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 17.县试(上)
- 18 18.县试(下)
- 19 19.表哥
- 20 20.善安
- 21 21.少年志
- 22 22.创业
- 23 23.商业奇才(万字大更)
- 24 24.府城住宿
- 25 25.府试(上)
- 26 26.少年游
- 27 27.府试(下)
- 28 28.馄饨
- 29 29.放榜
- 30 30.回家
- 31 31.斗嘴
- 32 32.浪潮
- 33 33.赶考(捉虫及答谢补充)
- 34 34.雨夜
- 35 35.尾 行
- 36 36.二
- 37 37.往事
- 38 38.孤辰
- 39 39.赌约
- 40 40.发榜(捉虫)
- 41 41.返乡(捉虫)
- 42 42.打架
- 43 43.唏嘘
- 44 44.相看
- 45 45.承诺
- 46 46.府学
- 47 47.超凶
- 48 48.咬人
- 49 49.日常(捉虫)
- 50 50.买房
- 51 51.人市(捉虫)
- 52 52.小白花与大少爷
- 53 53.搬家
- 54 54.银楼
- 55 55.金簪(捉虫)
- 56 56.过年
- 57 57.断骨
- 58 58.元宵
- 59 59.生子
- 60 60.启程
- 61 61.乡试(上)
- 62 62.乡试(中)
- 63 63.乡试(下)
- 64 64.喜报
- 65 65.文曲星
- 66 66.榜下捉婿
- 67 67.回家
- 68 68.初心
- 69 69.别离(捉虫)
- 70 70.寻人
- 71 71.亲事
- 72 72.出发
- 73 73.重逢
- 74 74.比试(捉虫)
- 75 75.夜会
- 76 76.请求
- 77 77.瞎想
- 78 78.蹊跷
- 79 79.预言
- 80 80.会试(上)
- 81 81.会试(中)
- 82 82.会试(下)
- 83 83.思故高塔(捉虫)
- 84 84.小黑屋
- 85 85.生天
- 86 86.出宫
- 87 87.发榜
- 88 88.收网
- 89 89.殿试
- 90 90.传胪大典
- 91 91.荣恩
- 92 92.平西王(捉虫)
- 93 93.故人
- 94 94.小傻子
- 95 95.攀扯
- 96 96.质问
- 97 97.回京
- 98 98.天命
- 99 99.往事
- 100 100.出山
- 101 101.调查
- 102 102.绝笔
- 103 103.戏精
- 104 104.刑部
- 105 105.心惊
- 106 106.交换(捉虫)
- 107 107.王妃
- 108 108.密信
- 109 109.七星
- 110 110.东宫
- 111 111.破题
- 112 112.词
- 113 113.书籍
- 114 114.fangdao
- 115 115.佛道
- 116 116.同行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卖身
- 119 119.吵闹
- 120 120.分开
- 121 121.生还
- 122 122.复仇
- 123 123.止戈
- 124 124.翠微
- 125 125.河底
- 126 126.青衫
- 127 127.排场
- 128 128.入府
- 129 129.山路
- 130 130.相面
- 131 131.石剑
- 132 132.夜访
- 133 133.瞎猜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舍利塔
- 136 136.云璋
- 137 137.寡宿
- 138 138.相见
- 139 139.先祖
- 140 140.世子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向导
- 143 143.假酒
- 144 144.三花寨
- 145 145.均匀
- 146 146.行囊
- 147 147.泉水
- 148 148.反常
- 149 149.中毒
- 150 150.齐影
- 151 151.恐吓
- 152 152.故知
- 153 153.入口
- 154 154.井中
- 155 155.分道
- 156 156.陷阱
- 157 157.唱歌
- 158 158.藏宝
- 159 159.如音
- 160 160.威胁
- 161 161.棺椁
- 162 162.醒来
- 163 163.棺底
- 164 164.明主
- 165 165.祭坛
- 166 166.出来
- 167 167.永别
- 168 168.局势
- 169 169.山匪
- 170 170.真相
- 171 171.逃脱
- 172 172.亲家
- 173 173.前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7.府试(下)
27.府试(下)
第二场考试很快就放榜了, 叶信芳这次勇夺第三,得了榜首的照样是那个小讨厌鬼。
刘俊彦不知是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成绩不佳,但也吊着车尾上了榜, 而吴山, 却黯然离去。
原本还算热闹的寓馆, 此时也冷清了起来。
照旧是天不亮就出门,最后一场考策论,连考两天, 算是一场硬仗, 叶信芳有些担忧刘俊彦的身体, 虽然风寒痊愈了, 但身体看着还是有些虚弱。
他却不愿意放弃,若是这一场放弃了, 又要从县试开始考。
而如果过了府试,哪怕院试没有过,下一次院试开考,可以直接去考, 不用再经过县试和府试的摧残。
叶信芳劝不住他,只是再三叮嘱,若是觉得不舒服就提前离场。
在考场外, 叶信芳还看见了宋修之, 头虽然抬得高高的, 但在一群成年学子中间, 还是跟个小鸡仔一般。
最后一场考策论,就是指在当前政治问题中选一个,由考生向朝廷写一篇献策的文章,有点像现代公务员考试面试出的那些题目,考生的作答必须提出解决办法,并且要言之有物,策论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更多的是在考察学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一场,经过千军万马,三千人杀得只剩下一千百人,而最后成为童生的也就三百人。
青山县本是小县,送考的人数只有百人,大县送考五百人,中等县送考三百人,最后第二场的第一和第三都是来自青山县,让这个小地方在府城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考试座位是按照上一场的成绩来的,所以这一次,叶信芳的位置十分靠前,他前面的考棚就是宋修之,他一个人单独一排,而叶信芳与另外八人一排。
叶信芳想着,这案首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是心理素质不好的,怕是给考官吓得手都拿不住了。这熊孩子年纪轻轻,每次都是第一,显然心理素质是极好的。
真是脑残儿童神经粗。
这次考试一共有三题,一道关于教化民风,一道关于水患,一道关于皇帝去年发布的那道“惠农令”。
策论表面上是献策、阐述,但是封建科举考试,有一个绕不开的内核,就是歌功颂德。如第一题,叶信芳从历朝历代的民风政策说起,分条评判优劣,然后又将本朝的相关政策全部阐述一遍,重点是吹捧,重点中的重点是吹捧本朝皇帝的政策。向第三题的惠农令,那更是要往天上吹捧,措辞华丽,极尽夸张之能事。
叶信芳暗搓搓的想着,宋修之这个铁头娃会怎么写,是一副实话实说,还是跟他一样吹吹捧捧。
他先是列提纲,然后再慢慢的开始在草稿纸上书写,写完第二篇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照例是清水加馒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变少了,叶信芳感觉这馒头好像大了一点。
解决完生理需求后,叶信芳小心翼翼的将笔墨纸砚收拢在一边,趴在桌子上睡了半个时辰。
待休息足够后,方才开始答第三题。
等到全部题目做完,天色已经有些发暗了。
考场内也开始发放棉被和晚饭了,晚饭是一碗清汤和一大块面饼,清汤颜色清浅,里面几乎见不到油花,据说这是一碗鸡蛋汤,叶信芳只觉得别说蛋花了,连蛋壳也没看到,喝起来还带着一股刷锅水的味道,面饼很硬,但味道尚可,叶信芳就着清汤一口一口的吞咽下去。
棉被挺脏,看着上面有不少污点,味道有些怪异。跟棉被一起发下来的,还有两根蜡烛,这两根蜡烛是定量的,一旦用完,就没有了。
叶信芳不想在夜晚继续誊抄,况且他得时间还算充足,吃过饭后,随意的考棚内走动着消食,衙役们见他没有闹出什么响动,也不理会。再次解决完生理问题,叶信芳便盖着棉被将自己卷成一个蚕蛹。
夜晚有风,透过前面敞开之处,呼呼的往里灌,叶信芳无论再冷也伸直双腿,这是他多年的习惯,腿蜷缩起来是越缩越冷,而伸直双腿才有可能慢慢变暖。
“我的卷子!”考场上忽然响起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叶信芳吓得一个哆嗦,隐隐约约听见谁说了一句“着火了”。
接着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甚至还听到了几声刀器摩擦的声音。
“我的卷……”像是被人捂住了嘴一般,那声音戛然而止。
叶信芳又听见似乎是拖动的声音,他不敢多想,随意一眼,看见前面宋修之的考棚,原本还透着微弱的烛火光,不过片刻,就暗了下去。
一夜无梦,晨起时,叶信芳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感觉还好,他有些担心刘俊彦,对方那种典型的书生身体,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
早饭还是面饼清水,叶信芳有些怀疑是昨晚上吃剩的,万幸没有变质。
他将答题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重点审查一些需要避讳的字词,修修改改,缝缝补补,上午过半的时候,才检查完毕。
确认没有任何纰漏之后,叶信芳才开始誊写。
叶信芳交卷的时候 ,考场了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人了。
出了考场时,已经将近傍晚,他一眼就看到路边等候的刘俊彦,脸色依旧苍白,但带着和煦的笑意,叶信芳见他精神头还不错,也放下心来。
“永兴巷那边有一家小馄饨,那天听郑风说过味道极好,好吃的能让人将舌头都吞下去。他吹得这么凶,不去见识一般可惜了。你觉得呢?”叶信芳询问刘俊彦的意见。
郑风也是住在寓馆的考生,叶信芳与他打过几回交道。
刘俊彦笑着点了点头,“你决定就好,我现在是债多了不愁,这场考得不错,就当是提前庆祝了。”
他其实不在意什么口腹之欲,就算是再粗粝的食物,也能吃得津津有味,看叶信芳这么开心,他不忍拒绝。
永兴巷口那家小馄饨果然生意火爆,这时天色不过将将擦黑,不过四张桌子,已经坐了一般的人。
叶信芳和刘俊彦刚挑好地方坐下,肩膀就被人拍了一下,叶信芳回头一看,想骂人。
你们在我身上装了定位器吗?又是杨平和熊孩子宋修之。
“这么巧,叶兄也在,不介意的话,拼个座吧。”开口的是笑眯眯的杨平,他身后的宋修之正紧紧的盯着正在下馄饨的老头子。
说完,就拽着宋修之坐在两人身旁。
宋修之作为一个资深洁癖,当然不可能就这样坐下,叶信芳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方帕子,小心翼翼的铺在板凳上。
杨平脸上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道:“那天的事,一直没找到机会跟叶兄道歉,在这里既然遇到了,就向叶兄赔个不是。”
叶信芳眉头皱了皱,什么叫“没找到机会”,他那些天一直都在家里,也没看到他上门道歉,这遇到了就道歉,没遇到是不是就当没发生?
这个人两片嘴一闭一合,差点害得被人进牢狱,不能因为没有造成伤害就当做算了。
“不会说话就别开口。”宋修之一句话,差点把杨平噎个半死。
这样一看,宋修之的无差别实话实说攻击技能,还有点用处。
“杨大公子既然没有道歉的心,就不必说这些话。”叶信芳淡淡说道。
刘俊彦闻言,也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这两个人。
杨平摸了摸脑袋,“我不太会说话,叶兄不原谅也正常,今后看我表现就是。”
叶信芳只觉得看到这个人就来气。
宋修之突然盯着叶信芳,一字一顿的开口:“叶、家、哥、哥。”
叶信芳惊的差点都从板凳上掉下去,转头看向杨平:“你表弟中邪了?”
宋修之脸颊顿时气鼓鼓的,原本就满是婴儿肥的小脸,此时更是如同一个充气的河豚一般,“我没有中邪,跟你打招呼,叶、家、哥、哥。”
说话还好,一旦到那四个字又变成了一字一顿,听着叶信芳瘆得慌,对方玉雪可爱的小脸在昏黄的灯火下,叶信芳竟然觉得有几分阴森。
“你到底怎么了?”叶信芳不耐烦的问道。
“我娘说,你娘是我的救命恩人,你就是恩人的儿子,我应该感激你,看到你要叫哥哥。”宋修之双眼认真的盯着叶信芳。
你娘是不是个幼师?还是教的特别机械的那种。
叶信芳心中五味陈杂,唯独没有感动那一味,只觉得满心的怪异,看了一眼正在下馄饨的老头,对宋修之道:“好像在下你那一碗馄饨了。”
果然对付洁癖,只能这样来。宋修之也不再死死的盯着他了,因为个子矮,还站起来认真的往老头的手上和锅里看。
刘俊彦不知是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成绩不佳,但也吊着车尾上了榜, 而吴山, 却黯然离去。
原本还算热闹的寓馆, 此时也冷清了起来。
照旧是天不亮就出门,最后一场考策论,连考两天, 算是一场硬仗, 叶信芳有些担忧刘俊彦的身体, 虽然风寒痊愈了, 但身体看着还是有些虚弱。
他却不愿意放弃,若是这一场放弃了, 又要从县试开始考。
而如果过了府试,哪怕院试没有过,下一次院试开考,可以直接去考, 不用再经过县试和府试的摧残。
叶信芳劝不住他,只是再三叮嘱,若是觉得不舒服就提前离场。
在考场外, 叶信芳还看见了宋修之, 头虽然抬得高高的, 但在一群成年学子中间, 还是跟个小鸡仔一般。
最后一场考策论,就是指在当前政治问题中选一个,由考生向朝廷写一篇献策的文章,有点像现代公务员考试面试出的那些题目,考生的作答必须提出解决办法,并且要言之有物,策论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更多的是在考察学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一场,经过千军万马,三千人杀得只剩下一千百人,而最后成为童生的也就三百人。
青山县本是小县,送考的人数只有百人,大县送考五百人,中等县送考三百人,最后第二场的第一和第三都是来自青山县,让这个小地方在府城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考试座位是按照上一场的成绩来的,所以这一次,叶信芳的位置十分靠前,他前面的考棚就是宋修之,他一个人单独一排,而叶信芳与另外八人一排。
叶信芳想着,这案首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是心理素质不好的,怕是给考官吓得手都拿不住了。这熊孩子年纪轻轻,每次都是第一,显然心理素质是极好的。
真是脑残儿童神经粗。
这次考试一共有三题,一道关于教化民风,一道关于水患,一道关于皇帝去年发布的那道“惠农令”。
策论表面上是献策、阐述,但是封建科举考试,有一个绕不开的内核,就是歌功颂德。如第一题,叶信芳从历朝历代的民风政策说起,分条评判优劣,然后又将本朝的相关政策全部阐述一遍,重点是吹捧,重点中的重点是吹捧本朝皇帝的政策。向第三题的惠农令,那更是要往天上吹捧,措辞华丽,极尽夸张之能事。
叶信芳暗搓搓的想着,宋修之这个铁头娃会怎么写,是一副实话实说,还是跟他一样吹吹捧捧。
他先是列提纲,然后再慢慢的开始在草稿纸上书写,写完第二篇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照例是清水加馒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变少了,叶信芳感觉这馒头好像大了一点。
解决完生理需求后,叶信芳小心翼翼的将笔墨纸砚收拢在一边,趴在桌子上睡了半个时辰。
待休息足够后,方才开始答第三题。
等到全部题目做完,天色已经有些发暗了。
考场内也开始发放棉被和晚饭了,晚饭是一碗清汤和一大块面饼,清汤颜色清浅,里面几乎见不到油花,据说这是一碗鸡蛋汤,叶信芳只觉得别说蛋花了,连蛋壳也没看到,喝起来还带着一股刷锅水的味道,面饼很硬,但味道尚可,叶信芳就着清汤一口一口的吞咽下去。
棉被挺脏,看着上面有不少污点,味道有些怪异。跟棉被一起发下来的,还有两根蜡烛,这两根蜡烛是定量的,一旦用完,就没有了。
叶信芳不想在夜晚继续誊抄,况且他得时间还算充足,吃过饭后,随意的考棚内走动着消食,衙役们见他没有闹出什么响动,也不理会。再次解决完生理问题,叶信芳便盖着棉被将自己卷成一个蚕蛹。
夜晚有风,透过前面敞开之处,呼呼的往里灌,叶信芳无论再冷也伸直双腿,这是他多年的习惯,腿蜷缩起来是越缩越冷,而伸直双腿才有可能慢慢变暖。
“我的卷子!”考场上忽然响起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叶信芳吓得一个哆嗦,隐隐约约听见谁说了一句“着火了”。
接着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甚至还听到了几声刀器摩擦的声音。
“我的卷……”像是被人捂住了嘴一般,那声音戛然而止。
叶信芳又听见似乎是拖动的声音,他不敢多想,随意一眼,看见前面宋修之的考棚,原本还透着微弱的烛火光,不过片刻,就暗了下去。
一夜无梦,晨起时,叶信芳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感觉还好,他有些担心刘俊彦,对方那种典型的书生身体,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
早饭还是面饼清水,叶信芳有些怀疑是昨晚上吃剩的,万幸没有变质。
他将答题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重点审查一些需要避讳的字词,修修改改,缝缝补补,上午过半的时候,才检查完毕。
确认没有任何纰漏之后,叶信芳才开始誊写。
叶信芳交卷的时候 ,考场了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人了。
出了考场时,已经将近傍晚,他一眼就看到路边等候的刘俊彦,脸色依旧苍白,但带着和煦的笑意,叶信芳见他精神头还不错,也放下心来。
“永兴巷那边有一家小馄饨,那天听郑风说过味道极好,好吃的能让人将舌头都吞下去。他吹得这么凶,不去见识一般可惜了。你觉得呢?”叶信芳询问刘俊彦的意见。
郑风也是住在寓馆的考生,叶信芳与他打过几回交道。
刘俊彦笑着点了点头,“你决定就好,我现在是债多了不愁,这场考得不错,就当是提前庆祝了。”
他其实不在意什么口腹之欲,就算是再粗粝的食物,也能吃得津津有味,看叶信芳这么开心,他不忍拒绝。
永兴巷口那家小馄饨果然生意火爆,这时天色不过将将擦黑,不过四张桌子,已经坐了一般的人。
叶信芳和刘俊彦刚挑好地方坐下,肩膀就被人拍了一下,叶信芳回头一看,想骂人。
你们在我身上装了定位器吗?又是杨平和熊孩子宋修之。
“这么巧,叶兄也在,不介意的话,拼个座吧。”开口的是笑眯眯的杨平,他身后的宋修之正紧紧的盯着正在下馄饨的老头子。
说完,就拽着宋修之坐在两人身旁。
宋修之作为一个资深洁癖,当然不可能就这样坐下,叶信芳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方帕子,小心翼翼的铺在板凳上。
杨平脸上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道:“那天的事,一直没找到机会跟叶兄道歉,在这里既然遇到了,就向叶兄赔个不是。”
叶信芳眉头皱了皱,什么叫“没找到机会”,他那些天一直都在家里,也没看到他上门道歉,这遇到了就道歉,没遇到是不是就当没发生?
这个人两片嘴一闭一合,差点害得被人进牢狱,不能因为没有造成伤害就当做算了。
“不会说话就别开口。”宋修之一句话,差点把杨平噎个半死。
这样一看,宋修之的无差别实话实说攻击技能,还有点用处。
“杨大公子既然没有道歉的心,就不必说这些话。”叶信芳淡淡说道。
刘俊彦闻言,也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这两个人。
杨平摸了摸脑袋,“我不太会说话,叶兄不原谅也正常,今后看我表现就是。”
叶信芳只觉得看到这个人就来气。
宋修之突然盯着叶信芳,一字一顿的开口:“叶、家、哥、哥。”
叶信芳惊的差点都从板凳上掉下去,转头看向杨平:“你表弟中邪了?”
宋修之脸颊顿时气鼓鼓的,原本就满是婴儿肥的小脸,此时更是如同一个充气的河豚一般,“我没有中邪,跟你打招呼,叶、家、哥、哥。”
说话还好,一旦到那四个字又变成了一字一顿,听着叶信芳瘆得慌,对方玉雪可爱的小脸在昏黄的灯火下,叶信芳竟然觉得有几分阴森。
“你到底怎么了?”叶信芳不耐烦的问道。
“我娘说,你娘是我的救命恩人,你就是恩人的儿子,我应该感激你,看到你要叫哥哥。”宋修之双眼认真的盯着叶信芳。
你娘是不是个幼师?还是教的特别机械的那种。
叶信芳心中五味陈杂,唯独没有感动那一味,只觉得满心的怪异,看了一眼正在下馄饨的老头,对宋修之道:“好像在下你那一碗馄饨了。”
果然对付洁癖,只能这样来。宋修之也不再死死的盯着他了,因为个子矮,还站起来认真的往老头的手上和锅里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