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3 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
- 424 第八十三章 一切为了打赢
- 425 第八十四章 靡烂的兵曹司
- 426 第八十五章 钦差卫队入城
- 427 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坚守
- 428 第八十七章 宣战李朝
- 429 第八十八章 海军VS水军
- 430 第八十九章 用炮弹劝降
- 431 第九十章 后知后觉的李朝
- 432 第九十一章 应战总动员
- 433 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战事
- 434 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
- 435 第九十四章 对决高阳平原
- 436 第九十五章 凶残的防御器
- 437 第九十六章 攻击接连受挫
- 438 第九十七章 破晓炮袭营
- 439 第九十八章 筹备反攻
- 440 第九十九章 将计就计大战起
- 441 第一百章 枪盾如林决生死
- 442 第一百零一章 亡国的预兆
- 443 第一百零二章 喜忧两重天
- 444 新书上传,求支持!
- 445 第一百零三章 艰难的抉择
- 446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抛弃
- 447 第一百零五章 铁血亦有柔情
- 448 第一百零六章 双喜临门
- 449 第一百零七章 无惧流言蜚语
- 450 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
- 451 第一百零九章 国之根基
- 452 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骑军现状
- 453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胡令之威
- 45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
- 455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驾亲征
- 456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辽终开战
- 457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杨家将使命
- 458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异的攻城战
- 459 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众人惊
- 46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贪功
- 461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争主动权
- 462 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
- 463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为打赢
- 464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时入城用膳
- 465 一些废话,看看吧!
- 46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
- 467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乱之征兆
- 468 第一百二十五章 赐封辽东王
- 46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
- 470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万骑约死战
- 471 第一百二十八章 虽胜犹败
- 472 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骑军再现
- 473 第一百三十章 势均力敌
- 474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骑VS重骑
- 475 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复的突袭
- 476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
- 477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继位
- 47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布置
- 47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暗流涌动
- 480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皇位不择手段
- 481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茧自缚
- 482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483 第一百四十章 宗庙交锋
- 484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
- 485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图盛世共盛举
- 486 第一百四十三章 段正明禅位
- 487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纵连横
- 488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议和的条件
- 489 第一百四十六章 穷途末路
- 490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
- 49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战重启
- 49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
- 493 第一百五十章 打错算盘的完颜
- 49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灭
- 495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事尘埃落定
- 496 第一百五十三章 铁汉也有柔情
- 497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气象
- 498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传
- 499 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会老!
- 500 第一百五十七章 虚竹的未来
- 501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计划
- 50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讨海岛三国
- 503 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则灭族
- 504 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来之不易
- 505 第一百六十二章 惮位归隐(大结局)
- 5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战事
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战事
屏边城的李朝守军,望着城外似乎短暂停下来的大理攻城部队。望着正在架设抛石机的他们,也不明白这几架抛石机有什么用,再厉害的抛石机,想砸烂屏边城也没可能啊!
这次猜测同样存在段誉等人的眼中,看到这种情况,赵三却笑着道:“世子爷不必着急,先前只是他们试射,想知道抛石机的射程跟方向。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攻击!”
就在这个时候,那些披甲之士开始将一个个黑色坛装物,放到后面的托盘之中。这个时候,心思稍仔细的人就发现,这托盘上的坛子大小,跟先前的石块差不多。
没多久,抱着坛子的士兵,很快从坛子旁边撕下一块防水油布。此时站在后方不远的段誉,就发现坛子底部,似乎还被装了一根线状物,端是感觉非常奇特。
而在这时,一个看上去如同指挥官的武官道:“取火!”
几个站在托盘边的士兵,动作统一的点燃了火折子。在听到武官下令道:“一号位,点火!”
那位站在最左手边的士兵,很快将火折子点燃。没多久,武官看到火线即将消失,立刻吼道:“放!”
几位负责操作抛石机的士兵,立刻松开抛石车的机关。顿时乘放在抛石车里的坛子,就直直的飞到城头之上。不少守城的李朝官兵,也觉得 这坛子难道有什么特殊不成?
可武官根本不管坛子飞上城墙,会造成什么后果。很干脆利落的下令,指挥着抛石车,将放在后面的坛子,全部抛到城头之上。而这时,城头的李朝官兵已然疯了。
当第一个坛子,飞到城头之上,落到城墙之上时,很多李朝官兵都觉得。这坛子看上去,似乎是生铁铸造而成的,抛到城墙上砸到地上,竟然没有碎裂开来。
就在所有人好奇,大理人难道这么有钱,不砸石头改换铁球时。一声巨响,这个铁坛子,变成了一个火药桶般,掀起了一阵凶猛的热浪,将附近的守城官兵通通射杀。
这声巨响,城外的大理官兵自然也听到了。而这个时候,第二颗坛子,也许是抛射的时机稍晚,坛子在飞抵城头上空时,没等落地便被引爆。
那巨大的轰鸣声,把城下的大理官兵也吓了一跳。可他们很快看到,爆炸形成的碎片,将下面的李朝官兵,通通给炸死。甚至根本,连躲避的时间都来不及。
先前还觉得,大理人是不是没办法攻城,才想成用这种东西。现在望着一颗颗,准确飞到城墙上的铁坛子,守城的李朝官兵觉得,这城墙上根本就没办法站人了。
站在上面,那怕没被铁坛砸中,挨到爆炸形成的碎片,也绝对不可能活下来。这种恐怖的大杀器,在这一刻足以催毁守城官兵心底最后一丝求生的希望。
望着乱做一团的守城官兵,在后方观战的赵三突然下令道:“爆破组,上!”
几个推着两辆独轮车的披甲士,在一群大理士兵的掩护下,几乎与百米冲刺的距离。将两辆独轮车,推进了紧闭的城门下,将上面几个大布包状的东西安置妥当。
火折子点燃之后,这几名披甲士立刻吼道:“全部撤退!”
看到这些人又匆匆忙忙跑回来,赵三却笑着道:“世子爷,可以让骑兵帮好进城的准备。他们一出手,城门便将彻底失去作用。”
就在段誉传令大理骑兵做好准备时,屏边城的城门楼子里,突然响起一阵震天的巨响声。两扇大铁门,跟被大风吹落般,直接变成了碎片,城门已然大开。
甚至段誉能够看到,硝烟消尽的城门洞里,还有不少李朝守军的尸体。而这个时候,坐好准备的大理骑兵,看到城门大开,立刻抽刀道:“冲啊!”
让大理军队,迟迟未能攻破的屏边城,就被赵三带来的,这支人数不足五十人的小队给拿下。段誉身为指挥官,也对这些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许是来时就有交待,赵三笑着道:“世子爷,这支攻坚小队,此次战斗期间都归你指挥。只是在打仗的时候,他们只适合攻城,其它的并不擅长。
另外来时王爷也说了,这东西他手里暂时也不多,希望世子爷能省着点用。至于这东西是什么,他让你想想,当年他一人之力,消灭西夏铁鹞子时用的东西便知!”
听着赵三这番话,段誉也终于感叹道:“你们王爷手里,好东西还真是层出不穷。有了这种攻城利器,李朝的边城将对大理不设防。儿郎们,杀进屏边城,杀啊!”
在段誉的吼声之下,已经提前一步杀进城里的大理骑兵,正在追杀那些从城上逃下来的李朝守军。而源源不断的大理步兵,则同样兴奋的冲了进去。
对他们而言,屏边城就如同一枚钉子般,一直扎在与大理接壤的边境。这回大理终于,将这颗钉子顺利的拨了,他们又怎能不兴奋呢!
一个士气如虹,一个士兵受挫,如同丧家之犬。战斗的胜利,几乎已经注定。而在城破的那一刻,屏边城只来的及,将一些报信的驿卒派出。
冲进城里的大理士兵,很快将屏边城的守将,还有屏边的文官都给抓住。至于他们如何处置,一切都将听候段誉发落。而此刻初战告捷的段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朝廷报捷。
此次大理出兵李朝,虽然得到了大多文武官员的认同。可国内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这是大宋跟李朝之间的战争,根本不用大理掺命,而且李朝也并不好欺负。
随着大理报捷的士兵,快马高喊道:“世子爷,大捷!屏边,大捷!”
如此欣喜的报捷之声,自然引来大理全城百姓的关注。此次世子爷出征,他们都不太清楚。也就是今天,这个消息才会皇室给公布出来。
可也就几乎一天的时间,边关就传来报捷的消息,这攻城的速度未免也有些太快了。直到报捷的驿卒,冲进大理皇城,将捷报递给保定帝手上时,段正明也有些不敢置信。
等到拿到段誉亲笔书写的报捷文书,段正明才一脸高兴的道:“好,好,誉儿初战告捷。一天时间不到,仅付出不到三百人的代价,就将屏边城拿下,好啊!”
同样等到消息赶来的段正淳,还有刀白凤等人,更多是想知道段誉是否安好。那怕如今的世子妃赵茑,同样更关注段誉的消息,听到段誉初战告捷,众人才稍稍安心。
望着满朝的文武官员,段正明很高兴的道:“诸爱卿,怎么样?朕说过,誉儿此行出征,必能扬我大理国威,现在诸位爱卿没什么可说的了吧!”
对于段正明两兄弟此刻的高兴,就算再反对开战的大臣,这个时候也不敢开腔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将屏边城拿下,可谓大理与李朝对战,从未有过的纪录啊!
当然也有官员怀疑,这是不是好大喜功报假捷。可想想这种可能性,似乎又不太可能。一来段誉这位世子爷的性格,他们多少都了解,报假捷的设想几乎没可能。
那就剩下另一种可能,段誉出兵奇袭了屏边城,才会让以往似乎很顽强的李朝守军,这么容易的丢失了屏边城。可不管那样,大理此次出兵,终就是初战告捷了。
在大理君臣忙着高兴时,赵孝锡已然从清化城出发,一天之内直接收复了两座李朝的城池。将李朝与清化与南的各州城,彻底的封锁了起来。
大批的琼州城防军,还有广南西路的各州府的城防军,也开始通过海陆,被大理的运输进这些被收复的城池,维持城市的治安跟防御。这种速度,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沿友谊关进兵的赵五等人,同样势如破竹,不到半天功夫就拿下谅山城,将这个原本就属于大宋的城池给拿下来。保留一些驻军,大军继续往升龙城方向挺进。
而李朝皇城开来五路大军的消息,通过布衣阁的消息网络,已然提前一步送抵到两路大军之中。至于大理方向的进攻,李朝君臣都没能收到消息。
直到屏边失陷的第二天,一个看上去衣衫褴褛的驿卒,再次出现在城门口,喊出‘八百里加急战报’时。得知屏边陷落,大理出兵了之后,李朝君臣才意识到麻烦。
眼下守卫皇城,虽然还有三支大军。可这些军队,现在根本不敢随意调动。就在李乾德设想,是不是可以将派到大宋的两支大军,抽调回来投来对大理的战争时。
一个谅山邻城的驿卒,再次送来谅山城陷落,大宋大军挺进友谊关的消息。甚至没多久,来自清化的紧急战报,同样送来的雪上加霜的紧急战报。
几乎在同一天,短短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里,李乾德连收三份紧急战报。说的都是一个消息,他的城池被人攻陷了。甚至从此刻开始,皇城被处于三路大军的包围之中。
这个时候,再也没人敢说,这次大宋不是动真格的。看这架式,大宋不是来找他们兴师问罪,而是来灭亡他们李朝的啊!R1152
这次猜测同样存在段誉等人的眼中,看到这种情况,赵三却笑着道:“世子爷不必着急,先前只是他们试射,想知道抛石机的射程跟方向。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攻击!”
就在这个时候,那些披甲之士开始将一个个黑色坛装物,放到后面的托盘之中。这个时候,心思稍仔细的人就发现,这托盘上的坛子大小,跟先前的石块差不多。
没多久,抱着坛子的士兵,很快从坛子旁边撕下一块防水油布。此时站在后方不远的段誉,就发现坛子底部,似乎还被装了一根线状物,端是感觉非常奇特。
而在这时,一个看上去如同指挥官的武官道:“取火!”
几个站在托盘边的士兵,动作统一的点燃了火折子。在听到武官下令道:“一号位,点火!”
那位站在最左手边的士兵,很快将火折子点燃。没多久,武官看到火线即将消失,立刻吼道:“放!”
几位负责操作抛石机的士兵,立刻松开抛石车的机关。顿时乘放在抛石车里的坛子,就直直的飞到城头之上。不少守城的李朝官兵,也觉得 这坛子难道有什么特殊不成?
可武官根本不管坛子飞上城墙,会造成什么后果。很干脆利落的下令,指挥着抛石车,将放在后面的坛子,全部抛到城头之上。而这时,城头的李朝官兵已然疯了。
当第一个坛子,飞到城头之上,落到城墙之上时,很多李朝官兵都觉得。这坛子看上去,似乎是生铁铸造而成的,抛到城墙上砸到地上,竟然没有碎裂开来。
就在所有人好奇,大理人难道这么有钱,不砸石头改换铁球时。一声巨响,这个铁坛子,变成了一个火药桶般,掀起了一阵凶猛的热浪,将附近的守城官兵通通射杀。
这声巨响,城外的大理官兵自然也听到了。而这个时候,第二颗坛子,也许是抛射的时机稍晚,坛子在飞抵城头上空时,没等落地便被引爆。
那巨大的轰鸣声,把城下的大理官兵也吓了一跳。可他们很快看到,爆炸形成的碎片,将下面的李朝官兵,通通给炸死。甚至根本,连躲避的时间都来不及。
先前还觉得,大理人是不是没办法攻城,才想成用这种东西。现在望着一颗颗,准确飞到城墙上的铁坛子,守城的李朝官兵觉得,这城墙上根本就没办法站人了。
站在上面,那怕没被铁坛砸中,挨到爆炸形成的碎片,也绝对不可能活下来。这种恐怖的大杀器,在这一刻足以催毁守城官兵心底最后一丝求生的希望。
望着乱做一团的守城官兵,在后方观战的赵三突然下令道:“爆破组,上!”
几个推着两辆独轮车的披甲士,在一群大理士兵的掩护下,几乎与百米冲刺的距离。将两辆独轮车,推进了紧闭的城门下,将上面几个大布包状的东西安置妥当。
火折子点燃之后,这几名披甲士立刻吼道:“全部撤退!”
看到这些人又匆匆忙忙跑回来,赵三却笑着道:“世子爷,可以让骑兵帮好进城的准备。他们一出手,城门便将彻底失去作用。”
就在段誉传令大理骑兵做好准备时,屏边城的城门楼子里,突然响起一阵震天的巨响声。两扇大铁门,跟被大风吹落般,直接变成了碎片,城门已然大开。
甚至段誉能够看到,硝烟消尽的城门洞里,还有不少李朝守军的尸体。而这个时候,坐好准备的大理骑兵,看到城门大开,立刻抽刀道:“冲啊!”
让大理军队,迟迟未能攻破的屏边城,就被赵三带来的,这支人数不足五十人的小队给拿下。段誉身为指挥官,也对这些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许是来时就有交待,赵三笑着道:“世子爷,这支攻坚小队,此次战斗期间都归你指挥。只是在打仗的时候,他们只适合攻城,其它的并不擅长。
另外来时王爷也说了,这东西他手里暂时也不多,希望世子爷能省着点用。至于这东西是什么,他让你想想,当年他一人之力,消灭西夏铁鹞子时用的东西便知!”
听着赵三这番话,段誉也终于感叹道:“你们王爷手里,好东西还真是层出不穷。有了这种攻城利器,李朝的边城将对大理不设防。儿郎们,杀进屏边城,杀啊!”
在段誉的吼声之下,已经提前一步杀进城里的大理骑兵,正在追杀那些从城上逃下来的李朝守军。而源源不断的大理步兵,则同样兴奋的冲了进去。
对他们而言,屏边城就如同一枚钉子般,一直扎在与大理接壤的边境。这回大理终于,将这颗钉子顺利的拨了,他们又怎能不兴奋呢!
一个士气如虹,一个士兵受挫,如同丧家之犬。战斗的胜利,几乎已经注定。而在城破的那一刻,屏边城只来的及,将一些报信的驿卒派出。
冲进城里的大理士兵,很快将屏边城的守将,还有屏边的文官都给抓住。至于他们如何处置,一切都将听候段誉发落。而此刻初战告捷的段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朝廷报捷。
此次大理出兵李朝,虽然得到了大多文武官员的认同。可国内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这是大宋跟李朝之间的战争,根本不用大理掺命,而且李朝也并不好欺负。
随着大理报捷的士兵,快马高喊道:“世子爷,大捷!屏边,大捷!”
如此欣喜的报捷之声,自然引来大理全城百姓的关注。此次世子爷出征,他们都不太清楚。也就是今天,这个消息才会皇室给公布出来。
可也就几乎一天的时间,边关就传来报捷的消息,这攻城的速度未免也有些太快了。直到报捷的驿卒,冲进大理皇城,将捷报递给保定帝手上时,段正明也有些不敢置信。
等到拿到段誉亲笔书写的报捷文书,段正明才一脸高兴的道:“好,好,誉儿初战告捷。一天时间不到,仅付出不到三百人的代价,就将屏边城拿下,好啊!”
同样等到消息赶来的段正淳,还有刀白凤等人,更多是想知道段誉是否安好。那怕如今的世子妃赵茑,同样更关注段誉的消息,听到段誉初战告捷,众人才稍稍安心。
望着满朝的文武官员,段正明很高兴的道:“诸爱卿,怎么样?朕说过,誉儿此行出征,必能扬我大理国威,现在诸位爱卿没什么可说的了吧!”
对于段正明两兄弟此刻的高兴,就算再反对开战的大臣,这个时候也不敢开腔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将屏边城拿下,可谓大理与李朝对战,从未有过的纪录啊!
当然也有官员怀疑,这是不是好大喜功报假捷。可想想这种可能性,似乎又不太可能。一来段誉这位世子爷的性格,他们多少都了解,报假捷的设想几乎没可能。
那就剩下另一种可能,段誉出兵奇袭了屏边城,才会让以往似乎很顽强的李朝守军,这么容易的丢失了屏边城。可不管那样,大理此次出兵,终就是初战告捷了。
在大理君臣忙着高兴时,赵孝锡已然从清化城出发,一天之内直接收复了两座李朝的城池。将李朝与清化与南的各州城,彻底的封锁了起来。
大批的琼州城防军,还有广南西路的各州府的城防军,也开始通过海陆,被大理的运输进这些被收复的城池,维持城市的治安跟防御。这种速度,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沿友谊关进兵的赵五等人,同样势如破竹,不到半天功夫就拿下谅山城,将这个原本就属于大宋的城池给拿下来。保留一些驻军,大军继续往升龙城方向挺进。
而李朝皇城开来五路大军的消息,通过布衣阁的消息网络,已然提前一步送抵到两路大军之中。至于大理方向的进攻,李朝君臣都没能收到消息。
直到屏边失陷的第二天,一个看上去衣衫褴褛的驿卒,再次出现在城门口,喊出‘八百里加急战报’时。得知屏边陷落,大理出兵了之后,李朝君臣才意识到麻烦。
眼下守卫皇城,虽然还有三支大军。可这些军队,现在根本不敢随意调动。就在李乾德设想,是不是可以将派到大宋的两支大军,抽调回来投来对大理的战争时。
一个谅山邻城的驿卒,再次送来谅山城陷落,大宋大军挺进友谊关的消息。甚至没多久,来自清化的紧急战报,同样送来的雪上加霜的紧急战报。
几乎在同一天,短短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里,李乾德连收三份紧急战报。说的都是一个消息,他的城池被人攻陷了。甚至从此刻开始,皇城被处于三路大军的包围之中。
这个时候,再也没人敢说,这次大宋不是动真格的。看这架式,大宋不是来找他们兴师问罪,而是来灭亡他们李朝的啊!R1152
正在加载...