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0 第一百七十九章:兵不厌诈
- 311 第一百八十章:事成了
- 312 第一百八十一章:找不着人了
- 313 第一百八十二章:天下之大,你在何方
- 314 第一章:被拐卖的少女
- 315 第二章:大叔,救救我!
- 316 第三章:一路同行
- 317 第四章:五头饿狼
- 318 第五章:遇上水贼了
- 319 第六章:跟着他!
- 320 第七章:这一路可不容易
- 321 第八章:你连她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
- 322 第九章:我病了,你看着办吧
- 323 第十章:我是一只顽强的八爪鱼
- 324 第八章:流民来了!
- 325 第九章:反贼
- 326 第十章:大叔,我真的喜欢你
- 327 第十四章:怎么是你!
- 328 第十五章:北上回京
- 329 第十六章:我是妾室还是继室……
- 330 第十七章:她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 331 第十八章:莫名其妙的小宫女
- 332 第十九章:危机四伏的日子还真不习惯
- 333 第二十章:回家了
- 334 第二十一章:惨烈的过去
- 335 第二十二章:我想知道更多
- 336 第二十三章:我什么都想起来了!
- 337 第二十四章:新生
- 338 第二十五章:是谁指使的
- 339 第二十六章:世子之争
- 340 第二十七章:又遇上了和敬公主!
- 341 第二十八章:送你去和亲
- 342 第二十九章:捅破了窗户纸
- 343 第三十章:终于分家了
- 344 第三十一章:圣上的心思
- 345 第三十二章:不争气的徐荣
- 346 第三十三章:圣上容不下大司马了
- 347 第三十四章:即将过门的柳家女
- 348 第三十五章: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 349 第三十六章:激烈的辩论
- 350 第三十七章:暗流涌动
- 351 第三十八章:冤家路窄
- 352 第三十九章:认清你的身份
- 353 第四十章:咱们两家还真有缘分呀!
- 354 第四十一章:设个套给你们钻!
- 355 第四十二章:谈买卖就掏钱吧
- 356 第四十三章:钱财乃身外之物
- 357 第四十四章:贵不可言
- 358 第四十五章:晋国公府犯事了
- 359 第四十六章:从轻发落吧!
- 360 第四十七章:那就革职查办吧
- 361 第四十八章:你的力量,我收下了
- 362 第四十九章:不大对劲的刘氏
- 363 第五十章:受尽折磨
- 364 第五十一章:你该死了
- 365 第五十二章:美貌娇妻
- 366 第五十三章:耍的就是你
- 367 第五十四章:合谋
- 368 第五十五章:晕厥
- 369 第五十六章:中毒
- 370 第五十七章:到底是谁
- 371 第五十八章:步步紧逼的死神
- 372 第五十九章:翻出了旧案子
- 373 第六十章:再进宫
- 374 第六十一章:无事不登三宝殿
- 375 第六十二章:灵符
- 376 第六十三章:不成也得成
- 377 第六十四章:哀家要看的是灵符!
- 378 第六十五章:不顾情面的太后
- 379 第六十六章:母女情分,到此为止
- 380 第六十七章:造孽啊!
- 381 第六十八章:解药
- 382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 383 第七十章:谈判(下)
- 384 第七十一章:你不仁我不义
- 385 第七十二章:天花
- 386 第七十三章:不遵守承诺
- 387 第七十四章:太后病得不轻!
- 388 第七十五章:大司马将军回来了
- 389 第七十六章:朕早就想弄死你们一家子!
- 390 第七十七章:我还活着吗
- 391 第七十八章:都活着,挺好
- 392 第七十九章:再打一架如何?
- 393 第八十章:帝王的末路
- 394 第八十一章:请太后下旨赐死他们吧!
- 395 第八十二章:你们李氏皇族的人真能耐
- 396 第八十三章:携天子以令诸侯
- 397 第八十四章:你们能获救都要感谢安王殿下!
- 398 第八十五章:另外半张夜宴图
- 399 第八十六章:晋国公府想翻身?
- 400 第八十七章:自投罗网?
- 401 第八十八章:请向安王妃殿下行礼!
- 402 第八十九章:晋国公发狂了
- 403 第九十章:我宁愿声名狼藉
- 404 第九十一章:和事佬
- 405 第九十二章:大伯父是个奇葩
- 406 第九十三章:我是来救你们的
- 407 第九十四章:打地鼠好玩吗
- 408 第九十五章:请徐太后主持公道吧
- 409 第九十六章:还是那个普济庵
- 410 第九十七章:一查到底
- 411 第九十七章:你们本就该死
- 412 第九十八章:我知道一切
- 413 第九十九章:原来如此
- 414 第一百章:往事难追
- 415 第一百零一章:为了名声,你就答应吧
- 416 第一百零二章:驾崩
- 417 第一百零三章:传位
- 418 第一百零四章:太皇太后娘娘出事了
- 419 第一百零五章:逼宫
- 420 第一百零六章:救驾
- 421 第一百零七章:新君继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这一路可不容易
第七章:这一路可不容易
她那时就准备将手里的雀拿出来,但贺荣说道:“这些木雕都是夫人的手艺,我们是要追着这些线索找夫人的。”
何皎皎心道:自己根本不知道手中木雕的来源,若是告诉贺荣和徐策,难道要随意编一个“何时在何处得到”的谎话么?那定是不成的。可若是说实话,那就必定要把自己失忆的真相说出来。自己本就来历不明,还失忆了?鬼才信呢!人家定会以为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徐策一把将木雕从她手里抢过。
他的呼吸越发地急切了。
傅锦仪的手艺,他见过无数次。
他后来也从傅锦仪口中学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两个不同的手艺人雕刻出来的作品也绝对会有差别。若是存在两个几乎完全相同、差别小到微不可计的作品,那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是同一人,连师徒都无法做到这个程度。
徐策一手拿着小雀儿,一手从袖子里掏了一张纸出来瞧。他本就很熟悉傅锦仪的手艺,一一比对之后更加确认了。
“这玩意儿是从哪里买的。”他问道。
“我是从,从……”何皎皎呼吸一滞,一咬牙道:“从京城买的!”
什么?京城?
徐策和周遭人对视一眼。
“大将军,京城都翻了三遍了!”一位武士回禀道:“难道还有我们疏漏的地方?”
徐策却是沉了眸子。
“走,我们回京城。”他命令道:“京城那么大,总有疏漏之处,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我怀疑一种可能。锦仪她或许是被困住了,走不出来,有人刻意将她藏起来。木雕能流传到市面上,并非她换钱求生,而是在向我们求救!你们应该记得,当年七公主被刺杀那件事,她和……当朝皇后,一同被送进了宗人府。”
贺荣恍然大悟。
那是一场劫难,那个时候,就是将军夫人用木雕的法子,朝外传出了最重要的消息。
“对!回京城!赶紧回去!”他也跟着道。
徐策飞身上马,手里还拎着何皎皎:“将这个丫头一块儿带上!”
***
何皎皎谎称自己是从京城买来,也是存了心思的。
因为……京城是北边,离淮南三千里地了!这么长的路,慢赶要走一个月,紧赶着也要半个月啊!这些时间,都是她必须要争取的!
半个月的朝夕相处,或许,她就真的能找到机会,得到徐大叔的认可呢?
她脑子里不禁胡思乱想起来,浑身散架了的骨头也不觉得疼了。
此时的她正飞马狂奔。
几个武士们御马环绕在她身侧,徐策走在最前。这一路下来,若不是心里一口气撑着,何皎皎早就累瘫了。
这群大男人还真不懂得怜香惜玉啊!至于跑这么快吗!
呃……话说,那个小雀儿的木雕,她只是拿来试试,不想大家真相信了。
好吧,不论如何她是跟了徐大叔了。只是可怜了徐大叔的正室夫人,徐大叔在外奔波找人,如今自己给他指了个完全错误的方向……八成是找不到的。
哎哎哎,徐大叔的正室夫人究竟是谁呢!自己心心念念要嫁给徐大叔,上头压着这么个正室,还真是很恼火啊!
何皎皎忍不住想到:若是这位夫人一辈子都找不着,那反倒便宜了自己……啊呸呸呸!这是何等偏执恶毒的念头啊!人家徐大叔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就这般诅咒他的夫人?!
那么,还是祝福他赶紧找到那位夫人吧……
何皎皎的脑子里越发混乱。
“到店了,兄弟们打尖!”贺荣勒马喊了一声,后头人都跟着停下来。荒郊野外遇上个客栈是不容易的,一个武士下马进店,叫了老板出来。那老板很快请众人进屋,先端上了茶。
何皎皎趴在马鞍上,似乎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许久,她一瘸一拐地从马背上爬下来。
她的确会骑马,而且还骑得不错。但长途跋涉的飞奔显然不是出色的骑术就能适应的。
这一身的细皮嫩肉,短短几日下来,她大腿内侧的皮都给磨破了。饶是如此,她也不敢叫一声苦,喊一声疼。
“徐大叔,贺大哥,张大哥,这是你们昨日换下来的衣裳。”她紧接着从马鞍后头扯下来一只青面包裹,打开了递给徐策。
里头有几件银鼠皮袄子,磨破了的衬里已经被缝补地完好无损,线头的痕迹都很浅淡。
徐策有些不耐烦地接过来。
“你什么都不用做,老老实实地就可以了。这种活儿我们出门在外的人,哪个不会……”
“哎哎,大将军,您这是什么话!”贺荣嘻嘻笑道:“我们这些粗人,怎能和人家小姑娘的手艺相比?你瞧瞧,咱们平日里洗个衣裳、缝个补丁,都推三阻四地不得力,新衣裳很快就成了旧衣裳。再看何小姐,洗得干干净净、补得整整齐齐,面上都看不出补丁的痕迹,和崭新一般了。”
徐策没好气地将属于他的皮袄扔了过去。
“何小姐,我家将军就是个不会说话的,你担待些!”贺荣接过来笑道:“大将军不乐意,我们兄弟可是很乐意的!谁不喜欢穿着干净整洁的衣裳呀!”
何皎皎腼腆一笑。
“徐大叔是贵人,我这手艺还是太粗糙了,等我日后精进了,自然能入了大叔的眼。”她满面含羞地看一眼徐策。
徐策颇有些手足无措。
这个何皎皎,和从前的小薛氏真的不一样。
小薛氏是李氏塞给他的,又是薛家人,嫁给他就是为着他的地位权势、甚至是为了给李氏当眼线。这样的人和他势不两立。
可何皎皎只是个孤苦少女。
要说图他的身份地位?那可不见得。这是荒郊野外,荒无人烟,可不是看重律法的京城。说句难听的,若自己享用了何皎皎的身子、又把人家抛弃,她是半点办法都没有的。冒这么大风险伺候自己,真是图名利的?
小薛氏一进门就是贵妾,人家何皎皎可说了,妾室的名分都不要,就当个小丫头。
出于种种考虑,徐策实在没办法对何皎皎下毒手。
“大叔的鞋子该换了,我这儿还新作了一双鞋垫,是用张大哥坏了的那件皮裤子改出来的。您试试。”何皎皎不由分说,抢过了徐策刚换下来的鞋子。
她从怀里把昨日缝好的鞋垫压进去,皱着眉头道:“还是大了些,我再改改。”说罢又收起来。
贺荣在边上看着,忍不住道:“大将军,您谢谢人家吧。一个小姑娘,跟着咱们风餐露宿骑马狂奔,本就辛苦;咱们夜里修整的时候,人家还挑着灯缝衣裳、纳鞋垫。您没瞧见,她真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女儿,一双手细腻雪白,从前是没吃过苦的。如今才几日,手上都是一个个的大水泡。她不容易了!”
徐策点了点头。
“这一路上,你和我们同行是为着找我的夫人,自然有功。你又伺候我们饮食起居,有苦劳。等到了京城,我认你做我们徐家的亲戚,赏你千两黄金,再给你找个有身份的体面郎君,风风光光嫁出去做正房夫人,绝不会亏了你。”他缓慢而清晰地道。
贺荣又差点喷出一口茶。
只是何皎皎倒没跳起来。
“多谢徐大叔好意。”她轻轻吸了一口气,乖巧道:“我只跟大叔走这一路,到时候大叔真不要我,我也没有办法。只是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叔会知道我的好。”
徐策不耐地摆了摆手:“随你怎样。我们兄弟几个在外头吃一顿,你自己去隔壁的棚子里头吃。”
何皎皎恭敬地行一礼,从刚端上来的酒菜里头拿了一只馒头,自个儿出去啃。
不一会儿大家吃完了。
“将军,前头有流民,一大片呢。”贺荣先出去瞧了一会儿,回来禀道:“要不要绕路。”
“今年冬日没有发生雪灾,为什么会有流民?”徐策问道。
“听他们说,是有一队从京城逃出去的反贼,沿途打家劫舍,火烧村落,民不聊生。故而这附近的一个镇子、十几个村子的人都不敢留了,忙着举家逃难,就成了这般。”贺荣鄙夷道:“这群人啊,从前也是吃皇粮的!如今可成了货真价实的反贼!”
“都做了反贼了,还端着什么礼义呢?”徐策冷笑:“他们在京城中战败,落荒而逃,一路上总要有军饷粮草供应。若没有了,就只能抢。”
其实不单是谋反的人会放下礼义廉耻去抢,从前西北打仗的时候,连正经的兵马都要靠搜刮来养活。
“那咱们……”
“绕路吧。”徐策挥手:“咱们才五个人,杯水车薪,帮不了他们。”
主要是,他们一行人个个非富即贵,衣冠体面;带的箱子里还装着上万两金银以备花用。逃难的灾民们和那些被逼谋反的人一样,从前是良家人,如今统统不是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快要饿死的人抢了他们就能活下去,那是抢还是不抢呢?到时候引起了哄乱,自己这边又该不该还手呢?最后真打起来,难道还要见血不成?
何皎皎心道:自己根本不知道手中木雕的来源,若是告诉贺荣和徐策,难道要随意编一个“何时在何处得到”的谎话么?那定是不成的。可若是说实话,那就必定要把自己失忆的真相说出来。自己本就来历不明,还失忆了?鬼才信呢!人家定会以为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徐策一把将木雕从她手里抢过。
他的呼吸越发地急切了。
傅锦仪的手艺,他见过无数次。
他后来也从傅锦仪口中学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两个不同的手艺人雕刻出来的作品也绝对会有差别。若是存在两个几乎完全相同、差别小到微不可计的作品,那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是同一人,连师徒都无法做到这个程度。
徐策一手拿着小雀儿,一手从袖子里掏了一张纸出来瞧。他本就很熟悉傅锦仪的手艺,一一比对之后更加确认了。
“这玩意儿是从哪里买的。”他问道。
“我是从,从……”何皎皎呼吸一滞,一咬牙道:“从京城买的!”
什么?京城?
徐策和周遭人对视一眼。
“大将军,京城都翻了三遍了!”一位武士回禀道:“难道还有我们疏漏的地方?”
徐策却是沉了眸子。
“走,我们回京城。”他命令道:“京城那么大,总有疏漏之处,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我怀疑一种可能。锦仪她或许是被困住了,走不出来,有人刻意将她藏起来。木雕能流传到市面上,并非她换钱求生,而是在向我们求救!你们应该记得,当年七公主被刺杀那件事,她和……当朝皇后,一同被送进了宗人府。”
贺荣恍然大悟。
那是一场劫难,那个时候,就是将军夫人用木雕的法子,朝外传出了最重要的消息。
“对!回京城!赶紧回去!”他也跟着道。
徐策飞身上马,手里还拎着何皎皎:“将这个丫头一块儿带上!”
***
何皎皎谎称自己是从京城买来,也是存了心思的。
因为……京城是北边,离淮南三千里地了!这么长的路,慢赶要走一个月,紧赶着也要半个月啊!这些时间,都是她必须要争取的!
半个月的朝夕相处,或许,她就真的能找到机会,得到徐大叔的认可呢?
她脑子里不禁胡思乱想起来,浑身散架了的骨头也不觉得疼了。
此时的她正飞马狂奔。
几个武士们御马环绕在她身侧,徐策走在最前。这一路下来,若不是心里一口气撑着,何皎皎早就累瘫了。
这群大男人还真不懂得怜香惜玉啊!至于跑这么快吗!
呃……话说,那个小雀儿的木雕,她只是拿来试试,不想大家真相信了。
好吧,不论如何她是跟了徐大叔了。只是可怜了徐大叔的正室夫人,徐大叔在外奔波找人,如今自己给他指了个完全错误的方向……八成是找不到的。
哎哎哎,徐大叔的正室夫人究竟是谁呢!自己心心念念要嫁给徐大叔,上头压着这么个正室,还真是很恼火啊!
何皎皎忍不住想到:若是这位夫人一辈子都找不着,那反倒便宜了自己……啊呸呸呸!这是何等偏执恶毒的念头啊!人家徐大叔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就这般诅咒他的夫人?!
那么,还是祝福他赶紧找到那位夫人吧……
何皎皎的脑子里越发混乱。
“到店了,兄弟们打尖!”贺荣勒马喊了一声,后头人都跟着停下来。荒郊野外遇上个客栈是不容易的,一个武士下马进店,叫了老板出来。那老板很快请众人进屋,先端上了茶。
何皎皎趴在马鞍上,似乎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许久,她一瘸一拐地从马背上爬下来。
她的确会骑马,而且还骑得不错。但长途跋涉的飞奔显然不是出色的骑术就能适应的。
这一身的细皮嫩肉,短短几日下来,她大腿内侧的皮都给磨破了。饶是如此,她也不敢叫一声苦,喊一声疼。
“徐大叔,贺大哥,张大哥,这是你们昨日换下来的衣裳。”她紧接着从马鞍后头扯下来一只青面包裹,打开了递给徐策。
里头有几件银鼠皮袄子,磨破了的衬里已经被缝补地完好无损,线头的痕迹都很浅淡。
徐策有些不耐烦地接过来。
“你什么都不用做,老老实实地就可以了。这种活儿我们出门在外的人,哪个不会……”
“哎哎,大将军,您这是什么话!”贺荣嘻嘻笑道:“我们这些粗人,怎能和人家小姑娘的手艺相比?你瞧瞧,咱们平日里洗个衣裳、缝个补丁,都推三阻四地不得力,新衣裳很快就成了旧衣裳。再看何小姐,洗得干干净净、补得整整齐齐,面上都看不出补丁的痕迹,和崭新一般了。”
徐策没好气地将属于他的皮袄扔了过去。
“何小姐,我家将军就是个不会说话的,你担待些!”贺荣接过来笑道:“大将军不乐意,我们兄弟可是很乐意的!谁不喜欢穿着干净整洁的衣裳呀!”
何皎皎腼腆一笑。
“徐大叔是贵人,我这手艺还是太粗糙了,等我日后精进了,自然能入了大叔的眼。”她满面含羞地看一眼徐策。
徐策颇有些手足无措。
这个何皎皎,和从前的小薛氏真的不一样。
小薛氏是李氏塞给他的,又是薛家人,嫁给他就是为着他的地位权势、甚至是为了给李氏当眼线。这样的人和他势不两立。
可何皎皎只是个孤苦少女。
要说图他的身份地位?那可不见得。这是荒郊野外,荒无人烟,可不是看重律法的京城。说句难听的,若自己享用了何皎皎的身子、又把人家抛弃,她是半点办法都没有的。冒这么大风险伺候自己,真是图名利的?
小薛氏一进门就是贵妾,人家何皎皎可说了,妾室的名分都不要,就当个小丫头。
出于种种考虑,徐策实在没办法对何皎皎下毒手。
“大叔的鞋子该换了,我这儿还新作了一双鞋垫,是用张大哥坏了的那件皮裤子改出来的。您试试。”何皎皎不由分说,抢过了徐策刚换下来的鞋子。
她从怀里把昨日缝好的鞋垫压进去,皱着眉头道:“还是大了些,我再改改。”说罢又收起来。
贺荣在边上看着,忍不住道:“大将军,您谢谢人家吧。一个小姑娘,跟着咱们风餐露宿骑马狂奔,本就辛苦;咱们夜里修整的时候,人家还挑着灯缝衣裳、纳鞋垫。您没瞧见,她真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女儿,一双手细腻雪白,从前是没吃过苦的。如今才几日,手上都是一个个的大水泡。她不容易了!”
徐策点了点头。
“这一路上,你和我们同行是为着找我的夫人,自然有功。你又伺候我们饮食起居,有苦劳。等到了京城,我认你做我们徐家的亲戚,赏你千两黄金,再给你找个有身份的体面郎君,风风光光嫁出去做正房夫人,绝不会亏了你。”他缓慢而清晰地道。
贺荣又差点喷出一口茶。
只是何皎皎倒没跳起来。
“多谢徐大叔好意。”她轻轻吸了一口气,乖巧道:“我只跟大叔走这一路,到时候大叔真不要我,我也没有办法。只是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叔会知道我的好。”
徐策不耐地摆了摆手:“随你怎样。我们兄弟几个在外头吃一顿,你自己去隔壁的棚子里头吃。”
何皎皎恭敬地行一礼,从刚端上来的酒菜里头拿了一只馒头,自个儿出去啃。
不一会儿大家吃完了。
“将军,前头有流民,一大片呢。”贺荣先出去瞧了一会儿,回来禀道:“要不要绕路。”
“今年冬日没有发生雪灾,为什么会有流民?”徐策问道。
“听他们说,是有一队从京城逃出去的反贼,沿途打家劫舍,火烧村落,民不聊生。故而这附近的一个镇子、十几个村子的人都不敢留了,忙着举家逃难,就成了这般。”贺荣鄙夷道:“这群人啊,从前也是吃皇粮的!如今可成了货真价实的反贼!”
“都做了反贼了,还端着什么礼义呢?”徐策冷笑:“他们在京城中战败,落荒而逃,一路上总要有军饷粮草供应。若没有了,就只能抢。”
其实不单是谋反的人会放下礼义廉耻去抢,从前西北打仗的时候,连正经的兵马都要靠搜刮来养活。
“那咱们……”
“绕路吧。”徐策挥手:“咱们才五个人,杯水车薪,帮不了他们。”
主要是,他们一行人个个非富即贵,衣冠体面;带的箱子里还装着上万两金银以备花用。逃难的灾民们和那些被逼谋反的人一样,从前是良家人,如今统统不是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快要饿死的人抢了他们就能活下去,那是抢还是不抢呢?到时候引起了哄乱,自己这边又该不该还手呢?最后真打起来,难道还要见血不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