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9 第七十八章 恶人兄弟重逢
- 420 第七十九章 王爷驾临岳府
- 421 第八十章 苏轼赴任琼州
- 422 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计
- 423 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
- 424 第八十三章 一切为了打赢
- 425 第八十四章 靡烂的兵曹司
- 426 第八十五章 钦差卫队入城
- 427 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坚守
- 428 第八十七章 宣战李朝
- 429 第八十八章 海军VS水军
- 430 第八十九章 用炮弹劝降
- 431 第九十章 后知后觉的李朝
- 432 第九十一章 应战总动员
- 433 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战事
- 434 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
- 435 第九十四章 对决高阳平原
- 436 第九十五章 凶残的防御器
- 437 第九十六章 攻击接连受挫
- 438 第九十七章 破晓炮袭营
- 439 第九十八章 筹备反攻
- 440 第九十九章 将计就计大战起
- 441 第一百章 枪盾如林决生死
- 442 第一百零一章 亡国的预兆
- 443 第一百零二章 喜忧两重天
- 444 新书上传,求支持!
- 445 第一百零三章 艰难的抉择
- 446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抛弃
- 447 第一百零五章 铁血亦有柔情
- 448 第一百零六章 双喜临门
- 449 第一百零七章 无惧流言蜚语
- 450 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
- 451 第一百零九章 国之根基
- 452 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骑军现状
- 453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胡令之威
- 45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
- 455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驾亲征
- 456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辽终开战
- 457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杨家将使命
- 458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异的攻城战
- 459 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众人惊
- 46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贪功
- 461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争主动权
- 462 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
- 463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为打赢
- 464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时入城用膳
- 465 一些废话,看看吧!
- 46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
- 467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乱之征兆
- 468 第一百二十五章 赐封辽东王
- 46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
- 470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万骑约死战
- 471 第一百二十八章 虽胜犹败
- 472 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骑军再现
- 473 第一百三十章 势均力敌
- 474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骑VS重骑
- 475 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复的突袭
- 476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
- 477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继位
- 47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布置
- 47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暗流涌动
- 480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皇位不择手段
- 481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茧自缚
- 482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483 第一百四十章 宗庙交锋
- 484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
- 485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图盛世共盛举
- 486 第一百四十三章 段正明禅位
- 487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纵连横
- 488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议和的条件
- 489 第一百四十六章 穷途末路
- 490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
- 49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战重启
- 49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
- 493 第一百五十章 打错算盘的完颜
- 49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灭
- 495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事尘埃落定
- 496 第一百五十三章 铁汉也有柔情
- 497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气象
- 498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传
- 499 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会老!
- 500 第一百五十七章 虚竹的未来
- 501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计划
- 50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讨海岛三国
- 503 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则灭族
- 504 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来之不易
- 505 第一百六十二章 惮位归隐(大结局)
- 5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八章 海军VS水军
第八十八章 海军VS水军
李朝,又称作后李朝,与陏朝时期李贲所建立的前李朝有所区别。是后世南越历史上的一个朝代,都因该朝君主姓李而取此国名。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帝位,次年改元顺天,定都升龙(后世的河内),是为李太祖。李朝建国后,采取唐宋王朝的集权政治制度。
如今继皇帝位的李乾德,算是李朝的第四代皇帝,同样也是幼年登基。由当时指挥熙宁之战的李朝名将李常杰辅佐即位,后被称为李仁宗。
看着堆放在大殿之上,那些血淋淋的人头,还有这封用鲜血所写的战书。李乾德自然非常愤怒,觉得这个大宋琼州王,还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向李朝宣战。
望着李乾德暴跳如雷的神情,大殿中的兵部尚书却道:“皇上,琼州王的使者,半日前刚离开都城。这份战书便被人送到宫殿之上,依微臣浅见,此战怕是无法避免。”
李乾德听到这番话,立刻道:“要战便战,难道我堂堂李朝,还怕一个大宋的王爷吗?传令诸军,立刻集结备战。就算他不来,朕也要进攻琼州,取那琼州王的项上人头。”
对于李乾德的话,满朝文武百官,却觉得此事有些不同寻常。从他们感觉到的情况,此次那位大宋王爷的举动,明显是有备而来,并不象义气用事啊!
在李朝随着圣旨喻下,开始聚结大军准备战斗时,已然用人头祭旗的赵孝锡。亲自坐镇海军的战船,王驾亲征李朝。而另外两路大军,同样在做着出兵的誓师大会。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然他们没养这么久。可此番参加的海陆两军兵卒,都清楚给他们发饷的是谁。这上百个日夜,吃的穿的都是谁给的。
眼下到了他们报答之时,将士自然也是雄心壮志,希望通过此战能再立新功。毕竟,他们这些大多数的普通兵卒,想晋升就要靠战功来打底。
带领琼州海军出征的赵孝锡,看着千帆竞渡的场景,也觉得此番出征李朝。似乎真有点兴师动众了,可他清楚,此战必须速战速决,三路大军合围李朝都城升龙。
此番赵孝锡比其它两路大军,提前一步踏足李朝,而首个攻击的目标。便是李朝最大的水军基地,清化城水军。被斩的那几个家伙,便是这支水军出来的海军成员。
跟往常一样,无所事事的李朝清化水军,突然看到他们的军港海面上,出现数都数不清的船帆。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商船入港,而是敌军来袭。
待在哨塔上的哨兵,立刻敲响了铜锣,那刺耳的铜锣之声,令整个水军营地的李朝官兵,都显得有些愕然。直到哨兵尖叫道:“敌船进犯,升帆迎战!”
这些也算训练有素的李朝水军,很快穿好军服带上武器,有序的登船升帆。可等到他们驾船,出了港口码头的时候,望着已然降速的琼州海军,根本没有交战的信心。
李朝的水军都统,望着这些比他们大了不至一倍的琼州海军。显得非常难以置信的道:“这不是真的,这是大宋的水军,他们怎么会来这里?他们到底想做什么呢?
快,赶紧派人给皇城送信,就是大宋的水军大举来犯。以我们的实力,怕是根本没办法与他们对抗。可不管如何,也要抵挡他们一下,不然清化城就彻底完了。”
在这位水军都统,似乎很尽忠的做出此番决定。一艘快船,就带着他的命令,往港口的方面逃去。而这个时候,琼军海军三艘炮舰,已然做好进攻的准备。
一身铠甲在身的岳老三,很认真的道:“启禀王爷,大军已做好进攻准备,请示下!”
坐在旗舰之上的赵孝锡,一身大宋王袍,很平静的道:“转令众军,此战之后,本王不想看到,李朝再有一艘可战之船。”
‘遵令!’
拱手的岳老三,很快让传令兵,挥动着手中的两面小旗。这种旗语,也算是赵孝锡在组建海军,开始实行的新传令方式。相比靠嘴喊,这玩意无疑更醒目一些。
三艘炮舰上的指挥官,看到发来进攻的旗语,立刻道:“升帆,加速!今日一战,我们必要抢立新功。等下,你们这些家伙,都给老子打准一些,明白吗?”
听着自家统领的吼声,这些训练许久,炮弹也不知打了多少的海军炮兵们。也没多说什么,开始紧张有序,做着开炮前的准备。
望着三艘巨大无比的战船加速行来,其它大宋的战船,却速度缓慢的吊在后面。这举动,让李朝的水军都统,稍稍不解之余,却觉得这是一个夺船的最好机会。
立刻下令道:“全军出击,夺了这三艘战船,给大宋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李朝水军也不是好惹的。杀啊!”
伴随着他的命令声,那些降帆的李朝水军,又开始升帆或开始划浆。希望能早一点围上去,夺下这三艘在他们看来,确实有些巨无霸一样的战船。
对于李朝水军不逃,反倒一捅而上直奔炮舰而来。三位炮船指挥官,都觉得这种情况下,根本用不着测试什么距离,直接轮着开炮,将他们全部送进大海之中便可。
很快这些统领就让炮手,做好开炮前的准备。听着船上观望手,不断报出李朝海军与他们的距离。这也便于,指挥官好下令开炮的命令!
等到进入射程之后,三艘炮舰在没有约好的情况下,却几乎同时打响了第一轮炮击。看来,这三个指挥官,都想开个头彩。结果,谁也没讨到先,炮击几乎是同一时间展开。
正在加速冲刺的李朝水军,听着前方传来巨大的轰鸣声,顿时就觉得一阵愕然。望着三艘大宋战船,在轰鸣声中冒起滚滚浓烟,而他们前面却出现不少黑点。
伴随着这些黑点,以几乎肉眼难分的速度,在他们面前越变越大时。这些根本不知,大炮是何物的李朝水军,还显得很好奇,盯着这些炮弹掉落到船上。
只是随着炮弹落到他们船上,突然发出巨烈的爆炸声,甚至将他们的战船一下撕裂时。这些李朝水军,终于明白这种黑疙瘩,有多么惊人的威力。
望着首轮炮弹,将李朝的十余艘战船送进大海,惨叫之声更是此起彼伏时。三位炮舰的指挥官,都忍不住大叫一声好,继续下令道:“装弹,开炮!”
又是一阵巨响声,那些李朝官兵终于明白,在他们没接近人家战船时。这此炮弹,就足以将他们送入大海。尤其挨着炮弹的水兵惨状,真可谓死不全尸啊!
港口海面上的巨响声,自然引来港口一些百姓的观望。看着那海面上,不断清晰起来的大量战船,不少李朝百姓都觉得,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了?
直到有官府的兵卒,一脸惶恐的道:“快逃,大宋的官军打来了!赶紧逃吧!晚了,大宋官军上岸,我们就逃不了了!”
至此,清化城的百姓,终于知道什么叫战争来临。官府自然第一时间,紧闭城门,召集城中的青壮入城守卫。至于外面没进城的百姓,也只能寄望他们有命活下来。
在这种炮击当中,李朝的水军统领,似乎很幸运的活了下来。几艘跟在他身边的小船,也很幸运的逃过一劫。而此刻,他们的想法都只有一个,靠近那艘大船就安全了。
是这样吗?
望着一些幸运逃过炮击的李朝战船,终于抵达他们的战船附近。战船的指挥官,立刻吼道:“火枪队,做好射击准备。速度不变,直接给老子碾过去!”
这种炮舰的体积,相比李朝水军战船的体积,无疑要大上一倍不至。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直接撞上,最终被撞烂的,还是李朝水军的战船。
早就考虑到,炮舰在近战时火炮失效的情况。这些炮舰外面,可都是包着铁皮跟铁刺。在风帆全张的情况下,比它小的战船还真是一碾便碎。
望着三艘大船终于不再发出吼叫声,累的一身汗的李朝水军都统,立刻兴奋的道:“冲,冲,冲,他们终于打不出铁蛋子。轮到我们出手了!”
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望着直接碾压而来的大宋炮舰,这些李朝水兵第一次觉得,他们的战船为什么要造这么小呢?
被迎面撞上的李朝战船,命运还凄惨的得到了分崩离析碾压的下场。而终于准备登船的李朝水兵,却发现这些战船滑不溜手,很难攀爬不说,上面还有一群朝他们冷笑的大宋官兵。
就在他们困惑,这些官兵为何不用箭跟刀时,那些火枪兵听到‘开枪’的命令。终于点燃了火绳,打出了对李朝宣战的第一枪。
伴随着这种炮仗般的清脆声音响起,这些还想着夺船的李朝水兵,就感觉身上某个地方一痛。什么都不知道,立刻一头栽进了大海之中。
逃过炮击的李朝都统,更是被几杆火枪盯上。没等他射出第一支箭,这几杆火枪响起,他立刻觉得眼前一黑,再也不知后事如何了!R1152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帝位,次年改元顺天,定都升龙(后世的河内),是为李太祖。李朝建国后,采取唐宋王朝的集权政治制度。
如今继皇帝位的李乾德,算是李朝的第四代皇帝,同样也是幼年登基。由当时指挥熙宁之战的李朝名将李常杰辅佐即位,后被称为李仁宗。
看着堆放在大殿之上,那些血淋淋的人头,还有这封用鲜血所写的战书。李乾德自然非常愤怒,觉得这个大宋琼州王,还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向李朝宣战。
望着李乾德暴跳如雷的神情,大殿中的兵部尚书却道:“皇上,琼州王的使者,半日前刚离开都城。这份战书便被人送到宫殿之上,依微臣浅见,此战怕是无法避免。”
李乾德听到这番话,立刻道:“要战便战,难道我堂堂李朝,还怕一个大宋的王爷吗?传令诸军,立刻集结备战。就算他不来,朕也要进攻琼州,取那琼州王的项上人头。”
对于李乾德的话,满朝文武百官,却觉得此事有些不同寻常。从他们感觉到的情况,此次那位大宋王爷的举动,明显是有备而来,并不象义气用事啊!
在李朝随着圣旨喻下,开始聚结大军准备战斗时,已然用人头祭旗的赵孝锡。亲自坐镇海军的战船,王驾亲征李朝。而另外两路大军,同样在做着出兵的誓师大会。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然他们没养这么久。可此番参加的海陆两军兵卒,都清楚给他们发饷的是谁。这上百个日夜,吃的穿的都是谁给的。
眼下到了他们报答之时,将士自然也是雄心壮志,希望通过此战能再立新功。毕竟,他们这些大多数的普通兵卒,想晋升就要靠战功来打底。
带领琼州海军出征的赵孝锡,看着千帆竞渡的场景,也觉得此番出征李朝。似乎真有点兴师动众了,可他清楚,此战必须速战速决,三路大军合围李朝都城升龙。
此番赵孝锡比其它两路大军,提前一步踏足李朝,而首个攻击的目标。便是李朝最大的水军基地,清化城水军。被斩的那几个家伙,便是这支水军出来的海军成员。
跟往常一样,无所事事的李朝清化水军,突然看到他们的军港海面上,出现数都数不清的船帆。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商船入港,而是敌军来袭。
待在哨塔上的哨兵,立刻敲响了铜锣,那刺耳的铜锣之声,令整个水军营地的李朝官兵,都显得有些愕然。直到哨兵尖叫道:“敌船进犯,升帆迎战!”
这些也算训练有素的李朝水军,很快穿好军服带上武器,有序的登船升帆。可等到他们驾船,出了港口码头的时候,望着已然降速的琼州海军,根本没有交战的信心。
李朝的水军都统,望着这些比他们大了不至一倍的琼州海军。显得非常难以置信的道:“这不是真的,这是大宋的水军,他们怎么会来这里?他们到底想做什么呢?
快,赶紧派人给皇城送信,就是大宋的水军大举来犯。以我们的实力,怕是根本没办法与他们对抗。可不管如何,也要抵挡他们一下,不然清化城就彻底完了。”
在这位水军都统,似乎很尽忠的做出此番决定。一艘快船,就带着他的命令,往港口的方面逃去。而这个时候,琼军海军三艘炮舰,已然做好进攻的准备。
一身铠甲在身的岳老三,很认真的道:“启禀王爷,大军已做好进攻准备,请示下!”
坐在旗舰之上的赵孝锡,一身大宋王袍,很平静的道:“转令众军,此战之后,本王不想看到,李朝再有一艘可战之船。”
‘遵令!’
拱手的岳老三,很快让传令兵,挥动着手中的两面小旗。这种旗语,也算是赵孝锡在组建海军,开始实行的新传令方式。相比靠嘴喊,这玩意无疑更醒目一些。
三艘炮舰上的指挥官,看到发来进攻的旗语,立刻道:“升帆,加速!今日一战,我们必要抢立新功。等下,你们这些家伙,都给老子打准一些,明白吗?”
听着自家统领的吼声,这些训练许久,炮弹也不知打了多少的海军炮兵们。也没多说什么,开始紧张有序,做着开炮前的准备。
望着三艘巨大无比的战船加速行来,其它大宋的战船,却速度缓慢的吊在后面。这举动,让李朝的水军都统,稍稍不解之余,却觉得这是一个夺船的最好机会。
立刻下令道:“全军出击,夺了这三艘战船,给大宋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李朝水军也不是好惹的。杀啊!”
伴随着他的命令声,那些降帆的李朝水军,又开始升帆或开始划浆。希望能早一点围上去,夺下这三艘在他们看来,确实有些巨无霸一样的战船。
对于李朝水军不逃,反倒一捅而上直奔炮舰而来。三位炮船指挥官,都觉得这种情况下,根本用不着测试什么距离,直接轮着开炮,将他们全部送进大海之中便可。
很快这些统领就让炮手,做好开炮前的准备。听着船上观望手,不断报出李朝海军与他们的距离。这也便于,指挥官好下令开炮的命令!
等到进入射程之后,三艘炮舰在没有约好的情况下,却几乎同时打响了第一轮炮击。看来,这三个指挥官,都想开个头彩。结果,谁也没讨到先,炮击几乎是同一时间展开。
正在加速冲刺的李朝水军,听着前方传来巨大的轰鸣声,顿时就觉得一阵愕然。望着三艘大宋战船,在轰鸣声中冒起滚滚浓烟,而他们前面却出现不少黑点。
伴随着这些黑点,以几乎肉眼难分的速度,在他们面前越变越大时。这些根本不知,大炮是何物的李朝水军,还显得很好奇,盯着这些炮弹掉落到船上。
只是随着炮弹落到他们船上,突然发出巨烈的爆炸声,甚至将他们的战船一下撕裂时。这些李朝水军,终于明白这种黑疙瘩,有多么惊人的威力。
望着首轮炮弹,将李朝的十余艘战船送进大海,惨叫之声更是此起彼伏时。三位炮舰的指挥官,都忍不住大叫一声好,继续下令道:“装弹,开炮!”
又是一阵巨响声,那些李朝官兵终于明白,在他们没接近人家战船时。这此炮弹,就足以将他们送入大海。尤其挨着炮弹的水兵惨状,真可谓死不全尸啊!
港口海面上的巨响声,自然引来港口一些百姓的观望。看着那海面上,不断清晰起来的大量战船,不少李朝百姓都觉得,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了?
直到有官府的兵卒,一脸惶恐的道:“快逃,大宋的官军打来了!赶紧逃吧!晚了,大宋官军上岸,我们就逃不了了!”
至此,清化城的百姓,终于知道什么叫战争来临。官府自然第一时间,紧闭城门,召集城中的青壮入城守卫。至于外面没进城的百姓,也只能寄望他们有命活下来。
在这种炮击当中,李朝的水军统领,似乎很幸运的活了下来。几艘跟在他身边的小船,也很幸运的逃过一劫。而此刻,他们的想法都只有一个,靠近那艘大船就安全了。
是这样吗?
望着一些幸运逃过炮击的李朝战船,终于抵达他们的战船附近。战船的指挥官,立刻吼道:“火枪队,做好射击准备。速度不变,直接给老子碾过去!”
这种炮舰的体积,相比李朝水军战船的体积,无疑要大上一倍不至。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直接撞上,最终被撞烂的,还是李朝水军的战船。
早就考虑到,炮舰在近战时火炮失效的情况。这些炮舰外面,可都是包着铁皮跟铁刺。在风帆全张的情况下,比它小的战船还真是一碾便碎。
望着三艘大船终于不再发出吼叫声,累的一身汗的李朝水军都统,立刻兴奋的道:“冲,冲,冲,他们终于打不出铁蛋子。轮到我们出手了!”
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望着直接碾压而来的大宋炮舰,这些李朝水兵第一次觉得,他们的战船为什么要造这么小呢?
被迎面撞上的李朝战船,命运还凄惨的得到了分崩离析碾压的下场。而终于准备登船的李朝水兵,却发现这些战船滑不溜手,很难攀爬不说,上面还有一群朝他们冷笑的大宋官兵。
就在他们困惑,这些官兵为何不用箭跟刀时,那些火枪兵听到‘开枪’的命令。终于点燃了火绳,打出了对李朝宣战的第一枪。
伴随着这种炮仗般的清脆声音响起,这些还想着夺船的李朝水兵,就感觉身上某个地方一痛。什么都不知道,立刻一头栽进了大海之中。
逃过炮击的李朝都统,更是被几杆火枪盯上。没等他射出第一支箭,这几杆火枪响起,他立刻觉得眼前一黑,再也不知后事如何了!R1152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