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序
- 2 第2章 上篇
- 3 第3章 上篇
- 4 第4章 上篇
- 5 第5章 上篇
- 6 第6章 上篇
- 7 第7章 上篇
- 8 第8章 上篇
- 9 第9章 上篇
- 10 第10章 上篇
- 11 第11章 上篇
- 12 第12章 上篇
- 13 第13章 上篇
- 14 第14章 上篇
- 15 第15章 上篇
- 16 第16章 上篇
- 17 第17章 上篇
- 18 第18章 上篇
- 19 第19章 上篇
- 20 第20章 上篇
- 21 第21章 上篇
- 22 第22章 上篇
- 23 第23章 上篇
- 24 第24章 上篇
- 25 第25章 上篇
- 26 第26章 上篇
- 27 第27章 上篇
- 28 第28章 上篇
- 29 第29章 上篇
- 30 第30章 上篇
- 31 第31章 上篇
- 32 第32章 上篇
- 33 第33章 上篇
- 34 第34章 上篇
- 35 第35章 上篇
- 36 第36章 上篇
- 37 第37章 上篇
- 38 第38章 上篇
- 39 第39章 上篇
- 40 第40章 上篇
- 41 第41章 上篇
- 42 第42章 上篇
- 43 第43章 上篇
- 44 第44章 上篇
- 45 第45章 上篇
- 46 第46章 上篇
- 47 第47章 上篇
- 48 第48章 上篇
- 49 第49章 上篇
- 50 第50章 上篇
- 51 第51章 上篇
- 52 第52章 上篇
- 53 第53章 上篇
- 54 第54章 上篇
- 55 第55章 上篇
- 56 第56章 上篇
- 57 第57章 上篇
- 58 第58章 上篇
- 59 第59章 上篇
- 60 第60章 上篇
- 61 第61章 中篇
- 62 第62章 中篇
- 63 第63章 中篇
- 64 第64章 中篇
- 65 第65章 中篇
- 66 第66章 中篇
- 67 第67章 中篇
- 68 第68章 中篇
- 69 第69章 中篇
- 70 第70章 中篇
- 71 第71章 中篇
- 72 第72章 中篇
- 73 第73章 中篇
- 74 第74章 中篇
- 75 第75章 中篇
- 76 第76章 中篇
- 77 第77章 中篇
- 78 第78章 中篇
- 79 第79章 中篇
- 80 第80章 中篇
- 81 第81章 中篇
- 82 第82章 中篇
- 83 第83章 中篇
- 84 第84章 中篇
- 85 第85章 中篇
- 86 第86章 中篇
- 87 第87章 中篇
- 88 第88章 中篇
- 89 第89章 中篇
- 90 第90章 中篇
- 91 第91章 中篇
- 92 第92章 中篇
- 93 第93章 中篇
- 94 第94章 中篇
- 95 第95章 中篇
- 96 第96章 中篇
- 97 第97章 中篇
- 98 第98章 中篇
- 99 第99章 中篇
- 100 第100章 中篇
- 101 第101章 中篇
- 102 第102章 中篇
- 103 第103章 中篇
- 104 第104章 中篇
- 105 第105章 中篇
- 106 第106章 中篇
- 107 第107章 中篇
- 108 第108章 中篇
- 109 第109章 中篇
- 110 第110章 中篇
- 111 第111章 中篇
- 112 第112章 中篇
- 113 第113章 中篇
- 114 第114章 中篇
- 115 第115章 中篇
- 116 第116章 中篇
- 117 第117章 中篇
- 118 第118章 中篇
- 119 第119章 中篇
- 120 第120章 中篇
- 121 第121章 中篇
- 122 第122章 中篇
- 123 第123章 中篇
- 124 第124章 中篇
- 125 第125章 中篇
- 126 第126章 中篇
- 127 第127章 中篇
- 128 第128章 中篇
- 129 第129章 中篇
- 130 第130章 中篇
- 131 第131章 中篇
- 132 第132章 中篇
- 133 第133章 中篇
- 134 第134章 中篇
- 135 第135章 中篇
- 136 第136章 中篇
- 137 第137章 中篇
- 138 第138章 中篇
- 139 第139章 中篇
- 140 第140章 中篇
- 141 第141章 中篇
- 142 第142章 下篇
- 143 第143章 下篇
- 144 第144章 下篇
- 145 第145章 下篇
- 146 第146章 下篇
- 147 第147章 下篇
- 148 第148章 下篇
- 149 第149章 下篇
- 150 第150章 下篇
- 151 第151章 下篇
- 152 第152章 下篇
- 153 第153章 下篇
- 154 第154章 下篇
- 155 第155章 下篇
- 156 第156章 下篇
- 157 第157章 下篇
- 158 第158章 下篇
- 159 第159章 下篇
- 160 第160章 下篇
- 161 第161章 下篇
- 162 第162章 下篇
- 163 第163章 下篇
- 164 第164章 下篇
- 165 第165章 下篇
- 166 第166章 下篇
- 167 第167章 下篇
- 168 第168章 下篇
- 169 第169章 下篇
- 170 第170章 下篇
- 171 第171章 下篇
- 172 第172章 下篇
- 173 第173章 下篇
- 174 第174章 下篇
- 175 第175章 下篇
- 176 第176章 下篇
- 177 第177章 下篇
- 178 第178章 下篇
- 179 第179章 下篇
- 180 第180章 下篇
- 181 第181章 下篇
- 182 第182章 下篇
- 183 第183章 下篇
- 184 第184章 下篇
- 185 第185章 下篇
- 186 第186章 下篇
- 187 第187章 下篇
- 188 第188章 下篇
- 189 第189章 下篇
- 190 第190章 下篇
- 191 第191章 下篇
- 192 第192章 下篇
- 193 第193章 下篇
- 194 第194章 下篇
- 195 第195章 下篇
- 196 第196章 下篇
- 197 第197章 下篇
- 198 第198章 下篇
- 199 第199章 下篇
- 200 第200章 下篇
- 201 第201章 下篇
- 202 第202章 下篇
- 203 第203章 下篇
- 204 第204章 下篇
- 205 第205章 下篇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章 上篇
第8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二章 问话场景2:瞬间说服对方:由嘴及心的操控术
第二节 弦外拨音,敲山震虎巧说服
迷你场景屋:
说服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时候所运用的技巧。
问话故事会:
有一次,齐景公的一匹爱马突然病死,他迁怒于养马人,下令将养马人推出去斩首。
在场的晏子听说后,略一思索,便跪到齐景公面前数落起养马人的“罪状”:“大王,您想处死养马人,应该先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才行。现在让我来列举他的三条罪状,请您听一听。”
齐景公点头同意,晏子便对着养马人高声说道:“你为君王养马,却把马养死了,凭借这一条,你是不是该被处死啊?而那匹死掉的马,又恰是君王最喜爱的,养死了君王最喜欢的马,你觉得自己还能活下去吗?最重要的,因为这匹马的死,君王要处死你,消息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他们就会怨恨君王;让邻国知道了,他们就会看不起齐国,让君王背上一个重马不重人的恶名,这是不是得算你的第三条罪状?你犯下如此严重的三条大罪,君王处死你,是应该的吧?”
齐景公听出了晏子话里的意思,于是就对晏子说:“算了吧,把养马人放了吧,别损害了我仁爱的名声。”
妙问解疑:
有时候,面对别人,尤其是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当他们做出不当行为时,自己不好直白地指出,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过失并加以修正,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
晏子的话表面上处处顺着齐景公的心意,数落马夫的罪状,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在讽刺齐景公,从反面申述齐景公的错误,点出杀掉马夫的危害是“积怨于百姓,示愚于诸邻”,劝其尽早打消这一念头。这种蕴涵大义的弦外之音,齐景公听出来后,就只好释放了马夫。
齐景公为什么在别人指出自己错误的时候没有勃然大怒,反而诚心接受了呢?原因就在于,给他提意见的晏子并没有说:“大王,你不能处死养马人?”而是假借养马人是错误的始作俑者,给他解释大王治他罪的原因,这样做实际上是说给齐景公听的。
敲山震虎的说服法能够减轻被说服者内心的负担,避免了因直接受批评而颜面尽失的可能。所以,故事中,齐景公才会听从晏子的劝说。他的那句“别损害了我的名声”,实际上也是借着晏子的话下了个台阶,婉转地承认了先前的错误。
有时候,明明看出了某人的错误,并不直说,而是拐弯抹角地旁敲侧击,这种方法更能让对方接受。他会明白,你是在给他留面子,而不是故意让他难堪。
第二章 问话场景2:瞬间说服对方:由嘴及心的操控术
第二节 弦外拨音,敲山震虎巧说服
迷你场景屋:
说服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时候所运用的技巧。
问话故事会:
有一次,齐景公的一匹爱马突然病死,他迁怒于养马人,下令将养马人推出去斩首。
在场的晏子听说后,略一思索,便跪到齐景公面前数落起养马人的“罪状”:“大王,您想处死养马人,应该先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才行。现在让我来列举他的三条罪状,请您听一听。”
齐景公点头同意,晏子便对着养马人高声说道:“你为君王养马,却把马养死了,凭借这一条,你是不是该被处死啊?而那匹死掉的马,又恰是君王最喜爱的,养死了君王最喜欢的马,你觉得自己还能活下去吗?最重要的,因为这匹马的死,君王要处死你,消息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他们就会怨恨君王;让邻国知道了,他们就会看不起齐国,让君王背上一个重马不重人的恶名,这是不是得算你的第三条罪状?你犯下如此严重的三条大罪,君王处死你,是应该的吧?”
齐景公听出了晏子话里的意思,于是就对晏子说:“算了吧,把养马人放了吧,别损害了我仁爱的名声。”
妙问解疑:
有时候,面对别人,尤其是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当他们做出不当行为时,自己不好直白地指出,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过失并加以修正,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
晏子的话表面上处处顺着齐景公的心意,数落马夫的罪状,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在讽刺齐景公,从反面申述齐景公的错误,点出杀掉马夫的危害是“积怨于百姓,示愚于诸邻”,劝其尽早打消这一念头。这种蕴涵大义的弦外之音,齐景公听出来后,就只好释放了马夫。
齐景公为什么在别人指出自己错误的时候没有勃然大怒,反而诚心接受了呢?原因就在于,给他提意见的晏子并没有说:“大王,你不能处死养马人?”而是假借养马人是错误的始作俑者,给他解释大王治他罪的原因,这样做实际上是说给齐景公听的。
敲山震虎的说服法能够减轻被说服者内心的负担,避免了因直接受批评而颜面尽失的可能。所以,故事中,齐景公才会听从晏子的劝说。他的那句“别损害了我的名声”,实际上也是借着晏子的话下了个台阶,婉转地承认了先前的错误。
有时候,明明看出了某人的错误,并不直说,而是拐弯抹角地旁敲侧击,这种方法更能让对方接受。他会明白,你是在给他留面子,而不是故意让他难堪。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