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
- 609 第九章 永历十一年(八)
- 610 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
- 611 第十一章 永历十一年(十)
- 612 第十二章 永历十一年(十一)
- 613 第十三章 永历十一年(完)
- 614 第十四章 顺治十四年(一)
- 615 第十五章 顺治十四年(二)
- 616 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
- 617 第十七章 顺治十四年(四)
- 618 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
- 619 第十九章 顺治十四年(完)
- 620 第二十章 窃取
- 621 第二十一章 加速(一)
- 622 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
- 623 第二十三章 加速(三)
- 624 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
- 625 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
- 626 第二十六章 加速(六)
- 627 第二十七章 加速(七)
- 628 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
- 629 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
- 630 第三十章 加速(十)
- 631 第三十一章 力从地起(一)
- 632 第三十二章 力从地起(二)
- 633 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
- 634 第三十四章 力从地起(四)
- 635 第三十五章 力从地起(五)
- 636 第三十六章 力从地起(六)
- 637 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
- 638 第三十八章 力从地起(八)
- 639 第三十九章 力从地起(九)
- 640 第四十章 力从地起(十)
- 641 第四十一章 力从地起(十一)
- 642 第四十二章 力从地起(十二)
- 643 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
- 644 第四十四章 力从地起(完)
- 645 第四十五章 挤压(一)
- 646 第四十六章 挤压(二)
- 647 第四十七章 挤压(三)
- 648 第四十八章 挤压(四)
- 649 第四十九章 挤压(五)
- 650 第五十章 挤压(六)
- 651 第五十一章 挤压(七)
- 652 第五十二章 挤压(八)
- 653 第五十三章 挤压(九)
- 654 第五十四章 挤压(完)
- 655 第五十五章 起手
- 656 第五十六章 故伎重施(一)
- 657 第五十七章 故伎重施(二)
- 658 第五十八章 故伎重施(三)
- 659 第五十九章 故伎重施(四)
- 660 第六十章 故伎重施(五)
- 661 第六十一章 故伎重施(六)
- 662 第六十二章 故伎重施(七)
- 663 第六十三章 故伎重施(八)
- 664 第六十四章 故伎重施(九)
- 665 第六十五章 故伎重施(十)
- 666 第六十六章 故伎重施(十一)
- 667 第六十七章 故伎重施(完)
- 668 第六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一)
- 669 第六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二)
- 670 第七十章 骆驼与稻草(三)
- 671 第七十一章 骆驼与稻草(四)
- 672 第七十二章 骆驼与稻草(五)
- 673 第七十三章 骆驼与稻草(六)
- 674 第七十四章 骆驼与稻草(七)
- 675 第七十五章 骆驼与稻草(八)
- 676 第七十六章 骆驼与稻草(九)
- 677 第七十七章 骆驼与稻草(十)
- 678 第七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十一)
- 679 第七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十二)
- 680 第八十章 骆驼与稻草(十三)
- 681 第八十一章 骆驼与稻草(十四)
- 682 第八十二章 骆驼与稻草(十五)
- 683 第八十三章 骆驼与稻草(十六)
- 684 第八十四章 骆驼与稻草(十七)
- 685 第八十五章 骆驼与稻草(十八)
- 686 第八十六章 骆驼与稻草(十九)
- 687 第八十七章 骆驼与稻草(二十)
- 688 第八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二十一)
- 689 第八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完)
- 690 第九十章 崩塌(一)
- 691 第九十一章 崩塌(二)
- 692 第九十二章 崩塌(三)
- 693 第九十三章 崩塌(四)
- 694 第九十四章 崩塌(五)
- 695 第九十五章 崩塌(六)
- 696 第九十六章 崩塌(七)
- 697 第九十七章 崩塌(八)
- 698 第九十八章 崩塌(九)
- 699 第九十八章 崩塌(玖)
- 700 第九十九章 崩塌(十)
- 701 第一百章 崩塌(十一)
- 702 第一百零一章 崩塌(十二)
- 703 第一百零二章 崩塌(十三)
- 704 第一百零三章 崩塌(十四)
- 705 第一百零四章 崩塌(十五)
- 706 第一百零五章 崩塌(十六)
- 707 第一百零六章 崩塌(十七)
- 708 第一百零七章 崩塌(十八)
- 709 第一百零八章 崩塌(完)
- 710 第一百零九章 侠客行(一)
- 711 第一百一十章 侠客行(二)
- 7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侠客行(三)
- 7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侠客行(四)
- 7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侠客行(五)
- 7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侠客行(六)
- 7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侠客行(七)
- 7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侠客行(八)
- 7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侠客行(九)
- 7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侠客行(十)
- 7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侠客行(十一)
- 721 第一百二十章 侠客行(十二)
- 7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侠客行(十三)
- 7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侠客行(十四)
- 7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侠客行(十五)
- 7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侠客行(十六)
- 7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侠客行(十七)
- 7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侠客行(十八)
- 7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侠客行(十九)
- 7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侠客行(完)
- 7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逆臣(一)
- 731 第一百三十章 逆臣(二)
- 7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臣(三)
- 7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逆臣(四)
- 7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逆臣(五)
- 7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逆臣(六)
- 7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逆臣(七)
- 7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逆臣(八)
- 7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臣(九)
- 7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臣(十)
- 7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逆臣(十一)
- 741 第一百四十章 逆臣(十二)
- 7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
- 7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逆臣(十四)
- 7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逆臣(十五)
- 7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臣(十六)
- 7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臣(十七)
- 7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逆臣(十八)
- 7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逆臣(十九)
- 7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逆臣(二十)
- 7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逆臣(二十一)
- 751 第一百五十章 逆臣(二十二)
- 7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臣(二十三)
- 7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逆臣(二十四)
- 7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逆臣(二十五)
- 7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逆臣(二十六)
- 7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逆臣(二十七)
- 7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逆臣(二十八)
- 7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逆臣(二十九)
- 7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逆臣(三十)
- 7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逆臣(三十一)
- 761 第一百六十章 逆臣(三十二)
- 7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逆臣(三十三)
- 7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逆臣(三十四)
- 7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逆臣(三十五)
- 7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逆臣(三十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 波及(二)
第七章 波及(二)
广州收复,能够回到家乡,这是寄居此间的广州百姓们的共同意愿。广州收复的消息传来,当即便是引发了一阵欢庆的风潮。但是欢庆过后,对于什么时候能够重归故里,百姓们还是免不了要产生些许担忧的情愫——虽说,他们都是信得过陈凯的,但毕竟这一次据说是明军的联合作战,而广州城的地位摆在那里,总会有人为此而进行争夺。
忐忑的心情没有持续几天,潮州城的漳泉潮惠四府巡抚衙门便向潮州的各处广州百姓聚居区下达了通知,申明陈凯已经与西宁王李定国商议妥当,巡抚衙门会分批派船护送广州百姓还乡。政令下达,所经之处更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潮州府城南部,曾经那片因土地、官缺等原因爆发过械斗的土地上,引自韩江的水渠将广州百姓的聚居区和潮州百姓的村落一分为二,江水静静的流淌着,在一个个分岔路口,如同是主动脉分向毛细血管似的,融入两边的田土。
水渠上建起了一座木桥,桥上总有百姓来来往往。春耕的事情,广州百姓们基本上已经不愿去做了,多是给周边的潮州地主和自耕农们打起了零工。有的去修整田埂、有的去清理杂草、最不乏见的便是帮忙修建和维护那些用来稻田养鱼的田亩,比之大规模出现刚刚一两年的潮州,这在广州那边算不得太稀罕的,很多人都是行家里手,有些老农给予的建议甚至比质测学堂培训那些技术员还要来得有效。
大捷,并没有影响到本地的生产、生活,眼下虽说是还在正月里,但是为了春耕,前期的准备也已经早早开始了,到处的忙碌的景象。
夕阳西下,打零工的广州百姓们从桥上陆陆续续的回家。疲惫,最是免不了的,农活儿从来就没有轻松的,不过走在桥上,一个个的无不是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我与东家说好了,工钱每日一结,不似去岁时每五天一结了。”
“你昨天说的告诉他快走了,但是定不下日子?”
“当然啦,巡抚衙门都下令了,他若是不依,我也不给他做了,反正都是打零工,在哪做不得。”
“……”
桥上,两个汉子操着广州本地的口音聊着工钱的事情。刚刚下桥的也有几个汉子,却想得已然更早了许多。
“哎,一别四载,真不知道状元坊那边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被那些狗藩兵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这还真不好说,不是之前听人说过吗,说是那些混蛋在城里面养马。我呸,那可是广州城啊,商贾云集所在,从来都是极富贵的,他们居然用来养马!”
“养马还是好的,四年前城破时是屠城,杀了多少人啊,这回又是破城,听说进了城的王师也把那些狗藩兵和他们的狗崽子们都杀了个尸山血海出来,连那个尚逆都给剐了。解气,是真的解气,可是死了那么多人,就怕影响到城里面的风水,保不齐还是要找庙里的师傅做做法事才能确保家宅平安。”
“其实去观里面找位道长也行,游方道士就算了,这么重的煞气,总要找个仙风道骨,有大神通的才好镇得住。”
“……”
百姓三三两两的走过,另一侧,几个潮州百姓聚在一起,看着那些远去的广州百姓,亦是不免发出了窃窃私语。
“听说他们回去了就是两倍的田亩补偿,嗞嗞。”
“当初广州城里死了那么多人,这些人活下来都命大的,羡慕也没用。再者说了,回去了,原本的家当也早就没了,还不是要重新起家业?”
“说的也是,有功夫叹息,还不如想想回来买块儿地的事情呢。”
“你还想这个啊,官府真的拿来出售,好地也都落在了那些老爷们的手里。”
“拣块儿便宜的也是份家当啊,你还不许我想想嘛?”
“……”
四年前来时,地方上物议沸腾,甚至闹出了土客之争,是陈凯以着个人威望压了下去。现如今,陈凯兑现承诺,这些寄居在此,多已与周边环境和人们都熟稔了的广州百姓便要重新踏上了还乡的旅途。之于那些牵挂较少的还好,可是对于娶了本地的媳妇、或是嫁了本地郎的,他们或是他们的妻室就总免不了要承受一份亲情的割舍。
民间,百姓们或喜或忧,亦喜亦忧。很快的,陈凯下达了命令,任命了几位巡抚衙门的官员和赞画出任广州府和惠州府的地方官,他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组织在潮州的广州百姓返乡。
当初离开广州时,陈凯是以坊巷为单位组织百姓的。这一遭,也是按照坊巷,依旧是由巡抚衙门组织抽签,抽到前面的先走,抽到后面的就后走。几天过后,已经是二月了,由巡抚衙门派遣本地守军护送,最先抽到的状元坊的百姓们来到潮州府城城南的码头,按部就班的登上行船,与那些前往广州府和惠州府赴任的百里侯们一并顺流而下。
韩江两岸的风光,在来的时候,他们多是已经见过的了。但是这一次的离开,其中的大多数或许此生都不复再回,对于这片在漂泊他乡的日子里的蔽身之所,已经是能看一眼便是一眼的了。
“再见了,潮州,我们要回家了!”
船,顺流而下,随后在海澄、在南澳转乘扛得住近海波涛的海船,缓缓的向西驶去。
潮州,这些年收容了大批广州百姓,除了这里,中左所亦有万余百姓寄居于此。陈凯已经向郑成功写了书信,郑成功那边也下令组织海船运输。只不过,福建的船近来过于繁忙,无论是走近海的、还是走远海的,不管是战船、还是民船,已经忙得连必要的维护,以及船员休整的时间都没有了,能够挤出来的运力自然也是微乎其微的。
陈凯是九月时启程离开的,尤其是十月初正式从南澳岛出发前往广州,对于福建的情况就所知甚少了。
从十月初到现在,三四个月的时间,福建早前的变化巨大,能够变化的地方便微乎其微了。于汀州府,明军按照陈凯临行前的布置,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力施压,逐步蚕食掉了除汀州府城外的全部县城、卫所,已经将汀州绿营和来援的南赣绿营一部压缩在了汀州府城。
而在建宁府那里,郑成功在腊月时与来援的清军会战,小挫虏师,凭借着兵力的优势将其驱逐出了建宁府的地盘,并且控制了仙霞关。但是,建宁府和邵武府的那些与江西相通的关卡,则依旧控制在清军的手里,明军很是发动过几次进攻,但似乎清廷下达了严令,使得他们绝不敢放弃这些在福建最后的控制区,几番厮杀下来都是烈度颇高的,明军最终也没能得逞。
近期,战事区域平缓,但是福建一省在前两年的经济战中却是被折腾得破败已极。早前,明军翻脸不认人之前,这些问题都是由清廷的福建官场负责的,他们对这个也不甚上心,清剿的清剿、开粥场的开粥场,但是归根到底,招抚银是不能断的,大伙儿都指着这个发家致富呢。
可是现在,明军几乎收复了福建全境,控制区急速扩大的同时,这个包袱自然也免不了要背在了身上,恢复本地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最起码他们是要撑到今年夏收。而且以着福建这个本就是粮食输入省的旧有状况,也不过是稍稍缓解罢了。
福州城,郑成功已经开始将军政的大本营向此地迁移,盖因为中左所那里于如今的福建战场,已经显得过于偏僻了,想要更好的掌控福建全局,福州才是最佳的选择。
招讨大将军的行辕建在城西,这里距离码头算不得太远,可以更快的发送和接收消息。此时此刻,看着那些从福建各府县陆陆续续送来的相关报告,郑成功的头已经都大了几寸了似的,派出去的官员处处都是要钱粮的,现在中左所、泉州府、漳州府的库存都在直线下降,经闽江发往福州府、建宁府、邵武府、延平府等处的船舶络绎不绝,水道繁忙之处,比之清军入关前都不遑多让。
节堂之上,郑成功高踞其上,如郑泰、卢若腾、沈佺期、叶翼云、潘庚钟等大批官员、幕僚们分列其下。
“今日的粮饷之议暂且不谈,本国公以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段时间,本国公厘清庶务,有诸君襄助,受益良多,但是根据情报显示,虏廷已经派遣了和硕郑亲王世子济度率领八旗军南下。虏师尚在路上,可本国公须得尽早开始准备,所以从五日之后便不再处理这些民政事务。”
“本国公已经决定,任命前巡抚浙东温、处、宁、台四府,兵部尚书卢公若腾代理福建巡抚一职,负责总揽民政全局;任命漳泉分守道叶翼云代理福建布政使;任命招讨大将军行辕参军潘庚钟代理福建按察使;任命广东潮州府学教导陈鼎为福建提学道;任命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福建巡按沈佺期为福建按察副使,提调全省惠民药局。这些任命,本国公会立刻发往安龙行在,供天子和朝廷批复。”
批复,对于明廷中枢式微的当下,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不准的可能性的。更何况,现在郑氏集团已经与李定国事先联手,这二者已经构成了明廷内部保皇派的最大的两个桩脚,更是朝廷继续仰仗的存在,莫说是郑成功举荐巡抚、布政使什么的了,就算是举荐个总督、经略,乃至是督师大学士,只怕是朝堂上也不会闹出太大的异议来。
这就已经等于是任命下达了,其余的一些更低层次的官员的任命,则会以公文的形势宣布。此间受命的一众官员站起身来,向郑成功的举荐行礼如仪,包括今天在内的五天之后,他们完成了各个衙门的构建工作,就可以正式负责起福建一省的民政事务了。
“任命已经下达了,诸君还需抓紧一切时间。接下来,继续商讨关于延平府沙县的赈济事项……”
自从攻克了仙霞关,郑成功就将所有军务都交给了一线的将帅们,而他则赶回福州坐镇。果不其然,早前的摧枯拉朽随着饥饿的声音不断的传来,对内的安抚工作便迅速取代了军事进攻,成为了福建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招讨大将军行辕为中心,郑成功任命府县官员,通过这些明廷的地方官来实现对各地的掌握。安抚、赈济的工作按部就班的展开,繁杂,但却并非不能胜任,直到了陈凯的书信送到案前,郑成功从那字里行间看清楚了当前粤西文官集团乃至是朝廷中的官僚集团的态度,便毫不犹豫的下达了相关的任命。
当然,巡抚衙门依旧是要向他负责,而非是远在安龙的朝廷。这是距离的问题,更是资源和权利的合理使用。只不过,郑成功暂且还没有一个麻贵、满桂、马世龙曾经坐过的武经略的官职,但是他的招讨大将军的头衔实际上已经拥有了节制一方军政事务的权利。
会议进行了良久,相关的处置也以着最快的速度发出去。明军在福建的兵力不弱,但若是百姓得不到安抚,那便是处处烽火,到时候外有强敌,他们只怕是比起刘清泰和佟国器也未必好过到哪去了。
福建的行政体系重建,这些官员皆与郑成功有着颇为紧密的关系。除了这些人以外,其他的官员们也都在为了扩张为整个福建所突然产生的那些军事、政治工作而奔忙着。这里面,如冯澄世,便是担着极大责任的,他负责的军器局要供应着数万大军的武器、防具,光是日常的消耗就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字。
经过了去年的盲目加班,军器局的产能随着制度的恢复,以及工匠们的不断病愈也渐渐的恢复如初,只是内里的死气沉沉,却依旧是若有若无的存在着。
军器局的公事房里,冯澄世奋笔疾书。经过了去年下半年的征战,明军似乎已经开始着力反攻了,为此,冯澄世打算重新启动陈凯当年的计划——继续复制灵铳,借此来提高明军的攻城能力。
向郑成功的谏言还在书写着,时不时的,冯澄世还会停下笔来,重新斟酌一下用词什么的。所幸,思路是顺畅的,很快这份报告也就写完了。封好了信封,冯澄世便唤了一声,准备派人将其送往福州那里。但是,进来的却并非是贴身的随从,却是那个监工王富贵,满头大汗的冲进来,也顾不得重新关上房门,直接凑到了冯澄世的耳畔,将他刚刚得知的事情大致说来。
“竟有此事?”
忐忑的心情没有持续几天,潮州城的漳泉潮惠四府巡抚衙门便向潮州的各处广州百姓聚居区下达了通知,申明陈凯已经与西宁王李定国商议妥当,巡抚衙门会分批派船护送广州百姓还乡。政令下达,所经之处更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潮州府城南部,曾经那片因土地、官缺等原因爆发过械斗的土地上,引自韩江的水渠将广州百姓的聚居区和潮州百姓的村落一分为二,江水静静的流淌着,在一个个分岔路口,如同是主动脉分向毛细血管似的,融入两边的田土。
水渠上建起了一座木桥,桥上总有百姓来来往往。春耕的事情,广州百姓们基本上已经不愿去做了,多是给周边的潮州地主和自耕农们打起了零工。有的去修整田埂、有的去清理杂草、最不乏见的便是帮忙修建和维护那些用来稻田养鱼的田亩,比之大规模出现刚刚一两年的潮州,这在广州那边算不得太稀罕的,很多人都是行家里手,有些老农给予的建议甚至比质测学堂培训那些技术员还要来得有效。
大捷,并没有影响到本地的生产、生活,眼下虽说是还在正月里,但是为了春耕,前期的准备也已经早早开始了,到处的忙碌的景象。
夕阳西下,打零工的广州百姓们从桥上陆陆续续的回家。疲惫,最是免不了的,农活儿从来就没有轻松的,不过走在桥上,一个个的无不是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我与东家说好了,工钱每日一结,不似去岁时每五天一结了。”
“你昨天说的告诉他快走了,但是定不下日子?”
“当然啦,巡抚衙门都下令了,他若是不依,我也不给他做了,反正都是打零工,在哪做不得。”
“……”
桥上,两个汉子操着广州本地的口音聊着工钱的事情。刚刚下桥的也有几个汉子,却想得已然更早了许多。
“哎,一别四载,真不知道状元坊那边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被那些狗藩兵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这还真不好说,不是之前听人说过吗,说是那些混蛋在城里面养马。我呸,那可是广州城啊,商贾云集所在,从来都是极富贵的,他们居然用来养马!”
“养马还是好的,四年前城破时是屠城,杀了多少人啊,这回又是破城,听说进了城的王师也把那些狗藩兵和他们的狗崽子们都杀了个尸山血海出来,连那个尚逆都给剐了。解气,是真的解气,可是死了那么多人,就怕影响到城里面的风水,保不齐还是要找庙里的师傅做做法事才能确保家宅平安。”
“其实去观里面找位道长也行,游方道士就算了,这么重的煞气,总要找个仙风道骨,有大神通的才好镇得住。”
“……”
百姓三三两两的走过,另一侧,几个潮州百姓聚在一起,看着那些远去的广州百姓,亦是不免发出了窃窃私语。
“听说他们回去了就是两倍的田亩补偿,嗞嗞。”
“当初广州城里死了那么多人,这些人活下来都命大的,羡慕也没用。再者说了,回去了,原本的家当也早就没了,还不是要重新起家业?”
“说的也是,有功夫叹息,还不如想想回来买块儿地的事情呢。”
“你还想这个啊,官府真的拿来出售,好地也都落在了那些老爷们的手里。”
“拣块儿便宜的也是份家当啊,你还不许我想想嘛?”
“……”
四年前来时,地方上物议沸腾,甚至闹出了土客之争,是陈凯以着个人威望压了下去。现如今,陈凯兑现承诺,这些寄居在此,多已与周边环境和人们都熟稔了的广州百姓便要重新踏上了还乡的旅途。之于那些牵挂较少的还好,可是对于娶了本地的媳妇、或是嫁了本地郎的,他们或是他们的妻室就总免不了要承受一份亲情的割舍。
民间,百姓们或喜或忧,亦喜亦忧。很快的,陈凯下达了命令,任命了几位巡抚衙门的官员和赞画出任广州府和惠州府的地方官,他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组织在潮州的广州百姓返乡。
当初离开广州时,陈凯是以坊巷为单位组织百姓的。这一遭,也是按照坊巷,依旧是由巡抚衙门组织抽签,抽到前面的先走,抽到后面的就后走。几天过后,已经是二月了,由巡抚衙门派遣本地守军护送,最先抽到的状元坊的百姓们来到潮州府城城南的码头,按部就班的登上行船,与那些前往广州府和惠州府赴任的百里侯们一并顺流而下。
韩江两岸的风光,在来的时候,他们多是已经见过的了。但是这一次的离开,其中的大多数或许此生都不复再回,对于这片在漂泊他乡的日子里的蔽身之所,已经是能看一眼便是一眼的了。
“再见了,潮州,我们要回家了!”
船,顺流而下,随后在海澄、在南澳转乘扛得住近海波涛的海船,缓缓的向西驶去。
潮州,这些年收容了大批广州百姓,除了这里,中左所亦有万余百姓寄居于此。陈凯已经向郑成功写了书信,郑成功那边也下令组织海船运输。只不过,福建的船近来过于繁忙,无论是走近海的、还是走远海的,不管是战船、还是民船,已经忙得连必要的维护,以及船员休整的时间都没有了,能够挤出来的运力自然也是微乎其微的。
陈凯是九月时启程离开的,尤其是十月初正式从南澳岛出发前往广州,对于福建的情况就所知甚少了。
从十月初到现在,三四个月的时间,福建早前的变化巨大,能够变化的地方便微乎其微了。于汀州府,明军按照陈凯临行前的布置,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力施压,逐步蚕食掉了除汀州府城外的全部县城、卫所,已经将汀州绿营和来援的南赣绿营一部压缩在了汀州府城。
而在建宁府那里,郑成功在腊月时与来援的清军会战,小挫虏师,凭借着兵力的优势将其驱逐出了建宁府的地盘,并且控制了仙霞关。但是,建宁府和邵武府的那些与江西相通的关卡,则依旧控制在清军的手里,明军很是发动过几次进攻,但似乎清廷下达了严令,使得他们绝不敢放弃这些在福建最后的控制区,几番厮杀下来都是烈度颇高的,明军最终也没能得逞。
近期,战事区域平缓,但是福建一省在前两年的经济战中却是被折腾得破败已极。早前,明军翻脸不认人之前,这些问题都是由清廷的福建官场负责的,他们对这个也不甚上心,清剿的清剿、开粥场的开粥场,但是归根到底,招抚银是不能断的,大伙儿都指着这个发家致富呢。
可是现在,明军几乎收复了福建全境,控制区急速扩大的同时,这个包袱自然也免不了要背在了身上,恢复本地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最起码他们是要撑到今年夏收。而且以着福建这个本就是粮食输入省的旧有状况,也不过是稍稍缓解罢了。
福州城,郑成功已经开始将军政的大本营向此地迁移,盖因为中左所那里于如今的福建战场,已经显得过于偏僻了,想要更好的掌控福建全局,福州才是最佳的选择。
招讨大将军的行辕建在城西,这里距离码头算不得太远,可以更快的发送和接收消息。此时此刻,看着那些从福建各府县陆陆续续送来的相关报告,郑成功的头已经都大了几寸了似的,派出去的官员处处都是要钱粮的,现在中左所、泉州府、漳州府的库存都在直线下降,经闽江发往福州府、建宁府、邵武府、延平府等处的船舶络绎不绝,水道繁忙之处,比之清军入关前都不遑多让。
节堂之上,郑成功高踞其上,如郑泰、卢若腾、沈佺期、叶翼云、潘庚钟等大批官员、幕僚们分列其下。
“今日的粮饷之议暂且不谈,本国公以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段时间,本国公厘清庶务,有诸君襄助,受益良多,但是根据情报显示,虏廷已经派遣了和硕郑亲王世子济度率领八旗军南下。虏师尚在路上,可本国公须得尽早开始准备,所以从五日之后便不再处理这些民政事务。”
“本国公已经决定,任命前巡抚浙东温、处、宁、台四府,兵部尚书卢公若腾代理福建巡抚一职,负责总揽民政全局;任命漳泉分守道叶翼云代理福建布政使;任命招讨大将军行辕参军潘庚钟代理福建按察使;任命广东潮州府学教导陈鼎为福建提学道;任命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福建巡按沈佺期为福建按察副使,提调全省惠民药局。这些任命,本国公会立刻发往安龙行在,供天子和朝廷批复。”
批复,对于明廷中枢式微的当下,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不准的可能性的。更何况,现在郑氏集团已经与李定国事先联手,这二者已经构成了明廷内部保皇派的最大的两个桩脚,更是朝廷继续仰仗的存在,莫说是郑成功举荐巡抚、布政使什么的了,就算是举荐个总督、经略,乃至是督师大学士,只怕是朝堂上也不会闹出太大的异议来。
这就已经等于是任命下达了,其余的一些更低层次的官员的任命,则会以公文的形势宣布。此间受命的一众官员站起身来,向郑成功的举荐行礼如仪,包括今天在内的五天之后,他们完成了各个衙门的构建工作,就可以正式负责起福建一省的民政事务了。
“任命已经下达了,诸君还需抓紧一切时间。接下来,继续商讨关于延平府沙县的赈济事项……”
自从攻克了仙霞关,郑成功就将所有军务都交给了一线的将帅们,而他则赶回福州坐镇。果不其然,早前的摧枯拉朽随着饥饿的声音不断的传来,对内的安抚工作便迅速取代了军事进攻,成为了福建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招讨大将军行辕为中心,郑成功任命府县官员,通过这些明廷的地方官来实现对各地的掌握。安抚、赈济的工作按部就班的展开,繁杂,但却并非不能胜任,直到了陈凯的书信送到案前,郑成功从那字里行间看清楚了当前粤西文官集团乃至是朝廷中的官僚集团的态度,便毫不犹豫的下达了相关的任命。
当然,巡抚衙门依旧是要向他负责,而非是远在安龙的朝廷。这是距离的问题,更是资源和权利的合理使用。只不过,郑成功暂且还没有一个麻贵、满桂、马世龙曾经坐过的武经略的官职,但是他的招讨大将军的头衔实际上已经拥有了节制一方军政事务的权利。
会议进行了良久,相关的处置也以着最快的速度发出去。明军在福建的兵力不弱,但若是百姓得不到安抚,那便是处处烽火,到时候外有强敌,他们只怕是比起刘清泰和佟国器也未必好过到哪去了。
福建的行政体系重建,这些官员皆与郑成功有着颇为紧密的关系。除了这些人以外,其他的官员们也都在为了扩张为整个福建所突然产生的那些军事、政治工作而奔忙着。这里面,如冯澄世,便是担着极大责任的,他负责的军器局要供应着数万大军的武器、防具,光是日常的消耗就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字。
经过了去年的盲目加班,军器局的产能随着制度的恢复,以及工匠们的不断病愈也渐渐的恢复如初,只是内里的死气沉沉,却依旧是若有若无的存在着。
军器局的公事房里,冯澄世奋笔疾书。经过了去年下半年的征战,明军似乎已经开始着力反攻了,为此,冯澄世打算重新启动陈凯当年的计划——继续复制灵铳,借此来提高明军的攻城能力。
向郑成功的谏言还在书写着,时不时的,冯澄世还会停下笔来,重新斟酌一下用词什么的。所幸,思路是顺畅的,很快这份报告也就写完了。封好了信封,冯澄世便唤了一声,准备派人将其送往福州那里。但是,进来的却并非是贴身的随从,却是那个监工王富贵,满头大汗的冲进来,也顾不得重新关上房门,直接凑到了冯澄世的耳畔,将他刚刚得知的事情大致说来。
“竟有此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