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3 第七十章 赵大贵要修铁路
- 84 第七十一章 被人惦记
- 85 第七十二章 第一买办的野心
- 86 第七十三章 两家争做带头大哥
- 87 第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 88 第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
- 89 第七十六章 垄断租界的土地
- 90 第七十七章 三国租界那点破事
- 91 第七十八章 一统租界
- 92 第七十九章 改革商行,稳步发展
- 93 第八十章 墨海书馆和麦家圈
- 94 第八十一章 清朝的数学家
- 95 第八十二章 精通微积分的清朝数学家
- 96 “主神图书馆”正封推冲榜,请书友们试毒,兼回答部分问题
- 97 第八十三章 潜伏的大拿
- 98 第八十四章 专门传播西方科技的学校
- 99 第八十五章 隐藏职业之校长
- 100 第八十六章 影响力和实惠不可兼得
- 101 第八十七章 南下:买蒸汽轮船
- 102 第八十八章 定海:一角钱一亩的土地
- 103 第八十九章 还要建造船厂
- 104 第九十章 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桨蒸汽船
- 105 第九十一章 斯塔克的交易
- 106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 107 第九十四章 端走整个澳门造船业
- 108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 109 第九十六章 美国特使的数万本科技书籍
- 110 第九十七章 约见顾盛
- 111 第九十八章 一万两千本科技书籍到手
- 112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 113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 114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攻略
- 115 第一百零二章 吞噬鲸鱼
- 116 第一百零三章 血神经化万灵精血
- 117 第一百零四章 穴窍升到高维
- 118 第一百零五章 炼精化气,修行之门
- 119 第一百零六章 魔都布武
- 120 第一百零七章 要建第一家缫丝厂
- 121 第一百零八章 自己车出缫丝机
- 122 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从零开始
- 123 第一百一十章 灵金五大功能的妙用
- 12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米级尺寸控制
- 125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略金手指
- 126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维度锁和基因锁并举
- 12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一章不好起名字啊
- 128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个好基友
- 129 第一百一十六 想做船长的男人
- 130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星辰大海
- 131 第一百一十八章 程阿牛和赵铁柱
- 132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人们的心思
- 133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 13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巴贝奇的蒸汽机计算机
- 135 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泄露
- 13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 137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机械的优美
- 138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旁敲侧击
- 13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开始有钱了
- 14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战如火如荼
- 141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国运所系
- 142 第一百二十九章 蒸汽机缫丝机
- 143 第一百三十章 以牙还牙
- 144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丝期货
- 145 第一百三十二章 灵金机械计算机
- 146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
- 14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手入侵
- 14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宗师境的真正实力
- 14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情之请
- 150 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来的大火
- 15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兑现提货单
- 152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盘开始
- 153 第一百四十章 我花开处百花杀,萧条啊
- 154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义升行的末路
- 155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所有人都在求助
- 156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手帮忙的条件
- 15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 158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送过来的竹杠
- 159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幕后之间的谈判
- 16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根本的利益冲突
- 16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幕后之间的交易
- 162 第一百四十九章 成王败寇
- 163 第一百五十章 没有现金,只有厂丝
- 164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大贵在下一盘大棋
- 16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年赚两百万的目标
- 166 第一百五十三章 布置外围
- 167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还是要多占地盘
- 168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铸银元和毁钱铸铜
- 169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力量
- 170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组建军队,剿灭海盗
- 171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算是乌龙吗
- 17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八百保安团
- 173 第一百六十章 震慑新兵
- 17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调教
- 175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宫慕久的忧虑
- 176 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沙岛第一战
- 177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真正的碾压
- 178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国人吃了大亏
- 17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须独立出兵
- 180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神兽八岐大蛇
- 181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攻桃花岛
- 182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舰大战神兽
- 183 第一百七十章 追杀海盗
- 184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盗首领的逆袭
- 185 第一百七十二章 诡异的结局
- 186 第一百七十三章 桃花岛的收获
- 18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炼气化神,开辟识海
- 188 “”主神图书馆“”完结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章 墨海书馆和麦家圈
第八十章 墨海书馆和麦家圈
当初邓显等人修行血神经的时候,先是花了九年时间,用魔针刺体之法引入魔神力量入体,然后借魔神之力凝聚真气种子,之后服食各种大补之物培养;
等到真气种子品质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在吞噬自身血液中精元的基础上,吞噬他人精血和功力快速提升修为。
这一点最终导致邓显等少年自相残杀起来,最后用所有人的精元成就最后幸存的最强者邓显,使之快速突破到炼气化神的境界。
赵大贵修行的时候,直接抽取人皮秘籍上附着的邓显的记忆,才引得魔神的关注,又因为识海中的主神图书馆对魔神有莫大的吸引力,才使得魔神迫不及待地帮忙凝聚出血神经真气种子,想以此作为掌控和入侵赵大贵肉身的后门。
因为这个缘故,赵大贵才省了九年刺体之苦,直接修炼出血神经真气种子。
只是,赵大贵修炼出真气种子后立即封印,才使得魔神入侵变得极为缓慢,后来又经历天劫洗礼,真气种子上附着的魔神力量被最能破邪的天雷之力消除得干干净净,最后又被赵大贵扔进化神池里,反复净化。
经过这番磨难,赵大贵才获得血神经真气种子,还是没有后患,只蕴含一丝最精纯的血道力量和天劫力量的那种。
将血神经真气种子培养壮大的时候,赵大贵还能每天吞食数十年以上的西洋参补充精元,其待遇可比邓显等少年好多了。
教导邓显的红袍人虽然神通广大,也不见得能有赵大贵这么多的山参参,即使有也不可能给一百多个少年每个都配备。
本来赵大贵依靠手中的大量西洋参快速提升修为的,但觉得这样不稳当,每次用真气种子吞噬精元后就放入化神池中净化,把根基打实,这一步无意中倒是走对了。
邓显当初晋升到炼气化神境界后就遇到瓶颈,数十年也未能继续晋升修为,就是因为只知道吞噬,不懂纯化真气,所以基础不牢固,血神经的种种细微处无法掌握所致。
这也体现了魔道功法和正道功法的最大区别:魔道功法修行快速,容易获得强大力量,但根基不足,一旦遇到瓶颈就再难寸进;正道功法注重根基,一步步缓慢提升,前期看似弱小,但瓶颈更少,而且就是遇到瓶颈也更容易突破。
赵大贵手中有邓显的修行记忆,但自己参阅血神经后,早就发现邓显的修行方式明显是有问题的,只重力量不重根基,后期必然乏力,因此一直想办法弥补这些问题。
赵大贵这段时间修炼血神经,自身力量和五感六识等有所提升,但并不明显,倒是血神经真气种子变化明显,从原来的小米大小,一直增长到现在的指头粗。
这是因为现在处于用全身精元供养真气种子的阶段,获得的养分全被真气种子夺去了;
再过一段时间,真气种子提升到一定程度,就能觉醒用真气种子吞噬他人精血和功力的神通,到时候真气修行就能以几何级数加快,还有能力将剩余的精元通过血液反哺给自身,打造出移动迅速、修复能力强大的不灭魔体。
赵大贵如今的处境其实相当危险,如果要穿越到其他位面,就要遭遇魔神的阻击;留在本位面,就要在数年后迎接天劫的到来。
他上一次度过天劫全是凭的侥幸,利用魔神的力量分散天劫之力,才勉强度过,下一次的天劫规模肯定比现在还要浩大,赵大贵实在不觉得自己能过扛过。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能提升实力的法子,赵大贵都要试一下,就是饮鸩止渴也在所不惜。
所以,虽然血神经名声不好,魔神以后过来做手脚的概率也大,但赵大贵也要进行修炼,先保证自己有一战之力再说。
每日早上的血神经修行结束了,赵大贵这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早上喝点粥,上午去大贵商行处理一些文件,下午则要到英国领事馆坐落的顾家大院去,与传教士麦都思见面。
麦都思是领事巴富尔的贴身翻译麦华陀的父亲,也是著名的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定的重要性。
早在1832年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到上海造访的时候,麦都思就是船上人员之一;
后来,巴富尔到上海赴任时,麦都思就一起过来,开展传教工作;
在1848年的时候麦都思等三名传教士到青浦传教,却与当地的水手发生冲突,最后三名传教士被打,引发青浦教案,阿礼国趁机敲诈清政府,将租界从原来的八百多亩扩展到两千八百多亩。
不过,麦都思更重要的身份还是“墨海”书馆的创始人。
麦都思到上海时带来一台印刷机,算是这时代中国最新式的印刷机了。
麦都思等传教士利用这台印刷机,先是出版中文圣经,这后来是中国近代以来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圣经版本;之后,又翻译和印刷大量近代科技书籍。
这些科技书籍,可以说是中国学者们得到的第一批科技书籍,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同时,墨海书馆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开端,有数十家影响力巨大的报社从墨海书馆周围发展起来,其中的部分报刊名字,直至二十一世纪都让人耳熟能详。
另外,麦都思还将原来在定海开设的医院搬到上海来,就是后来的仁济医院,在二十一世纪是著名的三甲医院,在魔都开埠初期到民国、抗日期间,其影响力只有更大,在多部电影电视作品中出现。
麦都思建立墨海书馆和仁济医院后,用篱笆将两者都围起来,被人戏称为“麦家圈”。
不过,现在这个时间段,不管是墨海书馆还是仁济医院,都是没影的事情。
这一次赵大贵要跟麦都思见面,就是要谈这个事情。
麦都思父子跟赵大贵的关系都很好,虽说麦华陀一度怀疑赵大贵为清廷间谍,还自告奋勇监视过一段时间,但因为老是在赵大贵身边转悠,最后反而结下不错的私交。
赵大贵后来要让弟弟妹妹接受教育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麦都思,请麦都思等三位传教士教授赵小虎和赵小妹,当然也奉上了丰厚的学费。
等到真气种子品质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在吞噬自身血液中精元的基础上,吞噬他人精血和功力快速提升修为。
这一点最终导致邓显等少年自相残杀起来,最后用所有人的精元成就最后幸存的最强者邓显,使之快速突破到炼气化神的境界。
赵大贵修行的时候,直接抽取人皮秘籍上附着的邓显的记忆,才引得魔神的关注,又因为识海中的主神图书馆对魔神有莫大的吸引力,才使得魔神迫不及待地帮忙凝聚出血神经真气种子,想以此作为掌控和入侵赵大贵肉身的后门。
因为这个缘故,赵大贵才省了九年刺体之苦,直接修炼出血神经真气种子。
只是,赵大贵修炼出真气种子后立即封印,才使得魔神入侵变得极为缓慢,后来又经历天劫洗礼,真气种子上附着的魔神力量被最能破邪的天雷之力消除得干干净净,最后又被赵大贵扔进化神池里,反复净化。
经过这番磨难,赵大贵才获得血神经真气种子,还是没有后患,只蕴含一丝最精纯的血道力量和天劫力量的那种。
将血神经真气种子培养壮大的时候,赵大贵还能每天吞食数十年以上的西洋参补充精元,其待遇可比邓显等少年好多了。
教导邓显的红袍人虽然神通广大,也不见得能有赵大贵这么多的山参参,即使有也不可能给一百多个少年每个都配备。
本来赵大贵依靠手中的大量西洋参快速提升修为的,但觉得这样不稳当,每次用真气种子吞噬精元后就放入化神池中净化,把根基打实,这一步无意中倒是走对了。
邓显当初晋升到炼气化神境界后就遇到瓶颈,数十年也未能继续晋升修为,就是因为只知道吞噬,不懂纯化真气,所以基础不牢固,血神经的种种细微处无法掌握所致。
这也体现了魔道功法和正道功法的最大区别:魔道功法修行快速,容易获得强大力量,但根基不足,一旦遇到瓶颈就再难寸进;正道功法注重根基,一步步缓慢提升,前期看似弱小,但瓶颈更少,而且就是遇到瓶颈也更容易突破。
赵大贵手中有邓显的修行记忆,但自己参阅血神经后,早就发现邓显的修行方式明显是有问题的,只重力量不重根基,后期必然乏力,因此一直想办法弥补这些问题。
赵大贵这段时间修炼血神经,自身力量和五感六识等有所提升,但并不明显,倒是血神经真气种子变化明显,从原来的小米大小,一直增长到现在的指头粗。
这是因为现在处于用全身精元供养真气种子的阶段,获得的养分全被真气种子夺去了;
再过一段时间,真气种子提升到一定程度,就能觉醒用真气种子吞噬他人精血和功力的神通,到时候真气修行就能以几何级数加快,还有能力将剩余的精元通过血液反哺给自身,打造出移动迅速、修复能力强大的不灭魔体。
赵大贵如今的处境其实相当危险,如果要穿越到其他位面,就要遭遇魔神的阻击;留在本位面,就要在数年后迎接天劫的到来。
他上一次度过天劫全是凭的侥幸,利用魔神的力量分散天劫之力,才勉强度过,下一次的天劫规模肯定比现在还要浩大,赵大贵实在不觉得自己能过扛过。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能提升实力的法子,赵大贵都要试一下,就是饮鸩止渴也在所不惜。
所以,虽然血神经名声不好,魔神以后过来做手脚的概率也大,但赵大贵也要进行修炼,先保证自己有一战之力再说。
每日早上的血神经修行结束了,赵大贵这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早上喝点粥,上午去大贵商行处理一些文件,下午则要到英国领事馆坐落的顾家大院去,与传教士麦都思见面。
麦都思是领事巴富尔的贴身翻译麦华陀的父亲,也是著名的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定的重要性。
早在1832年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到上海造访的时候,麦都思就是船上人员之一;
后来,巴富尔到上海赴任时,麦都思就一起过来,开展传教工作;
在1848年的时候麦都思等三名传教士到青浦传教,却与当地的水手发生冲突,最后三名传教士被打,引发青浦教案,阿礼国趁机敲诈清政府,将租界从原来的八百多亩扩展到两千八百多亩。
不过,麦都思更重要的身份还是“墨海”书馆的创始人。
麦都思到上海时带来一台印刷机,算是这时代中国最新式的印刷机了。
麦都思等传教士利用这台印刷机,先是出版中文圣经,这后来是中国近代以来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圣经版本;之后,又翻译和印刷大量近代科技书籍。
这些科技书籍,可以说是中国学者们得到的第一批科技书籍,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同时,墨海书馆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开端,有数十家影响力巨大的报社从墨海书馆周围发展起来,其中的部分报刊名字,直至二十一世纪都让人耳熟能详。
另外,麦都思还将原来在定海开设的医院搬到上海来,就是后来的仁济医院,在二十一世纪是著名的三甲医院,在魔都开埠初期到民国、抗日期间,其影响力只有更大,在多部电影电视作品中出现。
麦都思建立墨海书馆和仁济医院后,用篱笆将两者都围起来,被人戏称为“麦家圈”。
不过,现在这个时间段,不管是墨海书馆还是仁济医院,都是没影的事情。
这一次赵大贵要跟麦都思见面,就是要谈这个事情。
麦都思父子跟赵大贵的关系都很好,虽说麦华陀一度怀疑赵大贵为清廷间谍,还自告奋勇监视过一段时间,但因为老是在赵大贵身边转悠,最后反而结下不错的私交。
赵大贵后来要让弟弟妹妹接受教育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麦都思,请麦都思等三位传教士教授赵小虎和赵小妹,当然也奉上了丰厚的学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